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这几个特征!#传统文化#

如今信道的人有很多,但是信道之人,未必会修道。很多人只是烧香拜神,以求福报,真正学道求仙的却很少;也有另一些人,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难,也坚持一心向道。

翻翻祖师传记,那些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命数禀赋

《抱朴子·塞难篇》云:“命之修短,实由所值,受气结胎,各有星宿。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

命属生星,则其人必好仙道。好仙道者,求之亦必得也。命属死星,则其人亦不信仙道,则亦不自修其事也。”

葛洪认为世人在出生的时候,受天地之间气数之影响,有的人命值生星,那么他就好仙道;有的人命属死星,那么这个人就不好仙道。

纯粹是出于天地之自然,因为天道是无为的,是无亲无疏的。

我们知道,天体运动对于人的生活还是有很多的影响的。比如太阳之升降,会影响人一身之阳气的消长;月亮的圆缺,会影响海洋潮汐,也会影响女性的月经。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星体运动对人的影响,那么其他的星宿,也必定会或隐或现的影响人的命运。

所以中国最早的算命,都是通过星宿来推测的,也有占星以测国运的。西方也有星座算命,足见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古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不能简单的说是一种巧合了。

是故《玉枢经》也说:

“学道之士,信有气数。夫风土不同,则禀受自异,故谓之气。智愚不同,则清浊自异,故谓之数。数系乎命,气系乎天,气数所囿,天命所梏,不得真道。愚可以智,浊可以清,惟命俾之。

愚昏昏,浊冥冥,亦风土禀受之移之。天地神其机,使人不知,则曰自然。使知其不知,则亦曰自然。自然之妙,虽妙于知,而所以妙,则自乎不知。然于道则未始有以愚之浊之。”

这里就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出生和成长,受四周环境之影响,也就是所谓的风土。这是说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有的地方自然环境好,所以人民多长寿。还有就是星宿之气的影响,也叫天命。

有的人结胎之时,禀受清气多一点,则其人慈善忠孝、聪明智慧、乐慕仙道。

有的人禀胎气浊的,则为人凶恶,邪狞狠毒,不仁不义,也不会想着去修道。

我们每个人禀受的气不一样,这股气就给每个人画了一个圈圈,一个范围,一生的变化、穷通、夭寿,都不出这个范围。

《玉枢经》所谓“气数所囿,天命所梏。”囿是牢房,梏是枷锁。牢房、枷锁是限制人的自由的,而气数和天命,则是无形的牢房和枷锁,这股气质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庄子》说:“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二、宿有善缘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缘修道的。

学道修道,是很难得的事情,需要有很深的善缘,才能有机会听闻正法。《玉皇宥罪锡福宝忏》云:“愿道根深重,夙有善缘。”所以《北斗经》也说:“如是真君名号,不可得闻。凡有见闻,能持念者,皆道心深重,宿有善缘。”

那么如何才能培育这样的善缘呢?经文中这样告诉我们:

“或先世广读经论,讲说教化,劝奖童蒙,令知善道。

或先世种植果林,道边立井,造作舟梁,济度一切。或先世大设义田,施衣及食,饥寒病苦,虫鱼鸟兽,一切贫穷,皆令饱足。

或先世建立义堂,愍念寒热,施浆及火,救助行旅,使得安居。

或先世所在发心,平等一相,广化男女,劝助道场,立观度人,写经铸像,授经传戒,礼拜烧香,然灯念诵,布施忏悔,开悟群迷。

或先世忠贞仁孝,助国兴化,正直清廉,淳和良善,不损于物,安乐众生。

或先世为君,大行慈善,卑宫菲食,怜念人民,平等万物,国土安宁,而诸恶未尽,众善未圆,功名虽着,不得迁升,随其高下来生人中,更值经法,而得出家。

或七祖积福,庆流子孙。或见世立功,名闻诸天,非起一朝而得之也。”

《北斗经》云:“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有的人“虽遇经诀,怀不信心。”虽然得闻正法,但是却不肯修炼。

