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比丘尼得佛授记
(第一百四十五段)
【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学无学比丘尼六千人俱,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于时世尊告憍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汝心、将无谓我不说汝名,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耶?憍昙弥!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今汝欲知记者,将来之世,当于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为大法师。及六千学无学比丘尼,俱为法师。汝如是渐渐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憍昙弥!是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作是念: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佛告耶输陀罗:汝于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为大法师,渐具佛道。于善国中、当得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寿无量阿僧祇劫。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并其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即于佛前而说偈言: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
这时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意译“大爱道”。出家前是古印度天臂城善觉王之女,是佛母摩诃摩耶之妹,在阿难向佛的请求下,为第一位女性出家人,正规名称比丘尼、俗称尼姑、尊称尼师,也可直接称呼为法师。
释迦佛出生七日,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由姨母代为养育。释尊成道后第五年,父亲净饭王命终,“大爱道”率“耶输陀罗”及五百释迦族女,请求随释尊出家,得到了佛陀的允许,成为佛门中最早的比丘尼。
摩诃波阇波提出家后亲自统理比丘尼,住于佛陀精舍附近的尼院,为请求出家的女众授具足戒,助佛陀化导甚多。后于佛陀入灭之前三月,由于不忍见佛陀灭度,而于毗舍离城结跏趺坐,由初禅天渐次入于四禅天而舍命,其时欲界之诸天皆悲泣涕零。可见摩诃波阇波提的修为非同一般,其德能已能感动天人。
这时摩诃波闍波提比丘尼,领着学无学声闻共六千比丘尼,都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佛的尊颜,眼神一刻也不愿离开。此时佛陀告诉在比丘尼中居上首的“憍昙弥”比丘尼说:你看见如来,为什么面带忧色?你是不是因为我没有点到你的名,为你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而心有不悦?“憍昙弥”就是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的名称、《嘉祥法华疏》说:“憍昙”是姓,翻为泥土;“弥”者女也。
佛说:憍昙弥!我先前是总说,为一切声闻授成佛记,现在再为你单独授记。你将在未来世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成为“大法师。”什么是大法师呢?法师需通达三法印及一实相印之义理,能为人开示苦、空、无常、无我及诸法实相之权教二法,这样才能称为法师。而大法师的标准还需同时具足出世圣人之十德、即:
1、善知法义:什么是法义呢?法即诸法,诸法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如果能于一切法中了知世间法为生死法、出世间法为涅槃法,进而通达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之无上妙义者,名善知法义。
2、能广宣传:对如来正法比如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四摄六度法及一乘《妙法莲华经》,能广泛宣传、讲演、书写、论说等,称为能广宣传。
3、处众无畏:能在广庭大众中,随缘开示三乘菩提、一乘了义,义正辞严,无所畏惧。
4、巧方便说:善于观察众生根机,对不同根性的人,分别施以二乘及人天种种方便法,使不同根性的人都能分别受益。
5、无断辩才:善于运用四无碍辩才济度众生,任何时候都不能断绝。
6、法随德行:以戒律为德,一切法,依戒律而行。
7、威仪具足:严持三聚净戒,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8、勇猛精进:讲经说法,度诸轮转,破一切邪法,勇猛向前,精进不退。
9、身心无倦: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行菩萨事、说如来法;身不倦怠、心无疲厌。
10、成就忍力:修行三忍十忍,成就忍辱波罗蜜,如如不动,为法自在。具此十德称为大法师。
佛说:还有以上所说的,学无学的六千比丘尼,都将成为法师。憍昙弥渐渐的具足菩萨道,然后成佛,名号叫“一切众生喜见佛”。具足如来果德十号、名: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佛说:憍昙弥!你成为“一切众生喜见佛”后,对此会中六千比丘尼菩萨再转次授记,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译经中属五不译之一,即:
一、多含不译;二、尊重不译;三、顺古不译;四、秘密不译;五、此方无不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属于顺古不译、用原称,译其义为佛智名,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简言之: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了。这说的是随憍昙弥一起的六千比丘尼在“一切众生喜见佛”的转次授记下,全部都成佛了。
这时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心里面想:世尊给这么多的人授记了,为什么不提我的名呢?“耶输陀罗”意译作持誉等名,是中印度迦毗罗城释种大臣摩诃那摩之女,又说是提婆之妹,她是悉达多太子的正妃,罗睺罗的生母,相好端严、姝妙第一,具诸德貌。释尊成道五年后,与释尊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等五百名释迦族女,跟随佛陀出家剃染,受具足戒为比丘尼,后证阿罗汉果。
耶输陀罗心里面的想法,佛陀立刻就知道了,于是对她说:你将于未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成为大法师,渐渐具足佛道,在国名“善国”中成佛,名号叫“具足千万光相佛”,获得如来功德十号、名: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具足千万光相佛”住世寿命为无量阿僧祇劫。
得此授记后,摩诃波闍波提比丘尼和耶输陀罗比丘尼,以及所有的眷属们,都皆大欢喜,赞叹得未曾有。于是在佛面前而说偈言:世尊真是一位善解众生意的大导师,能使天界众生和人类四众都能安住于禅定中,我们亲自得到了佛陀的授记,已具足安心了。

