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炼心篇#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看到许妈和姚爸的今天,深深体会到了好人有好报的含义,祝福许妈姚爸,姚威静静永远幸福快乐哦!老杜现在有唯一的亲孙子,楷楷她也不宝贝,认亲了一年多,她为楷楷做到了哪些事?看许妈见到了亲孙子,奇奇亲了又亲的爱不够。老杜为楷楷做到了称职的奶奶了吗?她是做妈不称职,做奶奶又不称职。
其实到底能不能用上肝,我们老百姓又不都懂医,也不清楚,只不过亲生父母的表现让人感觉太没有亲情了,而亲戚并没有捐赠的义务,但是现在为了流量而颠倒黑白,不知廉耻的表现急急,那早干嘛来着。就是让大家看的的笑料,奇葩的家族。
杜你早干嘛去了,何必当初呢?现在后悔了当初没有给策策捐肝了吧,你半夜里哭是不是策策告诉你他早就知道真相了吧,杜到现在还不说实话,自作自受谁也帮不了你老杜的,在法庭上老实交代才是唯一的出路,心情好点不在纠结,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杜新枝你早知今天哭,何必在刚认亲时显那种冷漠无在意态度?现在想哭给姚威看?晚了,正义善良的人是不会在意你的哭,你哭给你侄媳侄女和粉们看得了,所谓的侄媳也没必要出来显摆,蹭流量,蹭不上的。
郭家不但遗传肝病,还有撒谎的遗传。这个堂嫂为了蹭热度卖红薯,整天信口雌黄。老杜婆子忘不了策?看看许敏、孙海洋及丢失孩子的家长,见到孩子的心情做法。再看看老杜婆子,从一出生就抛弃了,根本就不想见,见到还很嫌弃,说什么不能因为你,耽误大家的事,当时最大的事情是策的治病问题,种种的做法表明她就是偷孩子的主谋。
谁说的,不能因为你,而耽误了大家的事。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理解为,就是因为你,才会耽误大家的事(策威被偷换,因策而会暴露真相),巴不得策死了。现在这堂还说,谁也代替不了策。不是策死了,才轮到你跳得那么欢。但杜连策求她给房都不给郭谏之,你这斜目歪嘴的想得杜的房,也是痴心妄想。
杜新枝现在才想起姚策,当初是你把亲生儿子抛给别人的,许敏一个病儿养了二十八年,你不但不感恩,反而处处与许敏作对。同时,当求你为姚策换肝时,又遭到拒绝。有句话说的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不到。这是你应得的报应。
鳄鱼眼泪流的再多有什么用?当年如果不偷换而是正确面对孩子可能会患遗传病,做好防护及针对治疗,也许还不至于弄到这个地步,结果害人害己,不仅害得许敏一家耗尽家财,也害得姚策悲惨离世,在他身患癌症时又不肯捐肝救他,现在装什么慈母呢?
这躺嫂说得实在,谁的孩子不要父母劳心劳力,可杜生的策就不同,有病不用她出钱医不用担心受怕受尽煎熬的呵护把他养大,一出生帮他换个家奴帮她赚尽万贯家财,一去世又帮她赚个一百多万,这么好的生意哪里找?谁能比得上?她现在应该在后悔当初怎么不多生几个。
有你这么好的堂嫂,杜同志不会悲伤过度,现在房子你住着,你想过策的感受吗,他是为他老婆孩子要的,老杜想策半夜哭起来,你见过吗,是不是你也在哭呢,人生在世有悲有喜,想想策活着时,你们怎么对他的,应该哭,哭吧使尽哭。
二八事件是追查真相的事件,不是两边粉丝团大战后就结束的事件,虽然杜粉很多时候让人无语,但我们老百姓针对的是事件本身,此事不严查如何对得起倍伤害的人,此事不严查也许有一天也许就会出现在我们乃至我们亲人朋友的身上。
杜婆子,确实是开心的。假诉讼,被驳回,被告人地址问题。假诉讼,一定是律师给的建议,被告地址,律师不会不清楚在哪里。杜婆子,张牙舞爪,盛气凌人,打着反网爆的旗号,威吓,支持许妈家的正义网友,害怕揭露出更多更多的各种假证事实。
有些人对真相是心知肚明的,只是想跟在坏事做绝便宜占尽的看似强大的犲狼一样的杜鹃鸟后面吃点人血馒头罢了,因为杜鹃鸟二十八前能狸猫换太子大获成功,二十八后在真相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作恶者却能获得大额赔偿,这让天下所有的恶人看到了希望,原来作恶者有天堂的,那天堂不是忏悔,只要更恶,只要恶恶联手就能胜利,就能战胜正义,就能践踏法律道德,所以天下恶人都成了杜粉。只是他们不知道犲狼的本性是自私凶残的,当它的捕食对象知道它的存在,并且所有正义善良的人们不约而同地站她背后时,犲狼就捕不到食了,那就对围在它周边的牛拥戴者发起进攻了,只好自相残杀了,那些杜粉们还不做鸟散状吗,压根就不是因为认清杜鹃鸟的本质。

