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8月下旬了,马上就到10月份了,10月份小麦就上幼儿园了。终于到了之前我日思夜想期盼的日子,可是现在却又不想那一天的到来,希望九月份过的能慢一点。孩子的成长和父母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行,现在就开始有点不舍。这两年我们24小时不分开的彼此陪伴,还有一个月小麦就要独自长大了。时间过得真快…[泪][泪][泪][泪]

再见了37°恒温的连接
再见了365天亲密羁绊
感恩这段亲密时光带给我们的温柔告别
从今天开始 你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男子汉了
母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从剪断脐带到独立行走再到离乳
恭喜妈妈完成了第一场得体的退出
虽然万般不舍 也不能阻止成长的脚步
辰辰 妈妈爱你 用尽余生
换个方式继续爱你[心]的妈妈

【北大教授:学术会议,已沦为表演】
在当前的学术界,学术研讨会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学者们好像不是在出席学术会议,就是在去学术会议的路上。学术会议数量之多令人应接不暇。特别是到了“会议季”,常常是会连会、会叠会,甚至会中套会,学者们常常苦于分身乏术,疲于奔会。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术研讨会?谁这么喜欢举办学术会议?谁这么喜欢参加学术会议?以下根据个人的有限观察,略作讨论。

究其本意,学术研讨会无非是学者们进行学术研讨的活动,是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学术交流形式。但曾几何时,学术研讨会开始肩负越来越多的功能,远不限于学术研讨的范围。

其原因何在?我们不妨探究一下学术研讨会各参与方的动机。

我们先来追究一下主办者的办会动机。

首先,对于一个学院或大学来说,举办一次学术会议就意味着一个政绩点。

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是否举办过学术会议、举办过多少次都将被换算成单位的“工分”。

因此,举办学术会议就成为了学科建设或科研业绩计算的“内需”。

而且,学术会议还要具体细分为国际性会议或全国性会议,会议的层次越高,其“积分”就越多。

其次,有的会议举办者是出于学术的动机举办学术会议,比如想通过一次会议推出某个研究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或是试图在某领域中打造举办者的“霸主”地位,引领研究的趋势,或是想“秀肌肉”,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会议推而广之,昭告天下。

第三,不少研讨会基本上是一种花钱的手段。

由于财务管理方面的种种规定,不少到账经费难以支出,而到了年底,剩余经费又必须上缴,所以必须突击开会,以便把账上的钱花光。

反正举办一次学术会议就算没有什么收获,也没有什么坏处,至少也算得上一份业绩。

基于以上几种动机,各单位或早或迟都会成为办会的积极分子。

有人愿意办会,当然也有人愿意参会,参加者的动机也值得深究。

不少学者参加会议当然是为了发表其新的学术成果和观点,这属于学术的表达需求。

但有的学者即便没有新的观点和成果,也愿意参加专业学术会议,觉得自己必须到场,这是一种“刷存在感”的需求。

还有的学者则是出于“义务感”或“责任感”而参会。

这些学者通常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或在本专业学会中担任职位,或看在邀请朋友或师兄、师弟的“面子”上,为“从命”而参会。

还有不少学者乐于参会,是因为开会可以与朋友们见面叙旧,或许还能顺便光顾一下当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

在这四种参会者中,只有第一种学者完全是为了学术而参会。

对于年轻学者和研究生来讲,参加学术研讨会则另有一种含义。不少青年学者往往是带着“开眼界”或“朝圣”的心态参会的,想在会上一睹著名学者的风采,听听他们的高见;也有一些青年学者则是抱着“混个脸熟”的心态而来,他们愿意在会议上发言,以便引起大家的关注,并借此机会在圈内建立一些人脉关系;还有不少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主要是想来感受一下会议所在城市和大学的风貌,对会议的内容本身并不上心,其中不少人仅仅是随导师一起来听会的,其实更像参加了一次师门集体活动。

以上的观察如果基本靠谱,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目前学术研讨会已经承载了很多其他功能,学术研讨已不再是学术研讨会的核心事项——从举办者的动机来看,学术研讨只是三种动机之一。

