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王鼎的性质与时代】
保利艺术博物馆新入藏的王鼎,是迄今所见惟一的西周时的王所作的鼎。

鼎通体保存完好,满覆淡绿色薄锈。立耳,浅腹,三蹄足。颈部饰中间有目形的窃曲纹,夹有六处小扉棱。腹部饰卷曲的顾首鸟纹。耳外侧饰鳞纹。足上部有兽首,并有突出的扉棱。内壁铸铭两行,共6字:

王乍(作)䵼
彝,(左)守。

已发现的西周王所作青铜器,例如晚期的卣宗周钟、五祀㝬钟和㝬簋,均系厉王之物。又如王作姜氏簋,一件在保利艺术博物馆1,也是晚期的。又如王簋与王盂(残)器2,则属西周早期3。现在这件王鼎,由形制、纹饰看,属于西周中期。这段时期的王器,过去还很少发现过。

王鼎的具体时代可以进一步推之,以往著录中有一件鼎,形制、纹饰都和这件王鼎可相对比,它就是有名的师望鼎。我们从师望鼎的年代,不难推知王鼎应该属于哪一王世。

师望鼎通高49厘米,最早著录于吴大澂的《愙斋集古录》,照片见陈仁涛的《金匮论古初集》4。仔细比较即可发现,该鼎同王鼎在各个细微方面都非常相似,其为同时,殆无疑义。

师望鼎的年代是明确的。1974年冬,在陕西扶风县强家村发现一处青铜器窖藏,系虢季家的器物。学者指出,师望鼎正属这个家族,有关青铜器可排成序列5:

师□鼎

师望鼎

即簋

师丞钟

而从各器铭文,知道该家族的世系是:

虢(郭)季)——师□(宫公)——师望(幽叔)——即(德叔)——师丞

师□鼎铭文说:“唯王八祀正月辰在丁卯,王曰:师□,汝克荩乃身,臣朕皇考穆王,用乃孔德,驯纯乃用心,引正乃辟安德。”可见师□在穆王时年事己长,故能以其德行匡正君主。穆王在位有55年,因此,这里的周王只能是穆王子恭(共)王,而不可能是在恭王子懿王之后登位的穆王另一子孝王。

恭王在位时间较长,由□曹鼎知道一定超过15年。按照最近西周金文历谱的研究,恭王共23年,即公元前922至~前900年。师□鼎作于恭王八年,即公元前915年,该年正月壬戌朔,丁卯为初六日,历日与记“唯八年十二月初吉丁亥"的齐生鲁方彝调和6。

师□系恭王时人,师望就当在懿王时。师望鼎铭文称:“大师小子师望曰:丕显皇考宫公,穆穆克明厥心,哲厥德,用辟于先王。”所说“先王”即指恭王,不是孝王讲其侄懿王的口气。

既然师望鼎是懿王时器,王鼎也最可能是懿王所作的礼器。

王鼎铭于“王作䵼彝”下加注“左守”。在已著录金文中未见前例。礼器铭文有表示陈放位置的,如传出自河南安阳侯家庄西北岗1001号大墓的三件方盉,分别铭有“右”、“中”、“左”字样7。王鼎的铭文,意义也当如此。

“守”,古音书母幽部,在铭文中应读为心母幽部的“羞”字。古书有“羞鼎”,《仪礼·聘礼》云:“羞鼎三”。郑玄注:“羞鼎,则陪鼎也。以其实言之则曰羞,以其陈言之则曰陪。”

羞鼎即是陪鼎。《周礼·膳夫》:"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郑玄注:“杀牲盛馔曰举。王日一举,以朝食也。后与王同庖。鼎十有二:牢鼎九,陪鼎三。物,谓牢鼎之实,亦九俎。”王每日三食,朝食用杀牲盛馔8,设牢鼎即正鼎九件,羞鼎即陪鼎三件。羞鼎三件可依陈设位置,分右、中、左,本文讨论的王鼎是其中在左的一件。

