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 这座城】他是清华学霸、行业领军者,他的“天津缘分”说来就来……
过去的十年

各项发展策略在天津次第展开

“三个着力”为发展指明方向、标注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同下一盘棋

“一基地三区建设”功能明确定位清晰

“制造业立市”传承历史发挥优势

“871生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双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这座城市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民生为大

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里

时代发展的大成就

也写着你我的小成长

学了新手艺,有了新工作

做出了新成绩,获得新荣誉

换了新车,买了新房,开了新店

……

有衣食住行里的小确幸

也有民生温度里的获得感

那些从各地来到这里的新天津人

都在努力奔跑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将自己与这座城市融在一起

天津这十年

你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也感谢你的付出

  2021年6月8日,在第七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来自天津的联智科技凭借工业设备智能预测性维护的一个项目拿下了特等奖。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刘晓鹏,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专业博士,曾上榜胡润30岁以下创业领袖榜单。

  90后的刘晓鹏,大二就开始创业历程,打造出一家价值不菲的公司,后为了继续学业把公司出售。2020年,博士在读的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把二度创业的公司整体搬迁到天津,落户滨海新区,实现了公司从“注册在天津”到“真正在天津”的转变。

  天津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让联智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稳步、快速发展,而刘晓鹏也向记者袒露了他内心的志向:短期目标是争取实现公司尽早上市,而长期目标则是把联智打造成一家百年企业。

行业的开拓者、领军者

  说起“工业设备的预测性运行维护”这个对公众有些陌生的概念,刘晓鹏短短几句话,就解释的清清楚楚。他说,在工业各行业尤其是重工业领域,一些大型的、高价值的生产设备需要维护好,减少或避免出故障,进而减少生产事故,保障正常生产。“一些行业的大型设备,比如化工反应炉、高速列车等如果出故障是非常危险的。”

  而预测性运行维护的“预测性”,就是在故障出现以前,根据设备各项数据提前判断哪里可能出故障,哪些部件需要更换,哪些流程需要调整。

  刘晓鹏进一步解释,从工业发展历程来看,运维方式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纯人工的模式,就是老师傅凭经验和感官来判断,第二阶段是人通过传感器数据来判断的半自动方式,第三阶段就是靠人工智能和传感器的结合,实现全自动、智能的预测性运维。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工业生产,都在进入第三阶段的运维模式,而刘晓鹏和团队正在发力的方向,也就是智能预测性维护。

  通过传感器采集设备运行的振动、温度、声音、压力等各项数据,再搭建智能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准确监测设备运行情况,提前判断故障可能会出现在哪里。这一全自动的预测性运维,可以大大节省人工,“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厂,我们的技术就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准确预测,对故障进行定位,指出故障起因和传导链,提出维护建议。”

  预测性维护有多重要?刘晓鹏直言,它是现代生产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环,“有的大型设备,一出故障可能停产几个月,造成很大损失。预测性运维,可以帮助企业规避这些问题,减少停产损失,减少备品备件和资金占用。”

  作为国内同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军者,刘晓鹏自豪而自信地表示,目前在国内,联智科技是唯一在预测性运维算法上能够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公司。“在预测性运维的算法上,没有第二家企业能够跟我们匹敌。”

  给了刘晓鹏底气的,是他和团队的知识背景和积累。清华大学电机系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在清华大学电机系,主攻方向就是以电机为核心的设备故障研究,我们有比较完备的故障模型库,掌握了各种大型设备故障的有效特征,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把预测性运维的误报率压在千分之一。”刘晓鹏告诉记者。

在努力中实现“螺旋上升”

  联智科技发展至今,一路走来殊为不易。刘晓鹏笑着告诉记者,他们几乎天天都要面对各种成长中的问题,也天天都在解决问题。2018年,刘晓鹏把公司注册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但是团队仍然在北京工作。

  2018年下半年,他们拿下了入行第一单。他坦言,拿下第一个客户是最难的,后边反而是越来越轻松。“你没有在这个行业做过,人家为什么要买你的东西。”

  联智科技业务空间越来越宽,他们的技术,成功拓展到更多的领域,电力、化工、船舶等,客户中不乏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神户钢铁、中国船级社等标杆客户。刘晓鹏至今还记得拿到中国船舶检测行业巨头——中国船级社订单的情景,这是他们步入船舶业务的第一单。

