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师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禅定”(宣化上人)

真正的禅定

节选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宣化上人 讲述

我们现在都是坐禅了!这个禅,不一定坐才有禅,行住坐卧,都有禅,所谓“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你会用功,不一定说单单坐那儿的时候才用功,你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功。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师示众云”:六祖大师开示大众说,“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坐禅原来不需要着住到这个心,也不需要着住到这个净;净就是清净。为什么呢?你着到心上,就有两个心;你着到净上,也有两个净。“亦不是不动”:也不是说我总坐这儿不动。

“若言着心,心原是妄”:你要是着到心上,有了两个心,就变成妄心,不是真心了。为什么?“知心如幻”:你应该知道你的心,本来是虚妄的,是幻化的,“故无所著也”:因为你知道你要是一着到心上,就变成妄心,就不是真心,所以你就不应该着住。

“若言着净”:假使你说着在净上,“人性本净”:人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既然是清净,你为什么又要着住到净上呢?你若着住到净上,也变成有两种;有两种,就是有真、有妄。“由妄念故”:因为有妄念故,所以“盖覆真如”:把真如自性就遮盖住。“但无妄想,性自清净”:你只要没有妄想,你的性本来就清净了。

你“起心着净”:你生出来一个心,着到净上,“却生净妄”:本来是清净的,但是你因为头上安头,又想要弄出一个净来,这就是有一个妄了。生出一个妄,就不是本来清净的本体。“妄无处所”:可是这个妄,没有一个地方。“著者是妄”:你要是着到净上,就变成一个妄,你就是头上安头!

“净无形相”:什么叫净?清净是无形无相的。“却立净相”:没有形相,你却要立出一个净的形相来,你观净着到净上,“言是功夫”:你说这就是功夫。“作此见者”:你若作这种见的话,“障自本性”:你就障碍自己的本性!“却被净缚”:你就被净所绑住。你着到净上,这也是执着。修道,就是要破你的执,破你的着,要无所执着。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你假使要修不动,“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不动什么呢?不是教你坐那儿不动,是教你动中修不动,教你在日用中不动。你遇见一切人的时候,不要尽看人的是非,不要尽分别人的善恶,你不要尽找人的过错。“即是自性不动”:这才是自性真正不动!你要是尽看人的是非,来分别人的善恶,找人的过错,这就是没能不动。你要自性不动,就是不要在人的是非、善恶、过患上用功夫。

各位“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你们欢喜做迷人呢?是欢喜做智慧人?你欢喜做迷人,你就可以随便讲他人的是非、长短。你若欢喜做智慧的人,就不要说其他人的是非、长短、好坏。“与道违背”:你要是尽找人的是非、长短、善恶,这就与道相违背,与道不相应。“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你再若着心、着净,这就是障道法。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师示众云:善知识”:六祖大师开示大众,又叫一声:各位善知识,“何名坐禅”:什么叫做坐禅呢?“此法门中”:坐禅这一个法门里,“无障无碍”:无所障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对于外边一切好的境界,和不好的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心念都不为外的境界所摇动,这就叫“坐”,不是一定坐那儿是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你内里边,见到自性不摇不动,这就叫“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何名禅定”:各位善知识,什么叫禅定?“外离相为禅”:对外离一切诸相,不执着一切相,就是禅。“内不乱为定”:心里不乱打妄想,不起杂念,就是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因为外边你离相,内里也就有定力;你在外边如果着相,内心即乱,你里边也就没有定。“外若离相,心即不乱”:你外边离开一切相,不着住到一切相,心就不乱。

“本性自净自定”:本来自己的灵明觉性,自然就清净了,也就会生出定来。“只为见境思境”:你因为见着境界,就执到这种境界上,就回忆这种境界,“即乱”:所以就乱了。“若见诸境心不乱者”:你若见外边一切境界,心里不乱,“是真定也”:这就是真正的定、禅定。

【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各位“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外边你离开一切相,这就叫“禅”。“内不乱即定”:你心里边不乱,这就是“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外边有禅,内里边有定,这就是真正的禅定。“净名经云”:在《维摩经》上说:“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即刻就豁然贯通,明白自己的本心。“菩萨戒经云”:《梵网经》上说,“我本性元自清净”:我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

“善知识,于念念中”:你在每一念中,“自见本性清净”:都要自见本性是清净的。“自修自行”:自己去修,自己去行,“自成佛道”:自然就可以成就佛道。

人作恶殃及子孙,后代需要承负的期限到底要多久?

