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真心有体,妄识无体【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序分 · 三番破识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L2如来安慰显发(分四)

M1标垂教深意 M2示常说妙心 

M3况真心有体 M4显妄识无体

今M1

【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阿难请佛开示未悟,释迦牟尼佛在这个时候,也就又对这个小弟弟生出一种怜悯而爱护的心了。于是,当尔之时,佛就开示阿难和在会的一切大众。做什么呢?就想要他们都得到无生法忍这种境界。怎么叫“无生法忍”?前几天讲过“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在这个地方,把“无生法忍”再略略讲一讲。

“无生法忍”,就没有生,也没有法了。没有什么生?没有法生,也没有法灭。在这个时候,这个证得无生法忍的人,他觉得这“四圣六凡”——四圣的法界,这叫三界之外的法界;六凡的法界,就是三界之内的法界。他看这个十法界没有最少的那个法生,也没有最少的那个法灭——没有生灭了。可是在每一个法的本体上,当体如如,它这个法的本体都是如如不动。

因为如如不动,所以它就没有生灭。那么他得到这种的境界,他忍可于心。本来要是不懂的,一听这个世间没有生灭了,一切万法什么的都没有了;心里就生出一种恐慌,就不能忍了。但是他忍可于心:“啊,就是这么回事了,没有什么地方出奇的。”他这时候证得相应的道。得到好像要证果而没有证果这个时候,这叫“相应”。相应这个时候,只可以怀之于心,心里自己知道。可是知道是知道,不能对任何人讲这个道理,讲也讲不来,说也说不出;这个时候,就叫“无生法忍”。

你能看山河大地、森罗万象,什么都是自性里边的事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切一切的,你证得:“啊,都是不生不灭法!”在你看见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所有的都是一个实相,这就叫“无生法忍”。可是这个时候,你还没有正式证得,心里要忍受的。现在佛欲令所有的大众,都得到无生法忍这种境界。

M2示常说妙心

【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佛欲令一切众生得入无生法忍,于是坐在师子座上,用手摩阿难的顶,对阿难就说了。“师子座”,并不是说佛骑着狮子,或坐着一头狮子,或者雕刻一个狮子来坐;是因为佛说法好像狮子吼,所以佛坐那儿,也就说是师子座。摩顶,就抚摩他的头;在佛教里头,表示一种最慈爱的摄受力量!

如来常说:如来我昔日常常地说。说什么呢?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所有的一切法,就是由我们心里头所现出来的。“诸法”,是所有的一切法,包括世、出世间法。“所生”,从这儿生出来种种的法。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所有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因因果果,和微尘那么多的世界,都是因为我们这个心而成就的。所以在中国宗门所讲的机锋转语,古来的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你若认识自己的心了,这个大地连一寸这么多的土都没有了。你说有什么?到什么地方去了?可惜我们人就都没有认识心,所以大地才这么多的土。

M3况真心有体

【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佛叫了一声,说阿难哪!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假设这一切的世界,所有一切一切,都包括在内了。“其中”,就是在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这个世界里头,乃至那最小的草、叶、细线、丝结。“缕”,是细丝;“结”,是丝结成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你追究、找它那个根元,统统都有它各自的体性。“诘”,就是问。

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就算这个虚空,也还有个“虚空”的名字,还有个虚空的相貌呢!所以一切一切的,都有形体。况且这种清净而妙净、妙明这种的心——这一切性的心,它怎么会没有体呢?它一定也有体的。

M4显妄识无体

【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吝”,就是吝惜、不舍。假如你一定固执你那个见解、你那个成见、你那个主观,说是“分别觉知”这个观察力,它所能明白的这个性,就是你的心。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你这个心,就应该离开一切的色、香、味、触,以及声和法等种种的尘,另外还有一个心存在。“色”,就是有形有色的。“香”,就是香、臭。“味”,就是味道。“触”,就是接触、触觉。这单单说“色、香、味、触”,没有说“声”、“法”;“诸尘”,也就包括“声”和“法”在里头。

