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无得无说分第七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释:佛言:须菩提,你如何认为呢,如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吗?如来说了什么法吗?须菩提言:如我对于佛所説的法义的理解是,没有一种固定的法,可以称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没有固定的、决定不变的法,如来可以去宣说。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法,都不可以执著取着为实有的法,所以不可说。如来所说的法,非本来的那个无为法,也并非不是本来的无为法。为什么呢?一切的贤人圣人,都是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得到无上的正真的觉受觉悟,破尽无明,不含一丝杂染无明,心中都是明都是觉,也就证得了究竟菩提,成就了佛道,圆满了佛果。既然没有什么固定的法叫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没有真正固定不变的成佛者,一切法都是因缘所成。佛所说的法也是因缘所成,随顺众生的缘,有众生想成佛的因,就讲出能让众生成佛的法;缘不同,世尊所讲的法就不同。因此佛陀所讲的法,到最后也不要再执取了,因为不是固定永远不灭不转换的法,能说出来的法,都不是本有的固定不变的真如之法,但也离不开真如自性而能生成这些法。

那么是谁成就了佛道,得了佛果?妙觉菩萨是成佛前的最后身菩萨,为了成佛,来到人间八相成道。在入母胎时,菩萨的色身灭了,意根与异熟识即第八识入胎,出胎时六根具足,六识具足(人类七天之内没有眼识),五蕴具足,外相上与众生无异。这个新的五蕴已经不是妙觉菩萨的五蕴了,色身和六识都换了,只有意根和异熟识还是原来那个,是连续下来的。然后出家修道,在夜睹明星大悟见性时,七个识的无明断尽,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意根转成平等性智,然后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七个识都转完了,第八识异熟识中所含藏的七个识的染污种子灭尽,就变为大圆镜智,也叫无垢识。八个识都转完了,圆满佛道,得佛果,称作佛。

那我们就分析这个佛是谁作,佛果是谁得。首先佛的无垢识是个无所得的心,本身不想得什么,即使得,也没有地方放,什么也得不到。祂没有思想,没有心行,从不自认自己是真实的,自己就是佛,自己如何如何。所有的名称都是人加给祂的,是什么不是什么,祂没有这些概念。祂又不执取任何一个法,包括善的恶的,染污的不染污的。因为不执取,祂从来不受熏染,没有无明;因为不执取,祂也就不做什么,不成为什么。所以祂不取佛的果位,不做佛,如果说祂就是佛,那也是人为加封给祂的,不是祂自己自认的自封的。

其次看佛的五蕴,众生的五蕴称作五阴,阴是遮盖遮挡的意思,遮挡众生认识真实正理,从而产生邪见。而佛的五蕴,不能遮挡佛,佛已经是究竟觉悟了,就称作五蕴。成了佛的五蕴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非常殊胜,但是涅槃时也要灭去,生灭之法不是佛,不能取佛果,不能做佛。佛的受藴想藴行藴识藴虽然能取,也是生灭法,涅槃时都要灭去,四个蕴不是佛,不能做佛。意根虽然能永远到未来世,永远保留不灭去,但也是生灭性的,是能够灭的,只是故意不灭掉,为了能永远生起佛的色身五蕴,而且单独一个意根平等性智也不能做佛。那么菩提就是无所得的,所以也没有定法可以称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什么如来没有定法可说呢?佛到世间说法,都是根据因缘而说的,佛观察众生的缘,是什么缘,就要对机讲相应的法。佛成道的最初,先在各层天上讲华严经,度历劫跟随自己修行的大菩萨弟子。而娑婆世界的声闻弟子却如聋如哑,佛就回到人间为求解脱的声闻弟子讲小乘阿含经,让他们修行有了成果,再回转到大乘法来修学。因为娑婆世界众生根基浅,都想求解脱,想离苦得乐,所以佛在娑婆世界讲了三乘法。

而在其它的佛国土,佛只讲一乘法,就是一佛乘法,度菩萨根性众生成就佛道。佛讲法时总是依据一个缘,出现一个事相,于是佛就讲一个法,有时是弟子请问,都是有一个前提,一个缘,才讲一个法,无缘由而讲的法极少,那是特别重要的法,但也是对众生的机。所以佛说法是没有一定的,法是由因缘所形成的,不是固定的。所有的法,不管在哪个佛国土讲的,都是用来对治众生的无明病愚痴病的,有那种无明佛就讲那种法,无明灭尽了,法也没有用,不用法了。

所以佛法就如过河用的船筏,到岸就弃,用过就抛掉。这就说明法是依据因缘而有的,就是虚妄的空的,修到一定时候是不可以执著的。因为众生无明不同,佛讲的法也就不同,那就没有一个定法来让如来宣说。所以如来所宣说的法是不可以执取的,因为也是空的,因缘形成的,只是用一段时间修行,用完就弃,不可总执取,还有无明存在的时候就得抓着它,把它当作工具来用它。

