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禅如何能够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顿悟法,就是“祖师禅”。

  从“祖师禅”这个角度,我想我们今天作一个说明,我想说以“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作为一个基础。当然,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五大法则是什么呢?就是六祖大师见性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这五句是对自性的赞叹,就是我们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第一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佛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说自性本自清净。

  我们修禅首先就一定要有一个绝对的自信,要完整地接纳自己。只要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完美,自己不够好,自己有好的部分有不好的部分,那个时候你就活在大脑思惟里面。我们的教育把我们由一个自然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人,所以像古人所说的“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为什么说“圣人不仁”呢?因为他教化人,他另外有一个什么?他会建立这个世间的秩序,他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而你一旦接受教育以后,你一定会展现你好的一面,隐藏你不好的一面,而一旦你一直隐藏你不好的一面的时候,你的能量一直在流失,去维持那个二元分裂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凡夫不能觉悟的根源。因为我们的能量水平一直很低,一直在流失。所以,首先一定要有绝对的自信,深信自己本自完美。从灵性生命来说,一切都是灵性生命的游戏,从这个角度来呈现。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见五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明白,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说,弟子来,“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看,这个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就求作佛。我们如果见师父的话,一定是说:“哎呀,我求我身体好,我事业遇到困境。”有没有谁敢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啊?有没有这样的担当?当然你现在鹦鹉学舌,那么说就已经不是了,那已经是知识的碎片,而不是当下的智慧了。所以一定要有这个样的顶天立地的心胸,这个是我们禅修的基础。

  第二句是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这是“八不中道”,科学进步了,我们更容易理解了,实质上也就是指物质和能量互相转化,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我们都知道了。微小微小的物质如果把它彻底转化为能量的时候,核能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无形的能量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物质生起来了,实际上它并没有新生;当有形的物质转变成无形的能量的时候,我们认为灭了,灭实不曾灭。

  这个“本不生灭”,我们其实可以借助一些简易的禅法来修,比如说,我们可以修一个“幻变三摩地”。她的修法就是三句窍诀:昼修幻身,夜修梦幻,后修光明。“昼修幻身”就是你要自己独处一个静室,沐浴焚香以后,对着一面大镜子来坐好;第二步就是你仔细地观察,不停地赞美这个镜子里面的自己每一处的优点,一直到你能够假戏真做,你真正地喜欢自己,而一旦你生起这个喜欢的心就马上要停止。又开始批评自己,挑这个镜子里面的这个影像自己的每一处的毛病,一直到真的讨厌这个我。那么在这个赞叹与批评之间,你一直这样去修的时候,你就会醒悟:实际上镜中的我只是一个影像。同样的,我们这个身体也只是一个影像,只是我们的灵性生命所幻现出来的、自显现出来的一个影像而已。这个时候可以契入到“身如幻”,一切外境皆如幻。

  实际上她的修行可以包含现分、明分、空分这三部分。我们是讲前面的现分这么一点点。打个比方,像我们在看电视,电视里面种种人物,我们看到他是幻,是虚幻的,对不对?种种人物都是虚幻的。如果我们融入到,我们以为自己就是镜中的人物的时候,我们会起实执心,会有种种的忧悲喜乐。我们在外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些都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电视机外面的自己也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实际上内外都是没有差异的,都是如幻显现的。如果深入地说的话,就是大圆满“三自解脱法”里面的“心性自解脱、法性自解脱和平等性自解脱”。

  第三句就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佛性中本自具足无量的光明,无量的福德。我们这个法界和宇宙是本自具足的,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当我们切断跟灵性生命的联系的时候,跟我们存在的本源的联系被切断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不足,我们会觉得匮乏。所以,大脑思惟就会使我们跟本自具足的灵性能量切断了。因此我们开始担忧自己的生存,因此成为掠夺者。

  其实宇宙之中从来不缺乏能量,缺乏的只是有效的关注和运用。我们如果开启灵性智慧的时候,我们当然知道整个法界的能量不可以被灭,也不可以被创造,本自具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其实本质上都是能量。能量是不灭的,不过是形式在转化而已,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个我们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就已经是经过印证的事实了。但是同时,能量是可以转换的。我们的修行从法相上来说,就是从振动频率低的,密度大的能量,能够升华到振动频率高的,密度小的能量,这样就能够超越凡夫身和心的束缚,一直到彻见本来面目,亲见本来面目。