  当时,是在2019年7月,在启迪之星举办的对接活动上,有五家清华的科技企业做技术和产品介绍,联智是其中一家。交流之后,中国船级社对联智的技术很感兴趣,随后双方密切沟通,刘晓鹏到现场驻场,成功解决了对方关于船用电机和船用泵的预测性运维应用研究,他们的技术方案得到认可,效果很好,后来得到了推广应用。

  而他们在钢铁行业的一笔业务,更是让厂家尝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那是南方的一家钢铁企业,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他们的技术能力打动了企业,刘晓鹏亲自驻场,他们的智能平台发现了该厂产线的一个严重故障,并进行了维护和纠正。“他们之前几年会频繁出现那类问题,但我们介入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每年可以减少5000多万元的产值损失。”

  创业之初,刘晓鹏寻找合伙人,一位计划去斯坦福大学读博士的校友和自己站在了一起,共同创业,并肩作战。

  他们在努力,惊喜和收获接踵而至。团队从最早创业的2个人扩展到20个人,再扩展到70多个人……包括拿下了第一个客户,打入一个行业,再扩展到其他更多行业,他们不断收到企业发来的感谢信。

  回首来路,刘晓鹏总结道,创业至今每天都在面临新的问题,总结下来就是技术、团队、业务三个核心要素的螺旋上升。“这三者是参差不齐的,有高一点的,有低一点的,每一天都在磨合,在发展。”

说来就来的“天津缘分”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来袭,固有的节奏被打乱了。刘晓鹏发现,团队的业务开展总是面临很多限制,在北京,人力成本、办公成本等等也都是不得不重点考虑的制约因素。有一天,他的脑海中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反正公司注册在天津,那干脆真正到天津发展得了。”

  坚定了想法之后,他发了一条朋友圈,询问好友能否帮忙在天津联络办公场地,公司打算永久搬迁至天津。

  消息发出,迅速得到了滨海新区海洋高新区启迪之星孵化器的响应,启迪之星(天津·海洋园)执行总经理张楠亲自联络刘晓鹏,对接各项事宜。“2月份开始谈,4月份就搬迁装修完成,顺利迁址。”刘晓鹏回忆道,天津招商引资的效率让他印象深刻。

  入驻之后,滨海有关功能区和孵化器给予联智科技很大的扶持力度,让公司得以心无旁骛,专注发展。“到现在快两年了,园区没收过一分钱房租。”刘晓鹏告诉记者。

  天津近年来出台的高水平人才扶持和落户新政等一揽子政策红利,也让联智科技的发展少了后顾之忧。公司核心管理层都是清华毕业,20余人的团队里,大部分都是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名校的硕士生、博士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高知队伍,如今他们大都已经在滨海买房、成家。

  在张楠看来,刘晓鹏的团队就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高学历、高智慧,整个团队给人的感觉就是很青春、很阳光,特别的积极向上。团队整个节奏都非常的高效,在技术研发和日常业务开展中氛围很融洽。”

  启迪之星(天津·海洋园)孵化业务总监杜文静告诉记者,作为园区运营方,作为新区的明星级孵化器,他们也要全方位、一对一为联智这样的企业做好服务,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高新区蓬勃发展。

  天津素来以制造业见长,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大城市,大型工业企业众多。如今,联智科技的客户,有近三分之一都是天津的企业,其余的分布在全国各地。“感觉天津是一座很开放的城市,这里的创业氛围和发展环境都比较好,接下来我们还要在天津市场深入挖掘。”

  此外,天津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从天津可以很方便地高铁直达全国多地,“公司离高铁站只有2公里,去北京市区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回学校对接业务很方便。”

  ……

  还在清华读大二时,刘晓鹏和几位同学来天津旅游,他们游览了意式风情街和天津之眼。在他的记忆里,天津这座城市和北京“非常的不一样”,是一个很热闹又安静的城市,“特别美,和北京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非常不一样,很儒雅。”那时的刘晓鹏没有想到,自己还会和天津有这样一份缘分。

  说起未来,刘晓鹏说自己有着近期和远期两个目标,近期目标就是继续努力,争取实现公司在几年内上市,而长期目标,就是希望能立足天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做百年企业,“希望公司能做到200年吧!”