《法华经》提婆度释迦成佛

(第一百三十九段)
【我念过去劫,为求大法故,虽作世国王,不贪五欲乐。捶钟告四方,谁有大法者,若为我解说,身当为奴仆。时有阿斯仙,来白于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间所稀有,若能修行者,吾当为汝说。时王闻仙言,心生大喜悦,即便随仙人,供给于所需。采薪及果蓏,随时恭敬与,情存妙法故,身心无懈倦。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亦不为己身,及与五欲乐。
故为大国王,勤求获此法,遂致得成佛,今故为汝说。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则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佛说:我回想起过去劫中,为了求得无上大法,曾经在有一世,当时我虽然身为国王,但由于有前世修行的善根,所以我在富贵面前,能做到不贪“五欲乐”。这里说的五欲乐是什么意思呢?五欲是一切凡夫所渴望的五种欲望,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即:
1、财:对金钱和财物的博取、有极强的占有欲和支配欲。
2、色:对世间的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的追求欲和占有欲。
3、名:对名誉地位的争权夺利欲。
4、食:对美味佳肴的追求和贪享欲。
5、睡:贪住高级宅院,以睡眠为欲、昏昏然而自以为乐。
世间人以“五欲”得到满足为“乐”,故称为“五欲乐”。五欲乐在佛教中却是严重障道的,是有害的,正如《大智度论》说:“五欲无利益,如狗啃骨头。”又说:“五欲如逆风举火把,风吹焚自身。”“诸欲乐甚少,忧苦毒甚多,为之失身命,如蛾赴灯火。”这都是说明,追求五欲的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常做损人利己的事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已亡失正法,不仅危害他人,更有害于自己的法身慧命,是学佛人首先要克服的。
佛说:那时的我既不贪皇家富贵、也不贪五欲乐,一心只为求法,毅然将王位传给了太子,并敲钟击鼓,向四方宣告:如果谁有无上大法,能为我解说,我就为他作奴仆,终生侍奉他。这时有一位名“阿斯仙”的仙人,来告诉当时身为大王的我,说他有无上微妙法,在世间是非常稀有的,如果有真心求法、真心修行的人,他就可以为这个人说法。
“阿斯仙”又名阿夷、阿斯陀等:译为无比端正。《名义集》说:“阿斯陀,或云阿夷,此翻无比,又翻端正。”在历史上用阿斯陀名字的有二人:一人是过去世为释尊说《法华经》者、另一人是在释尊生于净饭王宫时,为释尊相面者。
阿斯仙是提婆达多比丘未来成道时的佛名。提婆达多在佛住世时期,犯五逆罪,将堕无间地狱。释迦佛告诉诸菩萨及天人四众说:提婆达多往昔曾经是我的老师,他实非恶人,为权诫世人而作逆罪,堕于地狱,故意当个反面教材,是在演戏给大家看,他在地狱并未受苦,享受的却是三禅之妙乐,未来必当成道,号天王如来。
佛说:那时身为大王的我,听了阿斯仙的话后,舍弃了王权,心生大欢喜,非常高兴地跟随仙人而去,并供给仙人在生活上的所有需要,采薪(打柴)及摘取“果蓏luǒ”。蓏为瓜类植物的果实。《前汉》注、应劭说:木实曰果、草实曰蓏。张晏说:有核曰果、无核曰蓏。“果蓏”现在理解为果子和蔬菜。大王每天拾柴、生火煮饭、采集果子、蔬菜,非常勤劳恭敬地供养仙人,一心只为求得无上妙法,再苦再累也没有一点懈怠和疲倦。
佛说:当时身为大王的我,甘受委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都能出离生死,才如此勤求于无上大法,求此大法,也不是为了自身的福报利益,更不是为了贪著世间的五欲之乐,如果是这样,我就不会舍弃王位了,舍去王位而求此大法,主要是为了成就佛道。
佛说:我通过对《妙法莲华经》的修学,终于成佛了,所以我今天要将这一段因缘告诉大家。佛接着告诉诸多的比丘众们说:那时的大王、就是我释迦牟尼;那时的仙人、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久远劫前就是我的善知识和老师,指导我修行,使我具足了“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六波罗蜜是菩萨修证菩提的六种方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慈悲喜舍”是《阿含经》及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高贵精神,将其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称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即“四种清净无染的心。“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则是“百劫修相好、三祇修福慧。”所得来的。
佛经说:菩萨由修行“决定无杂、谛观微密、常修无间、不颠倒行”这四种正业而获得三十二相。概言之,三十二相由行持无量众善而得,所以称为“百福庄严”。佛的身体还具备八十种好,意思是随三十二形相的好,佛陀庄严的身相,为一切天界众生和人类众生所爱乐,所以称为“好”。
八十种好比三十二相更加微细隐秘一些,众生见到佛陀,一般更容易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因此“相”和“好”是互相显发的,“相”更庄严、“好”更细微。佛的庄严身相显示了自身的圆满功德,使见到的众生无不生起恭敬之心。在佛住世时,有很多人就是因为见到佛的相好光明而得度。
佛说:我成佛后身相现“紫磨金色”。“紫磨金”是金里面最殊胜的,其色金黄,光辉灿烂。佛像是金色的身,所以我们世间人塑造佛像也都贴金,贴金的来源、意义,都是根据经上所说的,当然也有表法的意思,就是佛的身色相好,像紫磨金一样永恒不变。
佛说:成佛后还具有“十力、四无畏”,就是如来独有的十种力量和四种智慧。及“四摄法”:“摄”即摄受,指菩萨欲化导众生,必须以此四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具体是:
一、布施摄:指菩萨以财法二种布施摄受众生,如果众生乐财、就以财施摄之;如果众生乐法、就以法施摄之。这样,众生既蒙二施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摄。
二、爱语摄:指菩萨随顺众生根性,善言慰藉,使一切众生乐闻善言,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爱语摄。
三、利行摄:指菩萨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摄。
四、同事摄:指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即分形示现,同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同事摄。
佛说:除以上所说之外,我还得了“十八不共法”,就是如来不与外道和二乘人相共的十八种法门。还得了种种神通道力,因此而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以广大无边的慈悲心,普度众生,这些都是提婆达多“阿斯仙”这位善知识为我传授《妙法莲华经》后,才证得的无上道果。

