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完成股权交割 紫光集团重整收官在即】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广受社会关注的紫光集团司法重整案再度取得令人欣喜的进展。7月11日下午,紫光集团及下属公司发布公告称,紫光集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重整计划》的约定,已于今天完成了公司股权及新任董事、监事、总经理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两家原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及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部退出,战略投资人“智路建广联合体”设立的控股平台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广芯控股”)承接紫光集团的100%股权,紫光集团股权顺利完成交割,标志着司法重整执行阶段的工作全面进入收官环节,紫光集团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紫光集团债务危机化解和司法重整工作从开始到收官仅用时1年零8个月,其过程可谓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稳扎稳打、推进有序。2020年11月,紫光集团由于长期无序收购扩张、短贷长投,爆发严重债务危机。随后,清华大学及紫光集团控股股东清华控股引入专门工作团队开展化解债务风险和推进校企改革各项工作,成功稳住局面,避免危机进一步扩大蔓延。专门工作团队进入后即开展广泛尽调摸清底数,并在广泛接触50余家潜在投资人的基础上,接受14家投资人提交的非约束性方案。在紫光集团资不抵债的情况下,2021年7月16日,北京一中院根据债权人申请,依法裁定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指定专门工作团队为班底组建清算组担任管理人。管理人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按“整体承接,分类处置,一揽子化解”思路,公开发布招募战略投资者公告,共7家意向投资人(及联合体)报名并提交有报价约束力的投资方案。10月18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管理人向全体债权人通报了相关工作进展。12月10日,历经多轮竞争性选拔,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方组成的“智路建广联合体”中选紫光集团重整战略投资人。12月13日,管理人与智路建广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并公布了方案。根据方案,战略投资人采用“存续式”重整模式,紫光集团多年积累的产业布局和核心技术得以完整保留;同意支付600亿元现金全部用于清偿债务,还拿出紫光集团下属三家上市公司市值230亿元的流通股票按市价抵债,最后安排剩余部分留债延期清偿;债权人按需求选择三种清偿方案,获得了95%-100%的超高清偿率,实现利益最大化。12月29日,紫光集团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各方对本次重整方案达到100%满意。2022年1月14日,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执行阶段开始。业内人士表示,紫光集团司法重整案创造了我国破产法实施以来,千亿级企业重整效率最高、效果最优、清偿率最高、满意度最佳、遴选机制最完善“五个最”的记录。

  据了解,根据本次重整计划,重整执行的期限为6个月,即从2022年1月14日至7月14日。执行阶段开始后,管理人、战略投资人、紫光集团三方建立重大事项联合会商机制,密切协作,实现了管理运营有序衔接、经营业绩逆势增长、员工队伍团结稳定、清偿工作扎实推进的良好态势。执行过程中,管理人、战略投资人、紫光集团三方妥善进行经营事务安排和移交,明确各方职责范围、工作流程,努力实现司法程序和执行程序的平稳衔接,确保紫光集团及下属经营实体企业管理运营工作井然有序开展,人员结构保持长期持续稳定。在疫情反复和市场波动的严峻形势下,以紫光国微、紫光股份、紫光展锐为核心的各经营实体企业均按照计划有序推进研发、生产、销售,经营业绩逆势增长。其中,紫光股份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3.42亿元,同比增长13.58%,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35.26%。紫光国微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41亿元,同比增长40.83%,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63.91%。紫光展锐主动披露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78%创下新高。与此同时,紫光集团债权清偿工作高效推进,1月28日,在前期已确定595家120万元以下一次性全额受偿的小额债权人之外,对其余460余家普通债权人偿债方案的选择给予确认;3月31日,战略投资人拟投入重整用于清偿债务的600亿元现金到位;4月8日,向留债债权人发送《留债清偿方案确认书》;4月15日,根据重整计划规定,按时向前述留债债权人足额支付了第一期留债利息;6月30日,一次性完成了抵债股票向债权人的分配工作。在上述过程中,全程保持与债权人高效沟通,取得充分的支持和认可。本次股权交割顺利完成,标志着重整计划规定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按时完成,是执行阶段至关重要的一环,司法重整全部工作完美收官已无悬念。