  所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我们跟灵性智慧、跟灵性生命重新连接以后,我们就知道,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只是大脑思惟所产生的幻相。由于这种幻相我们信以为真,就产生了恐惧,因此成为一个掠夺者,成为一个永不满足者,就不能够知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觉醒的标志之一,就是心彻底满足了,不再去追寻了,不再去向外追寻,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解脱。

  第四句就是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八不中道”里面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对我们树立见地是非常好的,但是其实除了《中观宝鬘论》比较容易入之外,其他都不是容易的。尤其是在《七十空性论》里面,她怎么样来透过缘起来层层显空,是有完整的修证次第在其中的。有完整的显空,空不可以被证,而只是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有一个入手的方便,就是像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论》,像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都是我们能够入中观的方便。

  我们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自性的“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这一些。我们且说一个“不常不断”好了,现在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领悟了,不代表我们证得了。我们领悟了,我们听明白了,这个只是一种知识而已,是大脑的识性运作。那么,什么是“不常不断”呢?比方说,我们过去做了一件事,无论是善事还是恶事,这个事情的现象都消失了,对不对?为什么到后面,我们还会招感恶果呢?为什么?因为虽然现象消失了,但是它的作用力还在,它的作用力还会留下来。现行熏种子,熏在阿赖耶识里面,熏在含藏识里面。所以的话,从现象消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是“不常”;从它的作用力留下来这个角度,我们说它“不断”。所以其实觉醒的人就是洞见了诸法实相,这个时候他的心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能够深刻地洞见到:灵性生命是永恒的,没有出生没有死亡,不经创造而存在,不受小我的身体的束缚,也不受小我的人格结构的束缚。

  第五句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我们修行是要怎么样?是要证得我们佛性的“体、相、用”。实际上“体”是空,“相”是明,“用”就是觉,空、觉、明。所以不要错误地认为,听到空性智慧就总是偏到“空”的这一边,那么你在禅修实修的时候一定会产生障碍的,“空、觉、明”都应该要去修持。从“觉”这个角度来说,在佛就称之为大悲德、悲德,其实就是指万事万物的生机,万事万物的生命力。当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大脑思惟模式的局限、行为模式的局限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开始契入到心性自解脱的阶段。

  所以说,如何去展现我们的勃勃生机,展现像万事万物一样的勃勃生机,这个实际上就是开启我们内在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那当然就是灵性的智慧。所以说,心性自解脱契入法性,法性自解脱契入平等性,平等性自解脱成佛。这样的修持,她的次第先是从心性的解脱开始,不被我们自身的人格结构、人格的局限性、大脑思惟方式的局限性所限制,能够契入万事万物的法性。

  像禅宗里面的青原惟信禅师上堂的时候所说的:老僧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前面的第一个阶段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是被他的思惟方式所局限,只看到万事万物的相,看不到法性;后来能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候,是看万事万物都是看到法性,但是还有一个法性在,所以会被这个法性束缚住,所以要超越这个;更进一步是契入到平等性,契入平等性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清净,不是那个清净和染污相对的清净,而是绝待圆融的清净,这个时候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道”。在教理上面来说的话就是清净地菩萨,八、九、十地菩萨,但是仍然还是要修持平等性自解脱。

  这是我们略说祖师禅如何能够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大愿法师《亲见本来面目》

人一旦開悟能看到什麼?非常震撼!
原創 水木然

1

科技越發達,人類對世界的認知越清晰,越接近世界的真相。

"元宇宙"是當前人類最大的科技趨勢,勢不可擋,人人都在關注。

其實,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元宇宙"。

只要"元宇宙"的技術成熟,人類就會虛構出一個"新世界",然後就可以把很多人塞進去,讓他們在裡面繁衍。

或者當地球面臨日益惡化的環境危機,核危機,疫情等等,就會有一批人構建一個新世界,然後移民進去,開啟新生活。

這不就是當年諾亞方舟的故事嗎?地球發生了洪水,最後只有一小撮人才通過船隻實現了逃生......

