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釋尊在
《 觀經 》 教稱
南無阿彌陀佛,
而不教念其他佛名?

很多人講起念佛,
自然想起念
「 南無阿彌陀佛 」,
或阿彌陀佛。

佛門中人皆以此佛號來打招呼,
這句佛號深入民心,

所謂
「 家家彌陀,
戶戶觀音 」,

在中國社會幾乎無人不曉。

看來我們與彌陀、
觀音真有緣!
        
這句
「 南無阿彌陀佛 」名號源自
《 觀經 》下輩生文,

釋尊勸化臨終的佛門弟子及一切世間善惡凡夫,
教稱
「 南無阿彌陀佛 」,

從而消業除障,
一切無礙,
出離三界生死,
得生彌陀淨土。

在經文內,
前後出現了兩次。
        
第一次,
釋尊在
《 觀經 》下品上生文,
教臨終聞法的佛門中遇惡凡夫機眾。

他們平生曾接觸十二部經,
但不解義趣,
不堪受法,
唯不誹謗方等經典;

或有平生聞無問自說部的淨土三經,
而未決定念佛往生者。

釋尊先較量讀誦十二部經題名字及念佛功德,
無論在質和在量方面,

後者皆勝過百萬倍,
說明誦經功德不及念佛!

善知識復教臨終聞法的佛門中人稱
「 南無阿彌陀佛 」。

稱佛名故,
即蒙阿彌陀佛現前讚慰,
除罪消業,
得生彌陀淨土。
        
不過,
有人質疑 :

往生淨土,
為何要念
「 南無阿彌陀佛 」,

念其他佛不行嗎?

其實,
這些問題不好問,
也不好答。

作為佛弟子,
佛如是說,
我如是信;

佛如是教,
我如是行,
不敢有疑,
故不宜問。

答者亦很難測想佛的密意,
如何解答都落入凡夫知見,
有違佛意。

但以下有些資料,
可供參考 :

試從三對問答窺探
「 專念彌陀,
不念他佛 」之由
        
問答一
(《 西歸直指 
疑問指南淺解 》
第三疑 )
        
問 :
十方諸佛土,
功德皆平等,
何不普念一切功德,
生一切淨土,

而乃偏求一佛淨土耶?
    
答 :
一者、
置心一處、
三昧易成;

二者、
念一佛即念一切佛、
生一土即生一切土。
        
問答二
(《 隨願往生經 》)
        
普廣菩薩問佛 :

「 十方悉有淨土,
世尊何故偏贊西方彌陀淨土,
專遣往生?」
        
佛告普廣 :
「 閻浮提眾生,
心多濁亂,
為此偏贊西方一佛淨土,

使諸眾生,
專心一境,
易得往生。」
        
問答三
( 善導大師
《 往生禮讚 》)
        
問曰 :
一切諸佛,
三身同證,
悲智果圓,
亦應無二;

隨方禮念,
課稱一佛,
亦應得生。

何故偏歎西方,
勸專禮念等,
有何義也?
        
答曰 :
諸佛所證,
平等是一;

若以願行來收,
非無因緣。

然,
彌陀世尊,
本發深重誓願,

以光明名號,
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

下至十聲、
一聲等,

以佛願力,
易得往生。

是故釋迦,
及以諸佛,
勸向西方,
為別異耳。

亦非是稱念餘佛不能除障滅罪也。

應知。

阿彌陀佛是大願王 :

第十八
「 念佛往生了願為願中之王 」
        
由此可知,
這個「 念佛 」問題頗為複雜,

一者 :
念佛宜「 專一 」,
否則難以成就,
得見諸佛 ( 三昧 ),
並得往生淨土之大利。

二者 :
既然念一佛即念一切佛、
生一土即生一切土,

何不依釋尊教念彌陀,
得見彌陀,
亦得見一切佛;

生彌陀淨土即生一切諸佛淨土呢?
        
又,
諸佛的因本願有總願 ( 同 )和別願( 別 );

眾生稱念他佛名號雖能現世除障,
滅極重罪,
免墮三途,

但能使十方眾生易生淨土,
則要收窄來看個別如來在因地發願修行矣。

阿彌陀佛的本願尤其深重,
以光明名號,

使十方眾生信心求念,
易得往生,
有別於一切其他餘佛。
        
依《 無量壽經 》
阿彌陀佛的前身是法藏菩薩,

他誓言為了眾生往生其國成佛
( 利他 )
而取正覺、

成佛道
( 自利 ),

云 :
我若成正覺,
立名無量壽,
眾生聞此號,
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
妙相悉圓滿,
亦以大悲心,
利益諸群品。

此願是聞名欲來生其佛剎者,
身心皆如佛!
        
