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一詞由來:
自性,是佛學典籍中經常出現的一個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個宗派中,不論是小乘、還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有談到「自性」。大意主要有:其一,謂事物的本體、本質。比如《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弟子品第三》:「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其二,謂事物的存在狀態。比如《成唯識論•卷八》:「初能遍計自性雲何?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虛妄分別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為所緣故。」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不過,由於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賦予的含義也不一樣,具體來說:
(1)有部的自性:因緣聚合的有為現象中,具有自生、自成、永恆存在的自體。上座部佛教的空間世間。世間,即以崩潰、破碎、破壞、毀滅之義而為「世間」。 有三種世間:行世間、有情世間、空間世間。空間世間,也就是我們所處的這個物質世界。有部,具稱說一切有部,是上座部流出的大部派,盛行於西北印加濕彌羅一帶。主要論典有「六足一身」:「六足」即《法蘊足論》、《集導門足論》、《施設足論》、《品類足論》、《界身足論》和《論身足論》;「一身」是《大毗婆沙論》、及《發智論》等。其理論特點是三世實有,法體恆有。在《大毗婆沙論》中有自性門,說明某法的體性是什麼,這就是出體。有部論師對世間、身心一切現象,瞭解為複雜的綜合體,分析復合體而發現內在單一的本質,就是自性。這就是實有與假有。如《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三曰:「地雲何?答:顯形色,此世俗想施設。……地界雲何?答:堅性觸,此是勝義能造地體。」這裡把地分為二種:常識中的地,是和合有,是世俗假想施設而非真實的;佛說的地界,那是勝義有。從復合的總聚,而探得一一法的自性,也稱為分。分是不可再分析的,也稱為我。又如《大毗婆沙論》卷九曰:「我有二種:一者法我,二者補特伽羅我。善說法者,唯說實有法我,法性實有,如實見故。」此外自性,還有本性等別名,顯示了一切法自性,是自有、自成的,永恆存在的,所以《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一曰:「諸法實體恆無轉變,非因果故。」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九。對於這樣恆有的自性,與現實的無常生滅現象似乎相違,與緣起因果也徬佛不合。針對這些疑問,在《大毗婆沙論》中有著詳細的解釋說明。如《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六曰:「未來諸法集現在時,如何聚物非本無今有?現在諸法散往過去時,如何聚物非有已還無?答:三世諸法,因性果性,隨其所應,次第排立。體實恆有,無增無減,約依作用,說有說無。諸聚集物,依實有事,假施設有,時有時無。」這是說,諸法實體在三世中恆有,不能說從無而有,有已還無的,但依作用可以說有說無。又如《大毗婆沙論》卷三十九曰:「問:諸行自性有轉變不?設爾何失,若有轉變,雲何諸法不捨自相?若無轉變,雲何此中說有住導?答:應說諸行自性無有轉變。復次有因緣故說無轉變,有因緣故說有轉變。有因緣故說無轉變者,謂一切法各住自體、自我、自物、自性、自相,無有轉變;有因緣故有轉變者,謂有為法得勢時生,失勢時滅……故有轉變。」這可見有為法的生滅有無,約作用、功能而說。自體是恆住自性,如如不變的,因此稱為恆有。對於般若空性智慧無量的包容屬性,六祖慧能大師如是說:「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相。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從林。惡人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2)中觀家的自性:破斥有部的自性,提出無自性。龍樹不但熟諳印度非佛教的思想傳統,且受般若經新思潮的鼓舞,他所著的《中論》,因高度濃縮語言的頌文形式,種下日後詮釋上的爭端,帶動中觀學派的發展。中觀學派在接受唯識思想的挑戰與刺激之余,並沒有被它收編或擊倒,反而依照中觀思想的原理,提出一個可以超越唯識思想的辦法,那就是立於真、俗二諦的觀點上,從世俗諦的立場安立「唯識無境」的觀點,而在勝義真理的立場上採取「一切法畢竟空」的中觀派的觀點。在佛滅度後的五、六百年間,印度佛教史上是部派佛教盛行時期,由其是一切有部影響極大。到了佛滅度後七百年間,有龍樹大士出世,因感於有部思想不契合佛意,遂依《般若經》,造《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針對著有部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的思想,給予猛烈的評擊。同時,高竪緣起無自性的中道法幢,在印度佛教史上放出異常的光彩。中觀家的核心思想,就是緣起性空。緣起,即宇宙間一切有為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性空,謂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一切現象,皆無自性。《大智度論》卷三十一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又如《中論·四諦品》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名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這是說一切法無不是緣起,緣起法必然沒有自體,沒有自體所以性空。自性與緣起,從有部的立場去看,本來可以並立而相成的,但到了中觀家的經論里就變成水火不容了。以自性是自有、自成、永恆存在的,有自性就不必待緣起。既然待因緣和合而生,那就必然沒有自性。因此,緣起必然性空,性空才能建立緣起,只有這樣才是符合中道。像有部所說不僅不能建立,而且也是落於常見了。