或者虽然想修炼,但是却魔难重重,有各种事情来阻扰,都是善缘不够,功德不足之故。所以说能有机缘修道更是难得的福报。

三、生具仙骨

《神仙传》中,葛洪祖师举了很多例子:

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往胥门蔡经家。经者,小民也,骨相当仙,方平知之,故往其家。

遂语经曰:“汝生命应得度世,故欲取汝以补仙官,然汝少不知道,今气少肉多,不得上升,当为尸解耳。尸解一剧须臾,如从狗窦中过耳。”

仙人王方平发现有一个叫蔡经的人,虽然不是好道者,也不知保养精气,修身养性上也还不如很多普通人,但就是有得道成仙的命,便自己找上门传授仙法。

再如:严青者,会稽人也。

家贫,常在山中烧炭,忽遇仙人云:“汝骨相合仙。”乃以一卷素书与之,令以净器盛之,置高处,兼教青服石脑法。青遂以净器盛书,置高处,便闻左右常有十数人侍之。

每载炭出,此神便为引船,他人但见船自行。后断谷入小霍山去。

这个故事中的仙人也直截了当地说出仙人教授严青的原因:“骨相合仙”。

再如:刘根自叙遇到神人的经历:“余乃流涕自抟重请,神人曰:坐,吾将告汝,汝有仙骨”。

可见得道成仙,有时仅仅需要有成仙的命,究其根源,也是累世修行,冥冥中指引。

四、神仙谪降

神仙下凡的人,是一定会修道的。

李白有诗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有的仙人因为犯过错,贬谪人间,这部分谪仙人也会成为修道人。南五祖宝诰云:“九皇降迹于天台。”说的就是这个。

当时九皇因为校勘劫运出了一些误差,谪降人间。其中六个通过自己的努力修持,重返仙班。而另外三个则沉沦人世,迷失了本性,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就再也回不去了。

另外南宗五祖白玉蟾真人也是神霄府仙官下降,其诗云:“家在神霄九炁天,天中楼殿贮群仙,偶然来到人间世,料想神霄未一年。”

另外唐朝叶法善天师也是神仙谪降,《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叶法善》云:叶法善“尝游白马山,石室中遇三神人,皆锦衣宝冠,谓法善曰:‘我奉太上命,以密旨告子,子乃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录不勤,谪于人世。

速宜立功,济人佐国,当复元任。

今以正一三五之法今授于子,宜勉而行之。’言讫而去。”神仙下凡,可能因为天庭还有一些关系,所以善缘会好一点,比如叶法善天师就得到了神仙的指点,传授秘笈。完成任务之后,又回天庭去了。

五、道缘浅的人如何修行

也许有人会好奇,那我有没有修道成仙的天命呢?如果没有,是不是只能放弃?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有:“师姓刘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十八年秋,迁居洛城东北云溪洞门人为凿洞室,忽得石井,众方骇异,师笑曰:不远数尺更有二井,此乃我三生前修炼处。凿之果然。”

刘长生祖师得道成仙的事迹提到,修道不是一世修成,而是累世修行,累积到这一世,终于功德圆满,得道飞升。

那么,这一世成仙的天命,自然也是累世修行得来的!

当下没有仙缘,更要开始修行,为以后成仙得道积累功德,真有仙骨仙缘,就算你不信修行,也会冥冥中指引你走上这条路。

白玉蟾祖师说:“修真之士,诚心以立其志,苦节以行其事,精思以彻其感,忘我以契其真。”

对于在世俗间修道的道徒来说,不但要接受来自外在环境的磨炼,更要接受萌发于内心深处的魔障的考验,所以更需要把握住自己,否则就会与道疏离。

无论多么险恶的环境和心魔,都是必经的磨炼,也是对救赎之路的寻求与实践。 https://t.cn/R2Wx8V1

关于“一念桥”,上次看到的解读让我觉得全文藏有诸多隐喻,值得探讨挖掘之处太多。https://t.cn/A6ao3Ouq

我在评论里也写了一点点自己的想法,但实际上我觉得仍然是不够的,因为这“一念”针对君吾和谢怜来说其实是两种走向和多种发展。

首先关于“一”,我想每个人都知道《道德经》里的“道生一 (天地),再生二 (阴阳),再生三 (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源。