食存五观 :
佛门吃饭时要思考的五件事

《 杂阿含经 》中说 :
“ 有四食资益众生,
令得住世摄受长养。”

这就是佛陀说的十句法的第一句
“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

可见凡是有情众生,
他的生存是以饮食为其根本保障的,

尽管有段食、
触食、
思食、
识食的四种差别。

当然,
本文并不是要向大家介绍吃什么,
如何吃,

而是重新解读一下,
我们在吃饭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

食存五观。

本篇文章原是妙一法师对学僧的谆谆诫导,
但其字里行间的智慧与劝勉之语,
对我们普通人也同样适用。

文 / 妙一法师

计功多少,
量彼来处

这是说,
当我们看到手中的那一份食物时,
应该思量它的来之不易,

要经过诸如经过播种、
施功、
乃至善信的布施等等。

同样,
当我们接受前辈法师、
善知识给我们讲解佛法的时候,

是否也曾思其来处呢?

自佛陀勤苦难行、
三祗始证,

历代西去东来取经、
译经、
释经的祖师们,

再到耳提面命的教授师讲给我们时,

还有人是否曾因之生起稀有难遭之想呢?

若是
“ 受之不谨,
行由何籍 ”?

我们的禅堂、
念佛堂,

又还有多少人能安心地坐下去、
念下去?

这是对
“ 法食 ” 的冷漠!

佛教
“ 农禅并重 ” 的
优良传统又怎样传承下去?

