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6周发现孩子有肿瘤,爸爸的选择是…

父母和孩子之间,都是生死之交。

生孩子,就是一场冒险。

小生命的降生,总是伴随各种美好的词汇:喜悦,惊叹,娇嫩,怜爱…

然而,并不是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帆风顺。

网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提问:

如果你在产检时发现孩子有严重的病,你会留下他还是打掉?
这个问题难以想象 ,又何其残忍。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爸爸的真实经历。

我儿子,在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 B 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在预产期前 20 多天,B 超发现腹部有一肿块,大小 41mm × 38 mm × 44 m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宝宝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

毕竟长达 10 个月的孕检,什么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像所有的电视剧里演的一样,医生问我:孩子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

要知道,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

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 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肿瘤,第三天就做了 B 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甚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 62 mm × 42 mm × 42 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那种晴天霹雳的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

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

但看到「侵袭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既然决定留下孩子,就一定要尽力到底。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

照顾好产妇和 baby,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儿子在出生后 20 天,做了人生中第一次 MR。

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

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 5 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让第一次检查失败。

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剂,想到都让人心疼。

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

左中下腹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 58mm × 42mm × 49mm,考虑为恶性肿瘤。

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 MR,结果显示:

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 50mm × 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

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性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几百块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

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瘤还入侵了椎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

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最后听说某个医院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让我们去找找。

最后我们决定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

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

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

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

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

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没可能啊,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

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最后主攻手术的医生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

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

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

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

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

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

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

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

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唬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几百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 5 分钟。

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普通医院看,还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

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 B 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从开始的 4CM,3 个月就长到了 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 3 个月大的孩子肚里。

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和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

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

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

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 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 9cm,而是变成了 7cm。

再下一个月,7cm 变成了 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 6 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 MR,已经变成了 39mm × 30mm。

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瘤了。

肿瘤在缩小!!肿瘤在缩小!!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

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

谢天谢地,更感谢小 baby 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

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

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瘤的监控,3 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死灰复燃。幸好,肿瘤慢慢地消失了。

一年后,我们给孩子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 B 超,验血。

结果显示各种指标正常,B 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瘤的影子了。

一个 8 cm 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

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 4S 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瘤。

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 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收。

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现在,小家伙现在天天上兴趣班好忙,9 月就升中班了。

他还有了一个两岁的弟弟。

两兄弟感情不错,他会给弟弟讲故事,喂弟弟吃饭,过马路保护弟弟。

当然,还会抢弟弟的玩具,跟弟弟吵架。

我们现在,忙乱,并快乐着。

我们这个例子属于小概率事件,没有参考价值。

希望不会给大家带来误导。

一般问题产检应该都能检出,正如其它回答说的那样,问题严重就应该打掉,道理大家都懂,产检本身就是这个目的。

像我们这种到临出生才爆出来的问题,我真的无法回答。

试想怀胎十月,天天盼望着TA的到来,到可能第二天就要见面了,才忽然要做这种残酷的抉择…

我们是下不了手…

而且信息量也不够,只有生出来才知道是好是坏,难不难处理。

这种情况只能看各家情况自行判断了,很考验判断力和运气。

希望没有人再需要面对这种困境了。

真的,无论做了什么决定,都要考虑最坏的情况,自己能不能承受,然后就积极面对,负责到底。

尽人事听天命。

有很多事情很无奈,真不是一句道理那么简单。

建议还是着重参考其它回答,小概率事件真不能作为参考。

再次祝愿所有宝宝都健康,不要再遇到我们这样的难题了。

这周的短文就纯粹是练笔向,故事非常无聊,随便看看吧。

《降妖除魔衣柜》

“找到你了!”

小夫从道旁竖立的邮筒后面,拉出了满脸失望的大雄。

夏日傍晚,孩子们在老旧的街巷里玩捉迷藏游戏。这局游戏进行到了尾声,静香、出木衫和大雄都已经被小夫找到,只有胖虎还不见踪影。于是他们四个人结伴,踩着街巷的浮土一起寻找。

可是找了好久,太阳都已经要落山了,还是没有找到胖虎。出木衫提议说:“我们一起喊胖虎的名字,他听到以后就会出来了。”于是孩子们整齐地喊:“胖虎!”然而还是毫无效果。

小夫说:“我猜,胖虎可能已经自己回家去了,要不然我们也各自回家好了。”

静香却说:“不行不行,我觉得我们应该去他家找找,万一他没回家,也应该通知他的家人才好呢。”出木衫和大雄点了点头,只有小夫不愿去胖虎家,所以他独自在岔路口离开了。

夕阳在地面上拉出三道长长的影子。

“笃笃笃”,大雄敲了三下胖虎家的门。

“谁呀?”门从里面打开,一个胖胖的妇人探出头来,手里还拿着一个饭团。

大雄嗫嚅着说:“那个……我们刚才在旧街巷里玩捉迷藏,可是胖虎突然不见了,我们想问一下阿姨,那个……他有没有独自一个人回家?”