再者,关于“念”。“念”其实更贴近的佛教了,在佛学中,念是五法之一,这五法是“欲、精进、念、巧慧、一心”,在佛教中还有八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入出息、念死。

而道佛重合的部分,便是“一念”。

我评论里的原话是【“一念”也很值得思考。学佛修道最初要修心打坐,就是为了修这“一念”,修出这一念就是“悟道”。人生有千念万念,而心无一念又可包罗万象,即可免于荒诞虚妄,达到自由。人无善恶之分,在修行中,“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成仙,一念成魔”,谢怜来到一念桥,实际上也算是道法对他的第一层考验。】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成仙,一念成魔”
读到下图部分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这句话。

你以为的天堂,实际是地狱;你以为的天神,实际是恶魔,这是有关于君吾的“一念”,是除不去的心魔,是断不掉的执念,是既定的事实,是无可挽回的恶果。

而在一念桥的谢怜呢,他在桥这边,厉鬼在桥那边。大家都知道多年前君吾的一念(执念)便是那座通天桥,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将一念桥类比为通天桥,通天之后该当如何?通天之后便得救赎?不是,世上没有通天之道,从未有人抵达通天之路,你会在半路殒身烈火,所以那鬼便踩着烈火来了。

仿佛回归千年前,君吾也从撕裂的通天桥上坠落,殒身岩浆,满身鲜血。这或许是他百般结局中的一个结局呢?所以,我姑且就把这只鬼当作千年前坠入岩浆的君吾吧,他在混沌中依然留守执念,以此身份问谢怜“此间何地?”“此身何人?”“为之奈何?” 其实就是乌庸太子的血泣三问。

而谢怜说,此间人间。其实我认为这是最正确的答案,上天庭是人间,人间是人间,鬼界也是人间,世上所有,皆是“人”。

而鬼说,此间无间。于他而言,也确实如此,上天庭的神官引诱他的信徒,人间里的信徒也将刀剑刺入他道心脏,他饱受背叛,毫无出路,因而处处皆是“无间”。

是的,他毫无出路,他需要解法,他询问众生,可是众生没有给他解法。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什么不对,直到谢怜说出“身在无间,心在桃源”,才是真正的“一念桥逢魔遇仙”,而事实上,没有仙,皆是魔,这也是君吾想告诉谢怜的事情,他默不作声地告诉他,整个世界皆是无间地狱,你遇到的所有皮相皆是恶魔。

我觉得可以说谢怜的“一念”,理论基础是“此间人间”,执行方式是“身在无间,心在桃源”。

而剥离乌庸太子这个意向,单纯讨论谢怜与道的距离,一念桥便是道法对他的第一层考验了。谢怜在十七岁时竟就已经修出道佛本源的“一念”,尽管尚处于幼稚阶段,但往后八百年修行中,他将此念固为本心,遵道守道,践行了道,他达到了道中的“一”。

那么,到这个阶段,我们再回到佛教中的“行五法”,也就是“欲、精进、念、巧慧、一心”五法。这里的“念”,释义为“观察世间种种欺诳的微不足道和禅定智慧的无比珍贵”。

因而可见,八百年前,于“一念”的考验出发,谢怜修出了“一”,八百年后,谢怜修出了“念”,他与道法的距离便在此节通透。

到现在为止,这是有意义的“一念”,而还有后面更多的“一念”,在书中,在现实中,在不同层面不停地翻滚和发展。

这八百年,谢怜经历了很多事,关于其他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也有更多值得讨论,但本篇按下其间诸多意义不讲,只讲他与道的距离,我可以说,他作为一本小说的主人公,跌宕一生已是传奇佳话,可把他从书里真实地单拎出来,他也从未愧对于“道士”这一身份,他没有一刻不在追逐。