比如四圣諦法,证了果得解脱以后,这个法对阿罗汉就没有用了,再修缘觉是十二因缘法,证得了辟支佛果以后,因缘法也没有用了,需要再修菩萨六度,明心见性以后,外门的六度法就没有用了,再修内门的六度,入初地。入地以后,内门的六度没有用了,再修十度波罗蜜,成为十地菩萨后,十度波罗蜜舍弃。修等觉妙觉的法,圆满佛道以后,一切法都用不着了,全部舍弃,心中空空无法。

因为所有的法都圆满修持过,成佛后才能为众生宣说。所以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不是本来而有的固定不变的法,都是空的,不是真实的法。但是也并非不是真实的法,因为众生依据这些法能够证得真实法无为法,而且佛在宣说这些法时也没有离开过真实的真如法,正是真如法在这里起了作用,佛才能宣说。这些法都来自佛的自心真如,从真如当中流露出来的,是真如的一部分,与真如是不一不异的关系。

为什么一切的贤圣人都证得了真实法,证得了无为法,还有差别呢?贤圣人包括初果到四果的声闻罗汉、证得因缘法各个品位的缘觉人、从明心的第七住位到妙觉的菩萨。声闻初果二果是贤人,三四果以及缘觉是圣人,菩萨初地以前是贤人,初地开始以后都是圣人。他们所证的都是无为法,然而这些无为法的内容和层次大不相同。初果人证得五阴空、无我,断三缚结,从此不入三恶道,对于三恶道行无所为,这是初步五阴无为。

二果人因为证了人我空,心行减少,烦恼淡薄,心清净了一些,无为了一些;三果人进一步证得五阴虚妄,色界禅定境界现前,证初禅灭掉贪欲,断嗔恚,断烦恼心清净,恶业不再造作,七识开始真正的无为;四果进一步无为,灭我慢,断除对色界无色界的贪爱,烦恼断尽,得慧解脱,对三界无为,能够以解脱的智慧出离三界;而定解脱的阿罗汉能入四禅定,息脉俱断,证不动无为,入无想定,证识阴灭,心得无为;俱解脱阿罗汉能随时随地入灭尽定,灭掉意根的受和想两个心所法,证想受灭无为,随时可以取证涅槃,出三界。声闻人因为证五阴无我,心行越来越无为,越来越清净,他们之间的无为有很大的差别。

辟支佛人包括独觉和缘觉,独觉人因为生生世世所修的善根,在没有佛也没有法住世的时候,看见世间一个生灭的现象,就引起了深深的思索,一个人到寂静处修道,探讨这些生灭现象的根源,推究十二因缘法和十因缘法,找到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是无明,源头是第八识心,证得辟支佛果。而缘觉人是随着佛修行,闻佛说法而悟十二因缘和十因缘法证果。他们无为法的智慧比声闻罗汉要高深,而辟支佛果的果位、智慧、神通也有浅深不同层次的差别,就是说他们心行的无为程度有差别。

菩萨们是明心证第八识,证真如无为,同时证人我空,知道第八识从无始劫以来从来没有生灭过,在三界世俗法中也不起心行,无为无我,五阴是第八识所生,本质是空。在随后的修行中,心渐转清净,修到第十住位,证得五阴如幻、一切法如幻观;十行位证得阳焰观,一切法都像海市蜃楼一样不实。到十回向位,证得如梦观,生生世世的五阴身活动就像在梦中一样,生生世世的修行、行菩萨道也像在梦中一样;初地菩萨证得万法如镜中的像一样不真实,直至十地等觉妙觉对无为法的证量越来越大,智慧越来越深,神通道行也越来越广大。那么佛地的究竟无为更不用说了,殊胜于一切声闻缘觉菩萨。

从以上内容来说,修行人因为修行的内容不同,所证的无为法就不同,无为的程度本质就不同,那么他们的心行心量就不同,福德不同,道行也不同,神通三昧境界也不同,智慧更有差别。如果不停止修行,追求佛道,修到佛地,到达终点时,一切都圆满,所有人的神通智慧福德都没有差别,可以称作佛佛道同了。


