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到现在还不明白,股市里亏的钱到底去哪里了,那奉劝你尽量远离股市吧。

你把股市当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参与的人需要往市场里投钱,赚钱后可以把钱都拿走。

但市场还有另一派,他们则是拼命地从市场里取钱。

有人往市场里投钱,有人从市场里抽水,这一进一出,最终形成了股市,这样一个平衡的巨大蓄水池。

我们先看看资金的投入者,都有哪些。

所有的资金投入方,可以理解为扩大这个资金池的参与者。

这个市场之所以能越做越大,其实是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在往市场里冲。

如果笼统地做个归类,资金投入方式分为三种。

1、散户等个人投资者。

这里指的散户,就是个人投资者。

小到几千块,大到几千万,我们都把他笼统地称为散户投资者,专业术语叫做自然人投资者。

A股市场之所以那么的“繁荣“,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把功劳归给活跃市场的散户投资者。

如果单纯的按开户数来看,A股的散户投资者上亿,虽说活跃账户只有几千万,有一部分已经离开市场了,但大部分都曾经往市场里投入过资金。

A股的散户持仓比,2021年末,25.6万亿,占比市场36%。

要知道散户的筹码可都是真金白银从市场上买来的,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原始股。

也就是说,大众百姓对市场的投入已经高达25.6万亿,这个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这还不包括通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进入市场的散户资金。

这样的比例,与美股市场,仅有10%不到的散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正是因为散户的存在,A股市场的活跃度非常高,仙股很少。

当然,韭菜也是割了一茬又来一茬,导致很多专业的投资机构,都赚得盆满钵满。

2、专业投资机构。

专业的投资机构,这个相对比较宽泛一些。

可以这么理解,比如市场上我们熟知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社保基金,险资,游资,国家队等等,都可以归类到专业投资机构。

从席位上来看,有机构席位,还有固定的交易席位。

但是,专业投资机构的钱,其实也是散户的钱。

只有一部分的专业投资机构,才会用自有资金去做投资,其他的还是募集的投资者的钱。

比如公募基金,是大众的资金,私募基金,是高净值投资者的钱。

包括社保基金这种政府资金,本质上还都是大众的资金。

只不过这些散户的资金,已经机构化了,也就是把钱交给专业的人去管理,而不是杂乱无章地进行着操作。

专业的投资机构,优势在于资金体量足够大,可以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动向。

部分资金集中去介入一些个股,或者板块,还会对这些股票有决定性的影响。

专业机构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在往市场里投钱的,但如果遭遇到了市场危机,他们也会从市场里抽离,选择其他市场继续做投资。

3、上市公司分红。

可能绝大多数散户不太理解,或者说从来没想过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分红。

这个市场里,每年能够生钱的地方,其实不是股价的上涨,而是分红。

对于散户来说,似乎觉得每次分红就是自掏腰包的数字游戏。

但对于市场而言,分红是上市公司真金白银的付出,最终流入了投资者的账户里的。

而账户里的数字,其实都是“虚拟”的,因为你要抛售的时候,如果没人接盘,这个数字就没法变现。

每年数万亿的分红,是这个市场最真实的水分流入。

也正因为有分红,才让整个市场的资金会变得更充裕一些。

当然,相比较市场的抽水功能,这些分红有时候也会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或者说是杯水车薪。

4、大股东的回购和增持。

最后一种,补充市场资金流动性的方式,就是大股东的增持和回购。

相比大量的股东套现,这种情况其实不常见,也就是一些大体量的上市公司,容易抛出回购股份,增持股份的戏码,而用的钱大部分都是集团公司的钱。

真正愿意自掏腰包在股票市场上增持的企业控制人、高管,真的是寥寥无几。

但不可否认,大股东的回购是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去补充市场的流动性。

也是真真切切的往市场里砸了钱,虽说股价不一定会出现上涨。

接下来,我们看看市场里到底有哪些吸血鬼,在不断抽血。

所谓的抽血,其实就是不断地从市场里把资金剥离,让市场里的钱越来越少。

即便市场里的股票,市值都很高,但如果遭遇集体抛售,这部分市值也会因为接盘资金不足,而直接蒸发,被打回原形。

所以,这个市场如果没有资金接盘,再大的市值,再高的股价,也只是空中楼阁。

或许在散户眼里,资金的资金体量小,似乎每天都能成交。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散户的占比其实很高,远超我们自己想象中每天都能随意进出的体量。

