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齐己禅师(864—937)
《赠持法华经僧》

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
吾师有口何所为?
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
乍吟乍讽何悠扬,风篁古松含秋霜。
但恐天龙夜叉乾闼众,塞虚空耳皆耸。
我闻念经功德缘,舌根可等金刚坚。
他时劫火洞燃后,神光璀灿如红莲。
受持身心苟清洁,尚能使烦恼大海水枯竭。
魔王轮幢自摧折,何况更如理行如理说。

二、注释

1、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大乘佛教主要经典之一,经中宣扬
三乘归一之旨,以其法微妙,如莲花居尘不染。
2、篁:竹林,泛指竹子。
3、天龙、夜叉、乾闼:皆佛教中的天神。天龙,即“天龙八部”,
又称“八部众”,是佛教中的八种天神。夜叉,乃梵文音译,意为
啖鬼,也是天龙八部之一。乾闼,即“乾闼婆”,乃乐神和香神,亦天龙八部之一。

三、赏析

自佛学东渐,迄于唐代,不少诗人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一些影响,其诗中也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些佛法禅机,但多是借山水景物委婉道出。而此诗则不然,通篇以阐述佛法为主,这在唐诗中实在是不多见的。
此诗写僧人修持《法华经》的情形。“法华经”即“莲经”,全称是《妙法莲华经》,以其教法微妙,经典纯洁美丽如莲花,是佛教天台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诗开头点出 “吾师有口”与“众人有口” (说是非) 的差别,并用 “吾师有口何所为”提挈下文。随着写“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见其诵经之勤,“乍吟乍讽何悠扬”,见其诵经音调之铿锵、清远。“风篁古松含秋霜”,更是以鲜明的形象来表现诵经所达到的境界:听着这诵经声,仿佛使人置身于秋风微霜之中,与风竹古松为伴,心静神寂。接下去,诗从几个侧面来刻划诵经的功效。先写佛教中众神的反应。“天龙”,即天龙八部,又称八部众,是佛教中的八种天神。“夜叉”,是梵文音译,意为能啖鬼,是天龙八部之一; “乾闼”,即乾闼婆,是乐神和香神,也是天龙八部之一。两句借众天神的反应显示了诵经的威力: 众神耸耳聆听经文,多处蔽塞顿时豁开。“”, 音fu, 意为多、 密。 再写“我闻念经”的感受。“恶尽言功,善满曰德”,既已恶尽善满,自然六根清净,坚如金刚。佛家谓眼耳鼻舌身意六者为罪孽根源,这里借“舌根”指代六根。“金刚”,金中最刚之意,佛家用以比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法华经》具有如此功效,即便是到了世界末日,“劫火洞燃,大千俱坏” (《新译仁王经》),也能 “神光璀灿如红莲”般美丽。“劫火”,佛教指世界毁灭时的大火。诗人在列述《法华经》的威效之后,笔锋一转,对如何修炼提出自己的看法。
禅门并不主张读经、坐禅。史载一官员入一禅宗丛林,问方丈:出家人平时可读经、坐禅?方丈回答:不! 官员问:既不读经,又不坐禅,那干些什么? 方丈回答: 管教他们一个个成佛作祖。禅宗认为,直指本心、当下顿悟是得到解脱的最好方法。所以齐己在本诗中夸耀了读《法华经》僧的种种功德后,笔锋回转,提出: 既然只要受持《法华经》时身心洁净,就能断绝生死烦恼,那么,如果一切言行都如佛理去做,又如何呢?其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即禅宗任运自然的修行方法,要远远超过念经坐禅。齐己在此对念《法华经》僧看似扬之,实为贬之。前之褒扬,不过是为后之贬抑作伏笔,为张扬自己的宗派作铺垫而已。不过,齐己不是公开地指斥读经无用,而是用一个反问句戛然结尾,把答案留给读者自己去作,更显余音袅袅,余韵无穷。
这首诗重在阐述佛理,因此诗体采用了较自由灵活的杂言形式,有三言、四言、七言、九言、十言,但又以七言为主,散中有整,杂中见齐,洋洋洒洒,别有一番韵致。作者齐己,早年出家,精通佛典之余,亦好吟咏,常与当时的著名诗人郑谷酬唱。据《缃素杂记》载,“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人共定今体诗格”云云,可知齐己在诗歌方面也有相当高的造诣。这首诗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意境深邃,在给我们以审美感受的同时,也使我们体味到佛理的些许奥秘。
总之,这首诗写一个诵念《法华经》的僧人用功的刻苦,诵经之成效,以及作者本人对此举的看法。不但通篇谈论佛法,而且诗味愈浓。因为在形式上诗人采用了灵活的句式,七长八短,洋洋洒洒,读来韵致盎然。(作者简介如上)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初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初得道,在摩伽陀国伽耶山祠,与大比丘众千人俱。其先悉是结发仙人,皆阿罗汉,所作已办,心得自在,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菩萨万人,皆从十方世界来集,有大 威德,皆得诸忍、诸陀罗尼、诸深三昧,具诸神通。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香象菩萨、勇施菩萨、随智行菩萨以为上首。如是等菩萨大众百千万亿,其数无量。并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大众围绕。