#洛阳24小时# 【河南洛阳:把创新落到产业上,引领产业升级】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幕墙玻璃,来自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世界第一宽桥”——济南黄河凤凰大桥的减隔震支座,由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量身定制……“洛阳创新”捷报频传。

在多个场合,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江凌不止一次要求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主战略,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聚焦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真正把创新落到产业上,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规律的研究,奋力闯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在日前召开的2022年洛阳市人代会上,该市市长徐衣显提出,洛阳要以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聚焦伊滨科技城规划建设、高新区重塑重振、智慧岛创新社区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版图重构中重塑洛阳发展新优势。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12.5米超大尺寸中空玻璃

搭建平台 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资源

在洛阳伊滨区中兴智慧城项目现场,科技日报记者看到塔吊林立,11栋研发中心大楼即将全部封顶。据悉,这里是伊滨区正在打造的一个智慧岛创新社区。

洛阳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在发挥中兴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整合作用,吸引信息通信企业在洛阳市集聚发展的同时,中兴智慧城还将全面导入智慧园区、金融服务、孵化服务等平台,为科技型人才提供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

有了高层次的创新平台,企业创新才能如虎添翼。去年以来,洛阳充分发挥国家自创区洛阳片区的龙头作用,着力建设智慧岛创新社区、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加速集聚各类高端创新资源,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创新激情“唤”起来了。高效成型铣磨车、免示教智能视觉机器人、激光增材技术……在位于洛阳高新区的清洛基地,一项项先进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持续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作为省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清洛基地成立5年来,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平台+孵化器+实业”的运营模式,重点参股孵化企业20余家。

围绕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洛阳着力强化政策引导,在土地、资金、专项人才编制等方面予以支持,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了17家新型研发机构,有力推动洛阳产业链转向中高端、关键环。

创新力量“聚”起来了。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实现了轮边驱动技术在国产农机上的首次应用,研发出全国首款“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成功开发智能农业装备管理平台……洛阳已建设各类创新平台2373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95个,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字号”创新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引领洛阳企业勇攀创新高峰。

洛阳双瑞公司生产的一批减震支座正在起运

培育“尖兵”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个个透明的手机盖板被放入智能检测设备内,经视觉识别系统扫描,几秒钟后屏幕显示出检测结果……日前,在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慧远),技术人员正对一批手机盖板检测仪进行最后调试。

手机盖板,即安装在手机触摸屏表面的玻璃。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其应用变得极为广泛。此前,国内厂商在手机盖板检测上主要依赖人工,存在成本高、难度大、良品率不稳定等问题。

面对市场需求,中科慧远依托自身技术积累,成功研发出手机盖板检测仪。这款嵌入视觉识别技术的手机盖板检测仪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将检测效率提高了近20倍,核心性能指标全球领先。

如今在洛阳,类似中科慧远这样的创新主体比比皆是。去年以来,洛阳着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完善“小申高”“高升规”“规变强”等政策支撑体系,鼓励引导更多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做强做优,培育更多行业“尖兵”。

创新“龙头”动力十足。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建设创新龙头企业的内生动力,洛阳建立了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库,在重大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目前,洛阳共有25家企业入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占全省总数的21.55%。

“中坚力量”活力四射。洛阳着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目前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03家,主要分布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有力支撑了洛阳产业结构优化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中小企业快速崛起。洛阳新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28家,同比增长18.5%。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小巨人”快速崛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国家农机装备中心研发成功的中国首台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

优化生态 让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在位于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视微影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中试生产车间里,彭先兆团队成员正在加紧组装调试一批眼科高端OCT影像设备。前不久,该企业自主研发的VG200型OCT影像设备实现小规模量产,多项性能国际领先。

2015年,彭先兆带领团队从美国回到洛阳,成为第一个落户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海外归国团队。“选择来洛阳,是因为这里不仅有良好的创业政策和资金支持,还有全程‘保姆+管家式’的服务,让我们能够一心一意搞科研。”彭先兆说。

洛阳坚持引育并重、以用为本,持续实施“河洛英才计划”,不断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政策,构筑人才“强磁场”,引来高端“双创”团队。近年,洛阳采取兼职挂职、客座教授、共享院士等模式引才,先后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6名,直接引进院士、中原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3人,落地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35名(支)。