胖虎的妈妈一脸震惊:“什么?胖虎从下午就出去跟你们玩了,一直没有回家啊!”

三个小伙伴也惊呆了,静香说:“那……胖虎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呀?”

胖虎妈妈恶狠恶地说:“哼!如果胖虎出了意外,你们几个别想逃脱干系!”

看着快要哭出来的静香,出木衫安慰说:“放心吧,胖虎不会出什么意外的。”大雄眼前灵光一现说:“有了!我这就回家,让哆啦A梦帮我们想想办法。”

大雄飞奔着跑进家,喘着气对哆啦A梦说:“哆啦A梦!不得了了,你快帮帮我吧!”

哆啦A梦问:“大雄,你又遇到什么麻烦事了?”

大雄说:“我们刚才玩捉迷藏的时候,胖虎不见了!他家里也没有,你快帮我找……”

正在此时,“铃铃铃”楼下的电话铃声响起,大雄妈妈拿起电话:“喂,是小夫妈妈呀!大雄他刚回家了啊。你说什么?小夫没有回家?我这就去问问大雄,你放心,小夫不会有事的。”

大雄妈妈挂断电话,爬上楼对大雄说:“大雄啊,你们今天下午在哪里玩了?小夫妈妈刚才打来电话,说小夫现在还没回到家!”

大雄惊到石化了:“不……不会吧!我们……在旧街巷玩了捉迷藏游戏,玩着玩着胖虎就不见了,我和静香、出木衫一起到胖虎家去找他,小夫和我们分开,自己回家去啦!”

哆啦A梦说:“啊?你是说,胖虎和小夫两个人都不见了?”

大雄带着哭腔说:“哆啦A梦,你快想想办法嘛!”

哆啦A梦的两只小圆手在口袋里摸索了一下,拿出一卷纸说:“来,试试这个!”

大雄问:“这是什么?”

哆啦A梦打开那卷纸说:“这叫‘活点地图’。地图上每一个小圆点都代表一个我们认识的人,看一下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就知道这个人去了哪里。”

大雄先看了看自己家,发现大雄、哆啦A梦和妈妈在,而他爸爸却在附近的居酒屋,妈妈攥起拳头,愤怒地说:“爸爸告诉我在加班,原来又去偷偷喝酒!”

大雄又看了另外几个圆点,静香和出木衫都回到了自己家里,小夫和胖虎的妈妈在街上活动,寻找两个孩子,可是找遍了地图,代表胖虎和小夫的圆点始终没有找到。

大雄问哆啦A梦:“找不到胖虎和小夫,这是怎么回事啊?”

哆啦A梦皱起了眉头说:“我也没见过这种状况,一般来说,找不到代表他们的圆点,就代表他们已经死了……”

大雄和妈妈齐声尖叫:“哆啦A梦,你在胡说什么嘛!”

这时候妈妈突然说:“我小时候,大雄的外婆曾讲过一个怪谈故事,说有一种妖怪叫作禁婆,专门在傍晚时分出没,如果小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还在外面玩,就会被禁婆抓走。”

大雄问:“可是,禁婆抓走小孩子要干什么呢?”

妈妈说:“她会把小孩身体里面的油都榨出来,作为贪玩的惩罚。”

哆啦A梦说:“好恐怖!”

大雄说:“哆啦A梦啊,你有没有什么道具,可以对付妖怪的?”

哆啦A梦想了想说:“有了!”从口袋里面摸索出来长方形的小木盒,看起来像是衣柜的形状:“这个叫作‘降妖除魔衣柜’。”

大雄忙问:“它要怎么用才行?”