尔时,世尊入诸佛甚深三昧,如实谛观诸法性相,而作是念:“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慧;除诸重担,度三有险道;灭无明,得真明;拔邪箭,断渴爱;成法船,击法鼓,吹法螺,建法幢;转生死种,示涅槃性;闭塞邪道,开于正路;离诸恶业,示于福田。我今当观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何法得?何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以身得?为以心得?若以身得,身则无知、无作,如草、木、瓦、石,四大所造,从父母生,以衣服、饮食、卧具、澡浴而得存立,必归败坏,无常磨灭。而是菩提,但有名字,世俗故说,无形无色,无定无相,无向无入无道,过诸言说,出于三界,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亦无所得,亦无戏论,无问无示,无有文字,无语言道。若以心得,心从众缘生,众缘生故空如幻,无处无相无性,亦无所有。于是中得菩提者,所用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皆空,但有名字,以世俗故,而有言说。是皆忆想分别,实无所有,无有根本,亦无体相,无受无著,无染无离,一相所谓无相。是故,于此法中,无有得者,无所用法,亦无菩提。如是通达,是则名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会中,立佛右面,执大宝盖以覆佛上。时,文殊师利默知世尊所念如是,即白佛言:“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善男子善女人云何发心?”

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善女人,当随菩提相而发其心。”

“世尊!菩提相者,当云何说?”

佛告文殊师利:“菩提相者,出于三界,过世俗法,语言道断,灭诸发无发是发菩提心。文殊师利,是故菩萨应灭诸发发菩提心,无发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者,如如法性相如实际,无分别,不缘身心,是发菩提心。不著诸法,不增不减,不异不一,是发菩提心。如镜中像,如热时焰,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应当如是发菩提心。”

尔时,会中有天子名月净光德,得阿惟越致,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菩萨缘何事故行菩萨道?”

文殊师利言:“汝可于此问于世尊。”

佛即告文殊师利:“汝答月净光德天子所问菩萨行法。”

文殊师利谓天子言:“汝可善听,我今当说。天子当知,诸菩萨道以大悲为本,缘于众生。”

天子言:“菩萨大悲以何为本?”

文殊师利言:“以直心为本。”

又问:“直心以何为本?”

答言:“于一切众生以等心为本。”

又问:“等心以何为本?”

答言:“以无别异行为本。”

又问:“无别异行以何为本?”

答言:“以深净心为本。”

又问:“深净心以何为本?”

答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本。”

又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何为本?”

答言:“以六波罗蜜为本。”

又问:“六波罗蜜以何为本?”

答言:“以方便慧为本。”

又问:“方便慧以何为本?”

答言:“以不放逸为本。”

又问:“不放逸以何为本?”

答言:“以三善行为本。”

又问:“三善行以何为本?”

答言:“以十善业道为本。”

又问:“十善业道以何为本?”

答言:“以摄六根为本。”

又问:“摄六根以何为本?”

答言:“以正忆念为本。”

又问:“正忆念以何为本?”

答言:“以正观为本。”

又问:“正观以何为本?”

答言:“以坚念不忘为本。”

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有几心能摄因、能摄果?”

文殊师利言:“天子,诸菩萨有四心能摄因、能摄果。何等为四?一者,初发心;二者,行道心;三者,不退转心;四者,一生补处心。初发心为行道心作因缘,行道心为不退转心作因缘,不退转心为一生补处心作因缘。复次,天子,当知初发心如种谷田中,行道心如谷子增长,不退转心如华果始成,补处心如华果有用。又,初发心如车匠集材,行道心如斫治材木,不退转心如安施材木,一生补处心如车成运致。又,初发心如月新生,行道心如月五日,不退转心如月十日,一生补处心如月十四日,如来智慧如月十五日。又,初发心能过声闻地,行道心能过辟支佛地,不退转心能过不定地,一生补处心安住定地。又初发心如学初章,行道心如学第二章,不退转心如能以章为用,一生补处心如通达深经。又,初发心从因生,行道心从智生,不退转心从断生,补处心从果生。又,初发心因势力,行道心智势力,不退转心断势力,补处心果势力。又,初发心如病者求药,行道心如分别药,不退转心如病服药,补处心如病得瘥。又,初发心法王家生,行道心学法王法,不退转心能具足学法王法,补处心学法王法能得自在。”