“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前不久,洛阳正式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揭榜挂帅”制度,着力打通体制机制“梗阻”、补齐政策制度“短板”,迈出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理顺机制,成果转化“顺”起来。洛阳着力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改进科研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转化、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体制机制,推动科研院所以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理顺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优化服务,引导企业“动”起来。洛阳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既抓好惠企政策落实、创新要素保障、政务环境优化等工作,尽心尽力为企业减负纾困,同时更加注重引导企业精准把握产业发展新“风口”、科技创新新“风口”,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深化改革等,加快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刚刚召开的洛阳市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15%左右,新建各类创新平台400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0%以上,引育河洛创新创业、青年创新创业等人才团队60个以上,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记者:戚帅华 乔地

图片:曾宪平、乔地)

【核与城——核电之城烟台的崛起密码】有序汇聚了一批先进三代核电项目,集中培育了一批核电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广泛集聚了国内一流的核电创新资源,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核品牌”,山东省烟台市是怎么做到的?
带着上述疑问,近日,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烟台,对话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等人士,以期破译“核电之城”烟台的崛起密码。
为什么选择核电
烟台为什么要发展核电?首先要从能源结构说起。
烟台所在的山东省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长期以来,受能源资源禀赋和偏重产业结构的影响,山东省煤炭消费占比高、煤电装机占比高的“两高”问题突出,一直是当地的心头之患。
近年来,山东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明确了煤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核电、外电入鲁三个“三分之一”的电力结构调整目标,将核电作为提升能源发展质量的主攻方向。烟台市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无疑是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发力点。
与此同时,在烟台市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烟台市核电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张洁非看来,发展核电也是助力烟台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布的报告,每生产1千瓦时电力,煤炭发电需要排放碳当量357克,光伏发电需要排放76.4克,水力发电需要排放64.4克,风能发电需要排放13.1克,核能只需要排放5.7克。这意味着在同等能源情况下,核能的高能量密度特性可以释放更多能量,而在同等发电水平下,核能又能排放最少的碳量。
事实上,核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不仅仅体现在发电方面。
“核电作为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其综合利用将改变核能单一供电用途,通过核能供热、制氢、海水淡化等多用途应用,将有效减少煤炭消耗,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张洁非说。
发展核电,烟台为什么能?张洁非提到,一方面得益于烟台拥有适宜的核电厂址资源。据了解,核电厂址属于十分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对地震、水源、水文、气象、交通、环保、人口分布等诸多因素有着严格要求与限制,适合建造大型核电站的厂址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烟台不忘主动作为。回溯过往,早在2004年,烟台就成立了烟台市核电项目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核电办”),是国内首个成立核电办的地级市。2008年,烟台市政府出台了全市首个核电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核电产业的意见》。
营商环境同样是烟台的加分项。2021年7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显示,烟台市在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5位,被列为全国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连续稳定的产业扶持政策、便利宽松的营商环境,让烟台愈发受到核电央企巨头的关注。
