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学术会议,已沦为表演】
在当前的学术界,学术研讨会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学者们好像不是在出席学术会议,就是在去学术会议的路上。学术会议数量之多令人应接不暇。特别是到了“会议季”,常常是会连会、会叠会,甚至会中套会,学者们常常苦于分身乏术,疲于奔会。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术研讨会?谁这么喜欢举办学术会议?谁这么喜欢参加学术会议?以下根据个人的有限观察,略作讨论。

究其本意,学术研讨会无非是学者们进行学术研讨的活动,是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学术交流形式。但曾几何时,学术研讨会开始肩负越来越多的功能,远不限于学术研讨的范围。

其原因何在?我们不妨探究一下学术研讨会各参与方的动机。

我们先来追究一下主办者的办会动机。

首先,对于一个学院或大学来说,举办一次学术会议就意味着一个政绩点。

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是否举办过学术会议、举办过多少次都将被换算成单位的“工分”。

因此,举办学术会议就成为了学科建设或科研业绩计算的“内需”。

而且,学术会议还要具体细分为国际性会议或全国性会议,会议的层次越高,其“积分”就越多。

其次,有的会议举办者是出于学术的动机举办学术会议,比如想通过一次会议推出某个研究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或是试图在某领域中打造举办者的“霸主”地位,引领研究的趋势,或是想“秀肌肉”,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会议推而广之,昭告天下。

第三,不少研讨会基本上是一种花钱的手段。

由于财务管理方面的种种规定,不少到账经费难以支出,而到了年底,剩余经费又必须上缴,所以必须突击开会,以便把账上的钱花光。

反正举办一次学术会议就算没有什么收获,也没有什么坏处,至少也算得上一份业绩。

基于以上几种动机,各单位或早或迟都会成为办会的积极分子。

有人愿意办会,当然也有人愿意参会,参加者的动机也值得深究。

不少学者参加会议当然是为了发表其新的学术成果和观点,这属于学术的表达需求。

但有的学者即便没有新的观点和成果,也愿意参加专业学术会议,觉得自己必须到场,这是一种“刷存在感”的需求。

还有的学者则是出于“义务感”或“责任感”而参会。

这些学者通常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或在本专业学会中担任职位,或看在邀请朋友或师兄、师弟的“面子”上,为“从命”而参会。

还有不少学者乐于参会,是因为开会可以与朋友们见面叙旧,或许还能顺便光顾一下当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

在这四种参会者中,只有第一种学者完全是为了学术而参会。

对于年轻学者和研究生来讲,参加学术研讨会则另有一种含义。不少青年学者往往是带着“开眼界”或“朝圣”的心态参会的,想在会上一睹著名学者的风采,听听他们的高见;也有一些青年学者则是抱着“混个脸熟”的心态而来,他们愿意在会议上发言,以便引起大家的关注,并借此机会在圈内建立一些人脉关系;还有不少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主要是想来感受一下会议所在城市和大学的风貌,对会议的内容本身并不上心,其中不少人仅仅是随导师一起来听会的,其实更像参加了一次师门集体活动。

以上的观察如果基本靠谱,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目前学术研讨会已经承载了很多其他功能,学术研讨已不再是学术研讨会的核心事项——从举办者的动机来看,学术研讨只是三种动机之一。

● 从参会的学者来看,在四种参会者中,只有第一种主要为了学术交流而来。

● 从参会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来看,也只有一部分是为了学术交流而来。

无论是从学术会议的举办者,还是参会者来看,学术会议的学术交流功能都似乎仅占三分之一。

学术研讨会以学术研讨为名,却“偷梁换柱”,做了许多学术研讨之外的事情。

在目前的学术研讨会中,发言日程通常都排得满满的,报告一个接一个,报告之后一般都没有留出讨论和对话的时间。

所以研讨会干脆变成了宣读、展示、表演、听讲、围观会。

不少学者特别是重量级的学者往往都是卡着时间点到达会场,匆匆发言20分钟,然后就离会,既不听他人的报告,也不回答别人的问题。

这些现象也清楚地表明,学术研讨会不是用来研讨的,而是用来宣读、展示和表演的。

所谓“表演”(performance),意味着绩效、活动和演示。

随着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功能的减退,学术研讨会的“表演”功能在不断增强。

所以衡量一次学术会议的标准也渐渐采用了衡量一场表演的标准。

学术研讨会之后,很少有人关心学术研讨的具体情况,比如取得了哪些共识、厘清了多少问题、有哪些争而未决的问题,而是更关心一些可以显示出来的效果,要看有哪些重量级的人物出席了会议,甚至还要看有什么级别的领导在会上致辞、会议场地是否够档次、台上显示屏是否够大、有多少家媒体的记者到了会场、会议的“收视率”如何、会议报道在微信圈里转发的数量……总之,学术研讨会与学术研讨渐行渐远,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学术演出活动。
本文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陈洪捷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彭博社:特朗普政府对学术交流的对抗态度继续造成损害--这些举措限制甚至禁止中国研究人员和学生赴美。

