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神秘现象

看法如何?

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
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
只不过他们把神秘现象当做幻觉来处理。

至于一般人对于鬼神的现象,

仍非常迷惑而不可知、
不可捉摸,

认为其无,
实际是有;

认为其有,
难得采证。

至于宗教徒,
不论是什么层次,
只要信之虔诚,
行之得法,
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应和通灵的经验发生,

从佛教的立场而言,
从来也不否定,
可是并不重视。​​

如果有人有了少许的神秘感应,
就以为是得了神通或以为是佛菩萨的显圣,
那是不正确的。

佛与菩萨有应而无相,
无相而有力,
那就是随机应化的感应作用。

但是他们不会采取一定的模式和特定的人做为他们的使者和代表。

神应无方,
感而遂通,

怎么可能有特定的人做为佛菩萨的代表?

虽然有佛菩萨的力量通过不同的人及物而表现,

此人此物亦不可自视为佛菩萨的自身。​​

假如有人,

不论僧俗、
不论佛教徒或外道徒众,

自称是佛菩萨的化身,

他若不是想以大妄语来搏取
利养、
恭敬、
妄自尊大的名位,

就是鬼神、
外魔附身、
显异惑众。

他们虽然也有若干百分比的灵验,
但于信仰者的祸福无补,

所以,
正信的佛教徒不该表现这种身分,
也不得信赖表现这种现象的人。​​

从佛教的史传所见,
只有释迦世尊是佛,
尚没有第二人自称是佛的例子。

如果自称是佛,
不论是佛的什么身,
都是大妄语,
要不便是鬼神附身的现象。

表面看,
他们是行道救人,
事实上是惑乱人心,
鼓励社会大众不从事实际的努力,
只求幸致的福佑。​​

至于菩萨也是一样。

历史上的菩萨,
在佛的时候,
只有弥勒,
说他是在五十六亿年之后,
在此世界第二位成佛。

其他如观音、
文殊、
普贤、
地藏等并非历史人物,

而是由佛介绍而知的大菩萨。

另外如马鸣、
龙树、
无著、
世亲等印度的大乘论师,

也是后人依据他们的大乘言行,
尊敬他们为菩萨。

又如中国的天台智者大师,
被后人称为东土小释迦,
但他自称尚是信位的凡夫;

永明延寿禅师,
被称是阿弥陀佛化身,
那也不是他个人的自述;

九华山的地藏,
是新罗的王子出家,
法名为地藏,

后人认为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
亦非他自称是地藏菩萨。

所以,
正信的三宝弟子应该看所有的众生都是未来的佛菩萨,

也都是佛菩萨的化现,
但他们是凡夫的身分。​​

如果这些自称是佛菩萨化现的人,
能说出你的过去,
指示你的未来,

甚至于知道你和你的关系人的历史背景,
并预言你们未来的发展,
也不应为其所惑。

鬼神都有这种力量,

如果你自己以持咒、
修定的努力,

也会达到这种目的,
但那也不是神通,

而是咒力、
鬼神的感应,

或是差遣鬼神所得的结果,
最多是定力的现象。

因此,
这种人谈未来未必正确,
说过去也不会比你自己知道的更为清楚,

对过去世那就更渺茫了,
准确性到什么程度,
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因为凡事不能违背因果,
一定要发生的事,
鬼神帮不了忙,

预知于事无补,
只有善恶勤惰的因缘可以改变;

若非大善大恶,

不能改变定业、
定果,

只要尽心尽力,
为善去恶,
行佛所行,
言佛所言,

学菩萨所学,
未来的命运就操之在己。​​

在人类的一千个人之中,
大概有数人,

由于过去世的修行力和由于他们是来自有福德的神道,

所以有与生俱来的预知力及回忆力,

知未来、
知过去,

在儿童时代特别显著;

成年之后,
如果生活繁忙和不加理会,
这种异能就会渐渐退失;

如果蓄意培养和顺其自然,
也会成为感通鬼神的媒体,
而被称为灵媒或巫者。​​

现代人由于知识的普遍,
教育水平的提高,
具有神秘能力的人,

现在多半能够运用逻辑和似是而非的科学观点,

来说明他们的原理。

运用佛学知识、
佛教名相,

向大众诉说他们神秘力量的实质,
而且以神鬼的启示所得的所谓修行方法,

称为密法、
大法、
无上法,

用以教导他人修行,
也能获得神秘的感应,
的确也产生若干的效用。​​

不过有个共通的后遗症 :