市场中的资金,在不断地抽水过程中,流动性降低,引发了股价的下跌。

市场的抽水,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交易税收以及手续费佣金。

第一层抽水的,一定是平台,这一点毋庸置疑。

维持整个市场运转的证交所,会收取一定程度的印花税、过户费等手续费。

开户的券商也需要从整个交易过程中抽水,以养活自己。

大大小小的券商,每年数百亿的利润,都是从这个市场的交易中而来。

这部分的市场抽水看似不多,但实际上也并不少。

一年200万亿左右的成交量,即便只有万二左右的成本,一年下来也有四五百亿了。

当然,这些都是维持这个市场运作的必须,这就好像赌场里的庄家需要抽水,道理是一样的。

2、市场的IPO以及增发募集。

市场的第一大抽水机,其实是IPO,然后是各式各样的募集。

IPO我想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就是发新股。

新股的增发,会从市场中大量的抽水,单只新股少则数十亿,多则数百亿。

2020年,4800亿,2021年5400亿,IPO的抽水机不断的在整个市场里抽水。

但是IPO本身是健康的,因为没有IPO就代表新崛起的企业没有了募集通道,优秀的公司无法上市,市场就没法健康的发展。

除了IPO以外,定增、配股等,也都是市场抽水的主要方式。

有些人认为定增是定向募集,不存在直接向市场抽水,但定增解禁之后,市场还是要接盘这部分资金的。

所以,一个圈子绕回来,最终市场还是需要承接这些增发的股票对应的市值。

这是市场的功能,不接受也得接受,没有任何的办法,曾经股市一跌就停止IPO,来呵护市场的非常规做法,以后是不会再存在了。

3、大股东减持套现。

第三个市场抽水的主要来源,是那些套现离场的大股东们。

我们也别去骂这些大股东,因为人家也是遵循了游戏的规则,辛辛苦苦把公司拉扯大,然后转手卖掉,功成身退。

不是每个股东都热爱自己的公司,都希望长久地把事情做好的。

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是投资机构的股东,要套现离场,无可厚非。

市场本身也是给了这样的一个功能,公开发行,公开的退出,退出之前公开告知。

大股东的那些原始股,成本是相对较低的,有些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减持套现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

只能说每个人的追求完全不一样,有一些追求的就是套现走人。

但是套现的股份,总要有人接盘。

如果上市公司的质地不错,那么大宗交易让机构接盘的比较多,但如果没人愿意接盘,那只能让市场上的交易资金,也就是大部分的散户资金去接盘了。

每年大股东减持的总规模,至少也是数百亿起步,完全不容小觑。

但只要游戏规则允许,股东的减持无可厚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有不少个股在股东减持后,一路攀升的。

4、投机资金的撤离。

第四个从市场抽水的资金,是那些投机取巧的资金。

也就是短炒的资金,甚至是杠杆的资金。

有一些资金,就是趁着一波行情,入市捞块钱的,这部分资金就会顺势撤离。

即便是没有赚到钱,这部分资金也会按照自己定下的规矩,在该撤退的时候,按时撤退。

投机资金,是市场的助推器,或者说是席卷而来的热钱。

有人把他们当成市场的搅屎棍,但其实他们都是聪明的资金。

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危险,懂得顺势来打劫,也懂得及时撤退。

我们都曾经坐过电梯,但这部分资金几乎不会。

5、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还有一部分资金,其实是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这个可能新股民不懂,但是老股民都是懂的。

这个市场既然是一个财富的蓄水池,也就可能是一部分资金的提款机。

只不过这部分资金,乘风而来,踏浪而去,背后都是不可描述的利益关系。

具体的就不多说了,懂得自然懂。

每年数百亿,甚至是上千亿被这部分资金给抽走,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这个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大的资金池,浮盈浮亏只是个表面现象。