周王盛馔的内容,据《礼记·玉藻》说:“天子日食少牢,朔月大牢”可知每日朝食进少牢,只有朔日进大牢。《国语·楚语》云:“祀加于举,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韦昭注:“举,人君朔望之盛馔。”说朔望进大牢,与《玉藻》大致相合。大牢有牛、羊、豕三牲,少牢只有羊豕。

《仪礼·聘礼》曾详载正鼎、陪鼎各自的内容。正鼎九,是牛、羊、豕、鱼(干鱼)、腊、肠胃、肤(猪肉皮)、鲜鱼、鲜腊(肉块);陪鼎三,是□(牛肉羹)、臐(羊肉羹)和膮(猪肉羹)。西周的制度未必与此一样,但陪鼎盛加调味品而不加菜的肉羹,应当是相同的9。

上文提到的西周早期王簋,铭为“王作又䵼彝”。前人或以为“义"字乃“□(厥)”字之误10。今与王鼎对比,“又”字也可能读为“右”,指该簋陈设于右方。但簋一般为偶数,只能有右、左,不能像鼎那样有右、中、左了。

注释:
(1)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藏金》,79~82页,岭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2)王簋见《怀米山房吉金图》上19,《三代吉金文存》6·29·1.王盂见罗西章:《西周王盂考》,《宝鸡文博》1996年1期。

(3)李学勤:《王盂与镐京》,《传统文化研究》第6辑,古吴轩出版社,1997年。

(4)陈仁涛:《金匮论古初集》,57~61页,1952年。

(5)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85~87页、96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

(6)《夏商周断代1996~2000阶段成果报告简稿概要》,《文物》2000年12期。

(7)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47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8)故殷墟卜辞称“大食”,为时段名。

(9)以上参看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七。

(10)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68页,中华书局,1997年。

文:李学勤

转引自:古籍

#三联美食# 离别北京已有三十年。北京的美食、北京的风物特产,无不是我心心念念的心头好。而黄瓜,最能唤起我心中的渴念,虽是大众蔬菜,却能将我的爱慕思乡之情妥妥地结合在一块,因而爱屋及乌。

北京人吃黄瓜是常事。北方青黄瓜浑身带粉刺,专门切成细条码在白盘子里与白饼、酱、葱、烤鸭同吃,取的是黄瓜鲜香清脆之美。此搭配乃天作之合,成就了北京烤鸭千秋举世之名。

麻酱黄瓜,北京人家常凉拌菜。青黄瓜切丝,加芝麻酱、盐凉拌,不失为一种美味。我曾在北京东四中国美术馆对面的朝鲜冷面馆里,品尝过此菜。炎热的夏日,辉煌的夕阳,凉爽清淡的芝麻酱拌黄瓜以及朝鲜冷面,每每令我流连忘返。

每个周日,我必去美术馆看展,大量世界及全国顶级的绘画、摄影、雕塑,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滋润了我那颗爱美之心。一流的精神粮食,与大众美味相结合,成为北京在我心中美好而生动的回忆。

近来成都人餐桌上,也流行这种吃法。成都菜市场出现一种称为水果黄瓜的新品种,外形像青黄瓜,手掌长,剖成两半沾芝麻酱吃,脆嫩化渣,清香宜人,颇令人上口。

蒜泥拍青黄瓜,是我大表嫂传授给我的风味。只见表嫂先用到刀刮去青皮,再用刀拍碎,切成小块,加蒜泥、盐、醋、糖、香油凉拌。醋和糖少许,提味而已。究竟此为何方美味,我不得而知,从此蒜泥拍黄瓜成为我的拿手当家菜。

北京总有那么多的百年老号,比如专卖字画的荣宝斋、专卖丝绸的瑞蚨祥、专售祖传秘药的同仁堂、或是吃涮羊肉的东来顺……位于西单的六必居酱菜也是历史悠久、享誉大江南北的百年老店。好几次路过那里,我都会被那块金字黑匾吸引,相传为明朝大臣严嵩所题。