所谓请鬼容易送鬼难,
一旦使用类似的方法且产生反应之后,

就必须受神鬼力量的控制,
失去自己的自由意志;

轻者从表面看还如常人,
重者就会变成精神不稳,
心态不正,

从言语、
谈吐和眼神都能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情态。

如果希望脱离控制,
往往心不由己,
身不由己。

如果意志力强,
发觉已经误入歧途而想抽身,
也会经历一番精神和肉体的煎熬,

往往延续到一年、
两年才能恢复正常。

所以要那些相当深入而沉醉于神秘经验的人脱离歧途,

回向正信的佛教,
不是不可能,
却是相当不容易,
这是非常不幸的。​​

有人虽不自称是某佛菩萨的再来,
却宣称直接传承于某佛菩萨的教导和印证,

这有三种可能 :
一种是修行禅定,
在定中显现神秘境界;

第二种是在梦中显现的梦境;

第三种是在清醒状态听到或见到的降神现象。​​
如果是在定中,
一定不是深定,

深定非有心、
非无心、
非有境界、
非无境界,

不会有佛菩萨出现的情境。

这种定境,
应于属于类似做梦的状态。

人在睡熟而将醒未醒之际会做梦,
将要入睡之前也会做梦,
但两种梦的性质不一样,

前者比较清醒、
清楚,

后者比较混乱。

同样地,

定中所见境界则是在散乱心未除、
统一心未现,

但已经失去现前境界的觉受之时,
内心的妄念所造成的一种反射作用。

所以,
定中所现和梦中所现的佛菩萨,
往往并不是来自心外。​​

另一种类似灵媒所见的降灵现象,

是神鬼幻现为佛菩萨形象或者自称是佛菩萨的声音,

以光影和音感的幻境当做佛菩萨的示现,

如果不具佛法的正知正见,
极容易受到这些鬼神的愚弄,
而成为鬼神表现灵力的工具。

虽然佛经中也说,

佛法可由鬼神、
天仙等说,

如果不与三法印相应,
那就不是佛法而是外道。

一般的鬼神,
假借佛菩萨的名号,
所说的种种,

虽然也用若干佛学的名词,
他们的层次仍不能脱离欲界鬼神的范围。

所以,
是否属于佛法,
应该用三法印 ──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来印证,

这是除烦恼、
去执着的。​​

在《 楞严经 》
《 摩诃止观 》等
都曾详细地讲到什么是魔境而非正境。

这就是为什么禅宗重视传承的原因了。

从达磨祖师开始,
代代以心传心,
而戒律也强调戒体的师师相承。

虽然后代有无师而自证,
但至少应该与经教相应,
与正统的佛法不相违背。

有明师求师证,
不遇明师则当求经证。

否则,
纵然自称是佛的弟子,
或自己认为是佛教的一支,

本质上,
还是附佛法的外道。​​

所谓鬼神,
如果他们传播的是正信的佛法,
那就是护法神,
也可以说是佛菩萨的化现。

所以,
是否合乎正统的佛法,
不在于用鬼神的名字或佛菩萨的名字来说法,

而是在于他的知见是否正确,
也就是不因人废言,
也不因名而不辨邪正。

越优秀的人,越懂得让别人舒服

感悟
随时说话的人...

- 01 -

有人说:“越优秀的人,越懂得舒服地待人。”

确实,无论遇到多大的问题,优秀的人都有将问题化解于无形的能力,而且姿势永远那么好看,就像他们生来就如此一样。

让人舒服,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心体谅他人,极具同理心的人。

他们的魅力来自丰富、内敛、温情、善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高贵。

《菜根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 02 -

孔子的弟子子夏评价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即是如此。

君子如玉,让人舒服的人就好像一块温润的美玉。他们的魅力来自丰富、内敛、温情、善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高贵。