哆啦A梦说:“走,你带我去你们玩捉迷藏的旧街巷,如果禁婆在那附近,就一定会被这个降妖除魔衣柜捕获的。”

一道手电筒的光圈,四周笼罩着黑暗,妈妈走在前面,哆啦A梦和大雄走在后面,手电筒拿在哆啦A梦手里,大雄则捧着降妖除魔衣柜。大雄说:“世界上,真的存在恐怖的禁婆吗?”哆啦A梦说:“就算真的存在,也逃不过我的降妖除魔衣柜。”

大雄把手里的小木盒扔到了地上,一道白光闪过,它变大了,就像真正的衣柜一样大,里面看起来可以藏人。哆啦A梦走上前去,拉开柜门,说:“不知道捕获成功了没有。”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衣柜里面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她的左手抓着胖虎,右手抓着小夫,两个孩子手里拿着一根笔,一个本子,满脸不知所措。

大雄吓得哆嗦,问妈妈:“这……这就是你说的……禁婆吗?”

妈妈也惊呆了说:“看起来,好像是耶。”

老婆婆说:“我明明把这两个贪玩的小孩捉到了我的黄泉乡,为什么我会出现在这里?”

哆啦A梦说:“你真的就是禁婆?放过这两个孩子,我就让你走。”

老婆婆说:“对呀, 我就是你们人类说的禁婆了,不过我抓小孩可不是为了榨油,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写作业!”

老婆婆又说:“不信啊,你们问问他俩。”

小夫说:“我被老婆婆抓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然后就被他逼着写作业,烦都烦死了。”胖虎说:“我也是,才不想写什么作业呢。不过老婆婆给我们的寿司好好吃哦。”小夫也说:“对啊对啊,比我爸爸花3万日元买的寿司还好吃。”

哆啦A梦说:“既然这样,你们就跟我们回家吧!”他喊了一声“回收!”降妖除魔衣柜变小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小夫、胖虎也脱离了禁婆的掌控,

禁婆说:“这次就放过你们了,下次别再让我看到不写作业的小孩!”变成一股烟不见了。

又是一个下午,胖虎、小夫、静香、出木衫在大雄家门外敲门:“大雄,一起出去玩吧!”

大雄正在书桌前写作业,手臂运笔如飞,划出一道道残影:“等我一下,还有最后一道题!”

哆啦A梦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们记住,一定要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不然会被禁婆抓走哦。”

「夏虫不可语冰」和「三季人」的故事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庄子·外篇·秋水》

庄子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於虚也;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笃於时也;曲士不可以语於道者,束於教也。」
对於井底之蛙不可以和它讲海,因为它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对於夏日之虫不可以和它讲冰,因为四时不同,它无法体验。不要去和不在同一层次的人争论,这样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人总以自己一孔之见爲满足,总以自己一见之得匡万物,以爲自己之见已表达了天下社会的意见,结果就不能不産生混乱和迷惑。就如井底蛙只知井之大,跟他谈海它有不懂得海有多大。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当一只四季虫在侃侃而谈的时候,夏虫很难理解到夏之外的景色。

对偏见之士及没受教育的人谈大道理,他们亦不知你在说什麽。 这是因为他受到以往教养的薰陶。

在庄子的这句话中,别有深意的词是「不可语」。何为「不可语」?

就是不能说,不能谈论。

对於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人们一般会有两种反应:

一种是认认真真听别人说,藉助别人的阅历来增广自己的见闻;另一种则是把思想完全框定在自己有限的认知之内,对别人所说的话不仅排斥,而且嘲笑,这样自命不凡的人,自然是「不可语」的。

有些人,与他们沟通交流,说话完全没有逻辑思维,不仅産生混乱和迷惑,他们随时还会以混乱爲条理、以迷惑爲清晰。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固然要诚心诚意地去沟通交流,但是也要分清对象,对於听不进不同观点的「不可语」者,不管我们怎样努力,也是不会有好的沟通结果的,该放手时就放手。

「夏虫不可语冰」,使我想起「子贡问时」所说的「三季人」的故事。

这故事说: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您是孔子吗?”
子贡答道:“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
“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那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一直争论到中午也没消停。
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听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
“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这个故事不管是真是假,对我们都非常管用。

既然「三季人」可怜的连四季都不知道存在,那还有什麽要与之计较的呢?

你同一个蚱蜢一样的人讲四季无异於「对牛弹琴」。还不如就同老师孔子一样,姑且糊弄他一下,别浪费时间,让他赶紧走吧,继续纠缠这种无聊的问题只会徒增烦恼,还显得你的水平也特低。

由此可见,在生活中,我们和他人沟通时,先要看清对象。对象错了,讲得再多也没有用。

庄子说:「夏虫不可以语冰。」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讲的都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学会识人,要练就一双判断对方水平的火眼金睛,这样讲话才有针对性,才不会浪费精力和感情。

