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我拥有了第一台PS4,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在26岁高龄,开始玩游戏。

我从小并不是一个爱玩游戏的人,在别家小朋友跟我爸抱怨:“我家小孩,趁我不在家老玩游戏,拔了网线都不行!”的时候,我爸回来还洋洋得意跟我吹嘘,他绝对不会有这种顾虑。

那时候我对游戏有很浅薄的理解,在电脑课的时候稀里糊涂的打开过大家偷偷藏在文件深处的游戏,在一通莫名其妙的带兵操作之后,我脑袋顶长出了8个问号?全班同学迷恋的就是这么一种,搞不清阵营,不知道在玩啥,偶尔还要对方一通扫射的游戏?这怎么可能有我跌宕起伏的小说好玩?

一旦建立了这种狂妄的认知,从此,游戏和我就成了两条平行线,井水绝不犯河水那种。

直到开始工作,听身边的同事聊到了《风之旅人》。用他的话说,“这个游戏你只能控制移动,跳跃,没有任何武器和装备,你就是一个孤独的旅人,在沙漠,在山谷、在高塔、在雪域、在山丘处飞行。有时会有不知什么国家,什么性别,什么年龄的玩家出现,陪你走一段路程又消失,而你们的交流就是简单的‘布谷’,‘布谷’声。”

那是我第一次对游戏有了颠覆性的理解。原来,游戏是一种和小说一样,充满了庞大的世界观,充满了美学和艺术,充满了丰沛情绪的东西啊!!

最最入坑的,要数2018年4月,因工作的原因机缘巧合闯入了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亲眼目睹了《战神》和《底特律》的发布,当时看着那么多游戏大神熟练的操作手柄,听着游戏背后创作者自身生活的改变,继而给游戏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改变——曾经不可一世的战神奎爷,有了儿子之后,就像所有父亲拥有了软肋,不禁为巨大屏幕上那句“过去的我,以及现在的我,只能是你半个榜样”而动容。

如果你刚开始接触手柄,那内心一定对陌生的手柄非常恐慌,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慌张的时候总忘记怎么转换视角,关卡一个又一个过不去,只能对着屏幕上巨大的“死亡”二字而焦躁不已。如果你是这么一个初学者,用《底特律:变人》作为启蒙游戏,定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当然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游戏。

游戏里有一个场景,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个雨夜,游戏正好打到了身体残缺的马库斯在垃圾场艰难的匍匐,游戏里也下着灰暗的泥泞的雨,好像虚拟和现实不小心有了交叠。我的眼前都是散落的机器零件,好不容易给自己替换上能用的双腿,踉跄逃离的时候,必须经过一个只能侧身而过的小道,小道的两面墙上满是报废机器人,他们密密麻麻的伸出手触碰着我的身体,像此起彼伏的求救,手柄嗡嗡嗡的震动声,让我忘记了这是一个游戏,使得这短短的几秒路程显得尤为煎熬。

终于离开的时候,得知身上还有零件需要更换,找来找去发现一个报废的机器人身上刚好适配,就在想要拿走的一刻,他张开嘴喊着“慢着!求求您!别这么做!” 不行,我绝不能杀了他!可路痴如我,在垃圾场里找遍了,没找到替换的零件,自己身体里的零件电量也撑不住了,又害怕又着急,只能跑回去,下了很大的决心,按下了按钮。之后,我沉默的,在那个被我“杀死”的机器人面前站了很久很久。

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在我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难道那一刻我必须选择残忍吗?但心里的另一个生意又在安慰自己:也许,未来马库斯的成功都建立在这一夜,建立在这些牺牲的机器人之躯上。也或许从马库斯被拼好的那一刻起,马库斯已经不再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着所有鲜活的,拥有情感和人格的,和我们人类无异的生命。

虽然我也是前几天,朋友来家里查看我解锁的关卡时我才知道,原来那个雨夜,是可以不杀死那个机器人就能获得零件的……

但你要问我会不会重玩这个游戏,我想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从未想过解锁其他的剧情,我真切的把这个游戏当人生的选择来看待,无论是我当时是不小心按错了,还是我无法仔细思考脑子一热就做了选择,可这就是我啊,这就是由这些无数个看似不起眼的,微小的选择组成的,独属于我自己的故事。以及人生。