一个人从表到里,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外貌、能力、脾气、品格、心性。

对应的品质同样是五个层次:颜值、才华、性格、人品、慈悲。

细细品味,这五个层次,既是身处世间的识人之法,也是涵养内心的修行之途。

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这便是那条完整的路径。

- 03 -

生活中,有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人。

有人生怕别人舒服,尽量让别人不舒服,而只要自己舒服就行。

还有一类人生怕别人不舒服,尽量让别人舒服,哪怕委屈自己。

笔者曾问一个做猎头的朋友,年薪高低的人有何不同。他说越是高薪的老总在与其交往中他会越让你感觉到舒服。

跟千万年薪的老总谈,谈上两到三个小时,无论他说的话是酸甜苦辣等味道,他们都能把每一句话平缓接起来回答,而从不让一句话落地或磕碰,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对于高层次的人来说,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解决问题,他们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所以,不会去在意是谁在这个过程中去解决了这个问题,谁有没有超越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有没有越界,有没有看不起我,是不是故意为难我。

也不会去考虑,这件事情是不是让我很没有面子,这个人让我太难堪,所以我要对他心怀芥蒂。

层次越低的人,越容易自卑,会越没有底气,深藏在内心的自卑会产生一种补偿心理,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

他们之所以挣千万年薪,自有千万年薪的价值,让人舒服程度也许就是一个衡量指标。

最好的教养,是懂得给人留点优越感。不仰望不俯瞰,不卑不亢。这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说的,给别人留点“面儿”。

- 04 -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尊重别人,他们更懂得尊重中包含的平等、价值、人格和修养的意义。

你不让别人舒服,别人就会让你不舒服。

有些人总会把处处给人难堪以彰显个人性格当做真性情,用压制别人来体现自身的优越。

笔者曾与一位级别很高的70多岁的老人交谈,他的每一句话都不会伤及到任何一个人,不会让周围的任何一个人感觉不舒服。

在一起聚餐十多人,每一句话都能照顾到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感觉舒服,这是何等的修养。

- 05 -

有一次,我们一行人去香港见李嘉诚,他可谓华人世界的超级大哥了。

没见面之前,心里有个情景假定,比如约会衣服要穿整齐等。

当时就想:见老大哥相当于见领导,一般我们见这种人,可能第一见不到大哥先见到椅子、沙发;

第二伟大的人来了,我们发名片人家不会发名片;

第三人家跟你握手然后你站着听讲话,就像我们被接见,在人民大会堂听讲话我们鼓掌就完了;

最后吃饭肯定有主桌,大哥在那坐一下,吃两筷子说忙先走了;然后我们很激动回来写感想……

结果这次见面完全颠覆了之前的想法。

首先电梯一开,70多岁的大哥站着跟我们握手,这样的开场很不一样,我有点愣。

其次,一见面大哥先发名片,这个也很诧异,而且发名片还给你递过来一个盘子,递盘子干吗?

抓阄,盘子里有号,拿名片顺便抓个号,这个号决定你吃饭的时候坐哪桌。

站好之后我们小人物的能力出现了,我们就鼓掌希望大哥讲话。

大哥说没准备讲话,但这时候大哥不讲我们小人物角色演不下去,所以必须让他讲,这个经历经常有。

最后大哥说,我没有准备,我只讲八个字叫做“创造自我,追求无我”。

这一听,大哥读书很多,讲的都是哲学,“创造自我,追求无我”,讲完了普通话又用广东话讲一遍。

之后发现还有老外用英文再讲一遍,就讲这八个字讲完了我们体会这话里的深意。

- 06 -

什么叫追求自我?

你在芸芸众生中,把自己越做越强大,自我膨胀,超越别人,这个过程就容易给别人以压力。

因为你强大了以后很强势,就像你老站着,别人蹲着,别人就不舒服。所以你要追求无我,让自己化解在芸芸众生中,不要让别人感觉到你的压力。

听完讲话我们开始鼓掌,然后开始吃饭。我运气不错,抽到了跟大哥一桌。

我当时想,和大哥挺近的,这样吃饭可以多聊一会儿,所以开始没着急说话,没想到吃十几分钟的时候大哥站起来说抱歉要到那边坐一下。

这时我们才发现,四张桌子,每个桌子都多放了一副碗筷,他每个桌子都坐。

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他四个桌子轮流坐,而且几乎都是15分钟,到这时,大家都被大哥周到和细致的安排感动了。

