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兰洽会上新能源展馆的无限“风光”】

御风向前行 逐光再启航
看兰洽会上新能源展馆的无限“风光”

第二十八届兰洽会7月7日在兰州盛大开幕,本届兰洽会主展馆设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酒泉市负责承办了集中展示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丰硕成果和广阔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展馆。

布展面积达882平方米的新能源展馆位于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二楼西侧,齐全完备的新能源产业链和丰富的装备种类,配合上蓝白双色的设计风格,焕发着勃勃生机。“今年酒泉市负责承办的新能源馆布展面积是去年酒泉市展馆面积的4倍,汇集了全省20余家新能源企业的近百种展品,是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缩影。”酒泉市商务局副局长原娜说。

走进新能源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甘肃风光资源介绍展区,在这里可以了解到,甘肃省风资源储量5.6亿千瓦,全国排名第4,光资源储量95亿千瓦,全国排名第5,全省风能资源大部分分布在酒泉地区,属二类资源区。酒泉及河西地区太阳能资源属于一类资源区。酒泉风光资源理论可开发面积9.7万平方公里,是全省乃至全国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至目前,全省新能源装机总量已达3155万千瓦,到“十四五”末,全省新能源装机总量将超过8000万千瓦,在“双碳”时代,新能源产业将成为甘肃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与甘肃风光资源介绍展区紧密衔接的是风电展示区、光伏展示区,精致的风机模型摆件不停旋转,等比缩放的光伏发电模型闪烁灯光,代表着风光能源的绿色可持续。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甘肃省建成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酒泉风电基地和武威民勤、定西通渭等一批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全省装机总量突破1800万千瓦,光电产业装机总量突破1200万千瓦,建成了酒泉、张掖、武威等一批光电基地,引进了中材科技、中车永济、中水四局、阿特斯、正泰、欧昊等知名的风电、光伏装备制造企业,酒泉也被科技部命名为“全国风电装备制造示范基地”。

在展馆一侧的新能源大数据中心展示屏上,一组组实时跳动的数据反映着风电基地机组的运行状况。这里还用声光同步的方式,记录了自1995年开始,我省新能源从探索孕育、培育起步、初具规模、爬坡过坎到再铸辉煌五个阶段的历程。

展馆中央的沙盘展示区颇为壮观,巨大的沙盘展示了全省新能源装机布局、资源分布、外送通道建设情况,完美呈现了甘肃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成果和优势潜力,引来众多投资商和嘉宾驻足围观。据了解,甘肃省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积极构建电力外送通道,目前,已建成酒湖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线路,2021年,通过酒湖直流,外送电力271.9亿千瓦时;配套陇东能源基地建设,加快建设陇电入鲁工程。同时,为推动全省新能源发展,规划建设陇电入浙、陇电入沪,积极谋划陇电入粤等电力外送通道,将甘肃打造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熔盐塔式、槽式、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技术……在光热发电展示区,更先进、更稳定的光热发电技术模型展示,让参观嘉宾对新能源产业有了新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有首航节能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它是国内第一个百兆瓦级光热电站,也是全球聚光面积最大、吸热塔最高、建设周期最短的百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玉门鑫能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是世界上首个采用创新型二次反射熔盐塔式技术的商业化电站,也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益非常显著。还有敦煌大成50兆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项目,设计储热时长15小时,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酒泉在大力发展风电装备、光电装备、光热装备、智慧电网的基础上,还探索建设储能装备、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在储能、氢能展示区,记者了解到,至今年底,酒泉将建成80万千瓦以上储能电站。氢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绿氢制造过程中电价成本占80%以上,这为甘肃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绿氢制造可直接使用非并网能源,直接及时消纳波动性和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可有效降低制氢电价,大幅降低制氢成本,计划到“十四五”末,酒泉将形成10万吨绿氢制造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电网系统调峰能力,甘肃省规划了玉门昌马、张掖盘道山、武威黄羊镇等17个抽水蓄能电站。在抽水蓄能展示区,还展示了已列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甘肃省“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玉门昌马抽水蓄能电站的模型。

“不少客商在新能源馆驻足咨询,了解新能源发展前景,我们向客商积极介绍甘肃及酒泉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势,也有部分客商留下联系方式,表示愿意到酒泉市考察,进一步洽谈对接。”酒泉市商务局工作人员何健说。

