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中的名利场】
  扇子最早称“翣”,也叫扇汗,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商代的一些史料中可以看到,权贵之人的马车上有一种类似大篷子的仪仗之物,也有说是利用其引来之风给马解暑。出土文物中与现在的扇子形制最为相似的是一种竹扇,扇面是梯形的竹编,叫做“箑”。后来多见的纨扇、羽扇、团扇等都是由箑发展而来。
  现在多见的折扇,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之前有误传是从高丽传过来,实际上是从日本传到高丽的。最早的关于折扇的史料见于宋代的壁画、造像石和漆盒上。“折扇的实物能见到比较早是明朝的,但是流传下来的成扇很少,能见到的一般都是扇面,如果能见到一把明代的成扇,在成扇收藏圈里算是很高的等级了。”北京诚轩拍卖中国书画部经理刘尧对记者说。
  如果说扇子最早是一种仪仗或纳凉工具,纨扇、羽扇是结合了手工艺的工艺品,那么当扇子与书画、雕刻,特别是名人书画结合在一起之后,则是从工艺品到文化的演变,也是从这之后才有“文人扇”的称谓。而这种结合,更多是体现在折扇上。
  明朝时,折扇还是小范围的流行,“一般流行于书画界或者文人士大夫”,流传下来的扇面也是作为书画家作品而流传,精工扇骨并不多。清朝中后期开始,折扇普遍流行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刘尧介绍,“现在能见到的晚清的扇子就已经是方方面面了。一般扇子上都会记载送给谁的,所以能看到书画家也有,才子、巨贾也有,尤其是商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对这些文玩雅物十分追捧,会专门找书画大家订制一些扇子。”
  精致工艺无所不用其极
  折扇传到中国之后,在中国得到极大的发扬,日本折扇反而渐渐衰微,改为更类似于团扇的日本扇。“书画名家和扇骨工匠将扇子制作发扬到了一种很极致的状态,从大小、工艺、材质上都非常考究。一把扇子从扇骨到扇面可能涉及有十几种工艺,比如扇骨锉金银丝、竹胎雕漆、竹骨浅浮雕等,基本上能用于器物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都可以在扇骨上体现。”
  折扇的扇骨,即是折扇拆掉扇面之后的部分,最外侧的两根称为大骨,中间的为小骨,小骨插入扇面的纸口,大骨固定扇面两端。扇骨常见材质有竹子、檀香、象牙、玳瑁、紫檀、红木等,以竹子最为多见。“竹子韧性很好,收缩性适中,意象清静、素雅,与中国文人贴合最为紧密,所以成为文人扇的最多选材。”刘尧介绍,“而且竹子适合把玩,时间久了,人与扇之间的交流会逐渐浸入扇骨,形成包浆,呈现温润之感。木质的扇骨也会有包浆,但没有竹制的温润,紫檀、红木的小骨时间久了之后还比较容易断裂。”
  一般有7骨、9骨和14骨扇,以14骨扇(以小骨算)最常见,是标准扇的骨数。7骨、9骨扇子比较少,与曾经的日本折扇会更为接近。