《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甲看中乙的妻子,想纳为妾,便告诉了丙。丙看中了甲的财富,便找了一个同邑的浪荡子,用金钱买通了他,用阴谋帮甲达成了心愿。过了一年多,丙的阴谋败露,自己的女儿被杖而官卖,邑子的女儿则流落为娼。

初看这则故事,似乎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善恶报应故事,行恶者得恶报,而且恶报的程度和行恶的程度刚好成正比。

但我们又会发现它和常见的善恶报应故事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故事的过错方都是父辈,而承担责任者却是他们的子辈,也即父债子偿,这就是道教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承负报应。

承负是空想还是确有实据?

“承负说”系统阐述于《太平经》 :“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 ,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 ,故前为承, 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 ,前后更相负, 故名之为负。负者, 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

也就是说,今人要承担先人行为善恶所带来的后果, 名为承;同样,今人的行为善恶也会对后人产生影响,名为负;代代相承相负 。

那么具体什么是承负?用古代一点的说法就是血脉传承者之间的气运会有所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反应在血脉往后传承最为明显。《皇极经世书》说,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寅时生人。《太平经》所指的先人,是从黄帝时期以前上溯至寅时的人。这些先人在本质上是承天心而行的,但有小错失,且并不自知。这种不自知的小错失,通过血脉流传一辈辈积累下来了。这是人间世运下降的本质原因,也是承负产生的渊源之始。

如果用现代一点的话,可以这样来说,DNA最为相近的亲属中会出现气运相关联的现象,同时这种气运关联体现在父系往子系这个方向上最为明显,而同辈之间的影响则较小一些。

承负与阴宅风水的作用原理是有相通之处,首先,承负是讲气运往子孙的传递,风水是借环境造阵来进行趋吉避凶,而承负是通过功果福报来进行趋吉避凶。

正所谓善人居福地之说,大凡积德行善的之人,因有功果转化福报的支持,故而更容易得到更好的风水,这便是“福人居福地”说法的来历。

由于道教很看重人类自然的繁衍生息的自然性,所以从来不避忌传宗接代之事,并在修炼之中,也强调“欲修仙,先做人”,先尽人伦之责,方可言及大道。

前人行的善,如果没有及时转化,则它会积累为功果(也称为阴功),这个功果转化为气运后,会通过血脉传递到DNA角度来说最亲近的人身上,然后逐次向往传递。同样的,如果有行的恶没有及时消解掉,那么这个恶行同样会转化成不好的气运,传递到子孙身上,在发生转化后,就会体现出来。

天地万物皆受承负影响

《太平经》中认为,历史是一个时时包含着承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社会危机的造成均非仅仅由于当世的原因, 而是历史的长期积累造成的 , 因此不能让一人承担罪责 ,而是“人人有过于天地”, 但现实是“ 百姓适知责天, 不知深自责也”,并认为天地和一切自然事物跟人和社会事物一样也都有承负 。

一是人为天地“承负” : “天地生凡物 ,无德而伤之, 天下云乱, 家贫不足 , 老弱饥寒 ,县官无收, 仓库更空。此过乃本在地伤物 ,而人反承负之”。人承负天地, 是天地运行发生错乱 , 人承受其灾害 。

二是自然界事物间的“承负” : “夫南山有大木,广纵覆地数百步 ,其本茎一也。上有无訾之枝叶实, 其下根不坚持地 ,而为大风雨所伤, 其上亿亿枝叶实悉伤死亡, 此即万物草木之承负大过也。”这是山川草木受到的自然承负之灾, 唇亡齿寒,也是这个意思。

三是人为自然界事物“承负” : “南山有毒气 ,其山不善闭藏 ,春南风与风气俱行, 乃蔽日月, 天下彼其咎 , 伤死者积众多。”南山有毒气,因为风而传播到了其他地方,导致死伤众多,此为人承负了自然之过。

不过 , 对于自然事物的承负人们并不太关注, 对人自身的承负才是大家关心的;而人自身的善恶承负 , 人们最担忧的是对恶的承负所造成的灾病夭死,承负之善给人带来荫庇,但这种荫庇不是无限的 , 而是有限的 ;子孙放纵为恶 , 支付完先人荫庇,也难免夭死 。 