写到这里,突然关于游戏的记忆有点汹涌,不如说点好玩的瞬间~

记得某天半夜睡眼惺忪起来如厕,发现朋友——某手柄熟练玩家,在气鼓鼓的对着《战神4》生气,凑过去一看,发现他正卡在用斧子瞄准砍一个遥远的乌鸦,砍了八百遍砍不到,一度陷入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地方的绝望之中。当时还是手柄初级玩家的我,大手一挥,“让我来给你表演一个!”虽然只是开玩笑,但没想到……一键命中!这事直到现在我还会拿来嘲笑他来着。

PS游戏的绝妙之处在于,除了玩游戏,还能发现一些游戏意想不到的非常规乐趣——比如在《对马岛之魂》里试图拍电影海报或者作一首诗;在《麻布仔大冒险》游戏选择关卡的界面(都没进入主游戏),和朋友幼稚的比谁能打到谁而互相追着跑了十几分钟;把《死亡搁浅》休息室里的音乐,当家里的背景音乐循环播放等等等等……

游戏像一个容器一样,他储藏了作者的世界观,这世界观是开放的,你可以任自己像好奇宝宝一样,只是在门口窥探一眼,或像游客一样陶醉的浏览一番,或反叛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游戏将繁杂的故事线,演员动情的演绎,精巧而贴切的音乐,令人爱不释手的原画作品,镜头的语言,光的语言,色彩的语言,技术的语言等等等等,这世界上所有试图表达的艺术方式和你链接在一起。这一切,你所做的只需是,塞入一张小小的光盘。

虽然,到现在我依然是个手柄马马虎虎玩家,玩《双人成行》打大boss的时候还是会气到跳脚,也没法像狂热的玩家一样,一遍一遍尝试直到打到白金为止,但我还是依然喜爱着游戏并不厌其烦的向身边的人推荐各种各样的游戏。

我觉得游戏正需要一些像我一样,也许曾经对游戏有过偏见的人,也许从小对故事充满了着迷的人,也许热爱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又苦于不知如何将他们结合在一起的人,也许只是觉得生活有些朴素想要过一下英雄之瘾的人,也许只是经历一遍游戏里的人生就能对自己的生活有些豁然的人的尝试。

无论是16岁还是106岁,我可以拍着胸脯保证,你都能在游戏里找到共鸣与启发。

也许有一天,小说,漫画,电影,音乐的终极形式,或者说表达者的终极形式,会以开放式游戏的形式出现,或者它已经出现,成为我们身边可以随身携带的,流动的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展览馆,电影院和启示录。

彩蛋:我把我的白色的手柄借给过不同的小伙伴玩,但几经周转下来,回到我手里的竟是一个黑色的手柄,一个迷彩的手柄和一个银色的手柄,我们家现在竟没有一个手柄是我最初的那个!!!估计是善良的玩家小伙伴们觉得用旧了偷偷买了新的还给我,我们心照不宣的,谁都没有说。

隐藏彩蛋:整理图片的时候,才发现,玩的最投入的《底特律》我竟没照过一张图片,只有一些模模糊糊,流程的奖杯截图,就当我全情投入的小小证明吧[doge]
#这里的故事,玩出别样境界#

【#人民日报多角度思考眯眯眼争议#】近日,围绕“眯眯眼”等问题,引发广泛讨论。商业广告,文化产品、审美取向,爱国情怀,公共舆论……这些都是由此带来的可供讨论的维度。

近日,某品牌产品宣传海报中,模特的“眯眯眼”等元素,备受质疑;电影《雄狮少年》,也因主要人物造型是“眯眯眼”的问题,引来争议。与此类似的事件,一段时间以来不时引发讨论。对这一类问题,应该如何看待?我们进行了一次“圆桌会”,也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探讨。

​从产品角度看:

充分尊重受众,才能赢得市场

​A:不管这家企业是否存在丑化国人的主观故意,这件事本身反映的问题却很真实,就是无论是国内外企业,还是艺术家、电影制作者,所播出的广告、创造的作品,都必须有更成熟的受众意识,既要对受众的认知和审美情趣有所了解,更要尊重受众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情感。毕竟,无论广告还是艺术作品,一旦公之于众,就必然被置于聚光灯下和舆论场中,就必然要接受来自各方的批评和审视。必须周全考虑主流文化、大众审美和受众心态,没有这样的受众意识,轻则闹个笑话,重则适得其反、彻底“翻车”。