大哥大概每个桌子转完基本也就结束了,结束之后他没先走,逐一跟大家握手,在场的每个人都要握到,墙角站着一服务员,大哥专门跑到那和他握手。

我想起看过他的一个演讲,问他们有没有关于这个的书,当时没准备,他交代下面一下,结果下车的时候那个书就送到我手里了。

整个过程让我们每个人都很舒服。这就是大哥之所以成为大哥的原因,这就是他的软实力。

他具有一种看不到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价值观,用他的话说就是追求无我,他让每个人都舒服。

所以,让别人舒服的能力,也是一种软实力。

- 07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的魅力,让你想要与之接近,放下心防,倾诉心中的秘密?

他们让你感到舒服,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像听一曲舒缓的音乐、品一杯醇厚的热茶、看一朵花静静的开放、让时光如流水般恬淡素净。

人的修为和高度只有到这份上,才会生起慈悲。慈悲,是一种境界。

所以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见世间过,是因为只看此心动与不动、自心清净与否的修行心态,更是因为一份慈悲。

《菜根谭》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到了这份上,如何不是人品的极致?

我们或许达不到慈悲的境界,但至少还可以去尽量将心比心。那样,就是在努力成为一个慈悲的人。

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做人如此,交友亦如此。世间纷扰,乱相敝目,混沌蒙心。

守得住这条正道,才能在万千人当中,交下最值得交的那个;在万千种选择中,选出最有意义那种。

若能如此,便是不枉此生。 https://t.cn/RuQ52aU

《天道》丁元英五台山论道原文全篇转发
天道:五台山论道: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真乃神作,此段论道更是需要仔细理解。
作者:豆豆

《悟》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智玄大师说:“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呢?”

丁元英回答道:“大师考问晚辈自在情理之中,晚辈就斗胆妄言了。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智玄大师含笑而问:“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呢?”

丁元英说:“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开示,惭愧!惭愧!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是几等的货色大师已从那首词里看得明白,装了斯文,露了痞性,满纸一个‘嗔’字。今天来到佛门净地拜见大师,只为讨得一个心安。”

智玄大师问道:“施主以钱敲门,若是贫僧收下了钱呢?”
韩楚风答道:“我们就走。如果是钱能买到的东西,就不必拜佛了。”
智玄大师说:“施主上山并非为了佛理修证,有事不妨道来,贫僧虽老学无成,念句‘阿弥陀佛’却还使得。”

丁元英把“神话”、“扶贫”的来龙去脉以及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向智玄大师简要讲了一遍,并且着重解释了主观上的“杀富济贫”和文化属性思考。这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也不是简单的扶贫,而是基于一种社会文化认识的自我作为。

智玄大师说:“施主已胜算在手,想必也应该计算到得手之后的情形,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

韩楚风随口一问:“那得救之道是什么?”

智玄大师说道:“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丁元英说:“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个心安呢?”

丁元英说:“无忏无愧的是佛,晚辈一介凡夫,不过是多识几个字的嘴上功夫,并无证量可言。我知道人会骂我,我以为佛不会骂我,是晚辈以为,并非真不会挨骂。大师缘何为大师?我以为是代佛说话的觉者。”

智玄大师说:“贫僧乃学佛之人,断不可代佛说话,亦非大师。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说,百家争鸣。贫僧受不起施主一个‘讨’字,仅以修证之理如实观照,故送施主四个字:大爱不爱。”

丁元英说道:“谢大师!”

智玄大师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韩楚风说道:“佛教主张利和同均,大师坦言等级乃天道与代价,不拘门户之见,令晚辈十分敬佩。晚辈在想,如果强者在公开、合法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到杀掠,那么在不公开、不合法的条件下,弱势还剩下多大空间?佛度心苦虽慈悲,但人毕竟还有物质的一面。”

智玄大师说:“施主不必拘礼,请讲。”

韩楚风说:“如果主流文化能在弱势群体期望破格获取与强势群体期望更高生命价值的社会需求之间建立一个链接的纽带,或许更有积极意义。强势群体仅仅适用一般的竞争规则是不够的,主流文化应该对强势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强势文化体系,赋予强势群体更高的生命价值。当然,这首先是以不平等为先决条件。”

智玄大师说:“利和同均,不平等已在其中。”

