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二)

世尊谓以智慧等法。破彼贪嗔痴等不善之法。灭生死苦。得无上觉。天人凡圣。世间出世间。咸皆尊重。故号世尊。
释迦牟尼为佛陀的名号、别名,亦尊称为释迦牟尼如来、释迦牟尼世尊。
每尊佛陀的名号,都容摄了甚深的含义:
释迦是种族名,意思是“能仁”。怎么叫能仁呢?就是能以仁来爱人,以仁爱这种的心来教化众生。「能仁」也就是慈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能拔除众生的苦,而给众生快乐。悲能拔苦。悲有三种:
一、爱见悲
爱,就是这种情爱的爱;见,就是看见了的这个见;悲,就是悲愍。这是什么人所具有的?这是一般凡夫所具有的;也就是一种同情的心,又叫爱见同情。
怎么叫爱见悲呢?因为我们人类,和你近的,你就爱他,就怜愍他;和你远的,你就不爱他,不怜愍他。所谓亲,如果有什么困苦、艰难,你可以帮助他;你这个亲戚朋友和你最好的朋友,你都可以帮助他,看见他有痛苦,你会尽你的力量去帮助他,这都叫爱见悲。可是和你远的呢?没有什么相干的人呢,你就见到他受苦,你也不管他。为什么呢?你对他没有一种爱心。有这爱心,你才能有你这个悲。
还有,和你同类的,你就有这种爱见悲;不同类的呢,你就没有这种爱见悲了。好象对一切的畜生,牛呀、猪呀、鸡呀、鹅呀、鸭呀……,你不单对它没有一种爱见悲,而且还要吃它的肉!要把它的生命夺取了,来滋养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没有这种爱见悲了。人哪,幸而还不吃自己;不吃自己,就吃羊呀,吃牛呀,吃鸡鸭鱼呀,还没有人吃人。没有说是,人看见一个人,把他捉住了,就把他杀了,吃他的肉,这还比豺狼虎豹好一点。可是这个虎豹,它也不吃它自己同类。我们虽然没有自己吃自己,没有吃人,但是对于众生、对于畜生,可就没有这种爱见悲了。
二、法缘悲
法是佛法的法,缘是十二因缘的缘,这是属于二乘的。二乘人,就不单有这个爱见悲,而且还有法缘悲。二乘人,他观一切的法都是从因缘生,但是「因缘无性,当体即空」,因缘它自己没有自性,所以当体即空,他就观这个法缘悲。所以他教化众生,而不着教化众生这个相,认为一切都是空的。这是二乘人有法缘悲。
三、同体悲
那么菩萨、佛的悲又不同了。菩萨和佛这种悲,就叫同体悲,同体大悲。诸佛菩萨和众生是一个的,因为佛的法身遍满一切处,佛的心性也是遍满一切处。因为这个样子,所以我们众生都在佛的心性里头包容着。我们是佛心里头的众生,佛是我们众生心里头的佛。因为我们这个心,和佛的心是一样的,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佛的心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我们这个心也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所以佛和众生是同体的,没有分别,这叫同体大悲。
释迦牟尼佛这个能仁,就具足这三种的意思。要是往宽广了说,那是无量无边,这意思是很多很多的。
牟尼」是佛的一个名字,这也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寂默」。寂是寂然不动;默是口不言,不单口不言,心也不思,这种境界就是不可思议的一种境界。所以释迦牟尼佛虽然说法, 但说而未说;虽然未说,可是未说而说。那么「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叫寂默,寂然不动。虽然不动,但是感而遂通;虽然感而遂通,可是常常寂默。
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着相。“寂”是不着身相;所谓“不离菩提场,而至鹿野苑”。终日出入往返,着衣吃饭,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无身相。“默”是不着语相;所谓“终日说法,无法可说”。乃至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出一字,是皆默无语相。兹再详解其义: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无智,二乘有智无悲,菩萨虽具悲智,而未能究竟。佛是大乘极果圣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车。这辆大白牛车,有两个轮子,一个是悲轮,一个是智轮。释迦佛驾着这辆大白牛车,悲智二轮,一齐双运,普载一切众生,由凡夫地越过化城,直抵宝所。唯佛一人,悲智双运,究竟圆满,故号为能仁寂默。一切万法,悉皆含摄于悲智二法之中,故称为万德洪名。又能仁是事,寂默是理,理事无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相,寂默是性,性相圆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俗谛,寂默是真谛,真俗一如故号能仁寂默。广而言之,三藏十二部,一切功德莫不具足于释迦牟尼四个字中,故称为万德洪名。
又因为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本师者,根本教师。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閦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释迦佛说出来的。设若释迦佛不说,我们连一尊佛,亦不会知道。因此,我们称念释迦佛名号时,特加“本师”二字,称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别尊重!我们对于本师的名义,尤应留心详记。
若在佛陀的尊号前加“南无”。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有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皈依、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虔信、志心归命礼。
比如: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为此佛的名号,亦可尊称为阿弥陀如来。