B:我觉得这是品牌形象塑造和大众审美的一次正常碰撞。消费品牌选择模特是为了增加社会公众对他们的好感度,他们可以引导公众接受,但不能挑战大众的普遍审美。品牌选择的模特,代表品牌的形象和价值,如果引起公众不快,就会在市场上产生负面效应。

C:是的,将“眯眯眼”作为一种辱华标志,有着很长的历史渊源。因此,“眯眯眼”某种意义上确实牵动了人们的民族情感。所以,当商家的广告出现这一元素时,一个商业行为便引发了一场社会舆情。

D:需要注意的是,基于个人特征打造、用于商业宣传的文化产品,应当尽可能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和产品气质是否相符,二是大众审美能否接受。无论是海报、还是视频,做出来都是给人看的,那就需要兼顾大众的审美意趣。以表达文化自信、传播正能量为根本,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调整表达方式、宣传内容,推出更多消费者买账的文化产品,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市场的尊重。

E:的确。包括模特的选择、人物的造型等等,从审美的市场接受度上来讨论,消费者作为受众,有投好恶票的权利,这本身也是在给品牌以市场反馈。更多注重文化内涵和产品质量,才能更好赢得市场、也赢得认同与尊重。

从审美角度看:
培养健康审美趣味,涵养强大审美自信

​F:正如人有高矮胖瘦,人的长相也各有特点,“眯眯眼”、吊眼梢本就是客观存在的样貌特征。在此基础上,有环肥的丰腴美,有燕瘦的苗条美,有人推崇纤细,有人推崇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审美标准,个人的审美偏好也各不相同。这是个人的自由,也是个人权利。从这个角度看,眼睛大也好小也好、肤色深也好浅也好,每个人尽可以保持自己的审美偏好,无需定于一尊。

G:不过,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风尚,这是一种大众审美或者说社会审美。大众传媒上的内容,包括广告、视频等等,都会影响甚至塑造这样一种社会审美。我们包容多元的个体审美趣味,但也需要形成一种健康的大众审美,更需要塑造一种向上的主流审美。这样的审美,决不能是扭曲的、恶俗的;塑造这种审美的大众文化产品,也不能是媚俗的、病态的、矫揉造作的。眼睛可大可小,但要精气神十足;身材可胖可瘦,但要自信从容阳光。这样,整个社会的审美才能更健康也更健全。

H:一个基本前提是,不能让西方塑造我们的审美。对于他们恶意的丑化和不怀好意的污蔑,要保持足够的警醒并予以反击。在历史上,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人就有“傅满洲”“查理陈”“苏西黄”这样的刻板印象,“眯眯眼”甚至成了一种辱华符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尤其需要防止被这种歧视性的审美趣味给带歪了。

I:不过,对于用“眯眯眼”之类的符号辱华,反击的行为绝不是对内上纲上线、自我审查。否则,如果再嘲笑低鼻梁、黄皮肤等特征,我们又该如何自处?这个道理并不复杂。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反对的不是“眯眯眼”,而是反对以下两点:一是,基于陈旧刻板印象、特定身体特征的歧视;二是,刻意讨好西方审美、在曲意逢迎中定义中国的现象。这当中不仅有审美的问题,更有心态的问题、文化的问题、政治的问题。

J:其实,无论是模特的长相,还是自己的容貌,我们都应该欣赏和悦纳多样的美,以不同的风采展现中国的审美。只有建立由内而外的自信,才是对歧视的最好反击。如若没有这样的自信,就容易被类似的议题牵着鼻子走,反而把西方的偏见当成了唯一的标准,“是人之非,非人之是”,为了赞成而赞成、为了反对而反对。当我们有足够好、足够多的作品和产品,来提升对何为美、何为时尚的定义权、话语权,才能走出被西方审美文化带偏节奏,乃至被其所侵袭的境地。

​从传播角度看:
​坚持效果导向,也避免“扣帽子”

​K:应该说,舆论场的反映,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公众对美西方辱华标签的警惕,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但对“眯眯眼”的讨论,既需要分清对象,更需要分清动机和场景。在艺术创作中故意丑化中国人,甚至以比“眯眯眼”的手势表达歧视,这样的西方偏见,我们不接受,也会有力反驳。爱国是本能,维护民族尊严是每个中国人天然的情绪。不过,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情景地认为,眼睛小就是“眯眯眼”,只要使用小眼睛模特一律就是辱华,这多少也有些太过敏感了。可以不同意类似的审美,可以讨论艺术创作的方向,但没必要上纲上线。

