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云缴费发布《构建便民服务新格局—2021年中国便民缴费产业报告》】10月21日,在一年一度的中国金融盛会“2021金融街论坛之‘金融街发布’线下成果专场”上,北京市政府及金融机构代表联合见证发布了金融街多项金融成果。中国光大银行云缴费携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发布了《构建便民服务新格局—2021年中国便民缴费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1年,便民缴费产业积极融入“十四五”规划开局。《报告》研究成果表明,我国便民缴费市场总规模已超过25万亿。作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运转的关键节点和公共服务的基础组成部分,便民缴费产业连接着中国14.1亿人口,4.9亿户家庭,1.4亿户注册企业,满足着人们日常生活、出行、社交、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基本需求,承担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责任。同时,作为普惠金融的一环,便民缴费是数字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切入点”,以及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突破点”,在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助力均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中国光大银行是深耕便民缴费产业的领先者。经过十年打造,近四年的大发展,培育了中国最大的开放便民缴费平台——光大云缴费。截至目前,光大云缴费累计接入便民缴费服务项目超11500项,涵盖水、电、燃气、供暖、教育、交通、医疗、社保等方方面面;云缴费便民服务输出至微信、支付宝、美团、中国银联、各大电商平台、金融同业等650多家大型机构。2020年服务活跃用户超5亿户,服务人次超过18亿次,现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服务项目最广、受益客户最多的开放便民缴费平台。
自2015年起,光大云缴费已连续7年开展中国便民缴费产业研究并发布报告。2021年《报告》首次深研数字乡村缴费,以如何进一步助力提升乡村缴费体验、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人民幸福感为切入点,对我国当前缴费产业现状进行了深入梳理分析。在对缴费行业的市场规模、缴费方式、便民指数、用户画像等调研基础之上,深入研究政务缴费、医疗缴费、教育缴费、出行缴费等细分领域缴费市场,并新增用户需求挖掘等数字价值方面的内容。
本次《报告》分析缴费类型全面、聚焦民生服务、洞察用户体验、覆盖全球区域、研究方法丰富、定性定量结合,揭示了后疫情时代便民缴费的普惠价值,为产业链相关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提供了参考借鉴。

个人缴费规模达13.32万亿缴费便民指数显著提升
2021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十四五”稳健开局,多项指标稳中向好。后疫情时代各行各业的复苏,新动能驱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缴费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基础创新投入力度的加大,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便民缴费的效率持续提升,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个人缴费市场规模达13.32万亿,比2019年增长了7.6%。水、电、燃气等传统缴费市场线上化程度依旧持续增长,规模为5.66万亿;教育、物业、ETC等新兴缴费规模为7.65万亿,较上年增长8.5%。
移动支付的普及促进了缴费业务的线上化,报告显示,线上缴费市场规模为9.9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8.2%,呈现稳定增长;线下缴费市场规模达3.3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5.6%。
受新冠疫情叠加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伴随减税降费等纾困政策实施,2020年企业缴费的规模为12.18万亿元,较去年下降4.2%。报告预测,随着企业经营、交易的线上化,企业缴费线上化、智能化将成为新趋势。
《报告》调研分析显示,2020年我国便民指数达到82.42,较2019年增长2.01,缴费满意度稳步提升。这一方面与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控制新冠疫情的总体安排促进了生产和服务的数字化,居民对线上便民缴费服务的接受度提高。其中,对缴费线上化的要求最强烈、缴费体验更敏感的是Z世代群体,他们个性化需求明显,构成了缴费市场新蓝海。

数字缴费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2021年,在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进入新阶段。缴费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报告》表明,数字便民缴费针对性地解决了乡村地区交通不便、交易小额高频等痛点,在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发展较快,在区域平衡发展和弥合数字鸿沟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2016年到2017年,东部地区的电费缴费规模远远多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从2018年开始,缴费金额呈现出明显的均衡化发展态势,体现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进一步平衡发展。
在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方面,光大云缴费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正不断向省、市、县、乡四级全面推进,积极推动县域“云上”民生工程建设,通过加速居民生活、便民政务、交通出行、医疗养老、金融服务等关键领域和生活场景的线上线下融合,助力解决地区差异和城乡体验差距问题。
截至目前,光大云缴费电费、通讯费代收服务覆盖全部地级市,供暖费代收服务实现北方供暖地区全覆盖,有线电视费、水费、燃气费代收服务地级市覆盖率分别为92%、77%、70%,县域覆盖率分别为90%、60%、61%,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便利度,助力建设智慧数字乡村。

