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冷知识# 古代废品处理大赏:垃圾去哪儿?】
报道称,全球平均每年产出约21亿吨固体废弃物。过去六七十年里,人类已制造约83亿吨塑料垃圾……然而垃圾处理的节奏却始终赶不上人类生产垃圾的速度。

有人说,今天我们遭的罪,不都是前人埋下的祸根?老祖宗表示——我们绝不背锅,因为早在千年前,中国就已在环境保护的长河上扬帆起航了。

(一)挖坑刨土,就地掩埋

古时候人们受条件所限,制造的垃圾多为厨余、粪便。不过由于民间多数人吃不饱饭,即便是厨余,也不存在过多浪费。

人们常把厨余垃圾转移到城外“无人区”堆放,有时兴致好也会挖个坑埋上,待这些废料降解,化为土壤的养料。

现代考古发掘时有时会挖到这样的垃圾坑,学界称之为“灰坑”。但由于我国考古界约定俗成“是个坑不知道它是干嘛的就管它叫灰坑”,因此灰坑“生前”也不全是垃圾坑。

灰坑主要分两种,一种人工挖成,一种自然形成,有坑以后人们就往坑里放垃圾。除了垃圾,有的也会埋些宝器以作殉葬陪衬,还有人在其中储存生活用品。

灰坑因为垃圾沉积,久而久之土壤会变色,考古专家可以从土壤的颜色分层来判断这是什么年代形成的殉葬坑或垃圾坑。

至于废弃的纺织物、木材等可燃物,一把火烧掉就完事了。古代的垃圾没有残余污染,多数可以算是纯天然,燃烧还不会给环境带来太大压力。

(二)猪和垃圾处理的渊源

什么垃圾适合掩埋,什么垃圾适合烧毁,老祖宗们依据生活经验有效执行。但是垃圾处理也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行为,就比如粪便这个东西——就让人觉得挺棘手的。

今天人类以“小猪佩奇试吃”来判断垃圾应属分类,孰不知在古代,猪早已被拉进垃圾处理项目组了。

古人为牲畜修建猪圈和牛栏,家畜的“产出”不断堆积,再由人来集中处理。

商代有一位政治家,叫伊尹。这位先生教会了老百姓以粪为肥,浇灌农田。

“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 ——《汜胜之书》

人们知晓了用粪土施肥的妙法,很快就用到了之后的“猪圈”搭建上。我们可以从字形中窥得一二道理。《说文解字》中说道:“溷,厕也,从豕在囗中也。”

圂读作“hùn”,字形上看是把猪关在围栏里。它既可指猪圈也可做厕所。

猪圈需要经常清理,囤积在圈内的家畜粪便好收集,人们拾粪肥田,就能成功变“粪”为宝。

虽知粪便施肥有功,你大概没想到它还能卖钱吧!

(三)金钱如粪土,粪土赚万贯

西晋皇帝曾出售官位,以贴补私用,想来已经很是奇葩了。而唐朝一位叫裴舒的内府官员,更具创新精神——倡导卖马粪赚钱,扩充国库。

裴舒做过一次调研,奏请朝廷说,宫内的马粪一年可创收二十万缗,也就是2亿文钱。不过当时上级表示,马粪天子传予后世,实在不雅,此事便由此作罢。但现在想来,此法既能解决宫内污物,又能大赚一笔,真是一笔不亏的买卖。

清末小说《市声》里也有段故事,说当时一位民间妇女包氏,劝慰丈夫去开粪厂赚钱,专门收粪,贩给乡下,足见这一买卖的合理性。

人说金钱如粪土,却不知粪土教人赚万贯。转眼看看今日粪土的市场价,不知是否还有让人一夜暴富的商机呢?

