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放生.增福延寿
     ──放生之意义与功德
#戒杀放生[超话]##钓鱼##马钓鱼##放生[超话]#

万物皆有灵性、知觉,故形相虽各有差异,但其性却是平等无别。放生其实亦包含轮回生死的因果道理,所谓「吃牠半斤,还牠八两」;猪、牛、羊等动物,只因宿业深重,沦为畜生,一旦业障消除,最终都能证悟解脱。

若有众生被抓、被擒、被关或将被宰杀吞食,命在垂危,我们应起慈悯之心,将之买回来予以放生,令其重获自在;所得福德深广无量,历来前人之感应事迹,一一证实能消解病业障碍、累世冤亲债主牵缠,乃至各种恶疾,速得痊癒。    是故在家佛子弟子或居士们,应多行放生善业,而且不仅放生,还要戒杀,还要爱惜生命、保护生命,更要茹素,这样的话,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放生。

放生的活动乃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所以如能既戒杀又放生,自然是功德倍增,福报随来。    放生的根据,最为佛教徒所熟悉的,有两部经。一是《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是故六道众生皆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世人见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另一部《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也提到有关释迦世尊往昔行菩萨道的一段记载︰当时世尊名叫流水长者子,有一天他经过一个很大的池沼,时逢天旱,而且有人为了捕鱼,把上游悬崖处的水源堵塞,使得池中水位急速下降。长者子眼见上万大小鱼类濒临死亡边缘,又无法从其上游决堤引水,于是为了救活鱼群,不得已向当时国王请求派二十只大象,用皮囊盛水运到池中,直到池水满足,并且饲以食料,方才救活这些鱼群。

放生是从戒杀而衍生的,也可以说,戒杀的进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杀仅是止恶,是消极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如果仅仅止恶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买放生动物时,最好不要预先订购,更不要在固定地点购买,以免有不法商人,刻意捕捉及贩卖,至於放生的数量及类别,可随实际情况而定,最好能随缘即买即放,以免生物因久困而增加恐惧。 选择放生地点时,要考虑每种动物的特性和生存条件。如海产类,则要考虑到是鹹或淡水,活於深或浅水等,因一定的鱼类必须生存於一定的水质、水深和水流;切勿买淡水鱼放於大海,买海鱼放於淡水。又或是飞禽类,则应於山林等地放生,重点是放生前应为动物著想,护生为要。 放生时所举行的仪式,最重要是为生物说法、授叁皈依,并为念佛号、经咒。即使已放生,有不幸死亡者,亦令神识得以超升,永离叁塗之苦。故放生者应抱有救人於危之心,是为救命而来,非为功德而来,更非为遊船河而来,为使濒亡生命重获自由,如此则功德无量。

  在此特别一提,为什麽放生时必须念佛号?《不退轮经》云:「凡闻本师释迦牟尼佛名号者,皆得不退果,傍生闻佛号,亦播下无上菩提之种子,此後得果。」又「闻佛名、或见佛像,生无量德,将得解脱。」

《释迦佛传》云:「曾有一大鳖鱼,欲食众多商人,其中商主念佛名号,闻此佛号之功德,鳖鱼转成人身,在释尊教下已得罗汉果。」因此在放生时,切莫忘记念佛号!!

我们只能发愿迴向,牠们能从此脱离异类身,转生为人,乃至往生净土,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早成佛道。我们但求能尽心而为,尽力去做就好。

  放生的功德与利益,诸经论中之记载,实在多不胜举。如《大智度论》云:「诸馀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地藏十轮经》云:「设使能戒诸杀生,诸众恭敬成无上,恒时无病延寿命,安乐畅适无损害,一切生生世世处,深信如来之行境,现见佛法及僧众,速得无上菩提果。」梗桑曲扎大师亦说:「应断杀生,救护放生,於一切身语之善法中,放生功德最大。」