构建便民服务新格局 数字缴费惠及更广泛人民群众
目前,人工智能(A)、大数据(B)、云计算(C)、分布式记账(D)、电子商务(E)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为便利性金融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通过数字赋能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便民缴费产业正构建起新的发展格局,向数字化、智能化、均等化迈进,让百姓共享数字红利。政务、医疗、教育、出行这些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频场景,在数字运用丰富健全社会服务方面蕴含着较大的发展提升空间。
政务场景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助力“跨省通办、一网通办”加速实施,将在提升政务缴费服务水平的同时切实为群众的生活带来便利。
医疗场景中,线上缴费平台凭借信息集成、联通便捷、交易成本低、网络效应强等优势,将发挥巨大的网络效应和集成效应,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缴费体验。
教育场景中,确保学费资金安全、防范培训机构风险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提供专业的教培费用收缴系统支持、资金监管等服务,将有效保障教培行业稳健发展。
出行场景中,人们对车辆的认知已从地面移动工具变为智能移动空间。同时,随着低碳生活和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智慧停车、智慧城市、无感支付等将成为新的生活风尚。

未来,光大云缴费将携手各方合作伙伴,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的生活难题,积极建设医疗、教育、出行等微观化、行业化的缴费生态服务新格局,持续推动暖心的线上便民金融服务惠及更广泛的人民群众。

【“开封菊花文化节”邀请你:来“汴京”一趟,品宋朝烟火日常】10月13日播出的《重阳奇妙游》五彩凤凰飞舞、李白逍遥踏歌、赤子之心追梦的老“少年”……还是奇妙游的“中国传统文化”味道,一如既往的惊艳。
与以往“奇妙游”系列不同的是,《重阳奇妙游》与10月14日重阳节当晚的“开封菊花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晚会交相辉映,首次开启线上+线下梦幻联动。

据了解,中国开封第39届菊花文化节开幕式晚会与《重阳奇妙游》互为姊妹篇,由“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主创团队导演策划,在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实地打造。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重阳奇妙游》晚会上呈现的“东京梦华”还是 “开封菊花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晚会上的“汴京印记”,都给人们展现了一个气势恢宏的大宋,热闹繁华的汴京,五彩斑斓的开封。

掬一捧宋的烟火 那便是《汴京·风情》
“菊花节”——开封“天下无双”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无处无之。”开封种植菊花的历史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至宋代,已经驰名全国。每逢重阳佳节,大宋东京城繁花似锦,百姓们争相插菊花枝、饮菊花酒。

大宋的气息,和着一抹菊花的香气,跨过千年,让汴京与开封相连。
菊,花之隐逸者也。十月的开封,菊花灼灼。没有哪一种花能与八朝古都汴京如此相称,没有哪一座城以“菊”自居,如此契合。

秋风飒飒,歌曲《菊花赋》声声入耳。
诉说着宋人对“菊花”的偏爱,从前到现在,分毫不减。

菊花展,开封“天下无双”!
菊花节成为开封一张金灿灿的名片,开封还将举办开封市首届菊花博览会、第十届国际精品菊花展、第十届中国菊花插花艺术展、中国菊艺大师作品展、第二届珍稀菊花精品展、2021年开封菊花相关产品展等一系列菊花活动。
中国、荷兰、意大利、法国、德国等15个国家的精品菊花将打造一场精美雅致的国际菊花盛宴。怎么样?“满城尽带黄金甲”现实版不为过吧!
看菊花,来开封就对了,毕竟开封是专业的!

“夜”的基因——“大宋”
赏完了花,也该沉醉在宋的烟火里了,即便是一声“炒凉粉”或者“冰糖梨水”的吆喝,也都透着岁月赋予开封的气魄。
《开封味道》说的是人间烟火日常,道的是八朝古都的跌宕。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掬一捧大宋的烟火,跌落到汴京的热闹日常里。
在历史上,最早的夜市虽然出现在唐代中早期,而真正属于市民本人的夜市,则是宋代!开封,有着天然的“夜”的基因。你要问汴京到底有多热闹繁华?《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可以窥看一二。在序言中,关于热闹的汴京有这样的描述: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疱厨。
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古韵新潮,人间烟火,赏古都美景,品菊香雅韵,享汴梁风情,解锁开封新体验。千年后的开封容颜不改,这夜色与美味,依然让你沉醉不知归处!
美食汴京:开封四味菜、羊肉锅盔、开封拉面、武大郎炊饼、烩面小笼包,你值得拥有!
马道街、书店街、西司夜市、大梁门……或者是随便一个路边摊,都是纯正的人间烟火味。

