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华盛顿莫在乌克兰打造“新柏林墙”】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3月1日晚发表了他就职以来首份国情咨文。他一开始就用极其煽情的语言向议员们讲述乌克兰危机,把眼前这场有着复杂历史经纬的局部冲突定义为“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他用强烈的措辞谴责俄罗斯,并强调了对俄施加的全方位制裁,以及西方世界的团结。很多媒体注意到,在这场一个多小时的演说中,这是唯一获得两党共同掌声的地方。

在演说中,拜登总统把乌克兰人民形容为对抗俄罗斯的“力量之墙”,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冷战中著名的柏林墙,以至于不得不怀疑,华盛顿是希望让乌克兰成为那道高墙吗?这样的讲述听上去充满感染力,很符合美西方受众的口味,特别是面对美国国会议员的时候。但这种引导不仅经不起推敲,而且对解决当前的危机毫无益处,甚至十分危险,它将世界拖向另一场冷战甚至大规模热战的苗头值得高度警惕。

这也清晰展示了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华盛顿视角:多元世界被简化为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决,而华盛顿越是表现出一定要大获全胜的决心,对问题的解决就越是不利。因为它很可能意味着,只要华盛顿“不满意”,无论联合国和其他各方如何努力,这场冲突都难以走向软着陆。然而将一个1700多万平方公里、1.4亿人口的俄罗斯逼成“世界孤岛”,这是不可想象的,美国也不可能做到。如果华盛顿坚持要往这个方向强劲发力,将实质性加剧世界的分裂与对立。

国情咨文原本是美国总统向国会汇报工作成绩和施政计划的说明,而为了获得议员们的支持,这样的演说往往又有很强的表演性,这导致了它在特殊历史时期更容易产生加剧冲突的客观效果。比如“门罗主义”就是在一份极有煽动性的国情咨文中产生的,而里根总统也曾在其国情咨文中阐述“邪恶苏维埃帝国”的政策主张。如今乌克兰危机牵动全球格局,它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国际格局转换的分水岭,现在仍有高度不确定性,3月1日的这份国情咨文则释放了令人不安的信息。

有观点认为,在乌克兰危机之后,未来大国之间的夹缝地带可能会成为出现局部冲突的“高危地区”。如果每一次的大国摩擦最终都变成彻底的意识形态对决,对结果的预期都是“战胜对方”甚至“你死我活”,那么世界将不会安宁。华盛顿宣称“与乌克兰人民站在一起”,如果这是他们的真心话,就请不要试图将俄乌冲突演绎为“自由”与“专制”的生死之战,不要以火上浇油的方式将一场地区冲突演变为“我们”与“他们”的终极博弈,更不要将乌克兰变成分割东西方的那道墙。乌克兰本应该是欧亚大陆上的一座桥梁,乌克兰人民不应该是华盛顿意识形态和军事扩张的牺牲品。

不过,占这份国情咨文最大篇幅的内容,还是经济民生话题,如疫情和通货膨胀等。在这方面,全世界的人心都是相通的、诉求也是共同的。虽然当今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还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们希望,所有国家特别是大国、强国,都能本着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为促进和平与发展相向而行,而不是背道而驰。

【环时深度:#俄乌信息战# ,#战争背后的战争# 】驻守黑海小岛(蛇岛)上的乌克兰士兵是全军覆没还是集体投降?乌克兰领导人是离开了首都基辅还是在继续坚守?某视频中与女儿挥泪而别的是乌克兰士兵还是乌东地区的亲俄人士?自2月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以来,这样混乱的信息就层出不穷。而在这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都不愿看到的战争爆发之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信息战、情报战、心理战就逐渐升级。在美国总统和情报部门大胆预测“2月16日俄入侵乌克兰”一度“失准”后,俄外交部要求西方就散布虚假信息道歉,并称“此类西方的宣传行动是‘信息恐怖主义’”。就连美国的盟友也心里打鼓:美国为什么这样热衷于信息战?然而,瞬息万变的局势表明,在这场抢夺“控制叙事”主动权的战争中,不管是美国还是俄罗斯,甚至乌克兰,都在尽其所能地表现。就像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研究与传播学教授胡安·曼弗雷迪所说:“宣传也是一种战略资产,就像外交和威慑一样。”

“西方将饱受内部矛盾信息的折磨”