  有关资料显示,智路建广联合体是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市场化、多元化持股平台。国有出资人涵盖广东国资、湖北国资、河北国资等多家主体。一位长期从事国际半导体并购业务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表示,“智广芯平台没有单一持股超50%的股东,这种股权结构与国际科技巨头微软、苹果的分散化股权结构相类似,既能避免‘一言堂’,也有利于紫光集团未来发展吸纳更多元的力量和资源,时刻保持创新和稳健发展”。后续,相信智广芯控股背后强大的出资人组合将能够充分发挥其“控股型科技投资、战略型产业运营”的双轮驱动优势,一方面为紫光集团提供创新发展所需长期战略资源,有效参与紫光集团未来发展和战略制定,有效运用紫光集团已经形成的产业协同优势,弥补产业链短板;同时可以发挥人才优势和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加强自主技术研发力度,推进产品的优化和更新迭代,助力提升中国集成电路核心产业链的自主性、完整性和竞争力。

  据悉,今天下午,紫光集团管理人已经与智路建广联合体举行了交接会,将紫光集团的章证照及经营管理事务进行全面移交。战投前期已将资金足额打入管理人清偿账户,紫光集团也向全体债权人发出邮件通知,告知债权人明日(即7月12日)将一次性足额支付剩余的现金清偿款项,相应资金会于7月13日前陆续到达债权人账户。按照司法重整执行的相关规定,后续,管理人还将尽快完成未受领偿债资源的提存,对暂缓确认债权、未申报债权的后续审查、清偿工作作出妥善安排,消除后顾之忧,并向人民法院提出终结重整程序的申请报告。该报告经法院裁定批准后,紫光集团重整执行工作即如期圆满完成。(上海证券报客户端)

【如期完成股权交割 紫光集团重整收官在即】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广受社会关注的紫光集团司法重整案再度取得令人欣喜的进展。7月11日下午,紫光集团及下属公司发布公告称,紫光集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重整计划》的约定,已于今天完成了公司股权及新任董事、监事、总经理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两家原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及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部退出,战略投资人“智路建广联合体”设立的控股平台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广芯控股”)承接紫光集团的100%股权,紫光集团股权顺利完成交割,标志着司法重整执行阶段的工作全面进入收官环节,紫光集团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紫光集团债务危机化解和司法重整工作从开始到收官仅用时1年零8个月,其过程可谓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稳扎稳打、推进有序。2020年11月,紫光集团由于长期无序收购扩张、短贷长投,爆发严重债务危机。随后,清华大学及紫光集团控股股东清华控股引入专门工作团队开展化解债务风险和推进校企改革各项工作,成功稳住局面,避免危机进一步扩大蔓延。专门工作团队进入后即开展广泛尽调摸清底数,并在广泛接触50余家潜在投资人的基础上,接受14家投资人提交的非约束性方案。在紫光集团资不抵债的情况下,2021年7月16日,北京一中院根据债权人申请,依法裁定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指定专门工作团队为班底组建清算组担任管理人。管理人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按“整体承接,分类处置,一揽子化解”思路,公开发布招募战略投资者公告,共7家意向投资人(及联合体)报名并提交有报价约束力的投资方案。10月18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管理人向全体债权人通报了相关工作进展。12月10日,历经多轮竞争性选拔,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方组成的“智路建广联合体”中选紫光集团重整战略投资人。12月13日,管理人与智路建广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并公布了方案。根据方案,战略投资人采用“存续式”重整模式,紫光集团多年积累的产业布局和核心技术得以完整保留;同意支付600亿元现金全部用于清偿债务,还拿出紫光集团下属三家上市公司市值230亿元的流通股票按市价抵债,最后安排剩余部分留债延期清偿;债权人按需求选择三种清偿方案,获得了95%-100%的超高清偿率,实现利益最大化。12月29日,紫光集团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各方对本次重整方案达到100%满意。2022年1月14日,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执行阶段开始。业内人士表示,紫光集团司法重整案创造了我国破产法实施以来,千亿级企业重整效率最高、效果最优、清偿率最高、满意度最佳、遴选机制最完善“五个最”的记录。