人就像如来在做梦,等如来醒了你就是佛,就这么简单,世界的一切都是假的!当知道了世界的一切都是假的!自然就不会贪嗔痴和妄想了,就非常清楚一切皆无常!就不会执着!不会着相了,就知道了凡是相都是虚妄的!当人破尽所有相,人就能见空性!人的身体是业报身,因前世的业和缘投胎来这个世界的!!!不修行是不可能成道的!人觉醒后就就是佛,佛不是众生,不会再轮回了。觉醒了就永不堕六道!就不会再退回到做众生了!对!凡是有情众生皆可成佛!当然无情的植物细菌寄生虫病毒不能成佛!佛只在人道显现,所以想成佛必须投胎为人!在人道修行就能成佛。人也可以投胎为畜生,畜生也能投胎为人!学佛是活泼的事,佛陀不要人弃世消沉,佛陀让人放弃的是世间虚假的欢愉!修成正果!自己的事自己做决定!别人不是你!我已成佛!佛有四不能,因果不能改!真法不可说!智慧不能赐!无缘不能渡,要成佛得靠自己!不能让人帮!和依靠别人!别人觉醒了是别人成佛了!你没有觉醒你就不是佛!认识自己的智慧!觉醒吧!行持正法 !专注你的内心!向自己皈依!勿依赖他人!一切皆无常!将自己安住其中!精进修行!永不认输!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意思就是一切法都是空,但唯有因果不空。“万法皆空”的意思是一切“幻有”、“妙有”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妄”的。万法皆空就是万法缘起缘灭。因果不空也是万法缘起缘灭。
万法皆空是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并没有单独、固定、恒常的存在。所以在究竟上,是不可得的。这里讲的一切事物,就是万法。包括了看得见的实物,也包括了看不见的思想、甚至也包括了佛法本身。学佛的人都知道,佛法是讲空的,即讲空的法门。
尽管佛法也讲证悟本心,悟及自性,但是本心或者自性的本质其实也是空性,即是空的,所以,所谓的佛法,究归是讲空的法门。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讲出家是遁入空门,而不是其它门的真正原因。
因此,很显然,空其实才是佛教的最核心思想。另外,在佛教最基础的理论“四圣谛”之中,所谓的“灭谛”,讲的是圆满寂灭之意,即彻底的完全的没有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教是求永灭的,而不是求永生,而灭的本质也是空的,也就是说,空才是佛法的精髓,我们所谓的学佛,其核心就是证悟空性。当年悉达多未曾觉悟成佛之前,就敏锐地发现老,病,死等这些现象都是苦的,于是他也跟大多数的修行者一样,去寻求不生不灭的永恒事物,即我们后来说的无为法,其实不光是佛陀,几乎所有的宗教修行人,绝大多数的重点都放在寻求不生不灭的无为法,只不过是只有佛陀发现,天地万物并没有什么永恒的事物,于是才提出了“缘起性空”这个理论。
因为他发现一切万物都是“缘起性空”,无一例外,也就是说,不管任何事物,只要你不断地往前追溯,追到最后,就是空的,即空性。
就算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也一样,都是空性,佛教讲的“诸法无我”,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论推导出来的。
那么,真正永恒的无为法到底是什么?
答案是空性!
因为在佛教看来,唯有空性才能没有任何障碍,不论天地万物如何成住坏空,真正能够无质碍并永恒不变的,就唯有这个空性。
也就是说,空性既不障碍有,也不障碍无,甚至可以说空性连自己都是无有自体,所以,才称之为空,而佛教真正追求的就是这种状态。
关于空性,很多人为空就是没有的意思,所以,讲空性的本质就是断灭论,但这样的认识,事实上已经误解了空性所诠释的深刻内涵,因为空性跟断灭论有着太多的不同,所谓的断灭,其灭的前提是有,从有再到无的变化,而佛教所讲的空,并不是没有的意思,更不是从有到无的过程,对于佛教来说,空性更关注的是幻象,即本心所生的幻象。
佛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本心所生的幻象,因此,这些幻象并不真实,更没有自性,就好比空中的烟花,闪亮一下,又归于虚无,所以,才称为空,也就是说,这个空性才是天地万物的本质。
所以,佛教才主张“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也就是说,佛教不讲有,只讲空或者入灭。而我们众生的价值观则是完全相反的,我们往往认为有才真实的,而空才是虚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佛才说众生有执见,有颠倒。
但是,如果你认为空性,就是没有或者死了就一了百了的话,那么,也是误解了佛教讲空的本质,对于佛教来说,今生造业会缘起来世的果报,因此,基于这样的认识,佛教更愿意不去造业,因为没有业,整个来世都缘起不了了,也就是说,今生结束之后,来世也缘起不了,这就是完全和空性一体了,也就是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无余涅槃”,也是不生不灭的永恒状态。

所以,真正修行的人,首先要有“证悟空性”的观念,而不是像凡夫那样一味的追求永恒的事物,因为万物本空,没有任何是永恒,因此,追求事物的永恒,并没有任何意义。
这就是佛法讲空的道理,因为空性才是天地万物的本质。