从出世间的正见来说,主要的是能够超越二元对立的空性智慧。
  内在觉醒以后,我们还是活在这个世界之中,“心改身如故”,不过不会再受到特定的这个身体的局限,已经破了萨迦耶见。在小乘来说,初果先破萨迦耶见,破身见了,这个是解脱的捷径。小乘的“七清净”和“十六观智”的觉证是非常明晰简捷的,让我们能够破掉对身体的执著。然后,也能够打破我们思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局限,了解到自己不是一个寻找灵体的肉身,而是一个存在于肉身之中的灵性生命。

  实际上来说,四念住是最直接地来断除烦恼的方法,来证得四圣谛的捷径。我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四念住法。
是为了消除众生的四种颠倒。众生总是以不净为净,不想出离,所以如来就告诉我们说:这个身体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厕所而已,所以要能够修身念住;总是会以苦为乐,所以就传授受念住;总是以无常为常,所以会传授心念住;以无我为我,有这种颠倒,所以如来要传授法念住。

祖师禅——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五大法则是什么呢?就是六祖大师见性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这五句是对自性的赞叹,就是我们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第一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佛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说自性本自清净。

  我们修禅首先就一定要有一个绝对的自信,要完整地接纳自己。只要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完美,自己不够好,自己有好的部分有不好的部分,那个时候你就活在大脑思惟里面。我们的教育把我们由一个自然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人。
建立这个世间的秩序,他人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而你一旦接受教育以后,你一定会展现你好的一面,隐藏你不好的一面,而一旦你一直隐藏你不好的一面的时候,你的能量一直在流失,去维持那个二元分裂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凡夫不能觉悟的根源。因为我们的能量水平一直很低,一直在流失。所以,首先一定要有绝对的自信,深信自己本自完美。从灵性生命来说,一切都是灵性生命的游戏,从这个角度来呈现。身体的这个我,是不完美的,但是是假我。灵性的真我,是完美的。

  所以一定要有顶天立地的心胸,这个是我们禅修的基础。

  第二句是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这是“八不中道”,科学进步了,我们更容易理解了,实质上也就是指物质和能量互相转化,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我们都知道了。微小微小的物质如果把它彻底转化为能量的时候,核能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无形的能量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物质生起来了,实际上它并没有新生;当有形的物质转变成无形的能量的时候,我们认为灭了,其实不曾灭。

  这个“本不生灭”,我们其实可以借助一些简易的禅法来修,我们这个身体也只是一个影像,只是我们的灵性生命所幻现出来的、自显现出来的一个影像而已。这个时候可以契入到“身如幻”,一切外境皆如幻。

  打个比方,像我们在看电视,电视里面种种人物,我们看到他是幻,是虚幻的,对不对?种种人物都是虚幻的。如果我们融入到,我们以为自己就是镜中的人物的时候,我们会起实执心,会有种种的忧悲喜乐。我们在外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些都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电视机外面的自己也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实际上内外都是没有差异的,都是如幻显现的。

  第三句就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佛性中本自具足无量的光明,无量的福德。我们这个法界和宇宙是本自具足的,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当我们切断跟灵性生命的联系的时候,跟我们存在的本源的联系被切断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不足,我们会觉得匮乏。所以,大脑思惟就会使我们跟本自具足的灵性能量切断了。因此我们开始担忧自己的生存,因此成为掠夺者。

  其实宇宙之中从来不缺乏能量,缺乏的只是有效的关注和运用。我们如果开启灵性智慧的时候,我们当然知道整个法界的能量不可以被灭,也不可以被创造,本自具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其实本质上都是能量。能量是不灭的,不过是形式在转化而已,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个我们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就已经是经过印证的事实了。但是同时,能量是可以转换的。我们的修行从法相上来说,就是从振动频率低的,密度大的能量,能够升华到振动频率高的,密度小的能量,这样就能够超越凡夫身和心的束缚,一直到彻见本来面目,亲见本来面目。