因为80万亿的市值背后,可能只有30-40万亿的资金来支撑,甚至是每天1万亿就能影响市场的走势。

这就好像楼市市值400多万亿,货币总量才200多万亿,是一个道理。

市场本身,是一场基于“价值”的资金博弈,至于价值到底是业绩,还是题材,还是仅仅是一个股票代码,并不重要。

作为普通的散户,如果能够看透市场的本质,搞懂市场的游戏规则,那么距离赚钱,就会更近一步。

但如果你始终弄不懂市场的底层逻辑,看不透市场的规律,那学费就还要交很多。

【《最终幻想16》采访要点总结】今日#最终幻想16#的制作人吉田直树接受了大量媒体的采访,透露了一些和游戏与开发有关的内容。以下要点总结:

・在近期的SoP上公布的PV其实是准备在3月的时候就放出来的,但是那时候世界形势一片混沌,包括SE在内的游戏公司都还没有明确表明立场。再加上FF16这部作品的故事有“大国之间为了争夺母水晶而互相征伐”这一侧面,所以SE觉得在这个时间点上公布PV不太合适,就延期到6月公布。虽然现在过了三个月,世界形势还是很难说稳定下来了但是毕竟作为游戏开发者,用游戏来让全球玩家都感觉到快乐才是正经事;

・SE的社长松田洋祐早在FF14的拓展包“苍穹之禁城”发售(2015年6月23日)不久之后就找吉田直树问能不能做FF16,那时候做FF系列续作的第一开发部负责FF7重制版,而吉田负责的第三开发部就可以做FF16。吉田当时已经是兼任FF14监督&制作人的状态,他认为再兼任新作的监督的话对玩家来说也好对开发组也好都略显失礼,所以只担任了制作人;

・开发工作从创作剧本起步,初期开发成员包括吉田在内仅有四名,其他三人分别是髙井浩、前广和丰(创意总监及原创剧本)、権代光俊(游戏整体系统及战斗),这三人也是开发《FF16》的同时兼任《FF14》开发工作大约一年的时间,然后逐步进行交接工作,到2017年《FF14 红莲之狂潮》发布时,完全大规模的《FF14》开发团队与少人数的《FF16》开发团队已可各自独立运行了;

・本作剧本由前广和丰负责,喜欢《苍穹之禁城》的玩家应该会喜欢本作的故事;

・SoP公布的新PV的概念在于“虽然看不懂发生什么事了但感觉好厉害”与“召唤兽大战or怪兽大决战般的感觉”,实际上看了PV的玩家也说虽然看不懂系统怎么回事但感觉好厉害,召唤兽好能打噢。顺便新宣传片95%都是实时影像,除了过场动画的背景和一部分群众演员是实现预渲染的画面之外,包括伊夫利特的手臂、城镇这些都是实时处理的;

・制作了《最终幻想15 国王之剑》的野末武志团队也参与到了本作的开发中,野末武志也作为总监一起制作了游戏的演出、分镜与多个部分;

・下一个PV的分镜已经做完了,接下来会进入画面录制、编辑、旁白的制作阶段,预计会在秋季公布,同时还会深挖世界观与故事;

・吉田认为“指令制”和“开放世界”这些要素虽然都是不错的想法,但在游戏设计面上来说如果会犹豫要不要加入进去的话,那不如不要这些要素。开发系列正统续作会对高井浩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吉田作为制作人的职责就是分担他的压力、让他能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自由畅想;

・吉田对于FF16的期望总的来说是“主角拯救世界的故事”、“召唤兽大肆破坏”、“尽量早点发售”、“可不能分多部卖”这4点,所以如果什么要素都要加的话,从物理层面上来说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或许有15年的时间来开发的话倒是可以挑战一下开放世界,但不管是时间还是投入都不太可能;