墨香的出色之处,是不仅让谢怜完成了小说主人公的使命,还完成了道的使命。

这是他在我心里,脱离纸片人身份而具有的意义。
我说的可能不是很明白,欢迎更多探讨。

《管子·匡君大匡下》

  四年,修兵,同甲十万,车五千乘。谓管仲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鲁。”管仲喟然叹曰:“齐国危矣。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天下之国带甲十万者不鲜矣,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内失吾众,诸侯设备,吾人设诈,国欲无危,得已乎?”公不听,果伐鲁。鲁不敢战,去国五十里而为之关。鲁请比于关内,以从于齐,齐亦毋复侵鲁。桓公许诺。鲁人请盟曰:“鲁小国也,固不带剑,今而带剑,是交兵闻于诸侯,君不如已。请去兵。”桓公曰:“诺。”乃令从者毋以兵。管仲曰:“不可。诸侯加忌于君,君如是以退可。君果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于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备,非齐国之利也。”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曰:“君必不去鲁,胡不用兵?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桓公不听,果与之遇。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践坛,庄公抽剑其怀曰:“鲁之境去国五十里,亦无不死而已。”左揕桓公,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走君,曹刿抽剑当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无有进者!”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竟。”桓公许诺,以汶为竟而归。桓公归而修于政,不修于兵革,自圉,辟人,以过,弭师。

  五年,宋伐杞。桓公谓管仲与鲍叔曰,“夫宋,寡人固欲伐之,无若诸侯何?夫杞,明王之后也。今宋伐之,予欲救之,其可乎?”管仲对曰:“不可。臣闻内政之不修,外举义不信。君将外举义,以行先之,则诸侯可令附。”桓公曰:“于此不救,后无以伐宋。”管仲曰:“诸侯之君,不贪于土。贪于土必勤于兵、勤于兵必病于民,民病则多诈。夫诈密而后动者胜,诈则不信于民。夫不信于民则乱,内动则危于身。是以古之人闻先王之道者,不竞于兵。”桓公曰:“然则奚若?”管仲对曰:“以臣则不而,令人以重币使之。使之而不可,君受而封之。”桓公问鲍叔曰:“奚若?”鲍叔曰:“公行夷吾之言。”公乃命曹孙宿使于宋。宋不听,果伐杞。桓公筑缘陵以封之,予车百乘,甲一千。明年,狄人伐邢,邢君出致于齐,桓公筑夷仪以封之,予车百乘,卒干人。明年,狄人伐卫,卫君出致于虚,桓公且封之,隰朋、宾胥无谏曰:“不可。三国所以亡者,绝以小。今君封亡国,国尽若何?”桓公问管仲曰:“奚若?”管仲曰:”君有行之名,安得有其实。君其行也。”公又间鲍叔,鲍叔曰:“君行夷吾之言。”桓公筑楚丘以封之,与车三百乘,甲五千。既以封卫,明年,桓公问管仲:将何行?管仲对曰:“公内修政而劝民,可以信于诸侯矣。”君许诺。乃轻税,弛关市之征,为赋禄之制,既已,管仲又请曰:“问病。臣愿赏而无罚,五年,诸侯可令傅。”公曰,“诺。”既行之,管仲又请曰:“诸侯之礼,令齐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齐以马往,小侯以犬报。”桓公许诺,行之。管仲又请赏于国以及诸侯,君曰:“诺。”行之。管仲赏于国中,君赏于诸侯。诸侯之君有行事善者,以重币贺之;从列士以下有善者,衣裳贺之;凡诸侯之臣有谏其君而善者,以玺问之、以信其言。公既行之,又问管仲曰:“何行?”管仲曰:“隰朋聪明捷给,可令为东国。宾胥无坚强以良,可以为西士。卫国之教,危傅以利。公子开方之为人也,慧以给,不能久而乐始,可游于卫。鲁邑之教,好迩而训于礼。季友之为人也,恭以精,博于粮,多小信,可游于鲁。楚国之教,巧文以利,不好立大义,而好立小信。蒙孙博于教,而文巧于辞,不好立大义,而好结小信,可游于楚。小侯既服,大侯既附,夫如是,则始可以施政矣。”君曰:“诺。”乃游公子开方于卫,游季友于鲁,游蒙孙于楚。五年,诸侯附。