太虚大师曾说 :
“ 佛教的特质在禅。”

其意思是行禅,
而非说禅。

然而,
现今国内常年坐香的道场也不过四五家,

许多寺院都建有禅堂、
念佛堂,

绝大多数都是徒有施设,
无人问津。

再者,
多数学禅的人,

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学术层面,
不是将之作为解决烦恼,
开发智慧的圣教门。

这一份禅悦之食恐怕已不被更多人所念及它的殊胜作用与来历了。

忖己德行,
全缺应供

在应供之时,
应当思考忖度一下自己的道德行持,
是否有所缺失。

若是营三宝事,
克己利人是为圆全,
当受此食。

古有
“ 一日不做,
一日不食 ”,

即是最好的例子。

若是不念三宝、
随心侵损,

就是缺失、
应愧受此食,

说的就是
“ 尸位素餐 ” 之流,

其中心意思就是要名副其实,
当之无愧。

请诸位想一想,

寺院要修建、
常住要维持、
佛教事业要发展,

是离不开教内外的支持和帮助的,
这种支持和帮助完全来自我们自身经过努力得来的。

若是
“ 不为三宝事,
专搞沽名钓誉 ”,

那么有什么资格接受别人的信任?

当名不符实的真面目被别人识破后,
佛教的尊严和神圣就会被玷污和亵渎,
佛教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无法预计的阻碍。

防心离过,
贪等为宗

在吃饭的时候,
应该防止自己对食物生起三种过失。

哪三种呢?

即是对上味起贪,
对中味起痴,
对下味起嗔。

执着以贪为首,
所以总标在前。

众生对事物总是以情执贪着不舍,

比如对金钱、
名誉的追逐,

僧人在这方面应该是看得淡、
放得下的。

虽是这样说,
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浪潮中,

竟有人被
“ 上味 ”
所吸引不能自拔,

且引生出种种
“ 食病 ”。

若是一己之私欲不得所偿,
就难保不会生起
“ 嗔心 ”。

那么如何避免这贪、嗔、痴的三味过失呢?

就是明确自己的发心是为佛教、
为众生,

认清当前大势,
即是如法
“ 受食 ” 的想法了。

正视良药,
为疗形枯

比丘三名之中,
“ 乞士 ” 意谓 :

上乞如来法食以资法身,
下乞众生之食以养色身。

要把食物当作一剂良药,
来疗养色身,
最终证得法身。

这是强调食物只不过是起到药物的作用,

不要执着、
若是执着便是贪爱。

吉藏大师常说 :
“ 破执不破法,
病去药不留。”

佛法是疗众生八万四千烦恼病的良药,
而僧人即是传持佛法的决定性因素,
也就是会给人开方抓药的医生,

那么我们对
“ 药理药性 ”
了解吗?

对于常见病有经验吗?

是不是抓了一副救人的药,
反而害了人呢?

《 净名经·佛道品 》云 :
“ 先以欲钩牵,
后令入佛智。”

佛法运用方便是为了引导众生得到根本智,
其旨趣在于出世。

不是给众生一粒长生不死、
满足诸欲的灵丹,

而是教之以解决根本问题的出世法药。

所以有法师郑重提出
“ 方便不是随便,
圆融不是圆滑 ” 的根本原则。

正如 《 中观论疏 》 上说

“ 般若将出毕竟空,
严土化人;

方便将入毕竟空,
绝诸戏论 ”。

虽然能令众生因方便得到利益,
但还要令其
“ 正直舍方便 ”。

能否教之以佛法出世的根本精神,
关键在于施与
“ 法药 ” 的
“ 医生们 ”,

能不能舍去自身对于
“ 药 ” 的执着。

否则,
“ 医生 ”
本为救人,

却与
“ 病人 ”
同悲。

为成道业,
应受此食

《 思益经·菩萨正问品 》云 :

“ 谁知报佛恩,
不断佛种者。”

我们每吃一餐饭,
其目的都是为了成就无上佛道,

不令佛种断绝,
是为报佛深恩。

诸佛出世,
其本怀也无非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这最后一条一方面告诉我们尽管前四观不解,
只要心存有佛道可求的概念,
也可受食;

另一方面是告诉我们受食不是为了裹腹充饥,
而是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是为了众生而成就佛道。

自利利他,
令人始种善根,
于未来劫,
终因此缘,
获得出世。

此处文义明了,
兹不赘言。

总之,
“ 五观若成金易化,
三心未了信难消 ”。

“ 五观若成 ”
即是自利利他的佛法行。

上来 “ 五观 ” 重申,
文义不周,
愿不允者,
权作空响;

