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于物,如何正确“放生”!

吕祖言: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恕己。汝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他若死时你救他,你若死时天救你。延生生子别无方,戒杀放生而已矣。

吉日尤应放生素食

在结婚生子、祝寿节庆的吉日切勿杀生以享肉食,因为本想延寿生子,而杀生只会招来短命多病的厄运,所以于吉日尤应尽力放生食素。放生,是培养五德品格的善巧方法之一,是培养和提升仁德佛性、礼德神性与义德仙性的重要简便方法,也是培养信德提升道性的基础方法之一。

放生是慈悲、善行、义举,这种行为实践是救生的具体培养和落实,能够较为理想地抵消和清除历史时空中,诸般杀业的历史印记,是一种重要的清因化业的举措。同时也能增添福德,增强福慧能量,改善人生际遇,康复难愈的疑难杂症。这一方法对在家庭和社会中提倡素食,倡导众生平等的教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凡是具备一定能力者,都应当尽心施为,用善行清因化业,增添福德。

慈心于物,关爱生命

道教在“慈心于物”方面,对动植物予以较多的关注。

道教把动植物看作是有灵性的,就像对待人那样对待动植物。《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说:“子欲学吾道,慎勿怀杀想。一切诸众生,贪生悉惧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轻于彼。口腹乐甘肥,杀戮充饮食。能怀恻隐心,想念彼惊惧。故当不忍食,以证慈悲行。”认为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应当怀有对待人的生所具有的那种恻隐之心。

《道藏》所收《水镜录》中有《放生文》和《杀生七戒》两篇,用极其感人的语言,劝人放生戒杀。《放生文》说道:“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蛆虱犹知避死;将雨而勇徙,缕蚁尚且贪生。何乃网于山、署于渊,多方掩取;曲而钓、直而矢,百计搜罗;使其胆落魄飞,母离子散;或囚笼槛,则如处图圈;或被刀砧,则同临剐戮。怜儿之鹿,舌氏疮痕而寸断柔肠;畏死之猿,望弓影而双垂悲泪。恃我强而凌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补己身,心将安忍?” (《道藏》 第 36 册, P315)

《杀生七戒》讲述了生日、生子、营生、宴客、祭先、祈攘和婚礼不宜杀生的道理,比如:

“宴客不宜杀生。良辰美景,贤主佳宾,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须广杀生命,穷极肥甘,笙歌膺铁于杯盘,宰割冤号于砧几。磋乎!有人心者,能不悲乎?若知盘中之物,从砧几冤号中来,则以彼极苦,为我极欢,虽食,且不下咽矣。可不悲乎?”

‘婚礼不宜杀生。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妇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矣。又婚礼,吉礼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惨乎?凡人结婚,必祝愿夫妇偕老。尔愿偕老,禽兽愿先亡乎?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尔以相离为苦,禽兽以离为乐乎?”

《放生文》和《杀生七戒》把动物与人等同起来,并且把对人的情感投射到动物身上,真切地表现出对于动物的同情。应当说,道教提出要保护动物以及一切生命体,是带着深厚感情的,带有一种对于生命的普遍的慈悲和怜悯之心,并且要求以“慈心于物”的生命道德情怀去善待他们,关爱他们。

道教并不提倡大肆放生

随缘放生:遇见动物临当被杀时,劝解救下,这种放生又等于救生。

择物放生:有些动物本身业障深重,沉沦恶道是自己感召的,强救不得。比如专业养殖的动物本身就是供人食用或玩赏的,就算放生了它们也无法存活。与其放几笼草鱼,不如放几条中华鲟更有意义。

随时放生:有很多善信赶在初一、十五等一些固定的日子,大肆买放生灵,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商贩钻了空子,不但专门捕来动物希望在这些天里卖个好价钱,更加大了动物的死亡率,这种行为本来就是杀生的一部分。所以,道教不提倡大肆放生。