法藏菩薩發了踰越諸佛的超世大願,
就是第十八 「 念佛往生 」 願,

願文如下 :
設我得佛,
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
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

法藏菩薩經五劫思惟,
於十劫前成為阿彌陀佛,
是本願成就的一尊佛!

阿彌陀佛是本願成就的一尊佛
        
所謂 「 本願成就 」,
就是阿彌陀佛之所以成佛,
完全是為了念佛,

乃至 「 聞名欲往生 」 的眾生,
都能得生其淨土,
這是阿彌陀佛成佛的根本原因。

我們可以從第十八 「 念佛往生 」 願中的
「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得知。
        
按第十八願的誓諾,
若然眾生聞名念佛而不能往生,
法藏菩薩是不可能成為今天的阿彌陀佛。

既然阿彌陀佛今已成佛,
成就了名號,
成就了極樂世界,
欲往生的眾生聞名念佛,

豈有不可能往生淨土之理呢?
        
阿彌陀佛的第十八 「 念佛往生 」 願是踰越諸佛的超世大願,

是獨一無二、
不共諸佛的深重誓願。

十方三世諸佛沒有發過同樣的一個願。

雖說
「 一切諸佛,
(法、報、化)
三身同證,

悲智果圓,
亦應無二 」,

各有功德莊嚴、
自受用的報土,

但報法高妙,

就算聲聞、
菩薩聖者亦難得入。
        
稱念餘佛雖能除障滅罪,
免墮三途,

但講到往生淨土,
相當於生諸佛家,

恐怕非
「 南無 」
( 歸命 )
阿彌陀佛不可矣!

是故釋迦,
及以諸佛,
勸向西方,
歸命彌陀,

此乃往生淨土的唯一辦法,
為別異耳。
        
釋尊曾在諸經介紹諸佛淨土,

如藥師如來的琉璃光淨土、
不動如來的妙喜淨土,

但大部分的淨佛國土只說其名而不詳其實,
特別談到往生具體的方法,
所言不多,
亦不像念佛這麼容易。

相比之下,
釋尊在淨土三經說極樂世界,
巨細無遺,
而且淨土三經皆說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清楚得很。      
        
或許有人誤解,
認為念藥師佛名號可以得生東方琉璃光淨土,

所以不一定勸向西方極樂世界,
歸命彌陀,
事實非然。

〈 讀《 藥師經 》
有關「 往生淨土 」 〉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從今日起,我們要作佛!不幹別的,就是要成佛。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心想事成」,我們心想成佛,當然就會成佛,想成菩薩就成菩薩。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宇宙萬法是從哪裡來的?就是我們想像而現的。心裡想什麼,就現什麼,所以想佛就現佛,想三惡道就現三惡道。

《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為眾生成佛機熟人而說的。你是成佛機熟的人嗎?

(三)『大乘』

「大乘」:喻也。乘以運載為義。此經所示,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是能乘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強名大乘。

乘,是運載的交通工具。經中的大乘是比喻。「大乘」這個名詞,是不得已勉強建立的,故說「強名」。佛法是平等法,沒有大小。大小乘是從眾生種種分別、執著上假設建立的名稱,使初學的人容易理解。

大乘法是菩薩所修的道法。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

大乘是對小乘說的,小乘人只求自利,而對他人無慈悲心。大慈大悲是由平等心生,佛心是平等的,佛對眾生應機說教,佛在世時,任何人遇到佛沒有得不到利益的。

我們「能念的心,本來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佛的意思是覺,覺悟的心就是佛,佛是覺悟的意思。誰覺悟?心覺悟!心迷了就是眾生,覺悟了就是佛,所以生佛平等,都是一個心。心有沒有覺迷?心沒有覺迷,是人有覺迷。覺悟了,我們的心就叫作佛;迷惑了,我們的心就叫作眾生。其實真心之中,也沒有佛,也沒有眾生,也沒有覺,也沒有迷。常寂光裡無一物嘛。我們細心去體會,「能念的心,本來是佛」這一句意思很深。能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覺心。不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迷心。你要問,我的心什麼時候才能覺悟?念阿彌陀佛就覺悟。什麼時候迷?不念阿彌陀佛時就迷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古德講,「起心念佛」是始覺,開始覺悟;「所念之佛」(就是所念的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覺。起心念佛就是始覺和本覺(合拍了)。始覺跟本覺不二,是一個覺,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就成佛!你要把佛忘了,就是迷惑,就是顛倒。所以,這一句佛號,二六時中決定不可以暫忘。大師以這個意思解釋「大乘」,圓滿到了極處。能念的心,是「能乘大」。所念的佛——阿彌陀佛是究竟覺,這是「所乘大」。所以古德說,念佛法門是大乘中的大乘,圓中之圓,專中之專。真是不可思議!