昨晚突然停电,秉持着心静自然凉的想法闭眼小睡,结果半小时后大汗淋漓醒来做梦以为被淹死。
越热越烦于是最后出去睡觉,刚躺下,结果来电了,结果因为认床翻来覆去一晚没睡着。
为了不让兔崽子玩垃圾桶,特意买了带盖的,结果盖没有,也为他带来新的乐趣。
如果因果有轮回那么我希望前两天和我吵架那挨千刀的真的挨千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去海边游泳也可以不用担心晕妆: ):出水流畅,绝美眼线一笔成型[打call]:笔尖不容易炸毛:很细,新手姐妹不用怕下手过重,放心冲的程度#好物分享##好物推荐#
  • ”7.“在我眼中梦想应该是一个不轻易实现的东西,因为如果实现了,你人生当中就没有梦想了,你就会丧失了动力,所以我把梦想定得很难实现。”6.“我因为我热爱的东西而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老大晚上好 又是开心的一个星期,可以看剧看综艺 ,还有你的新剧开机了 前路坎坷,梦想依旧闪耀。 @摩登兄弟刘宇宁 #《凌云寂》(网剧《说
  • 越成长越能体会高质量的独处和思考胜过无意义的社交~我很喜欢现在的日子,希望自己一点点的变好然后慢慢遇见爱情#碎碎念# #金子璇[超话]#[微风]#甜系女孩金子璇
  • 木竜個々に「ここは話しておきたい」という場面はあったと思うんですけど、3人揃って真面目に話す、ということはなかったですね。どこにでもいる恋人たちの日常風景の中に
  • 我们知道所谓纯净水,通常是已被机械地滤波或处理以除去杂质的水,因此找到一个处于国际最尖端水平的过滤技术很重要。无论弱酸还是弱碱性水,其实喝到肚子里都变成酸性,因
  • 我建议如果再增加一些亲子的氛围感,那一定会是吸引吃货小朋友的最佳场所[胜利]#郑州美食吃一遍##下午茶##手机拍美食[超话]# -“我是结巴,但不是哑巴。快来参
  • 面对这份忘年恋,多数人都觉得这是青春与资源的对对碰,各取所需罢了,其实,往深层想,王石之所以选择田朴珺,就是因为在她身上,他发现了自己当年的勃勃欲望与莫大野心
  • 而道家思想的人,是出世,我保全自己就行了,天下有道,我们可能出来做做事,天下无道,我们就躲起来保全自己了。在儒家思想中,也经常出现这些道家思想的理念,比如,天下
  • 普贤菩萨十大行深誓愿之三:广修供养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
  • 那时顾客意见簿里每条留言我都有关注~除了和图书相关的问题之外~ 那些有趣的同学更喜欢留下QQ 附上一句帅哥/美女加我~ 有把投诉写在上面宣泄情绪的顾客,投诉那位
  • 1⃣工作上的需求不‮任管‬何行业,‮们我‬都会和一些同行/同事有少‮摩许‬擦,但‮如是‬果可以和对‮和方‬谐的相处合‮绝作‬对可以让‮们我‬在自己的行‮上业‬更
  • 【#旅俄山东侨胞自费购买口罩驰援祖国# 】国内新冠疫情的发展牵动着许多海外华人的心绪,32岁的宇视俄罗斯董事长王梓印联系了在俄山东老乡,自费募集了十多万盒医用口
  • ”即便是还正在读书的皮下看了都疯狂飙泪,不知道初入职场的观众们能撑住吗。你甚至不能说梁祝讲的是一个“故事”因为它更像是一则一则的哲学小品;但你也不能说它不是一个
  • #DEE的制作人日记##墨尔本D的秀##墨尔本美食[超话]# 明天就要删档了,希望宝贝们还能回来,诗礼银杏我还差一点,和尚真的是好多人的保底,希望还能听到“这可
  • 你要清楚你的道路不是任何人可以替你打算和安排,你要明白你不是任何人的翻版,也不是别人的替代品,你只有真正做自己才能活得踏实和快乐,你也只有真正认清了自己,才会明
  • p3:浅浅观摩一下我们耳姐的权力吧……姐真是出来太晚了,要是早点出来还哪有大g姐什么事啊p4:(这个只有耳姐事后承认图)姐之前说过她手里的图频只有线下才给看,于
  • “对待这种残疾人就该这么吼回去”虽然母亲并没有直接在黑板上写上这句话并敲着教育她的女儿但刚刚的行为,谁都不能保证不会耳融目染看到这里一股恶心涌上心头使得我多留意
  • 一旦理解了定位的真正作用,标语或定位声明就可以通过阐明您的品牌在您的组织中的本质而有用。 2.市场定义:您的品牌在哪个类别中竞争,您的品牌在什么背景下与您的客户
  • 那些为新中国奋斗与改变的人,是有人犯了一些错,但是“残缺的英雄也是英雄,完美的苍蝇还是苍蝇”!三小时,仿佛行驶在油画笔下,想起宫崎骏的漫画,美好,恬静,多想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