2016年,烟台市政府分别与中国广核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核电装备制造与技术研发、金融与产业融合服务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至此,烟台向“核电之城”迈出关键一步。
烟台做对了什么
随着核电央企纷纷落子烟台,密切与央企的关系,让央企更多地融入城市发展,成为摆在烟台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2016年11月,中国广核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烟台市台海集团共同成立新型科研机构——烟台核电研发中心。该中心由烟台市政府主导,采用民办非企业模式,是国内核电领域首个新型研发机构。
受历史因素影响,我国科研机构至今存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体制机制壁垒,相关壁垒的存在制约了科研资源在不同创新主体间有序流动,致使科研创新活动中的各项要素难以得到高效整合。
“成立该研发中心,核心是激发核电领域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目标是助力核电国产化。”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副主任宋伟介绍,由于创新成果无法与员工个人挂钩,央企、国企创新主动性得不到有效激发。引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可以为研发中心注入活力。
成立核电研发中心后,烟台并未止步。
张洁非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受限于平台层级,烟台核电研发中心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难度仍然较大。更高层级的平台意味着可以在更大空间内集聚资源。因此,我们积极联系国家能源局相关部门,对标国家级平台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争取将烟台核电研发中心提高至更高层级。”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8月,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烟台市依托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建设国家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作为近6年来国家能源局批准成立的唯一集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全产业链创新平台,该平台于2018年1月纳入国务院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
据介绍,目前平台已确立了核能材料与装备、核电运营和数据管理等7个研发方向,吸纳社会相关行业领军企业参与技术创新,采用研发中心参股、参与企业控股、统一冠名的形式,注册成立了核能综合利用、消防工程、焊接技术等16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加速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还汇聚了叶奇蓁、郑健超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41位核电工程领域的优秀专家和领军人才,并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总设计师蒲小芬、清华大学教授肖宏才等12位院士、专家为专家委员会委员。
核电给烟台带来什么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相关平台的搭建,让烟台聚“核”能力更强,创新成果落地更快,也为相关优质核电民营企业进入国内核电产业链循环,构建起一道可期的桥梁。
张洁非介绍,当地重点规划建设的海阳核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和莱山核电产学研聚集区两个省级核电园区,集中培育了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核仪控、台海集团、恒辉集团、顿汉布什、持久钟表等40多家核电关联企业,占全省涉核企业总数的50%。主要产品涉及核电应用各领域。
其中,台海集团生产的核电主管道占据国内核电市场约50%份额,已出口巴基斯坦;恒辉集团可生产国内最长、总长可达45米的高效换热管;顿汉布什生产的核岛制冷设备占据国内核电市场约60%份额;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钢制安全壳、结构模块等装备在国内AP/CAP系列核电项目市场占有率超过95%……
央地合作共享发展机遇的同时,当地居民也享受到核电发展带来的红利。以海阳核电项目为例,海阳核电项目位于烟台市海阳市,是山东省单体投资最大的清洁能源项目、首个开工建设并建成投运的核电站,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
海阳核电项目负责人吴放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项目一期工程1号、2号机组是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采用先进的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分别于2018年10月、2019年1月投入商运,年发电量约为200亿千瓦时,可满足青岛、烟台、威海地区全部居民的生活用电。
与此同时,一批在核电领域有影响力的烟台城市品牌叫响全省乃至全国。
张洁非介绍,近年来,烟台培育了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等会议品牌。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以“绿色发展,低碳未来”为主题。与论坛一同举办的还有中国核学会学术年会、中国(烟台)核能安全暨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等。