若肯者,
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睹此文者,
愿受食时,
五观常成。

食之以后,
犹若维摩诘的香积饭,

尽未来际,
受用不尽,
道化无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2年肯定有开心的时候 也有伤心的时候 真的有很多 很多时候 因为有Swith们在我身边 所以都是非常珍贵的时间 谢谢大家一直支持我们 爱我们 多亏swith
  • 六十岁以上的女人,越活越清透不说,还都很慈爱,就算是严厉中也都透着那么一丝对同性的怜爱,我看病就喜欢找个六十多,七十岁的老大夫,最好是女的,她们医术过硬,责任心
  • 面塑等充满民俗风味的“民间工艺美术”代表作品,以小景窗方式铺展并与色调明快、对比鲜明的展柜饰面融为一体;形式各异的风筝,打破橱窗的禁锢,在展厅顶部渲染空间氛围。
  • 5、当地时间11月6日中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拉开帷幕,来自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区域和国际组
  • 用一个多月的闲暇时间刷完了《长歌行》其实也没有很多想说的感受,这就是一部不断打怪升级最后剿灭大boss的爽剧,但是它的“家国情怀”和“没有人是绝对的坏人”的设定
  • 也可作人生方寸之间的乐事,早起就和它相许相依,描画我心之所向;晚时与它对坐,谈尽古今的优雅。忽忆啸云侣,赋诗留玉环,林深不可见,雾雨霾髫鬟”此诗起首“天开清远峽
  • 若心不清净,不至诚,与贪瞋痴相应,与佛相背,如水浊而动,月虽不遗照临,而不能昭彰影现也。正报则佛身,菩萨身,二乘身,六道身,随类备现,以行教化;依报则楼台殿阁,
  • 我每次去你公司找你,有时候会把车停在对面的露天停车场,每次分开我要走的时候,你都是把我送到马路对面,天气特别冷,而你穿的又很少,我不忍心,不让你送,但你从来不听
  • 今天的这种状态让我有点些许的,微微的恐慌了,封控的第二天,我有点担心冰箱的那点东西不够,不是不够我,是不够两小只,我心中在想,如果我被那“温暖又无情的大巴车”
  • 我‮有们‬部分原‮很来‬厉害的讲师,最‮懈后‬怠了,我认‮就为‬是他‮心的‬乱了,想多了,杂了,于‮开是‬始飘了,没‮那有‬么赚钱了。每‮去天‬做点对他‮对人‬
  • 我不是相声粉,我是因为是他的职业我才去听相声了解更多的他,直播入坑全因“何健”的个人品格魅力,但我清楚台下何健也好 台上何9华也罢,都是他一人,一年半过去了,他
  • 不得不说,53岁的毛宁,配上这一身装扮,看起来颇有艺术家的感觉,不太像是普通人。如今48岁的陈德容,再一次出来捞金,并且现身内地,似乎是放下了昔日的身段。
  • 就像作者写的,“但,爱是没有办法骗人的,爱就是迫切地想要给予。我们替他意难平,不过是替当年的自己悔恨……正如梁永安说的:青春,我们怎么让它变得慢一点?
  • 而他最知名的一段感情经历,就是和TVB台柱之一,之前才刚刚宣布离巢的郑裕玲的那段感情。 最后,《再见爱人2》播出在即,李维嘉确认缺席,但大部分的成员都回归
  • 18.只要你有一丝想讨好对方的念头,你就是弱势的一方,说明你的价值很低,你的需求感很强,这样的话就没人重视你、觉得你没什么价值。9.永远要言行得体,穿着体面,假
  • 晋江,这样一个从 UI 到技术都很不互联网很没钱(虽然他们赚了很多钱)明显和其他家差距犹如天堑的公司,居然仍旧是女性向文学的 top。果真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吗……
  • 总觉得,秋天是属于深情的,夕阳下,黄昏后,一盏茶对饮一双人,心底无别意,只有眼前人。日影,月光,凉风,微雨,妥帖的与时光缠绕着,心里有一片海,住着你和秋天。
  • 施廷懋夺得跳水女子3米板金牌,王涵夺得银牌;8、站在城墙上跳舞引争议,印小天道歉:做了错误示范,请大家不要模仿;9、刘诗雯因伤退出乒乓球女团名单,国乒启用P卡王
  •   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虽然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
  • #韩娱跳蚤市场[超话]#出/换林娜琏 朴彩英 崔智秀 柳智敏 孙胜完 洪恩采 李瑞 李彩煐 田小娟 其他裸专/女团卡也换 tag:twice 兔 朴志效 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