看当下,新能源馆带我们领略了甘肃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成绩;看未来,甘肃将聚焦“双碳”重大机遇,坚持基地化推进、大电网外送、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构建风、光、水、火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绿色能源体系,全面建成河西走廊新能源重点开发区、陇东和陇东南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开发利用区、中部和中南部能源融合创新区,甘肃将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让更多绿色能源走进寻常人家。

来源:酒泉日报社

科技联合攻关的“金川样本”

6月12日,第24次金川科技攻关大会在甘肃省金昌市拉开序幕,4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齐聚“镍都”,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新能源及配套产业、研究开发国家急需的镍钴新产品、建设智能工厂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正式启动新一轮科技联合攻关。

以创新、融合、携手共建新金川为主题的此次大会,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市人民政府承办。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刘维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汤中立、王国法、冯夏庭、张平祥等出席会议。

“这次盛会既是一次跑好科技攻关‘接力赛’、描绘创新驱动‘热力图’、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的群英会,也是一次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的行动会,充满着共商、共创、共赢的格局情怀及价值追求,蕴涵着谋全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关键抉择及目标要求,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金川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前在大会致辞时表示。

从1978年至今,已召开23次的金川科技攻关大会,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能源创新的技术高峰。通过大规模、跨行业、多层次、多学科的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科技联合攻关,形成开放型、联合式科技攻关模式,使科技创新成为金川的“传家宝”。“金川经验”“金川模式”成为国内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企业的典范,金川集团发展史也被业内称为“镍钴工业的科技进步史”。

科技兴企:打造科技创新体系化系统化能力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表示,科技攻关,企业要冲锋陷阵、人才要担纲大任、政府要贴心服务。金川集团的发展实践,不仅树立了科技兴企的典范,也表明了甘肃的创新发展潜力巨大、充满希望。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

科技创新,企业既是“主体”又是“主力”。1958年,金川发现镍矿,金川集团通过探索和试验,研究掌握了适合金川镍矿特点的采、选、冶工艺技术,短时间内打通试生产流程,于1964年产出金川第一批电镍。

在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金川被列为全国三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之一,金川集团进入“科技兴企”的快速发展时期。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被解决,金川集团用技术创新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了我国镍钴及铂族金属生产工艺的一项项技术空白。

2020年后,为适应加快发展和国际化经营的需要,金川集团把技术进步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抓手,开始了新一轮提高金川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金川集团先后组织实施科研课题480余项,在镍钴及铂族金属采、选、冶及相关新领域,形成了一批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成套装备,使技术创新达到了新高度。

进入新时代,面对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金川集团把科技创新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金川集团以增强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为目标,建立并完善了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和适应公司新形势的科技创新绩效及考核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及激励机制,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全方位提高了公司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金川集团的带头人,王永前认为,在谋全局、应变局过程中,金川集团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对策,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作为第一遵循,把铸“魂”、固“根”、夯“基”作为第一使命,奋力走好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的赶考之路。

优异成绩是金川集团创新路径的最好验证。“十三五”期间,金川集团成绩亮眼,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21年,金川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22亿元,同比增长5.81%。工业总产值1660亿元,同比增长44.2%,利润70.38亿元,同比增长111.61%。集团利税总额突破127亿元,其中利润70.38亿元,同比增长111.61%,位列世界500强第336位,中国500强第94位。在科技创新方面,“十三五”期间金川集团研发投入累计17.0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34.6%,并先后组织开展各类科研攻关课题306项,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率超过60%。其中,《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冶金炉窑强化供热关键技术及应用》两项成果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数字的背后,是金川集团科技创新体系化、系统化能力的体现。据了解,目前,金川集团已形成以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镍钴研究设计院、兰州金川科技园等研发机构为核心,以二级单位工程技术研发力量为主体的科技研发体系,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工艺优化和装备提升等技术研发不断取得新成果。同时,通过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联合科技攻关项目,金川集团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有效推动了科研能力提升和重大技术难题解决。

推动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60年发展历程中,金川集团始终坚持把“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落到实处,坚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完善公司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了下属经营主体和全体员工的创造潜能和活力。