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1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2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3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4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笨呆农耕大业# 夏季番茄结束后,野长了一棵丝瓜苗就是这瓜藤张牙舞爪,要封门的节奏关键是开这多花,就结一个丝瓜是不是多少有点敷衍了?这三垄小菜畦,是经过上周自己
  • 古时候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喜欢这个歌词 嘿…待我长发及腰 嘿…归来娶我可好 等你等的忘了笑 旧了头上的金步摇 啊…每一天的煎熬 啊…不想别人知道 默默为你 为
  • #上周开心事[上课了]1.吃牛肉火锅(不用说话➕饿了➕不用付钱➕车接车送➕炫了好多[谢咱妈]2.选组莫名其妙选了一个看过的文献 ppt都有现成的3.喝了一点点
  • [好喜欢]#每日一善# [好爱哦]#阳光信用# [心][心][心]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
  • 无数心里的惆怅,像夏夜草丛中纷飞的萤火虫,闪烁着暗淡的光芒,在时间的风月里,摇曳成一树花香,芬芳成一朵嫣然,唯美成一苞花蕾,在寂静的深夜里绽放如梦。盛夏,枝头惊
  • 无须自卑,切忌自负,坚持自信,明确自己的爱好,找准自己的优势,然后踏实耐心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你想要的一切,终将是水到渠成……✊✊ 磨刀不误砍柴工,日出在黑夜和
  • ”    开玩笑,他和小和尚一起弄来的东西,平白无故的送给别人,那人得有多大的脸才能受得住?当然,这种小家子气的不能为人道的想法是不能这么直接说出来的,于是就只
  • 一点碎碎念(怎么黑体加粗[doge]快开学啦啦啦啦啦啦~未来四年是在郑州咯最近一直在吃吃吃暑假去吃了好几家火锅 有一家市井火锅超级好吃 是热闹的人间烟火气儿啊
  • 每当我做着曾经你做过的事情时,都会感慨当初为横么没跟你好好学学呢,总觉得是与我无关、稀松平常的,现在却经常后悔当初没有参与进去,那样现在我还能多一些跟你在一起的
  • 目前有1间卧室改为了办公室,可以直接进出带有定制橱柜的车库。无HOA,地税低约1%,6/8/9,$105万9#加州##美国买房#火眼狻猊的百鸡宴——103、Ge
  • 坑边的落差本来都是舒缓的,我们扑腾的时候,脚会时不时触碰到坑底的软泥,一当我的一次伸腿没有碰到那些软泥,变得无所依托了,当我真正的做为一个善泳者悬浮在水中时,我
  • 胡乱使用“自我牺牲”的概念 哪怕是为别人做了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强势者都会放大其重要性,并会毫不犹豫地让当事人知道,而且还会将其讲给陌生人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
  • 而你,就是那道光,然后,阳光普照,万人向光而来…#能量偶像林彦俊[超话]##每日一善[超话]# 不是所有的瓶盖都拧不开,只要努力,最喜欢的那瓶饮料,还是可以治愈
  • 这些茶中的各种物质对亚硝基致癌化合物的分解有很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茶毕竟是一种饮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温馨提示】在日常生
  • 刚刷到了素老虎的一个小号,专门讲哲学,是既指出《思想史万有引力》的自身矛盾,又蹭了人家的流量,其实那个讲哲学的思想大号一听语感就知道不对,使用感觉如果是属于艺术
  • 有一句话挺触动我的:真羡慕有些人啊,可以随随便便地就把想念说出口,而我呢,连一句“你好”都不敢对你说。还记得梦见一个人的感觉吗?
  • 酱酒第二股应该会在国企中诞生,因为只有国企才是稳定酱酒品类发展的压舱石,所以基于酱酒第二股的猜想,未来酱酒热不会降低。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怎样的未来··
  • 丁酉应丁卯,卯为震五行属木,震为大树,卯的十二生肖为兔子,金主白,山泽通气,兑=艮,艮为山,每到月圆之夜,我们地球上就能清晰的看到月宫中有座山,山下有一棵大树,
  • 终于买到了合适自己的贝雷帽[舔屏]闺蜜今天一直说我的毛衣不好看 给我拍照的时候一直重复(妈的全靠你这张脸撑着这件衣服[偷笑][偷笑]我还是觉得被夸了)今天学会了
  • ᴹᵃʸ ʸᵒᵘ ᵇᵉ ʸᵒᵘʳ ʰᵉʳᵒ, ⁿᵒᵗ ᵃᶠʳᵃⁱᵈ ᵗᵒ ˡᵉᵃᵛᵉ, ⁿᵒᵗ ᵃᶠʳᵃⁱᵈ ᵗᵒ ᵇᵉ ᵃˡᵒⁿᵉ.愿你能成为自己的英雄,不惧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