所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我们跟灵性智慧、跟灵性生命重新连接以后,我们就知道,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只是大脑思惟所产生的幻相。由于这种幻相我们信以为真,就产生了恐惧,因此成为一个掠夺者,成为一个永不满足者,就不能够知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觉醒的标志之一,就是心彻底满足了,不再去追寻了,不再去向外追寻,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解脱。

  第四句就是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八不中道”里面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我们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自性的“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这一些。我们且说一个“不常不断”好了,现在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领悟了,不代表我们证得了。我们领悟了,我们听明白了,这个只是一种知识而已,是大脑的识性运作。那么,什么是“不常不断”呢?比方说,我们过去做了一件事,无论是善事还是恶事,这个事情的现象都消失了,对不对?为什么到后面,我们还会招感恶果呢?为什么?因为虽然现象消失了,但是它的作用力还在,它的作用力还会留下来。现行熏种子,熏在阿赖耶识里面,熏在含藏识里面。所以的话,从现象消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是“不常”;从它的作用力留下来这个角度,我们说它“不断”。所以其实觉醒的人就是洞见了诸法实相,这个时候他的心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能够深刻地洞见到:灵性生命是永恒的,没有出生没有死亡,不经创造而存在,不受小我的身体的束缚,也不受小我的人格结构的束缚。

  第五句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我们修行是要怎么样?是要证得我们佛性的“体、相、用”。实际上“体”是空,“相”是明,“用”就是觉,空、觉、明。所以不要错误地认为,听到空性智慧就总是偏到“空”的这一边,那么你在禅修实修的时候一定会产生障碍的,“空、觉、明”都应该要去修持。从“觉”这个角度来说,在佛就称之为大悲德、悲德,其实就是指万事万物的生机,万事万物的生命力。当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大脑思惟模式的局限、行为模式的局限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开始契入到心性自解脱的阶段。

所以说,如何去展现我们的勃勃生机,展现像万事万物一样的勃勃生机,这个实际上就是开启我们内在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那当然就是灵性的智慧。所以说,心性自解脱契入法性,法性自解脱契入平等性,平等性自解脱成佛。这样的修持,她的次第先是从心性的解脱开始,不被我们自身的人格结构、人格的局限性、大脑思惟方式的局限性所限制,能够契入万事万物的法性。

  像禅宗里面的青原惟信禅师上堂的时候所说的:老僧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前面的第一个阶段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是被他的思惟方式所局限,只看到万事万物的相,看不到法性;后来能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候,是看万事万物都是看到法性,但是还有一个法性在,所以会被这个法性束缚住,所以要超越这个;更进一步是契入到平等性,契入平等性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清净,不是那个清净和染污相对的清净,而是绝待圆融的清净,这个时候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道”。在教理上面来说的话就是清净地菩萨,八、九、十地菩萨,但是仍然还是要修持平等性自解脱。

---节选自大愿法师《亲见本来面目》

恭迎 | 农历七月二十九 地藏菩萨圣诞(孝亲报恩月最后一天,为历生父母多行善事)

佛教慧日 2022-08-26 00:00 发表于山西

恭迎|农历七月二十九

地藏菩萨圣诞

2022年8月26日

农历七月二十九

恭迎大愿地藏王菩萨圣诞

稽首本然净心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地藏菩萨偈》

 

地藏,就是如来宝藏、心地宝藏。

地藏的“地”,就是“本然净心地”。这本然的净心地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就是我们的本觉。我们学佛,就是要找到这个本觉;找到了,就叫始觉。然后不离这个净心地,依此起修,在本然的净心地中集聚无尽福德宝藏,这就是“无尽佛藏大慈尊”,就成为究竟觉。

READING

▲向上滑动

明旸法师在

《佛法概要》中说,

地藏之“地”,具有七义:

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动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

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

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

四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

五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

六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

七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可移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

地藏之“藏”,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比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