・如果将开发时间拖太久,使系列长期化,前后两款正传相差时间太久,导致现在很多年轻人,特别是10多岁的人,根本没接触过《FF》系列。只看日本,对于年轻世代的玩家们来说,比起《FF》还是《怪物猎人》更带劲,虽然很令人沮丧但这是不争的事实。且《FF14》与《FF15》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是无法抹去的,例如尽管让《FF14》成功重生,但它仍然曾引发了名留网游历史的炎上事故;

・尽管吉田觉得《FF15》是一款具有挑战性的好游戏,也有很多玩家非常喜爱并一直支持它,但同时也有不少人觉得《FF15》仅有本篇DLC取消未发售充满半调子屁股没擦干净的感觉。吉田在前几天新PV公开的时候一直在SNS浏览相关动态,结果有根本没看PV的玩家跑出来说“啊?听说《FF16》发表了,反正肯定跟《FF15》走一样路线的呗?绝对不会买的”。吉田心想:“至少看过以后再判断吧……”;

・日本的老玩家大多是随着指令回合制RPG一起长大的世代,所以能理解其中的有趣之处和代入感。但近十年来有很多玩家反馈不太理解这一乐趣,特别是年轻时代的玩家平时已经不怎么玩RPG了。对此FF16的开发组为了保证游戏带来足够的冲击感,所以最终决定放弃指令制。不过吉田也知道有些玩家确实不擅长动作游戏,可以保证的是既然FF16完全走动作游戏这一条路了,就一定会让不擅长动作游戏的玩家也能爽到,甚至可以说不擅长动作游戏的玩家一定要来体验一下;

・职业这一概念在开发过程中多次探讨过,最终没有选择加入游戏中。如果要加入召唤兽动作与职业要素的话就会被内容的印象所牵制。虽然主角获得了骑士的称号,但那只是故事上的说法;

・SE在FF16上投入的开发经费即使在FF系列里也非常高,对公司来说收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整个系列的销量越走越低就很难再出续作了。所以需要让所有年龄段的玩家、所有类型的玩家在了解这个系列之前,看到本作就产生一种“感觉是很厉害的游戏”、“我现在就要玩到”的感觉;

・这次的分级目标是17+,会尽可能打擦边球,原因是要表现出疼痛感,包括心里层面和肉体层面的;

・游戏基本已经可以从头玩到尾了,目前只剩一部分支线任务及其打磨工作还没有做完,此外就是用细致的衔接把游戏演出做得更加细腻。除了这些内容之外游戏部分已经有90%做完了,剩下的就是大规模的Debug准备和游戏优化工作,还有过场动画的画面精查;

・战斗是完全的实时动作玩法。为了照顾到一些不擅长动作玩法或者不喜欢动作只想体验剧情的玩家,会提供各种救济措施,比如有个饰品装备后可以在快被打到的时候变成子弹时间,也有饰品可以让角色自动使用最优的动作;

・游戏在开始时可以选择“聚焦剧情”和“聚焦动作”两种模式。与Easy/Normal/Hard这样的难度选择不太相同,不过无论哪个模式,剧情内容都不会有变化,只是主角的装备设置会变更,战斗辅助系统会根据玩家需求的侧重点进行调整。即存在某种装备饰品,可令部分操作自动进行,从而降低操作难度。聚焦剧情模式中一些辅助饰品从一开始就会给你装备上,自己不需要那么多操作也可以打。而聚焦动作模式那些饰品还在,你后面也可以自己装备;

・通关之后还有高难度模式,在高难度模式下装备会增加限制,适合给大家挑战。另外还有为了主播们准备的各关卡高分模式(Score Attack)、限制特定召唤兽能力的功能等等。另外从UI上可以看出目前挑战的是不是高难度模式,主播们不用和观众说明,大家也能一眼就明白;

・从CAPCOM那边过来的铃木良太是关键,这次所有的动作战斗部分都是在他的指挥下做的。毕竟SE这边除了《王国之心》组之外,没有特别擅长动作游戏的;