  又《俱舍论》云:凡放生者,皆得四果功德:放生之异熟果者,解脱叁恶趣痛苦,其下等发心,放生量少,能转於人道;中等发心,放生量亦为中品,能转於欲界天;若上等发心,放生数量极多,则转生色界无色界,渐次脱离轮迴苦海。放生等流果分二:一感受等流果者,将来生生世世转为长寿无病;二同行等流果者,未来得人身时,喜欢断杀放生,具足慈悲善心,行持殊胜菩萨道;放生之增上果者,放生者将来不转生於深渊险地,转生之境,全是乐意美境,具有饮食花果等;放生之士用果者,一切生世中,增上所放生之善德。

  是故,行善之人,自然「吉神祐之,福禄随之。」经中说人天七德:「种姓高贵、形色端严、长寿、无病、缘分优异、财势富足和智慧广大。」其中长寿和无病的根本因即是放生,放生也是其馀五德之助缘。是故若想长寿,则应放生,如《弥勒菩萨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於生日诞辰,举行放生,自然善神护佑,增福延寿,健康快乐,欢喜自在。

 放生之功德,实在说之不尽。印光大师总结了放生的十种功德:1.无刀兵劫、2.集诸吉祥、3.长寿健康、4.多子宜男、5.诸佛欢喜、6.物类感恩、7.无诸灾难、8.得生天上、9. 四季安宁、10.永远福寿。

  正如大师所说,「一切生物,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是故,戒杀放生之人,得二种福报。一者长寿。二者多福多寿无病,而且福德日增,一切患难,皆无形消灭。

  放生确是易行而又殊胜之法门,我们若能时时以慈悲心推己及物,不但自己戒杀、放生、茹素,且广劝他人同行善业,长怀悲悯之情,依教奉行,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必蒙佛光普照,如意吉祥。

分别缘起下

复次世尊。如余处说。缘有四种。所谓因缘。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并增上缘。世尊。今者依何缘说无明缘行。依何缘说次第乃至生缘老死。世尊告曰。我依诸行总相宣说。有四种缘。今此义中。我惟依一增上缘说无明缘行。次第乃至生缘老死。此增上缘复有二种。一远二近。复言世尊。此增上缘云何为远。云何为近。世尊告曰。非理作意若未生时。无明随眠能为诸行远增上缘。生已便作近增上缘非理作意所引诸行。与六识身相应俱有同生同灭。若未生时。彼能为识远增上缘。彼若生已。便能为识近增上缘。未死没时。识为名色远增上缘。既死没已。识为名色近增上缘。如以其识望彼名色。如是以其所引名色。望彼所生名色亦尔。如以
名色望彼名色。如是六处望彼六处。触望于触。受望于受亦复如是。如以无明望彼诸行。无明望爱。爱望于取。取望于有。亦复如是。如以其识望彼名色。以名色等望名色等。如是以有望生亦尔。若在胎藏。婴孩童子少年时。生能为老死远增上缘。诸根成熟命将尽时。应知能作近增上缘。复言世尊。如彼有因有缘有由。法门经说爱是业因。有何密意。世尊告曰。有所摄业用爱为因。是为此中所说密意。

复言世尊。此因缘由三种别义。云何应知。世尊告曰。诸能引发后生种子。是其因义。若兴此生作依作持令得生起。是其缘义。既命终已。导引近生令得生起。是其由义。如是应知三义差别。

复言世尊。言缘起者。是何句义。世尊告曰。如是诸分。各由自缘和合无阙。相续而起。如是名为缘起句义。

复言世尊。惟有此生相续缘起。为更别有所余缘起。世尊告曰。我说缘起。略有八门。一者说有受用世俗境界缘起。谓缘眼色生于眼识。三事和合便有其触。触为缘受。如是广说。二者说有任持缘起。谓缘四食诸根大种安住增长。三者说有食因缘起谓求诸谷田种水缘发生牙等。四者说有一切生身相续缘起。谓由能引能生。诸分别生一切所引所生。五者说有一切生身依持缘起。谓诸世界由诸因缘施设成坏。六者说有一切生身差别缘起。谓由不善善有漏业。施设三恶人天趣别。七者说有清净缘起。谓依他音。及依自内如理作意。发生正见能灭无明。无
明灭故诸行随灭。广说乃至。由生灭故老死随灭。

