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言兵事#【有一种爱,跨越祖国对角线】爱的距离有多远?从齐鲁大地到青藏高原4000多公里,爱可以跨越大半个中国版图。爱的距离有多近?在通信方式如此发达的21世纪,当表达情感的方式从“一纸信笺”跨越到“网络时代”,军嫂王娟依然笃信“陪伴才是长情的告白”,且这种陪伴,应该是长相厮守的相伴。

为了与丈夫团聚,王娟3次向单位申请援藏工作。从山东泰安到西藏拉萨,如果用铅笔在中国地图上连成一条线,她恍然间发现,这是一条跨越半个中国版图的对角线!

望着那条线,王娟理解了相聚不易,每一个团圆的日子都是彼此生命中最暖的日子。

他叫李晓明,是西部战区空军某高原雷达站站长。这个家在山东威海的小伙,从军校毕业后,就把海拔5300多米的雷达站当作“家”。

她叫王娟,是国家电网山东电力公司员工。这个渤海之畔长大的姑娘,在高原遇到了令她心动的人,“一见到他,我就觉得在哪儿见过”。

然而,在拥有“军嫂”这个称谓之前,王娟并不知道这两个字所蕴含的滋味,也不懂这两个字的重量。她只是在电视上听过这样的台词:“有多少甜蜜,就有多少苦涩;拥有多少荣耀,也要承受同样多的沉重。”

2015年,王娟按照上级安排到西藏援助工作3个月。来到拉萨的第55天,那是一个周日,王娟在一次军地联谊活动中遇到在某直属分队任主官的空军中尉李晓明。也是在那一天,王娟相信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在遇见王娟之前,李晓明自诩是个“木讷的人”。作为一名“军校理工男”,他的世界完全由蓝天、雪山、雷达屏幕,以及战备值班表组成,一成不变。

王娟的出现,仿佛给他的世界带来一道光。那天,王娟穿着格子衬衫,在一抹暖黄色的灯光映衬下显得恬静淡雅……

告别时,他们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此时,王娟的首次援藏时间进度条,已经过去了一多半。

时针飞转。接下来的日子,王娟在海拔3000多米的拉萨城区工作,李晓明一直守在海拔5300多米的雪山上。交流中,两颗心越靠越近,渐渐“追平”了2000多米的“海拔差”。

2015年10月,王娟援藏工作期满,李晓明也在这个时间申请休假,陪伴王娟一起回到她在山东的老家。那一次,两家人第一次见面。爱的引力,让这次团聚甜蜜温馨。

2016年3月,王娟再次向单位申请援藏工作。这次入藏,王娟还有一个幸福的理由——一个月后,在高原的蓝天白云、皑皑雪山见证下,伴着战友们的祝福声,李晓明和王娟领取了结婚证。

又一年,王娟第3次申请援藏工作。她说,既然雷达站是丈夫的家,那便也是我的家。

3年时光,王娟3次申请援藏工作。没有人知道,她对高原的环境并不适应,一直都独自生活在海拔较低的拉萨城区。直到第3次援藏工作时的夏天,她才通过探亲,对李晓明的生活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我就想离他近一些,更近一些。”2021年5月,得知单位有调往拉萨工作的名额,王娟毫不犹豫报了名。当领导劝她再考虑一下时,她笑着说,我跟着他“回家”呢,还考虑啥?

就这样,王娟入职西藏电力公司拉萨分公司。一切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几乎是同时,一纸调令,李晓明被调到距拉萨千余公里、海拔5030米某中心雷达站任主官。

“我不能辜负组织的期望,不管在哪里,都要当好空中防线的千里眼。”走马上任,李晓明带领全站官兵狠抓战备训练。去年,在旅机关组织的技术比武中,他拿下指挥军官空情处置考核“擂主”。

同在高原,如今,李晓明和王娟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我们都忙。”他们还像没结婚时那样,要么利用出差间隙碰个面,要么约在车站外的奶茶店聊聊天。

今年春节,完成岗位调整,王娟的工作变得更加忙碌。她在电话里第一时间告诉了丈夫这一情况。李晓明说,我们趁年轻还要多努力,就像两颗互转的行星,成为对方“永恒的引力”。