“别有全性”,你要是一定说这个是心的话,它就应该和色、声、香、味、触、法没有关系,另外再有一个心和这色、香、味、触都不发生关系了。所以如果你说你“分别的这个心”,是你的心的话;那你这个心就应该离开色、香、味、触一切六尘的境界,另外“别有全性”,还有一个心存在。

因为佛所显露的这个真心,都在六根门头——眼、耳、鼻、舌、身、意,显出来这见性是不动不摇的,这才是一个真心。要是阿难所说的“分别觉观那个心”,就和六根没有关系了。所以佛说,若离开一切色、香、味、触这诸尘事业,离开这一切的境界,应该另外再有一个心。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本来不是这样;不过佛这样来开示阿难,这样对他讲。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可是你现在不是这样!好像你现在在这儿听我讲法,你现在就因为这个声尘,而生出一种分别心;你并不是离开这个声尘,而另外有一个心。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纵然你能暂时息灭了见、闻、觉、知,你又能内里守住这种“幽闲”;实际上呢,这还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这还在法尘里头。

“内守幽闲”,你把见、闻、觉、知都灭去了,又能内里守住这种“幽闲”;你也没有见,也没有闻,也没有觉,也没有知了,这是“空”的境界这一种功夫了。“幽”,就是很清幽的。“闲”,什么事情也没有,好像什么事情也都不做了,很空空洞洞的。外道以为这种就是最高的境界了,坐在这个地方,他觉得无人、无我,什么都空了,连自己这个身体都没有了,他以为这是功夫,这叫“内守幽闲”。实际上,这还是前尘分别影事。

“内守幽闲”,这在功夫上来讲,这就是稍微得到一点轻安的境界。轻安,就是很少的这种安定。但是外道以为这个就到了极点了,就牢牢地守着,不叫这个功夫失去了。这是外道修这种“内守幽闲”的功夫。他觉得这种的境界是不错;实际上,“犹为法尘”,这还是第六意识的作用。

在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他灭了、没有了——眼睛,这个见也不向外跑了;闻,也不向外闻了;嗅,也不随什么味的境界转了;身,也不随触觉所转了;可是在意里边,内守幽闲。这“内守幽闲”,就是说第六意识;这第六意识有“独头意识”,它还在里边守着。这独头意识,好像我们一般人谁都会做梦,这个做梦的境界,就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这叫“第六独头意识”。在见、闻、觉、知都能灭尽了,这也还是在第六意识上用功夫呢!这外道的功夫,你觉得是很不错了;但是在佛教里来讲,这连一步也还没有走。这叫“内守幽闲”。

“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还是在法尘里头,不过它很微细微细的,你觉察不到。这就叫在意里边很微细的这种分别影事,还是隐隐藏藏,是一种不真的境界。你不要在这个地方就得少为足,说:“哦,这就是坐禅坐出功夫来了!”这还要往前去进步,不要停止在这个地方;停止在这个地方,容易落到顽空上;落到顽空上,就对坐禅没有益处的。顽空,就是没有了,他这个见、闻、觉、知都灭了,什么都没有了。

#周杰伦[超话]#
是佛之堂弟,在十大弟子中是「天眼第一」。这个菩萨有一个别号,叫作「无贫尊者」。

缘起于在因地修行啊,有一世他是农夫,看到一位老比丘(已证到辟支佛果位)下山托钵,空钵而回。于是生出同情心说:「这袋粗米饭若你不嫌弃的话,我供养你。」当这个老比丘离开以后,阿㝹楼驮收工,随后一只兔子活蹦乱跳地到他的肩膀上。阿㝹楼驮很有感慨,人都难以糊口,怎么能还养活一只野兔子?于是把它放下来。可是三放三上,这只兔子连续三次就是要跳到他的肩膀上,所以他也觉得这也是缘分啊!善人就是善人,如果是恶人的话,是不是正好回去肥噉一餐呐?回家以后呢,这个兔子一放下,立地变成一只金兔。所以从那以后他连续九十一个大劫长命、富贵,叫「无贫尊者」。佛在《地藏经》讲啊,供养三宝,舍一得万。「应供应供」,到底谁供养谁啊?你不是供养寺庙,是供养自己,你是种福田。