复言世尊。如无明等次第为缘。能生行等。为即如是次第灭耶。佛言不尔。复言世尊。何缘次第而说彼灭。世尊告曰。为欲显示由先诸分不生功能。令后诸分得不生法。故次第说。然非不为生相灭法有次第转。八者说有自在缘起。谓善修治静虑为缘。诸修定者随所愿乐。如是皆成终无别异。如是名为我所略说八门缘起。

复言世尊。如佛所说。因业故生。因爱故转。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世尊告曰。无明为缘。先于诸有。造作增长种种福行。或非福行。或不动行。引发摄受种种生身种子差别。于此有中若爱未断。由此爱故能令行等转成其有。有起后有自体功能。如是功能不离于爱。依此密意故说是言。因业故生。因爱故转。

复言世尊。若世尊说爱是转因。何缘但说取为有缘。非爱缘有。世尊告曰。若离于取。有爱不能为缘转变非福行等。令成有支生诸恶趣。又若离取。诸无有爱。不能为缘转变福行不动行等。令成有支于不定地及于定地生诸善趣。是故非唯爱为有缘。然彼有支定缘于取。

复言世尊。如大因缘法门经说。汝阿难陀。若于彼彼有情类中。无有生者应无如是如是类生。若一切生都无有者。应不施设生缘老死。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世尊告曰。依所引生及所生生。二种密意。作如是说。又依老死远增上缘。及依老死近增上缘。二种密意。作如是说。

复言世尊。先为略说缘起句义。其缘起义犹未为说。云何应知。世尊告曰。诸缘起义。略有十一。如是应知。谓无作者义是缘起义。有因生义是缘起义。离有情义是缘起义。依他起义是缘起义。无动作义是缘起义。性无常义是缘起义。刹那灭义是缘起义。因果相续无间绝义是缘起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是缘起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是缘起义。因果决定无杂乱义是缘起义。如是应知缘起略义。

复言世尊。如余经说。缘起甚深。云何应知如是缘起甚深之相。世尊告曰。即依十一缘起略义。应知缘起五甚深相。何等为五。一因甚深。二相甚深。三生甚深。四差别甚深。五流转甚深。应知缘起甚深之相。复有五种。何等为五。谓相甚深。引发因果诸分甚深。生起因果诸分甚深。差别甚深。对治甚深。应知缘起复有五种甚深之相。何等为五。谓摄甚深。顺次甚深。逆次甚深。执取甚深。所行甚深。是名无明等起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转异殊胜。世尊告曰。略有四种转异无明。何等为四。一者随眠转异无明。二者缠缚转异无明。三者相应转异无明。四者不共转异无明。复言世尊。谁有何等转异无明。而说无明为缘生行。世尊告曰。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由此为缘。生福非福及不动行。如是所说外法异生所有福行及不动行相应善心。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所余无明引发放逸。为缘生行内法异生。若不放逸勤修学者。及圣有学三种无明。引发妄念为非福缘。然此非福。不能为缘招三恶趣。故此非福。我不说为无明缘行。如是所说不共无明。内法异生虽不放逸。而修学者亦未能断。诸圣有学应知永断。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解脱为依回向解脱。而引发故。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而非无明起增上缘。然能作彼四种无明。断增上缘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所有故业由随眠力未永断灭。暂触还吐。如
是所有无明缘行。生生渐灭不复增长。由此道理。应知内法诸有学者。不缘无明更造诸行。是故惟依外法异生。我说顺次杂染缘起。最极圆满。非住内法。是名无明转异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邪行殊胜。世尊告曰。彼四无明。于诸谛中。皆能发起增益损减二种邪行。复言世尊。如何名为增益损减二种邪行。世尊告曰。由四颠倒。谓于非法见为是法。或于是法见为非法。或于生天解脱道中。非方便者见是方便。是方便者见非方便。如是名为增益邪行。诸有诽谤一切邪见。如是名为损减邪行。是名无明邪行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相状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有二种相。一者微细自相殊胜。二者遍于可爱非爱俱非境界共相殊胜。所以者何。缠缚无明。尚为微细难知难了。况彼所有随眠无明。相应无明。尚为微细难知难了。况彼所有不共无明。遍于一切可爱非爱。俱非境界。覆真实相显虚妄相。共相而转非余烦恼有如是相。是故殊胜。余身见等共相烦恼。亦用无明为依而
转。是名无明相状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作业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略有二种所作事业。一者无明普能造作一切流转所依事业。二者无明普能造作一切寂止能障事业。复言世尊。何等名为一切流转。世尊告曰。若是处转。若是事转。若如是转。我总说为一切流转。复言世尊。是何处转。世尊告曰。于三世处由我分别。复言世尊。是何事转。世尊告曰。内外六处由我取执。