  工艺上,比较常见的就是留青、浅刻等,也叫平雕、皮雕。所谓留青就是把竹子最外面的青皮留住,雕刻成纹饰,与其它部分的竹肉形成双色对比。竹肉的颜色变化很快,而竹皮是很缓慢才会发生变化的。就像现在很多器物的盘玩一样,当人的汗渍、油渍浸入其中之后,竹肉与竹皮之间的反差会越来越大,是当时制扇的一种工艺。刘尧拿出一把留青工艺的古扇,是北方竹刻家张志渔的作品。“这是留青的一种,叫做沙地留青,所谓‘沙地’就是不平滑,在竹肉的部分特意刻出坑坑斑斑的感觉,当时的金石学盛行,故意制造出这种腐蚀的感觉,沙地留青在当时最常见的是用于铭文、青铜器钱币等。”扇子好玩的地方一方面是扇骨,另一方面自然就是扇面。书画圈里自古有“一把扇子三尺画”之说。意思是说,与扇子相同大小平尺的画,画如果卖一块大洋,扇面就要三块大洋。“可能是因为扇子在方寸间的表现更为精致、复杂、完善。而且扇面的扇纸上要刷一层矾,使扇子在以后的使用中不容易吸水且更为耐用,但这就造成在扇面的书画中的不发墨,水墨的渲染基本达不到,所以扇面题材中大写意较少,但画工要比一般的画更细。”
  刘尧给我们展示了一把50年代的扇子,上面有齐白石的画作。扇子的扇纸因为时间的累积已经泛黄,像是上了一层淡古色水彩,刚好收干成氤氲的纹路。画作细腻清晰,因为刷矾的缘故,扇面似有亚光,国画颜料虽渲染不佳,但绘制轨迹却比宣纸上的画更亲和、更明晰,“距离”近得令人兴奋。在扇子一侧离扇骨最近的一折里,透过阳光,可以看到扇面的里层有一行小红字,刘尧说,这是扇庄的字号,一般的像王星记、荣宝斋等,有点像现在的产品商标,在另一侧还有这把扇子的材料记载等,都是印在扇子内层的,很像防伪标志。右上角还有一个很小的红印“百扇斋主”,是收藏印。“扇子用纸是四层,正反两面之外中间还夹两层,扇庄会把自己的‘logo’印在上面。”
  刘尧拿起一把最近刚参加拍卖的扇子,扇子正反两面一共有四位著名画家的绘画作品,分别是齐白石、李苦禅、王雪涛、汪溶,两两之间间隔了同样尺寸的洒金纸,“这把扇子画得精致,是分别邀请当时名家画的,空着的部分应该是请人写书法的,只是没有找到适合的人。”
  这种扇面叫集锦扇,也叫“珠联璧合”。就是找当时的多位名人一起创作一个扇面。这种扇面有时候还会用特制的扇骨形制,即隔景扇扇骨,即有两个小扇骨是露在外面的,将扇面自然地分成区块。隔景里留白的地方用来绘画,而写字的地方则多用金粉,冷金、泥金和洒金几种,洒金更细小一些,这样一把集锦的扇子就愈加错落有致,非常美。“刚刚拍了一把16个人共同绘做的扇面,但是合作而不是隔景,隔景一般会找四个最能画的画,四个最能写的人写。”
  为了扇子更美观,有些用扇子的人还会在扇柄下面拴一个扇坠,有琉璃、碧玺、象牙等材质,做成小的雕刻坠在扇柄。扇柄还可以镶嵌翡翠、玳瑁、棕竹、犀角、象牙等贵器。扇柄也有不同的形状,圆形的叫“和尚头”,还有楔形,平形等。讲究的还有用扇套的,一般是锦缎的,也有是刺绣。
  名利场上一张名片