知否知否,婉约豪放
文艺之城——宋词里的开封
曾经,开封作为世界第一大城,“汴京富丽天下无”、“一时风物堪魂断”!然而,所有的繁华描写,都在历史的涛声中仓促收笔。
于是,宋带着三分婉约三分豪放四分孤傲,成就了一个十分“不同”的汴京。
婉约与豪放兼具,清丽与果敢并存;这是独属于大宋的气质,这是来自汴京的风骨。
宋,哪怕是唇舌间飘散,也带着一股子“孤高”,此后千年都带着冷冽的气息跃然纸上。
开封,是一座“文艺”到骨子里的城市。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里有李清照的忧愁?
这里是挥洒着瘦金体刚毅飒爽、犀利抑扬,处处体现宋徽宗风流的城市;
满城的菊香,叫卖声响彻街巷,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流芳的宋词,描写的是是千年前夏日蛙声清风中的汴京,也是此后无数个开封的秋天。

清明上河 梦回千年
处处是景、步步留人的文化名都
文艺入骨的开封,是岁月的加持。漫长的历史流转中,为开封留下了无数的瑰宝:铁塔行云、繁台沧桑、相国霜钟、隋堤烟柳等,美景处处,驰名中外。古城墙、包公祠、开封府、延庆观、岳飞庙等,遍地古迹,宋韵古风。

一幅清明上河图,清晰了多少关于“宋”的想象。
1998年10月,作为开封市第一个由民营控股、政府参股的旅游企业----清明上河园正式运营,一幅“活”的《清明上河图》在开封绽放,让人“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与清明上河园相辉映,天波杨府、中国翰园、开封府等一批新的景点也横空出世,铁塔光影秀、龙亭上元灯会、禹王台庙会、相国寺佛教音乐节给几个老景点也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几年内让开封的文化旅游吸引力迅速增值。
文化就是开封的最大优势,如今的开封唤醒了沉睡千年的文化基因,放大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引领城市转型。
近年来,开封市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高水平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高标准打造国际旅游名城,彰显“一城宋韵·东京梦华”主题形象,构筑“处处是景、步步留人、日日有节、时时消费、线线有故事、链链相融合”的景城一体全域发展大格局,让开封文旅具备了多元化的组合矩阵,为未来发展赢得底气和自信。

宋风宋韵、北方水城
古都出新彩 开封,等你来!
八朝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迄今已有4100多年的建城史。“以古闻名、以新出彩” 一城秋色菊飘香,百年风华正青春,品八朝古都的宋风宋韵,赏汴京风情的绝色风华。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回响千年的宋风宋韵,唯美动人的宋词乐舞,充满传奇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与现实交互中演绎开封文旅故事。
菊韵生香,暗香盈袖。开封菊花文化节已经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每年上百万游客涌入开封,只为一睹开封菊美。
七盛角、星光天地、鼓楼里、海洋馆等各具特色的文商旅融合项目不断呈现,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等把开封的节会文化拓展到新的高度。
汴西湖、中意湖、涧水河风景区的修建则让“北方水城”更加名副其实,开封文化客厅、960文化创意园、启封故园等充满想象力的文化园区,让特色文化与活态传承紧紧相融。
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如今,漫步在开封,从亭轩楼榭夜通明的小宋城,到唱响时代街音的七盛角,还有诞生过两位宋朝皇帝的双龙巷,墨香四溢的书店街,楼宇之间,藏着大宋的浩然长风;街巷之内,别具风华的历史再生。更有汴水荡漾月色美,画舫悠然浪里行!
如果你也向往《清明上河园》里的人间烟火,你应该来开封一趟,看看宋的太阳。让汴京的繁华,流淌在你的心上。( 5G现场记者:雷静、靖一、佳音)

#走进COP15体验多样云南##云南动植物图鉴# 【COP15科学“大餐”展现科技“国家队”担当】最近这几天,位于昆明北郊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迎来送往,不胜热闹。这里的扶荔宫,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仅设的两个室外主题展区之一。

蕨类、苔藓、雨林、兰科、豆科、藤本……各类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植物在温室里的氤氲白雾中潜滋暗长。各种珍稀树木、奇花异草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作为科技“国家队”,这只是中国科学院在COP15期间奉出的“一道科学料理”。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侯建国院长带领40余名科学家和相关负责人参会,办展览、设论坛、作报告、开书展……会场上随处可见这支科技“国家队”的身影。COP15有哪些看点?这些科学“大餐”别错过。