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

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

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地藏菩萨本愿经》

★众生度尽,方成菩提★

地藏菩萨以佛法身的功德、报身的愿力,住持佛法,救度众生,作冥阳教主,“众生度尽,方成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特别《地藏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地藏会上,一再嘱托地藏菩萨,请祂在释迦佛涅槃后、弥勒佛成道前这段漫长黑暗的时间里照顾我们,“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地藏菩萨是一切诸佛之身体、一切众生之密藏。地藏菩萨头戴毗卢冠,现报身状态,这是祂的真实身份——法身大士。但另一方面,祂又圆顶方袍,身披袈裟,手持锡杖,现声闻相。

声闻相即是出家相。以出家相在娑婆世间度众生,是地藏菩萨的特色,更是菩萨在表明僧宝住世对于度化众生的重要性。

是故普广,若见有人读诵是经,

乃至一念赞叹是经,或恭敬者,

汝须百千方便,劝是等人,勤心莫退,

能得未来、现在千万亿不可思议功德。

——《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愿大孝★

地藏菩萨是“孝”的代名词,《地藏菩萨本愿经》更是佛门孝经。这部经,是佛陀升忉利天为妈妈所说的。这个妈妈,不仅仅是世俗谛上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一切众生皆为父母。

“地藏菩萨本愿”,“地藏”是佛的心地宝藏,“本愿”是佛陀的心愿,救度一切如母有情。地藏菩萨,就是佛陀这种广大愿力和深厚情怀的化现。

地藏菩萨把一切众生都当成自己的父母,累劫为了父母修行,积功累德,为了救父母而不成佛果。不管是作为光目女,还是婆罗门女,不管是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面前,还是清净莲华目如来前,地藏菩萨都以救度自己的母亲为悲切的大愿,甚至为了母亲一次次更发重愿。

《地藏经》不仅记载了地藏菩萨大愿大孝的事迹,这部经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修行阶次。佛陀告诉我们方法,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修出来。所以看这部经要像看自己的说明书,每一个字都要用心去回光返照。

那这个过程谁给我们作证明,谁在陪伴我们?就是地藏菩萨。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

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

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地藏菩萨本愿经》

★收散乱,归地藏★

听地藏菩萨名,合掌、赞叹、作礼、恋慕。这里面分三个层次:

从俗谛上说,塑地藏菩萨形像,让大家瞻礼、供养、礼拜,这叫见像得福、见像灭罪业。通过见菩萨像,接引大家入门。

然后讲道理,开显地藏菩萨的真实义。开显了之后,才是“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地藏菩萨名,是指闻法而了达地藏菩萨的真实含义。这是增上义。

明了之后,对着真正明了的地藏菩萨摩诃萨,听名而合掌。合掌,是把散乱的心收起来,归到地藏菩萨。“稽首本然净心地,无尽佛藏大慈尊”,这合起来才是地藏王菩萨。这样合掌的时候,就领会到真实的对境了。

如果仅停留在第一层,不知道地藏菩萨的真实义,那你内心还没有生起福。如果明白了第二层、第三层意思,就能超三十劫罪,为什么?你自性的福就可以涌出来,地藏菩萨的德就映现在你的心里。

READING

敬礼慈尊地藏王,神呪善能灭定业。

普救无边五浊苦,绍隆三宝种不断。

——蕅益大师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唵 钵啰末邻陀宁 娑婆诃

★怖畏因果★

此咒为《陀罗尼集经》所载,是地藏菩萨法身印咒,有摧伏、散灭、粉碎一切罪业、罪障、恶业的效验。

谁能灭定业?如地藏菩萨那样的大福德、大威德、大智慧者。一个人哪怕定业就要现前了,持诵“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还是可以把它转掉。

佛讲因地的时候,告诉我们要怖畏因果,因果不能错。但是佛陀讲到果地的时候,诸佛果地的威德可以改变众生的命运。

有人问:“既然说因果不虚,那怎么转?”实际上佛力、法力也是因果。当众生的恶业遇到殊胜的佛力、法力加入的时候,众生的业因果报就会改变,这叫法力提携。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所以诸佛有救度众生之大悲愿力,这个咒就是佛的心、佛的愿。

地藏大慈悲,誓愿永无尽期。

所化成佛数难思,犹秉声闻仪。

直待狱空生度尽,方肯示证菩提。

恳祈冥显施恩资,海会预莲池。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农历七月最后一天,也敬请多念《报父母恩咒》,利益现世及历生父母。

南无 密栗多 哆婆曳 娑诃

读音:

南(na)无(mo)密(mi)栗(li)多(duo) 哆(duo)婆(po)曳(yì)娑(suo)诃(he)

 