“以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为例,这个展览会以前一直在北京举办,从2020年开始,第14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落地烟台,这其实也起到了提升烟台城市品牌形象的作用。”张洁非说。
烟台未来怎么做
未来,烟台核电产业会画出一幅怎样的发展蓝图?
张洁非向中国城市报记者透露,目前,国家电投集团、中核集团等在烟台市规划建设了海阳核电、国家级先进能源示范区、华龙一号工程、国和一号工程等4个核电项目,总装机3231.2万千瓦,总投资5339亿元。
其中,海阳核电项目由国家电投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为1281.8亿元,规划建设了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总装机750万千瓦,并预留两台扩建余地。
海阳核电项目负责人介绍,海阳核电项目8台机组未来全部建成后,年发电约816.8亿千瓦时,可满足山东省13%的用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约原煤34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400万吨、二氧化硫20.8万吨、氮氧化物18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17.6万公顷。
此外,烟台将继续推动核能相关机构在当地落地。中国城市报记者从烟台市核电办获得的一份清单显示,有中核集团山东区域总部、中核能源工程化研究中心、烟台原子能应用技术研究院、国家电投核能总部等6个核能相关机构将落地烟台。
中国城市报记者还了解到,未来烟台将推动实施核电科普宣传五年行动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核电安全知识科普活动,提高群众对核电的认知,消除恐核心理,推动核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未来将联合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每年安排一定的科普经费,通过核电安全知识讲堂、参观核电科技展馆、发放宣传资料、社区宣讲、组织群众代表参观核电厂等多种形式,为核电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张洁非介绍。
(来源:中国城市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佛陀通过往昔在求无上道时,与提婆达多的因缘,说明他是助佛成道的违缘善知识,能使人坚固道心,更胜于顺缘,故我们修学佛道者当视违缘之友为善知识。  12. 读诵此经
  • 菠萝油知道我爱你\n作者:易小婉 来源:《意林》\n  杭州初雪的傍晚,我们出门去吃一只菠萝油。\n\n  对于菠萝油的念想由来已久。
  • 要说一下的是,发哥在这部电影中的定位,是男三号,但是被发哥生生演成了男一,这样的本事,大概只有发哥有了。广告去逛逛发哥点烟出自:《英雄本色》这个镜头也都是大家
  • 我为神的心变大而积累起来的过程中,若自己没有被否认的话,这一切就都变成了敌对神的武器,而自己却以为不是为了树立自身而是单纯的为神了。信仰不是为了成为好人,而是因
  • Chiều nay chị T nhắn tin cho mẹ Sa của Chíp, mẹ Sa nói thứ 4 này 20/11 sẽ chở Ch
  • #法师微语# 利他不仅可以弱化我执,还能使慈悲心得到增长。这是属于正向的心理因素,也是令身心恢复健康的免疫力。当我们内心充满慈悲,处处想着他人时,不良心行就没有
  • #A3!满开剧团# #夏组介绍# 擅长演绎【轻松愉快的喜剧】的夏组,是满开剧团目前平均年龄最小的一组哦~ ◆ 好胜心很强的天才本大爷型演员天马 ◆ 毒舌可爱的
  • #吉林爆料##吉林曝光台# 吉林省抽检12类食品多批次不合格,长春松原等地紧急召回 吉林省抽检12类食品多批次不合格,长春松原等地紧急召回 近期,吉林省市场
  • 去杭州爬了一个野生的山 。说是野生,只是不收门票,路已经被徒步爱好者踏出来了。 穿过杉树林,阳光穿过茂密的叶子洒在草地上。路过水库,水清澈见底,可以跟九寨一拼
  • #ASTRO[超话]# 11.20 6PM COME BACK‼️ 希望各位AROHA尽自己最大努力积极应援 我准备了小礼物会在20日音源公开抽奖送给大家
  • 「当爱已成往事」 两个字repo:煎熬 四个字repo:俗不可耐 一句话repo:集所有狗血大成之作 我很理解点唱机式音乐剧的剧情不会太好 但难看到这种程度也是
  • #读史知天下# 【雍正皇帝为何不葬入清东陵】雍正皇帝为何不葬入清东陵?众所周知,古代的皇帝死后都需要葬在皇陵的在清朝的时候有三个大龄,其中分别是清西陵,清东陵和
  • 有时候特别享受独处的空间,总是能遇见奇特的人。比如搭滴滴师傅跟我聊他离婚后带着40w现金开了西藏路,提醒我夜晚记得先预约车不然回不去。比如人太矮,一个小哥哥特好
  • 【吐槽】今天逛tb的时候自动推送了一条裙裙,是熊之家的,闲的无聊就点了进去,然后在买家秀评论区看到了一只口吐芬芳的“喷子lo警”,入坑的早熊之的黑历史我晓得,对
  • 秋冬吃梨最滋补, 梨中之王【秋月梨】二次复tuan来啦! 卷++留言 截tuan揪3⃣️位幸运鹅,每人一箱 【莱阳秋月梨】就一个字“甜”两个字“真甜”!! 净重
  • #成都中医药大学[超话]##晚安电台# 【2018年仅剩一个月:往后余生,愿你当个追光者】 荔枝FM: 人生若经风雨,不要弯腰生活;若历磨难,要有希望。 ——
  • #约会图书馆# 如今手机取代了我们手中的书报,面对零碎的时间、娱乐化的媒体,许多人都已经忘记了怎样从纸质书报中汲取知识。16日在株洲市图书馆一楼悦阅书店,我
  • Cape of Good Hope Hiphop Live Show 你是否是孤身于hiphop深海的航海家? 你是否也在寻找达·伽马找寻的神秘远方? 那你可
  • #辰颐物语自媒体[超话]##一起家庭教育##倾听孩子的声音# ꫛꫀꪝ❥​早安分享第❷❶❼​篇 背​地里​夸孩子更有效? ╰━━ ━━╯ 每位​父母​都希
  • ❤️孩子为什么要多喝小米粥? 社稷,就是古代的谷神,“社稷”的“稷”字是小米。 为什么说谷神不死? 因为维持生命需要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 孩子为什么要多喝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