(四)乱扔垃圾,律令严惩

先秦时百姓经历了“垃圾围城”的痛苦,《韩非子》记载了解决妙法。

“弃灰之法”,源于商朝,在商朝的大街上倒垃圾(灰)会被砍手。《韩非子》里是这样说的:一曰: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子贡曰:“弃灰之罪轻,断手之罚重,古人何太毅也?”曰:“无弃灰,所易也;断手,所恶也。行所易,不关所恶,古人以为易,故行之。”

前脚灰倒出去,胳膊可能就先于扬灰一秒落地了。子贡心想这算什么规定,于是跑去问孔子。孔子解释说:不让你倒垃圾,这很容易吧。说要断手,这让他们很厌恶吧。做他们容易做到的,又不触犯他们厌恶的,古人觉得可行就这样做了。

《汉书·五行志》中也有记载,“商君之法,弃灰于道者,黥。”黥,就是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汁。因为扔垃圾被脸上刻字,受刑者大概会留下一生的阴影,不敢再犯了。

除了当朝明文规定的法律条令,古代还有不少职业“街道清理人”。《周礼》就记载了一种古老的职业——条狼氏。

“条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条狼氏是古时候的街道清理人,更是一种官职。“条”实指“涤”,“涤除道上之狼扈,而使之洁清”,何为“狼扈”?也就是道路上一些杂物,贾公彦解释为“谓不蠲之物在道,犹今言狼藉也”。

旧时描述条狼氏出街,是这样的画面: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男、子则二人。 ——《周礼·秋官·条狼氏》

条狼氏道路清理进行得井井有条,路上行人纷纷退避。

除了有专业守卫街道的人现身执法,旧时还有早期的公共厕所——“匽”,以供老百姓使用。

根据《周礼·天官》记载,“官人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此处的“匽”,即路厕,一般设置在人们的活动场所附近,和公共厕所功能无异。

时光荏苒,到了唐朝,环境投资人应运而生。有人凭借清理垃圾,赢得家财万贯。

“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业,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太平广记》

(五)别叫我“破烂王”,请叫我环保回收员

一位没财没资本的小老百姓,凭着一颗发财致富的商人头脑,顿时身价倍增,这就是裴明礼的奇迹人生。

早先裴明礼以擅长垃圾分类“闻名”乡里。他出一趟门就带回不少废品,等到屯够了量,再反手转卖。但这只是初级的废品回收。

很快裴明礼开始走大运了。他买了块地,在当中立了一根木杆,在杆上挂了一个筐,然后让路人捡地上的石块往中间扔。于是废地上的碎石瓦砾很快被拾掇干净了。接着他又购回了很多羊,羊吃完地上的草,排下的粪便还能改良土壤。

后来裴明礼卖掉这些羊,翻了土,在这里种上了树,等到丰收时节他卖了果子,一来二去赚了不少钱。用这些钱,他在这块土地上,盖起了房子,种上农作物,还空出地方来养蜜蜂。

由于赚钱有道,裴明礼在贞观年间,升任殿中御史,最后做到太常卿,轻轻松松一路高升。

可惜,并不是满大街的唐朝人都有这样明智的求财之道,唐朝针对那些对垃圾回收没什么想法的人,还是走了严格的法律办法——不仅处罚乱扔垃圾的人,其主管部门监督不力也将一同获罪。

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 ——《唐律疏议》

意思是,在街道上随便倾倒垃圾的人,会被打六十大板,倒水者无碍。执法者如果纵容居民乱丢垃圾的行为,与乱丢垃圾者同罪。

到了北宋,东京汴梁承载着百万人口,但当时城市格局仍然紧密,道路以井字形方格网状排布,除了当中四条御街,其他小路纵横交错,小摊小贩沿路落座,汴梁可谓人满为患。

在沉重的人口压力下,城市环境卫生更难于管理。好在宋朝出了一个街道司,和从前的“条狼氏”颇有相似,负责监管城市的街道环境,就好比今天的“城管”。

街道司规模更大,还行的是“责任制”。他们对于分内职责有明确规定,包括整修道路、疏导积水、清理街道,整顿市容。

街道司约有五百人,每人月薪“钱二千,青衫子一领”,总的来说宋朝早期的“市政部门”,是比唐朝要成熟的。

南宋的《梦梁录》里记载着一种名为“倾脚头”的职业,具体干嘛呢?专业掏粪。到了春天,“官府差雇淘渠人沿门通渠;道路污泥,差雇船只搬载乡落空闲处”,所以当时临安街头还算整洁。马可波罗到达临安(今杭州)时也曾盛赞临安是“世界最美丽名贵之城”。