跨进去,只见众多瓷缸里盛着奇形异状未曾见过的酱菜,有形如螺蛳状的甘螺、黑乎乎圆滚滚的黑菜、甜酱仓瓜、甜酱八宝菜等。看来选去,只因黄瓜最熟悉,便挑了3根酱黄瓜和一瓶王致和臭豆腐乳回校。路上,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啃几口酱黄瓜,只觉咸甜香脆,唇齿留香,满心欢喜回到宿舍,像发现了新大陆。而那瓶臭豆腐乳因为气味太大,室友抗议,终未尝鲜而拱手送人了。

前门外有一条胡同叫粮食店街,临街有一家店铺,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这就是已有四百十多年历史的六必居酱园。据史料记载,六必居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由山西临汾人赵氏三兄弟创办。由于赵氏兄弟善于经营,加之六必居开业时所选择的地理位置好,所以买卖一直很兴隆。

后来又扩充了门面,由开始时的两间小店堂,扩充为四间门面,且后边还增设了加工的作坊,使之生意越做越大。最初,这里是一家酒店,为保证酒味醇香甘美,这家作坊曾制订了六条操作规则:黍稻必齐,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六必居"由此得名。

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以山西临汾赵姓等三家为东家的六必居,就以出售豉油而闻名京师,其后逐渐发展成为前店后厂式制售酱菜的酱园,《都门纪略》《朝市丛载》等都把它列为制售八宝菜、包瓜等酱腌菜的名家。有《竹枝词》称:黑菜包瓜名不衰,七珍八宝样多余。都人争说前门外,四百年来六必居。

六必居的酱黄瓜有好几种口味,甜咸味、咸辣味、甜酸味、咸酸味。后来,一些出差的友人送我们风干腌制的黄瓜条,但我以为还是北京六必居的酱黄瓜更令人难忘。

现在全国物流业发达,我在网上也能买到六必居酱黄瓜了。那种柠檬黄甜酸咸味的酱黄瓜,是我最爱。将之切成小节,佐以白米粥,外加一片五香卤猪肘,唤起了我对京城风情的种种回忆,理想与现实终于再次交融。

北京烤鸭的青黄瓜与成都人常吃的黄瓜品种不同,后者称为山黄瓜。山黄瓜白皮略青无粉刺,块头可大可小。

夏天,正是吃黄瓜的时候。在成都,凉拌黄瓜是道颇受欢迎的夏季时令小菜。先将小山黄瓜削皮、搁在菜板上滚刀切成小块,然后用毛盐腩上5分钟,将多余的汁水倒去,加些许保宁醋,一匙白糖,红油辣椒,最后再倒入一些芝麻油。此种拌法,酸甜味为主,颇有些六必居酱黄瓜的风味,但更为鲜香。我发明了另一种凉拌风味,所有调料不变,将芝麻油改为藤椒油,藤椒的香味与黄瓜的清香碰撞出一种奇香,人吃后虽有点惊诧,但味型颇能受用,我冠之为“藤椒油拌黄瓜”以之区别。此菜特别简单,油盐等各种调料无需太多,现吃现拌,方便简单实用。注意,藤椒油不同于花椒油,乃四川汉源所产青花椒炼制而得。

也有山黄瓜炒木耳肉片的吃法。小时候,姨父家逢年过节都要请客,姨妈亲自下厨,前前后后忙上好几天,要做上十几道菜。众多的菜盛在大大小小的青釉黄红小花的古瓷盘里,煞是好看,黄瓜木耳肉片同其它菜肴一样放在黑漆八仙桌上。白炽灯亮亮的,我们围桌而坐,妈妈总会将我拉在靠她的座上席,用沉沉细细的乌木筷为我夹食,姨妈也会特地将我爱吃的黄瓜木耳肉片挪到我面前。家里人多,热闹,这份殊荣唯我独享。每当想起黄瓜木耳肉片这道菜,就会浮现出白炽灯下的喧声笑语,心里总是暖烘烘的。