尔时,大众中有天子,名定光明主,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定光明主天子语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何等是菩萨摩诃萨略道,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言:“天子,菩萨摩诃萨略道有二,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一者,方便;二者,慧。摄善法名为方便,分散诸法名为慧。又,方便名为随众生行,慧名不转一切法相;方便名待应众生心,慧名不待一切法;方便名和合诸法,慧名舍离诸法;方便名起因缘,慧名灭因缘;方便名知分别诸法,慧名不分别法性;方便名庄严佛土,慧名庄严佛土无所分别;方便名知众生诸根利钝,慧名不得众生;方便名能至道场,慧名能得一切佛法。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复有二道,以是二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一者,助道;二者,断道。助道者,五波罗蜜;断道者,般若波罗蜜。复有二道,何等为二?一者,有系道;二者,无系道。有系道者,五波罗蜜;无系道者,般若波罗蜜。复有二道:一者,有量道;二者,无量道。有量道者,取相分别;无量道者,不取相分别。复有二道:一者,智道;二者断道。智道者,初地至七地;断道者,八地至十地。”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随智勇行,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何谓为菩萨义?何谓为菩萨智?”

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义名无用,智名有用。何谓义名无用?义是无为,无为法于法无用非用。又义者,非染相,非离相,是义于法无用非用。又义不增不减,于法无用非用。天子,何谓为智?智是忍道,道是心所用非无用,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智功归于断,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智名善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是处非处,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智,何等为十?一者,因智;二者,果智;三者,义智;四者,方便智;五者,慧智;六者,摄智;七者,波罗蜜智;八者,大悲智;九者,成就众生智;十者,不著一切法智。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发,何等为十?一者,身发,欲令众生身业清净故。二者,口发,欲令众生口业清净故;三者,意发,欲令众生意业清净故;四者,内发,一切内物不贪著故;五者,外发,欲令众生住正行故;六者,智发,具足佛智故;七者,慈发,示一切功德庄严故;八者,众生成熟发,守护智慧药故;九者,有为智发,具足定聚故;十者,无为智发,心不著三界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行,何等为十?一者,波罗蜜行;二者,摄行;三者,慧行;四者,方便行;五者,大悲行;六者,求助慧法行;七者,求助智法行;八者,心清净行;九者,观诸谛行;十者,一切所爱无贪著行。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思惟尽,何等为十?一者,思惟事尽;二者,思惟爱尽;三者,思惟法尽;四者,思惟烦恼尽;五者,思惟见尽;六者,思惟助道尽;七者,思惟受尽;八者,思惟不著尽;九者,思惟结使尽;十者,思惟助道场行尽。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十治法,何等为十?一者,治悭贪心,雨布施雨故;二者,治破戒心,三法清净故;三者,治瞋恚心,修行慈忍故;四者,治懈怠心,求佛法无厌故;五者,治不善觉观心,得禅定解脱自在故;六者,治愚痴心,生助决定般若波罗蜜法故;七者,治诸烦恼心,生助道法故;八者,治颠倒道心,修助四谛法故;九者,治执著心,时非时自在行故;十者,治我,观无我法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十善地,何等为十?一者,身善,离身三恶故。二者,口善,离口四恶故;三者,意善,离心三恶故;四者,内善,不著见身故;五者,外善,不著一切法故;六者,不著助智善,不贪助道法故;七者,不自高善,思惟圣道性故;八者,除身善,修集般若波罗蜜故;九者,离颠倒善,不诳一切众生故;十者,不惜身命善,以大悲化众生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贵随法行者能得菩提,非不贵随法行。随法行者,如说能行;不随法行者,但有言说,不能如说修行。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行道;二者,行断。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身自修善;二者,教化众生。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行智行;二者,不行智行。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善知分别诸地;二者,不分别地非地。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知诸地过而能转进;二者,善知具足从一地至一地。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善知声闻、辟支佛道;二者,善知佛道不退转行。”

尔时,佛赞文殊师利法王子言:“善哉!善哉!汝能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本业道,诚如所说。”说是法时,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文殊师利法王子等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欢喜信受。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卷终

谛深大师开示:什么是使无畏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佛门诸圣中,有使无畏菩萨,而使无畏菩萨之法,今当为众讲说,以令罪重之者,不能于佛制道场破坏使无畏法。

