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果钦哲仁波切[超话]#当你马上面临死亡,该做些什么
佛陀说过,最殊胜的正念,即记得:生命无常,死亡不可避免。如诸迹中,象迹为胜;于诸想中,无常想为胜。

有些人会直觉地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终了,虽然他们年轻健康,没有什么合乎逻辑的原因会死,但他们可以感觉到死亡就在不远处。
有些人知道他们会死,则是因为被诊断出不治之症。除非是修行人,否则大多数人会在这个时候惊慌失措,变得抑郁,失去希望。

然而,大多数修行人非但不会恐慌,反而会意识到死亡是个大好机会,让自己能够更进一步地强化佛法修行,并且逐渐淡出填满自己世俗生活的那些无意义活动。

无论是知道自己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可活,或者认为自己面前还有大把的美好时光,死亡都是你迟早必须面对的现实。就佛教教法而言,你越早面对它越好。

首先要做的是说服自己,即使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但你会死亡。每天都有人死去。在生命的某些时刻,大家都会发现自己正站在临终亲人的床边。

然而,有多少人真正相信死亡将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听到自己即将死去时,一个常见的反应是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而且不公平。

潜意识里,我们会想:为什么这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是现在?我还年轻,不是九十九岁了!如果我很老,那我能明白,因为显然那是我的大限临头。

但为什么是现在?我的生命才刚刚开始!所以对于死亡的第一个准备,就是让自己确信: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但你将死亡是绝对肯定的事情。

其次,你不是唯一必须面对死亡的人,我们大家全都不得不死,所以没什么不公平的。迈向死亡的过程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没有人期望婴儿一出娘胎就去立一份遗嘱,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也许五十岁,或者更好的是四十岁的时候,你应该审慎思维自己在死前想要做些什么、想要达成什么目标。

试着享受你的生活,去马丘比丘或马达加斯加,或者任何你一直梦想造访的地方。对于你需要购买和拥有的东西,要实事求是。

扪心自问:我真的需要另一辆法拉利吗?我真的需要在银行里有那么多存款吗?提醒自己,照料昂贵的玩具和银行账户往往会带来更多的压力。

而不是快乐,当然,除非你极为喜爱慈善事业,正在计划善用自己的充裕现金。以这样的方式开始看待自己周遭的一切人事物,就好像这是你最后一次见到他们。

好好处理在家庭、朋友之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或争议,现在是厘清所有误解、解开心中芥蒂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最好准备,就是过上充实的生活。享受世界上最美味的茶,要好好地泡茶并且不要用塑料杯喝茶;穿上你一直渴望穿着的衣服;读你一直想读的书。

做你一直想做的所有事情,无论那些事情是多么离谱或惹人厌。而且是现在就去做,因为你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们人类热爱物质享受,而且我们人人都想要快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投入这么多精力囤积金钱和物品的原因。

然而,我们为图舒适安逸所做的一切,最终却全都变成无穷压力和心痛的根源。这难道不是很讽刺吗?

如果你拥有金钱财产,现在就要决定在你死后如何使用它们;做好财物方面的安排,立一份遗嘱。

或许你可以把自己的世俗物品和房子留给你的孩子、侄女或表兄弟?或者捐给救豹基金会?或者捐给癌症研究?

尽量更有觉知地行动,购物时,要头脑清醒。停止购买、囤积无用之物,不要成为一个囤积一切的人。

如果你想要做规划和长期投资,做的时候要充分了知:可能这些投资回报还没到期,你就已经死了。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家庭关系造成的问题最多,尤其是当我们接近死亡的时候。在诸如中国之类的地方,家庭仍然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社会单位。

迄今,关于各个家庭角色的传统观念仍然维续着僵化且往往压抑的文化期望和社会期望:父亲必须始终履行中国父亲一贯履行的职责。

孩子必须取悦父母,就像中国孩子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一样。但是这些家庭纠葛有多大的助益呢?父母肩负着必须抚养孩子的期望,无论代价为何。

但是,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一味的奉献吗?这对孩子有好处吗?投身至少二十年的时间将孩子抚养长大之后。

许多中国父母在孙辈开始出现时,又不得不接着应付另一层家庭羁绊。对于这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家庭涉入,难道不应该有某种截止期限吗?

