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广说此经今正是时
(第一百三十五段)
【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坐狮子座,皆遣侍者问讯释迦牟尼佛,各赍宝华满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诣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如我辞曰:少病、少恼、气力安乐,及菩萨、声闻众、悉安隐否?以此宝华、散佛供养,而作是言:彼某甲佛,与欲开此宝塔。诸佛遣使、亦复如是。尔时释迦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各各坐于狮子之座,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即从座起,住虚空中。一切四众,起立、合掌,一心观佛。于是释迦牟尼佛,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出大音声,如却关钥、开大城门。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狮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
又闻其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无量千万亿劫灭度佛说如是言,叹未曾有!以天宝华聚、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狮子座上,结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座高远,唯愿如来以神通力,令我等辈、俱处虚空。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这时,诸佛各在七宝树下,坐在狮子座上,都派遣自己的大菩萨侍者,前往释迦佛处,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并叫侍者都满带七宝艳色的天界鲜花,以作供养,又教侍者说:你到了“耆闍崛山”,要好好地代我问候释迦佛。
这里说的“耆闍崛山”,位于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的山峰,因是佛陀说法之地而闻名,意译灵鹫山、简称灵山。此山为王舍城五山中最高大者,园林清净,圣人多居此处。佛也常住于此,有不少的大乘经典都在此山中说。如《无量义经》、《法华经》等,所以,灵山是佛陀说法的主要道场之一,是佛教徒心中的圣地。
诸佛郑重地告诫自己的侍者,到了释迦牟尼佛的住所,要像我教你这样问候,问候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少于生病?是不是也会有很少的烦恼?精神是不是很好?身体是不是安康快乐?然后再问候佛身边的菩萨和声闻众,问他们的心是否已得“安隐”?
“得安隐”即“得禅定”的意思,如是问候完后,再将带去的七宝鲜花散在佛的身上以作供养,供养完后就向释迦牟尼佛介绍自己是哪一位佛的代表,说明我们来此的目的就是想开塔见“多宝如来。”来的十方诸佛都派出了代表,都是同一样的表达。
这时释迦牟尼佛,见所有的“分身佛”都已前来集结,各自坐于狮子座上,知道诸佛的共同心愿都是想开塔见“多宝”如来。这里说的分身佛是什么意思呢?分身佛是从一法身中所分,为化导有缘众生,以方便力变化多身于十方世界以化度众生,称为“分身”。就佛菩萨的分身以度化众生而言,又分“分身度化”、“分身遣化”两种,即:
1、分身度化:就是从一佛身中分出无量多的佛身,被分出的佛身长期分住于十方世界,并各在其世界里以教化属下众生,这次从十方世界赶来的诸佛,都是从释迦牟尼佛一身中分出去从事度化众生工作的,叫做“分身度化”。
2、分身遣化:则多指菩萨而言,比如观世音菩萨分三十三身、地藏王菩萨现身六道等,都是以慈悲权化而垂无穷的应益。善导《法事赞》卷下,谓阿弥陀佛的胁侍观世音说∶“一切时中助佛化,分身六道起慈心,念念随机为说法。”又说∶“十方凡圣专心向,分身遣化往相迎,一念乘空入佛会,身色寿命尽皆平。”这说的就是菩萨以“分身遣化”度化众生的事。
关于分身的意义、吉藏《法华玄论》卷九中说∶“以多宝并坐,显十方诸佛如来同共一法身,又集释迦分身故显一佛自有本迹。”窥基《法华玄赞》卷八中说∶“多宝如来身一体、示现摄取一切佛身,由身平等但说一身摄诸佛身,又显自他身无差别,十方分身佛集身无异,彼身即我身。”
也就是说:以多宝佛一佛之身,表法一切诸佛,而多宝佛与释迦世尊同坐一座,则表示释迦佛与一切诸佛同一法身。此外,若以象征法身的释迦佛为本体,则分身诸佛就是迹身、因此“本迹”亦同一身。“本”指过去无量劫前之诸事、“迹”指近来世之诸事。意思是:释迦牟尼于过去无量劫前就已成佛,现在来参加法会的十方诸佛都是释迦世尊的分身佛。这显示的是十方诸佛同一法身的道理。
这时释迦世尊见十方诸佛都来了,即从座起,有莲花托足,缓缓上升,住于空中。一切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都起立合掌,一心观看佛的相好。此刻的释迦佛开始兑现自己的偌言,满足大家的好奇心,让众人都能亲眼见到涅槃佛多宝如来,于是用右手指打开七宝塔的大门,立即就传出了大音声,如开锁后打开大城门的那种吱嘎的声音。此时所有的法会大众,都看见了“多宝如来”,在宝塔中坐在狮子座上,肉身色相不散不坏,非常安详,如入禅定。