道教承负与佛教因果,有何不同

现在我们很多谈论罪福善恶的,都将道教之承负和佛教的因果联系起来,认为道教之承负就是佛教之因果,其实是错误的。佛教的因果是基于前世今生,业报轮回的角度;而道教的承负是基于现实世界,以整体论、系统论的观念来看待社会的。

1产生报应的原因不同

“业报轮回说”认为有情众生对世界万有的“无明” 是产生果报的根本原因。

认为报应的根源在于人的贪欲和无明,由过去的无明烦恼而造作诸业,播下生死的苦因 ,于是生起种种妄念 ,因此造成了生死的流转 ,堕于生生世世的六道轮回之中 。

道教“承负说”主张的施报者是“天”。这个“天”不仅有自然无为的元气的含义, 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有赏罚大权的人格神。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外力报应,其实不然。

各种人的承负都有善恶积累这个内因在起作用, 是对个体或家族的过去善恶的报应,今人的祸福是先人行为的结果,如果祖先有何过失,由子孙承担其责任。而且 , 善恶的记录、拘校、奖罚 (即报应的执行)大多是由众鬼神操作的。 

《有过死谪作河梁诫》说 , 记录承负的诸神包括山海陆地 、 诸祀丛社、 舍宅诸守、 司农祠官 (其他书中还提到三尸神、司命神等 ) , 还有大阴法曹每年岁末要拘校账簿 , 核算此人的善恶累积, “计所承负 , 除算减年 ”, 地阴神 、 土府神 “收取形骸 , 考其魂神” , 罪过多的至死 , 罪不至死的要 “谪作河梁山海 ”, 其他也 “各随法轻重, 各如其事, 勿有失脱 ”。众鬼神无时无处不在注视人的所作所为,对善恶的记录和对承负的执行毫厘不爽。

2受报主体不同

佛教之所以没有承负概念,是因为“业报轮回说”主张“自作自受”。个体所造业的果报,只能由造业者自己或其五蕴相续而生者承受, 众生现在所受的业报 ,必然是自己前世的宿业所感 ,不能由别人替代,即使象父母子女这样的至亲,也不能互相承受 。所以佛教的出家,讲究抛妻弃子与世俗切断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直系亲属的好坏完全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内。

“承负说”的受报主体不仅是自身, 有恶心恶迹,天就会夺其纪算 ,减少他的寿命 ,同时个人的行为还会影响到他的子孙 。“承负”简单来说就是祖先给后人留下的一笔“遗产”。如果前人做了很多好事,就给子孙留下一笔好遗产,让子孙能富贵、智慧;如果前人干了很多坏事,那就会给子孙留下一笔烂账,令子孙遭受身体、心灵、经济上的许多磨难。《太平经》里举例说,比如父母失了道德,有过错于乡里,后世的子孙必受乡里的过责,这是承负最简单的道理。

与《易经》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同出一理。并且,“承负”有“十世一周”的性质,即十代祖宗的行为,会对后代有一定影响,警戒人们要为后世儿孙考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力行善事,却没有得到好的福报,就是因为承负了祖先之过错;为什么有的人做了坏事,但是却得了好的结果,是因为承负了先人之遗泽。

所以道教里讲行善,只是说行善可以有种种功德,但是却很少宣讲靠单纯的积善可以获得富贵的。

3解脱方式不同

“业报轮回说”提倡“业由心造、 回转有道”,主张通过因果法则以减少恶报,甚至消除业力的影响 。

大家都知道,道教是修现世的,而对于当前的现实利益,道教不会通过消耗福报来实现,而是创造了道家五术,以五术来济世利民,不但能解决现世问题,还能不断积累功行。

《太平经·解承负诀》说: “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 ,虽有余殃 , 不能及此身也 。”行大功德, 就是以忠孝等伦理道德规范为标准 , 为善去恶,得行此道者, 就能消除“承负”所带来的灾厄。

4作用范围不同

佛教的功行主要是在于普度众生,并且这个众生指的是有情众生,而无情众生是成不了佛的,所以佛教关注对象围绕的是人,其理论从人心下手,所言所论所行,皆是围绕人的觉悟成佛来进行。

道教则大不同,万物皆有灵性,度的是万物成道,所以道教关注的对象则是在天地万物及天地万物之外的一切,而人只是天地万物中最灵者,故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非是人为独尊。

