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居家的日子,阳台是我的“桃花源”》文|读者:小毛熊

大学毕业后的三年里,我始终都与陌生人合租。由于囊中羞涩,每次确定房间时,我都倾向于选择那些价格更便宜的屋子。它们的朝向通常是朝西或北,面积都不大,且没有阳台。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我可以省下一笔资金,用作在北京生活的其他开销。可弊端也同样突出,洗净的衣物往往只能够挂在窗帘的栏杆上——弄得满屋子潮气不说,连本来就稀缺的日光,也全部都被遮蔽掉了。

我时常暗搓搓地在心里发誓,有朝一日,等咱条件好了,一定得租个带阳台的房子。到那时候,除了晾晒衣服,我还要卯足了劲儿躺在上面晒太阳。每每这么想,我都有种即将成为暴发户的快感。

不过,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去年7月,我的女朋友研究生毕业,俩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搬到一起。租房前,她问我的需求是什么,我说:“就两点,第一,要有电视,没工作的时候,我想当个无忧无虑的‘沙发土豆’;第二,得有阳台,动物当累了,我就在上面做一株植物。”

我们根据这两个条件,遴选着房源,最后,在若干备选之中,我们签下了位于东南四环的一个一居室。而之所以选它,是因为除了满足我们的需求之外,这间房还比同地段的其他房源少个三四百块钱。毕竟,追求极致的性价比,是印刻在普通“打工人”基因里的特质。

搬入的那天晚上,我穿过堆叠着的纸箱和蛇皮袋,径直走向阳台。我拉开窗,把脑袋微微向外探去,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空气。之后,我慢慢平复下来,开始向远方眺望:楼宇、公路、树丛,尽收眼底。虽然那一刻深处暗夜,可我却能感觉到,有一束光从空中射入阳台。

这种感觉形容起来有些矫情。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心中的某些郁结也随之解开了。在那之后,阳台顺理成章地被最大化地利用着,晾衣杆、收纳架,暂时用不到的鞋盒以及杂物,都被一股脑儿地扔到了那几平米的空间当中。至于我曾经幻想的物事——在阳台上喝酒、发呆、晒太阳——却渐渐被我遗忘了。人往往就是这样,期冀得到满足后,也就不再珍惜那些过去所憧憬的东西。

就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生活里,阳台就只是阳台,它没有任何其他的功用和意涵。然而,就在四月末,因为疫情,我所在的社区被封控了。一周后,防疫政策也更变为“足不出户”。窝在家里,我每天都在社区的微信群里留意着最新的动态。面对众多的不确定,似乎只有吃饭和睡觉,才是最稳固的两项日程。因此,我在厨房和卧室里消耗了大多时间。

尽管如此,焦虑和虚无的感受还是会常常侵占我的脑袋。和管控区外的同龄人一样,我也渴望逛公园,吹初夏的风,或在河边野餐。但囿于家中的我,不得不暂别户外的一切美好。就在我深陷压抑情绪、无法自抑的时候,我蓦地反应过来,或许,我可以踏上阳台,去给闭塞的生活找到一些新的可能。

于是,一个昏昏欲睡的午后,我走上了那片落满尘粒的地方。我先是做了一番整理,把脏衣筐、晾衣架统统放置到墙角。这样一来,阳台就腾出了两平方米左右的空间。之后,我从屋里找出瑜伽垫,铺展在上面。

初步收拾完成后,我站在阳台的入口处,清晰地看见日光从窗户钻入,泻在垫子的中央。那一瞬间,我突然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纾解与宽慰。我躺了下去,身体也渐渐松弛下来。我假装自己正处在一片海滩上,头顶是一片片游荡着的云,它们不疾不徐,自由地在穹顶移动。与此同时,没人走动的社区院落里,传来了阵阵鸟的啁啾声音。在和煦与静谧当中,我安心地合上眼,睡了个饱足的午觉。