・FF16的战斗主要分三种类型,一是主角和人类级别的敌人进行的战斗;二是主角以正常人大小的状态挑战超过10米以上的大型BOSS、召唤兽的战斗;三是操控召唤兽与其他召唤兽进行的战斗,这也是FF16里迫力最强的战斗。这三种规模战斗的事件剧情、演出、可玩性上都将充分发挥PS5的性能,带来无需加载即可实现无缝连接的游戏体验,这是《FF16》的最大魅力所在;

・召唤兽不但能够自己操控,而且不会复用系统,每场战斗都是从头做起。比如有些战斗会有3D射击游戏的感觉,有些战斗会带来职业摔角般的重量感、有些战斗的地图本身就是超巨大召唤兽。并且这些战斗和剧情之间实时切换,无需载入即可开始。因为召唤兽操作用UI涉及剧透,因此未在宣传片中显示;

・FF16的概念——“超弩级超高速过山车”;

・有照相模式;

・体验版在考虑中了,而且希望能有让媒体们试玩的机会;

・本次接近全语音,但是因为支持语言数多,语音收录的工作也非常困难;

・FF16是线性剧情,没有大的故事分歧。但故事会有如同FF16的概念“超弩级超高速过山车”九转十八弯的展开,吉田认为这也是放弃了开放世界之后才能做到的游戏体验。在有故事中主角的生涯分为了少年、青年、壮年三个时期,少年期描绘人物的成长经历与境遇,青年期描写纠葛、事件发生的原因,壮年期讲述人物如何负重前行;

・虽然不是开放世界,但游戏里有4个大小合适的地图。还有很多主线之外的游玩要素,比如玩家可以在据点告示栏领取讨伐任务、探索地图中的支线任务等等。同时还有简单的制作玩法,可以制作自己的武器;

・吉田认为《最终幻想》系列的最大魅力在于具有深韵剧情,当年玩初代FF时就曾令我感叹“仿佛电影一般的游戏”。因此我想将《FF16》打造成“能为玩家带来至上的兴奋感并呈现绝佳的剧情内容,让人感到仿佛亲手操作一款电影一般”的感觉;

・本作的舞台是幻想世界,即在中世纪欧洲世界里出现魔法的世界。有很多玩家在考察FF16和FF14之间的联系,吉田哈哈一笑说不用想这么多啦。他认为FF14有着强大的玩家群体支撑,但如果FF16和FF14牵扯过多的话,没有玩过FF14的玩家或许会对FF16产生疏远感,所以大家可以将FF16理解为完全不同的作品。但毕竟是同一个部门制作的作品,感觉上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像;

・随着故事的进行,队伍中由AI操控的同伴也会发生变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做Buddy的角色,会与玩家一起参与基本上所有的战斗。玩家可以对Buddy下达一些指令,比如对自己治疗或者对特定敌人进行攻击。也就是说,除了大型BOSS战以外,都是有“援军”的;

・在游戏的世界中,各个国家在母水晶周边诞生,母水晶是产生以太的地方,会带着整个国家繁荣起来。放在现代的话母水晶的感觉就和油田有点像,而召唤兽的宿主就是核武器的感觉。但母水晶释放的以太出现了枯竭的状态,虽然在此之前各个国家勉强保持着平衡状态,这样以来大家都开始向其他国家的母水晶出手、甚至发生了禁断的召唤兽大战;

・每个国家对宿主和召唤兽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拿主角出身的国家罗萨利亚公国来说的话每一代的凤凰宿主都会在大公家出生,凤凰也被视为国家的保护神。而隔壁的铁王国则视宿主与召唤兽为污秽,只将其视作战争的道具。达尔梅吉亚国的召唤兽泰坦的宿主会在议会中担任军事顾问负责人。原则上来说个属性的召唤兽一般只有一个,但这次的故事中除了凤凰以外又诞生了一个火属性的召唤兽;

・过去在瓦利斯泽亚存在过拥有着超前科技的“天空文明”,不过在游戏故事开始前1500年发生了一场大战,天空文明也就此陨落,在世界各地留下了遗骸。至于飞空艇要素如何请大家静候续报。