韩楚风说:“主流文化,当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关系的文化。如果人的行为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需要,那么这种价值无疑也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价值。当社会将道德价值全部锁定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时候,个人道德就没有价值空间了,既不利于鼓励强势对弱势的关注,也不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智玄大师说:“施主的观点与佛教的主张并不矛盾,不同的是施主认为主流文化应该给强者个人一定的道德价值空间。贫僧以为,无论功德记在哪一家的账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将是众生的福报。”

韩楚风说:“只是,等级一直是我们社会文化的禁区,大家所以小心翼翼绕开禁区,是唯恐平等、尊严之类的东西受到伤害。”

智玄大师对丁元英宽怀一笑,说:“释、道、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施主这一刀下去,一个都没幸免哪,哈哈哈……”

丁元英说:“不敢,不敢。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智玄大师说:“施主尚未畅所欲言,不好。海纳百川,施主纵是沧海一滴,我佛也愿汇而融之。今日有缘一叙,自当请施主开诚布公,以利佛理修证。”

丁元英说:“晚辈叹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辩证思维,如是不可思议。但是,晚辈以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智玄大师过了许久黯然感叹道:“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丁元英和了一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智玄大师走到书案近前,写道: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有因缘注定

智玄大师说:“此‘天’非彼‘天’,非众生无明之天,亦非众生无明之命,此乃道天,因果不虚,故而改字‘方知’。修行不落恶果虽有信无证,却已无证有觉,已然是进步。能让迷者进步的经即是真经,真经即须务取。悲喜如是本无分别,当来则来,当去则去,皆有因缘注定,随心、随力、随缘。”
智玄大师信手把原句的“休言”改成了“方知”,把原句的“勿”改成了“务”,把原句的“悲、喜”改成了“生、灭”,把原句的“哪个前生”改成了“皆有因缘”。九个字的改动,理虽同是,而意思、意境、意气却全然不同,即灭嗔怒、我慢,直指究竟。
韩楚风看后说:“精妙!九字之境,无证而证。”
丁元英说:“谢大师开示。”
智玄大师说道:“贫僧与施主的一阕之缘今日圆了上阕,贫僧九字不实之处还望施主修正。下阕贫僧不改了,留半阕缘待续,倘若施主在某年的某一日想改下阕了,如蒙不弃,可带着改过的下阕再来圆续半阕之缘。”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不弃,一定。”
智玄大师说:“施主身上乃三气居中啊。”
韩楚风问:“哪三气?”
智玄大师答道:“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
韩楚风问道:“十分之气,还有一分呢?”
智玄大师说:“还有一气住于身中,游离心外——痞气。”
韩楚风脱口而出一个字:“绝!”
…………
丁元英和韩楚风两人出了茗香阁,穿过一道拱形门来到一禅寺的后院。
韩楚风问:“佛门净地能抽烟吗?”
丁元英笑笑说:“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
韩楚风说:“刚才有话没敢说,怕有吹捧之嫌,可又不吐不快,现在可以说了。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个层面。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丁元英说:“不敢当,不敢当。”话音刚落,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自嘲道:“咱们怎么转起文来了?可别恍恍惚惚以为自己也是大师了。”
韩楚风说:“惯性,惯性,一下子收不回来了。”
韩楚风说:“这趟如果不来,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只是你我都有谤佛之嫌,也不怕下了地狱?”
丁元英说:“没有地狱,天堂焉在?总得有人在地狱呆着,咱们就算上一个,不然天堂就没着落了。”
韩楚风说:“一招杀富济贫引出得救之道的讨论,骂的是你,疼的却是传统观念。一年多不见你怎么有了这么高的境界?”