复言世尊。云何而转。世尊告曰。诸业异熟相续流转。由我分别由邪分别。复言世尊。云何名为一切寂止。世尊告曰。一切寂止略有四种。一者寂止所依。二者寂止所缘。三者寂止作意。四者寂止果成。是名无明作业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障碍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障碍胜法。障碍广法。复言世尊。如何无明障碍胜法。世尊告曰。言胜法者。能摄五根令其和合。所谓慧根障碍。此者即是无明。是故说名障碍胜法。复言世尊。如何无明障碍广法。世尊告曰。言广法者。闻所成智。思所成智。修所成智。障碍此者即是无明。是故说名障碍广法。复言世尊。如说无智名为无明。此唯智无名无明耶。世尊告曰。非唯智无名为无明。复言世尊。若唯智无名为无明。斯有何过。世尊告曰。若尔无明应不可立决定体相。所以者何。闻所成智体上。无有思所成智。思所成智体上。无有修所成智。一切世间修所成智体上。无有一切出世修所成智。出世有学智上。无有诸无学智。无学声闻智上。无有如来等智。若如是者。应即是智即是无智。如是无明应不可立决定体相。又我于彼三善根中。说有无痴。应但痴无说名无痴。然非痴无说名无痴。故非明无说名无明。而别有一心所有法。不知真实说名无明。如别有一心所有法。了知真实说名为智。又唯明无名无明者。应无如是一切无明十一殊胜。是故应知。非唯明无说名无明。是名无明障碍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随缚殊胜。世尊告曰。乃至有顶三界有情。于诸谛中所有无智随眠随缚未缺未减。由彼有情说名具缚。又此无智。善趣恶趣因果差别。无色有情有其下品。色界有情有其中品。欲界有情有其上品。如是成就三品无明。诸有情类当来可生。一一法尔三品随缚。此说异生。若诸圣者渐次永断。若具上中定有中下。或有中下而无上中。又阿罗汉。虽尽诸漏脱烦恼障。应知尚有所知障。摄无明随缚。如是无明。应知极远随逐有情。唯除诸佛余皆随缚。是名无明随缚殊胜。复言世尊。云何无明对治殊胜。世尊告曰。有二妙智对治无明。何
等为二。一依他音。或不依止少分有量法界妙智。二依他音全分无量法界妙智。

复言世尊。少分有量法界妙智。为何所缘。有何行相。作何事业。世尊告曰。少分有量法界妙智。缘四圣谛十六行相。作无明等烦恼业。生一切杂染离系事业。

复言世尊。云何应知生苦之相。世尊告曰。是内缘苦所依性故。是外缘苦所依性故。是俱缘苦所依性故。复言世尊。内缘苦者其相云何。世尊告曰。所谓病苦老苦死苦。复言世尊。外缘苦者其相云何。世尊告曰。非爱和合。所爱别离。求不得苦。复言世尊。俱缘苦者其相云何。世尊告曰。所谓略说五取蕴苦。