《杨千嬅和刘惜君是怎样毁掉《葡萄成熟时》的?(也谈谈粤语歌的“语气感”)》

抱歉了,这一期的《声生不息》,我只想聊聊《葡萄成熟时》这首歌——杨千嬅和刘惜君是怎么毁掉这首歌的。

(利益相关:才见完她俩;且杨千嬅一直都是我最爱的粤语女歌手,当大家狂喷她《无条件》不行是我是她忠实的捍卫者。但,这次是真的对事不对人。)

《葡萄成熟时》这首歌收录于《U87》里,当初并未被唱片公司定为主打歌。但其后的回甘,就像歌里所唱的那样,不断地撞击着我们。在我心目中,这是陈奕迅南玻王的一首歌。在我的《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这本书里,我把自己整整一个章节定位为“留低击伤你的石头”,讲我成长故事中的“最耀眼伤口”,我相信这也给了《声生不息》关于这一期主题之灵感。

好了,杨千嬅和刘惜君的《葡萄成熟时》,最大的问题,她们从第一句开始就错了的问题,在于:

《葡萄成熟时》这首歌,你必须没有【想法】;一旦你有任何【想法】,就没办法【进入】这首歌,就会【毁掉】这首歌。

陈奕迅,是一个憨憨。他的大智若愚,作为一个演唱者(虽然偶尔也会创作)、诠释者,但从来没有人会认为陈奕迅没有态度,因为他总能把两个伟文的歌唱得,就像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话——对,我们说陈奕迅是神,他最神的地方,在于他华语乐坛最最最最最强的语气感。他真正贯彻了李宗盛所说,“唱歌是说话的延伸”,他把粤语中本来就有九音六调,用和李宗盛殊途同归的演唱方式,把它给唱出来了。我们总说陈奕迅的歌就像在你耳边说话,娓娓道来,这不是一个泛泛而指的形容词,这是陈奕迅的绝世武功,华语乐坛独此一档。

录《葡萄成熟时》时,陈奕迅刚满30岁。我不知道他到底知不知道Y想在歌里面表达的东西。但就像我在我书里写Y的章节中,我说的:“这些流行歌已经伴随我们走过几多年,说不清是那些歌词说中了我们的经历,还是我们的经历印证着那些歌词。我还可以将十几年的时间和这些歌曲分割开来吗?我在听薛凯琪唱《给十年后的我》的时候,幻想起未来的年岁更替;时光荏苒,到了《木纹》,再到《葡萄成熟时》,我们亦已有底气唱好这些厚重的词——黄伟文为了不辜负这些歌词,静待歌手用几年时间变得成熟,我们的幸运是陪着歌手一同等到了看穿谜底的这一天。”

你回忆一下,你是不是在忽然某天,才忽然了解了歌中唱的东西?就像我觉得我是以音乐为主题的中文世界当打之年最强写作者,上海文联的朋友看了我的研究以为我要去考文学硕士——可我一转眼,看到XXX这些孩子们搬运点东西转发量是我10倍,然后我再听“悉心栽种全力灌注,所得竟不如别个收成时”,你说我这一次要不要介意?就像无数人对我指指点点,让我要这样做那样做,“你干嘛不那样”的时候,我才会明白,“就算失收始终要守”。

我不知道30岁时的陈奕迅到底有没有经历过这些。也许是有的。在他第一个全盛期,因为续约问题,直接被英皇冷藏,看着刘浩龙这些别个在蹦跶。足足等了500天,加盟新艺宝后的第一张唱片,正式《U87》。500天是什么概念?在快上快下的香港乐坛,郭富城在1994年一年就发了8张唱片;陈奕迅被冷藏的03、04年,容祖儿同期也能一年发3张唱片。500天是足足可以被人彻底遗忘的时间,但见旁人谈情何引诱,问到何时我才能发片?答曰:你要静候,要静候。

所以,按理来说,在《葡萄成熟时》时,陈奕迅是不是应该用愤怒的、满是不忿的、伤感的、你们都是战五渣我来了……whatever,他应该是用这些情绪来唱吗?以及在技巧上各种炫技?