“真相是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这句话据称1917年出自美国参议员海勒姆·约翰逊之口。而乌克兰很显然是美国和俄罗斯信息大战的第一个受害者。乌克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媒体人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美国情报部门所说‘俄16日入侵乌克兰’,最开始我认为不会发生。尽管美媒传俄在乌俄边境地区有20万军队,但是两国边界长达2000公里,且我们的军人数量远远多于20万,因此俄不太可能发动军事行动。但当军事行动真的开始后,说明俄方正在进行一场豪赌。开战以来,俄乌双方的情报战更是让全世界看得眼花缭乱,但不管怎么样,乌克兰没有让俄罗斯赢得豪赌,因为曾有消息说‘俄方说48小时内结束战斗’,现在早就超过48小时,战斗仍在继续。”他还表示:“作为媒体人,我知道舆论战和信息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坦率地说,乌克兰从来不想要战争,美方的信息我们并没有完全相信,俄方的信息也一样。”

如果以2月16日的那次开战预判为时间点,美国情报预测的“准确性”只是晚了七八天而已。但从16日到24日这些天的俄媒报道看,俄罗斯认为自己是“赢家”。俄卫星通讯社16日援引俄政治学家阿列克谢·马丁诺夫的话说:“美扬言俄要对乌动武,甚至安排美国驻乌外交人员撤离,但俄方却宣布从俄乌边境撤军……不管今天西方的宣传说什么,所有对政治和国际关系感兴趣的、有思想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俄罗斯在这一轮信息战中取得胜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7日刊文为拜登政府辩解说,美国不断扩大对俄信息战,使世界高度戒备俄或将对乌开战,而拜登政府此举是为了继续对俄方施压并保持同盟友的团结。文章分析说,这代表着美国采用最新的公关行动策略:利用提前泄露出来的情报使莫斯科无法再通过其擅长的“假信息手法”获得优势,只是效果可能并不可控。

乔治·比贝是美国国家利益中心的副总裁兼研究主任,曾任中央情报局俄罗斯分析主管,著有《俄罗斯陷阱:我们与俄罗斯的影子战争如何演变成灾难》。近日,比贝在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撰文,回忆起自己曾应邀与几位俄方嘉宾——都是俄最有见地的外交政策专家一起参与的政治脱口秀节目。节目中,俄方专家嘲讽美英不断放风俄罗斯会对乌动武的做法,形容这样的报道“只是西方与俄仍在进行的一场信息战中的胡乱射击”。俄方专家还质问比贝:“西方相信这些报告吗?”比贝只好回答说:“情报分析绝非易事,当然会出错,所谓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即是最明显例证之一。但我确信美国政府这次有关对俄乌冲突的情报准确。”

在西方的分析人士看来,美国长达数周的密集告警带来的问题是:人们很难知道要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警戒能保持多久,反而加剧了欧洲对现状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的焦虑感。这导致在俄不发动军事行动的时间段内,北约成员国以及美乌两国政府之间可能会产生分歧。还有媒体翻出纽约大学研究俄罗斯安全的专家马克·加莱奥蒂2015年发表的言论,他当时建议西方对俄罗斯的信息战不要过于偏执,那样的话容易“让自己暴露在阴谋论和耸人听闻的胡言乱语中”,特别是在当前的环境下,西方将饱受内部矛盾信息的折磨。

“到目前为止,它是否阻止俄方采取军事行动?答案是‘没有’。”英国国防智库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副所长乔纳森·伊亚尔在谈到西方对俄发动的信息战时无奈地说。美国乔治敦大学欧亚、俄罗斯和东欧研究中心主任安吉拉·斯坦特也表示:“我们正在与俄罗斯人进行一场信息战,而且我们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我认为俄罗斯人被吓了一跳。我认为这有可能产生影响,或许促使俄领导人重新考虑他可能要做的其他事情。”

俄罗斯信息战迎来转折点?