L:质朴的爱国热情可以理解,但确实要一事一议,不能把不同的情形混为一谈,笼统扣上帽子,跟风喊打喊骂。应该容得下多元化审美,各美其美,才能拼凑起美美与共的图景。不过,也需要对相关内容有所警惕,不能在有意无意间成了西方歧视的“传真机”。此外,还应格外注意防范,一些自媒体利用公众朴素的爱国情绪,恶意引战、拉仇恨、搞对立,污染网络空间。

M:眯眯眼已经成了一种特别的议题设置,我们应该警惕辱华问题,也应该警惕借眯眯眼议题搅混国内舆论,乃至强迫选边站队制造分裂。诛事不诛心,诛心无完人。网络舆论纠纷的纠结点,就在于很难区分诛事还是诛心。一个话题设置成公共话题,一种行动设置成公共选择,便会考验舆论走向、也考验公众心态。对眯眯眼的话题,尊重审美多元是第一层,警惕对立分裂是第二层,呼吁理性看待是最高层。

N:一种社会观念的形成,往往具有复杂的历史原因、现实因素,眯眯眼被视为对亚裔的歧视,这在社会观念层面特别是在西方社会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企业不正视客观存在的观念、不清楚可能造成的争议,甚至试图迎合西方的刻板印象,本身是不可取的。我们尊重审美的多元、尊重个性化差异化的表达,但进入到公共传播领域必须坚持效果导向,特别是要避免陷入西方设置的话语陷阱。审美是客观的,可以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但在社会现实没有变化之前,有必要尊重客观规律和现实。(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发声】近日,某品牌产品宣传海报中,模特的“眯眯眼”等元素,备受质疑;电影《雄狮少年》,也因主要人物造型是“眯眯眼”的问题,引来争议。与此类似的事件,一段时间以来不时引发讨论。对这一类问题,应该如何看待?我们进行了一次“圆桌会”,也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探讨。

从产品角度看:充分尊重受众,才能赢得市场

A:不管这家企业是否存在丑化国人的主观故意,这件事本身反映的问题却很真实,就是无论是国内外企业,还是艺术家、电影制作者,所播出的广告、创造的作品,都必须有更成熟的受众意识,既要对受众的认知和审美情趣有所了解,更要尊重受众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情感。毕竟,无论广告还是艺术作品,一旦公之于众,就必然被置于聚光灯下和舆论场中,就必然要接受来自各方的批评和审视。必须周全考虑主流文化、大众审美和受众心态,没有这样的受众意识,轻则闹个笑话,重则适得其反、彻底“翻车”。

B:我觉得这是品牌形象塑造和大众审美的一次正常碰撞。消费品牌选择模特是为了增加社会公众对他们的好感度,他们可以引导公众接受,但不能挑战大众的普遍审美。品牌选择的模特,代表品牌的形象和价值,如果引起公众不快,就会在市场上产生负面效应。

C:是的,将“眯眯眼”作为一种辱华标志,有着很长的历史渊源。因此,“眯眯眼”某种意义上确实牵动了人们的民族情感。所以,当商家的广告出现这一元素时,一个商业行为便引发了一场社会舆情。

D:需要注意的是,基于个人特征打造、用于商业宣传的文化产品,应当尽可能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和产品气质是否相符,二是大众审美能否接受。无论是海报、还是视频,做出来都是给人看的,那就需要兼顾大众的审美意趣。以表达文化自信、传播正能量为根本,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调整表达方式、宣传内容,推出更多消费者买账的文化产品,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市场的尊重。

E:的确。包括模特的选择、人物的造型等等,从审美的市场接受度上来讨论,消费者作为受众,有投好恶票的权利,这本身也是在给品牌以市场反馈。更多注重文化内涵和产品质量,才能更好赢得市场、也赢得认同与尊重。

从审美角度看:培养健康审美趣味,涵养强大审美自信

F:正如人有高矮胖瘦,人的长相也各有特点,“眯眯眼”、吊眼梢本就是客观存在的样貌特征。在此基础上,有环肥的丰腴美,有燕瘦的苗条美,有人推崇纤细,有人推崇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审美标准,个人的审美偏好也各不相同。这是个人的自由,也是个人权利。从这个角度看,眼睛大也好小也好、肤色深也好浅也好,每个人尽可以保持自己的审美偏好,无需定于一尊。