  据了解,根据本次重整计划,重整执行的期限为6个月,即从2022年1月14日至7月14日。执行阶段开始后,管理人、战略投资人、紫光集团三方建立重大事项联合会商机制,密切协作,实现了管理运营有序衔接、经营业绩逆势增长、员工队伍团结稳定、清偿工作扎实推进的良好态势。执行过程中,管理人、战略投资人、紫光集团三方妥善进行经营事务安排和移交,明确各方职责范围、工作流程,努力实现司法程序和执行程序的平稳衔接,确保紫光集团及下属经营实体企业管理运营工作井然有序开展,人员结构保持长期持续稳定。在疫情反复和市场波动的严峻形势下,以紫光国微、紫光股份、紫光展锐为核心的各经营实体企业均按照计划有序推进研发、生产、销售,经营业绩逆势增长。其中,紫光股份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3.42亿元,同比增长13.58%,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35.26%。紫光国微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41亿元,同比增长40.83%,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63.91%。紫光展锐主动披露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78%创下新高。与此同时,紫光集团债权清偿工作高效推进,1月28日,在前期已确定595家120万元以下一次性全额受偿的小额债权人之外,对其余460余家普通债权人偿债方案的选择给予确认;3月31日,战略投资人拟投入重整用于清偿债务的600亿元现金到位;4月8日,向留债债权人发送《留债清偿方案确认书》;4月15日,根据重整计划规定,按时向前述留债债权人足额支付了第一期留债利息;6月30日,一次性完成了抵债股票向债权人的分配工作。在上述过程中,全程保持与债权人高效沟通,取得充分的支持和认可。本次股权交割顺利完成,标志着重整计划规定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按时完成,是执行阶段至关重要的一环,司法重整全部工作完美收官已无悬念。

  有关资料显示,智路建广联合体是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市场化、多元化持股平台。国有出资人涵盖广东国资、湖北国资、河北国资等多家主体。一位长期从事国际半导体并购业务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表示,“智广芯平台没有单一持股超50%的股东,这种股权结构与国际科技巨头微软、苹果的分散化股权结构相类似,既能避免‘一言堂’,也有利于紫光集团未来发展吸纳更多元的力量和资源,时刻保持创新和稳健发展”。后续,相信智广芯控股背后强大的出资人组合将能够充分发挥其“控股型科技投资、战略型产业运营”的双轮驱动优势,一方面为紫光集团提供创新发展所需长期战略资源,有效参与紫光集团未来发展和战略制定,有效运用紫光集团已经形成的产业协同优势,弥补产业链短板;同时可以发挥人才优势和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加强自主技术研发力度,推进产品的优化和更新迭代,助力提升中国集成电路核心产业链的自主性、完整性和竞争力。

  据悉,今天下午,紫光集团管理人已经与智路建广联合体举行了交接会,将紫光集团的章证照及经营管理事务进行全面移交。战投前期已将资金足额打入管理人清偿账户,紫光集团也向全体债权人发出邮件通知,告知债权人明日(即7月12日)将一次性足额支付剩余的现金清偿款项,相应资金会于7月13日前陆续到达债权人账户。按照司法重整执行的相关规定,后续,管理人还将尽快完成未受领偿债资源的提存,对暂缓确认债权、未申报债权的后续审查、清偿工作作出妥善安排,消除后顾之忧,并向人民法院提出终结重整程序的申请报告。该报告经法院裁定批准后,紫光集团重整执行工作即如期圆满完成。(来源https://t.cn/A6a9nGNI)

风电行业交流纪要

Q1:十四五全国及各省风电规划情况?
A:整个十四五期间,全国各省风电规划情况如下:内蒙古风电装机最多,在51GW左右;浙江大概有4.5GW;黑龙江大概有10GW左右;甘肃有25GW左右;山东大概有7-8GW;天津大概有1GW多一点;宁夏大概有4-5GW;江苏大概有11GW左右;云南大概有15-20GW;河北大概有21-22GW;河南大概有10GW多一点;吉林大概有16GW左右;四川大概有10GW左右;湖北大概有6-7GW;西藏可能暂时没有多少;海南大概有5GW左右;江西大概有2-3GW;广东大概有20GW左右;青海大概8-10GW;重庆大概有1GW多一点;贵州大概有5GW左右;北京大概有0.2GW左右;湖南大概有6-7GW。

Q2: 22年预计国内新增陆风海风装机规模多少?
A: 整体来说,海风在十四五期间规划总装机大概55GW左右,陆风大概年平均装机45-50GW左右。22年预计国内新增陆风装机量大概在45-50GW左右,海风相对比较少,大概有5-6GW左右装机量。