清末时期城市的垃圾尤其多,且“道路则任其倾圮,污秽则任其堆积”,当时作为皇城的北京,朝廷濒于倾塌,帝都景象凄惨,处处破败,人心惶惶,生活排污甚重。

如果没有专业的道路清扫者,城市就会变成一个大型垃圾回收站。

好在到今天,人们的环保意识大有提升,街头景象足见我们自身的成长。

【#换个方式看报纸# #云梦是湖北面积最小的县# 却是出土国宝级文物、收藏文物5000余件的文物大县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

  ——司马相如《子虚赋》

  铿铿的锄声穿过土层,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紧接着,一声闷响,相隔几千年的日光照进地下……

  几堆竹简吸引了考古队员的注意。

  将1000多片竹简一一收集,编号清理。不久后,从北京赶来的文物专家辨认出:战国七雄到秦国一统的历史瞬间,被一名叫“喜”的官吏,用4万多个工整的秦隶记录了下来。

  这是何地?参与发掘的农民答:睡虎地。

  老虎打盹儿的地方,默默收藏了历史长河里的金戈铁马。1975年,因出土一批珍贵秦简,这个地貌形似卧虎的小村庄,从此被叫响。

  数十年后,这里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放大数倍的复刻版秦简矗立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睡虎地秦简原址纪念园。

  园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伸出手轻抚竹简。他是武汉大学退休教授陈抗生。

  在湖北面积最小的县云梦,出土了如此罕见的珍宝——当时身为云梦县第一中学历史老师的陈抗生不敢相信。

  不久后,他被县里选派,护送秦简到北京进行科学技术保护,成为极少数亲身经历秦简发掘、保护、释文和后续研究过程的学者之一。

  文 博

  出土睡虎地秦简等36件一级文物,是考古工作者常去的“文物大县”

  退休后的陈抗生依然放不下云梦。每次回来,他总爱去云梦县博物馆转转,找馆长张宏奎聊聊天。

  睡虎地秦简,秦士兵黑夫与惊的家书“黑夫木牍”,诸多珍贵的木雕、木漆器……云梦共出土36件一级文物,是考古工作者常去的“文物大县”。云梦县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一级文物18件,在全国县级博物馆中堪称翘楚。

  其中,张宏奎最喜爱的是木雕“卧鹿立鸟”。振翅的鸟儿站立于俯卧的鹿身之上,“鹿角被大胆地移植到鸟头上,反映出楚人革故鼎新、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

  “气蒸云梦泽”,古时的云梦大泽,比今天的云梦县辽阔得多。楚王前来游猎,云梦一地,就此成了楚国的别都。秦汉以后,云梦泽不断接纳长江与汉水带来的泥沙,逐渐淤积成陆地,分割为星罗棋布的河道与沙洲。

  大量出土的木漆器,印证着云梦昔日的繁华。

  木漆器的原料大漆价值昂贵,制作工艺更繁杂。木胎上1毫米厚的漆,髹20多遍才成型。古人说,制一只漆耳杯,要用百人力;一面漆屏风,要费万人工。

  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李澜感受尤其深。

  刚出土的木漆器,裹满泥土。捧起漆奁,放入盛有清水的托盘中,用竹签一点点刮去泥巴,再拿小号排笔轻轻扫动……李澜的工作,就是对木漆器进行脱水加固和定型,再修复病害。

  木漆器泡在地下水中,虽能保持外形,却不能阻止腐败脱漆。出土后,任其自行干燥,将会收缩变形,甚至开裂。

  历史是时间的层累,重现历史同样需要时间。仅脱水一项,就至少花费一两年,保存更完好的大件器型,甚至要5年以上。

  耐得住性子,才看得到最终的样子。李澜觉得,这正是木漆器修复的迷人之处。

  李澜的实验室位于县博物馆旁。不起眼的灰顶房,不仅是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还是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云梦工作站。如今,李澜将许多时间花在培养本地的文物修复技术人员上。

  此前,博物馆不得不将需要修复的文物运送到武汉、荆州等具备条件的地方。长途颠簸,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损坏,这一度令张宏奎感到苦恼。