一次偶然,三次援藏,情定终身。相恋至今,“携手奋斗”是两人心照不宣的约定。

那年,还在热恋阶段的李晓明和王娟相约到海边旅行。街边的礼品店里,李晓明拿起一个海螺壳工艺品,轻轻放在王娟的耳畔。“你听到大海的声音了吗?”“听到了,我听到了海的声音。”王娟将这张海螺壳的图片,永远留在微信朋友圈,她还留下一段话:用心聆听,每一片海、每一座山,都会唱歌。(解放军报 34号军事室)

日行一善,积善成德。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宽广的心、美好的心,感恩的心,这样才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善不可不弘,恶不可不去。善心人人有,快乐你我他。善念养善心,善心生善念。德不积不厚,善不行不成。人往高处走,善在心中留。至宝不常现,至善不常有。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由善入恶易,由恶入善难。心中不可少善,行事不可无善。勿起不善之念,勿阅不善之书,勿听不善之乐,勿吐不善之语,勿为不善之事,勿近不善之人,勿学不善之法,勿入不善之境。

那些为了红不要命的网红:有人出事前脸长黑斑,有人62楼失足坠亡
走红于网络的一群人,我们称之为网红,很多人都是由于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环境下被无限放大而意外走红。
在这些人中,有些是因为自身的才华而出名的,这种类型比较有内涵,且经久不衰。
然而,也有网红是因一些异于常人的事而意外成名,这些人需要通过持续的输出才能保持热度,也因此付出更多的代价。
网络上就曾经出现过三位网红,他们都因为各自的“特长”被全民皆知,但后来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中国辣王”李永志
河南郑州出现过一位吃辣高手,他一天能吃掉5斤辣椒,且多次参加国内外吃辣比赛大获全胜,因此得到了“中国辣王”的称号。
这位“中国辣王”就是李永志,出生于河南新郑市龙湖镇沙窝李村,高中文化程度,成名之前是一名装修工人。
李永志没有别的过人之处,他长相平庸、身材肥胖,如果不是因为发现了吃辣技能,他可能这辈子都会是个普通人。
李永志发现自己的吃辣技能,还要追溯到2008年的一天。
当时他到一家饭店吃午饭,由于正赶上饭点,饭店里的人特别多,都在等着厨师上菜。李永志那一桌早早就点了菜,却迟迟不见上菜,忙了一上午,早已饥肠辘辘的他按捺不住了。
看到桌子上摆着一碗用来调味的辣椒粉,李永志用勺子舀了一勺放进嘴里,没想到他吃起来不但不觉得辣,还感觉挺美味。于是他便端起那碗辣椒粉,把它吃了下去,吃一碗不过瘾,他索性把隔壁几桌的辣椒面都拿过来统统吃掉。
饭店老板看到桌子上的几碗辣椒粉都没了,怀疑是被李永志偷了,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是被他吃了——为了自证清白,李永志当着老板的面,又吃光了面前的另一碗辣椒粉,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李永志的名气渐渐传开了。
之后,李永志就开始频繁参加各种吃辣的比赛,接受来自全国各地高手的挑战,也接受报刊和电视台的访问。
2012年10月,李永志参加湖南卫视的《谁与争锋》节目,与几位闻名而来的挑战者比赛吃辣。
在节目中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这些高手,征服了在场的观众和主持人,这一战令他的名声传遍全国,从此得到“中国辣王”的称号。
2014年,李永志又更进一步,先是上了央视的综艺节目,拿到了“金筷子奖”;后又前往印度,参加“魔鬼辣椒挑战赛”,并在比赛中一口气吃下32颗魔鬼辣椒,打破了此前由一位印度老人创造的5颗魔鬼辣椒的纪录,令全印为之震惊。
那几年网络直播刚刚兴起,李永志也开始了他的吃麻辣烫直播。
他会准备一锅下了各种辣椒的麻辣烫,一边吃着从热汤里捞上来的辣椒,一边和网友互动,整个过程不吃一点别的菜,令网友看得惊叹连连。
气氛高潮时,满屏都是网友刷的各种礼物。
李永志还学会了通过视频自我营销,在视频中品尝来自世界各地的辣椒。
比如:阴阳毒蝎王鬼辣椒、黄魔鬼辣椒、千里达辣椒、中南美洲巧克力魔鬼辣椒等这些令人“闻风丧胆”的辣椒,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他曾宣称自己每天要吃掉5斤辣椒,而且要配白酒,吃起来才有味,一天不吃就周身不舒服。这样的“量”对于平常人来说难以想象,长久下来,身体难免会出现状况。