“白宫自去年年底以来一直在预告俄方随时入侵乌克兰,但详细程度和可靠性却让人想起美国当年如何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化学武器清单。当然,这也和多年来实际操控信息战的克里姆林宫如出一辙。”西班牙《阿贝赛报》评论人士赫苏斯·里略的这番话,说出很多普通民众心中的疑惑:到底该不该信任口碑不佳的美国情报部门?在这场信息大战中,俄罗斯是弱势一方还是同样是高手?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一些欧洲媒体将此次俄乌冲突看成是“俄罗斯信息战的转折点”。《阿贝赛报》24日的文章称,俄罗斯近10年来苦心打造的庞大数字媒体和网络大军现在正面临决定性时刻。如今,这个由发言人、国家宣传部门、俄境内外附属媒体、专栏作家、智库组成的复杂网络正在全力运转,为俄罗斯的利益发声。俄国家网络“今日俄罗斯”(RT)最近也在西班牙发布视频,讲述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一方的错误。这些西班牙语的宣传重点是为克里姆林宫的论点辩护,即“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承诺北约不会向东扩张,然后食言,背叛了俄罗斯”。有西媒认为,俄方的这一战略至关重要,能吸引全球近6亿讲西班牙语的人关注。

哥伦比亚《旁观者报》文章认为,俄罗斯在应对与西方关系紧张和俄乌冲突升级时,把散布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当成首选武器。每次美国发出俄将动武的信息,克里姆林宫都会驳斥美方指控。欧洲一些媒体还以“克里姆林宫的信息战”为题,盘点亲官方的俄罗斯媒体今年初集中刊发数十篇报道,反驳“俄已动员士兵准备应对攻击乌克兰”的说法,同时发出“北约打算在乌克兰建立军事基地以入侵俄罗斯,甚至北约万名士兵已部署到位”“顿巴斯地区的亲俄民众处于危险之中”等警告。欧盟反虚假信息小组认为,在俄罗斯发布的信息中,“乌克兰正在准备战争的警告是一种常见叙述”,并将东欧紧张局势的升级归咎于西方。

外国网民18日嘲讽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和现国务卿布林肯都是如何发布虚假信息的。

还有专业人士说,制造混乱信息是俄罗斯军事信息战理论的实施方法之一,确保了以预防性方式创造叙事以填补“信息流空白”的必要性。也就是说,目标不是传播一个想法或信息,而是用过多的信息来混淆视听,从而让人们对俄敌对一方的信息产生不信任。举例来说,一些俄媒试图将乌克兰描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国家,如去年12月曾在社交网络上播放乌边防警卫杀害从白俄罗斯入境的移民的视频,但乌政府已表示这些影像是伪造的。

2月23日,美国国防部情报局前代理局长大卫·赛德等人在美国《国会山报》撰文称,俄正通过使用心理战和信息战,借助美国国内存在的种族歧视、枪支泛滥以及移民等问题来破坏美国人对民主制度的信心,加剧美国人之间的社会政治分歧。文章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信息战的重视使之成为一个心理战超级大国,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将信息战延伸到外交辞令。

“美国为何加大对俄信息战?”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专家马克斯·布特看来,美国政府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布特认为,国际舆论自然对美国情报的可信度持怀疑态度,因为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声名狼藉,但他同时强调,苏联在二战和冷战期间也是情报战的玩家,俄罗斯曾分别在2008年和2014年与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冲突中散布大量虚假信息,包括使用“小绿人”(指穿戴绿色非现役服饰的武装人员)掩盖俄军行为。

马克斯·布特表示:“如今,美国信息战至少是将沙子扔进俄军事机器的齿轮中,迫使俄政府想知道西方情报机构从哪里获得开战信息,并有可能在本国的队伍中查找叛徒。这些报告还导致俄宣传丧失作用,并使美国能控制叙事权,而非将之拱手让给俄方。鉴于信息行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这不是一项小成就。”

俄乌战争已蔓延至媒体之间。在情报大战中,相关各方媒体也开始从“互殴”变成互相封杀。比如,因关系紧张,2015年乌克兰就关闭了俄罗斯的网站,乌克兰人基本看不到直接来自俄方的信息。德国在俄乌开战前就宣布,将禁止播放“今日俄罗斯”的德语节目,理由是“缺乏相应的许可证,其内容是克里姆林宫的宣传”。作为报复,俄决定关闭“德国之声”莫斯科分社并禁止其广播。26日,澳大利亚也对“今日俄罗斯”进行“封杀”。脸书、谷歌也宣称“禁止俄国家媒体在其服务中运营广告”。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在一个名为《乌克兰冲突,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宣传战》的节目中称,俄罗斯的宣传几乎没有传到西方,但美国和欧盟的宣传却做到了。俄国际欧亚运动专家达里亚·普拉托诺娃说,西方正在通过信息战对俄施压,如英国外交部有一个打击“俄罗斯虚假信息”的部门,实际上这是一个负责攻击性信息和心理行动的部门。俄罗斯一家门户网站的主编也透露,英国每年在与俄罗斯的信息战上花费 8200万英镑。