如果见到有人蛮不讲理、甚至胡搅蛮缠,那就说明你没有选对人了。这时候你不妨学学大师孔子,一笑了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虽然身边奇葩很多但真的很开心遇到的是你们呢[嘻嘻] 在逄上贞德节,顺便在集市里给小的买了她心爱的粉红色小马充气气球。回头看看小的,她认真地对我们说这可不是普通的
  • #七零八碎假日总结# 打卡了在中院旁边被律所包围的这家只卖法律书籍的店[doge]还能听到楼上有大爷(也可能是律师大哥,但是头发白了)在讨论法律案件[doge]
  • 曾经与彼此的互动却变成了人与手机 与虚拟游戏的互动~“科技带来的趋势,物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人们彼此间的距离感越来越强……“在一起”这个主题旨在倡导一种生
  • 王自力医生提醒,大家在走路健身前一定要穿运动鞋。现在才刚做完明天培训用的 PPT,而且今晚没健身[泪],看来今晚睡前也等不来台风了,睡了,晚安。
  •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小火慢炖地慢慢地玩得好的 不像老练有着热烈的相同的兴趣爱好 我接收到了很多很多我做不到的好 可能我未来男朋友也做不到的好 试问谁能早起连
  • 】#肖战#xz#肖战1005生日快乐# #与肖战的同行印记# @X玖少年团肖战DAYTOY#赵露思[超话]##跟赵露思乐享生活# 经过了多方倒油和污蔑还有露人不
  • 思路:19700-19800附近分批多,目标20100-20500附近,止损19500 本文仅代表仲达个人观点,如有套单操作迷茫的朋友可以一起来探讨,市场本无
  • 一起去看一场老寨山的日落吧,看天边渐渐浮现的橙,看落日余晖的橘,放慢脚步,让自然的美景与风声治愈心中的烦恼。我们忘记了生命总是将苦难唱成璀璨的歌,历史总是用鲜血
  • 一直默默关注喜欢的玄博不留言的我前几天看到个转发实在忍不住留言了两句结果导致之后几天每次登自己微博总有新消息把我吓得,以为又有人来抬杠了[笑cry](毕竟几年前
  • 这个尴尬的年龄,谈爱情已老,谈死太早,和年轻人谈经历幼​稚,和老人谈故事又太小,闲在家无聊,出去疯怕吵,时尚说你妖,朴素说你老,觉得累了刚想消极一下,回头一看,
  • 真正做到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它在感观、体验和功能三大方面建立一个高级品质生态圈,用它一贯的豪华风格,为出行在实用上和情绪上创造了俩重的感知,这就是奔
  • 必备经典、畅销新书,几乎都在这里了→业内权威人士合力为你扫书荒!暴雪内部正推行一个名为“职业十字路口”的项目,为那些自愿离职的资深客服、QA、IT团队成员提供可
  • 海边之夜35…我又翻错了一句话嘻嘻…(md现在不在家 迟点补pdf这里应该是懿玄问太洲(不知道谁问 已经在暴走边缘):看到外面的花开了吗?(也暗示过去很多天了吧
  • 【小小网格里,装的都是满满责任】了解熟悉居民家庭情况、走街串巷排查安全隐患、收集整理数据信息、苦口婆心劝解邻里矛盾……在每个加班加点的日子里,社区网格员们要做的
  • #是枝裕和##转发抽奖##转发赠书# 导演是枝裕和与演员树木希林,跨越12年的生命对话《还是得活在日常里啊》全新上市!本书以是枝导演回顾和解读与希林老师共度的
  • 里面有沐浴油/磨砂膏/身体乳,果香萦绕在笔尖,是清甜又少女的气息,幸福感大大提升~最近收到的投喂,快来吃我一记安利◻️卡奇色彩心机双头卧蚕笔卡奇色彩的眉笔和眼线
  •  在回忆的往事里,有呱呱坠地的你,咿呀学语的你,背着书包上学的你,拿着证书毕业的你,第一天上班的你,步入婚姻殿堂的你……每一个时光中的你,都是他们人生中最为重要
  • 當然可能你一聽就會說,當然囉,我當然是具備信心去做這些修持。當然可能你一聽就會說,當然囉,我當然是具備信心去做這些修持。
  • 而通过睡前吃核桃便能很好的起到温肾纳气的效果。脚踩核桃降血压、去实火秋天昼夜温差大,血压也跟着升高,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找到一个降压要穴,这个穴位大家都很熟悉,就
  • #南京租房[超话]# 10月份左右可以入住因为个人原因不在南京住了,希望把房子租出去。房子在老小区里面需要爬楼梯,房子在七楼(一楼是商铺)房租还有九个月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