  工作站挂牌后,库房保管员刘露和张丹成为李澜的徒弟。学了一年多,如今,她们已经熟练掌握木漆器脱水前预处理的技巧。

  记者在实验室里见到的正在脱水的木漆器,就是由刘露和张丹参与处理的。这批木漆器出土于入选了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云梦郑家湖墓地,花纹粗犷。

  文 艺

  保护传统艺术,越新颖、接地气,越有人记住;被记住的,才能传承下去

  秦简中浮现出的历史脉络,叠印着云梦人的文化基因。

  去年,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云梦睡虎地秦简,登上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今年,又走进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展览。

  消息传来,云梦县城关镇幸福社区体育协会会长李晟华欣喜满怀。何不将秦国官吏“喜”的故事“舞”出来?应者云集。

  身着华服、手握竹简,水袖为笔、尽情挥墨。打磨两个多月,李晟华带领社区舞蹈队创作的作品《墨舞秦简》第一次演出,就在市里的比赛获奖,还被邀请到海外展演。演出很受欢迎,被当地人叫做“秦简舞”。

  历史上,随秦人入楚的,还有一项独特技艺——皮影。云梦皮影,唱腔与西北地区不同。真假音互相交织,时而悠扬婉转,时而荡气回肠。

  临近晌午,梦泽影戏馆里,鼓点哒哒。上演的皮影戏,根据睡虎地秦简中的《秦律十八种·田律》改编而成。

  主管律法的官员苦苦劝说家中老父不要烧秸秆,又将破坏生态环境的“村霸”绳之以法,诙谐的台词引得观众阵阵发笑。秦简蕴含的文化历时千年,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田律》中,‘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与禁止森林砍伐、秸秆焚烧等法律规定异曲同工。”云梦县政协委员刘俊明说。

  刘俊明爱好文艺,希望通过皮影传承文化。他找来搭档方定敏、皮影艺人秦礼刚,三人一拍即合,共同创作了皮影小品《秦律戏中戏》。

  秦礼刚是云梦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师从云梦皮影艺术家陆春元。上世纪50年代,陆春元大胆创新,在皮影绘画中仿效戏曲,采用京剧脸谱和服饰;唱腔融入楚剧、汉调和花鼓戏特色。皮影人物头可点、眼可眨,嬉笑怒骂,淋漓尽致。

  如今,秦礼刚也致力于皮影戏的创新发展。铜鼓敲下,双手飞快地交叉,两个扭打在一起的角色瞬间“换头”,这是秦礼刚的皮影绝技。不执着于固定的曲谱,秦礼刚很擅长融新闻热点于戏中。列个故事大纲,怎么唱全凭自由发挥。将真实生活中淬炼而来的俚语,组合出新奇的意味。

  “演皮影不容易,一台戏从头到尾,男女老少全由一个人扮。”秦礼刚说,写剧本、画图样、雕刻制作、说学逗唱,样样都得会。

  最近几年,秦礼刚发觉,本地年轻人与皮影戏少了些亲近。为此,已年过古稀的他,不仅带了不少徒弟,还向孙子秦朗传艺。“不仅要学老戏,还得有抓年轻人眼球的新戏。”秦礼刚常常叮嘱秦朗。

  秦礼刚感叹,保护传统艺术,是一场对“遗忘”的抢救:越新颖、接地气,越有人记住,“被记住的,才能传承下去。”

  继承,不只靠口传心授。

  几年前,秦礼刚收下了一个“钢徒弟”——全身装着传感器的智能机器人。2017年,秦礼刚与机器人在故宫博物院畅音阁同台表演经典剧目《武松打虎》,机械手牵着皮影老虎,按照编程做出的动作栩栩如生,引发年轻人的关注。

  “未来有人工智能,加上我们的创新,就不怕老手艺失传。”秦礼刚说。

  文 旅

  从历史积淀中提炼文化特性,探索更好统筹文保、旅游和商业运营的关系

  站在睡虎地遥遥东望,楚王城遗址的古城墙逶迤盘桓。云梦县志记载,春秋时吴楚交战,楚昭王来云梦避难时筑造了此城。

  历史是现实的年轮,书写着文明的轨迹。今天的云梦,正在从历史积淀中提炼文化特性,探索更好统筹文保、旅游和商业运营的关系。

  5年来,云梦新建非遗展示馆、秦简纪念园,完善图书馆、文化馆,获评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未来,云梦将大力推进文旅产业化,打造“一城崛起、三馆辉映、三圈成环、四村点缀”的全域旅游格局。

