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身边事# 【市民的别样休闲:安营扎寨吸收天地之灵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自然生态、交通状况和社会治安越来越好,露营已不再是驴友的标签,举家露营已不再是新鲜事。他们会选择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或三五知几,或拖儿带女,挑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营扎寨,吸收天地之灵气,放松减压,为接下来的工作储备更多的动能。
https://t.cn/A6qCIs8u

#健康小知识# 坚持走路,到底是健身还是伤身?

俗话说:“走为百练之祖”,走路不需要特定的场地和器械,随时随地都能做,是一项非常便利的运动。坚持走路,走对路,就像是往健康的储蓄银行里存钱,越存钱越多,身体也更健康。

1每天坚持走一走
身体收获6大好处

1增强心肺功能
步行过程中,人体的全身肌群得到了有效锻炼,可以增强全身血液循环;双臂摆动也有助于增加肺部通气量,增强心肺功能。

2提高免疫力
走路也是一种有氧运动,长期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功能,增加免疫细胞数量,从而提高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3预防骨质疏松、防治颈椎病
步行时候,抬头挺胸,可以改善长期伏案工作、玩手机而导致的颈部肌肉疲劳,预防颈椎病的出现。

走路的过程中活动四肢,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腱、韧带的柔韧性;在阳光下走路还能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增强钙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4控制体重
肥胖是由热量摄入过多或者运动量不足导致的,多余的热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通过走路,可以消耗多余的热量,有助于控制体重。

5促进胃肠蠕动
饭后半小时走路锻炼,有助于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肠胃的吸收和蠕动,改善胃肠道功能。

6灵活思路、放松减压

户外步行时,身体得到放松,同时大脑思路灵活,思维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较平时都有所提高,抑郁、沉重的心情也会得到缓解。

走路虽好,但如果采取了不当的走路方式或者在不合适的地点走路,反而容易对身体造成损害。

2做错这几件事
“长寿步”变“减寿步”

1在不合适的地点走路
医学期刊《柳叶刀》刊文研究显示:在公园散步的志愿者肺功能有所改善,动脉血管有所改善;而在街道等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散步的志愿者,肺功能改善微弱,动脉硬化状况甚至出现恶化。

日常走路,尽量选绿植覆盖率高的公园、小路,避开机动车废气多的马路、街道和地面过于硬的水泥地、柏油路。

2穿不合适的鞋走路
日常走路建议选择舒适的运动鞋,如果鞋子不合脚,可能会越走越伤身:

●鞋子过大或防滑力不够时,为了保持平衡,膝盖外侧的肌肉会过多发力,形成难看的“萝卜腿”;
●鞋子过小,会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脚趾没有足够的空间着地,还会破坏身体平衡;
●鞋底过软,足部肌肉和韧带会受到损害;
●鞋底过硬又容易引起趾骨头下的胼胝体、趾骨中趾板、前足的损伤;
●鞋帮过硬,容易磨脚后跟,可能引起跟腱炎。

那么,走路时鞋子该如何选呢?一般有以下这些标准:

鞋底软硬适中、有一定回弹力;鞋帮舒适不磨脚跟;鞋面不压脚背;鞋子宽度适宜,不挤压脚趾;鞋底纹路明显,有良好防滑作用。

3盲目追求步数
很多人将“每天20000步”作为走路保持健康的金标准,但事实上,盲目追求步数可能会导致软骨磨损,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

走路并非走得越多越好,需要循序渐进,视个人状况而定。

专家建议:

▶身体非常健康,膝盖无疼痛感的,每天可以走10000~15000步,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
▶膝盖偶尔会疼痛,但能自己恢复的,每天可以走6000~10000步,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如果膝盖经常疼痛,或者是腿部做过手术还在恢复期,每天走1000~5000步即可,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4走路姿势错误

很多人走路喜欢低头看路,这样一来颈后肌肉就要负担整个头部的重量,容易导致肌肉劳损。

此外,走路外八字、内八字、猫步、踢着脚走等不正确的走路姿势都会影响关节、骨骼的健康,不仅会引起膝关节疼痛、腰椎间盘突出,还可能导致O型腿、X型腿、萝卜腿等,进一步影响脊椎健康。
图片

正确的走路姿势:

1、脚尖准: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不要外八字或内八字。
2、脚跟稳:迈步子时脚跟先落地。
3、摆腿狠:走路时前脚用力摆腿,后脚用力蹬地。

3走路姿势异常
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正常步态需要神经系统、关节系统和肌肉组织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一起协调配合。当你走路姿势有异常时,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1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休息时没有不适症状,但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的情况;休息后不适感消失或减缓,但再次走路后,上述症状又会重复出现。