也许李永志自己都没想过,每天吃那么多的辣椒,自己身体是否吃得消。
身体上的损害是日积月累的,一次李永志刚刚吃饱后就感觉胃痛得厉害,手捂着肚子发了一身冷汗之后就痛得晕倒过去。
他的家人赶紧将他送往当地医院,经过医生的诊断,才发现长期吃辣已经导致李永志的食道和肠胃严重损伤,而且这种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李永志直到此时才后悔莫及,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虽然他的身体得到了恢复,消化系统却大不如前了。
如今李永志已经褪去了辣王的光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逞能了。
失去了热度之后,生活也变得很艰难,根据2021年12月25日他在网上的曝料,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收入了——“账单上都是0”。
可虽说身体受到了一定损伤,也不能长期靠吃辣直播赚钱,但好歹他小命还在——网上有不少像他这样“剑走偏锋”的网友,但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样幸运。
二、美食博主于海龙
《泡泡龙》是诞生于1994年的一款曾经风靡全球的休闲游戏,20多年后,它成了一位吃播网红的外号“泡泡龙”。
美食博主于海龙是美食探店的吃播博主,外号就叫做泡泡龙,他长得身宽体胖,以食量大出名,和红雨、大蒜涛两位年轻人组成“铁三角”。
于海龙以前是个外卖骑手,一个月辛苦赚下几千块钱,一不小心被客户投诉就要扣工资,生活十分艰难。
但一次吃自助餐的经历,却让他意外火了一把——当时他们三人结伴去吃自助餐,由于于海龙和大蒜涛的食量大,餐馆的老板对他们颇有微词。
于是三个人就当场和老板起了争执,红雨拿起手机把整个过程录了下来,又制作成视频发到快手上去。
没想到这个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晚播放量突破了1000万,且他们说的那句:“给这年轻的老板上一课”成了网络流行语。
他们三人之后就利用这次全网关注,开始了组队一起做吃播视频。
于是,三人就正式开始了短视频的创作,先是筛选那些传说中的美食店,再设计好桥段和对白,现场录制拍摄,再制作成美食视频发到网上去。
这个美食号很快就红火了起来,粉丝从10万涨到50万、100万,他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要说用心,他们也真的投入了很大的心思,业务遍布全国各地街头巷尾的美食店,不以档次划分,而是专注地方特色,因此吸引了大批网友观看。
再说食量,三个人的食量都是相当大的,在做视频时,为了突出品尝美食的过程和效果,他们总是放开肚子尽情享用,吃得酣畅淋漓不亦乐乎。
这些美食多以高热量食物为主,虽然靠这个赚了不少钱,但经常暴饮暴食,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于海龙本身的体重就已经超过300斤,长期这样无节制的饮食,且缺乏必要的运动,身体终会慢慢垮掉。
在于海龙后期发的几个视频中,有细心的网友就发现,他的脸上出现了黑斑,这是体内毒素没有办法正常排出,才在脸上显现出来的症状。
就有好心的网友劝他要节制饮食,控制食量,保重好身体,同时找个时间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
但网友们的关心并没有引起于海龙足够的重视,他依然我行我素,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终于量变引起质变,身体还是吃不消垮掉了。
2021年3月5日,于海龙参与拍摄一段公益的宣传视频期间,因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而不幸离世,年仅29岁。
吃播是于海龙的工作,肥胖是他的标签,当这两样成为一个人的卖点时,他的结局就似乎早已注定了。
所以,当赚钱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赚再多的钱也毫无意义,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啊。
在于海龙去世半年多之后,他的昔日搭档红雨开启了新的创作模式。
在于海龙的个人账号上,出现了其妹妹发布的新视频——于海龙没有结婚,生前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由于他的走红,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改善,但在他去世之后,家庭又陷入困顿。