如是等诸大弟子:这个「如是等」在一切经典中司空见惯。注意,相同的词语在一部经典乃至多部经典中反复出现,必定是非常重要的法理,不可以等闲视之,一晃而过。所以这个「如是等」按照一般解释,就是「这些人呐」,「就是上面这些人啊」。这是依文解字。「如是等」就是「如来」,就是「如是我闻」,就是「阿弥陀佛」。「如」就是「阿」,「是」就是「弥陀」,「等」就是「佛」,「如是等」就是「阿弥陀佛」;「如」就是性,「是」即是相,「等」就是即相即性;即空即有;即理即事。

每观照一次,我们的定力就加深一点,境界就提升一层,品位就提高一分。九品莲华也好,四十二位法身大士也好,每一品每一位都有无量的等级。《楞严经》中的波斯匿王以四地菩萨的身份到娑婆世界示现一万次,每一次都要提高一些的,就是说一个等级起码还可以分上万乃至十万、百万、千万的等级差别。明白这个法,对于我们勇猛精进至关重要。你多听一堂课,多听一句经,多念一句佛,你的品位就会提高一分。

诸大弟子:不要讲「就是些大弟子啊,十地以上的菩萨啊,大名鼎鼎啊,众所知识啊」,你这是皮毛,解释不出「法华秘髓」的法味。这个「大」,就是真心本来面目。「一」字加一个「人」字,十法界森罗万相千变万化,皆是当人当下一个念,要这样观照啊!如人在梦,梦境万千,实际上就是做梦的一个人在那里变现呐!

我曾经对一位弟子讲,你能不能把《弟子规》讲出特色?按照圆顿大法,讲一部《弟子规》两个小时,就可以讲得炉火纯青。很简单,先把「弟子规」三个字讲清楚,何为「弟」?何为「子」?何为「兄」?何为「父」?来于何处?归于何处?你把它讲明白,就是最圆满的《弟子规》。明白这个道理下面不要讲,谁都知道该怎样做,信不信?讲第一义法,一切的万法都是我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而已,纵讲第二义法,也是我生生世世的父母儿女,包括癞蛤蟆、小老鼠、泥巴瓦块都做过我前世的父母儿女。

如果再把「如来藏」的道理,在全世界广播电台、教科书、厂规、企业管理条例、家庭必读……广泛地宣传,形成一种法律,那地球的气氛马上就会改变。你逼着他做坏事,他都不愿意做。

即使讲天文地理、泥巴瓦块,他都能讲出宇宙人生本来面目,这就叫一经通一切通。三藏十二部经你只要有一个字不懂,十方万法你只要有一块泥巴粒不懂,你统统不懂;懂得一个字,你统统都懂。

有个菩萨向印光大师请法,说:「禅宗的公案我70﹪都懂了,还有30﹪不懂」。印光大师讲:「你如果懂得一个公案,所有的公案统统懂;你如果还有一个公案不懂的话,其它的懂了也是假懂,你不懂。」印光大师这个回答非常明确。好好想一想啊!佛为什么在《楞严经·卷六》讲「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只要是懂得「一心三藏」,不管讲什么经都能叫你当下开悟。三句话不离本行,怎么样拐弯抹角也拐到「一心三藏」;否则这个人不能成就。