据俄罗斯《观点报》16日报道,俄安全会议副秘书波波夫表示,自2014年以来,美国国防部每年主要用于“遏制俄在欧洲侵略”的反俄宣传计划——“欧洲震慑倡议”开支约为40亿到50亿美元。有俄罗斯网民称,相比,俄在欧洲用以对抗美国和西方信息战的投入太少。如果从越来越多西方国家民众对俄持负面看法这一事实评判,俄罗斯在与西方的信息战对抗中是失败的。

在俄军事专家维克多·利托夫金看来:“只要俄罗斯作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存在,信息战就会一直打下去,并将持续很长时间。但只要我们的国家不低头,就不会受到伤害。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反击。”不过,美国记者和政治学家斯蒂芬·埃伯特认为:“俄罗斯试图传达自己的观点,但声音并没有传达给美国人。‘今日俄罗斯’也许是美国能听到的唯一声音,不过只是想听的人才会听,而想听的人又很少。因此,我认为这场信息战的未来对俄罗斯来说仍相当悲观。”(环球时报驻西班牙、美国特派、特约记者 丁晓航 丁惠 柳玉鹏 萧雅文)

蹊跷!自家这么轰动的一件大事,美国媒体居然轻描淡写的报道

在美国,怪事年年有,近几年特别多。近期纽约警察被黑人小哥枪杀的事,就轰动了除美国而外的全球舆论场。

据环球时报2月3日报道,美国纽约市大批警察于此前一天聚集,为一名因公殉职警察举行第二场葬礼,参加的警察超过万名,差不多全纽约市的警察都“出警”了。而在上个月28日这天,纽约市警察也是集体出动,为被枪杀同事举行第一场葬礼,人数虽不及此次,但也有数千名。通过媒体最近传出的照片和视频来看,纽约市几个主要街区几乎都被身穿制服的警察“占领”了,乌泱乌泱的一片。

这种葬礼,为被害警察送葬只是一个名而已,实际上是在举行大规模抗议。这样的事,无论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件轰动的大事,更何况是极爱吃人血馒头的美国。然而非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么重大的新闻素材,美国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选择性地失明和失声,有些根本不对此报道,即便报道了也仅仅只是占用极小的版面、极短的时间,轻描淡写地一抹而过。如果不是因为美国境内一些非主流的媒体,诸如自媒体等曝光此事,这事很可能都传不出美国的国门,真是太蹊跷!

事出反常必有妖。按照当今美媒的一贯作风,如果中俄或其他国家发生这样的事,那还不炒到天上去?2020年一名黑人被警察“跪杀”,以及之后多次黑人蜀黍被警察爆头事件,看看美国媒体怎么报道“黑命贵”运动的,可如今警察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客观而言,美国的社会太复杂,美国警察确实热衷于暴力执法,动不动就掏枪乱射,把人爆头或者打成筛子,特别是对黑人的执法尤甚过分。这里受篇幅所限,不想谈黑人与警察的恩怨情仇,仅谈一谈美国主流媒体在此事上的蹊跷表现。

美媒为什么会厚此薄彼?原因其实并不难找,稍微分析就会明白,这跟美国“政治正确”密切相关,具体地说是跟当今的执政党民主党的票仓相关。

长期以来,美国的种族歧视就极为严重,非裔人群一直拼死争取黑人权益,而这也被一些政客所利用,以收割黑人的选票。当然,在这过程中也少不了白左的推波助澜。政客为了选票,而白左则为了收获廉价的道德赞美,大家看看国内一些极端爱猫、爱狗人士的表现就知道。

现在以至于黑人话题成了民众口中的禁忌,稍不注意就会被舆论群起而攻之,轻则丢掉饭碗,重则有牢狱之灾。这个问题仍在向极端化发展,看看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任职前的表现就知道,这女士正是给黑人搞轻罪化运动的推手。在她这样的政客以及白左的共同推动下,黑人偷抢950美元以下只能算轻罪,而在美国这一般就不会判刑。轻罪化运动的最直接后果,便是现在风靡美国的“零元购”。对此,很多保守派的白人,以及遵规守纪的华人非常不喜欢。很多人搞不清楚特朗普这个奇葩为什么能被选上来,就是因为他的竞选承诺顺应了当时美国社会反政治正确人群的需要。至于后来他被选下来,更多的还是因为疫情原因。

纽约警察上街举行声势浩大的送葬仪式,正是对美国社会抹黑警察的不满和无声抗议。不过,他们的声音是不会出现在主要被民主党和白左控制的媒体中,以至于我们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此事被炒得沸沸扬扬,而美国的主流媒体却仅仅是不咸不淡地说两句。美国中期选举不久就要举行,民主党控制的媒体怎么敢同情被害警察,并高调报道这事呢?