按照這個邏輯,人類世界很可能就是一個被高維生命設計出來的"元宇宙"。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網路遊戲的本質是什麼?

人類只要構建一個虛擬的場景/角色和故事,然後設定了各種打怪和升級的程式,再設置各種各樣的角色,讓一個個ID帶入其中,這就類比了一個虛擬的世界:裡面各種角色互相鬥爭/合作,這讓很多角色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但是所有角色的命運都是被人類設定好的,誰都逃不了這個虛擬世界的邏輯。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該如何證明人生不是被高維生物虛擬出來的遊戲?

馬斯克一直認為:人類可能生活在一個被虛擬的計算機場景中,他堅信更高維度的生物很有可能是我們的造物主,就像人類也在製造更低維的虛擬世界(網路遊戲)一樣。

宇宙已存在了近140億年,而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歷史才不到一萬年,從統計學角度看,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內,很有可能多個維度的文明。

每一個維度的生命,都是由上一個高維生命創造出來的。高維生物是低維生物的造物主,低維生物都被設計好了程序,然後各自運轉,這就是低維生物的宿命。

用心感受下人生,是不是總是被宿命包圍,它讓我們無法掙脫,我們經常講造化弄人,生死輪迴,這種宿命很可能就是被高維文明設定的程式,成為了世界萬物運轉客觀規律。

2

在人類看來,人間的起起伏伏都是隨機的,但是對高維生物來說,一切都是按照他們設定的程式在演繹,一切都逃不出他們的手掌心。

先有程式,後有了世界萬物。老子發現了這個程式,把它稱為"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遊戲中的角色,只能遵守這個秩序。在他們眼中,程式是永遠獨立運行的,永遠無法更改的,迴圈運轉,生生不息。我們這個世界的"道"也是一樣(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至於這個「道」究竟是誰編寫的?老子說也不知道(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一直有悟性極高的人試圖破譯這個程式,比如中國人的八卦圖、河圖洛書、奇門遁甲等等,就是對這個程式的破譯。

當然,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只對遊戲規則感興趣,比如怎麼打怪升級的?而對遊戲本身的程序設計並不感興趣。也就是說,沒有幾個人願意研究世界背後的"道",大家都是為了現實世界的名利而奔波。

高維生命看待我們,就像我們看待一群螞蟻一樣,看到我們整日忙碌奔波,最終只是為了一場名利,就覺的人類非常可笑。

當然,高維生命也不想我們參透這個"道",他們通過一系列遊戲規則迷惑我們,讓我們沉迷遊戲規則不可自拔,而不是天天去研究遊戲背後的程式是怎麼來的。

然而,隨著人類科技水準的進步,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越來越深刻,越來越能去接近那個"道"。 人類不斷的悟道,問道,都是為了解讀這個"道"。

一旦參透了這個"道",就掌握了真相和命運,從此平步青雲。也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3

人類是高維生物的投影,世界是高維空間的監獄。

那些在犯了錯的高維生物都被流放到了人間,成為凡夫俗子,所以上帝說:你們每個人都有罪。至於要關多久,就看你自己的改造(修行)了。

有的人在世間誠心修行,積德行善,如果贖罪成功 ,下一世就會回到到高維空間。有的人修行不夠,或者犯的錯太嚴重,被關押一輩子都不夠,就會不斷的在人間輪迴,不停的接受改造。

所以佛曰:眾生皆苦,做人就是要受罪的。當然,還有很多人淪落到了人間依然不思悔改,反而在人間繼續造孽,那麼下一輩子就會被繼續打入更低維度的空間——地獄,成為鬼怪;或者畜生道,成為畜生。

所以畜生要修行幾百年才能成為人,而人要修行很多世才能回到高維生物,就像遊戲裡的打怪升級一樣,要經過累生累世的修行才能升級。

有的人不刻苦修行,反而偷偷的尋找各種捷徑,比如求神搞鬼,迷信各種魔道,這就叫"越獄",這種人必遭天遣。

高維世界為了管理世間的這些囚犯,也會經常派人下來,比如有的人是來傳道的,目的是為了感化這些囚犯,這就是佈道者。

還有人下來是管理人類的,這就是政治家;還有人下來是體驗生活的,這往往就是藝術家等等,這些人在世間算是異類了,當然他們也往往不被世人理解。

因此在人間的狀態各不相同,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碌碌無為,有的人操勞奔波,有的人榮華富貴,其實都是早已註定。