与父母一样,中国孩子们承受着必须符合社会期望的巨大压力,包括长大后应该负担照顾父母的责任。

但实际上,任何有志成为高尚人士者都应该心甘情愿地尽力照顾自己的父母、家人和朋友。

当然,没有理由不享受家庭生活;不过,就为死亡做准备而言,应该尝试有意识地参与其中。

永远记住:迟早你会死亡,带着这样的见解,试着在你游走于家庭生活之际,观察你自己。

如果那个“观察者”始终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念头和行动,家庭义务与执着对你产生的限制性就会降低。

无论你做什么,永远记住:不可预知但必然会发生的死亡就在不远处;而且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你是独自死去。

所以,试着利用这个“观察者”帮助你避免陷入太多棘手的、情绪化的复杂家庭问题中。

母亲

题记:今天又遇见那位每年来小区附近卖农产品的母亲,皮肤黑了很多,头发白了很多,总是感叹这些为了生活和家庭快乐而奔波的母亲平凡而伟大,也想到自己曾经一样经历的母亲,即亲切,更是心痛!是为记!

又黑了很多、很多
是骄阳烙印转釉了的那种黑
头发又白了很多、很多
越发有些没整边幅
应该是赶车劳顿,没有时间
或者已经不在意了………

许是儿女要升学了
该准备更多学费了
许是儿女要成家了
要为婚嫁准备更多的储备
总是在这样蝉鸣激烈的夏天
那些童年最熟悉的农产品总湿润着我的眼眸

在小区前后门路旁的樟树下
那位不知姓名的母亲或站、或坐
用轻微的言语和热切的目光
期盼着过往的行人带走她精心准备的特产
她要将这些小小的回报带回去
将满足、希望和快乐带回家

这样的遇见,我总是倍觉珍贵
我尽量买走我所需和不太需的东西
告诉她我是多么喜欢这些童年天天亲近的宝贝
我喜欢看见她微笑的样子
喜欢她轻松的收捡行装的样子
喜欢她可以马上回家的快乐的样子

每每提着东西背向那位母亲
我就总是浮现出二三十年前
在这样的烈日下,在破落的集镇街道旁
我的母亲同样黝黑的脸庞和热切的目光
是些多么好心的人啦!
让母亲把希望和快乐带回家

可是这样的烈日、那么的山高路远
母亲啊!母亲!我真是心痛啊!心痛啊!

2022年7月26日

宗萨钦哲仁波切:当你马上面临死亡,该做些什么
佛陀说过,最殊胜的正念,即记得:生命无常,死亡不可避免。如诸迹中,象迹为胜;于诸想中,无常想为胜。

有些人会直觉地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终了,虽然他们年轻健康,没有什么合乎逻辑的原因会死,但他们可以感觉到死亡就在不远处。

有些人知道他们会死,则是因为被诊断出不治之症。除非是修行人,否则大多数人会在这个时候惊慌失措,变得抑郁,失去希望。

然而,大多数修行人非但不会恐慌,反而会意识到死亡是个大好机会,让自己能够更进一步地强化佛法修行,并且逐渐淡出填满自己世俗生活的那些无意义活动。

无论是知道自己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可活,或者认为自己面前还有大把的美好时光,死亡都是你迟早必须面对的现实。就佛教教法而言,你越早面对它越好。

首先要做的是说服自己,即使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但你会死亡。每天都有人死去。在生命的某些时刻,大家都会发现自己正站在临终亲人的床边。

然而,有多少人真正相信死亡将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听到自己即将死去时,一个常见的反应是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而且不公平。

潜意识里,我们会想:为什么这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是现在?我还年轻,不是九十九岁了!如果我很老,那我能明白,因为显然那是我的大限临头。