所以道教中没有至尊的概念,即使是玉皇大帝这样地位极高的神明,一样是要听从元始符命的,但玉皇大帝本身又是元始的一个化身,元始本身是一切的源头,但却不是一切的主宰。

正因为如此,道教并不像佛教那样认为只有有情众生才能成就,而是万物皆可修行,皆可成就,在层次格局上比佛教要更大得多。只是世人多不察此,反认为佛教普度是大善,不可不谓之颠倒了。

承负的期限

那么先人的善恶行为是否能无限期的对后代产生影响呢?《太平经》中记载,承负是有期限的,过了这个时间限制,就不受承负之苦。

《太平经》说:“因复过去,流其后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或有小行善不能厌,囹圄其先人流恶承负之灾,中世灭绝无后,诚冤哉。承负者,天有三部,帝王三万岁相流,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皆承负相及,一伏一起,随人政衰盛不绝。” 

可见承负的大至期限是五代十世。如果只是后人无条件的承负先人的善恶行为,道教的善恶报应论就成为了绝对的命定论了,所以经中也告诉我们,只要个人能做大善事,虽先人有过失,也可以免于承负之灾。

用好这个窍门!读经持咒,一遍顶别人十遍!

读经念咒念佛,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修行方法。“闻思修”中,“闻法”是排在最前面的,是一切修行(消灾获福)的前提。

▍读经念咒念佛是对治妄念邪念的最佳良药。

对于我们地球人的特点,在《地藏菩萨本愿经》有精辟的开示:
“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地球人这两个弱点非常麻烦,用世俗话来说,就是“学好起码三年,学坏只需三天”。凡夫心里想的,绝大多数都是贪婪、嗔恨、愚痴、傲慢的念头,一旦遇到邪缘,很容易造作五逆十恶。

所以为人处世,必须时时刻刻护持自己的身口意业,每日“三省吾身”。但一般人的心里总是妄想纷飞,贪嗔痴并不容易克制,更别提心如止水了。

图片

怎么办呢?有佛法就有办法!
读经念咒念佛,正是对治妄念邪念的最佳良药。

我们每天都要洗澡来清除身体的污垢,同样,我们也需要每天读经念咒念佛,来清除心里的污垢。

读经念咒念佛固然有很大的利益。但很多人因为业障阻碍,想修善也会困难重重。其表现之一,就是读经读咒经常会打妄想,心不在焉。

无论读经还是行善,心口不一是得不到大利益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修忏悔法门:比如著名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地藏占察忏悔法”、“金光明经灭业障品”......等等。除了忏悔发愿、改过行善外,也可以运用一些小窍门。

▍专心读经念咒的小窍门

从人的心理规律可知,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过多的对象,只能感知环境中的少数对象。对于特定的目标需要集中注意力。

而当我们对需要处理的目标,已经相当熟练时,不再需要过多消耗我们的注意力,就可以完成任务。恰恰这时候,注意力最容易开小差。

比如,若对于朗读的内容已经很熟悉,差不多可以背诵时,语句随时冲口而出。注意力就可以忽略背诵的内容,从而神游太虚。

以这样的散乱心去读经念咒,那怕每天努力地做定课,由于心口不相应,所以经书所载的利益也难以获得,或是事倍而功半。

图片

笔者经过摸索,制定了读经念咒的规范。

01、两个声音,心口相应,心先读。(心里先开始读,然后带动口音跟读,每段开始前口停顿一下,等心带读)
02、注意发音口形(注意观想并纠正发音的口形)
03、手指辅助引导眼看(手指指到哪里就跟读到哪里)
04、节奏不快不慢,以自己舒适为宜。
05、声音不高不低,不急不慢,不要太用力,留有余地。以平和舒适为宜。
这几个过程基本是同步进行的。关键是心要先读,可以观想两个声音(心读、口读)一起读经。

需要注意听吗?笔者体会,听音不如注意口形,注意口形自然注意发音,意念先发音一遍,才能预先知道口形。听音是无意识的,不用特别增加意识去听。

读音不要用尽力,放松口腔和舌头来读。这样对于完成读多遍的定课很重要。笔者以前用力来读,高声读,结果一遍都没读完就累得够呛,读不下去了。

后来有意识地控制发音:不高不低,不急不慢,留有余地。越读越专注,越读越有滋味,越读越想读,多少遍都不累。

▍读经念咒是修定的一个好途径

以前看过一本书,讲人的注意力有一定的限制,无法同时注意超过五个事物(记得好像是这样,实际体会也差不多)。当注意点超过五个,意念就无暇关注了。

实践当中,我们刚开始读经会经常打妄想,这是因为注意的事物只有字句、声音两个,注意力还可以去开小差,生起其它的妄想。

而当需要注意的事物增加到五个:字句、心读、声音、口形、手指时,有没有发现,人的五官感觉全用上了!这个时候注意力已经无暇关注其它东西了,更生不起妄想了,读经念咒变得专一纯净。