在王永前看来,金川集团正是拥有“好”的制度体系、“能”的运营模式和“行”的企业文化,才使得各类资源要素的内在活力与外在张力全面释放,有力加强了改革攻坚与科技攻关的双重驱动,通过集聚一流创新资源、培育一流创效产业、对标一流创优标准、营造一流创业环境,金川集团成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金川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前

助推强国: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添砖加瓦

企业除了靠科技自立自强,更要以己之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直以来,金川集团的科技创新立足金川资源优势,紧贴经济主战场,突出影响全公司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技术需求,突出制约公司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需求,突出节能减排等技术需求。

近年来,随着资源品质的不断下降,低品位、成分和性质复杂的镍、钴及铂族金属原料经济高效利用越来越重要,面对传统选冶技术处理中的回收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难题,金川集团先后突破了“特大型矿体大面积连续充填开采关键安全技术”、“高氧化镁难处理镍矿石高效选矿技术”、“不溶阳极法生产电积钴技术”、“复杂镍原料生产高品质镍盐技术”等关键技术,使金川镍的最低可采工业品位由0.5%降至0.3%,贫矿资源占比超过50%,实现了过去属于废弃资源的低品质高氧化镁镍矿重新资源化。此外,通过铜阳极泥处理新工艺、镍阳极泥中贵金属高效提取技术、贵金属一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超高浓度冶炼烟气制酸过程分流转化技术、低浓度SO₂烟气高效治理技术等研究攻关,金川集团建成了铜阳极泥稀贵金属综合回收、镍阳极泥硫磺回收、冶炼环保集气达标治理、年产5000吨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循环利等项目,有效解决了环保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科技创新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协作配合。联合攻关模式正是源于金川集团被反复验证过的成功之路。

金川集团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以深化新材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高纯度、高强度、高精度、高性能有色金属新材料为突破点,强化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业态创新,从而构建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特色突出、科技赋能、效益显著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在发展过程中,金川集团“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依托自身镍产品优势,引入金昌宇恒镍网公司、扬帆飞翔工贸公司、金昌金惠澄镍网公司等镍网企业,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印花镍网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85%以上;依托铜产品优势,金川集团引入沈阳艾克电缆、弘瑞塑料制品公司、鑫富昌电缆公司等上下游企业,建成了西部地区最大电缆生产基地;依托金川特色的冶炼副产品,吸引甘肃高能中色环保科技公司、甘肃叶林环保科技公司、泵鑫旺达环保科技公司等企业先后落户金昌,形成了年处理冶炼副产品20万吨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

通过紧密贴合国家战略,金川集团正逐步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助推器”。

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金川集团立足内需,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开拓市场,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为巩固资源优势,提高自有矿山出矿量、入选量,集团启动金川四矿区贫矿开采,加大金川贫矿资源开发利用;为增加硫化镍原料控制量,集团加快推进青海夏日哈木镍矿建设。金川集团正在用行动践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契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理念。

抓住机遇:党建统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金川集团积极发挥甘肃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以镍钴资源技术优势加快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稀缺金属资源与先进材料领域科技领军企业,勇担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现代产业链“链主”责任,保障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供应链以及科技链安全,确保成为甘肃省工业与科技高水平发展的“主力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金川集团要精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正如王永前所强调,快速前行的发展路上,金川集团更要坚持组织力建设,高标准担当新作为。“我们要抓好党的建设,持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抓好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建设,持续提高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抓好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抓好履职能力建设,持续在科技强国、工业强省、产城融合上奋勇争先,全力当好甘肃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是金川集团奋进新征程、迈出新步伐、展现新作为的重要一年,是金川集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金川集团将瞄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打造新时代新金川,聚焦“党建统领、改革统揽、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战略理念,力争从“规模倍增、结构优化、路径创新、党建保障”4个方面奋力突破,确保“十四五”末总体研发费用投入不低于55亿元;争取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5项以上、省级重点项目20项以上;在资源综合利用、镍钴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获授权专利2400件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以上,实现营业收入5200亿元、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再造一个新金川,奋力打造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来源:新华社

#奋进吧山东##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聚焦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从一船一港,看山东陆海统筹向海图强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

  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要跳出海洋看海洋,坚持海陆统筹。让我们分别望向山东的海上和陆上。

