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三宝恩者,名不思议利乐众生无有休息,是诸佛身真善无漏,无数大劫修因所证,三有业果永尽无余,功德宝山巍巍无比;一切有情所不能知。福德甚深犹如大海,智慧无碍等于虚空,神通变化充满世间,光明遍照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烦恼业障,都不觉知。沉沦苦海生死无穷,三宝出世作大船师,能截爱流超升彼岸,诸有智者悉皆瞻仰。
  “善男子等!唯一佛宝具三种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第一佛身有大断德,二空所显,一切诸佛悉皆平等。第二佛身有大智德,真常无漏,一切诸佛悉皆同意。第三佛身有大恩德,定通变现,一切诸佛悉皆同事。善男子!其自性身无始无终,离一切相绝诸戏论,周圆无际凝然常住。其受用身,有二种相,一自受用,二佗受用。自受用身,三僧祇劫所修万行,利益安乐诸众生已,十地满心,运身直往色究竟天,出过三界,净妙国土坐无数量大宝莲华,而不可说海会菩萨前后围绕,以无垢缯系于顶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名为后报利益。尔时,菩萨入金刚定,断除一切微细所知诸烦恼障,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现报利益。是真报身有始无终,寿命劫数无有限量,初成正觉穷未来际,诸根相好遍周法界,四智圆满。
  “是真报身受用法乐。一、大圆镜智,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此智名为大圆镜智。依大悲故恒缘众生,依大智故常如法性,双观真俗无有间断,常能执持无漏根身,一切功德为所依止。二、平等性智,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佗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众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转五种识得此智慧,能现一切种种化身,令诸众生成熟善业,以是因缘,名为成所作智。如是四智而为上首,具足八万四千智门,如是一切诸功德法,名为如来自受用身。
  “诸善男子!二者如来佗受用身,具足八万四千相好,居真净土说一乘法,令诸菩萨受用大乘微妙法乐。一切如来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于十种佗受用身。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利益安乐无数众生。第二佛身,坐千叶莲华,为二地菩萨说千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千佛世界,利益安乐无量众生。第三佛身,坐万叶莲华,为三地菩萨说万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万佛国土,利益安乐无数众生。如是如来渐渐增长,乃至十地佗受用身,坐不可说妙宝莲华,为十地菩萨说不可说诸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不可说佛微妙国土,利益安乐不可宣说不可宣说无量无边种类众生。
  “如是十身,皆坐七宝菩提树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善男子!一一华叶各各为一三千世界,各有百亿妙高山王,及四大洲、日月星辰,三界诸天无不具足。一一叶上诸赡部洲,有金刚座菩提树王,其百千万至不可说大小化佛,各于树下破魔军已,一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大小诸化佛身,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诸资粮及四善根诸菩萨等、二乘、凡夫,随宜为说三乘妙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佛慧。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余众生说人天教,令得人天安乐妙果。诸如是等大小化佛,皆悉名为佛变化身。善男子!如是二种应化身佛,虽现灭度,而此佛身相续常住。
  “诸善男子!如一佛宝,有如是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利乐众生广大恩德,以是因缘,名为如来、应、正遍知、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善男子!一佛宝中具足六种微妙功德: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无足二足及以多足众生中尊,四者极难值遇如优昙华,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六者世出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义依。具如是等六种功德,常能利乐一切众生,是名佛宝不思议恩。”