当读经念咒达到心口相应时,经书里描述的利益才能全部受用到。这样读的效果比散乱心读好十倍不止。

图片

经书中对念诵的重要开示: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念诵真言轨则观像印等梦证分品第六:
复次苏婆呼童子。念诵之人不应太缓。不应太急。声亦如此。不大不小。不应间断。勿共人语。令心缘于异境。名某字体。不应讹错。譬如大河日夜流注。恒无休息。持诵之人所修福报供养。礼拜赞叹一切功德。日夜增流亦复如是。

念诵之人。心若攀缘杂染之境。或起懈怠或生欲想。应速回心。观真言字句。或观本尊或观手印。譬如观行之人。置心眉间令不散乱。后时对境心即不动。彼人即名观行成就。念诵之人亦复如是。所缘心处若不摇动。即得持诵真言成就。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是故行者欲求悉地。当须摄心一境。其心调伏即生欢喜。随其欢喜即身轻安。随身轻安即身安乐。随身安乐即得心定。随其心定即于念诵心无疑虑。随其念诵即便罪灭。随其罪灭即心清净。心清净故即得成就。

是故如来作如是说。一切诸法以心为本。由心清净。获得人天殊胜快乐。由心杂染。便堕地狱乃至傍生贫穷之苦。由心极净。乃证远离地水火风生老病死。不着二边寂灭解脱。

由少净真言亦成。当离无常败坏之乐。是故诸法皆从心生。非自然现。亦不由时。复非自在天作耶。非无因缘。亦不从我能生诸法。但由无明流转生死。四大和合假名为色。色非是我。我非是色。色非我所。我非色所。如是四蕴。应知是空。色是无常由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如是之见名为正见。若异见者名为邪见。

图片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悉地相分品第七
复次苏婆呼童子。我今说成就转近悉地法者。其念诵人当生发爱乐心。不得攀缘杂染之境。亦不辞饥渴寒热等苦。于诸违法外相之境。心不动摇。逢境不乱。一切蚊虻及蛇等。诸恶毒虫皆不敢害。毗舍阇鬼及诸饿鬼富单那等诸余鬼类。不敢近过念诵人影中。何况触身。

所出言教人皆信受。转如聪明。善缀文章。于诸书算转成巧妙。以乐善法。勤行净行。复见地中伏藏。身无病苦及污垢腻。身有香气。

若有人见及已闻名。悉生敬念。一切诸贵媚女自来呼召。以心净故。于虚空中闻诸天语。复见彼形及乾闼婆夜叉之类。其持诵者。见斯胜妙好相已。即应自知。我近于真言悉地。即应备成就法事。

图片

经咒佛号,集合了佛菩萨和众多天龙护法的愿力与加持力,具有强大的正能量。

修行人每天都把读经念咒念佛作为定课,每一次用功犹如日出,经咒佛号使人辟除黑暗,普照光明;经咒佛号使人明白道理,开启智慧;

经咒佛号使人消除业障,灭罪生善。读经念咒念佛,是修任何世间福报与出世间福报的基础,没有这一过程,众生在轮回中只会苦多乐少,求出无期。

修学推荐《金刚经》《普门品》《药师经》《十善业道经》《普贤行愿品》《地藏经》,《妙法莲华经》《大悲咒》《楞严咒》、《心经》。

从现在开始,每天不间断诵经、持咒、至少一千声佛号,作为每天的定课。当然,能越多越好!一起参与大共修!大家莲池海会见!