4

人要想徹底擺脫痛苦,重新回到高維世界,只有兩大通道:

第一種是"開悟",屬於佛家。第一種是"得道",屬於道家。

道家修的是今生,靠的是符合規律,順勢而為,也叫"合其道",不需要再做無妄的努力,完全順其自然,這就是無為。

佛家修的是來世,靠的是因果關係,為了某個結果就得去種這個因,這就是發心,發心之後就要堅持初心,要放棄很多慾望,刻苦修行。

如果一個人能掌握了萬事萬物的規律,那麼就可以不用再吃生活里的各種苦,也就是說:抓住了規律就可以跳出"因果"這個局。這就是"得道",即:掌握了規律,這種人就是"真人",從此逍遙。

同樣的邏輯:如果你能堅守發心,忍受生活裡的各種痛苦,百般忍耐,也可以超越規律這個局。這就是"開悟",即:看到了真相。這種人就是「覺者」。

所以,世界上真正的牛人往往有兩種能力:或者能一下抓到規律和本質,或者能瞬間看到真相,這種人就是"神人"。

這兩種能力可以讓我們從高維俯瞰自己,俯瞰眾生。這就像你在玩遊戲,之前你總以為自己是主角,一直在邊界外努力打怪,後來有一天你忽然變成了那個玩遊戲的人。

於是一瞬間你就看清了自己所有的問題,能站在高維審視自己,從此開始遊刃有餘。

5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開悟"。"開悟"也是人生最美妙的感覺,就像撥開烏雲見天日,讓你刹那間看透萬物的真諦和人生的真相,簡直妙不可言。

開悟分為兩種,一種是"漸悟",另一種是"頓悟"。

"漸悟"是隨著人認知的提升和閱歷的增長,逐漸抵達的一種境界,需要的是後天的努力。

"頓悟"是人生的某一刻忽然衝出了之前的思維牢籠,這種讓往往先天就有較高的悟性。

如果一個人開悟了,那麼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如果一個人執迷不悟,即便把所有的好機會/資源給他,他也接不住。

無論是孔孟、佛祖、老莊,還是瑜伽,上帝,都有存在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引導我們進入"開悟"的狀態。

開悟靠修行,真正的修行,既不需要藏在深山老林,也不需要躲在寺院廟宇。水木然經常說:最好的修行道場就是「紅塵俗世」,最好的修行方式就是「紅塵煉心」。。

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想著逃避現實社會,經常去深山寺廟去修行,這是最大的認知誤區。六祖禪師有句話:心平何須持戒,身正何須坐禪。

意思是:如果能把心修好了,還需要持戒嗎?如果能把人做正了,就需要坐禪嗎?

真正的修行,既不需要藏在深山老林,也不需要躲在寺院廟宇。而是在滾滾紅塵中,你若能借各種凡人俗事把心修平了,把人做正了,就行修行成功了。

我們經歷的每一件事(好事或壞事),遇到的每一個人(好人或壞人),都是來度我們的,我們經歷的每一份驚喜,遭受的每一份痛苦,都是讓我們覺悟的。或好或壞,或痛苦或開心,都只是為了讓我們覺醒。

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絕塵而去,而是為了一種人生的灑脫,因為你將擁有一種看穿事物的能力,能對世事和人心抽絲剝繭,一眼看穿人心,直達事物本質,於是你將看到最真實的世界。

開悟之前,是"我在活著",開悟之後,是"我看著我在活著"。它可以讓我們從高維俯瞰自己,俯瞰眾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這就像你在玩遊戲,之前你總以為你是主角,一直在努力打怪,後來有一天你忽然變成了玩遊戲的那個人,於是一瞬間你就看清了自己所有的問題。這就找到了自己的"元神",可自照,亦可照人。