诵咒后回向文:

愿此报恩咒功德,

普及父母与一切,

四生六道与含灵,

皆共同登圣觉岸。

ENDING

欢迎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附一个H5礼包链接 ​​​ 里面有10张加速票,帮大忙了#中国国画[超话]# 中国书画的写意作品,一旦立于出现在观赏者眼前,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感觉产生臆想
  • 老枞水仙不仅仅喝的是水仙的汤感与岩韵,“枞味”也很重要。单位经营同样也有属性,食品,化工,机械,纺织等等,也就是说都有她需要的特质,来完成聚财化煞的作用。
  • 1. 发改委:#2021年春运将从1月28日开始# ,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2. 国家卫健委:全国已有900多家#互联网医院[超话]# ,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所
  • 15岁的《if you》至今犹如昨天,17岁的《nothing to lose》让我们相信没有什么可失去的,18岁的红海给了千纸鹤一场梦中的婚礼,2020年你
  • 恬淡随意地生活,是心灵的一种释然和顿悟,是性情的一种解脱和淡泊。恬淡随意地生活,是心灵的一种释然和顿悟,是性情的一种解脱和淡泊。
  • 周国平说,比成功和幸福都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一颗饱满的灵魂,它决定了一个人争取成功和体验幸福的能力。一个人若是内心自带光源,便不依附,不盲从
  • 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也是心腹,王夫人对她都要另眼相看。探春是自家人,晴雯是买来的丫鬟,她们都算是贾府的人,而她是外人。
  • 他让我明白人生不只有负重前行,还有,阶级矛盾。将来其实没有那么美好 也许会越来越不美好 你们会遇到挫折 会遇到苦难 那些苦难可能是难以逾越的 也可能是无法逾越的
  • ! ​​​​ ‌‌‌‌‌‌‌‌‌‌‌‌‌‌‌‌‌‌‌‌‌‌‌‌‌‌‌‌‌‌‌‌‌‌‌‌‌‌‌‌‌‌‌‌‌‌‌‌‌‌‌‌‌‌‌‌‌‌‌‌‌‌‌‌‌‌‌‌‌‌‌‌‌
  • 老规矩,我们先从外观说起,哈弗大狗的外观拥有极具的冲击力,由前路虎设计总监、现长城汽车全球设计总监兼副总裁菲尔·西蒙斯操刀设计,它不同于任何长城哈弗旗下任何一款
  • 下班回来发现小心肝儿嘴里破土而出了两颗小牙,忙碌碌的日子总算有点小惊喜.........(期望小牙能长得像麻麻的牙一样,因为粑粑的牙实在是[笑cry]连他自个都
  • 人生的短短几十年,不要去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人生,有痛才会完美,一马平川的人生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只有痛苦相伴,人生的道路不会平淡无奇,才会精彩无限!磨难是
  • #任嘉伦[超话]# #任嘉伦超凡2020# 喜欢是世界上最藏不住的秘密 即使是绝口不提 却也藏不住 那双星星的眼睛 诉说着自己 所经历最美的事 原本阴雨绵
  • 要是没有分别就好了……从今天开始,要做一个更加善良的人,我相信我付出的真心也能得到回应嘿嘿。吃完麦当劳回院楼做实验,结果师姐说通风橱坏了暂时不能用里面的灭菌操作
  • 做双眼皮修复案例有吗##广州做双眼皮哪个医院好,广州做双眼皮哪个医生比较好,广州双眼皮最好的医院医生,广州做眼部去脂最靠谱正规医院?#天津双眼皮/哈尔滨双眼皮/
  • #新浪影视综盛典#我在#新浪影视综盛典#投票【年度女演员榜】的时候,发现有个别女演员存在严重刷票行为,一个小时时间涨了40万的票,而事实上我3个号,一共45票,
  •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
  • 南医大学南方冯传波、鲁峰广州南方医院黄发明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矫立仁中山大学附一院苏爱云、吴善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汪海滨、徐翔广州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董玉明广州军区总
  • 多部门把脉问诊】内容失格、三观不正、情趣低下……部分正规出版的儿童文学或漫画屡现问题,为净化未成年儿童的精神食粮,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将于12 月 15 日 14:
  • SHOWROOM选址在东莞的SippingSoulStore,一间不止是咖啡的灵魂商店,结合「新移民」的自由主题,将整个服装系列流浪到这个以涩魂命名的商店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