为自己的死亡
作好准备 ──
略论玄奘法师
临终的修持方法

如何为自己的死亡作好准备呢?

办法之一就是参考歷代高僧大德的一生行事,

特别是他们的临终经验

—— 如何面对自身的死亡?

他们在临终时生起怎样的反应?

说过些甚么话?

採取过怎样的行动?

修持哪些法门?

透过考察那些大智慧的人面对死亡的经验,

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甚至得到一些对临终有益而实用的技巧,

以帮助自己
( 或他人 )
为死亡作准备。

在众多高僧中,
玄奘法师的临终经验很值得参考,

因为其传记中详细记录了法师面对死亡时的处理方式;

其临终的修持也全面地顾及到社会、
身体、
心理与心灵各个层面;

更重要的是,

玄奘法师在死亡时能够达到身、
心安乐无苦的善终状态。

因此,
本文将探究这位一代高僧的临终情况,
以及对其临终的修持方法稍作分析。

何谓「 善终 」?

「 善终 」
( good death ),

又称作
「 好死 」
( good dying )

或「 适当死亡 」
( appropriate death )。

要对
「 善终 」
作出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定义是困难的,

原因是很难依靠
「 善 」、
「 好 」,

或是
「 适当 」
这些具有价值判断的字词,

作出一个适用于每个人的、
具有普遍性的精确的定义。

然而,
若参考一些对
「 善终 」
观念的研究及调查报告,

我们却可以发现到对于何谓
「 善终 」,

还是存在着某些基本的共同看法的,

例如,
身体痛苦的减轻或解除被视为十分重要的要素;

除此之外,
死亡时心里感觉到平静与安祥,

也被看成是
「 善终 」的重要特徵。

或许可以这样说,
在临终时身体上及心理上的痛苦的减轻或解除,

就是构成
「 善终 」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玄奘法师临终的情况

在玄奘法师的传记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 下称《慈恩传》 )里,

详细记录了法师临终的过程及面对死亡时的处理方法。

《慈恩传》
记载着法师在临终时身体呈现善终的特徵
( 见下面8b ),

因此,
关于玄奘法师的临终情况与修持方法的内容,

相信对于想获得善终的人来说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在,
我先把玄奘法师临终情况的资料列引出来,