妹妹透露因为于海龙去世,他的母亲伤心过度而生病住院,妹妹就通过账号一直更新着母亲的治疗过程进展。在母亲出院后,妹妹又利用这个账号发布一些日常生活的视频,也开始了自己的做饭教学。
虽然这样做是为了赚钱养家,但也有些网友不乐意,认为这样用于海龙的账号是在消费死者。甚至,有些好事人就不停在视频下面留言质疑她,此中的是是非非也很难评判。
三、“极限挑战达人”吴咏宁
2017年11月8日,湖南长沙的一栋高楼上,一个年轻的身影从高达263米的62层顶层平台失足坠下,落到另一幢大楼的楼顶平台上。
由于当时没人发现,吴永宁在楼顶上挣扎了数个小时才慢慢死去,直到11月9日早晨6点,他的尸体才被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发现。
2017年12月,他的女友用他的账号发布了一个视频,证实了他的去世。
吴永宁生前在视频网站上拥有99万粉丝,他上传过300个视频,收获很多关注,也获得了5.5万元的平台打赏。
在家中,吴永宁是个孝顺的儿子,2017年的中秋节时他回了一趟家,用自己辛苦赚来的这笔钱给家里购置了热水器、洗衣机,又给父母买了手机。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谎称自己在跟着剧组拍戏,并且一再保证不会去干冒险的事。
但当他打开手机上的视频录制镜头时,却又换上另一副脸孔——“喜欢高空、喜欢刺激、喜欢冒险”这些都是他的标签。
但他的这些举动都在将一步步带向深渊。
而这一切的起点,源自2017年8月6日他发的一条自拍视频——当时他在一幢10楼的建筑楼顶边缘玩平衡车,他把当天拍摄的视频发到网上后竟引起网友的关注,点赞人数很多,拿到了131元打赏。
在此之前,吴永宁是在横店跑龙套的临时演员,每天穿着戏服穿梭于各个剧组,赚着微薄的薪水。
这个来自湖南长沙农村的年轻人,钱包里藏着王宝强的照片,常将自己做群演时拍的视频发到网上,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王宝强那样出名。
但吴永宁始终等不到这样的机会,因此当看到自己发的视频引起关注时,他似乎在其中发现了商机。
于是吴永宁离开了横店,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极限咏宁”,开始专职做挑战极限和冒险的博主,自封“国内极限第一人”。
刚开始吴永宁和一些乐于此道的人组成了一个团队,他们认真挑选国内各地的高层建筑进行挑战。
在做这些危险动作的过程中,吴永宁的那些朋友渐渐发现他的大胆和疯狂,这令他们也感到害怕。
在力劝无效之后,大家都选择了与吴永宁保持距离,因此在后期的那些冒险视频拍摄时,吴永宁都是单干,这给他的最终出事埋下了伏笔。
2017年11月8日那天,吴永宁独自搭电梯上了楼顶。
因为没有同伴为他拍摄,他只能将手机固定在一个能够拍摄到全景的位置。实际上虽然拍了很多这种视频,吴永宁本身并不是健身爱好者,他的身材单薄,肌肉厚度和力量都不够。
当天吴永宁的状态也不是很好,他在大楼的外墙上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然后尝试用手抓着大楼外墙,把整个人吊在外墙上,做了几个引体向上。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视频上显示他似乎没办法翻回去,在坚持了一下之后,他失手坠落。
吴永宁的人生永远定格在26岁,没人知道他临死前的那几个小时经历过怎样的痛苦。
而他只是和这世上的芸芸众生一样,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出人头地,让生活过得好一点。
在吴永宁去世之后,他的母亲因为伤心过度,本来就不太好的身体,病情又进一步加重。他们把直播平台和吴永宁坠楼的大楼业主告上了法庭,最后获得10万元的赔偿。
四、结尾
李永志、于海龙和吴永宁,他们三人原本都是普通人,由于发现自己身上的“特长”而改变了命运,又因为这些“特长”最终害了自己,这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其实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专长,比如有人画画很好、有人烹饪有一手、有人打篮球很棒。但有些“特质”对自己是有害的,像上面这三位的悲剧,茄哥希望大家可千万别学他们为了红不要命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让你拿到手软~10月31日 万圣捣蛋趴南京市江宁区景枫KINGMO一起装扮成搞怪的动物鬼过一个温馨不惊悚的亡灵节吧!南京所有“动物”鬼都来了‼️免费私人化妆师高