但为什么是现在?我的生命才刚刚开始!所以对于死亡的第一个准备,就是让自己确信: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但你将死亡是绝对肯定的事情。

其次,你不是唯一必须面对死亡的人,我们大家全都不得不死,所以没什么不公平的。迈向死亡的过程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没有人期望婴儿一出娘胎就去立一份遗嘱,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也许五十岁,或者更好的是四十岁的时候,你应该审慎思维自己在死前想要做些什么、想要达成什么目标。

试着享受你的生活,去马丘比丘或马达加斯加,或者任何你一直梦想造访的地方。对于你需要购买和拥有的东西,要实事求是。

扪心自问:我真的需要另一辆法拉利吗?我真的需要在银行里有那么多存款吗?提醒自己,照料昂贵的玩具和银行账户往往会带来更多的压力。

而不是快乐,当然,除非你极为喜爱慈善事业,正在计划善用自己的充裕现金。以这样的方式开始看待自己周遭的一切人事物,就好像这是你最后一次见到他们。

好好处理在家庭、朋友之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或争议,现在是厘清所有误解、解开心中芥蒂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最好准备,就是过上充实的生活。享受世界上最美味的茶,要好好地泡茶并且不要用塑料杯喝茶;穿上你一直渴望穿着的衣服;读你一直想读的书。

做你一直想做的所有事情,无论那些事情是多么离谱或惹人厌。而且是现在就去做,因为你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们人类热爱物质享受,而且我们人人都想要快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投入这么多精力囤积金钱和物品的原因。

然而,我们为图舒适安逸所做的一切,最终却全都变成无穷压力和心痛的根源。这难道不是很讽刺吗?

如果你拥有金钱财产,现在就要决定在你死后如何使用它们;做好财物方面的安排,立一份遗嘱。

或许你可以把自己的世俗物品和房子留给你的孩子、侄女或表兄弟?或者捐给救豹基金会?或者捐给癌症研究?

尽量更有觉知地行动,购物时,要头脑清醒。停止购买、囤积无用之物,不要成为一个囤积一切的人。

如果你想要做规划和长期投资,做的时候要充分了知:可能这些投资回报还没到期,你就已经死了。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家庭关系造成的问题最多,尤其是当我们接近死亡的时候。在诸如中国之类的地方,家庭仍然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社会单位。

迄今,关于各个家庭角色的传统观念仍然维续着僵化且往往压抑的文化期望和社会期望:父亲必须始终履行中国父亲一贯履行的职责。

孩子必须取悦父母,就像中国孩子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一样。但是这些家庭纠葛有多大的助益呢?父母肩负着必须抚养孩子的期望,无论代价为何。

但是,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一味的奉献吗?这对孩子有好处吗?投身至少二十年的时间将孩子抚养长大之后。

许多中国父母在孙辈开始出现时,又不得不接着应付另一层家庭羁绊。对于这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家庭涉入,难道不应该有某种截止期限吗?

与父母一样,中国孩子们承受着必须符合社会期望的巨大压力,包括长大后应该负担照顾父母的责任。

但实际上,任何有志成为高尚人士者都应该心甘情愿地尽力照顾自己的父母、家人和朋友。

当然,没有理由不享受家庭生活;不过,就为死亡做准备而言,应该尝试有意识地参与其中。

永远记住:迟早你会死亡,带着这样的见解,试着在你游走于家庭生活之际,观察你自己。

如果那个“观察者”始终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念头和行动,家庭义务与执着对你产生的限制性就会降低。

无论你做什么,永远记住:不可预知但必然会发生的死亡就在不远处;而且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你是独自死去。