此处“开宝塔”比喻“开权”、意为开方便权宜法;见“多宝如来”比喻“显实”、意为显现诸法实相之究竟涅槃。这是《法华经》“开权显实”的中心所在。
为护念《法华经》,多得无量无边的十方诸佛都来齐了,这阵容之庞大、法会之庄严、意义之深远,也表明了《法华经》确实是经中之王,非常真实、非常稀有、非常难得!
此时大众见到“多宝”如来也在兑现自己的偌言,在塔中说: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你赶快讲演《法华经》吧!我就是为了听《法华经》才专门来此的。
这时的四众弟子,亲眼见到过去无量千万亿劫已灭度的佛说这样的话,非常感叹,叹未曾见过如此殊胜,于是用各种天界最珍贵的七宝鲜花,散在“多宝如来”和释迦牟尼佛的身上,以作供养。
“多宝如来”在宝塔中让出半边座位,请释迦佛坐,对释迦佛说:你可就此而坐。于是释迦佛进入塔中,于半边座位上,结跏趺坐。法会大众们见二位如来在七宝塔的狮子座上,结跏趺坐,各自都在心里面想:“佛的座位又高又远,我们看不清楚,如果如来能够用神通力,让我们也升到虚空中去就好了。”
释迦佛有他心通,立刻就知道了,用大神通力,将所有的大众,都接往虚空。并以大音声,普遍告诉四众弟子说:有谁能在娑婆国土,广泛宣讲《法华经》,而今就正是时候,因为如来不久就要入涅槃了,所以我想以此《妙法莲华经》,付嘱给能宣扬《法华经》的人。这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下:

《法华经》学无学人得佛授记
(第一百二十四段)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其意柔软,寂然清净,一心观佛。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否?唯、然!已见。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恭敬、尊重、护持法藏。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二千声闻,今于我前住,悉皆与授记,未来当成佛。所供养诸佛,如上说尘数,护持其法藏,后当成正觉。各于十方国,系同一名号,俱时坐道场,以证无上慧,皆名为宝相,国土及弟子、正法与像法,悉等无有异。咸以诸神通,度十方众生,名闻普周遍,渐入于涅槃。尔时学无学二千人、闻佛授记,欢喜踊跃、而说偈言:世尊慧灯明,我闻授记音,心欢喜充满,如甘露见灌。】
这时世尊见“学无学”声闻众共二千人,这些人心意柔软,寂然清净,都一心观望着佛。于是佛告诉阿难说:你看见这“学无学”的二千人了吗?阿难说:是的、我看见了。
这里说的“学无学”之“学”:称为“有学”、“有学”与“无学”相对。无学又称无学位、无学果、无学道、无学地。指断尽一切烦恼、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如果已知佛的教法,但未断惑,还在修学中,则称为“有学”;反之,已深究佛的教法,无惑可断,也无可学者,则称为“无学”。
声闻四向四果中,唯阿罗汉果为无学,余四向三果为有学。《俱舍论》卷二十四说:“如是尽智,至已生时,便成无学,阿罗汉果,已得无学,应果法故,为得别果,所应修学,此无有故,得无学名。”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修行至“尽智”生起的时候,就成就了无学位,得到了阿罗汉果。那么什么是“尽智”呢?“尽”是指一切烦恼灭尽,同时将引生烦恼之业“因”也全部灭尽,由“因”尽所得一切智、“缘”尽所得无生灭境,此时已永断集谛,更无有余,所得之智名“尽智”。
“尽智”在修证上,用的是“金刚喻定”,此定又名“断惑中最后无间道”。是说此“金刚喻定”能断有顶地第九品思惑,是断惑中最后解脱道。由此解脱道,断尽一切生死烦恼,证得尽智、无生智,成就无法可学的阿罗汉果,此时称为得尽智、得无学位。
阿罗汉依根之利钝分为“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不动法、不退法”等七种。又依所离之障而分:慧解脱、俱解脱二种。总共合称“九无学”。此外,也有人将前者加上缘觉及佛,而合称九无学。因为缘觉及佛已断尽一切烦恼、无法可学:故也称无学。
这里说的二千“学无学”人,指的是还在修学“无学法”的人,他们还没证到无学阿罗汉果位,是四向三果中人,称为“学无学”人。前面佛为无学阿罗汉们授了记,现在该轮到给这些“学无学”人授记了。
佛说:阿难!这二千“学无学”人来世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如来。“五十世界”可能是五十个大千世界,也可能是五十个小世界,我们姑且按五十个小世界来理解。每一个小世界的构成,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
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
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碱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东方持国天王守护;南赡部洲即地球、南方增长天王守护;西牛贺洲、西方广目天王守护;北俱芦洲、北方多闻天王守护。此四大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
佛说:像这样的小世界共五十个,都碾成微尘。“微尘”是色体的极小者,称为极尘、七倍极尘称为“微尘”。微尘是漂浮在虚空中极微小的粉尘,肉眼很难看清,常用以指极细小的物质。如此五十个世界的微尘数,是多得无法数清的。


佛说:将五十个这样的小世界都研成微尘,一微尘一佛,二千位“学无学”人,对如此多的每一位佛都要恭敬、尊重,护持诸佛法藏。最后同时在十方国土,各自成佛,用同一个名号,名“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住世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的数量于各国土如一劫数那样同等的多。正法、像法住世的时间,各为一劫。
这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你们这二千“学无学”的声闻弟子,现住于我佛法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当为你们全部授记,授记你们将于未来世成佛。你们在成佛之前,将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如来,护持诸佛法藏,最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你们将在十方国土同时成佛,都是一个名号,同时在各自的道场里,证得诸佛如来的智慧德相,名称都叫“宝相如来”。
国土和菩萨,声闻弟子,正法和像法,其状况和数量,如以上所说,都是相同的。你们将用自己的智慧神通力,度化十方世界无量多的众生,你们的名号也将传满十方世界,然后在寿命住世一劫后,才渐渐地入于涅槃。
这时二千“学无学”的声闻众,听了佛给自己的授记后,欢喜得跳了起来,非常高兴地作偈言:世尊的智慧如灯一样的光明,照亮了千年暗室,除去了我们心中的无明,又听了佛亲自为我们授记的法音,更使我们心中充满了欢喜,如“甘露”灌顶般的痛快淋漓。
什么是“甘露”呢?甘露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注维摩经》说、“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甘露多用作涅槃的比喻。
《法华经》第九品<授学无学人记品>到这里就介绍完了。本品是佛为还未证得无漏阿罗汉的声闻学者授记,这些小乘声闻众在佛的教化下,在因地已开始发菩提心,转修大乘了,所以得到了佛的授记。从这些事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凡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就一定会见佛、就一定会得到佛的授记、就一定能够成佛。