那天过后,我算是尝到了些许甜头。我意识到,在厨房与卧室之外,阳台也是一处绝佳的消磨时光的地方。吃完午饭,我会如时地夹着一本书,进入阳台。那里仿若是庸常生活之外的一个结界——我坐在瑜伽垫上,阅读着那些或真或假的故事,读着读着,文字便开始离我越来越远,当眼前变得模糊,我便睡了过去。

等醒来时,我抱起电脑,处理日常的工作。感到疲乏了,我再缓缓从垫子上起身,透过窗户,望向远方。那时,风从高处掠过,轻拂着面庞。除了产生舒爽的感觉外,我也会发出感叹:“其实窗外的世界,依旧是与我有关的。”

有好几次,我还在阳台上看到了夕阳。傍晚,太阳悄然落下,它在嵌入鳞次栉比的大楼的同时,也把橙红色的光投到了墙面之上。那是一种静默的美。如果放在平日,我可能鲜少有机会去驻足体会它的韵味,但在阳台的环境里,我却能沉浸其中。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生命体,正平等地享受着自然所给予的恩泽。

在我还没有阳台的时候,我读到过麦尔维尔的《阳台故事集》。开篇的第一个故事就叫《阳台》,讲的是男主人公去乡下,自己建了个阳台,并在阳台上幻想出了奇妙的一段经历。在文中,麦尔维尔如是写道:“我喜欢阳台,它兼具室内的舒适和户外的自由,而且,在阳台上检视寒暑也是一件极为美妙的事情;不仅如此,周围的乡间风景如画,在黑莓结果的季节,跋山涉水的小伙子总会看到支在各个角落的画板和晒得黑黝黝的画家。”

当时,我并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我能感觉到,某种程度上,这段描写也是作者本人的心声。现在,当我置身于阳台上,并每时每刻都可以观看外面的景致时,我就常常会想起这段话。我知道,虽然不会有画家出现,但是阳台上的人,却都能从自然中汲取到幸福。这正是阳台在不同生活里共通的意义。

居家仍在继续,对我而言,这段日子就像是在做一场冗长的、不知何时醒来的梦。但好在,我又重新发掘出阳台这片“桃花源”。过去,这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不起眼的家庭空间。但在这个时候,我想把这片“桃花源”分享给更多的人。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找一处怡然自得,并感受到治愈的地方。

此刻,我盘坐在阳台上,写着这篇文章。写至结尾,阳台外已被夜幕笼罩。入夜之后的这里,没有太多景色可言了,它就像是一座无人的小岛。但我幻想着,它会在某一刻,从房子的主体逃遁而出,漂浮到空中。如果真的可以,我会毫不犹豫地从阳台上站起来,摸一摸天边那闪耀的孤星。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解惑》
终于在昨天困惑了我一年之久的疑惑!和一些疑问。得以解决!弄清楚了所有!
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也需要找一个旁观者清的人或者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一个人来点醒你,或者提示你些什么…只要告诉你因为什么所以什么…为什么自己可以去想了!我们就会从疑惑多多,当局者迷的,想法多多…和有时候看不清事实的真相时候…解脱出来。如今我虽然没有去实践,也没有必要了。但是现在总算是拨开乌云见月明!困扰一年之久的心中疑惑和一些问题…在朋友的话语中,解惑了我所有想知道的一切。看来我的疑惑没有错。我想问的也没有错!看来我是对的。我当初的做法是正确的。
从此这件事情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再也不会这件事情来难为自己!打包将成为历史扔到被遗忘的角落里去。。。

《情书》

《情书》这部电影在我未观看的这些年里一直有被推荐。但我一直没有去看。原因大概是,我从大数据中预知了这部电影的有些悲剧的倾向,心理上有些抵触。

最近,因为一个陌生人的联络,我奇妙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看完了它。

Nok说,“有人说,情书只能看一次”、“看多了人会丧”、“也不算悲剧,背后也都是美好的事情”、“遗憾才有美感”……

我看完了电影,果不其然,过程中还是忍不住几次掉了眼泪,它太发达,以至于白天也有些绷不住。

但我想聊一聊的是,《情书》在我的视角下可以给我的一种释怀。

我想,会不会,渡边博子和女藤井树是一个人,这部电影,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女主。