  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一佛宝中,无量化佛充满世界利乐众生。以何因缘,世间众生多不见佛,受诸苦恼?”
  佛告五百长者:“譬如日光天子放百千光照明世界,而有盲者不见光明。汝善男子!于意云何?日光天子而有过否?”
  时长者言:“不也。世尊!”
  佛言:“善男子!诸佛如来常演正法利乐有情,是诸众生常造恶业,都不觉知、无惭愧心,于佛法僧不乐亲近。如是众生罪根深重,经无量劫不得见闻三宝名字,如彼盲者不睹日光。若有众生恭敬如来,爱乐大乘尊重三宝,当知是人业障销除、福智增长、成就善根,速得见佛,永离生死,当证菩提。
  “诸善男子!如一佛宝有无量佛,如来所说法宝亦然,一法宝中有无量义。善男子!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无漏能破无明烦恼业障,声、名、句、文名为教法;有无诸法名为理法;戒、定、慧行名为行法;为无为果名为果法。如是四种名为法宝,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到于彼岸。善男子!诸佛所师即是法宝。所以者何?三世诸佛依法修行,断一切障得成菩提,尽未来际利益众生,以是因缘,三世如来常能供养诸波罗蜜微妙法宝,何况三界一切众生未得解脱,而不能敬微妙法宝?
  “善男子!我昔曾为求法人王,入大火坑而求正法,永断生死得大菩提。是故法宝能破一切生死牢狱,犹如金刚能坏万物;法宝能照痴闇众生,如日天子能照世界;法宝能救贫乏众生,如摩尼珠雨众宝故;法宝能与众生喜乐,犹如天鼓乐诸天故;法宝能为诸天宝阶,听闻正法得生天故;法宝能为坚牢大船,渡生死海到彼岸故;法宝犹如转轮圣王,能除三毒烦恼贼故;法宝能为珍妙衣服,覆盖无惭诸众生故;法宝犹如金刚甲胄,能破四魔证菩提故;法宝犹如智慧利剑,割断生死离系缚故;法宝正是三乘宝车,运载众生出火宅故;法宝犹如一切明灯,能照三涂黑闇处故;法宝犹如弓箭矛槊,能镇国界摧怨敌故;法宝犹如险路导师,善诱众生达宝所故。善男子!三世如来所说妙法,有如是等难思议事,是名法宝不思议恩。
  “善男子!世出世间有三种僧:一菩萨僧,二声闻僧,三凡夫僧。文殊师利及弥勒等,是菩萨僧;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是声闻僧;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名凡夫僧;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而供养者获无量福。如是三种名真福田僧。复有一类名福田僧,于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诸法僧圣所制戒深生敬信,自无邪见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赞叹一乘,深信因果常发善愿,随其过犯悔除业障。当知是人信三宝力,胜诸外道百千万倍,亦胜四种转轮圣王,何况余类一切众生?如郁金华虽然萎悴,犹胜一切诸杂类华。正见比丘亦复如是,胜余众生百千万倍,虽毁禁戒不坏正见,以是因缘名福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养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无有穷尽,供养前三真实僧宝,所获功德正等无异。如是四类圣凡僧宝,利乐有情恒无暂舍,是名僧宝不思议恩。”
  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闻佛法音,得悟三宝利益世间。然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
  尔时,佛告诸长者言:“善哉,善哉!汝善男子!能问如来甚深妙法,于未来世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譬如世间第一珍宝具足十义,庄严国界饶益有情,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一者坚牢,如摩尼宝无人能破,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二者无垢,世间胜宝清净光洁不杂尘秽,佛法僧宝亦复如是,悉能远离烦恼尘垢。三者与乐,如天德瓶能与安乐,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与众生世出世乐。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六者威德,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七者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八者庄严,如世珍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法王菩提宝宫。九者最妙,如天妙宝最为微妙,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超诸世间最胜妙宝。十者不变,譬如真金入火不变,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世间八风不能倾动。