黄瓜也可做成素汤,这是我哥哥的做法。先将大根山黄瓜去内瓤,切成薄片,放油入锅,洒盐,掺水,倒入黄瓜片,加蒜茸,再洒入些许胡椒面,待水开汤白时则起锅。哥哥说,“多吃黄瓜汤,美容又健康”,因此我要喝上满满一大碗,味道蛮不错呢。

最近买了一本梁实秋的《雅舍谈吃》,里面有关于酱黄瓜的文字。坐在家里的白玻之下,细细品读,那老北京的风韵又楚楚呈现在眼前。

《拍个黄瓜,夏天的一口清爽》文 | 苑丛梅

何新逻辑学研究:“白马非马”论的五重根

“白马非马”论的五重根

  

  几乎我的全部著作都是我对自己的独白。我所说的种种事情都是我与我自己的密谈。

——维特根斯坦

图片

  战国名辩学者、名家代表人物、孔门弟子公孙龙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语言及逻辑学家,也是最早的符号哲学、语言哲学的研究者。他所提出的著名命题“白马非马”论具有深刻的语言逻辑学和本体论涵义,兹剖析其涵义并略述如下:

  1、指号白马不是生物的马

  2、指号白马不是马的类群

  3、指号白马不是个体的马

  4、马的类群不是马的个体

  5、白色马,即白色(指号)➕马(指号),作为复合的指号,不同于单一性指号的:白马

  总而言之:

  一、指号不同于真实对象。真实对象无法用指号表述,一切表述必然词不达意,强作表述即必然意味着曲解。

  二、所以人类没有工具可以表述和认知真实的世界。在认知、表述和本体及客体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即现实与表述的鸿沟。

  以上命题和结论,与18世纪德国的伟大哲学家康德的理论基本可以说相同。天下百虑,殊途同归。

  所以,2千年前战国时期的赵国名辩哲人公孙龙的哲学,与约200年前德国哲人康德的哲学意义可以相通。

  故公孙龙可称就是中国的康德,早生两千年。

  20世纪的哲人维特根斯坦说:“我们正在与语言搏斗。……我们已卷入与语言的搏斗中。”又说:“语言分析的关键(问题)不在于通过我们的经验来解释一种语言游戏,而在于确认语言只是一种游戏。”因此“凡可言说的,言说”,“凡不可言说的,沉默。”

  ——他的困惑以及结论,与公孙龙哲学也具有相通的意义。

【附 录】

何新旧文:谈“玄”

  …………(上略)

  (二)哲学与宗教有一共同的根本性问题,即所谓“终极问题”,也就是关于人生意义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根源在于人生本身作为过程的虚幻性。

  但是,对世俗之人来说,每一天活得有滋有味,这种虚幻性被认为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过来人,以至当人到面临死亡时,才会对万事皆空的人生虚幻性有所顿悟。

  一位禅师曾说:佛说法四十九年,所为何事?就是要为人类解决一个最大的根本问题,即所谓“了生死”的问题。

  人必有死。然而,死究竟是终结还是非终结?这是宗教问题,也是哲学问题。宗教以对神(无限者)的信念和意志皈依解脱掉这个问题。而哲学则无始无终地永久困扰在这个问题中。

  生死问题及人生虚幻抑或真实的问题;进一步也就是整个存在世界究竟是真实或虚幻的问题。康德称之为“现象”与“实体”的问题,在中国中古佛学中则被看作所谓“色”(现象界曰“色”)、“空”(虚幻界曰“空”),以及关于何为“真如”(即本体、实体、本源)的问题。①

  【①形上问题在中国学术中,自孔子以来的儒学都不看重。因为儒者主要关注的是民生、政治和伦理。但在中古(魏晋)玄学和佛哲学中,对形上问题则作过深刻的思辩。】

  再由此,即可以提出人的智慧和知识究竟是否可能认识“真如”的问题。

  因为人在肉体上对于客体的介入手段是有限的,即只能通过感受、感知、思维及语言[即:眼、耳、鼻、舌、身、意(识)、语(言)],从而感知以及介入于客体。

  认知问题,最终总是会归结到语言问题。为什么?