在美国这种极端扭曲的社会环境下,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只会越来越多,社会的撕裂也只会越来越严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把他抱过来:你说你也是,那我要问你一个问题!我也是我也是。
  • 然而,没有人愿意遭受冷漠生命,拒绝冷漠,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观察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考虑,善待他人,我们要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
  •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各地淮剧票友们架起了沟通交流之桥,而且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情感,更对传承淮剧文化、弘扬地方戏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可谓一举多得。可见
  • 我喜欢肖战演的角色,喜欢肖战唱的歌,喜欢肖战跳的舞!喜欢肖战,肖战俊美,肖战温暖,肖战阳光,肖战可爱,肖战善良,肖战坚韧,肖战坦荡,肖战正直,肖战敬业,肖战优秀
  • 救世征程路漫漫,化解自己的身世之谜,这一笔恢弘皆由你来书写!救世征程路漫漫,化解自己的身世之谜,这一笔恢弘皆由你来书写!
  • 这话真的是一针见血,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失败,但却无法忍受别人的成功,因为那对于我们来说,才真正是彻头彻尾的悲剧。确定了这些,今后就不要看到别人有而你没有的东西就
  • !!
  • 蕾丝材质修饰出李嘉欣的好身材曲线,让她看上去性感又不艳俗。深V领口的设计,露出好看的锁骨线,时髦显瘦又不过时。
  •  在仁俊21岁生日到来之际,俊吧在广州地铁一号线定制了一辆----仁俊专列,地铁六节车厢内部进行了定制,由于审核严格选取了一些仁俊黑发画面进行定制,本列车将于3
  • 且 夫 天 地 之 间 , 物 各 有 主 , 苟 非 吾 之 所 有 , 虽 一 毫 而 莫 取 。方 其 破 荆 州 , 下 江 陵 , 顺 流 而 东 也
  • (二)学科带头人第一层次:“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青年“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首位获得者,其他
  • 由于气候的变迁,尤其是更新世的大冰期的来临,使各地的金钱松灭绝。 #植物摄影# #草木日志#我确实在消耗自己。
  • 【0314全球疫情简报】•内地过去一天新增确诊病例10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4例,福建2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广东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
  • 婚姻真是爱情的坟墓,以为拥有爱情就可以走进幸福的城堡,现实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还蒙在鼓里的把自己埋掉,曾经的天真浪漫已经死去,也许这就是中青年的悲哀,成长的过
  • ”是苏州退休医生秦均天的座右铭。”是苏州退休医生秦均天的座右铭。
  • 【爱心粥屋今日开工】2月21日4时许,天刚蒙蒙亮,位于中心城区的两个爱心粥屋内,20余名志愿者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据了解,市总工会、市慈善总会爱心粥屋自2017年
  • ?再看到清定大师拜当今真正住世佛陀——南无羌佛为师的视频记录时,内心的欢喜无以言表,但面对网络上一些恶意的诽谤和不明真相者的附和,又痛心不已,为了帮助有缘看到这
  • 你的男人不知道多少次背着你难受不已,受过伤的男人很不一样,他们会由期望变成失望,失去尊严,也给你们的感情许多次机会,但是你一次又一次地伤害了他,让他彻底放弃了你
  • #肖战最好的你[超话]##肖战斗罗大陆# 肖战斗罗大陆#肖战唐三# 肖战唐三 3.14互[兔子] 肖战我喜欢你,喜欢你扬在脸上的自信[心] 肖战我喜欢你,喜欢你
  • 拍现代都市剧和电影的导演注意了,时尚元素的创新和思考,是艺术高于生活的突出美的吸引力与拔高角色魅力的重要一环。拍现代都市剧和电影的导演注意了,时尚元素的创新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