G:不过,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风尚,这是一种大众审美或者说社会审美。大众传媒上的内容,包括广告、视频等等,都会影响甚至塑造这样一种社会审美。我们包容多元的个体审美趣味,但也需要形成一种健康的大众审美,更需要塑造一种向上的主流审美。这样的审美,决不能是扭曲的、恶俗的;塑造这种审美的大众文化产品,也不能是媚俗的、病态的、矫揉造作的。眼睛可大可小,但要精气神十足;身材可胖可瘦,但要自信从容阳光。这样,整个社会的审美才能更健康也更健全。

H:一个基本前提是,不能让西方塑造我们的审美。对于他们恶意的丑化和不怀好意的污蔑,要保持足够的警醒并予以反击。在历史上,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人就有“傅满洲”“查理陈”“苏西黄”这样的刻板印象,“眯眯眼”甚至成了一种辱华符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尤其需要防止被这种歧视性的审美趣味给带歪了。

I:不过,对于用“眯眯眼”之类的符号辱华,反击的行为绝不是对内上纲上线、自我审查。否则,如果再嘲笑低鼻梁、黄皮肤等特征,我们又该如何自处?这个道理并不复杂。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反对的不是“眯眯眼”,而是反对以下两点:一是,基于陈旧刻板印象、特定身体特征的歧视;二是,刻意讨好西方审美、在曲意逢迎中定义中国的现象。这当中不仅有审美的问题,更有心态的问题、文化的问题、政治的问题。

J:其实,无论是模特的长相,还是自己的容貌,我们都应该欣赏和悦纳多样的美,以不同的风采展现中国的审美。只有建立由内而外的自信,才是对歧视的最好反击。如若没有这样的自信,就容易被类似的议题牵着鼻子走,反而把西方的偏见当成了唯一的标准,“是人之非,非人之是”,为了赞成而赞成、为了反对而反对。当我们有足够好、足够多的作品和产品,来提升对何为美、何为时尚的定义权、话语权,才能走出被西方审美文化带偏节奏,乃至被其所侵袭的境地。

从传播角度看:坚持效果导向,也避免“扣帽子”

K:应该说,舆论场的反映,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公众对美西方辱华标签的警惕,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但对“眯眯眼”的讨论,既需要分清对象,更需要分清动机和场景。在艺术创作中故意丑化中国人,甚至以比“眯眯眼”的手势表达歧视,这样的西方偏见,我们不接受,也会有力反驳。爱国是本能,维护民族尊严是每个中国人天然的情绪。不过,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情景地认为,眼睛小就是“眯眯眼”,只要使用小眼睛模特一律就是辱华,这多少也有些太过敏感了。可以不同意类似的审美,可以讨论艺术创作的方向,但没必要上纲上线。

L:质朴的爱国热情可以理解,但确实要一事一议,不能把不同的情形混为一谈,笼统扣上帽子,跟风喊打喊骂。应该容得下多元化审美,各美其美,才能拼凑起美美与共的图景。不过,也需要对相关内容有所警惕,不能在有意无意间成了西方歧视的“传真机”。此外,还应格外注意防范,一些自媒体利用公众朴素的爱国情绪,恶意引战、拉仇恨、搞对立,污染网络空间。

M:眯眯眼已经成了一种特别的议题设置,我们应该警惕辱华问题,也应该警惕借眯眯眼议题搅混国内舆论,乃至强迫选边站队制造分裂。诛事不诛心,诛心无完人。网络舆论纠纷的纠结点,就在于很难区分诛事还是诛心。一个话题设置成公共话题,一种行动设置成公共选择,便会考验舆论走向、也考验公众心态。对眯眯眼的话题,尊重审美多元是第一层,警惕对立分裂是第二层,呼吁理性看待是最高层。