图片
我们每个人离开人世时
救护我们的唯有善法
一旦要面对死亡
亲朋好友除了痛哭之外
谁也帮不上忙
但如果你生前造过善业
它可帮你趋入善趣安享快乐
遣除恶趣的无量痛苦
因此
最可行、最有利的
就是行持善法
并发愿求生净土
精进念佛名号
永断轮回
此生往生极乐莲池
做不退转菩萨
速证无上佛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偏居一隅埋头工作未必能清净,在国内看过他电梯里海报,商品广告,讲真并不清楚他唱歌、电影还是秀更有特长。#爱优牙[超话]#【上爱优牙,查案例】有任何整牙相关问题,
  • 7、我还是得不动声色地走下去,说这天气真好,风又轻柔,还能在斜阳里疲倦的微笑,说人生极平凡也没有什么波折和忧愁。10、所谓的花季,就是所有生命没有高低之分,偶然
  • 通过推进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提升了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历史性的消除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省卫
  • 国家加大力度的进行农村土地改革,竭尽全力的让每块农村土地焕发青春 ,就是想让农村荒废的土地得以充分的利用起来,目前已经是17年年底,土地确权接近尾声,明年这几种
  • 幸运的是,刘连仁活着回来了,而其他被抓到日本的中国人,却再也没回来。但是,刘连仁没有忘记日军的罪行,更没有忘记死去的同胞,为了替同胞们讨回公道,从此,他开启了漫
  • 【#高校连续7个月引进高层次人才# 湖南省教育厅:已关注到网上舆情】#邵阳学院今年共花费8335万引进人才#7月16日,邵阳学院一份7月初引进国外博士的名单引发
  • 按照副高的形态位置看,即便这个90W最后不成型,也可能会以东风波的形态影响到台湾福建广东一带,可能导致降雨。南海扰动临时编号99W,未来可能发展为热带低压,也不
  • 促息苌谈太好哭了[泪][泪][泪]跨越17年的翘首期盼 · 从挪威的隽永极光再到阿斯加辉煌璀璨的众神殿堂,我们从未止步 · 一路而来秉持着维京战士的不息精神探索
  • [失望]今天看到有人说顶着双人头像就不应该转发其他人的微博什么的(虽然我没有转,但我也不敢保证我以后不会转,毕竟能用的也没啥了)——当初我顶着别人的单人头像➕很
  • 如果把美股过去十年的走势图拿出来看,就是典型的震荡上行,涨的多了,就会回调,回调完毕后,就会再创新高,如果你想控制每一次回撤,注定有一次会被甩下车,十几年的大牛
  • #平凡生活中的小美好##乐乐茶野生代言人# 墙裂推荐草莓桃子酪酪,乐乐茶诚不欺我,一定要微糖,少糖都觉得太甜比喜茶奈雪都要好喝,#四眼仔车仔面# 喜欢港式竹升面
  • 发不下了#花亦山心之月[超话]#渠道服39区挂一个灭火,原ID 海星尘,现ID青莲花,只露两个一个了了一个大公主,把人骗进去杀呗[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进
  • 颗颗水晶镶嵌,陪你璀璨到永恒~【昨日秒杀:2500 】-------------------------【商品】【名角旗舰店】长款郁金香毛衣链 【原价59.9】
  • 别急,你看花已盛开……爱花之人,必定爱美丽的事物;爱花之人,对生活都是有浓浓的喜爱之情;爱花之人,是认真地感受生活的春夏秋冬 ……人世间美好,似乎都在花间流淌,
  • 当下自在老师说过:“所有的有情啊,当我们睁开眼睛,走出房门,令我们死亡的原因和条件有一万种可能。” ​​17.浪费的日子都是要还的18. 我要悄悄拔尖 然后惊艳
  • 参编该标准制定,说明了东方一哥拥有无机涂料丰富的研发、施工实践经验,为无机涂料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专业建议,奠定了东方一哥无机涂料的行业技术领先地位!【首款国产
  • 如果自己没有时间,也可以推荐朋友加入我们,推荐成功一个奖励50元 ,记住让你推荐的人加我备注好:如xx推荐我来做兼职的,谢谢!有手机谁都可以做 只要你不懒,每天
  • 今天的探店/团购合集来咯[打call] 三款小风扇测评 三款酸辣鸡爪测评 四款经典的冰淇淋 甘肃民勤蜜瓜 6-7斤 【27.9】 京润珍珠 手链/
  • 男人至死是少年,只有玩具越来越大,这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买一辆同时也能让家人满意的车,则是一种成熟,如果一定要在自我和成熟之间找一个平衡点的话,长安UNI-K,是
  • 最近忙活的一个稍大型的活动搞完了,累到虚脱…… 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awsl] 早上婆婆问你最近怎么突然这么忙,我说部门搞一个活动,要邀请公司百分之八十的老总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