● 从参会的学者来看,在四种参会者中,只有第一种主要为了学术交流而来。

● 从参会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来看,也只有一部分是为了学术交流而来。

无论是从学术会议的举办者,还是参会者来看,学术会议的学术交流功能都似乎仅占三分之一。

学术研讨会以学术研讨为名,却“偷梁换柱”,做了许多学术研讨之外的事情。

在目前的学术研讨会中,发言日程通常都排得满满的,报告一个接一个,报告之后一般都没有留出讨论和对话的时间。

所以研讨会干脆变成了宣读、展示、表演、听讲、围观会。

不少学者特别是重量级的学者往往都是卡着时间点到达会场,匆匆发言20分钟,然后就离会,既不听他人的报告,也不回答别人的问题。

这些现象也清楚地表明,学术研讨会不是用来研讨的,而是用来宣读、展示和表演的。

所谓“表演”(performance),意味着绩效、活动和演示。

随着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功能的减退,学术研讨会的“表演”功能在不断增强。

所以衡量一次学术会议的标准也渐渐采用了衡量一场表演的标准。

学术研讨会之后,很少有人关心学术研讨的具体情况,比如取得了哪些共识、厘清了多少问题、有哪些争而未决的问题,而是更关心一些可以显示出来的效果,要看有哪些重量级的人物出席了会议,甚至还要看有什么级别的领导在会上致辞、会议场地是否够档次、台上显示屏是否够大、有多少家媒体的记者到了会场、会议的“收视率”如何、会议报道在微信圈里转发的数量……总之,学术研讨会与学术研讨渐行渐远,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学术演出活动。
本文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陈洪捷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谢谢那些一直陪着身边的人,工作呢相对而言心情不好工作也颓废,因为烦啥也不想,提不起来劲,没有动力,感谢谢谢那些一直给我正能量的人,关心问候的人,感谢那些一直陪伴
  • 百字明咒注音:南无金刚萨埵菩萨摩诃萨om │ ban-ze^re sa-due-sa-ma-ya │ ma-nu-ba-la-ya │唵 │ 班 杂 萨 埵 萨
  • 景嘉微-4吸了做T新开半路吸了翰博高新~下午没有太多思路,核心是传媒+游戏,但已经高潮了,所以先应对手里的再说~【声明】主动私信你们的都是李鬼,要注意识别,以上
  • 秦江砚眉眼深深,看向江沫南,说道:“南南,三年前,没能吃到你亲手做的蛋糕,我很抱歉。”江沫南睨了他一眼,没好气道:“那又怎么样,不还是让垃圾桶吃了?
  • 她们说,我给自己设了个幻境,把自己困在过去,这么多年,并非爱情,只是我一厢情愿罢了,可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好看好看啊结局太上头很下饭,无奈太耐看刚刷完38集
  • 就比如Flyme,也许作为小众系统不被人看好但Flyme像鸿鹄一样拥有着远大的志向不畏惧艰难险阻,进行挑战自我的创新,突出了魅族科技致力于做好新系统的远大志向,
  • 谈到为老人提供的志愿服务,26岁的石先生表示,他从事的是互联网行业,可以教老人用手机拍摄、分享视频,也可以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用AI技术为老人们做“许愿头像”海报
  • [打call][打call][打call]芙宁娜——「戏中人」CV:芙宁娜——钱琛4.2版本更新后 ~ 2023/11/28 17:59[打call][打cal
  • 由于起夜少了,晚上睡觉踏实了,耳鸣也自然变小了,真是太感谢你的科普,希望我的反馈,能让更多人看到,免受水湿之苦又有一个小伙,本身身体就比较弱,说自从看了一本书,
  • 书中的人生智慧[太阳]1.不要在任何事物面前迷失掉自我,哪怕是教条,哪怕是别人的目光,哪怕是爱情。‼️️个͎人͎博͎· 全͎员͎补͎/攒͎‼️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
  • #2023中国(霞浦)海洋文化摄影周#【机构观点】市场景气度回升,手机摄像模组出货量有望增长。其中主展场霞浦国际摄影广场是2021年海洋文化摄影周项目启动之时开
  • #任嘉伦[超话]# 「也许有一天,你发现日子特别的艰难, 那可能是这次的收获将特别巨大。」 __________@任嘉伦Allen #任嘉伦##任嘉伦暮色心约#
  • 环境有点脏但味道好到可以忽略[并不简单]苗家特色一锅端是招牌我们点了牛肉肥肠双拼锅肥肠处理得非常好,毫无异味[鼓掌]切得也比较大段,吃起来很爽!连续两周吃了贵州
  • 4.要想悄悄进行私人信息亲子鉴定,DNA亲子鉴定管理中心的权威专家最强烈推荐头发样本、烟头样本、软毛牙刷、手指甲、口香糖等容易收集的样品。4.要想悄悄进行私人信
  • 突然想分享一下,昨天去做了指甲贴了甲片,略微有点长,回来之后奶奶看见虽然她觉得太长了有点不理解,但是她不会说不允许去做这些。装修停工两周,装修公司太恶心了||1
  • 接下来两个月,ai从算力到大模型到应用,tmt从计算机到通信到传媒游戏,都有行情,都会涨,但也都是缩量缩容的聚焦炒作。原来是小雨先靠近一帆我好像知道小雨雨抵抗爸
  • 2023 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同比扭亏为盈,并实现不低于515.00%的高比例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养殖与食品双板块全面发展。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1)上年同期出售隆基绿
  • 但也确实 我已经很幸福了,爸爸妈妈在身边,对我而言重要的人也都在,我每天都很开心,也不缺钱花,每天嘻嘻哈哈的追星,上千的专辑说买就买,买了专辑也不至于没钱吃饭,
  • (能码字赚钱的另说,另外码字能赚到钱的未必是写作天赋好或写得好的,我个人意见)我这人也挺小心眼,人家也就是不愿意教我,人也没义务非要教我。这几天直播呢,你们那帮
  • 突然,一个圆形飞行物从天而降,悟空只待举棒要打,忽听一声:“大圣,欢迎你啊!”悟空赶忙收棒,只见从怪物中走出一个人来。”悟空点点头,又象想起什么:“哦,那些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