  向海上看,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5月20日在青岛交付运营。“国信1号”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等名优鱼种养殖,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每年的养殖产量与查干湖一年的捕获量相当。“国信1号”可以根据鱼类生长需要进行游弋式养殖,共设有15个养殖舱,每个养殖舱相当于1个半标准游泳池,通过15台水泵从水面以下14米汲取新鲜海水,与舱内水体不间断交换。“国信1号”将养殖区域从近岸推向了深远海,通过利用全球优质海水资源进行养殖,“移动海洋牧场”驶向“深蓝”。本次交船运营后,预计第一批高品质工船大黄鱼将于今年秋季起捕上市。

  不仅是国信1号强大。山东强大的装备制造能力为海洋牧场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中集来福士将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嫁接到渔业领域,其自主研发生产的“经海系列”,可搭载5G通信、海洋数据监测以及水下监控等多种系统,能够让鱼群在一个类野生的环境下生长,保证产量和品质。收鱼只需要按下按钮两到四个小时,就将整网鱼全部提出来。有了技术的加持,“蓝色粮仓”鱼儿满不再是梦想。

  陆上需求,海上满足。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满足国人对优质蛋白的需求,海洋是巨大的“蓝色粮仓”。山东建设“资源修复+生态养殖+高质高效”的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发展海洋牧场,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提高海洋“产粮”能力。“十三五”期间,山东已拥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105处,其中,国家级44处,占到全国的40%,稳居全国首位。

  向陆上看,山东内陆城市正不断“缩短”着与海洋的距离,甚至释放出海洋吸引力。

  “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这让地处鲁苏皖豫交界处的枣庄,吸引周边地市企业经由此将货物发往海外,因为从枣庄发货每个标准集装箱可节省成本约400元。

  对内陆城市而言,货物通关不便是进出口企业最大的痛点难点,枣庄内陆港圆了枣庄人的“沿海梦”。

  2019年9月,枣庄联合山东省港口集团启动运营山东港口枣庄内陆港,成为自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以来,全省第一个启动运营内陆港的地市。

  作为首家“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海关创新便利监管模式、功能最齐全的内陆港,枣庄内陆港具备便捷通关、进口转关、内外贸全程、国际贸易、现场服务等功能。经青岛港海运进出口货物在枣庄海关监管场站就已完成“属地报关、属地产生运抵并查验施封”业务操作,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实现海港功能与内陆地区深度融合,把省内出海口搬到了枣庄企业的家门口。

  枣庄内陆港从无到有,使沿海港口功能向内陆延伸,打造出一个立足鲁南、辐射鲁苏豫皖的货运物流中心。

  海洋资源,内陆共享。山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的中北段,7座沿海城市烟台、青岛、威海、日照、东营、潍坊、滨州如珍珠串联于3345公里的绵长海岸线上,坐拥着海洋带来的区位优势。而海港作为基础性、枢纽性设施,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运输成本,拓展全球市场,也是广大内陆地区企业渴望分享的资源红利。山东依托内陆港,把海洋“推进”内陆,放大沿海区位优势。

  山东港口与济南、枣庄、淄博、泰安、菏泽等城市携手开展内陆港、海铁联运布局,加速海陆联动的步伐。目前,省内9个内陆城市基本都已布局建设内陆港,不少城市的内陆港已成为当地向海贸易的新通道。山东还借助内陆港,帮助更多内陆城市、内陆省份分享海洋红利,实现“东西互济、陆海联动”。

  今年4月,安徽(淮北)内陆港成为山东港口在全国布局的第28个内陆港。此前,兰州、西安、郑州等黄河流域的节点城市也成为山东港口的内陆港布点。经由海洋,越来越多的内陆企业将贸易的网络伸展至全球;经由山东,海洋资源向内陆辐射的力度愈深愈强。

  化优势为胜势,化潜力为动力。这些年,山东着力建设海洋强省,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2021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实现1.49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6,比2012年增长65.4%,占全省GDP比重超过18%,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二。

  发展海洋经济,我们用海洋般深邃的时代眼光,长远谋划海洋经济;用海洋般广阔的全球视野,找准山东在全球发展格局中的角色定位;用海洋般经年不竭的澎湃动力,推动海洋高效科学的保护开发利用。

  海洋是山东发展的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潜力之一。山东正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