(四)『無量壽』

「無量壽」含義無量。梵文「阿」譯作「無」,「彌陀」譯為「量」。這個「無量」指一切無量,智慧、德能、才藝、壽命均無量,都是本來具足的。六祖在五祖會下開悟的時候說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我們所求的無量以壽命為第一,如壽命短,什麼都幹不成,所以,無量壽的「壽」字有代表性。

梵語阿彌陀。阿彌陀三字密語,含無量義。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全都包括在內了。

在經題中,「無量壽」三個字是主,最重要的就是這三個字。

梵語「阿彌陀」,譯為「無量壽」。阿彌陀三個字是密語,就是密咒,是咒中之咒。有人問道,念佛人還要不要念楞嚴咒、大悲咒、往生咒等等?當知「阿彌陀佛」是咒中之王,念阿彌陀佛,那些咒就不要念了,都包括在咒王之中。你念那些咒,不能包括阿彌陀佛;你念阿彌陀佛,把那些神咒都包括在內了,無上的神咒,無上啊!《心經》最後的「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說的就是阿彌陀佛,不要去找別的,彌陀名號即是無上神咒。名號含無量義。

「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實際上,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裡,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光明,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無量的一切都包括在裡面。一一皆是無量無邊。在無量無邊裡,哪一個無量最重要?當然壽命最重要。如果沒有壽命,縱然有無量的財富,誰去享?所以一切無量裡,以壽命為第一。

取這第一義,最重要的是真正的無量壽,道道地地的無量壽。也有同修看到經上說,將來阿彌陀佛佛法緣盡了的時候,也入涅槃,觀世音菩薩接著就成佛。這樣說起來,阿彌陀佛的壽命還是有量的。怎麼可以稱無量壽呢?是的,佛在經上確實有這麼一說,觀世音菩薩滅度之後,大勢至菩薩接著成佛。

可是,阿彌陀佛的壽命,你去算算看,能算得出嗎?佛在經中說,假設十方眾生都證得辟支佛果,神通皆如目犍連,共同計算,盡他們的壽命都算不出來。那只好說「無量」,真的是無量壽。

阿彌陀佛是不是真的入滅?本經上說「於此中下而現滅度」。在上根心目中,佛沒有滅度;示現滅度是給中下根人看的。可見滅度是示現的,不是真的,真的是無量壽。所以我們不要懷疑,不要打妄想。

「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整個西方極樂世界,一句「阿彌陀佛」都包括盡了,沒有一法能超出其外。這一部經,字字句句也在一句「阿彌陀佛」含攝之中,也出不了阿彌陀佛範圍之外。

不僅是本經,西方,乃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依正莊嚴,種種萬法都不出這一句「阿彌陀佛」範圍之外。這才知道,這句名號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念佛法門,雖然看起來很方便,很簡單,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一教就會,常念常熟。可是要把它念好,念得一心不亂,念得三昧成功,就很不容易,這要有一個過程。比如我們要拿一根線,把一百零八粒佛珠串在一起,連接起來,不要使它斷線。念佛也要這樣,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唐朝有個大詩人白居易,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對修的念佛法門非常誠懇,他這樣說,我把他說的話原文給大家讀一下:

「余年七十二,不復事吟哦。

看經費眼力,作事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

行也阿彌陀,住也阿彌陀,

坐也阿彌陀,臥也阿彌陀。

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

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

這就是白居易大詩人的一段話,他念佛就是這麼念的。

如果我們念佛人能夠像白居易這樣,誠心誠意放下一切,持名念佛,沒有不成就的,這叫做念茲在茲,一心念佛。

我曾經讀過一首詩,叫作行住坐臥四時念佛詩。

現抄錄如下,與同修們共同分享。行住坐臥分四段。

(一)

行時正好念彌陀, 一步還隨一佛過,

足下時時遊淨土, 心頭念念離娑婆。

傍華隨柳須回顧, 臨山登水莫放他,

等得阿儂生極樂, 十方去來任如何。

這是行念佛。

下面看住:

(二)

住時念佛好觀身, 四大之中那一真,

我與彌陀非兩個, 影兼明月恰三人。

空房漸朽應難往, 淨土雖遙尚易生,

何日如蟬新脫殼, 蓮花胎裡產金身。

這是住時念佛。

坐:

(三)

坐時念佛足跏趺, 身在蓮台華正敷,

毫相分明隨念見, 金容映現與心符。

事如夢幻元空寂, 理到圓融非有無,

何日池頭捧雙足, 親蒙頂上灌醍醐。

最後臥念佛:

(四)

臥時念佛莫開聲, 鼻息之中好繫名,

一枕清風秋萬里, 半床明月夜三更。

無如塵累心難斷, 惟有蓮華夢易成,

睡眼朦朧諸佛現, 覺來追記尚分明。

我讀這首詩的時候,我覺得說得太全面了,我們每個人可能都能從中受益吧。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每日一道# 【道教经典:《黄石公素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道家代表人物,思想家,军事家,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