N:一种社会观念的形成,往往具有复杂的历史原因、现实因素,眯眯眼被视为对亚裔的歧视,这在社会观念层面特别是在西方社会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企业不正视客观存在的观念、不清楚可能造成的争议,甚至试图迎合西方的刻板印象,本身是不可取的。我们尊重审美的多元、尊重个性化差异化的表达,但进入到公共传播领域必须坚持效果导向,特别是要避免陷入西方设置的话语陷阱。审美是客观的,可以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但在社会现实没有变化之前,有必要尊重客观规律和现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金主爸爸的约稿 感谢@江东孙府梦 的约稿,人很好了,等我很久呜呜呜。 杀蟒兄弟双O,然后龙蟒加邱杀。 实在不知道叫啥了,暂时叫《兄弟》,在线征集一个名字。
  • #音乐话剧##亲子动画##童年回忆杀# 央视经典,风靡三十年的童年神剧 首次在戏剧舞台上将经典IP 以真人的形式进行全新演绎 #平行世界##穿越##动画#
  • #漠河舞厅##漠河舞厅背后的故事# 最近打开短视频平台,相信你总会刷到这首《漠河舞厅》。一夜之间,这首由独立音乐人柳爽创作,并且已经发布一年多的民谣歌曲被全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你有没有现在特别想念的人 说起这句话 我想到的是我的妈妈 思念,是没有方向的风,吹散了岁月的痕迹。凌乱 的舞步,走过漫长
  • Bacha coffee☕ 新加坡网红咖啡店 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装修富丽堂皇很亮眼⭐ 咖啡种类超多 爱咖啡星人的天堂[doge] I love pa
  • 【中国病死率仅澳大利亚1/63,澳媒发现“坚持新冠清零”政策好处】#澳媒承认中国坚持新冠清零政策的好处# “中国新冠疫情数据透露出一项非凡表现:死亡率是澳大利亚
  • #家有留学生# 一早醒来给少年打了个电话,刚送走高中同学,又复归于平静,少年说有些惆怅,怀念曾在一起的岁月,隔着1⃣️万公里,我也能感受到他此刻的落寞。只是在电
  • #王源21景从云集#[心] #王源1108生日快乐# 像流星一般划入我的人生 给我带来绚烂的光和火焰 见到你的那一刻 萤火和星河都被我捕捉 我们相约
  • wuli源崽21岁生日快乐~@TFBOYS-王源 问我有什么想说的,那就是祝你保持轻松,一直快乐,身边有让你受益匪浅的老师,也有知你懂你的朋友,还有爱你支持你的
  • [羞嗒嗒][羞嗒嗒]时尚生活#时尚生活# [笑哈哈][笑哈哈] 第一板块《妆容有道》 一般来说有棉质、雪纺和牛仔这三种面料,想要展现出休闲慵懒范的,可以选
  • 隐家烧肉说实话一般叭! 不过有两个肉确实很好吃 完了又去宽厚里吃了一点儿也不脆的脆皮五花和很贵的烤苕皮还有淀粉肠 本来想吃章鱼小丸子实在没肚子辣! 感觉没有华联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离思》唐•元稹#古诗词# 多情专一元诗人,彩笔新题断肠句。其实不然,诗人只是当时一时抒发
  • [羞嗒嗒][羞嗒嗒]时尚生活#时尚生活# [笑哈哈][笑哈哈] 第一板块《妆容有道》 一般来说有棉质、雪纺和牛仔这三种面料,想要展现出休闲慵懒范的,可以选
  • 明朝时,京城有个王寡妇,颇具姿色,经营着一家客栈。一日,来了个有钱公子,出手很阔绰,要租下所有的客房。 王寡妇大喜,以为钓到大鱼了,不料那公子却在夜里做了一件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离思》唐•元稹#古诗词# 多情专一元诗人,彩笔新题断肠句。其实不然,诗人只是当时一时抒发
  • 想去前些日子做过的一个梦,梦到了一棵树,我记得我非常非常喜欢那棵树,喜欢的不得了,依然能想起一开始脸上带着微笑,幸福地抱着那棵树的样子。中间的过程有些记不住了,
  • 阿再随口一说我才发觉 我的微博里全都是骂人,全都是负能量 尽管我已经很多时候都在和冯老师吐槽这些 我感激他愿意听我的各种不满 无论对谁的,最后还是会说给他听 原
  • #王源[超话]##王源1108二十一岁生日快乐# 要跟20岁的小源说再见啦~在21年迎来了你21岁的生日 时间真的很快 好像就一瞬间 但不论怎样源儿你几岁
  • ❤︎图一二 ⛰️灯泡眼耳位佳蓝金12色短毛妹妹结构优秀,基因稳定,绿眼睛五短身材哦 ❤︎图三四 糯米团子可爱金点中长毛金点小弟弟,蓝蓝星空眼,头版大,五短身材~
  • 这家买手店火了好久了,应该很多人都去他家打卡买过衣服吧!还有老板cuncun养的橘猫炒鸡可耐,还专门为他开始卖起了宠物潮牌,我不配!活不如猫生啊!我是看朋友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