Q3: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陆风和海风的增长空间和态势如何?
A: 陆风可开发容量大概在500-600GW左右,包括新开发陆风、旧风改造、风叶下乡以及戈壁滩陆风等,而海风可开发容量将超过1000GW,陆风可开发总容量要比海风可开发总容量少很多。十三五底,海风装机在整个风电装机中占比大概为13%-15%的水平,预计往后海风装机会越来越多,每年新增装机可能会达到15-20GW。在2030年之前,陆风依然是主力,预计年均新增装机45-50GW。

Q4: 目前风电的消纳情况如何?各地区的弃风率如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A: 目前风电消纳情况相比前几年整体有所好转,风电消纳主要与两方面有关:一是电网侧改革,二是供电侧改革。电网基本上往智能化围网改变,供电侧将增加风电储能,避免需要电的时候无电可用,不需要电的时候弃风现象。因为风光发电不如火力发电那样稳定,会受季节和天气影响。增加存储设备后,既可调节上网时间,又可调节火电发电周期。
以前甘肃弃风限电最为严重,近几年甘肃弃风限电降到了10%以内。沿海发达地区弃风限电情况相对较好,弃风率基本都很低。弃风限电最明显地区还是三北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慢,以前特高压电没有足量上网,弃风率相对较高。近几年,特高压电远程调节输出明显好转,弃风率每年降低大概2%-3%,最高降低20%以上。

Q5: 今年上半年风电装机情况如何?
A: 今年1-5月份风电装机量非常少,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是受季节因素影响,二是受疫情影响。季节影响方面,我国北方地区1-5月仍处于天寒地冻状态,冻土导致风电装机寸步难行,每年1-5月风电装机都非常少。往年南方风电施工基本上占全国风电总施工20%左右。今年受疫情影响,南方风电施工占比会有所降低。上海地区和华东地区疫情影响较为明显,风电装机量有一定负面影响。西安、河南和吉林等地年初也受到疫情影响,影响量大概在10%-15%。今年上半年风电装机整体偏弱,但下半年整体装机量会增加许多,全年陆风电装机量依然朝着至少55GW发展。整个市场需求没有太大问题,去年招标量基本上都有60GW往上,今年截止目前招标量大概有43-44GW左右。

Q6: 关于新能源欠补问题,今年已经发放的两批补贴主要是给哪些企业?补贴款是否已收到?行业剩余的未发补贴预计什么时候能发放?
A: 今年已发放的两批新能源补贴主要给了央企。陆风补贴之前欠一部分,这两批补贴更多给了陆风,海风补贴和陆风补贴目前都欠一部分。预计在之后的2-3年时间里,补贴会发放到位,补贴填补最迟完成时间在十四五末期。今年补贴填补会减缓,主要是疫情对整体国家财政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国家财政政策会更加偏向于刺激消费和购置税等恢复经济活力方面,新能源补贴填补因此会有所放缓。

Q7: 目前风电行业招标情况如何?今年及分季度陆风海风招标规模多少?有什么趋势?
A: 目前,陆风招标大概在37GW左右,海风招标大概在7GW左右。预计今年海风总招标量大概在20GW左右,陆风招标量大概在60左右。

Q8: 风电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别的竞争格局和竞争态势如何?各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行业壁垒?(上游零部件、中游整机、下游电厂运营商)
A: 上游零部件,目前国产化零部件处于充分竞争的红海状态。国产化率不高的零部件(如:主轴、轴承等),竞争相对不算激烈,相应生产厂家利润会好一些,但慢慢竞争态势也会加剧。其他小品类零部(如:提升机),这类企业也会相对比较有竞争优势,因为企业基本处于领跑地位。但铸件、叶片以及低端结构件自动器等部件竞争比较充分,相应厂家毛利率在不断下降。
中游整机,竞争也比较激烈,目前有十几家企业竞争。中标过程中,价格依然是大比例考量因素。整个行业中,目前有几家相对运营健康的大企业,如: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远景能源未上市,财务状况尚不明确,其他一些企业目前盈利能力并不是很好。除非企业有知识、风场开发、材料以及跨业务比较全,包括投资运营或者像发电厂一样进行投资,这样企业盈利才会相对较好。
下游电厂运营商,平价之后,盈利能力最好的企业,如:三峡能源,它的毛利率超过40%。国家电投盈利也算比较好,但往往集中于火电业务的运营商亏损严重。总之,新能源业务占比较高的电厂运营商,盈利能力会更强。