然后以四个层面作出分析,
最后整理其要点,
以作为得到善终方法的参考指引。

为方便之后作出分析,

现先把
《慈恩传》里
关于玄奘法师临终情况的相关资料
按时序分段并配上编号:
麟德元年
( 664年 )
正月初一日

( 1a ) 翻经大德及玉华寺众慇懃启请翻
《大宝积经》。

法师见众情专至,
俛仰翻数行讫,
便收梵本停住,

告众曰:
「 此经部轴与
《大般若》同,

玄奘自量气力不復辨此,
死期已至,
势非赊远。

今欲往兰芝等谷礼辞俱胝佛像。」

于是与门人同出,
僧众相顾莫不澘然。

( 1b )礼讫还寺,
专精行道,
遂絶翻译。

正月八日

( 2a )有弟子高昌僧玄觉因向法师自陈所梦,
见有一浮图端严高大,
忽然崩倒,
见已惊起,
告法师。

法师曰:
「 非汝身事,
此是吾灭谢之徵。」

正月九日暮间

( 3a )于房后度渠,
脚跌倒,
胫上有少许皮破,
因即寝疾,
气候渐微。

正月十六日

( 4a )如从梦觉,
口云:
「 吾眼前有白莲花,
大于盘,
鲜净可爱。」

正月十七日

( 5a )又梦见百千人,
形容伟大,
俱着锦衣,
将诸绮绣及妙华珍宝,
从法师所卧房室以次庄严徧翻经院内外,
爰至院后山岭林木,

悉竖幢旛,
众彩间错,
并奏音乐;

门外又见无数宝轝,
轝中香食美果色类百千,

并非人中之物,
各各擎来供养于法师。

法师辞曰:
「 如此珍味,
证神通者方堪得食。

玄奘未阶此位,
何敢辄受。」

虽此推辞而进食不止。

侍人謦欬,
遂尔开目,
因向寺主慧德具说前事。

法师又云:
「 玄奘一生已来所修福慧,
准斯相貌,
欲似功不唐捐,
信如佛教因果并不虚也。」

( 5b )遂命嘉尚法师具录所翻经、
论,

合七十四部,
总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又录造俱胝画像、
弥勒像各一千帧;

又造素像十俱胝;

又写
《能断般若》、
《药师》、
《六门陀罗尼》
等经各一千部,

供养悲、
敬二田各万余人,

烧百千灯,
赎数万生。

( 5c )录讫,
令嘉尚宣读,
闻已合掌喜庆。

( 5d )又告门人曰:
「 吾无常期至,
意欲捨堕,
宜命有缘总集。」

( 5e )于是罄捨衣资,
更令造像,

( 5f )并请僧行道。

正月二十三日

( 6a )设斋䞋施。

( 6b )其日又命塑工宋法智于嘉寿殿竖菩提像骨已,

( 6c )因从寺众及翻经大德并门徒等乞欢喜辞别,

( 6d )云:
「 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
所作事毕,
无宜久住,

( 6e )愿以所修福慧迴施有情,
共诸有情同生覩史多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

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
乃至无上菩提。」

( 6f )辞讫,
因默正念,
时復口中诵
「 色蕴不可得,
受想行识亦不可得;

眼界不可得,
乃至意界亦不可得;

眼识界不可得,
乃至意识界亦不可得;

无明不可得,
乃至老死亦不可得;

乃至菩提不可得,
不可得亦不可得。」

( 6g )復口说偈教傍人云:
「 南无弥勒如来、
应、
正等觉,

愿与含识速奉慈颜;

南无弥勒如来所居内众,

愿捨命已,
必生其中。」

( 6h )时寺主慧德又梦见有千躯金像从东方来,

下入翻经院,
香华满空。

二月四日夜半

( 7a )瞻病僧明藏禅师见有二人各长一丈许,
共捧一白莲华如小车轮,
华有三重,
叶长尺余,
光净可爱,
将至法师前。

擎华人云:
「 师从无始已来所有损恼有情诸有恶业,
因今小疾并得消殄,
应生欣庆。」

法师顾视,
合掌良久;

( 7b )遂以右手而自搘颐,
次以左手申左髀上,
舒足重垒右胁而卧,

迄至命终,
竟不迴转,
不饮不食。

二月五日夜半

(8a)弟子光等问:
「 和尚决定得生弥勒内院不?」

法师报云:
「 得生。」

( 8b )言讫,
气息渐微,
少间神逝,
侍人不觉,
属纩方知,

从足向上渐冷,
最后顶暖,
颜色赤白,
怡悦胜常,

过七七日竟无改变,
亦无异气。

对玄奘法师临终修持方法的分析

上引资料是玄奘临终前的行事纪录,

现在把这些资料归纳为四个层面作出分析,

即:
( A )社会层面;
( B )身体层面;
( C )心理层面;
( D )心灵层面。

( A )社会层面
死亡,
意谓将要离别这个世间的人与物;
离别所爱就会产生痛苦。

据《瑜伽师地论》所说,
临终者在临终时会面对五种苦,
其中三种可归类为社会层面上的苦,


「 离别所爱的财宝 」、
「 离别所爱的朋友 」
及「 离别所爱的眷属 」。

知道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世间,
玄奘法师在临终前广行布施,

如造画、
造像、
写经、
设斋,

以供养三宝及社会上有需要的人

( 见上面编号:
5b、5e、6a、6b );