这类患者,如果起身无困难,且可以直腰走路,很有可能是因为下肢血管堵塞,要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该类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凉、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下肢溃疡、坏疽。

此外,糖尿病人群也是间歇性跛行的高发人群,部分患者会因为糖尿病足出现跛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

那么,如何在家自测下肢血管是否健康呢?节目专家曾推荐过“摸脉搏自测法”:

摸脉搏自测法:

脚背有个足背动脉,脚的内侧有个胫后动脉,触摸感受动脉跳动。

如果血管正常,脉搏应当强而有力;如果摸不到脉搏,那么可能是下肢血管出现问题,需尽早就医。

2慌张步态
有的人走路小步快速,脚掌不离地,擦地而行,且身体向前倾,仿佛要扑倒在地,这可能预示着帕金森病。

这种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疾病早期,表现为走路时下肢拖沓;随着病情发展,起步会越来越困难,患者以极小步伐向前冲,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容易摔倒发生意外;发展到后期,有的病人甚至会出现言语障碍、智力衰退、失去活动能力。
早发现早治疗可以较理想地控制住帕金森症病情,因此中老年人如果出现慌张步态,一定要引起重视。

3
醉酒步
日常生活中,您有没有见过有的人走路如醉汉一般,蹒跚不稳,东倒西歪,实际上却并未饮酒、也未受药物影响,这很有可能是共济失调症的症状。

人体大脑、基节、小脑、前庭系统受到损害,会导致人体肢体不协调出现平衡障碍,常表现为醉酒步态。出现这种情况,患者日常容易摔跤,需要多加小心,及时到医院检查。
错误的步态可能预示疾病,也会影响身体健康,但有些特殊的走路方式,锻炼得当,不仅不会伤害关节、骨骼,还能起到一定的锻炼肌肉、保护骨骼的作用。

4这两种走路方式
保护关节、锻炼肌肉
1
踮脚走
踮脚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您可能想不到,它也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脑血管专家提到:反复踮脚可以调动脚部肌肉、骨骼的力量,矫正颈椎的生理弧度;持续踮脚一分钟再放下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放松全身。

2
抬腿走
膝关节面上有内外两侧半月形的软骨,就像是弹性的海绵,当它受到压力时,关节液就会被挤压出;当它不再受力时,关节液又回到了软骨之中。膝关节长时间受力,软骨就会缺乏关节液,关节就容易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重复“惊吓高抬腿”这个动作,来锻炼软骨吸收、排出关节液的功能,膝盖的承压能力也会更好。

【首个项目攻坚一线干部关爱阵地来了】首个项目攻坚一线干部关爱阵地来了!近日,长安镇(高新区)“心阳光”干部关爱服务站正式启用!一起去看看长啥样?站点内因地制宜设立初心堂、心灵坊、活力屋等三大功能区,邀请社会组织结合干部心理健康特性,组建心理危机干预小分队,定期到项目一线与干部沟通交流,针对性开展各类心理咨询活动。

休闲区辟有读书角,陈列着心理类书籍杂志以及其他社科类书籍;活力屋开展减压放松式的心理团辅活动,通过拓展训练,降低心理压力……记者看到,整个服务站环境幽静雅致,房间整洁明亮,心理辅助仪器完备。https://t.cn/A6qIeS4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外卖APP偷听,离婚大数据曝光:杀死婚姻的究竟是什么?
  • 重大信号!济南宣布取消限价,石家庄零门槛落户,全国23城楼市松绑,57城房价上涨!业内:更多“托楼市”政策要出台!
  • 张紫妍案延长2月 网友:她“遗书”里记录的人员名单都有谁?
  • 燃!朱婷,MVP中的战斗机!
  • 前腾讯AI Lab主任张潼加盟创新工场,出任港科大&创新工场联合实验室主任
  • 魔术客场30分大胜鹈鹕 武切维奇25+17碾压浓眉哥
  • 杨超越发声明拒绝网络暴力,继续散播将诉诸法律,维护艺人权益!
  • 张轩睿和Selina,成不了另一对张伦硕和钟丽缇
  • 李兆基宣布退休 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二位 出生在顺德
  • 美联储今年不加息!
  • 乌所畏,泰精彩!苏亚雷斯领衔中国杯巅峰对决
  • 地震局回应巨响
  • 老虎证券上市怎么回事?首日大涨36%,或再次点燃金融股
  • 富士康出阿里股份
  • 知乎否认内测知乎百科:没有这款产品
  • 恒大地产内部重组女员工说出最新情况
  • 6省份进入深度老龄化 6省份深度老龄化是哪六个省
  • 陈赫一家游迪士尼具体是什么情况?
  • 阿里发布繁星计划 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胜利否认吸毒,韩国警方:已掌握吸毒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