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的下降是一个坏兆头。中国的民意调查显示,年轻人,那些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人,对美国的印象比他们的父母更负面。---谁之过谁之错?美国无底线的反中排中黑中的政客、反华势力和美国盟友国联合造就了当前的局面。[摊手]

彭博社:特朗普政府对学术交流的对抗态度继续造成损害--这些举措限制甚至禁止中国研究人员和学生赴美。

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的下降是一个坏兆头。中国的民意调查显示,年轻人,那些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人,对美国的印象比他们的父母更负面。---谁之过谁之错?美国无底线的反中排中黑中的政客、反华势力和美国盟友国联合造就了当前的局面。[摊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柯汶利执导的个人首部电影《误杀》最终票房12.07亿,成中国电影史上悬疑类的票房冠军;其联合执导网剧《#唐人街探案# 》口碑也不俗;其个人首部短片《自由人》曾入
  • #光与夜之恋[超话]#来抽杯奶茶钱,文案组看来很喜欢时不时犯病,现在我和老齐亲也亲过, 抱也抱过了,为什么还能出现这张爹味长辈训教的话术?一个文案好不好应当是看
  • 但是她给我的感觉就是既温柔善良又坚强不屈。但是她给我的感觉就是既温柔善良又坚强不屈。
  • 年货节主会场:✅荭包直达戳:【】最高可中6666大洋!#菜菜年货节9号20点开抢# ——今晚20点!
  • 《牙齿贴片》怎么会呢,怎么会打好麻药 废了一个小时劲把临时牙扒拉下来,然后就停电了呢怎么会呢,怎么会张着嘴等了大半个小时电也等不来 最后重新装上临时牙灰溜溜回家
  • 动员大会圆满结束,此次大会明确了迎新的工作流程,调动了同学们迎新的积极性,相信在之后的迎新工作中,土环院的志愿者们能够让22级新生们感受到科院别样的温暖[心][
  • 此外,奢侈品牌还为天猫会员准备了 520 限定礼品,如卡地亚的永生花礼盒、宝格丽的首饰盒和告白卡,以及 Maison Margiela 的定制 520 幸运扭蛋
  • 真的很难过小张被人肉被恐吓,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小张,你能解决一个,但是我们还有无数个,你就一直躲在后面不出来算啦,坚决抵制易痒干洗[心][心][心]脑一些待嫁
  • 这段剧情演绎的其实很真实,现实中的保姆并不是那么好做,完全看遇到是什么样子的雇主,而保姆也并不是都跟余妈一样老实,也有厉害的做个打不死的八爪鱼▫️▫️▫️▫
  • ᏦᎬ 前 预 热 已 经 开 始 啦 ☘️✨​4月2日开ᏦᎬ,虽然还有十多天ᏦᎬ ᴄʜᴇɴ才正式开始​,但上周五已经提前建了交流ǫᴜɴ,因为想要在开ᏦᎬ前给大家
  • 居然趁着P班人少又忙的时候穿着便装来微服私访,我他妈在认真工作,没有看到她来是我的错,大门没关好也是我的错,污物间杂乱也是我的错,难道我还要负责收垃圾吗?下班#
  • 2021年10月,村民李某在家附近的树林中放置猎套,几天后邀约同村村名赵某一起前往查看,发现一只“盘羊”(当地称呼,实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四川羚牛)被套住
  • 在我们心里,都无比理解对方的不容易,心疼对方的无私付出,亲爱的,宝贝真的要对你说声,谢谢,谢谢我的好老公,但凡我要,只要你有,都会尽量满足宝贝。这一路实在不易,
  • #摩登兄弟[超话]# 岁月是首诗 遇见了你所有的日子都沾满了露水和花香有听风,有沐雨,有你,有我还有一种温暖叫日夜思念,久伴不离那便是最美的诗句。 摩登兄弟|刘
  • 马未都也没了洗澡的心思,找到老板说:“你这张床不错,我挺喜欢的,100万卖不卖?“ 马未都一看实在拿不下,就对老板说:“老板,我给你留个联系方式,哪天你要是改变
  • ) 发➕论即,抽奖不需要关注 ⚠️完美主义者谨慎参加,手作都有略微瑕疵 ⚠️ 原po是个码字的,所以更希望大家因为文字关注我 ⚠️后续还会有抽奖评论转发不过百
  • 组建团队组建“德惠法院”公益团队,识别下图二维码,点击进入德惠法院团队,进行捐款。捐赠完成后可以邀请好友通过答题、捐1元及送小红花等多种形式助力获得更多配捐。
  • 于是对诸多的菩萨大弟子们及天龙八部等一切大众说:你们大家当用一个心念,用这一个心念成就我今天供养“日月净明德佛”的舍利。所以《法华经》用了很多的篇幅来劝导小乘人
  • 四月的时候还有一场对角巷,不知不觉今年去live house居然能凑到九张图出来了,无论是华语英语日语还是粤语,每一次的演出过后自己都像是重生过一般一样(特别是
  • 有一天呢,我们会与所有的善知识告别,直到他们消失在记忆的深处有一天呢,我们不会再为佛法争论,不再批评别人的修行,因为这些概念已经都不再存在了.....因为总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