此外,
他亦吩咐弟子要好好修行
( 5f ),

最后与他们欢喜辞别
( 6c )。

玄奘法师以布施对治
「 离别所爱的财宝 」,

以善意道别对治
「 离别所爱的朋友 」

及「 离别所爱的眷属 」;

这布施与善别,
正是对治因死亡而出现的
「 爱离别苦 」的方法。

由此現起空色境界,是漸次進修有功用之大樂道;

而此法門則是斷絕一切思慮,自然現證諸法實性,故與六加行不同。

又此道修智身虹身與隴部亦不相同,

因其非先化粗分三業為微細淨身,

而由究竟 “ 盡法性光明 ” 將粗細三業完全銷化于身智中。

大圓滿之體相用,即體性本淨,自性任運,大悲周遍。

說無始真理本來不生之空為 “ 體性本淨 ”,

此名 “ 了空無別 ”。

具有功力能現起淨不淨境為 “ 大悲周遍 ”,

此名 “ 現空無別 ”。

若將現前明空無取之無垢自心 “ 了 ” 性,

不加拘束 ( 不執著 ) 任其散緩,

無論起任何分別境相,均不去辨別好惡破立,

真修 “ 了空 ”,即是大圓滿心要。

以上就教相而言,總歸為 “ 大圓滿見 ”。

若就事相而言,則大圓滿本身不存在獨特功法,各種功法最後都通向大圓滿。

但是在最後階段有口授部
( 俗稱口訣 )。

梵語稱口訣為陀羅尼,意為總持法門。

大陀羅尼即大總持法門,乃總口訣。

諾那派對大圓滿事相有總口訣,

即祖祖相傳之大陀羅尼,

名曰《 “ 吽 ” 字無上秘密大圓滿心要 》,

有功法,亦有次第與口訣。

鄧老已總結成文。

故余按鄧師《圖座》手示並法本,奉誦再三,歡喜無量,法樂充滿。

蓋余既承緣師東密傳授印信,又得鄧師藏密祖傳口訣,傳法之任倍重,利生之願益堅,行願之境更高,敢不精進擔當乎?

此亦大圓滿之圓融密,圓融之密大圓滿也。

接法本之次日,聖園在家上首,傅梅根長者之玄孫告余,其十一月十二日遍行

“ 彼見餘盤坐入定,忽聞餘體內 ‘ 吽 ’ 的一聲。

彼驚喜曰:
‘ 吳伯!您得道了 ’,

餘未語,起而徑圍牆走雲,穿牆而過,出入無礙。

隨後餘將右手中食兩指指點牆上,身體平臥空中,後轉成倒立狀,落地後,

余欣喜曰:‘ 我得道了!我得道了!’

此時彼見餘頭頂上有一道琉璃光環,面色紅潤,向眾說法。

彼見地上有一本書,書為彼舅公

( 即顧淨緣師 ) 所寫。

且見一小兒在書本上畫,彼走進拾起書,遂寤。”

瑜伽現前,感應明顯,甚感緣師加持慈威,鄧師傳本之恩德。

憶及緣師嶽麓山五輪塔及諾祖廬山舍利塔,均未修復,出世法不淨,世法何能清淨,死者未安,生者又何以安?