人生一旦開悟(得道),就看到了真相,就認清了人生本質,這種人從此只能自己做主了,因為沒有人再能給他們提供雞湯了。

#我的会员报告[超话]#第八章
【系辞传原文】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系辞传解读】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赜[zé]”是复杂、深奥。“拟”是比拟、分类。“形容”是形态、容貌。“宜”,适宜。整句是说圣人看到天下万事复杂深奥,因而用《周易》卦象来模拟天下万物的形态。而归纳为八个基本卦,以象征万事万物所适宜的物象,所以叫做“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中的“会通”,即融会贯通,主要是指阴阳的会合交通。意思是圣人发现了天下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就观察其中的汇合变通,“以行其典礼”,“典礼”是最常见、最重要的礼仪制度。意思是按照它来制定并推行各种典章礼仪。“系辞焉以断其吉凶”,“系”,记载、附作的意思。“辞”是文辞。意思是在卦爻的下面写下了文辞,用它来判断事物变动的吉和凶。“是故谓之爻”,即所以就称作“爻”。
【系辞传译文】
圣人观察天下万事万物幽深的道理。模拟它的形貌,象征万物的意义,所以称之为象。圣人观察天下的运动情况,考察它的枢纽。遵行它的规律,而归纳为八个基本卦,附上文字用以判断它的吉凶。所以称之爻。
【系辞传原文】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系辞传解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这句是省略了主语,这应当就是上段所说的象。“恶”是厌恶。“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这句也省略了主语,应当是上段的爻。这两句是说有了八卦所代表万事万物的象征,故天下最繁杂的万事万物,也不致嫌他厌恶了。有了三百八十四爻以拟像天下一切的动作营为,故天下最动荡不安的事情,观察《周易》的爻位爻辞,也不致繁乱了。“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意思是模拟物象再言说道理,评议讨论后揭示变动,通过这般模拟审议后便形成了其变化哲学。
【系辞传译文】
有了八卦所代表万事万物的象征,故天下最繁杂的万事万物,也不致嫌他厌恶了。有了三百八十四爻以拟像天下一切的动作行为,故天下最动荡不安的事情,观察《周易》爻位爻辞,也不致繁乱了。模拟物象再言说道理,评议讨论后揭示变动,通过这般模拟审议后便形成了其变化哲学。
【系辞传原文】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系辞传解读】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引自风泽中孚卦䷼的九二爻,母鹤在山阴鸣唱,它的孩子就在远处应和它,我有一壶美酒,愿与你共同乐。以象在冥冥中,一切都有感应。下引孔子的话,“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迩”是近,“善”是善言,指合乎道理的言辞。这句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平常居住在家里,发出美好言论,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也会回应他,何况是接近他的人呢?如发出不善的言论,那么千里之外的人也会背离他,何况是接近他的人呢?”要君子注意言行,使言语和行为,合于道理,遵守诚信。“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意思是言语是出于自身的,并施加于百姓,行为是从近处着手,但远方的人也看得见。“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枢”,门的转轴。“机”指弓的驽机。枢机连言,犹今言关键、要害。整句的意思是言行是君子的关键要枢,关键时发起,是光荣或受辱的主宰。言行正是君子感动天地的理由,可以不谨慎吗?
【系辞传译文】