  因为思维是意识的间接活动。人类的思维必须借助工具。这个工具就是一个虚拟的符号系统(即语言)。

  语言既是人类的认知工具,也是人类传递和表述信息的工具。人类发明了语言符号系统,而语言的元素是词。“词”,古代名家及墨、荀谓之“名”。就语言学意义言,词是“辞”。就逻辑学意义言,词是“概念”。就功能论,词既是推理工具,也是传达(表述)信息的工具。

  比如我现在向读者传递信息,必须使用一系列作为“名”即“词”的符号。借用佛家语,这个传递问题,就包含了所谓“诠”(诠释)与“遮”(遮蔽)的问题。②

  (中国古代学术中所谓“训诂学”,就是阅读古典文献时破其“遮”的一种“诠”。禅宗之所以自居教外,单传心印,不立语言文字,也是为了破除“遮”、“诠”之障。)

  “诠”与“遮”的问题,包涵着指号(词)与语义的内在矛盾,即“借指”与“所指”的矛盾。

  例如:当我说“哲学家”这个指号(词)时,它的语义是多重的:

  (1)指现实中的哲学家(一些人物),

  (2)或者仅指“哲学家”这个词。

  前者对语义是“所指”,后者的语义则是“借指”。这两者混而难分。某些悖论,往往就是由二者的混淆而发生的。

  “哲学家”这个指号的涵义(包括内涵及外延)并不等价于“哲学家”这个人群,更不等于某位哲学家。

  但在语言形式上,这就意味着“哲学家”(作为指号)并不是指“哲学家”(作为一些人)以及某哲学家。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以“哲学家”(指号)去描述那些“哲学家”(那些人)以及那个哲学家。因此,所谓“哲学家”(人)既是“哲学家”(指号),又不是“哲学家”。

  令M是指号“哲学家”,N是作为“哲学家”的人;则N=M,当且仅当N=-M。(哲学家是“哲学家”,当且仅当哲学家不是“哲学家”。)因此这里构成悖论,这个悖论也就是战国时的公孙龙所意识到以及所提出的著名悖论:“白马非马”。

  (三)所以,一诠必生一遮。诠生遮生,随诠随遮。天下事,不说倒还明白,多说反而糊涂。

  佛学所谓“诠”,就是语言符号,指号。所谓“遮”,就是模糊和歧义,就是矛盾和悖论。凡有“诠”必有“遮”。因为语言符号工具本质就“遮”,因此中古佛学称语言指号为“假名。”

  “假名”不是实体,却被用以表征本体。并且,必须、也只能通过它而表述本体。人类的语言具有来自自身形式同时又是具有根本性的模糊不确定性。(古名家所谓“白马非马”的悖论,以及希腊的“说谎者悖论”,都是揭示了基于语言指号的这种模糊性。)

  因此,20世纪初的数理逻辑学界弗雷格、罗素、怀特海等试图设计和构造一种纯粹的形式工具语言,从而建立一种彻底无“遮”,即绝对定义清晰,不包涵任何歧义和模糊性的指号系统。

  然而哥德尔后来用哥德尔定律证明了这种工具的不可能存在。①其论证复杂而繁琐。

  其实,并不需要哥德尔那么繁琐的论证。孔子所著《易系辞》也讨论过“言”与“意”的关系。他说:“词不尽言,言不尽意”,故“立象尽意。”庄子则主张:“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这些说法都与“指号”与“意义”的矛盾性有关。

  王弼解《易》也主张:“得意则忘言”,“得言则忘象。”②

  【①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与康德的二律背反论证有异曲同工之妙。康德证明在超离经验的基础上,纯形式的理性演绎只会导致对立争论的恶性循环(二律背反)。哥德尔则证明,一个形式公理系统自身的完全性(统一性),不能通过系统内的自我演绎实现。

  ②参看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维特根斯坦根也意识到这个“诠”与“遮”的问题,所以他断言任何“诠”只是语言游戏。他主张摒弃对不可言说者的讨论,“对可言说者言说,对不可言说者沉默。”(但这句话本身就包涵了很复杂的歧义语义结构。)③