所以,试着利用这个“观察者”帮助你避免陷入太多棘手的、情绪化的复杂家庭问题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具体的去这位太太微博自己看她住的是朗丽兹酒店永丰地铁店 550我住的是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 1519退款记录在这里了 997是之前预定的朗丽兹永丰店 跟这个太太同
  • CITY INQOX AA844-210 Oxygen MediceL Sensor 氧气传感器Comen呼吸机NV系列氧探头,氧电池批发及各品牌各种型号
  • 在她今天发现昨天补邮已经结束了,联系娃妈解释确实没看到,仅隔了一天,试图挽回,对方告知【错过补邮算跑单,仅退80%】看补邮情况只补邮了【247只】实际大货有【3
  • ”五十年后,唐太宗即位,把他召到京城,感叹他的容貌之年轻,对他说:“看见你,我因此懂得有道的人实在应当受到尊重,羡门、广成等神仙确实不是虚传。太子詹事卢齐卿,小
  • 尽管如此,还是会不停的有快乐的人儿愿意。尽管如此,还是会不停的有快乐的人儿愿意。
  • 所谓道基深厚,或言根基深厚者,其实乃是言其人德行如何,若生性仁慈,充满一股详和之气,自然,也有好为人善之德,为人处事,皆以与人“合和”点出发,浑然忘我,使我与人
  • 照片发布后,引发网友热议,网友们对该公司设置“临时哭泣站点”的做法,评论不一,有网友认为公司确实需要一个这样的情绪发泄点,“情绪并不一定是来自工作本身,也许是个
  • 两个月时,我和小姐姐相识了,我从三四斤的小奶狗,学会了在笼子里上厕所,学会了“坐”的才艺,逐渐逐渐长成了现在的十斤~虽然十斤,但咱家一点也不显胖,全是精肉~我不
  • 他认为这一人工智能产品已经达到大学生水平,并宣称如果企业搭不上ChatGPT这班车,很可能会被淘汰。在他看来,ChatGPT通过SaaS方式所提供的人工智能服务
  • 总而言之,阿赞烫的索罗蒙空符咒法门实在厉害,功效也是全能均不在话下,很多人佩戴过阿赞烫的自身便再也摘不下来,想必只有戴过的人才懂阿赞烫可以帮你帮到什么地步为啥有
  • 运动员的身材兼具力量与美感,又欲又飒,扑面而来的“攻气”被谷爱凌诠释得很棒,如果不了解她的身份,光看这组照片,一定会以为她是刚出道的艺人或者超模。谷爱凌还特意发
  • 每天送小男孩上下学,私立学园门口,小葵不允许镜待在车上,无论是见面还是分别都要抱抱,旁边的富豪摇下车窗说你们感情真好,小葵乖巧地笑着说谢谢叔叔,转头又凑到镜耳边
  • 创业企业可享受最高60万/人,300万/企业的贴息扶持,最长可扶持9年申请流程:(一)申请:合伙创办企业且符合社保补贴条件的自主创业人员应一起提出社保补贴申请,
  • 】2007 年,乔布斯手中的一台初代 iPhone,改变了整个手机行业。】2007 年,乔布斯手中的一台初代 iPhone,改变了整个手机行业。
  • 历代韩国男团【日专】Oricon首周销量TOP6 1.#防弹少年团[超话]# -BTS,THE BEST(2021) 782,369张 2.#防弹少年团[超话
  • 但因为两个环节太过相似,又需要协同办公,久而久之,人们也就不太注意他们的区别,将他们合称为“捕快”。在六房里工作的主要是文吏,这群人的地位还比捕快要稍微高一些。
  • 还没有吃到东方月初许他的糖葫芦,定不能这样放过这个负心汉。 他记得,他第一次见到东方月初的时候,被“道法自然”的法术捆的无法动弹。
  • 它的色彩,是生命的一种律动,彰显了其丰富的内涵;它的花期,是时间的一段絮语,阐释了其无限的情怀;爱,如一座清宁的城池,我们要么永远居住在城外,要么永远在爱的世界
  • 对于许多过去从未购买过特定品牌产品的人来说,官网和公众号都属于特意去搜索才能获取信息的渠道,而土味营销则能依靠反差感,更快地吸引到潜在消费者   LOEWE最近
  • 对于许多过去从未购买过特定品牌产品的人来说,官网和公众号都属于特意去搜索才能获取信息的渠道,而土味营销则能依靠反差感,更快地吸引到潜在消费者   LOEWE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