  正在建设中的楚王城遗址公园,承载着这一美好愿景。

  打开公园设计草图,三面环绕的古城墙遗址构成一道环形景观带,中间的夯土台遗址将整个公园一分为二:北部是游赏区,南部是湿地景观展示区和民俗体验区。游猎表演、木漆器设计、秦简拓片……张宏奎期待,精心设计的文化活动可以吸引更多游客。

  灯火流转,点亮小城暮色。一半是街巷,一半是河水,在楚王城遗址东南方,正在建设中的蒲阳老街雏形初现。

  欧阳祥山是老街改建项目负责人,不到20岁便离乡到外地打拼。他希望能复原儿时嬉戏玩耍的老街,同时让它焕发新的活力。

  欧阳祥山曾走访许多古村、古镇,流连于诗画一般的青砖黛瓦、亭台水榭,从时光烙下的痕迹里,饱览当地的风华雅趣。渐渐地,一个想法在他脑海里逐渐成形:建造一个景区,以老街为轴,沿线修建徽派、苏派等古典风格的建筑,既保留云梦特色,又融合各地风土。“半街半水”的灵感,来于苏州山塘街。

  方案刚提出,就遭到许多质疑——投资景区,何不选择经济更发达、游客更多的地方?

  “我是云梦人,割不断的家乡情结,就像改不掉的乡音。云梦不大,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值得被更多人看见。”欧阳祥山说。

  沿着老街青石板路向更深处走去,一座木楼雕梁画栋。有30多年古建筑修复经验的建筑师宋胜国参与了老街改建,他介绍,木楼戏台上方穹隆状的藻井,由3名木雕师傅边设计边雕刻,耗时两个多月才完工。一顿一挫间,既仿古,又出新。

  修复完毕的戏台上,好戏不断。非遗传承人舞动着两条“三节龙”;秦礼刚和秦朗拿出皮影戏道具,演起《武松打虎》,坐在台下的春江忍不住鼓起了掌。

  在云梦生活了27年的春江,业余从事写作。如今,她正在搜集史料,挖掘古地名背后的故事。蒲阳老街、南门口、好石桥、道人桥……独具云梦特色的地名,成为地方文化的生动注脚。“光道人桥,就有400多年的历史。”春江觉得,地名寄托了人们的情感和记忆,“追溯过去,才更能好理解当下。”

  云梦人的性格中,融合了楚的浪漫和秦的豪迈。“‘黑夫木牍’象征安居的愿望,木漆器、皮影象征乐活的心态,秦简则象征严明的律法。”张宏奎说,这片土地承载着古今的家国情怀。

  来云梦,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楚韵秦风水乳交融,汇聚成兼收并蓄的独特文化。岁月流转,如同亘古的风穿行林间,时节一到,便催开青绿。

  向历史纵深考古的一代人,探寻着小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振奋的是,还有许多人正从历史中抬起头,努力探寻出一条以文博带动文旅发展的新路,让千年小城更见风采。(《人民日报》7月15日)

心中有一处痴的人,莫名令人着迷。
痴音,痴墨,痴文,痴戏,痴草木,痴花鸟......痴者,像在碌碌世界中重新寻到一处锚点,以所痴之物为圆心,再造一个宇宙。
这个宇宙,有新的律,新的法,新的日出,新的日落,与俗世的人情世故全不相关。它既不轻盈也不透亮,质地黏稠深邃,于是,提起痴来,人的心情总是很复杂,只有痴过的人,才知道“痴”之深处,意料之外一片天真光明,无尘无瑕。
古龙的故事里,少女铃铃嗔笑问李寻欢,痴算什么,竟也要学?