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宝。善男子!我为汝等略说四种世出世间有恩之处,汝等当知,修菩萨行应报如是四种之恩。”——大正藏第 03 册 No. 0159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即是生灭心。说彼实相密要之言。如盲辩色。因他语故。说得青黄赤白黑。而不能自见色之正相。今不能见诸法者。亦复如是。但今为生所生。为死所死者。而有所说者。乃于其人。即无生死之义耶。若为常无常所系者。亦复如是。当知大得空者亦不自得空。故说有空义耶。故知能了万法无生之性。是为得道。大般若经云。佛言。善现。以一切法空无所有。皆不自在。虚诳不坚。故一切法。无生无起。无知无见。复次善现。一切法性。无所依止。无所系属。由此因缘。无生无起。无知无见。华严经云。如实法印。印诸业门。得法无生。住佛所住。观无生性。印诸境界。诸佛护念。发心回向。与诸法性。相应回向。入无作法。成就所作方便。是以不了唯心之旨。未入宗镜之人。向无生中。起贪痴之垢。于真空内。着境界之缘。以为对治。成其轮转。若能返照。心境俱寂。如诸法无行经云。若菩萨见贪欲际。即是真际。见瞋恚际。即是真际。见愚痴际。即是真际。则能毕灭业障之罪。乃至凡夫愚人。不知诸法毕竟灭相故。自见其身。亦见他人。以是见故。便起身口意业。乃至不见佛。不见法。不见僧。是则不见一切法。若不见一切法。于诸法中。则不生疑。不生疑故。则不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故。则自寂灭。不思议佛境界经云。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能了知如来所住平等法不。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我已了知。佛言。童子。何者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凡夫。于空无相无愿法中。起贪瞋痴。是故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即是如来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空岂是有法。而言于中。有贪瞋痴。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是有。是故贪瞋痴亦是有。佛言。童子。空云何有。贪瞋痴。复云何有。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以言说故有。贪瞋痴。亦以言说故有。如佛说。比丘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此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非不有。若不有者。则于生起作为诸行之法。应无出离。以有。故言出离耳。此亦如是。若无有空。则于贪瞋痴。无有出离。以有。故说离贪等诸烦恼耳。中观论偈云。从法不生法。亦不生非法。从非法不生。法。及于非法。直释偈意。法即是有。如色心等。非法是无。如兔角等。若从法生法。如母生子。法生非法。如人生石女儿。从非法生法。如兔角生人。从非法生非法者。如龟毛生兔角。故般若假名论云。复有念言。若如来但证无所得者。佛法即一非是无边。是故经言。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谓何。即无所得。未曾一法。有可得性。是故一切。无非佛法。云何一切。皆无所得。经云。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云何非耶。无生性故。若无生即无性。云何名一切法。于无性中。假言说故。一切法无有性者。即是众生如来藏性。庞居士偈云。劫火燃天天不热。岚风吹动不闻声。百川竞注海不溢。五岳名山不见形。澄清静虑无踪迹。千途尽总入无生。故知诸法从意成形。千途因心有像。一念澄寂。万境旷然。元同不二之门。尽入无生之旨。所以傅大士行路难云。君不见。诸法但假空施设。寂静无门为法门。一切法中心为主。余今不复得心原。究捡心原既不得。当知诸法并无根。又无生有二。如通心论云。一法性无生。妙理言法。至虚言性。本来自尔。名曰无生。二缘起无生。夫境由心现。故不从他生。心籍境起。故不自生。心境各异。故不共生。相因而有。故不无因生。亦云。一理无生。圆成实性。本不生故。二事无生。缘生之相。即无生故。止观云。若释金刚经。即转无生意。度入不住门中。种种不住。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等布施。虽诸法不住。以无住法住般若中。即是入空。以无住法住世谛。即是入假。以无住法住实相。即是入中。此无住慧。即是金刚。三昧。能破盘石沙砾。彻至本际。又如释迦牟尼入大寂定金刚三昧。天亲无著论。开善广解。讵出无生无住之意。若得此意。千经万论。豁矣无疑。此是学观之初章。思议之根本。释异之妙慧。入道之指归。纲骨旷大。事理具足。一解千从。法门自在。故知一切诸法。皆从无生性空而有。有而非有。不离俗而常真。非有而有。不离真而恒俗。则幻有立而无生显。空有历然。两相泯而双事存。真俗宛尔。斯则无生而无不生。不住二边矣。如古德颂云。无生终不住。万像徒流布。若作无生解。还被无生固。