复言世尊。云何名爱。世尊告曰。谓于现在自体贪着。复言世尊。后有爱者其相云何。世尊告曰。谓于未来自体希求。复言世尊。云何喜贪俱行爱耶。世尊告曰。谓于已得摄受资财现前境界。深生味着。复言世尊。云何名为彼彼喜爱。世尊告曰。谓于未得摄受资财非现境界。种种追求。

复言世尊。云何此爱永断无余。世尊告曰。见修所断烦恼断故。下分上分诸结断故。毕竟断故。未来苦果诸爱断故。现在苦果诸爱断故。是名此爱无余永断。复言世尊。云何弃舍。世尊告曰。诸见所断烦恼断故。复言世尊。云何变吐。世尊告曰。诸修所断烦恼断故。

复言世尊。何缘圣谛唯有四种。世尊告曰。如是四谛。普摄一切染净因果差别性故。

复言世尊。何缘四谛如是先后次第说耶。世尊告曰。由是世间诸病病因病灭良药相似法故。复言世尊。入见道时。于此四谛为顿现观为渐现观。世尊告曰。有别道理名顿现观。有别道理名渐现观。何别道理名顿现观。谓自内证真谛圣智。于真智境非安立义。总相缘故名顿现观。何别道理名渐现观。谓初业智及后得智。观察自相及因果相。由作行相别相缘故。名渐现观。

复言世尊。若有如是四圣谛者。何缘世尊复说二谛。谓世俗谛及胜义谛。世尊曰。即于如是四圣谛中。若法住智所行境界。是世俗谛。若自内证最胜义智所行境界。非安立智所行境界。名胜义谛。

复言世尊。如是四谛。于圣非圣皆悉是谛。何缘如来唯说圣谛。世尊告曰。如是四谛。于非圣者。唯由法尔说名为谛。不由正智决定信故说名为谛。于诸圣者。亦由法尔说名为谛。亦由正智决定信故。说名为谛。是故如来唯说四种名为圣谛。

复言世尊。全分无量法界妙智。为何所缘。有何行相。作何事业。世尊告曰。此智亦以如是四谛。为其所缘。除谛相想清净行相。入一切种诸谛行相。于作有情一切义利。趣向行相。少分有量法界妙智。若诸声闻。于作有情一切义利。无有弃背趣向行相。若诸独觉。于作有情一切义利。弃背行相全分无量法界妙智。能作一切烦恼所知二障离系所依事业。又作证得一切种智极净法界所依事业。又作救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患所依事业。是名无明对治殊胜。[鲜花]