  依海而立、向海而兴,山东陆海统筹,奋力向海图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小家的110种改造法》 中就提到过私密空间分享的问题:“分享一间浴室可能是一种压力,即使和你最爱、最亲近的人。WATTE | 别墅花园移动阳光房,属于自己的
  • 他能够选择你,即使跟你分手了,你身上也一定有他渴望的、肯定的地方,比如温柔、努力、智慧等等。引导投资的基础,一定是你展现了你的价值和魅力,这样他才会觉得值得为你
  • 而且她们俩的友情也太令人羡慕了吧 相处得如此轻松自然最讨厌造黄谣的 造黄谣是建立在厌女的基础上的 既然你粉的也是女的 就请不要自我伤害 你欣赏的那个人身上的特质
  • 结果反转】据媒体报道,近日,西安一位熊孩子,用他老爸的手机,在盒马超市一口气下单100瓶贵州茅台,而且每瓶单价42999元,相当于一下子花了他老爸430万元。原
  •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周作人《喝茶》)“除了生嚼,杨花萝卜也能拌萝卜丝。
  • 外科10首速记口诀(超详细),你学会了吗?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 口诀: 甲亢症,很特殊,眼睛大,脖子粗。 烦热多汗夜失眠,情绪波动手震颤。 脉搏增快心里慌,
  • 十年来,兰州新区从秦王川的一片荒滩崛起为现代化城市新中心,敢为人先,系统改革破坚冰;激发动能,产业集聚壮实体;先行先试,创新开放建高地……在困难障碍和风险挑战面
  • 联系方式:q17864217489#李泽言[超话]#寻猫启事寻找一只名叫李喵唧的小猫,好吧,其实他没走丢,我就是想让大家看看他有多可爱[开学季][锦鲤附体]评论
  • #泉州关注#【面对未来网络化社会,我们该如何生存?】在《爆裂》一书中,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伊藤穰一和众包概念提出者杰夫·豪提炼出9大原则:指南针优于地图、
  • 古代艺术大师冲破宗教的限制,把神秘的佛国人物赋予人的特性,达到一种形神兼备,神人交融境界 ,它继承了中国唐代以及宋、辽、金、元彩塑优良传统,具有高度写实风格,是
  • Sunny  Cloudy  Rainy,是这样的一间小店,它位于日本东京台东区,清新、洁净、文艺、素雅来形容她为之不过,店主虽然以买手商品为主,但都是与多位当
  • #JohnWall[超话]#如果约翰沃尔今天不打篮球,球队就会换一个新球员,如果约翰沃尔明天退役NBA将会继续前进,当他在那里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会享受那个过程,
  • 疾病不是附属在人身上的需要被解决的问题,而就是人所体验的痛苦本身。这种关怀决定了一个人要善待他人、有意愿去理解他们的痛苦、甘愿付出,而这恰恰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匮乏
  • ​在我的带 动下她也‎比 ​较‎注 ​重​定期 驱螨了​ ​一个星​期 ‎用个​1‎.​2次​驱‎螨皂 ​ ​完 全 就‎没有 ‎困扰了 ‎⚠️ ​你‎们​卖
  • 板块方面为了更方便观看,我把明天可能具有爆发力的热门板块整理好用图文的形式放在下面,那么你能不能把握住就要看盘感与技术经验了,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模式做参考!布林
  • #苏州猫咪[超话]#发帖 苏州附近有人想养布偶猫嘛 白嫖党勿扰,猫贩子勿扰,只给真心喜欢宠物的朋友接,家养的纯种布偶猫,骨架优秀,软软糯糯的十分可爱,2个多月啦
  • ②任何注射性项目,在我们的眼里只是轻轻松松打就回家,但这其中涉及到的医学知识太多太杂,绝不简单。①这种材料目前国家还没有正式引进,来源存疑,真假难辨,如果有机构
  • 佛陀传 佛陀僧团 佛陀要离开伽耶前往王舍城的时刻终于来临了。那天早上,优楼频螺迦叶请佛陀允许整个僧团的比丘送他一程。佛陀本来不想,但迦叶令他明白到一千个比丘一
  • 当然了,既然提到了江苏的半导体产业,那就不能不说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封测企业长电科技总部也是在江苏无锡,按照2021年(去年)的营收位列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企业第二位
  • “举办这场文艺汇演,目的是深入推进‘画廊乌江·最美晚晴’创建行动,增强广大老年群体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养老诈骗的防范意识,捂紧自己的‘钱袋子’过幸福的晚年生活。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