《黄石公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

《黄石公素书》

原始章第一 

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贤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

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垂于后代。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茍免,见利而不茍得,此人之杰也。

求人之志章第三

绝噬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务;瘅恶斥谗,所以止乱;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本德宗道章第四

夫志心独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遵义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直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以过弃功者殃;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

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用人不得正者殆。

疆(强)用人者不畜;为人择官者乱;决策于不仁者强;失其所强者弱;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行者昧;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安礼章第六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惰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贫在弃时;上无常躁,下多疑心;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国将霸者士者归,邦将亡者贤先避。

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山峭者崩,泽满者溢。

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辱,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

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

足寒伤心,人怨伤国。

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

根枯枝朽,人困国残。

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

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同志相得,同仁相爱,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

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

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如此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来源:北京白云观 公众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好像不认识你[太开心]我只想做我想做的事我做什么有我自己的理由我只信我自己不想考虑别人感受可能我不适合在人类社会叭我不想理你 我可以一个字不说如果我想理你又能
  • 虽然AP剑圣在游戏中并没有传言中那么厉害,但是其无脑的赖线能力以及后期的收割能力仍然影响了游戏的平衡,最终在S3版本后期,AP剑圣的玩法也被官方移除,从此成为了
  • 特别鸣谢#偶像梦幻祭[超话]# 对羽多野涉Special Talk Event进行礼品赞助,让我们一起感受《偶像梦幻祭2》的新体验吧!在新的环境中,由你和偶像们
  •   说是语已,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普广,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大威神德,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
  • 好,就按你说的……一个任性有趣的大叔【覃世新:坚守竹编技艺五十载】近日,在三峡工程大坝坝头库首的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今年64岁的竹编手艺人覃世新正在为游客编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其实不然 ,这个圣物是全泰九大圣僧之一禅定高僧龙婆术的牙白兰花 ,也是最早的姻缘和合 ,锁心 ,感情 ,人缘 ,家庭和睦的圣物 ,龙婆术师傅的圣物效果当然不必多
  • 护肤品、香水、化妆品类的先在免税店的线上商城看好,心中有数。如果不是刚有大佬那两年抱着他不好打伞脸也不怎么涂东西晒太黑了,我可能都不会美白~不喜欢买包不爱化妆,
  • 吃个红烧肉,就这样显摆,我很佩服“农民意识”。但是,见到老王,是不能提及“农民意识”的,这个老王忌讳,如同艾滋病患者,忌讳提及。
  • Awu studio 12.24 10:00 上❤️⚡评+赞 选一位宝贝送啦⚡这次超爱的oversize版型的小香风加棉外套~适合在冬天想穿小香风又怕冷的宝贝们
  • #保险猎头#近期,不少大型外资险企均有进一步加深在我国保险市场布局的动作。其中,外资险企中“四安”的行动备受关注。除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获批开业外,安达
  •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⑤,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书中记载:“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
  • 我也写冬雨..连日的淅沥的冬雨.多少人觉得沧桑凄泣.无以言说.又多少人感到酸楚无常.难说其是..是啊.你也许无心.品不出此雨的深沉与期许.我也许不懂.看不到此雨
  • #许川的情感信箱# 我的性格偏外向,平时话比较多;老公性格内向,结婚之后很少跟我沟通、交流,连夫妻生活都像是公事公办的应付了事,我对他很失望,对我们的婚姻很失望
  •   便捷的城市交通、优越的城市生态景观,加上毗邻武汉市规划的“长江主轴”核心区域,背靠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的天然地理优势,又在万科等品牌开发商的建设和引领之下,新
  • 我在直播刚开始的时候就提到,世锦赛个人计时赛、尤其是女子个人计时赛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在大组赛中很少见到的剧本:某位车手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在自己家里埋头苦练,在此期
  • 原来...她有男朋友了啊明天只能继续了#梁山cp[超话]#好喜欢这里的笑!
  • “圣​诞​大礼‎包​”惊‎喜​上​线~ 养​生膏、阿​胶糕​全‎家​桶​、虫‎草包​、花‎旗​参暖圣​包‎、即食鱼‎胶​、圣‎诞​水​晶​球等‎,让​你​一‎
  • #励志语录##正能量语录##情感语录##人生##致自己##晚安##赵丽颖正能量##刘宇宁热血少年卫乘风# ⭐️#刘宇宁压轴主打啊默契# ⭐️#摩登兄弟[超话]#
  • 校青联组织部任蝶介绍完相关工作后,由各分会人员进行自己工作问题的发言,介绍自己分会内部开展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活动开始,由校青联组织部任蝶对志愿时长的录入细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