正法念处经,不杀不盗,得闻法会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第八地处名欢喜园。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善心深心,不杀不盗,亦教他人令不杀盗。若见杀者,劝令不杀,不教人作,见作不喜。若有所犯,寻即悔过,离恶知识。云何不杀?见鸟杀害,救令放舍。自不作恶,设作即悔,受不杀戒。以财赎命,令其得脱,复教他人令助欢喜。云何不盗?云何偷盗?一切官人,王所勅令,持国理民——聚落城主、若放牧主、若边戍主,有所勅令取牛羊等,是人护戒而不肯取。以是因缘,命终之后生欢喜天,三十三天欢喜之园。复有听法,得闻法会,六斋之日,听法受法,一心听法。是法会主命终之后,生于天中。一切施中,法施第一,以此因缘,命终生于三十三天欢喜之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3.任何一个人都不可以拿别人的外貌来开玩笑,这是底线,也是骨子里的教养。3.我们都说过刻薄的话,也喜欢过不合适的人,更走过奇奇怪怪的路,可庆幸的是我们最后都渐
  • 除了帕金森病之外,甲亢患者也有可能会出现手抖的现象。对于甲亢患者来说,手指不听自己大脑的指挥是常有的事情,情况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患者经常性的会出现手脚不停的抽动
  • 人生有迷茫,说明你在探索,只是暂时没有方向。.人,不怕迷茫,就怕没有迷茫感的停滞不前。
  • 【【唯爱又廷】勇敢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也得不到,或者这话很多人说,但是理解不一样。诚实的表达自己的内心,能给你回应和反馈的人也会相
  • 一趟孤独而自我的成长之旅,一本有趣又温柔的私人日记,一次日本文化的深刻描摹,“镜头下的作家” 里程碑式的作品,为你讲述一个人要战胜人性的弱点,成长为自己本来该成
  • 6、眼里是你,心里是你,一切为你。8、世界需要讲讲道理,但我最偏心你。
  • 这个人身上不该有标签这两天由范俭导演拍摄的一部关于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正在超前点映的白热化中,宁波明天下午将赢来了一场对于诗歌和电影爱好者的电影盛宴。为展示中外当
  • #CHUJIEinStyle# ETRO 发布全新冬季胶囊系列,以温柔笔触勾勒冬日佩斯里风尚,将黑白格调融入细腻质感,彰显奢华品质与意式风尚。#于朦胧[超话]#
  • #幻芊韵[超话]# .新项‮零目‬售㊙​‎ ͏ 星‮一子‬单2⃣9⃣4⃣继‮再续‬来一‮ 单‬不管是上班族/宝妈/学生党/只要你‮玩有‬手机的时间就可‮来以‬做
  • 学思践悟;大事商量,小事谦让,一个人如果家庭不和,不管地位再高、钱财再多,也感受不到幸福。所以说太中对对方都是绝对的信任啊……两个人都是认为“应该完全信任同伴”
  • 如何选择新娘化妆师 婚礼现场片段 在婚礼的那一天 妆容‍♀️和婚纱一样 是一场婚礼的重中之重 婚纱就像小仙女美丽的华服 而拥有合适的新娘妆容 则能为自己的美
  • ——用“巾帼力量” 诠释为民本职在户籍室工作的13年,像这样被许艳芝的执着和温情感染的群众已数不清有多少,无论群众有什么户籍上的问题,只要反映到她那里,她一定
  • 这个假期,让我们从院子餐桌上的一顿餐食开始,从此关注身边的人,用心感知生活的点滴1.无论你以前享受过快乐还是经历了痛苦,都已烟消云散不知所踪,自己不应再跟随它们
  • 校城一体、无界融合、开放共享高等学府+成都TOD =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同样作为成都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的“圈内人”西南交大有延展产研用融全生命周期链的“雄
  • ”李万军说,“我当初就是想当一个合格不挨‘扣’的焊工,没想到坚守了30多年,就发生质的转变。这些,在他口中都成了轻飘飘的一句“一名技术工人该干的”即便在厂里、公
  • 只能说今天受到的暴击太多了先是中午的时候得知自己被无良公司克扣600,再是下午得知本以为今天发到的补助是下个月发,最后是晚饭时扣了自己满满一盒精心做的饭,一口没
  • 然而,打伏乌只是个支点,建立缓冲区也只是表面目标,普帝真正要做的是把盎撒人赶出欧洲,让欧洲正常化。很长一段时间,光酱对盖乌斯翻出来的那堆亚拉戈科技有不小的兴趣:
  • (通常会在出门上课前洗一洗)4.下载的毕制用论文一页没看,藤本树的作品却看完了两部。7.娱乐方式是去书店闲逛,还有去A店看有没有余量,顺便扭个蛋。
  • 营养更好吸收-酸奶中的脂肪酸比牛奶相比要多上 2 倍,这些除了能让酸奶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外,各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如酸奶中的钙磷更容易为人体吸收,特别是对
  • 但个人认为,在这个社会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民粹泛滥的典型阶段,我们仍然应该去思考:1、为什么当年会有“五四”运动?”#新青年# “五四”100多年过去,恐怕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