  刘尧小心地拿出一把特定尺寸的大平尺扇子,由于年代较远,扇子的小扇骨已经有一些裂痕。“北方太干燥了,对扇子的保护并不理想,沪宁杭一带的气候最适合扇子的保存。扇子太干燥就容易形成断裂。”刘尧小心地打开着扇子,扇子在他手中不停地发出吱吱的声音,就像是一把年代久远的古琴,撩拨着时间的音弦。“这把扇子在当时应该是一把定制的扇子,一般的扇子都是0.9个平尺,这把扇子要到1.45个平方尺。”刘尧说,所谓平尺,就是扇子打开后两个大骨最上端之间的距离乘以扇幅的长度,用行话说就是尺半,即一尺半。0.85-0.9之间的扇子则叫做尺扇。扇面是吴昌硕的花卉,墨色奔放。
  为了与这把尺半相对比,刘尧又拿出一把很小的象牙扇,“如果说刚才那把是大老爷们用的,这把就是淑女用的,叫坤扇。小家碧玉,很秀美。”在画面题材上,尺半上吴昌硕的画显得疏放有力,而这把坤扇则雅致清淡,正面是一幅莲塘图,背面是清秀的蝇头小楷。以前的人讲究,不同的季节、场合都要拿不同的扇子,这幅莲塘图的象牙扇,应该是夏天用的。
  刘尧说,扇子在晚清到民国的交际场合,就像是一个人的名片,“扇面是请谁画的,书法是请谁写的,扇骨是谁刻的都是持扇者身份的象征,见面一抖扇子,就像是一个亮相。很多扇骨、扇面极精的,都是当时的巨贾或政界名流所用。”
  “更讲究的人初一、十五出门带的扇子都不一样。我曾经见过一套鼻烟壶,是一个官宦人家的旧物,一套30个,每一个都不同,每一天换一个。”刘尧说前段时间听一个民国遗风的老人家说,以前家里年三十是要挑选第二年的碗样式的,每年要用不同的碗。
  手边的一把老山檀木的扇骨,随着空调的缓风将檀香味到慢慢布置在房间里。刘尧说,“这个扇骨的手感非常好,扇骨手艺曾经一度失传,那个时候的扇骨我见过,用老北京的话说就是‘乍手’,而这把扇子手握的部位就十分贴合,弧线考究,随手。而且这个檀香,随着风徐徐吹过,还有淡淡的香气。所以原来的人,真是非常讲究。扇子发展到这个阶段,绝对可以说是扇文化了,不仅有实用性,彰显身份的作用也得到极大的发挥。”
  折扇收藏
  刘尧入拍卖一行已有八年光景,但他说只能算一个入门。在他见证的这七、八年里,扇子的价值翻了5-20倍。“去年卖了一把徐悲鸿的扇子,245万。刚才那把吴昌硕的扇子拍到了150万,如果刚入行的时候,这把吴昌硕也就是20万左右。”
  在收藏领域,现在国内有几个行家是专门做扇子收藏的,还有做专题收藏的。北京有两三个,天津有两三个,上海也有。与其它古玩收藏相比,成扇的收藏家特质比较鲜明,大多是有一定经济实力且独具眼光的成功人士,像刚才的那把集锦扇子上盖着收藏印“百扇斋主”的,就是一位专门收藏扇子藏家,曾经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开过扇子的大展。
  “比起简单的一幅画,扇子承载的文化基因要多很多,是可以拿在手里把玩的,有肌肤相亲之感。”在刘尧的印象中,最近的几次拍卖会上,总会有一小圈作风相当老派的“小孩儿”:20岁出头,拿着一把好扇子,可能还在扇套里,吊着扇坠子,就来拍卖行看预展了,一步三摇、三五好友、相互把玩,嘴里还说着“你看看我新得的这把扇子怎么样。”
  “北京、上海、天津都有这样的小圈子存在,他们已经不再是只关注豪车名包的‘富二代’,而是好雅玩。这种现象如果不加入其它社会评判因素,对于老手艺和中式传统讲究的生活方式来说,是一种复兴。在民国的时候,之所以扇子做到了那样的登峰造极,精致到无所不用其极,其实也是富商、高士的追捧。只是那个时代的'炫',更雅,更会玩。”