复次。比丘不着事务。常喜坐禅。是谓成就第七之法。得生天上。

  复次。比丘乐闲静之处。不在人间。是谓成就第八之法。生于善处。

  复次。比丘不与恶知识从事。常与善知识从事。是谓成就第九之法。得生善处。

  复次。比丘常修梵行。离于恶法。多闻学义。不失次叙。如是比丘成就十法者。如屈伸臂顷。生善处天上。是谓。比丘。时非法之行入地狱者。当念舍离。十正法之行。当共奉修。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一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众多比丘时到。着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是时。众多比丘便作是念。我等入城乞食。日犹故早。我等可至外道异学。与共论议。是时。众多比丘便至外道异学所。时。诸外道遥见诸沙门来。各各自相谓言。各各寂寞。勿有高声语言。沙门瞿昙弟子今来此间。然沙门之法。称誉寂寞之人。令知我等正法。不辞有乱。

  尔时。众多比丘便至外道异学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

  尔时。外道问诸比丘。汝等。沙门瞿昙与诸弟子说此妙法。是诸比丘尽解一切诸法而自游戏不乎。我等亦复与诸弟子说此妙法而自游戏。我之所说。与汝有何等异。有何差别。说法教戒一类无异。是时。众多比丘闻外道异学所说。亦不称善。复非言恶。即从坐起。各退而去。

  是时。众多比丘自相谓言。我等当持此义。往白世尊。若如来有所说者。我等当念奉行。

  尔时。众多比丘入罗阅城乞食已。还至房中。收摄衣钵。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住在一面。尔时。众多比丘以此缘本。尽向如来说之。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彼外道异学问此义已。汝等应持此语报之。一论.一义.一演。乃至十论.十义.十演。说此语时有何等义。设汝持此语往问者。彼人则不能报之。彼外道异学遂增愚惑。所以然者。非彼所有境界。

是故。比丘。我不见天及人民.魔.若魔天.释.梵天王能报此语者。除如来及如来弟子从吾闻者。此则不论。一论.一义.一演。我虽说此义。由何故而说乎。一切众生由食而存。无食则死。彼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观察。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苦际。同一义而不二。一论 一义 一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二论.二义 二演。我虽说此义。由何说乎。名与色。彼何等谓名。所谓痛.想.念.更乐.思惟。是谓名也。彼云何名为色耶。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谓名为色。以此缘本。故名为色也。二论.二义.二演者。由此因缘故。我今说之。若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观察。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其苦际。

  三论.三义.三演。由何等故而说此义乎。所谓三痛。云何为三。所谓苦痛.乐痛.不苦不乐痛。彼云何名为乐痛。所谓心中乐想。亦不分散。是谓名为乐痛。彼云何名为苦痛。所谓心中愦乱而不定一。思惟若干想。是谓名苦痛。彼云何名为不苦不乐痛。所谓心中无苦无乐想。复非一定。复非乱想。亦不思惟法与非法。恒自寂默。心无有记。是故名为不苦不乐痛。是谓三痛。若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观察。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其苦际。我所说三论.三义.三演者。正谓此耳。