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脏器,其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如何?
肾在人的五脏中虽居位最下,但它的功能最为重要。肾脏位于人体腰部,左右各一,呈履状,重50~80克。《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中医所讲的肾是包括肾脏在内的泌尿、生殖等器官,也涵盖了生殖、内分泌、免疫、泌尿、呼吸、神经、血液、运动等系统在内的一个整体的概念,是一个很宽泛的医学概念。肾的功能很多: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主水液,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主命门火,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
人之初生,先从肾始
中医认为人之成形,是父母之精媾合而成,诚如《灵枢·决气》中所讲的:“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这里所讲的精,即是肾精。因肾藏肾精,而肾精中先天之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父母之精,两精媾合,形神乃成。故人之孕育,全仗肾精,正如明朝的著名医学家张介宾讲的:“人之初生,先从肾始。”这种“先天之精”受之于父母,与生俱有,先天而存,当出生后,这种“先天之精”藏于肾,成为肾精的一部分,如此代代相传,不断繁衍,化生。所谓“后天之精”即脏腑之精,它是人体出生后,饮食水谷所化生的各种精微物质,成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先天之精”是“后天之精”的根本,而“先天之精”又赖“后天之精”不断滋生。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因父母身体虚弱,肾的精气亏虚孕育而生的子女出现“五迟”(即小儿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即小儿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或先天性缺陷。有些通过后天的调补,身体逐渐发育,和常人一样健壮。但也有一部分人,虽经后天调补,也并不满意,一生体弱多病,这些人就是我们常讲的“先天不足”。明代的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中讲:“以人之禀赋言,则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这里讲的禀赋就是指人的体质,先天是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也就是人生命的本元。从人的禀赋讲,禀赋强壮表明先天充足,肾脏精气旺盛,体壮形健,故多长寿;如禀赋薄弱,表明先天不足,肾脏精气衰弱,体弱多病,故多早亡。所以中医将肾脏称之为“先天之本”,以说明其在人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人有三宝“精、气、神”
中医学认为人体有三种最宝贵的东西——精、气、神,认为这三种物质是生命的源泉,故称为“三宝”。下面我们就看一看精、气、神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谈一下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皮毛筋骨肌肉等,都是由精这种物质所组成的。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而精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在一生中,从幼年、青年、壮年到老年,不停地进行物质代谢,也就是不断生成和不断消耗各种精微物质,“精”即是对这些精微物质的概括。
肾所藏的精,从来源上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先天之精”。所谓先天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故《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另一类是“后天之精”。所谓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气,故称为“后天之精”。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分布于五脏六腑、皮毛筋骨肌肉,以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而经过代谢平衡后所剩余的部分,输注于肾脏,成为肾精的一部分。
肾所藏之精,其来源虽然不同,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用“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来概括。这就是说,必须先具备先天之精,由先天之精发育成脏腑身形,才能化生后天之精。而人体出生后,先天之精又必须依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辅相成,使肾中精气保持充盛状态,以主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再谈一下气。气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中医学引用这种朴素的唯物观来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认为气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由于气是不断运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的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说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如《难经·八难》说:“气者,生之根本也。”并将气的生理功能概括为五个方面:
推动作用: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的生成运行,以及代谢的排泄,均起着推动和激发的作用。如果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减弱,就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早衰,以及各种生理活动衰减的病理变化。
温煦作用: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体温的恒定,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循行,均需依赖气的温煦作用才能维持正常。如果气的温煦作用减弱,就会出现四肢不温,畏寒喜温,血脉凝滞,津液停聚等病理变化。
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抗御外邪侵袭,维持机体健康的作用。《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就会招致外邪入侵而发病。
固摄作用:气对体内的物质,具有防止无故流失的作用,可固摄血液、汗液、唾液、肠液、精液及二便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量,使之分泌排泄有节制。如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就会引发出血、自汗、泄泻、滑精、尿失禁等多种病症。
气的固摄与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这两个方面的协调统一,是维持人体正常血液循行和各种液态物质分泌正常的重要环节。
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各种变化。气化作用,实际上是体内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也是体内物质的代谢过程。如食物的消化吸收,精、气、血、精液的生成及其相互间的转化,以及汗、尿、糟粕的排泄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体现。如果气化作用失常,就会引起多种代谢异常的病变。
中医将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几种。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元气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难经·三十六难》称:“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元气禀受于先天,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之于肾,但又依靠后天之气的不断滋养,才能不断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元气借助于三焦而流行分布全身,内而脏腑组织,外达肌肤腠理。周身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元气的激发和推动,从而发挥各自的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五脏六腑之气的产生也要根于元气的资助。因此,元气充沛,脏腑功能旺盛,身体也就健康少病。反之,如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损伤元气,则脏腑气衰,体弱多病。
宗气,是指积于胸中之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通过心肺的作用而贯注于周身。
营气、卫气都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气,其中柔和精纯的部分与血液运行于脉中,是血液化生和组成的重要成分,并有营养全身的作用,故称为“营气”。而其中之浊者,性栗悍滑疾,行于脉外,循皮肤分肉之间,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同开合”等卫外作用,故称为卫气。并认为卫气为肾中阳气所化生,本源于先天,故有“卫出下焦”之说。
从以上可以看出,人身之气分为四种,又以“升降出入”为基本运动形式。气机的运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存在于整个生命活动的始终,一旦气机运动停止,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
最后再谈一下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的姿态等,无不包括神的范围。“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与精气并存,神离不开精气,精在则神驻,精亡则神灭。因此古代医家称“神之寿命主乎精气,犹灯之有油,如鱼之有水”。
由于精、气、神在人身的重要作用,故被称为人身三宝,而其中来源皆根于肾,更可知肾在人身之重要地位。
精、气、神三者相互依存,既能保障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供养,又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只有“积精自刚,积气自卫,积神自旺”,一个人才能有生命的活力。
“肾者水脏”与“升清降浊”
肾脏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主水。所谓主水主要是指肾脏在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平衡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体内水液的潴留、分布与排泄,主要是靠肾的气化作用。如肾的气化正常,则开合有度。开,则代谢的水液得以排出;合,则机体需要的水液能在体内潴留。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液通过胃的受纳,脾的传输,肺的敷布,通过三焦,清者运行于脏腑,浊者化为汗与尿液排出体外,使体内水液代谢维持相对的平衡。在整个代谢过程中,肾的气化作用是最为重要,并贯彻始终的。如果肾的气化失常,开合不利,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的障碍而发生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故《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泄液。”