三十四《古镇轶事》 《延龄堂》遗恨记

古镇药号《延龄堂》

(上篇)

《延龄堂》药号是古镇老字号药店之一。老当家的朱老先生抗日战争前已经先后在启东,如东,余东等地开办了好几家《延龄堂》药店分号,由几个儿子在各分号当家,药号生意除通东地区外,还远及江南江北。

朱老先生长髯三绺,饱读诗书,温文尔雅,精通岐黄之术,于中医也颇有造诣。几个儿子都上过私塾,诗文书法在当地小有名声。

古镇的《延龄堂》药号地处镇中心临街,店铺座东面西三大间门面,屋里靠墙而立的是二米多高由一个一个抽屉组合而成的枣红色木制大橱柜十分醒目。

大橱柜面上是密密麻麻的抽屉匣子,抽屉上都有铜制半圆的拉手,每只抽屉面上都贴着各种各样中药的名称。

大橱橱柜顶上,一个一个排列摆放着圆形带盖的“双喜”瓷罐,瓷罐里也是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中药。

临近石板长街门面是半人高的柜台, 靠墙有几张长条木凳,供四邻八乡前来配中药的人坐憩等待。

柜台上摆放着好多块长短不一的红木的镇纸,好几把油光铮亮的算盘,几个铜制带盖手工捣药的捣臼,称药的几杆小戥称是铜制的盘,铜制的砣,称杆则是象骨制的,十分小巧玲珑。

每当四邻八乡的人拿着中医开具的药方到药号配属中药,伙计们用算盘计算收款后,便把药方往柜台上用红木镇纸一压,再根据药方需要的几副药在柜台面上铺好几张裁得四四方方的灰包纸。

然后拿起小戥称按照药方上每味药的份量从各个抽屉里抓取中药称量倒入灰包纸上。

等药方里各味药配齐后,伙计便十分利索地把配好的药一一包成四方形,用红绳扎好交给配药人,然后下一个。

那么药包为什么要用红绳系扎,据说是药号一贯的做法,主要是祈愿病人早日康复的意思。

《延龄堂药号》店铺后面是一座二层三上三下圆顶的中西式建筑,十分高大气派,是当时古镇仅有的几幢地标性建筑之一。

楼下客厅中间悬挂巨幅“竹石图”,两边是对联,条案横列,桌椅茶几两厢摆放齐整,大家气派俨然。两厢及楼上是一大家子寓所。

当时《延龄堂》药号的朱家老先生年事已高退居二线,日常生意由第三个儿子当家,镇上的居民都称他朱家老三或“三先生”。

“三先生”写得一手唐代柳公权书体,楷书行书都正宗柳体。每当春节,四邻八乡相熟的人都上门请“三先生”写春联。“三先生”打小就读私塾,诗词文章也是高人一等。

由于《延龄堂》药号既有德高望重的朱老先生坐镇,又有年青有为的“三先生”操持,自然风生水起,生意日盛,四邻八乡每日前来配属中药的人络绎不绝……。

遗恨《泰安桥》

(下篇)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日本鬼子大约于1940年左右已经进犯至长江下游通东地区。其中离古镇西边十几里地的四甲镇便有日军驻扎。

明代古镇兴盛时,建有城楼四座:东城楼名魁星楼又名镇海楼。西城楼名火神楼,北城楼名真武楼,南城楼名三义楼。

但自清代乾隆以后,东,西,北三座城楼先后毁于兵燹之乱。仅存南城三义楼。如此一来,古镇便成了兵家易攻难守的“鸡肋”。

抗日战争期间,鬼子,新四军,伪军还乡团经常在古镇周围进行拉锯战,这下可苦了古镇的居民,男女老少成天担惊受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日本鬼子时不时过来扫荡,伪军还乡团时不时来骚扰,新四军则神出鬼没在古镇周围与鬼子,伪军还乡团周旋……。

那是一个阴霾笼罩的凌晨,古镇居民大多还在沉睡。忽然有人敲起大锣,呼喊日本鬼子已经出发前来扫荡,大家赶快起床逃难……

一下子好多居民来不及收拾,纷纷拖家带口汇成人流沿着石板长街往镇北泰安桥逃去。

泰安桥又名北高桥,横跨三面环绕古镇的运盐大河,是通往镇北农村唯一的交通门户。

消息传来,《延龄堂》朱老先生对儿子“三先生”和媳妇“三嫂嫂”说,你俩抱孩子快走,我老了,跑不动了,死不足惜?