Q9: 怎么看待风电下乡?以及开发中可能遇到的瓶颈?
A: 长期来看,风电下乡的年装机量会比较有限。风电下乡至少得有100GW以上的装机量,但并非每个农村或每个县都能达到这个地步。未来电改政策可能会促进风光能源在农村、乡镇、碳中和工业园及碳中和农村加速建设。但这并非单个设备的影响,而是整个电力体系的改变。
风电下乡瓶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电下乡主要集中的三北地区用电量上不去。二是,南方风电装机占地面积较大、占地费用贵,并且风资源并不是很好。

Q10: 目前陆风和海风的单GW总成本在多少亿?
A: 在陕北平原地区大一些的项目,陆风开发成本大概在4000-5000元/kw,即40-50亿/GW。海风项目开发成本相对会翻倍,在山东以北地区,海风开发成本大概在1.1-1.2万/kw。福建和广东风电开发成本要高一些,大概在1.3-1.4万/kw。

Q11: 目前陆风和海风项目分别的详细成本拆分?比如风机、塔筒、海缆、安装成本占比等。
A: 北方地区陆风风机成本大概占45%-50%,南方偏山区陆风风机成本大概占40%-45%,因为运输成本和施工变压站等成本要高,整体相对成本更高,风机成本占比相对较低。塔筒成本占建设成本大概5%-6%水平,如果每千瓦建设成本是4000-5000元,塔筒成本大概在400-500元左右。海缆成本和风机到海岸线的距离有关,大部分海缆按照30-40公里计算,海缆成本大概占开发成本5%左右,距离远一些的占6%-7%左右。陆上安装成本大概占总成本11%-12%左右,海上安装成本大概能占20%左右,相对较高。

Q12: 近年来,陆风和海风的成本变化情况?未来趋势如何?(设备成本、施工成本等)
A: 近些年陆风成本变化相对较大。平价之前,风机成本可能在2500-2600元左右。平价之后,一个机组大型化成本大概在1500元左右。施工成本中,吊装费等成本降了30%-40%左右,吊装打桩成本基本腰斩。

Q13: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原材料价格对项目成本及收益率的影响?
A: 近期原材料价格确实稍有回落,但相比于前年,原材料成本依然处于高位。今年所施工项目基本上都是去年招标完成的项目,新招标项目并不多。企业在购买原材料产品时,与上游厂家谈判可能会稍降成本,但降幅不会很明显。因为上游零部件企业大部分盈利能力并不是很好。如果原材料成本上涨时,中下游企业使劲压价,上游企业会很难经营下去。

Q14: 陆风风机和海风风机有哪些区别?价格差异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
A: 陆上风机和海上风机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使用寿命;二是建设可靠性;三是设备防腐等级;四是防雷预警装置和阻尼器要求。首先,陆上风机寿命大概20年,海上风机寿命大概25年,海上风机寿命相对更长。其次,海上风机建设可靠性要求比陆上风机更高,因为海上风机一旦发生故障,维护成本会很高,所以它的建设可靠性要求会更高,以最大程度降低故障可能性。此外,海上风机设备防腐等级要求要更高,喷涂和防腐材料要求比较高。海上风机的塔筒机舱部分除湿要求也比较高,否则内部腐蚀影响会比较大。最后,海上风机遭遇雷暴天气比较多,相应的防雷预警装置设备会比陆上风机装配要多。海上风机的阻尼器也会相对比较大,以起到减震和抗击载荷冲击作用。

Q15: 目前国内能生产的最大的风机有多大?大型化发展的极限是多少?
A: 目前国内开发的最大风机在16MW左右。东方电气、远景能源、金风科技和上海电气等企业可能开发了14MW的风机,海上风机大概在15-16MW左右。大型化的极限基本上。目前陆上风机大型化极限大概是8MW以上,主要是运输方面受限比较大,分段叶片目前也不算成功。海上风机大型化极限大概在20MW以上,海上风机只有做大,整个收益率才会比较理想。