肾脏除了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外,它在人体整个新陈代谢运动中还起着“升清降浊”的作用。升,除了有向上向外的含义外,还有保留于体内供体内需要之意。清,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对人体的活动有益的物质而言的,即“精微”,包括水液、营养物质及氧气等。所以说“升清”,实际是在饮食物消化运输过程中将其有用的精微物质,用不同的方式保留于体内,以供人体各部分活动的需要。降,除了有向下趋势的含义外,还有排出体外的意思。浊,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在代谢过程中,多余的,体内不需要的物质,即“糟粕”、“废物”,包括多余的废水、食物残渣、浊气等。“降浊”实际是指在饮食消化过程中,将其无用的“糟粕”、“废物”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排出于体外。
前面所讲的水液代谢的过程,就是体现了肾脏升清降浊的功能。正是由于肾脏这一功能,才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运动,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
总之,人的生命活动中,从物质基础到功能动力,肾脏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中医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之说,即指人一生中体力之强壮,活动技艺与技巧的能力,都是由肾所决定的。故又有“五脏之真,惟肾为根”的理论。这都充分说明了肾在人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郊通发达[超话]# 小狗夜话(一发完) 殷郊睁着眼睛,看着闭目的姬发缓缓的呼吸着,鲜活的,看着他脸上那颗小痣,想伸手摸摸又怕动静太大吵醒他,就这么胡思乱
  • 当我们遇到麻烦时,他会第一时间想办法去解决,或是安慰,而不是去责备和埋怨;其实很多时候,赶不上的飞机,忘记交的水电费,未蒸熟的米饭等等,这些都不足以让我们崩溃和
  • 但不希望是1v1情感支撑的关系,作为朋友就好啦年龄希望15+,城市不限,混的熟了可以去找你玩 可以分享二次三次的有趣事,没太大雷点,常混企鹅,可以积极小窗我不追
  • 4、远使以财,以观其廉观察他面对利益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节操。4、远使以财,以观其廉观察身边朋友面对利益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节操。
  • 多接触高能量的人,你会发现自己那点不开心的事不过是生命环节中的一个小插曲,与他相处,你会学到很多智慧,甚至心灵上都会得到滋养。#快乐再出发# 2022.7.5一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善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企求,像水一样一往无前地流动,没有一点分别心,取舍心,无私地奉献一切,这样
  • 兔兔花束和玩偶花束已经准备就绪~欢迎小文来到澳门,希望小文喜欢,预祝澳门演出顺利▪️送至时间9月3日:12:30 银河寄来的海浪风起已至,请不要忘记,我们终将B
  • 真的真的很好看,入股不亏,关键人和剧情都是无与伦比的美丽[泪]一般来说,粉圈自然喜欢吹个一番或者票房什么的,虚荣心谁都有,但谁家也不会把这个当命根子,毕竟班底剧
  • 上海:一夜之间挂牌量大增 刚需客迎利好昨天傍晚新政发布后,上海楼市的反应也是立竿见影,一些中介公司,一夜之间挂牌量就增加了1000多套。9月1日,方文再次表示:
  • #陌陌子的瞎写天地[超话]#没错又更新「与世界偷偷牵手」No.2了[打call][打call]这个系列写的快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词都是之前写过的一些觉得很有
  • 高仿包包和正版容易看出来吗[鼓掌],[吃瓜]高仿的包包打假 ,[哈欠]高仿lv枕头包25很好「这是全球统一的浪漫吧」市场鱼龙杂乱 , 一般在这个地方大多数牌子都
  • 師傅這時沒停下手,還說:沒關係,你繼續叫,你叫你的,我還是會繼續打⋯這時,太太笑得更開懷了,簡直合不攏嘴,我們就在這一個被唸,一個被打的情境,各自滿意的得到了療
  • 7、佛经里有一句话:境随心变,允许一切发生,它不是让你躺平,而是告诉你顺其自然,不必强求,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自己成为自己,也允许别人成为别人如有来生,愿不见
  • 前几天上网课,一个老师特别好笑,她说“你们要是不想像猪一样活着,那就去考研考公”太好笑了但为什么要这样侮辱一只猪啊?蹦迪我也不会妈:也是,这辈子只想像猪一样生活
  • 这世间 也许再也不会有人 能像你一样占据我说点什么这世间 也许再也不会有人 能像你一样占据我的心扉刻入我的生命 你在我心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任何人也不可替代思念
  • 3.最后一步是要在种植体与牙槽骨完全结合之后再进行,根据患者的牙齿结构,各个方面来制作牙冠,最后来安装牙冠,这样即拔即种就算完成了。虽然即拔即种能大幅度的缩短种
  • 同时,我们也不要陷入自证,如果我们回复说:“这个团没有左航就完了”“如果左航不出道,那这个团颜值就完蛋了” 虽然这些话是事实,但是同事丝看到只会觉得航丝是底气不
  • 接着阿姨真的是一如既往地麻利,哗哗哗,我到家就已经打包完了;这会儿我的纠结和矫情基本也无处安放了[绿丝带]周五再来看了下需要添置些什么,直接两人去了趟宜家,一顿
  • 日子过得久了,历经多了,就像那断食后的涅槃,慢慢地沉入了空静,身体变得柔软,内心更加和谐,爱断食,有人是随性,有人则是附庸风雅,而我更愿意把它当做一种修行,从身
  • 而这,也总是让他们把自己,折腾到遍体的伤痕#幸运星指南#《黑色生命力》 2023.9.3 14:40 心理学里有个词,叫黑色生命力,指的是那些经受过巨大压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