“三先生”夫妻劝说老先生无效便抱着刚出生才几个月的女儿怱怱出门而去。

当“三先生”夫妻随着逃难的人群走到镇北泰安桥上的时候,正好被从运盐大河乘汽船前来扫荡的日本鬼子发现,朦胧晨雾中谁也看不清谁?鬼子立即用机枪朝桥上的人群扫射,人们四散奔逃,不巧一颗机枪子弹洞穿“三先生”双腿,“三先生”立刻栽到在地,从泰安桥上滚了下去,抱在手上襁褓中的女儿也飞出老远,哇哇大哭。

镇上一起逃难的居民都是相互熟悉的,见三先生中了枪,也顾不上许多,立马停下来与三嫂嫂扶起三先生,抱起跌落在地哇哇大哭的小孩。

这时鬼子和翻译从汽船上岸,举着刺刀围了上来,嘴里吼着“新四军的干活,死啦死啦的”……

镇上居民这时也顾不上害怕,大家七嘴八舌大声说“我们都是良民,不是新四军”。鬼子上前看见三先生躺在地上两腿鲜血直流,三嫂嫂扶着三先生嚎啕大哭。鬼子带队的又叫翻译仔细审查,确认不是什么新四军,是镇上的老居民。于是登上汽船扬长而去。

众人和三嫂嫂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暴行,当时手足无措,只好七手八脚把三先生先抬到家里再说……

朱老先生见儿子出了如此大事,又无处送医,当下不敢怠慢,仗着几十年的中医歧黄经验,自己清创敷药,同时万分感谢送三先生到家的街坊邻居。

不多时,《延龄堂》朱家药店老三逃难被日本鬼子机枪打伤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镇,亲朋好友,邻居街坊纷纷前来探望,言语之中全是对日本鬼子暴行的谴责……

好在三先生虽然被机枪子弹洞穿两腿,只是伤在皮肉,筋骨未伤。在朱老先生全力治疗和三嫂嫂精心照顾和调理下,未及半年已能下床走动,但子弹伤及肌肉还是落下了残疾……。

《延龄堂》“三先生”遗恨泰安桥的经历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家国仇民族恨的真实写照,古镇历史没有忘记,《延龄堂》后人也是刻骨铭心!

简介:朱军锐,书画篆刻家,教育家,文玩收藏鉴赏家。《曾入选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及获得多年全国优秀书法辅导教师。