  四论.四义.四演。由何等故复说此义乎。所谓四谛。云何为四。所谓苦.集.尽.道圣谛。彼云何为苦谛。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苦.所欲不得苦。彼云何名为集谛。所谓爱本与欲相应者。是谓名为集谛。彼云何名为苦尽谛。所谓彼爱永尽无余。更不复生。是谓名苦尽谛。彼云何名为苦出要谛。所谓贤圣八品道。正见.正治.正语.正命.正业.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名为八品之道也。若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分别其义。平等观察。平等尽其苦际。是谓四论.四义.四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五论.五义.五演。我今所说由何等故说。所谓五根。云何为五。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云何名为信根。所谓贤圣弟子。信如来道法。彼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出现于世。是谓名为信根。彼云何名为精进根。所谓身心意并勤劳不倦。灭不善法。使善增益。顺心执持。是谓名为精进根。彼云何名为念根。所谓念根者。所诵不忘。恒在心怀。总持不失。有为.无漏之法。终不忘失。是谓名为念根。彼云何名为定根。所谓定根者。心中无错乱。无若干想。恒专精一意。是谓名为三昧根。彼云何名智慧根。所谓知苦.知集.知尽.知道。是谓名智慧之根。此名五根也。比丘于中平等解脱。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其苦际。五论.五义.五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六论.六义.六演。我所说者由何等故乎。所谓六重之法也。云何为六。于是。比丘恒身行慈心。若在闲净室中。常若一心。可尊可贵。恒与和合。是谓比丘第一重法。复次。口行慈心。终无虚妄。可敬可贵。是谓第二重法。复次。意行慈。不起憎嫉。可敬可贵。是谓第三重法。复次。若得法利之养。钵中遗余。与诸梵行之人等心施与。是谓第四重法可敬可贵。复次。奉持禁戒。无所脱失。贤圣人之所贵。是谓第五重法可敬可贵。复次。正见贤圣得出要。得尽苦际。意不错乱。与诸梵行之人等修其行。是谓第六重之法可敬可贵。尔时。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于苦际。六论.六义.六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七论.七义.七演。由何等故而说此乎。所谓七神识止处。云何为七。或有众生。若干想。若干种身。所谓天及人也。或有众生。若干种身一想。所谓梵迦夷天最初出时。或有众生。一想一身。所谓光音天是也。或有众生。一身若干想。所谓遍净天是也。或有众生。空处无量。所谓空处天是也。或有众生。识处无量。所谓识处天是也。或有众生。无所有处无量。所谓不用处天是也。或有众生。有想无想处无量。所谓有想无想天是也。是谓。比丘。七神止处。于是。比丘平等解脱。乃至平等尽于苦际。七论.七义.七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八论.八义.八演。我所说者由何等故而说此乎。所谓世间八法是随世回转。云何为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谓世间八法随世回转。若比丘于中平等解脱。乃至尽于苦际。八论.八义.八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九论.九义.九演。我所说者由何故而说此乎。所谓九众生居处。云何为九。若有众生。若干种身。所谓天及人。或有众生。若干种身一想。谓梵迦夷天最初出时是也。或有众生。一想一身。所谓光音天是也。或有众生。一身若干想。所谓遍净天也。或有众生。空处无量。所谓空处天是也。或有众生。识处无量。所谓识处天是也。或有众生。无所有处无量。所谓不用处天是也。或有众生。有想无想处无量。所谓有想无想天是也。无想众生及诸所生之类。为九神止处。于是。比丘平等解脱。乃至尽于苦际。九论.九义.九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十论.十义.十演。由何等说乎。所谓十念。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谓十念。若比丘平等解脱。乃至尽于苦际。十论.十义.十演。如是。比丘。从一至十。

  比丘当知。若外道异学闻此语者。犹不能熟视颜色。况欲报之。其有比丘解此义者。于现法中最尊第一之人。若复比丘.比丘尼思惟此义。乃至十岁。必成二果。若阿罗汉.若阿那含。比丘且舍十岁。若一年之中思惟此义者。必成二果。终无中退。比丘且舍一年。其四部之众十月。若至一月思惟此义者。必成二果。亦不中退。且舍一月。若四部之众七日之中思惟此义。必成二果。终不有疑。

  尔时。阿难在世尊后。执扇扇佛。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此法极为甚深。若所在方面有此法者。当知便遇如来。唯然。世尊。此法名何等。当云何奉行。