没有。完全没有。

陈奕迅《葡萄成熟时》成功之处,在于陈奕迅什么都不想。当黄伟文给出了这么一份充满哲思和辩证的词作时,陈奕迅却完完全全地放弃了说教,放弃了成为年轻导师,但他却收获了真正意义上的【表达】。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剑无锋,大巧不工,陈奕迅从《U87》开始,从《葡萄成熟时》和《阿牛》这样的歌开始,变成了神。

可是,请看看杨千嬅和刘惜君都做了什么?

从第一句开始,她们就开始说教。哦不对,是从第一下木吉他开始,编曲老师就在说教。先来个木吉他,淡淡的木吉他,在讲故事,对吧?你知道,一旦你有【想法】,这首歌就完蛋了。然后,杨千嬅和刘惜君的每一句,都是错的。我当然知道她们都很想唱好这首歌,可刘惜君不知道,为什么杨千嬅你也不知道呢?你作为eason的知音,不可能不懂啊?而且,杨千嬅你自己出道至今也从来不是一个以唱功见长的歌手,你也是0唱功0添加然后直给的歌手啊?但为什么你要把“你要静候”唱成这样扭捏造作?你要故意强调“静候”吗?地球人都知道“静候”是这首歌的文眼啊?但请问,如果你一边唱的时候,一边有另外一个声音在提醒我:喂,敲重点啊,静候啊,听到了吗,要静候啊——我反感吗?这是什么啊朋友们,这是爹味啊。在父亲节,听到杨千嬅和刘惜君唱了《葡萄成熟时》之爹味版,这是提醒我们性别平等吗?

太说教,太爹味了。杨千嬅和刘惜君太想在《葡萄成熟时》里讲道理了。她们忘了,陈奕迅《葡萄成熟时》最成功之处,就是他的沉默,他的无我,葡萄就在这里,它有没有成熟,我只是一个普通的30岁的中年人,我不知道。

《声生不息》的节目组朋友们,对不起了,我只能讲真话。也感谢你们,做出了一个完全错误的示范,借此机会,可以让大家知道什么叫做语感。过往,我们只在新东方里面听到语感这个词,后来语感频频出现在音综里面,到底什么叫做音乐里的语感?参考sense of language,所以歌手的语感,归根结底,其实是sense。它包括了审美,包括了直觉(intuition),当然也有感觉(feeling),还有讲故事的方式(storytelling)。而本次《声生不息》里面,让我重新认识到他的唱将身份——毛不易老师,他在这一期里和曾比特唱的《弥敦道》,洪卓立的歌,我跟樱嫂一起看的时候,樱嫂说:毛不易唱歌的预感怎么会这么好的?你听他唱,很陈奕迅啊——当时,洪卓立出道时,也是被定位为陈奕迅的copycat,但他只有陈奕迅的形,可毛不易在唱《弥敦道》的时候,他整个演唱的句子的结构,他的设计,这才是陈奕迅精神续作啊?我在节目组里,我问毛毛,我说毛毛老师,你是怎么做到的?你太神奇了啊。他很谦虚地说,真的没有,我就是研究了一下原唱怎么着——研究洪卓立原唱能有这个水平?这就是天赋,而且是刚好粤语歌的九音六调本身就有歌唱性,而毛不易恰好就是把他的语感加进去,他就像说话那样就好了(记得当时毛不易刚出道时被人说是“少年李宗盛”吗)。