2019年秋写于南通笔雀铜瓦斋 https://t.cn/z8qfn0u

得失
文刀刘跟我算半友,他在仕途上一直很顺。之所以顺,他有这么几点让人喜欢:一表人才、能说会道、名校毕业、勤快有眼色、文笔了得,喜欢紫砂壶。
他侍候了一任省头,即外放任职,这很少见。但在他是意料之中的事儿,谁让他那么优秀、出众呢?他走到哪儿都让人喜爱,其中包括异性。
我跟他熟悉是因为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的;同时,还是另外一个圈子中的同道中人,都喜欢文玩。只是他只玩紫砂壶,而我是杂项——看到喜欢的就收,把玩一段时间了,遇到有人喜欢了,就转让一部分出去,把痴爱的留下自藏。他不,他只收不出,几乎把自己的所有收入都投入到文玩上了。因为他没有负担,妻子在省会的一所高校任教,女儿在高校读书。妻子也不跟他要钱,自己的工资足够养活女儿两个人了。他自己在外地任职。
他收藏了好多老名家的壶,至于新名家的壶,他没有。他从心里不喜欢,他就喜欢那种老器物的韵味儿,有空了就沉醉在自己的藏品中或者在去看老器物的途中。近代壶他喜欢顾景舟的作品,也收了几把。
他有个知己,如果说没有,连我都不信。因为他太招人喜爱了——如果我是个女性,我也会喜爱他:说话风趣,知识渊博,干净清爽,不油腻,不乱来,不抽烟,几乎不喝酒,也不玩游戏——也没那个时间,他们这类人,几乎都不玩。这个知己我认识,知己不图他钱财权力,只图他人好——用现在的话说,是倒贴着他。知己知道他是靠工资吃饭,为政清廉,又有点儿小雅兴,知道他囊中羞涩。
有一次,他送给路大仙一把陈鸣远的花壶。“你这壶太珍贵了,
跟着我弄碎了可惜。”老先生诚恳的对他说——他听了心里一沉,他知道,老先生不放空炮,是一语成谶!
老先生也看出来了他的心里活动,“要不,你的保温杯送我一个得了,我成天天南海北的走,摔了丢了不可惜。”老先生擅断人心,他也知道,文刀刘是真心要送他一件值得珍藏的物件。他的这份心意他心领了。
“年节时注意下言行,唉——”老先生说完壶的事儿,不忘顺口叮嘱他一句。
我听了这话有点儿不解,以我对他文刀刘的理解,他是不收礼的——他没那个必要,他在钱财上没有过高的企图,“要那么多钱干嘛?咱又没有不良爱好。”他曾经在聊天时跟我说过他的人生观。他也确实是这样做,这也是上边敢委他以重任的原因之一。在财色酒上,他很自律。
“好的先生,我注意。”他恭敬的回答。
这先生的一声“唉……”是什么意思呢?我一直没有想透,也不好意思问老先生。也不清楚文刀刘是否理解透彻了这画蛇添足的一个感叹词?
国庆节假期,他陪妻女在黄河边游玩,知己心急火燎的打电话给他:她在外出的省道上出车祸了,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他一听也紧张起来,急忙问“人有事吗?”
站在旁边的妻子一听这话,心里知道,这个女子与他关系非同寻常!
接完电话,他平静地跟妻子说,他要去处理个紧急事情。
“去吧。”妻子也很平静,虽然妻子知道,他工作中经常有紧急而又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要改变定好的休息与陪同她的计划。平时也非常理解支持他,毕竟想要自己的男人有出息,那就要在很多方面做出牺牲与做好心理准备,放手让他去外面打拼。可是,今天这个紧急情况,妻子知道,不是工作上的,是情感上的!女人的第六感觉非常准。
晚上,他满面倦容的回来了。女儿关在自己的房间里玩,女儿大了,有了自己的圈子。妻子静静的坐在客厅里等他,他经常坐的位置前的茶几上,他喜爱的经常在家用的一把紫砂壶,妻子已经给他泡好了茶,他静静的坐下,喝了一杯茶水。
“说吧,你们俩多久了我不管,也无意追究,你从今天开始想怎么办?”妻子目光盯着自己的鞋子,语气依然保持平静地说。
他愣怔了一下,“我……”能说会道的他,语塞了。
他跟知己切断了关系。
之后,妻子跟他分开了,他净身出户。妻子把他收藏的所有壶,装在十几个箱子里,一箱一百元全部处理给了陌生人:“看着这些东西都恶心,他收的这些东西,那个女人也会都把玩过……”
文刀刘至今还在某地任职,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已经与妻子分开了。直到这个时候,我才醒悟过来,老先生当时为什么叹气,老先生可能那个时候就知道他将是这样的一种结果!不知道文刀刘是否也想到了这一层?