女主因为男树意外死亡而伤心过度,现实与意识出现了分裂与断层。她在男树死亡的两年里,一直没有走出藤井树死亡的阴影,记忆变得支离破碎。而这部电影,就是找回自己的记忆,找到温暖和告别过去的新起点。

博子和女树的书信往来,是女主在慢慢地找回自己的记忆碎片,最终获得了释怀。

博子说过,藤井树对自己是一见钟情,这让她很意外。这其中隐藏了一些博子对这份来的突然的感情的不明就里和不安。同时,藤井树的求婚也是博子主动开的口,虽然电影里说,男树在面对女孩子时候就是这样一个性格。

再及,博子给女树的最后一封信,写道,也许男树在借书卡上写的所有的藤井树的名字都是女树的,点出了男树对女树的懵懂的初恋,并把这些来往的书信寄还给了女树,说,这是属于女树的珍贵的记忆。而女树,在收到画了自己小像的借书卡时,也明白了男树对自己的没有言说的喜欢,而自己,也是同样的抱着那份在没有说出口的心意。

男主对女主的一见钟情有了解释。因为女主是男树在初中就存有的未说出口的爱意。但男树在女主的记忆里只是短暂的停留了,甚至只记得是有一个与自己同名的男孩子,在这个男孩子很快转学走后,自己的人生依旧照常运转着,男树好像被遗忘在了自己记忆的某个角落里。

而男树,一直记着女主。多年后,在朋友的介绍下,第一面,便对女主进行了表白,用“一见钟情”去填补了失去的那些年的空白。

兜兜转转的回忆里,女主脑海里的潜意识与现实回复了统一。博子在男树发生登山意外的雪地里喊出了“我在这边,非常好”,女树在医院的病床上恢复了自我意识后,默念出了“我在这边,非常好”。她们都走出了男树突然离世的悲伤,可以去好好的面对生活。

看完电影,我有这样的想法,可能一是因为女树和博子很像,二是,初中通讯录上的地址被改为了国道,真的那么容易在附近找到女树的家庭地址吗?女树如果和男树住的比较近,女树父亲离世的消息,男树不应该是通过门外的讣告而得知;三是,男主对博子的一见钟情来的有些突兀,喜欢和初恋相似外貌的博子,却不去找寻初恋女树的消息吗?四是,如果初中同班有和自己孩子同名同姓的小孩,家长一点印象也没有吗?可能还有一些让我觉得博子和女树是一个人的意识分层的理由,现在的我一时有些想不起来了。

每一个观影人都会有自己对影片的独特理解,而对于我。我有一些天真的想要相信,情书是两个人的往来,但是,是给一个人的情书。

我相信了博子和女树是一个人的设定,这让我找到了对这部电影的一些美好的认知:没有了心意未表明的初恋没有在一起的遗憾;女主在男树意外死亡后,找回了记忆碎片后获得了温暖;女主和男树告别,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而不是博子心中认为男树对自己的一见钟情是源于自己长得像女树的一些耿耿于怀,女树在知晓男树对自己的好感后,只能在回忆中去缅怀,找寻着庭院里的那棵藤井树。

昨晚,我也听了一个人的理解。《情书》是写实,现实生活中的初恋往往就是这样,无疾而终。我保留了自己的看法。我想,我是承认“遗憾是一种美好”的,但还是期许能少一点遗憾。