道教更提倡植树善举

放生的本意,是将被捕捉的动物放回到其本来生存的大自然中,放生之后,要确保动物能够生存,否则放生就成了“放死” 。相较放生来说,道教提倡的善举是植树。

植树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善举,有益而无害,所以,举凡求福、消灾、解厄、延生、求官求财,都可以种植树木,福不唐捐。

放生如放己,戒存私心欲念

放生的目的是为了救生,以慈善心,慈悲行救助弱小生命脱离死亡,重新获得生机,还其自由,让它们在相对良好和安全的环境中,完成其生命的正常过程。

所以放生应当遵守一些基本的准则和要求进行。放生不能以个人的私心欲念为指导进行,而应当真正树立起众生心,放生如放己,救生须救彻。

不可以走过场,随大流,形式化。放生前应当施行一定的合理的方法,确保所要放生物命的健康,这包括以五谷饲养其命和以五德能量饲养、安抚、净化、植善根于其灵性之中。

同时要设身处地的考虑放生后它们生存的环境,寻找和确定良好的放生地点,确保救生的义举能够成功有效。

慈心于物,如何正确放生?
吉日尤应放生素食

在结婚生子、祝寿节庆的吉日切勿杀生以享肉食,因为本想延寿生子,而杀生只会招来短命多病的厄运,所以于吉日尤应尽力放生食素。放生,是培养五德品格的善巧方法之一,是培养和提升仁德佛性、礼德神性与义德仙性的重要简便方法,也是培养信德提升道性的基础方法之一。

放生是慈悲、善行、义举,这种行为实践是救生的具体培养和落实,能够较为理想地抵消和清除历史时空中,诸般杀业的历史印记,是一种重要的清因化业的举措。同时也能增添福德,增强福慧能量,改善人生际遇,康复难愈的疑难杂症。这一方法对在家庭和社会中提倡素食,倡导众生平等的教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凡是具备一定能力者,都应当尽心施为,用善行清因化业,增添福德。



慈心于物,关爱生命

道教在“慈心于物”方面,对动植物予以较多的关注。

道教把动植物看作是有灵性的,就像对待人那样对待动植物。《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说:“子欲学吾道,慎勿怀杀想。一切诸众生,贪生悉惧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轻于彼。口腹乐甘肥,杀戮充饮食。能怀恻隐心,想念彼惊惧。故当不忍食,以证慈悲行。”认为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应当怀有对待人的生所具有的那种恻隐之心。

《道藏》所收《水镜录》中有《放生文》和《杀生七戒》两篇,用极其感人的语言,劝人放生戒杀。《放生文》说道:“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蛆虱犹知避死;将雨而勇徙,缕蚁尚且贪生。何乃网于山、署于渊,多方掩取;曲而钓、直而矢,百计搜罗;使其胆落魄飞,母离子散;或囚笼槛,则如处图圈;或被刀砧,则同临剐戮。怜儿之鹿,舌氏疮痕而寸断柔肠;畏死之猿,望弓影而双垂悲泪。恃我强而凌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补己身,心将安忍?” (《道藏》 第 36 册, P315)

《杀生七戒》讲述了生日、生子、营生、宴客、祭先、祈攘和婚礼不宜杀生的道理,比如:

“宴客不宜杀生。良辰美景,贤主佳宾,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须广杀生命,穷极肥甘,笙歌膺铁于杯盘,宰割冤号于砧几。磋乎!有人心者,能不悲乎?若知盘中之物,从砧几冤号中来,则以彼极苦,为我极欢,虽食,且不下咽矣。可不悲乎?”

‘婚礼不宜杀生。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妇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矣。又婚礼,吉礼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惨乎?凡人结婚,必祝愿夫妇偕老。尔愿偕老,禽兽愿先亡乎?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尔以相离为苦,禽兽以离为乐乎?”