清早期纯手工龙纹银手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所以说,人要无愧天地父母,是非常不容易的,叫做完人了。所以说,人要无愧天地父母,是非常不容易的,叫做完人了。
  • 比如,看到别人吃东西,自己也会流口水;看见他人发怒,自己的头皮也会发紧;别人情绪低落,我们内心也不好受……所以,一听到悲情故事就止不住落泪的人,不是太脆弱、敏感
  • 似水流年,允我相思不尽;蝶花陨落,许你一世柔情;三月春盛,烟烟霞霞,灼灼桃花虽有十里,取一朵放在心上,足矣。梦还醒,红颜易憔 ……墨雨飞花,丹青一撇兰舟顺水流。
  • #俄乌局势# 克里米纳-斯瓦托⚡️22 年 11 月 3 日的情况 “俄罗斯军团”(BARS-13)“Fomich”营长的报告:正如预期的那样,乌克兰武装部队恢
  • 幸也好,不幸也罢,都是自己的人生。幸也好,不幸也罢,都是自己的人生。
  • (“昆明规划建设、云南网”微信公众号) ​​​​#昆明新闻# 【昆明地铁2号线二期补充工程来啦,将新增一个车站!】近日,昆明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发布《昆明轨道交
  • [泪][泪][泪][泪]我要向淘宝双十一喵树挑战匹配到的队友道歉非常非常对不起,本来我和她商量的是平级平分双方也达成了共识~而且我非常理解,在我们为了和对方达成
  •  记得5年前第一次去大理,对充满生活烟火气的喜洲古镇印象非常深,那时几乎没什么商业气息,没想到这次来喜洲,发现完全变了样。如果失去了太阳,还有星光的灿烂;失去了
  • @努力努力再努力x#张艺兴[超话]##张艺兴1007生日快乐# 昔日少年终成王在这繁花似锦的初秋 天空映出玻璃般澄澈明静 二十九年的梦境匆匆闪过 从今以后舞台
  • 4.扬子董事长大友:好地方,我公司一百多个员工,元旦团建,马上安排……结语:逢场作戏的社交让人疲累,不如远离人群,去和小河草木说说话,身体休息好了灵魂才能最大限
  • 加上她和我说初诊是免费的,而且他们的医生都是隐适美认证的,我乐颠颠地就去了[嘻嘻]不但免费,到店还白送了我一个洗漱包,里面的牙膏都是那个堪比爱马仕的牌子货MAR
  • 广钢新城VS牛奶厂,客户接盘侠目前牛奶厂的二手成交单价已经快要上天了,华润单价突破6万,整体至少也有5.6-5.8万,对比2-3年前经常被拿来比较的广钢新城和牛
  • 最近领悟到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不要总用对错去衡量一件事对错是跟随自己三观走的当你选择仰望一些东西就会错觉那就是真理其实是狗屁\发现自己读研之后怎么老起不来床后来想
  • #日常碎片plog# 九个月的宝宝出生以来经历的最难过的一个月见识了麻腮风的“威力”经历了幼儿急疹的“折磨”宝宝精神状态偶有不佳但还是会露出可爱的笑脸他开始变得
  • 天衣无缝的世界仍然黏结在一起,除了那些他们无法修剪的领域,除了那消失的一切。没有入册,无法从沙粒中拾掇,就那样消失掉——他们的姓名、饭勺和鞋底。
  • 这些高大上的引流方法 只有在我们这里才能get到✔️做我代理 我教你啊 今天代理过生日公司及时送上的鲜花[玫瑰]很多很多人第一次收到 都是第一次给与的,不仅给我
  • 今天给玥玥嘬了一口,她说这个味道欲罢不能;给宝妹也嘬了一口,她说对果茶有了新的认知。忘记说,今天这个...喜茶和甄嬛联名的大橘真的也好好喝!
  • 那时候刚拿到iPad,没什么基础,表达不出来自己想要的画面,人体超级垃圾而且也不知道怎么找参考……而且画完的时候迷之自信hhh这么一对比,我进步也是很明显的嘛,
  • 封控在家这一段时间,团团更加喜欢奶奶了,我有一点点小失落,有的时候会看见奶奶就伸手找,转念一想这是奶奶做的太好了,陪团团玩的非常好的原因啊~奶奶付出了总要给她点
  • 其实面包我自己能做,还是有领居做好了非要给我分……换东西也有换过不少,春笋换番茄,护发素换牛肉,尿垫换大米,鸡蛋换剁椒……家里有个闲置的空气炸锅,其实不是很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