星云大师:
佛教的时空观
空间
( 须弥纳芥子
微尘容虚空 )

1 、前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包括心外的空间与心内的空间。

心外的空间是指我们生存的外在环境,譬如我们居住的房舍、活动的场所,甚至于宇宙自然界等,

都是我们心外的空间。

其中尤以“ 家 ”是我们最直接、最密切的生活空间,

当一个人经过了白天的辛苦工作,到了晚上,总希望回到温暖的家,以养息疲惫的身心;

即使一只小鸟,飞过千山万水,也要回到窝巢里栖止。

不论“ 家 ”也好,“ 窝 ”也好,这就是生活的“ 空间 ”。

一个人如果不能把生活的空间安排妥当,就无法过着舒适的生活。

根据历史记载,有不少的战争,起因都是为了争夺土地,

这就是“ 空间的争夺 ”,空间对于人类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一个人平常活动的心外世界,不论是过去的君王诸侯或将相百官,他们的权势威力不论有多大,

他们所能到达的空间仍然是有限的。

尽管科学文明已经发展至太空时代,美国人也已率先把人类送至月球,

但是在这个宇宙虚空之中,除了月球之外,

还有其它多如恒河沙数的星球,人类还不曾见闻过,更遑论登陆了。

所以,一个人除了有心外的空间,更要有心内的空间,心内的空间就是心胸的开阔。

在佛法中说,我们的“ 法身自性 ”

是“ 横遍十方,竖穷三际 ”,

因为法身慧命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无处不遍,无所不在;

我们的真心本性是不生不死,是永恒如一。

所以,佛教的时空观认为,时间是竖穷三际,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无始无终的;

空间则是横遍十方,横:

此方世界、他方世界、十方世界,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这就是我们心内的空间。

一个人能体会心内的空间,便能了解“ 微尘不算小,虚空不算大 ”的道理,

便能领略“ 须弥纳芥子,微尘容虚空 ”的奥妙了。

2 、须弥纳芥子

“ 须弥 ”,由须弥山转借而来,喻指极大的空量。

佛教的宇宙观主张:

宇宙是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须弥山是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的高山。

据《立世阿毗昙论、数量品》卷二记载:

“ 须弥山周遭为须弥海所围绕,高为八万由旬,深入水面下八万由旬,基底呈四方形,周围有三十二万由旬,

继之为八山,山与山之间,隔着七海 …… ”由此转喻为极大的意思。

“ 芥子 ”,原是芥菜的种子,颜色有白、黄、赤、青、黑之分。

因为它的体积微小,因此借以比喻为极小之物。

《北本涅槃经》卷二说:

“ 佛出世之难得,犹如芥子投针锋。”

因为芥子与针锋均为极微小之物,因此以“ 芥子投针锋 ”来比喻极为难得的事。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七,将芥子与菖蒲、沉香等,共列为三十二味香药之一。

又,《大日经义释》卷七说,芥子性辛辣异常,多用于降伏障难的修法。

因此,密教中,将白芥子置于火中燃烧,作为退除恶魔、烦恼,及加持祈祷之用。

“ 须弥纳芥子 ”一语,禅宗用来表示超越大小、高低、迷悟、生佛等差别见解,而达于大彻大悟、融通无碍的境界。

《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说:

“ 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住不思议解脱法门。”

佛教中的须弥山

在华严宗,则用来表示华严境界中不可思议的“ 法界之显露 ”,

意思是说法界的体性广大不可思议,无所不包而大小无碍;

因此即使以须弥山放入一芥子中,须弥山不缩小,而芥子也不膨胀。

这种“ 大小无碍 ”的思想,是佛教所特有的思想。

过去有座寺院,挂了一幅对联,对联上写着“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

有位读书人看了对联,百思不解,

问道:“ 须弥山那么大,藏一粒芥子是没有问题,可是小小的芥菜子里如何能容纳得了那么大的须弥山呢?