真的,这一季《声生不息》结束后,我就想着毛不易老师和周笔畅老师马上给我出粤语专辑。

然后《葡萄成熟时》就成为今后大家学唱粤语歌、以及解释什么是语感的时候,作为一个必修的错误示范吧。感谢《声生不息》。留下了对的东西,也留下了可以打人的石头。

#声生不息##杨千嬅刘惜君合唱葡萄成熟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全球人口达到80亿是一个数字里程碑,而我们必须始终把关注重点放在人身上。让我们再次承诺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所有
  • 【转】人生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把希望降低,所有得到都是惊喜。 ​ 晨起暮落是日子,奔波劳碌是人生。选择热爱生活,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再用更宽阔的心,
  • ”①師摯之始,關雎之亂:師摯,魯樂師也,名摯;《關雎》國風周南之首;始者,樂之始也,亂者,樂之終也;古樂有歌有笙,有間有合,為一成;始於笙,瑟配之,如燕禮、大射
  • 带着唐风楚韵的雍雅,带着纵横南北的磅礴,现实世界的六座城市,与王者大陆的六大区域相交融,所有的“召唤师”都见证了一个热血而难忘的夜晚。在变身稷下学院的海上世界,
  • 正主是用的观无生忏法,却是那两种作法忏,观相忏的仪式,也完全都有的,所以叫做礼大忏悔文。因为这慈悲喜舍四种心,要放得很大很大,没有数目可以计算,并且都是用在无量
  • “你看起来这么年轻是不是吃了太多海里的好东西?”奶奶特别高兴:“你跟我再聊会儿嘛,我喜欢和你聊天,跟我讲讲昆明的事情……”答应她再聊,讲讲昆明,讲讲她小时候的小
  •   她疲倦极了,坐下来歇息,不知不觉睡着了,做了⼀个很奇怪的梦,梦中有⼀位神仙告诉她,昆仑⼭顶堆满许多五⾊宝⽯,⽤⼤⽕将宝⽯炼过,就可以拿来补天。  ⼥娲知道⼤
  • (一)农村片:按照就近原则,各初中的既定覆盖面内的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当地所辖镇初中,或者就近镇初中。(二)城内片:县城区初中招生实行单校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的
  • 我感觉我东北话已经出神入化了,从来没有长居北方的我,大学室友东北人,又粉上个东北爱豆,我新认识的朋友都问我为什么说话一股子东北味[awsl]๑⃙⃘๑⃙⃘๑⃙⃘
  • “7·15世界商人献血日”由义乌“世界商人之家”牵头组织,金华(义乌)温州总商会等28家中外团体联合主办。谢清满董事长向袁省长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的经营
  • 在我们首发 6C ⾼规格电池与120W的时候,大家都认为那就是极限了。 我个人建议:完全不必多等, iQOO的200W超快闪充就是今年的快充天花板,这样具有跨
  • 【#南极洲发现首个现存蛙类化石#】欧洲科学家团队报告在南极洲发现首个现存蛙类的化石,这一发现提供了进一步证据,证明了南极半岛在与南部超大陆(冈瓦纳大陆)分离之前
  • #想对R1SE说的话#团综观后感怎么说呢,团综其实真的不够看,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太阳的秘密都说给月亮听了”“我学会的第一项技能就是离别吧”“我坚持下来,是因为R
  • 而眼睛无神的人,做事没有长性,做人缺乏原则。而眼睛无神的人,做事没有长性,做人缺乏原则。
  • 判决书同时显示,2020年7月4日,北斗智慧公司向阿里云公司发送了《合同款延期支付的申请函》确认双方于2019年6月27日签订的《丽江古城运营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合
  • 但冰箱总得制冷,现在的栗子也有在好好听取意见,胖了回来,大帅哥怎么能被说呢,要相信你已经很帅了[可怜][可怜][可怜]别人被黑都是因为演技,咱家居然是因为太瘦了
  • #宝贝回家[超话]#编号:626398姓      名:燕珍珍(小名:玲玲)身      高:158CM性      别:女出生日期:1978-03-28失踪日
  • 看不见的感动,爸爸趴在玻璃上看着我上车才放心结婚以后第一次在娘家住是在小宝贝抱着姑姑的大腿,嫂子的再三劝说下,大家都觉得有我在家庭气氛才能活跃妈妈哥哥每天都想让
  • “莫名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我相信很多80后一听都有一点印象,但接下去的歌词真的就有点记不住了,这首歌叫做《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原唱是中国台湾著名男歌手张
  • #最爱宠物[超话]# 【上班还能吸猫,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压 】说到日本企业,会令人联想到森严的上下级关系和无止境的加班,但这家位于东京的名为Ferray的主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