中孚卦䷼的九二爻说:“仙鹤在山的阴面鸣唱,它的同类与它声应和,我有好酒想与你分享。”孔子解释说:君子平常居住在家里,发出美好言论,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也会回应他,何况是接近他的人呢?如发出不善的言论,那么千里之外的人也会背离他,何况是接近他的人呢?所以言语是出于自身的,并施加于百姓,行为是从近处着手,但远方的人也看得见。言行是君子的关键要枢,关键时发起,是光荣或受辱的主宰。言行正是君子感动天地之由,可以不谨慎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 继续从事当前的创意广告行业是一条正确的路吗?我是否需要抓住30岁前的尾巴,趁早转行赶快回家考研考公呢? 2 我的身体从小便弱,现在过了25岁更加感觉浑身
  • 已经分不清频繁出现的“远离生活”到底是痛心批判特权还是变相夸人成功来着,是非早就朦胧,但单说在写字的人里也算是见过了恃才傲物后只忙着自我感动的离心者,用力过猛又
  • #谨慎报班大胆画画[超话]#有没有姐妹拼课[泪]我花上千报ke,一杯奶茶你全部带走[苦涩][苦涩][苦涩][苦涩] v大第六期、k大全套、姜一哥、柯一正、涂弥、
  • 《坚如磐石》里于和伟老师在预告片里的表演也吓住我了,估计还会有其他反派会让大家眼前一亮;还有《莫斯科行动》里的黄轩,很想看他如何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九十月的电影也
  • 抖音热推主角小说![炸鸡腿][纸飞机][棒棒糖][圣诞老人][平安果]456书名:颜妤笙陆鞍《颜妤笙陆鞍》颜妤笙陆鞍颜妤笙陆鞍《颜妤笙陆鞍》颜妤笙陆鞍主角:颜妤
  • 一旦对方的出现扰乱了自己原本的生活,她们会觉得很麻烦,干脆先放着不去处理,因为她们不喜欢自己为爱伤神的样子,并说服自己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人生还有很多更精彩的
  • [哇]参展ip 合作:天闻角川、漫库、HappyZoo、初荣图书、莲声、沧海间、游卡、迸次元、大明探案馆、剑网三@初荣图书官方微博 @HAPPYZOO官方 @天
  • 绝大部分关注我的粉丝宝贝都有一定的护肤理念,知道用功能性护肤产品去改善自己的面部状态,但是还是会有很大一部分宝忽略掉了洁面的重要性。这次咕咕还找了10位粉丝宝贝
  • 台州半日吃:麦虾:三鲜汤鲜美得恰到好处,麦虾条软弹又带着筋道,推荐!别的忘了(对已婚人士的分寸感被我拿捏了hhhhhh哇啊啊啊又翻了一遍319的视频[悲伤]薰每
  • 关于泉州突然想起上次生病去年圣诞节了那时候 嗓子疼人生第一次吃苦瓜第一次吃草莓塔 第一次在泉州看见香蕉树 那两粒布洛芬退烧药现在还在嗯了没发烧就嗓子疼和咳嗽 那
  • ”怀中人身体渐软,他轻柔抚上那三千青丝、语气温柔至极“你余生的空白,便由我来填补。”怀中人身体渐软,他轻柔抚上那三千青丝、语气温柔至极你余生的空白,便由我来填补
  • 世上沒有完美的事,也沒有完美的人。世上沒有完美的事,也沒有完美的人。
  • 半个月前我和他一起去超市购物 买了很多东西 出超市的时候发现下雨了 他为了不让我淋到雨把车开到门口接我 我不想他太累就准备帮他提东西 结果他凶凶地抢过我手里的东
  • 不知道有没有读者看的时候发现其中联系,反正我很喜欢[可怜]而且这段写得比较有武侠色彩,也是我个人偏好,一点私货,和左正谊的剑客形象吻合。7、少年时呢意气最盛,总
  • /▌*˛˚ღ •˚ 任嘉伦~我爱你⭐RenJiaLun ˚ ✰* ★          任嘉伦 如果说你是海上的烟花,我是浪花的泡沫某一刻你的光照亮了我。我在山
  • 好吧就是说无法拒绝美强惨人设……(虽然uma应该是萌强惨(ノ∇︎〃 )不过WT美强惨还挺多的诶…迅,休斯,都算吧,俺也喜欢!也太好看了吧!
  • BBC报道,由于知道哈利害怕化疗失去头发,他的亲友们决定剃成光头表达支持,获得2位理发师自愿相挺,协助哈利的父亲和13名男童9日与哈利一起剃光头发。#王俊凯[超
  • 別人大婚都是大喜的日子,而在《七時吉祥》卻相反,十分悽美的劇情害得觀衆都表示自己在屏幕前哭暈了。上一世祥雲穿着嫁衣在雪裏死去,而隨之後在另一世祥雲也是因爲初空採
  • #静静的日常notes##静静看完的tv# No.82#长相思[超话]# 早就看完了 本来想等第二部看完再写但是听说可能最早也是寒假才能播…暑假档中非常好看的剧
  • 这款基本上就符合我生活中的按摩需求了,比起去按摩店,既省时又划算,我使用了很久感受下来是值得入手的,光是优点我就可以罗列456点出来。破防了今天真破防了 直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