  【③这句话中的“者”至少有三重歧义:(1)指所言说对象,人。(2)指所言说内容,物。(3)兼指二者。】

  哥德尔定律证明了纯数理语言形式自身的自反(矛盾)性及所谓“不完全”(不统一)性。这意味着确认了人的理性认识工具(逻辑工具)和表述工具(语言),本身先天地是有问题的。

  因此,用任何语言和逻辑要作到完全透彻之无矛盾认知及表述,都是不可能的!——而这一点,正是19世纪康德哲学的结论。

  现代西方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家都不知道,其实在中国中古佛哲学关于“遮”与“诠”以及“真如”与“般若”的讨论中,早已实质地蕴涵了现代哲学的上述这些理论。①

  【①南北朝时僧肇(373—414)言:“夫玄迹之兴,异途之所由生也。而言有所不言,迹有所不迹。是以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言,善迹迹者寻迹所不能迹。至理虚玄,拟心已差,况乃有言?恐所示转远,庶通心君子有以相其言于文外耳!”】

  其实,中古中国佛学的“般若学”就是近代哲学所谓“认识论”。万法皆本一源,万法皆归一源。康德哲学的最终结论是限制理性而回归于信仰,在这一点上与中古佛哲学的辨智论恰亦相通。

  因此,可以说哲学与佛学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别”(分别),而是“通”(汇通)。②

  【②孔子曰:“圣者,通也”。《尚书大传》郑玄注:“心明曰圣,圣者,通也。”通者,大智也。所谓内圣外王,王者,威也,敬也。所谓内圣外王的真义,即:内通,外敬,内智,外威。】

  佛说中有所谓“金刚九喻”。其中之七、八、九等喻曰:“观过去如梦”,“观现在如电”,“观未来如云”。其实所谓梦、电、云,无非都是“空”的喻象。最高的“般若”境界,实归结于空。③

  【③吕澂先生说:般若的基本原理“性空”,与道家言“无”相印合。般若学说的“无相”、“无生”,相似于道家的“无名”、“无为。”】

  黑格尔说:“古代哲学家曾把空虚理解为原动者。他们诚然已经知道推动者是否定的东西,但还没有了解它就是自身(SeIbst)。

  必须悟得般若及真如之本体是“空”,才能得大智慧,也才会有大勇敢。

  大智慧,就是看得破。大勇敢,就是“菩萨行。”所谓“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所谓“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大乘的真境界实在于此!惟能入世,才会有智;惟能出世,才会有勇。(谭嗣同所著融合儒佛的《仁学》,精义亦在于此。)

  所以《西游记》中全智全勇的猴子名叫“悟空”。整个《西游记》本身,其实正是以佛理调侃人生诸色而设喻的一个象征主义的大寓言。

  悟得人生皆虚空,可以少却多少闲气和争论。须知一诠就是一错(因为必有“遮”)。所以只能随“诠”随“扫”,随遮随破;哪里求得到什么“绝对”?须知,汉语中的“绝对”一词本身也是来自佛语。④