最后想要说的是,我昨晚翻阅了下《情书》这本小说里的一些片段,也许我看完后,会有新的体会。

以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迋啉脩椕大马分享群[超话]#【马来西亚推荐地点 】爱看书又爱打卡装逼的你们看过来看过来‼️首尔的Starfield Library肯定是你们的最想去的地方吧。
  • 却没想到成了那两只是非精理所当然的资本,动不动就被骂神经,骂我下贱,不去招惹那个是非精也要来搞我的,她们的朋友还说我为了想要公平,人家没义务尊重我。这样的寝室和
  • #聪律cp[超话]##聪律cp# #刘聪陈律# Day7对聪律的初印象以及现印象初印象:聪很阳光的大男孩,很帅气,很有少年感,戳中了我的心巴 律是在热搜看到的
  • ”“若有众生称念观察”称念是念佛的名号,或者念佛身相的妙好;观察是忆念所想,常常想佛的相好光明。所以,释迦牟尼佛向父王净饭大王报告说,诸佛果德真是有无量深妙境界
  • 因此荷兰虫的压力明显小了不少,虽然住不上大房子也开不上豪车,也不像富家孩子那样可以拿了父母的钱自由自在的去欧洲游学,他第一次去欧洲旅游甚至都是学校组织的,而且住
  • 和他相处,你还是有压力的,给他当过一学期的学生,他要求很严格,选他的课很容易过不了,不过也对,他要求要是松,想选他课的人会把选课系统抢爆。你和他要住一间屋子,
  • 摩羯座我一直以为摩羯大人的饭量都像猫一样,后来发现是我眼界太小了,这货也可以荣升为荣誉吃货了,碰见喜爱的零食你要是吃一点都能跟你爆成白羊座!处女座你吃小机智的零
  • 学到的评论区集合~不善言谈的天蝎绝对是个好的倾听者,因为无论你说什么,他们只会“哦,嗯,哈哈”心情好的时候也会迎合几句。这还是人家16年的妆造,不是穿个cos服
  • 尽全部的力量受持《无量寿经》不失去任何机缘把这部一生成佛的《无量寿经》介绍给广大众生,巧妙用上了阿弥陀佛的无量清净平等觉,帮助众生听经明理开启智慧,真正做到明信
  • 友情,我们懂得只有珍惜才会去拥有,这条路上,不仅仅只是自己一个人。[心] 腾讯视频会员年卡 季卡~~[心] 微博会员年卡~~[心]9 8 爱奇艺会员年卡~~[心
  • 在这8月的最后一天,我很快乐很快乐,我和小玛终于出来见面了,祝福即将到来的9月都一切顺利,希望未来九月我们能越来越好,9月希望我能更加成长,放下那些不开心,因为
  • 弹幕瞬间狂喷:【这只手太迷人了 awsl 】【万万没想到有天我凭一只手就爱上了一个人】【笙笙这是你那个神秘老公吗!罗大喵,看你们谈恋爱真捉急啊,我磕我磕 已推荐
  • 昨天早上去值班,明明天气显示的是晴转多云29°临近中午却开始下雨️本来我只值一小节班 但是老师给我安排任务 我又给大家安排任务该9:30就可以走的 一直搞到
  • 仁:即人所具备的慈悲、怜悯之心,有此心,人就产生各种善良的愿望和行动。既然包含所有人的特征,双子根本对所有人生来就熟悉,又有亲切感,又有疏离感,很喜欢人又远离人
  • 回到本身,因为我对于接种XG疫苗个人一直持有怀疑态度,不是怀疑疫苗本身的问题,而是疫苗对于不同人群接种后,带来的不同影响和副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在这里我想我说的已
  • 当你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理念去仁慈时,给予你的却是“雷雨交加”的“断章取义”。对于欧洲“另起炉灶”的计划,美国一直都是极其介意的。
  • 分享养生小妙招啦[打call][打call][打call]#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超话]# 保暖从脚开始“寒从脚生”坚持用热水泡脚泡脚的好处:1.促进血液循环、
  • 日常再废话一句,我为什么会喜欢罗云熙罗云熙每一次的演绎都会让我有一种感觉(角色借着演员的演绎降临人间[苦涩]。借着另一双眼,看看人间)[苦涩]让我感觉纸片人真实
  • 5.此人在A期间曾落选W国家队,从而错失在本土举行的本洲国家杯夺冠。1995~1996赛季,哈坎·苏克曾短暂效力于意甲都灵队,出场五次打入一球,很快又回到土耳其
  • 但在这件事情当中,业主的行为确实不应该,一旦造成工人发生意外,那么他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高空工作的工人,被业主用水泼,还用铁棍打的行为,大家有何看法熬过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