《放生文》和《杀生七戒》把动物与人等同起来,并且把对人的情感投射到动物身上,真切地表现出对于动物的同情。应当说,道教提出要保护动物以及一切生命体,是带着深厚感情的,带有一种对于生命的普遍的慈悲和怜悯之心,并且要求以“慈心于物”的生命道德情怀去善待他们,关爱他们。

道教并不提倡大肆放生

随缘放生:遇见动物临当被杀时,劝解救下,这种放生又等于救生。

择物放生:有些动物本身业障深重,沉沦恶道是自己感召的,强救不得。比如专业养殖的动物本身就是供人食用或玩赏的,就算放生了它们也无法存活。与其放几笼草鱼,不如放几条中华鲟更有意义。

随时放生:有很多善信赶在初一、十五等一些固定的日子,大肆买放生灵,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商贩钻了空子,不但专门捕来动物希望在这些天里卖个好价钱,更加大了动物的死亡率,这种行为本来就是杀生的一部分。所以,道教不提倡大肆放生。


道教更提倡植树善举

放生的本意,是将被捕捉的动物放回到其本来生存的大自然中,放生之后,要确保动物能够生存,否则放生就成了“放死” 。相较放生来说,道教提倡的善举是植树。

植树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善举,有益而无害,所以,举凡求福、消灾、解厄、延生、求官求财,都可以种植树木,福不唐捐。


放生如放己,戒存私心欲念

放生的目的是为了救生,以慈善心,慈悲行救助弱小生命脱离死亡,重新获得生机,还其自由,让它们在相对良好和安全的环境中,完成其生命的正常过程。

所以放生应当遵守一些基本的准则和要求进行。放生不能以个人的私心欲念为指导进行,而应当真正树立起众生心,放生如放己,救生须救彻。

不可以走过场,随大流,形式化。放生前应当施行一定的合理的方法,确保所要放生物命的健康,这包括以五谷饲养其命和以五德能量饲养、安抚、净化、植善根于其灵性之中。

同时要设身处地的考虑放生后它们生存的环境,寻找和确定良好的放生地点,确保救生的义举能够成功有效。

【省庵大师开示丨念佛着魔辩】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只贵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行,则决定往生,何藉善友、经教?”
省庵曰:“是何言欤?世间小技,尚不可无师,况念佛为出生死要门,若无善友、经教,从何开发,谁为引导?《观经》下三品,皆是临终善友开发,故得往生。其上、中品则不必言矣。须知从凡至圣,由易至难,莫不以善友、经教为根本。汝不因经教,何由而知净土法门,而生信向耶?”
或曰:“若因经教而知念佛,则《弥陀》一经足矣,奚以多为?”
曰:“上根则可,中、下根人,须遍阅净土诸书,备识信行愿三差别之相。加之善友警策,内以虚心觉照。庶几免于魔事,而后念佛之功可日进焉。否则不为魔事,终成增上慢人,一念不觉,遂成沦坠,其祸可胜言哉! 或曰:“行人心既念佛,佛岂不垂护念?如其护念,魔事何从?”
省庵曰:“念佛人果得一心不乱,则佛护念不虚。如其未得一心,或有以轻安为禅定,浅解为深悟者,随有所得,生增上慢,此则自取过愆,非如来咎。是故吾言善友、经教、觉察之心,三者缺一不可。而觉察之心尤为最要,不可须臾暂离。若一念不觉,则一念颠倒。念念不觉,则念念颠倒。颠倒既起,魔事兴焉。毕世工夫,一朝唐丧,可不畏欤!《净土文》云:‘身无病苦,心不颠倒。’当知身无病苦,则求在于佛。心不颠倒,则求在于我。在于佛者,非我敢必。在于我者,安可不自勉焉?设使临终一念颠倒,非唯九品不生,抑亦三途难免。佛虽大慈,救我不得,奈何奈何?是故修净业人,不可一念远离善友,亦不可一念生颠倒心也。”