善知识,所谓使无畏法,乃令大众无畏,若有人打着戒律旗号,令大众因听生畏、因见生畏、因知恶生畏,等,是称使人畏惧罪,是罪为修道重罪之一,为破坏佛法道场之地狱因罪。

善知识,若有人见罪说罪之当报之实证者,是称救度。若有人见罪,将所见之罪说于无见之者,称为使罪于人,断灭善种之作。

善知识,佛门非有罪者能传,譬如:有人喝甘露时,汝与之说喝粪之感,是人必断纯甘露缘。若有人喝粪,汝当与之说喝粪之臭。

当今诸多罪众,不知佛法,却处处以重罪之见于佛门兜售,实如于甘露门兜售大粪,令甘露门染臭。

今日弟子群中有人以诛杀之相说于佛门戒律亦复如是。佛门本无杀染,因汝等传播诛杀之相而遭杀染,汝等有重罪。

善知识,佛制戒律,非不识戒之根本者能传,是故汝等当于得戒者得戒后,以智慧传。

佛门救度大众,于作恶处说恶报,于做罪处说罪报,不于无罪处说罪报,更不于无恶处说恶报。谛深2016,2,21日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百合小说[超话]# gl小说推荐《怦然为你》 时懿 &傅斯恬 终篇 He摘录:这次,房子、车子都是我自己买的,她对傅斯恬许诺:“来来,再也没有人能赶我
  • “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见证和缩影,独山大道建成前曾是又窄又乱的老环城路,2000年建成的独山大道,横贯南北,拓宽了不少,焕然一新,拉大了城市框架,如今已然是城市车
  • 如在德钦县发掘出版的《加岭传奇之部》以歌颂藏汉友谊为主要内容,书中的山名、地名、风俗等都是云南独有,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藏族史诗《格萨尔》又被译为《格萨尔王传》
  • 慢性咳嗽的经验性治疗是指病因诊断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病情和可能的诊断基于相应的治疗措施,通过治疗反应来确立或排除诊断。”3找不到病因,又该怎么办……多数慢性咳嗽
  • 我無奈卻又毫髮無傷的跟G說:妳們真的誤會了,我不是壞的。然後心裡有一個念頭:還不能把所有事跟當事人講,他們還沒準備好,有的人會害怕。
  • 是的必须美好,人间就像游乐场,来到人间一定不枉此生,此生不后悔,红尘中一路修炼和检视自己,活成一道属于自己的光,不攀比不娇作,活成最舒服的样子就好!逢春不游乐,
  • 怎么我们被限制自由了,有的人上不了班收入都没有,要被迫买十几块钱一斤的蔬菜,结果不能按时下去做核酸还要后果自负?我也不知道是天气潮湿还是学校水质太差,反正是瑟瑟
  • 后来后来我想要做到别人想做的事 我也想要过我的精彩人生 可我从来不是被眷顾的一方 天堂之门是否为我打开 我不明白 但我想的很明白 失去的永不复返 而世界是守恒的
  •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我乐真好,怎么发现那些不为人知与众不同的美的啊,我之前真的只庸俗粗浅地以为奥特曼就是打打杀杀和奇迹再现现在听着那些bgm,才发现原来这么美……
  • 《一方下落不明未满两年,法院应否判决离婚?-广州律师-广州越秀区律师事务所案件咨询收费-鑫霆律师》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 到了南澳,我没想到南海竟然那么仙、那么渺,纯净淡然地美着,原以为只有在东南亚才能见到的海之颜色,展然呈现眼前。长山尾灯塔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灯塔,鲜艳的赤红身子,
  • 佳哥手作青团,奶酪球真是让人情不能自已,还要回购n次! 过年前到新家后外面乱晃的一顿[坏笑]一个人自娱自乐看好friends后犒劳自己下[嘻嘻]又是性价比贼高的
  • #我欠春天一次旅行##原创旅行摄影##摄影[超话]# 春姑娘,我带着一身春寒,刚从不远处的迪化古城而来,只为你明媚的足迹,在这里,我看到了你欢快的讯息。春天是一
  • !!
  • 会上,简阳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鄢建章同志就计生协会暖心家园项目阶段性工作、计生保险工作、2022年市级项目申报工作以及下一步“一老一小”服务发展思路进行
  • 白法又叫善法,身口意三门能引无罪安乐的行为都是白法,也就能增长守护一切福德18、增长妙称遍满三界念诵地藏咒能增长美名周遍三界。如果我们能以虔诚心,在殷勤的基础上
  • 和宝宝商量好,不在人前母乳,可以大幅度减轻妈妈的负担,将母乳愉快地坚持到底。不但宝宝会和妈妈更亲密,分泌母乳所必须的催产素,也会让妈妈从生理上对宝宝产生更多的母
  •   八字(第三柱)日柱的地支为酉  地支在酉:要特别小心另一半,因为他会是个超级大桃花,比较容易红杏出墙或出轨,他的个性热情、急躁,且自尊心强,你若用话语刺激他
  • ——《周易·乾卦》1. 潜龙勿用:在时机不成熟或者自己能力不够的时候,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周易·乾卦》1. 潜龙勿用:在时机不成熟或者自己能力不够的时候,
  • 符纯祥指着青花椒产业园说,这片土地之所以能从“荒山”变成“金山”源于四年前的一次群众会,“利用荒山发展产业增收,是大家都赞成的主意,但前期投入多、成本回收周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