观展览,放松心情涨知识

扶荔宫可谓是“植物王国”昆明的缩影,这里大大小小的温室占地6000多平米,囊括了全世界五大洲2500多种从低等到高等的植物。

主体温室最雄伟壮观,屋顶从7.5米盘旋上升到 29.9米,中心飞流直下的瀑布周围错落分布着1800余种热带水生、水果、雨林和荒漠植物;食虫植物馆里各种具有捕食小动物能力的植物让人叹为观止,多达680个分类单元堪称全国之冠;包含藻类、菌类、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等在内的以孢子繁殖的隐花植物馆,也是国内第一家。

图1:扶荔宫主体温室。王之康摄
图2:植物鸟秋海棠。 王之康摄
图3:形色各异的食虫植物。冯丽妃摄

平时,扶荔宫也是云南省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与科学教育基地。“我们的理念是:科学的内涵,艺术的外貌。”昆明植物园副主任郗望如此向参观者介绍,其背后的深意是把老一辈的积累和现有的科学成果,通过艺术手段展示出来,促进科普。”

作为扶荔宫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字“百兼”)命名的草木百兼馆中设立的种子博物馆、中科院生物多样性成果展更是别开生面,引人驻足。种子博物馆保藏的成千上万的植物种子被参观者喻为生命的“诺亚方舟”。成果展则展现了庞大的资源共享范围——2003年至今中科院牵头建设的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已数字化来自329个标本馆或博物馆的1635万份标本。

就在距离扶荔宫不远的昆明植物园的一处绿地上,还有另外一处科普展览——“地球生灵之美”。这一展览由中科院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牵头,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展览数月后10月份刚搬迁至此地,它讲述了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和知识传播的科学家和践行者的经历、感悟以及期望,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逛”论坛,有高度更有深度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自中科院“丝路环境”先导和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项实施以来,相关科学成果就备受瞩目。

在10月15日举行的COP15大会生态文明论坛上,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承办的以“青藏高原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为主题的论坛吸引了多家媒体围观。当天,青藏高原所科学家孙建和梁尔源带领国际合作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围栏阻碍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实现,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新研究是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服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一个范例。“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系统规划中,除了山水林田湖草沙,还要特殊考虑‘冰’,从地球系统整体观加强冰川变化综合观测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冰崩与冰湖溃决等灾害监测预警,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的地球系统保护修复治理。”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在论坛主旨报告中表示。

当天,论坛还发布了ANSO牵头完成的《“一带一路”创新发展报告2021》,介绍了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一带一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情况。“ANSO和第三极环境两个国际计划的秘书处都设在青藏高原所,其中一个重要合作领域就是通过区域科技合作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论坛主持人、青藏高原所所长陈发虎院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一员,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展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把国内外的科学家聚在一起,为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好的方案。”

生态文明论坛作为唯一一个在COP15大会期间举办的平行活动,共设置了7大主题。中科院承办和参与承办的就包含了三个。其他两个论坛还包括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承办的“自然之本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论坛,以及中科院参与的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联合国内单位共同承办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论到实践”主题论坛,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不止如此,大会许多论坛上都闪现出科技“国家队”队员们的身影。如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中科院院士魏辅文、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马克平、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吴宁、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他们中有人主持大会论坛、有人在会上作主旨报告、有人获推荐参加COP15大会第一阶段中国代表团……身体力行地阐释着科技如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与多样性保护。

“生态多样性保护的决策以及国际谈判很多时候必须基于科学基础之上,中科院在生物多样性领域有一支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的综合性队伍,在生态环境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达到长期研究形成的成果,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智库支持。”吴宁在会议期间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看书展,武装头脑思想“加码”

在COP15大会上,最“沉默”的一角可能就是书展了。不过,记者在大会新闻中心的书展处发现,这一角并不“寂寞”。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专业的人都会来这里转转。”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在书展上,记者看到不少中科院出版的书籍,如中科院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完成的《自然》COP15专辑以及COP15系列科普书籍,前者介绍了中国和中科院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后者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向世界展示我国生物多样性履约成果。

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与研究是中科院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布局方向之一,这些书籍凝聚了中科院40余家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相关机构的多年研究成果。

围绕国家政策需求,中科院自主部署研究课题,如2020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及其主要争议议题、2030年如何实现自然生境的零丧失、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全球植物保护战略与中国行动等。