Q16: 除了大型化以外,风电设备未来还有哪些发展趋势?
A: 往半直驱发展,成本相对较低,可靠性向直驱方面发展,海上风电逐渐降低双馈比例。风机越大,轴承倾向于半直驱,不用直驱那么大。风机大型化之后,叶片可能会使用大量轻质高强的碳纤维。为成本控制,风电叶片可能会推出不饱和聚酯以及聚氨酯等新材料,以代替环氧树脂类材料。此外,海上风电并网可能由交流渐渐变成直流。大型化带来的技术发展还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海缆技术需要更加进步,海缆逐渐变细,内高压性能加强,电流功率逐步增大,有效减少功率模块的使用量,降低设计成本,在测风雷达设备方面更加敏感,立体性应用更大型化,海上应用更广泛。智能网络中的存储设备不仅仅使用电池储能设备,在海上可实现自清,向海洋牧场发展。

Q17: 通常海风和陆风设备的使用寿命分别有多长?
A: 陆上风机寿命大概20年,海上风机寿命大概25年,海上风机寿命相对更长。

Q18: 目前风电运营的行业普遍内部收益率IRR是多少?单GW利润能到几个亿?分陆风和海风。
A: 风电运营商普遍业内收益率在8%以上,发展较好的企业甚至可达到12%。风电平价后,典型业主(即:运营商)相比平价之前利润更高。海上风电平价收益率普遍在6%以上,因为其整机寿命更长,达到25年。

Q19: 今年是海风平价第一年,平价前后海风项目收益率的变化情况?
A: 最低收益率在6%以上。今年是海上平价第一年,平价前国家补贴较多,并网电价大概在0.85元;平价后,上网电价不按经费算,普遍在0.39-0.42元,典型代表为山东、江苏、广东。业主的收益率由于补贴减少过多,其收益相比平价前有所下降。

Q20: 沿海各省海风利用小时数有多少,目前哪些地区的海风项目能达到平价标准?
A: 山东、江苏约为3200小时,年平均风速为7.5米,福建、广东约为4000小时,年平均风速为8米,其中,福建省来风较为平稳,发电效率较好。目前,江苏省海风装机量最多,累计装机量占全国近50%。

Q21: 风电项目配套储能对于收益率的影响有多少?
A: 配储能后,发电量可提高6%左右。

Q22: 大基地的风电项目收益率是多少?
A: 正常情况下,并网收益率基本在6%-8%以上。

Q23: 风光大基地项目,各企业分别能拿多少指标?什么样的企业拿项目有优势?
A: 央企优势较大。例如国家电投、国家能源、大唐发电、华电国际、华润电力、三峡能源、中广核等企业指标较多,三北地区占比较多,其次还有南方个别省,例如云南,南方各省主要以光伏为主。

Q24: 目前海风竞价项目的情况如何?怎么看待今年3月上海金山海风竞价项目出现0.302元/kwh这么低的中标价格。
A: 项目竞配以联合体竞配为主,开发商、业主、运营商、电厂、重点部件厂家进行联合竞配。

Q25: 现在风电参与市场化交易的规模如何?溢价水平有多少?
A: 目前风电参与交易市场交易规模约为20%左右。溢价水平比正常电价略低几分钱。

Q26:关于风电成本,风机领域还有哪些方面有降本空间?
A:小品类还存在某些空间,大部分品类降价空间不大。部件方面进行降本,偏向于国产化的推进速度,主轴承、齿轮箱、海缆等部件,如果国产化竞争态势加剧,有利于海缆降价,其他方面的降价空间不大。 

Q27:分散式风电的空间如何看待?
A:分散式风电只是作为风电或者新风电发展的重要补充,但不会成为主力。分散式风电每年基本上占比20%以内,风电下乡、碳中和工业园、智能化改造、风电用电结构改造后,这部分量主要为补充作用,无法形成太大规模,每年不超过10GW。