  佛告阿难。此经名为十法之义。当念奉行。

  尔时。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陈情令[超话]##陈情令# 闻笛声,独惆怅云深夜未央,是与非都过往醒来了,怎能当梦一场,红尘中毁誉得失如何去量,萧萧血热刀锋凉,山高水远,又闻琴响,陈情未绝
  • 41号和这个真的太配了 最近超爱奶茶色 这一颗我真的可以!和商人谈事情,永远也get不到你的点,累死了,这就是为什么你的产品卖不出去。
  • #王一博加盟街舞3# wyb#王一博魔术变街舞# 王一博|我借着你的光看到了一个全新更好的世界,也借着喜欢你让自己成为了更好的人。王一博冠军王一博2019ARR
  • 记录王者荣耀开心瞬间刚刚打游戏 被附近的人邀请一起打我勇敢的进去了第一局,我被逼无奈拿了个混子英雄瑶妹躺着上分,还得了金牌辅助,不由一喜。小哥最后他们两人都说不
  • 未来可期遇到你一次,再让我遇到一百次我都不会错过,因为你还没出现的时候,我就已经准备爱你了。我的爱来晚了,我想余生都给你。
  • 风味人间 日出之食 是我陪儿子在家的下饭菜 但不要止于下饭 必须自己亲口吃上才阔以想想就得fighting 才行今天儿子早晨突然从趴变坐 而且坐的超级好但拿起手
  • 此症往往是由于妊娠二三月,母体尚未完全适应,导致营卫、气血不和。隨著成長,心路歷程也會改變,當見盡了悲歡離合、生老病死、生離死別之後,人生觀與價值觀也會變得不一
  • 《夏目友人帐》中说,我必须承认,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中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偶尔阴天做出选择时就有做心理准备但某个时间点还是会有彷徨怀
  • 在大漠深处的沙山之巅可静观大漠日出的绚丽,目睹夕阳染沙的景色。来我的主页看看我的精选照片吧:广袤的大漠,死寂的沙海,雄浑静穆,板着个脸,总是给你一种单调的颜色,
  • [男孩儿][空星]有些话,说与不说,彼此都懂,不语最深;有些人,来与不来,都在心里,相念最真;有些情,恋与不恋,都是温暖,遇见最美[污]。红尘三千丈,抵不过年华
  • 有件事我不太确定,那辆救护车之后,发生的一切,是真实的吗?”挺喜欢片尾这段话,算是对整部剧的凝练升华吧。
  • 一些花花 仙人球和星兜都开花了表姐的插花生意越来越好楼顶的沙漠玫瑰十分茂盛南瓜花炒菜没有想象中好吃,有点苦?一些日常 中午一个人恰2-4人份的小火锅,我是猪(不
  • 欢迎您与亲友分享我们的简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我们。#银行面试[超话]#【面试包过班来咯】成功了,offer稳稳的到手啦感谢您应聘苏州银行2020年春季校园招
  • 4.专业爬墙十级人士 韩内欧美墙头遍地但是本命只有一个5.很清醒地爱着我的祖国6.骨灰级磕cp玩家 真的很爱读小说(我哪怕在棺材里腐朽也要大喊一句 瓶邪是真的❗
  • 爱笑的男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时光不及你一眼,星光不负何洛洛wink狙击手何洛洛同学愿你从今往后,所遇到的一切,能给你向往热爱的力量✨✨✨在我们这里你不用长大,做
  • #yuzu扫文# 《大小四个龙傲天我都要》 作者:云上浅酌 穿书玄幻修真言情,我发现这个作者很喜欢写穿越养男主小时候的梗hhhhh! 这本女主穿书在不同时间线遇
  • 【人生七智】1、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2、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是智慧;3、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4、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5、大
  • #王一博加盟街舞3# wyb#王一博魔术变街舞# 王一博|我借着你的光看到了一个全新更好的世界,也借着喜欢你让自己成为了更好的人。王一博冠军王一博2019ARR
  • 记录王者荣耀开心瞬间刚刚打游戏 被附近的人邀请一起打我勇敢的进去了第一局,我被逼无奈拿了个混子英雄瑶妹躺着上分,还得了金牌辅助,不由一喜。小哥最后他们两人都说不
  • ☔️最后爸爸还是说送我们去,不知道我当时表达的问题是啥,就是各种作业压的精神错乱☔️ljq说这是好的前兆,希望CC能挺过去☔️今天也有认真完成作业a☔️ff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