目前,中科院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前沿研究中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主要先导专项就有六项,包括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泛三级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等,这些专项都瞄准了事关我国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基于多年的研究基础,中科院科学家在《国家科学评论》《科学进展》《人与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学术期刊上组织、策划了专辑或专题文章,介绍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成绩,系统分析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为COP15大会的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目标至关重要。”正如张亚平在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所作的主旨报告中所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技支撑。”https://t.cn/A6MpO7Ri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也算变相实现了大家遐想已久的《刺客信条:长安》了吧[允悲]育碧宣布将与与新漫画进行合作,推出刺客信条系列的首部中国原创漫画作品《刺客信条:王朝》将于8月26日
  • 如何在疫情起伏不定的情况下,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疫情起伏不定的情况下,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
  • #爱优牙[超话]#【上爱优牙,查医生】主任医师是医生职称的一种,属于正高 级别,其级别相当于医学院校的教 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想查找的资质搜索符合条件的医生。#
  • 同时,这类人对爱情要求也比较高,起初时总是不太满意自己在现实在的爱情,总是沉浸于美好爱情的幻想中。#电影正当夏##经典电影补完计划##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分手率
  • 感谢每一位转校生,因为有你才使得《偶像梦幻祭》走过了4年的时光。开学以来,校方一直致力于为大家提供良好的成长体验,在校园比赛、房间装扮、原创卡池,fever玩法
  • #脸书延长封禁特朗普账号至2023年#,个人网站也宣布永久关闭……】脸书(Facebook)宣布,将特朗普在脸书及旗下社交平台账号的封禁时间延长至2023年1月
  • 우주소녀 콘서트를 다녀왔다!! [打call][打call] 간만에 다녀온 오프 ㅋ.ㅋ [赢牛奶] 우주소녀도, 우정들도 다들 오랜만에 봐서 반가
  • 丁武和蒋瑍是锦衣卫内一对亲如兄弟的小旗官,一个家有怀孕的老婆,苦于生计;一个爱上了青楼女子,需钱赎身。丁武和蒋瑍是锦衣卫内一对亲如兄弟的小旗官,一个家有怀孕的老
  • #父亲节[超话]#⃣​‎ ͏  ²⁰²²/₀₆.₁₉ Sᴜɴᴅᴀʏ̆̈ ☾❀,ℍ ' “这么多身份‮只 ‬有您的女儿‮好最‬当”✨感谢‮做您‬我清淡岁月‮最里‬
  • 不是一次两次了,我观察他们多年了;也不是我预测准,而是他们痴迷深足到了一种境界,我从他们的言论里看出了结局。”看到这个解释的时候,我多少有些遗憾,虽然不愿相信,
  • 儿童贫血,做好预防更重要儿童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儿童四大营养性疾病之一,但也容易被家长忽略,因为在患病初期,或轻度,没有明显的症状
  • 他:你会不会无聊啊...我怕你和我在一起会无聊我:怎么会 我每天都很无聊的 在你边上就不会无聊5⃣️他:你是张夫人我:没错哦 你是张先生 我是张夫人[亲亲]6⃣
  • “我的绘画有再现性的因素,但他们更是一个在几个色块不期而遇时,从一个令人费解的瞬间整理出一个对我而言合理秩序的过程。如提起巴黎,大家想到的是浪漫,伦敦想到的是绅
  • #芳香婚礼 幸福满溢#【康承佳:女诗人】作为女性,我更爱女诗人的作品它们柔软、坚韧、明亮,有着你需要靠近才能触达的阴影当她写母爱一定是带着女儿和母亲双重身份走笔
  • ”是的,过去或喜或悲的岁月,成就了古镇的淡定与平和,宁静与幽雅,豪放和婉约。任谁徜徉在古镇这幅巨大的画卷里,都会听到心灵的初始回声。
  • 对待闺蜜挚友,多一些装傻,就少一些失去在真挚的友谊当中,是最需要装傻的,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算得清清楚楚的,算清楚了,也就成陌生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没有人是真傻
  • 红包有效3天,每天可领1次 【支付宝】支付宝余额宝双红包来袭,(长按复制此消息,打开最新版支付宝就能领取! 敢问谁家的减肥产品荣获过“2021年健康行业匠心产品
  • 以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为例,第一财经初步统计发现,在该银行15名股东中,与河南新财富集团存在关联关系的,便至少有5家。天眼查信息显示,陈守永同时为16家企业的股东
  • 都是我的哈哈哈嗝~~(前cover+后原唱) 国风美少年 #45岁能被妈妈打是很幸福的#爸爸今年65岁,奶奶今年八十多了,每次爸爸来我们这里一些日子都要回去看看
  • 她在我心中是个冷漠的人,虽然她书写情感,但我仍然感觉她是一个不会为情感烦恼的人。不幸的人当然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是恨下去还是选择其他路,但这并不代表旁观者可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