  【④中古佛学在语言上对当代的影响举不胜举。甚至“阶级”一词,本初也是佛语。谢灵运“辨宗论”:“寂静微妙,不容阶级。积学无限,何为自绝?”…………(下略)】

  【以上文字摘录于何新著作《谈“玄”》一文,原文曾经收入于何新著《哲学思考》(下卷)#生活碎片# https://t.cn/A6qKteg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以及西藏人民的率真、热情与虔诚,他们脸上真正洋溢着的是幸福与快乐,那是因为他们有与生俱来的、坚不可摧的信仰;他们可以从天亮朝拜到天黑,是真正的顶礼膜拜,有的人甚
  • 这几天是真正让我见了原来没咋见过的用功的老外们,一典型American girl,每天在我准备在公寓公共休息区打咖啡的时候就已经精神抖擞的坐那搞科研了,中午1
  • (晚报记者:黄孝萍;编辑:雨琪;责编:蔚来)#花泽香菜[超话]# 【家有圆圆官推 / 官网】伴随着政府发布的紧急事态宣言,作为索尼音乐集团旗下商品所采取的发售延
  • #早间直通车# 多多给大家整理了近日好物~方便大家查找[ok]拍前可以参考原博的评论反馈,适合自己再下单嗷 科颜氏 新牛油果保湿眼霜7ml【49.9】 【39.
  • 春日甲太太这篇摘月真的好强两个人的故事写出了四个人的纠葛情感变化描写太到位了我在看的时候只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让我感觉自己脑回路清奇[单身狗]绮绮本质上是跟同一个
  • 只好止步,又退回到刚才排队的地方,心中非常不爽,这点小忙都不帮。 灰头土脑跑回去,母上大人很生气,说我实在太小气,连她爱吃的鸭脖都不买,要和我划清界限。
  • #二娜日记录# 今天脸色不太好呢 跑步的原因? 应该也不是... 早上拿出一年多未见天日的口红 还是最日常的豆沙色 薄薄的涂了一层 也太红了吧[允悲][允
  • 因此,陈皮并不是普通的橘子皮,需要柑皮经过三年以上的陈化,且需要陈的好,我们日常饮食中的新鲜橘子皮是不适合泡水、炖汤的。陈皮作为一味理气、健胃、化痰的常用中药,
  • 如果在炎热的环境下,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惫、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一定要警惕是否先兆中暑,并且做好相关缓解措施,防止中暑加重。如果
  • 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心态若安好,有什么是真正过不去的坎呢?身在红尘之中,凡事以善为本,有所为,有所不为,心坦然平和宁静,如开放的莲花一样自然从容
  • 啊啊啊真服了,怎么连邮政局都封了,连你都撑不住了,我目前为止已经被卡了两个快递了,都是我的本子[泪]啥比疫情你欠我的拿什么还[泪][泪]司马菜鸟也别一直催我去领
  • 中药涨了,医药商业短线也会有机会,总不能让我把代码给你打出来吧。指数突破在即,今天继续突破3500.昨天早盘跳空形成一个缺口,这里缺口不具有上攻性质,讲过了三月
  • 在久远历史中,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处的一个小小郑县发展为如今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每次飞跃,都与铁路密不可分。围绕“郑渝一线牵蜀道不再难”的主题,来自80余家新闻
  • 有些人 不叫信佛 应该叫 【信钱 】 我求佛能给我好运财富 那我就信, 不给我带来财富就怀疑。 其实我们总愿意看 “得到”多少,却永远不知道佛祖替我们“抵挡”多
  • 这几年常去一家饭店买早餐,是老两口开的,大爷经常现炸油条,阿姨经常煎韭菜盒子。头些天店门口贴了张纸要转让,我还颇有些伤感,尽量早餐都去那儿买。店里有只猫,好看,
  • 超多精美好礼说不定就是你的啦~[哇][哇][哇]①现场购买或参与分享获得通关劵,参与任一游戏,即可将副劵投入抽奖箱,每天整点统一抽金桔柠檬出位大礼包。[赢牛奶]
  •   1、标识标牌制作处理工艺——钣金工艺  对于钣金工艺,需要我们进行材料计算,了解材料的规格,计算制作标识牌的用料。  1、标识标牌制作处理工艺——钣金工艺 
  • 这种炫彩巴洛克的珠层实在是太薄了,前一秒还在赞叹流光溢彩,一钻头过去,发现珠层薄的就像我的意志力般一碰就碎。真的很好用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谢谢我的一个学姐,帮
  • #秦霄贤[超话]#旋儿哥真快啊四周年了可这才是我喜欢你的第927天两年六个月十五天 现在你的工作越来越多我不知道该高兴 还是该难过 高兴的是你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
  • #Upkurama[超话]# 这粉晶……这‮莓草‬晶……真的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平‮拿时‬某宝和某多多来比价的客人,你们真的可‮去以‬买回来对比一下,塑料和天然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