正躊躇中,適逢傅梅老之孫婿劉光環將軍由台返鄉探親掃墓,余陪同祭掃甯鄉傅梅老之墓及嶽麓山緣師之五輪塔。

掃塔之前三晚,傅梅老玄孫又得遍行:

“ 五輪塔在修葺中,工繁役重,彼往返搬運原塔遺石等物,忽見遺石堆中有一匾,取出觀之,

正面書 ‘ 長久久遠 ’,
背面書 ‘ 已利利己 ’。

彼叔父見而讀之:
‘ 長久久遠,
已利利己 ’ 遂醒 ”。

同時,余妻顧新月
( 即緣師之女 ) 亦得遍行:

“ 伊見傅梅老玄孫挖地,地現五圓圈,每圈上顯兩手,右手均於胸前仰掌,左手則依次於胸前豎指以示一、二、三、四、五。

後天空出現群星,有五大星,光亮透明,中間一大星亦顯兩手,右手仰掌,左手握拳雲 ” 又 “ 伊見亡女菊生持一對金色叫雞而來,大呼 ‘ 好事成雙 ’ ”。

凡此遍行相通,一時感就集中,如影如響,誠不可思議矣。

欣慰奮發之餘,夜不成寐,遂步鄧老原韻和奉一詩雲:

指指點明假中空,
心心相印契參同。
天地造端於男女,
乾坤後繼乃屯蒙。
陽秘陰平色心一,
脈通音吽物我融。
願證蓮福圓滿果,
生死了在生活中。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農曆

戊辰十月十三日信如草記

草記至深夜二時許,始入睡,餘自得遍行:

“ 長江大河,
橫隔兩岸;
月明星稀,
清風徐來。

諾那夫婦在彼岸遠眺,極目山水。

餘仗劍至此,岸邊欲渡,為一大漢攔阻,

只聽諾祖夫人大呼:
“ 殺了他!
殺了他!”

余突大力騰空,挾此大漢躍至彼岸,

只聽諾祖大叫:
“ 過來了!
過來了!”

抵岸後,諾祖夫婦曰:
“ 考中了!
考中了!

殺之則輪回,劫波不了;

渡之則慈悲,不了而了!”

欣喜而寤。

空明覺了,不覺東方既白。

唯恐忘卻,急起而再記之。

頂禮龍天,
回向法界,
感歸清淨,
皆大歡喜。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家曆戊辰十月十四日信如續記

鄧老及其弟子朗一多傑見此《傳承記》,

認為《圖座》寫了最佳序言,欲刊出公眾,以廣流傳。

余無意序,只是神來興起,直抒胸臆,不假修飾,率爾成文,亦不自知如何寫出。

今諦審之,將《傳承記》與《圖座》合印成冊,不曰珠聯璧合,天衣無縫,亦可謂梯環同圓,優化組合,此正體現余與鄧老大圓滿之因緣也。

藏密法要,
不外身密修金剛身
( 文殊身 ),

口密誦 “ 吽 ” 字音
(蓮花語),

意密觀圓滿見
( 真實意 )。

諸凡天身、龍身、鬼身、神身、禽身、獸身、

一切人佛有情之身,

皆法界體性普賢等流之金剛身。

諸凡天籟地籟、
人籟物籟、
地聲水聲、
火聲風聲、
梵音潮音、
樂音噪音,
皆圓成實性,
眾生共同之 “ 吽 ” 字音。

諸凡夫見、二乘見、外道見、唯識見、中觀見、皆真如本性方便具足之圓滿見。

業流百川,終歸性海。

曰波曰濤、曰浪曰潮,緣異體同,皆一水也。

是餘不序《圖座》而為《圖座》序,

亦正鄧老加被,使余轉教付財耳。

是為甚深淨境傳承耶?

抑為法爾流通耳?

雞生蛋耶?

蛋生雞耶?

其何以圓融之諍而大圓滿之?

請下轉語。

末後一句,鄧老大叫:
“ 且吃咱三十棒。”

余示圓相,鄧老印可。

相識只在一笑中。

故再賦一首,奉詠鄧老,以志緣起:

體性本淨無生空,
自性任運有異同。
大悲周遍依他起,
空明覺了緣自蒙。
氣通脈通光一化,
智身虹身體雙融。
圓滿圖座傳心要,
於無聲處聽音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反馈 出身家庭农村大专卫校毕业 95年生一女,老公厂长96年抄股动用公款 亏30万走司法程序,命主从一私人医院借 了30万元替老公还债,从此以后在此工作致 今,
  • 我不知道她是谁,但这并不妨碍我借助她的评论祝愿她:每一个夏日的回忆都能够是完全快乐的。也许是谁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篇文中,我们之间这份美好的双向反馈,它宛如
  • 更希望孩子们能成为从小对民族有情怀、对国家有大义的孩子,这样长大才会爱自己的祖国,才能懂得以国家为荣,以国家利益为荣,才会懂得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生活,才会真正成
  • 多少婚姻:想离离不了,想过过不好?
  • 真的很好看啊真的很好看啊,是仙子的感觉[泪][泪][泪],为什么大家都不like…我会伤心的[悲伤][悲伤]虽然一开始没认出来,但认出来以后就狠狠爱上了[泪][
  • #比特币超话# 近一个月持仓1K-10K枚BTC大户BTC的四个主力持仓的情况:鲸苗(持仓10–100枚BTC)月内断崖式大量减持幼鲸(持仓100–1K枚BTC
  • 不过,台湾真要有此举动也好,对大陆来说,前方空虚正好拿下台湾的外岛,先扫清台湾岛外的障碍。 背后是因为:1、以斩首行动直接摘掉台湾指挥中枢的机率大增,2、外岛
  • 她说不要,我要和你多呆一会说着说着穿了羽绒服圆滚滚的就往我身上贴:呜呜呜老婆,我需要老婆在昏暗楼道间又偷到二十分钟和她谈恋爱,临近五点半她开开心心回公司收拾包包
  • #心疼肖战演的顾魏#看到弹幕说"顾魏只会逃避…"说实话 我挺羡慕说这些话的人的说明他们的人生道路相对挺平坦的你不知道人的信仰在崩塌的那一刻的
  • 被种草的法甜下午茶☕️ 可能是期望值太高了 整个甜品甜度略高 完全吃不出层次感 一个小甜品的价位在52-68元不等 价位和口味完全不对等座位也稍显拥挤 甜品都吃
  • 我和鸭姐讨论了很久,他这个脸型,到底是应该填充太阳穴,还是内推颧骨。喜欢了很长时间的人,古川雄辉和金宇彬,虽然金宇彬有鼻咽癌需要治疗,但是依然很钟情,至于古
  •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和研究,我对待墩墩睡眠的态度,是完全照书来的,而她刚好又居然是几乎照书长的——譬如两个小时那个月龄的孩子就该感到感到困倦了,所以
  • 身体的生物钟打败了想睡懒觉的脑子阳光映入朦胧的双眼真好 真好还能爱着你入睡前的想念醒来深深的爱意还很想很想 梦见你醒来觉得甚是爱你爱你勇往前行不回头爱你坚韧不拔
  • ​下午又要核酸检测,有居民高兴的不得了,因为核酸检测能下楼走两步,这是封闭管理中唯一能光明正大、理直气壮的时候。20天前第一次全市核酸检测时,外面还有雪,很多居
  • 【APG+氨基酸复配洁面】适合让人羡慕的天生好皮,温和亲肤刺激小,洗后清爽,清洁力up[星星][星星][星星][星星][空星][送花花]【追根溯源】珂岸氨基酸净
  • 九乌落,幽夜生,神宫荡荡,悠悠静默!九乌落,幽夜生,神宫荡荡,悠悠静默!
  • 其实就目前的白酒市场来说,不是湖南人心眼小,而是湖南的白酒市场处于一个“饱和”的状态,不可能容得下湖北的酒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湖南人不喜欢喝湖北的酒
  • “同学们不要慌张,服从指挥排好队,一会儿到了酒店,大家就可以休息了……”这一夜,48辆转运车用了14个小时,将市六十六中师生安全送至隔离酒店。从2月23日,学校
  • ”看到一段自称是格力前员工的网友发言:我在格力的时候,每个月都有专利考核,一共5个发明人,第一人,董明珠,第二人,研究院院长,第三发明人。截图所说内容,我觉得不
  • 由此可见,好的风水才能为人们带来好的运势,当发现自己的房屋出现了不好的风水,那么要试着改变;如果不能改变风水,换一个地方居住,也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由此可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