丁元英说:“哪里是境界,我还没冲动到为了让舆论溅几滴水花就去招惹那种骂名。当‘得救之道’的讨论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给小丹的礼物。”
韩楚风脱口一声:“啊?我的天!你知道这件事得折腾多少人?得惹多大动静?原来就是……就是给一个女人的礼物?”
丁元英说:“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这两个极致我都没敢冒犯,不可以吗?”
韩楚风说:“可以,当然可以。只是你一向对女人敬而远之,这个弯子转得太大了。”
丁元英说:“佛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
韩楚风感叹道:“古有千金一笑之说,如今一看,那千金一笑又算得了什么?” https://t.cn/R2LjBy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白鹿[超话]# #白鹿以爱为营# #白鹿郑书意# 期望值降到最低,也要给世界更多善意。细数变幻的皎洁光影,有很多欢喜和相信[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抱一
  • 从弹幕中,女主得知,大师姐即将回归,师尊会挖她的眼睛和金丹给大师姐治病……女主反派意识觉醒,毕竟自己什么都没做错,凭什么要为一个不相干的人,舍弃自己的人生。但死
  • Ngày chủ nhật tuần trước là 1 ngày kinh khủng a Kế hoạch lúc đầu là làm đồ ăn ch
  • 从来不喜欢,懒得p图的我,这次也打算稍微调整一下,希望能给自己一个最好的舒适的约会体验!睡醒以后头痛,不知道要干嘛,完全没有安排和计划,让我感觉非常的不适。
  • (才发现忘了拍红色枫叶,相册里找了半天也只有这么一张图我滴国庆假期(上班看相册回忆版[泪])1.oi~吃了据说是温州最好吃的炸鸡和芝士球(但我觉得很一般 还不如
  • 除非能拿得出来能让我确定笃定的理由,否则以后我默认唐河县交通就给你来个微笑666了#交通安全# ~#交通规则# 12123也是,你是准备维护两年么,想打个人工咨
  • 直到遇见老师,直到听他说演员就是一份工作一个职业,看到他把生活当书本、人间当课堂,每天沉浸在普罗大众芸芸众生里汲取营养——才明白,这份职业所切入的是人间百态,
  • [心][心][心][心]13岁你录养猪综艺问的:“我长大了是吗?有好多想说的,但是突然不知道说什么了,那就先欢迎你加入大人的世界,不管多少岁都是我最最最喜欢的那
  • #刘耀文 十八迎焰势执梦拥灿阳#首先祝小刘十八岁生日快乐!成年的刘小狗依旧是可爱优秀闪闪发光的刘小狗!虽然上楼比较晚,但是赶上了小刘的十八岁生日也是很开心的!无
  • 其实特别能理解你,因为在我21岁生日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状态,所以我每天都在说要开心要开心,生日许愿的时候也是许的要开心要开心,因为那段时间真的过得不快乐。不知不觉
  • 我的刘小狗啊,我没有见过未成年的狗狗,我只希望未成年的小狗在我心里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我们小狗的成年也代表着二代的结束,还真的有点舍不得呢,不知道那些逝去的时间都
  • 要永久性地解决你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你的内心,让似乎总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那一部分的你得到解脱。你大脑的作用就是做事,就是每天该干啥干啥,但是你不需要保护那
  • 李牧刚刚走到门前,便对他们抱拳道:“两位大人,这么早就来找我,真是扰人清梦啊!“哈哈,李大人,我们二人的女儿,不知李大人能否看上?
  • 她马上答:不难受啊,姐姐又没有她强势[允悲]每次和胖多聊天都乐趣多多,感叹她小小的模样,相对成熟的思维,永远有理由充足的借口。原来比我大三岁的北京堂哥,大约有一
  • 】傅时浔心头一跳,立刻反手拨了过去,连他自己都没意识道竟然如此担心池半夏。池半夏虽然以前缠他缠得紧,但也绝不对打这么多通电话。
  • [呲牙]家有小女初长成: 看着你在我怀里一天天长大,从翻身到爬再到会自己坐起来 会自己站 会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玩玩具玩好久 小宝 因为你 妈妈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了
  • 等再次见面时,她一边把一个被图画和窄边文字占据的旧本子放在我面前,一边又故作坚定地旁白道:“这里面是我的从前,坦白讲,自遇见你以后不止一次,我不止一次曾迫切想将
  •  他也知道有些话似乎不得不说了,却还是抱有一丝希望,或者说是侥幸,想要等等,再等等。他甚至觉得,也许哥会给他们都准备千纸鹤,然后恰好地,忽略掉几天以后的自己。
  • 想我姥姥了,最喜欢吃她做的可乐鸡翅 只有她会做 或者说我只爱吃她做的味道,不知道和谁说。除了配披萨,做汤、汉堡、沙拉、饺子都可以呢,食用灰常多元化,每一次都有惊
  • 1、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