未免言过其实了!”

寺院的知客师于是反问道:

“ 你是读书人,想必听过
‘ 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 ’

这两句话吧!

现在就请你把一本书放进肚子里!”

“ 一本书怎么能放进肚子里呢?”

“万卷书都能读进去,为什么一本书就放不进去呢?”

书生闻言大悟,原来空量的大小是可以兼容的。

华严哲学一乘十玄门中的因陀罗网境界门,是借着覆盖于帝释天的因陀罗宫殿上的网目,每一个网目上结有一颗明珠,无数的明珠彼此光光相涉,相入相即;

每一颗明珠含摄一切珠玉的光芒,一微尘可以容纳一切佛剎,来说明大小无碍。

譬如我们小小的眼球有数万个眼细胞,一张小小的计算机磁盘片,可以储藏无数的资料,都是芥子纳须弥的证明。

这也都是在说明,我们不应该把事和理二分,而是要把事相和义理融会贯通,

这便是觉悟之后对空间的客观性和超越性的认识。

3 、微尘容虚空

“ 微尘 ”是眼根所取最微细的色量,诸经论中每以“ 微尘 ”比喻量的极小。

在小乘佛教如萨婆多部认为,构成宇宙最基本最细微的元素叫做“ 极微 ”,

也就是物质分析到极小不可分的单位,称为“ 极微 ”,又称为“ 微尘 ”。

《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二记载:

极微虽然没有长短方圆等形状,也没有青黄红白等色彩,不是肉眼所能看得见的,

但是极微确实为一实质存在的色法,一切物质均为极微所组成,

因此极微在虚空中占有一定的方位空间。

《俱舍论》卷十二说:

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的极微而成一团,称为“ 微尘 ”。

合七极微为一微尘,
合七微尘为一金尘,
合七金尘为一水尘,
合七水尘为一兔毛尘,
合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
合七羊毛尘为一牛毛尘,
合七牛毛尘为一隙游尘量。

这个隙游尘飞散在空中,就是我们肉眼所见到的色尘。

其逐次增加的数目,表列如次:

微尘:七个极微

金尘:四十九个极微

水尘:三百四十三个极微

兔毛尘:二千四百零一个极微

羊毛尘:一万六千八百零七个极微

牛毛尘:十一万七千六百四十九个极微

隙游尘:八十二万三千五百四十三个极微

以八十二万三千五百四十三个极微,成为一个隙游尘。

如此,则极微的渺小,实在令人惊叹。

又极微集合形成物质之时,至少必须具足地、水、火、风的四大,以及色、香、味、触的四尘,才能形成。

“ 虚空 ”,依《大乘义章》卷二说:

“ 虚无形质,空无有碍,故曰虚空。”

《宗镜录》卷六举出虚空十义:

( 1 )无障碍义:

虚空虽然遍一切处,但是绝不障碍任何一个色法。

因此《大毗婆沙论》说:

“ 虚空无障无碍,色行于中,周遍增长。”

( 2 )周遍之义:

虚空遍满一切,无所不至。

( 3 )平等之义:

虚空无有简择,于一切平等。

( 4 )广大之义:

虚空广大,无垠无际。

( 5 )无形相义:

虚空无有形状相貌。

( 6 )清净之义:

虚空恒常清净,无有垢染尘累。

( 7 )不动之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日宫天子太阳尊天赞》志心皈命礼 水晶宫内 琉璃殿中 端居天上放毫光 照耀实践无暗昧大千世界 万亿山河 一颗圆明 普照利益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 日宫尊天菩萨
  • )我們在八月下旬提出了我們在專輯平面視覺上的概念論述及想像(以下文長,大概佔一頁半A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包括他的生死,他的地位,他所拥有的威望和权柄,以及他对神的爱慕。其次,在吴孟达完成了合格的表演之外,整部电影的节奏也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差。
  • 可是,在师大图书馆后面还是旁边,好象是有过那样一条两旁植着柳树的水沟,好象是有过那样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好象是有过一位高大威武的老师远远走来,轻轻俯身问一个女孩
  • 重阳佳节自豪,来之不易、民族兴旺;激动不管三七、不论二一,依然惦念是唯一;感悟人民都在创新改变、体验奋斗着,没有忘记走过的苦难,真是弹指一挥间,站起富起又强起,
  • 今天把我的照片板和小白板在论坛上闲置转卖了 不想再要无所谓仪式感 多很多累赘添很多负担了 我就是一个恣意粗糙野蛮人 完全营造不了精致的仪式感 还是只能怎么舒服怎
  • 这个周末很完整 周六虽然头疼还是出了门 去体验了一次推背 这酸爽啊 最后拍的那几下 差点拍出了我的灵魂 回到家点了杯热咖啡 真的百试百灵快速治愈一天的头疼 终于
  • 主卧规划成小套房,将原本无序的空间打碎重建,在材质、色彩与点线面等模块的作用下,使彼此连通起来#合肥身边事# #我有一个家要设计# #家居设计# #合肥·金隅
  • 俗话说得好,穷养儿子富养女,妈这么对你也是爱你的体现(不是)希望你能和你漂亮媳妇儿好好过日子,妈特看好你俩[亲亲]最后,再次,宝贝生日快乐[抱一抱](想了想还是
  • 2.今天厉害了,妈妈买的米粉到了,爸爸说趁着周天他在家赶紧开吃第一顿,于是我们在计量温度的问题上一边探(争)讨(执)着,一边手忙脚乱的充好了,30ml水吃了有一
  • @TFBOYS-王源【wy vvy 二字 二字弟弟 xty】【王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 】【王源环球人物专栏作家 】【王源 大主宰 】【王源 牧尘 】【演员
  • 即将到来的新环境,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变动及改革,如何去适应这样的环境则是你们需要完成的目标。他开过旅行社,之前还在药企和瑞士表厂从事市场工作,其中包括在欧米茄O
  • [污]愿今年的每一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坚持好[偷笑]今天晚安啦#全世界最好的王霏霏# [小红花]#霏霏语录# 二零二一年三月七日阴“还在策划中”谈起新专辑,王霏
  • 如今您打算用忠诚、信义与汉王结交,一定比不上张耳、陈余结交更巩固,而你们之间的关连的事情又比张黡、陈泽的事件重要的多,所以我认为您断定汉王不会危害自己,也错了。
  • 苹果就只能拍月朦胧……也挺好看~[爱你][月亮] 我们拿着道理和手电,去追赶时间一翻身,那些不小心被我打翻的蓝色心事,开始在猫的眼睛上旅行银河取下星星写成情书,
  • 一大家人在饭桌前合影,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画面超温馨。#娱乐圈吃瓜日常#但愿你眼里看到是真实的我我想要的不是偶尔的热情不只是你想看月牙儿时伸手的抱抱不只是你
  • 龚俊做错了什么,要被拉去做这个造型,这三个月不洗才能出来的油头效果,这“娇俏”的小油刘海,这迷茫的小眼神,我们鬼谷老大啥时候受过这委屈!! 虽然孩子从始至终只想
  • 禅悦佛心之【解决问题】须菩提,受益惟谦,有容乃大。我们的厌倦与排斥,很多时候是因为缺乏愿力,把自己“置身事外”来看。心太小,只关注自己的苦乐,缺乏勇于担当的责任
  • #楼市[超话]# 网友提问:下岗工人社保断交十年了,要补七八万,需要补交吗? 回答: 这个问题,透露着鸡贼。 这个问题,并不完整。 我把这个问题补充一下。其
  • 但参加旅游看房团,只需支付车费100块——这样的车,每周都从全国各地的省会城市出发,吸引了无数游客。一开始大家还积极唱歌,五六个小时后,大家唱不动了,中介拿起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