Q28:陆风、海风从招标到交付的时间周期大概为多长?
A:陆风从招标到交付普遍在12-14个月。海风近几年比较另类,今年普遍为1年以内,但正常情况下,从招标到全容量并网,大概为1.5-2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我平复内心时眼前却又出现了走马灯般的画面,长着牛头的强壮裸男被绑在电椅上发出深沉的低吼,虽然我听不到,长着苍蝇翅膀的无脸怪胎成群成群的停在粪便上,好像在热闹的
  • 偏爱总是给人安全感十足 今天跟帕尔曼出去散步聊天聊到一点多都忘了时间 说着说着说到过去 我把在心里一直堵着让我难受的一些事全说出来了 而帕尔曼觉得我搞笑又太可爱
  • #任嘉伦[超话]#rjl#任嘉伦嗨放派# rjl#任嘉伦陆炎# #任嘉伦2021嘉速前进# #任嘉伦粉丝的公益故事#任嘉伦,对着阳光说一声早安,你眉眼间仍满
  • 由于上一次的阴影,隔了很久,今天是一起看的第二部电影,《明日战记》果然还是这种比较适合我看,又怕又爱看[思考]另外今天的电影院空调真的太给力了,差点冻僵,还好旁
  • 26.能够被人坚定的选择,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就像夜晚的星空,星星再怎么多,他眼里也只会有你这么一个月亮。青山绿水,繁花遍地,花谢花开,春去又来,然时光留不住,
  • 弥勒菩萨说:我又看见一些菩萨,为得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戏言,不与任何人开玩笑,对不信佛法的人,哪怕是自己的亲人,也从心里疏远他们,只亲近有出离三界智慧的人,自己
  • 真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爱你的脚步[打call]我的选择我相信自己也相信你[打call]我的肖肖从不会让我失望[打call]二九来了,二八只能送肖肖到这里了 •͈
  • #北京朝阳这些区域调整防控措施#】截至6月24日18时,经市区疾控专家综合研判,朝阳区以下区域调整防控措施。#北京朝阳这些区域调整防控措施#】截至6月24日18
  • 在许多的犹豫中,你做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勇敢地上路,不要徘徊在许多假设性的框框里。但朋友圈里好像大家都在打造一个最好的自己展示出来,发出的朋友圈过了一会便要私密
  • 书里的来访者,用一些奇怪的行为,顾左右而言其他的方式来放弃面对真正的问题,所以他们的痛苦被迫延长。承认自己就是目前的样子,感受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开始思考,并做
  • 累的时候用5给自己加油 想要安安静静清心寡欲时候用4 过休时候用3,开开心心,可可爱爱 6感觉广大桂圆可以入手,时刻提醒自己七部曲要标准全面[笑cry][污]
  • #早餐[超话]#中午好呀美好的一天从中午开始,不是我刚起来,刚才一直在干活,刚刚坐下来享受今天哦[飞吻R]昨天就很麻麻约定好要吃烤地瓜的,早晨迷迷糊糊就把地瓜放
  • 比如动物界的王者都是好勇斗狠的族群最终赢家,植物界也是滋生出各种奇葩传花授粉的媒介来落地生根,而人类又何尝不是在用各种谋生手段来获取生需和积累财富,最终能否出
  • 22.08.09 中午喝了好多柠檬茶 雪克雪克 呼呼密逃3追完看密逃2了哈哈哈真的超级搞笑! 邓伦也太可爱了吧 Justin也很帅 看完真的好想玩密逃哈哈️
  • 港真,真滴太暖和了,照片拍不出来它有多厚多软…一穿就陷进去那种…我诚意推荐给南方妹妹们!北方有暖气…我穿着拍了几张都出汗[笑cry][笑cry][笑cry]不过
  • 它见证了我所有的成长,从刚开始交房租需要依靠爸爸妈妈,到现在成功奋斗到第一个六位数存款,谢谢你,我的小窝♥️希望自己可以更努力一点,早日拥有属于自己的家放一张刚
  •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三六零5年的时间从66.5元跌到了最低6.99元!这绝对是股民的一场噩梦,5年时间几乎是单边下跌,毫无抵抗之力,跌幅高达89%,抄底的
  • 胭脂红色地上绘三花瓣形开光,开光内以松石绿色作地,分别彩绘一幅折枝牡丹、菊花、兰草图。胭脂红色地上绘三个花瓣形开光,开光内以松石绿色作地,彩绘折枝牡丹、菊花和兰
  • #小编带你看农高会# 22日上午,以“新农业 新农村 新农民”为主题的第二十六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杨凌开幕。(掌中陕西记者 陈卓珂)#第二十六届中
  • 15、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16、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17、喜你成疾 药石无医18、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19、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