~《省庵大师语录》 https://t.cn/Rf37NIb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秋天喝汤三大补:1、补肺秋天80%的病是由呼吸道引起的,比如哮喘或者支气管炎,秋天常喝汤能补肺润气,防止呼吸疾病,还能提高免疫力。秋天一碗汤,不用医生帮:1、银
  • 第六:香港现有的“风水师”仅有的实战业务是以部分赣派堪舆术为主体的“阴宅堪舆”和“择吉”囿于香港逼仄的城市环境,在香港看风水,只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无法进行宏观
  • 我只是想在此时此刻告诉你,我不嫉妒你爱的人,我不奢求不会发生的结果,我不拒绝你的任何一个请求,我甚至不想告诉你我爱你,如果我不能成为让你欢笑的那个人。我只是想在
  • 另外,挺美的自己把美国当爹,就以为别人都像他们一样乱认爹。另外,挺美的自己把美国当爹,就以为别人都像他们一样乱认爹。
  • 去奔赴你想的生活,不应该把精力浪费在痛苦的社交讨厌的人那里,看起来可以挽回的事情,仔细想想一点都不值得,贪恋过去的快乐注定走不远,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在热爱生活
  • 其申请条件高于普通商标,地理标志属于集体商标,一般由具有一定资质的非企业组织申请,而且要有名称,产品品质,产品声誉,自然因素,人文因素#飞哥谈商标,飞一样的感觉
  • [可怜][haha][害羞]真的很庆幸遇见的好人要比坏人多[求关注]我舍友真的平时很会关心我虽然我两个都属于心直口快的人 刚来的时候她周末回去每次都要约我去她家
  • #每日一善[超话]#希望你的底色一直是善良和勇敢最近被这段话治愈到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会认识形形色色的人,会遇到无法理解的恶意,会感到失望。#任嘉伦[
  • 【成都周末(4月11-12日)停电通知】#便民资讯##成都##停电通知#主城区,停电时间:2020-04-11 02:00—2020-04-11 03:00
  • 需要拉23考研群的扣1,私信后台拉你们进群哦~[太阳][太阳][太阳]【中传招生目录22项大改动】(01)国际传播方向调入专硕MJC招生。(17)取消原MFA0
  • 最后一天,本来等着核酸结果出来就可以回家,但到了晚上九点多核酸结果还没有出来,看着让人很焦虑,后来十点多可以回家,居委建议我可以在酒店继续隔离三天。她表示那没有
  • #棉花美娃娃[超话]#【吐槽】非挂人,都已经打码二极管行为被玩明白了虽然卖家最终答应正常发货但是由于物流原因协商退款但是这个行为谁看了不说膈应[开学季]被心智不
  • 当你遇到一件事情,已无法解决,甚至是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心情时,何不停下脚步,给心灵一个修禅打坐的时间。如果你在我的生命里注定只是一场梦,我宁愿抱梦不醒,就算你
  • 让我不要每天呆家里窝在沙发一动不动一声不吱埋头玩平板,得出门溜圈动动身体才血气循环[黑线][黑线],我呆盯着爸爸怎知道我这样……他又说我个性体质随他人懒散郁闷也
  • 物是人非的世界里,我还是那个张艺兴,我还是那个追梦的男孩,我还会继续奔赴我的追梦之路。物是人非的世界里,我还是那个张艺兴,我还是那个追梦的男孩,我还会继续奔赴我
  • 最后野生眉真的太太好看又自然,就像自己天生的眉毛一样,hin浓密哈!如果是偏清线可爱的女生,野生眉可以显得人更加原生感和自然明艳。
  • 想不清楚的话,自己造一个类似的场景看看也就知道了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摄影师”在谈论这个话题,为登月的照片没有星星辩护,而且说法都如此雷同?
  • 我最近鼻炎,每天都要喷药吃完,妈妈很焦虑,一会抱我一会吼我,她大概是疯了,最近和爸爸玩的还蛮开心 希望鼻炎快点好起来,不要再吃药了#plog#【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 唯爱与音乐不可辜负 【劵值】20【券后价】 49淘囗令《BB5g02wxruC《长按全选复制全部,打开【手淘】领券#非正式会谈##
  • 嗯,很多朋友可能是因為彩妝、彩墨關注我的,彩妝香水,現在幾乎很少買了,夠用就好。也歡迎大家添加我的食器分享號來交流(qxchaguo)那裡會不定時發布一些食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