李寻欢答:“当然,无论谁想学会这‘痴’字,都不是件易事,因为‘痴’和‘呆’不同,只有痴于剑的人,才能练成精妙的剑法,只有痴于情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真情。”
“这些事,不痴的人是不会懂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0年9月,艾哈迈多夫加盟天津津门虎(原天津泰达)成为了球队保级的关键球员之一。2020年9月,艾哈迈多夫加盟天津津门虎(原天津泰达)成为了球队保级的关键球
  • 愿你懂得放下,活的自在,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另有安排, 所有的失去,都将》很喜欢杨绛先生的一段话:如果有一天,爱真的走到了尽头,请不要争执,也不要哭闹,人生
  • 我师父教导我们: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吃自己很多的苦头。我师父教导我们: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吃自己很多的苦头。
  • 自始至终,帝旭对爱情,都是一种近乎病态的深情,不管对待紫簪,还是对待缇兰,似乎她们就是他的全部,她们走了,他也就不想继续生活了,而这,也是他最终悲剧的根源之一。
  • #年底flag冲刺季# 提前了解人生剧本,努力改变你的一生❗#张艺兴[超话]# 出道以来 一直给人挡枪 一直被人编造各种不实言论我的男孩还一直相信清者自清 相信
  • 【p6-p8】把自己担说的舅舅不亲姥姥不爱的 那现在艾斯帕海外团站转发冬粉造谣维假权帖子 海外团站给个人维权 aespa同款博也转发了该帖 这就是你们说的老三被
  • 以前检查到有咩异常情况,就会去百度一下,睇到d唔好既结果,就截图求朋友安慰,“唉,点算啊,我好似情况不妙啊,唔知几时你就会见唔到我噶了…[泪][泪][泪],所以
  •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定档# 在记录电影《冰上时刻》的定档预告,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冰球少年的成长记录,即便处于不同的家庭,但是依旧让我们看到了,为了梦想依旧不断努力付
  • 然而,当走进婚姻的殿堂才会发现,婆婆永远是婆婆,儿媳永远是儿媳,这是两个永远不可能会在一条直线上的两点,这种微妙的关系,让人琢磨不透。熬过了7年之痒的——八年婚
  • 职业:会计月薪:4K。 职业:会计月薪:4K。
  • 有时,别离只是一转身的事,昨日还十指相扣,今天已物是人非。友言,下回再见,怕是得等到明年了…话至如此,大家便陷入沉思,相顾无言。
  • 更有一众网友纷纷支持李靓蕾一定要赡养费#王力宏求锤得锤##蕾神之锤#雷神之锤!对于王力宏强调的长期活在婚姻的恐惧之中,有网友给出了一组数据:“王力宏,结婚68个
  • 行业动向◆中国基金报:截至12月17日,首批获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虽然成立尚不足一个月,净值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财经新闻早知道:#五粮液将坚持发力2000元以上
  • 感:主角宝石之国的金刚石,穿越到了文野,是武力天花板,智商也不低,从头强到尾,除了在俄罗斯饭团那里吃了次亏,没有憋屈的时候。但这文是无cp的,想吃哪对吃哪对,想
  • #sky光遇黑市[超话]#【关于邮死鸟3.5k被骗事件】我想发表我跟我朋友分析出来的疑点各位可以看看下面:声明:因为前两天被屏了,现在才解除,所以今天才发,并不
  • 我做到了喔耶〜@ .tong 感谢喜欢这个场景,并且也从这个场景中同感我的内心的各位,我想把这个场景作为我人生中又一个非常幸福的时刻,谢谢大家。”“哦那个我已
  • ——阿那克西曼德6、人只能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培根16、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
  •   因为在疾病早期,出血热和“流感”的症状相似,二者并不容易区别;所以大多数人误以为是普通“感冒”未积极诊断治疗。  有疫苗接种需求的16-60岁群众可咨询所在
  • 感觉又忙了很久一段时间不过,有给自己放松的机会像看了offer3、和舍友吃瓜、出去吃饭、吐槽哈哈哈哈哈每当面临自己处理不来的任务时就喜欢看offer3里面的医学
  • #佛弟子卍楞严经[超话]#醍醐灌顶丨《楞严经》视频078:卷第六之(8) ...... 【四种清净明诲】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