  • (不止一人说我“无情”了,只是大家好像还都挺喜欢我的“无情”无情但有爱)#心理##成长#昨夜emo时刻刚刚看完俗女养成记2(跳着看的但完整看完了最后一集)关于爱
  • #萌宠##云吸猫##云养猫##北京地区专业上门喂猫##北京地区高端家庭寄养##北京友家喵星地球服务部# ​​​#北京上门喂猫##猫咪寄养##猫咪家庭寄养##春节
  • ”...“就梦到这里 失望的人红了眼眶”...“所以 真的不会有下次了吗”...“摇滚乐是救赎我的东西,却没能拯救你”...“未曾谋面的,也来不及相遇了”震惊
  • 学道之人,必须素位而行,尽己之分。这样就算是终日俗务纠缠,心也终日逍遥于物外。
  • 口味王与江南大学达成合作之后,双方将共建“口味王·江南大学联合研发中心”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围绕槟榔食品组分和营养,以及槟榔的风味、口感和作用等进行基础研究和新型
  • 几个重要数据:1.疫情开始以后,美国投入了占GDP高达25%的5.1万亿美元进行刺激,而且还要通过2-3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占GDP的10-15%继续刺激。5.
  • [爱你][爱你][爱你]【我捡破破烂回来了】外观有塑料感,算不算廉价……还好吧,airpods pro可以买十个它,还做不好就地315报警音质可以的,很惊喜,不
  • 其实这两年我不怎么爱吃甜了,可想来这些糖糕蕴涵的是老一辈人的祝福,便也吃得下。今天是幸福的一天,去奶奶家给奶奶买了老一辈爱用的雅霜,发现奶奶柜子上放了三瓶雅霜,
  • 市民朋友可以在其他银行的手机银行APP和厦门人社微信、厦门智慧人社微信等服务渠道,通过实名、实卡、实人认证自主完成签发流程并领取电子社保卡。10月28日起厦门电
  • 优秀的朋友,他们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做成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的有利因素不断累积,所以造就了如今优秀的他们。低下去的头,疲惫的眼神,虽然这么说很俗气,但是感觉眼里没
  • !晚上过来,好不热闹,特别是德云社门口很多人在拍照,不知道是在蹲谁呢?
  • 亮点特色:这家店的老板在丽江也有民宿,靠近湖边的位置绝了。 我每次去买奶茶 都会路过一个房子 房主是一名老师 在我曾经就读的小学里任教 她的房子靠近公交站台 屋
  • 如今,人空瘦,海棠落琼眸❸❹原文:我想你古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❸❺原文:我超级想你古风文:山河远阔,人间星河,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❸❻原文:我非常爱你古风文:
  • 日本留学生毕业归国后的就业指南(一)、不同规模企业的招聘标准●大型国企:最喜欢国内985/211的毕业生,留学生用的不多,一些需要用到外语或高精尖先进技术的岗位
  • 一旦尝试过“一个部位多一点儿,另一个部位少一点儿”就能精致全脸的甜头,就很难不上头。昨晚做的藕丸子和青椒拌皮蛋,做丸子真的很花时间,有点累人,而且从晚上五点多开
  •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升,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教学管理现代化研究重点实验学校”“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陕西
  • 第二党支部通过实际行动呼吁更多的党员干部参与到关爱孤寡老人的行动中来,让社会更加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发扬尊老爱老传统,传递社会温暖。我简直被萌化了[抱一抱]睡醒就
  • 陷落浦东美术馆的美好,看展是生活之乐事,有一种想办年卡经常光顾展览之美的冲动...[好喜欢][好喜欢]这些穿越时光的典雅作品,如今都来到了我们身边。#百年征程波
  • 笑会場、配信でご覧頂き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