  狄人伐,桓公告诸侯曰:“请救伐。诸侯许诺,大侯车二百乘,卒二千人;小侯车百乘,卒于人。”诸侯皆许诺。齐车千乘,卒先致缘陵,战于后。故败狄。其车甲与货,小侯受之,大侯近者,以其县分之,不践其国。北州侯莫来,桓公遇南州侯于召陵,曰:“狄为无道,犯天子令,以伐小国;以天子之故,敬天之命,令以救伐。北州侯莫至,上不听天子令,下无礼诸侯,寡人请诛于北州之侯。”诸侯许诺。桓公乃北伐令支,下凫之山,斩孤竹,遇山戎,顾问管仲曰:“将何行?”管仲对曰:“君教诸侯为民聚食,诸侯之兵不足者,君助之发。如此,则始可以加政矣。”桓公乃告诸侯,必足三年之食,安以其余修兵革。兵革不足,以引其事告齐,齐助之发。既行之,公又问管仲曰:“何行?”管仲对曰:“君会其君臣父子,则可以加政矣。”公曰:“会之道奈何?”曰:“诸侯毋专立妾以为妻,毋专杀大臣,无国劳毋专予禄;士庶人毋专弃妻,毋曲堤,毋贮粟,毋禁材。行此卒岁,则始可以罚矣。”君乃布之于诸侯,诸侯许诺,受而行之。卒岁,吴人伐穀,桓公告诸侯未遍,诸侯之师竭至,以待桓公。桓公以车千乘会诸侯于竟,都师未至,吴人逃。诸侯皆罢。桓公归,问管仲曰:“将何行?”管仲曰:“可以加政矣。”曰:“从今以往二年,嫡子不闻孝,不闻爱其弟,不闻敬老国良,三者无一焉,可诛也。诸侯之臣及国事,三年不闻善,可罚也。君有过,大夫不谏;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进,可罚也。士庶人闻之吏贤、孝、悌,可赏也。”桓公受而行之,近侯莫不请事,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飨国四十有二年。

  桓公践位十九年,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岁饥弛而税。

  桓公使鲍叔识君臣之有善者,晏子识不仕与耕者之有善者;高子识工贾之有善者,国子为李,隰朋为东国,宾胥无为西土,弗郑为宅。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三十里置遽,委焉,有司职之。从诸侯欲通,吏从行者,令一人为负以车;若宿者,令人养其马,食其委。客与有司别契,至国八契费。义数而不当,有罪。凡庶人欲通,乡吏不通,七日,囚,出欲通,吏不通,五日,囚。贵人子欲通,吏不通,二日,囚。凡具吏进诸侯士而有善,观其能之大小以为之赏,有过无罪。令鲍叔进大夫,劝国家,得之成而不悔,为上举。从政治为次。野为原,又多不发,起讼不骄,次之。劝国家,得之成而悔;从政虽治而不能,野原又多发;起讼骄,行此三者为下。令晏子进贵人之子,出不仕,处不华,而友有少长,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耕者农农用力,应于父兄,事贤多,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令高子进工贾,应于父兄,筝长养老,承事敬,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者,为次;得一者,为下。令国子以情断狱。三大夫既已选举,使县行之。管仲进而举言,上而见之于君,以卒年君举。管仲告鲍叔曰:“劝国家,不得成而悔,从政不治不能、野原又多而发,讼骄,凡三者,有罪元赦。”告晏子曰:“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士出入无常,不敬老而营富,行此三者,有罪无赦。耕者出入不应于父兄,用力不农,不事贤,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告国子曰:“工贾出入不应父兄,承事不敬,而违老治危,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凡于父兄无过,州里称之,吏进之,君用之。有善无赏,有过无罚。吏不进,廉意。于父兄无过,于州里莫称,吏进之,君用之。善,为上赏;不善,吏有罚。”君谓国子:“凡贵贱之义,入与父俱,出与师俱,上与君俱。凡三者,遇贼不死,不知贼,则无赦。断狱,情与义易,义与禄易,易禄可无敛,有可无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我熟悉的白家人,望尘莫及,早已西化,无利不往,只等到,最后一代人逝去没入尘埃,精致利己的文化饮得腹饱…于是,尽心尽力之际,我有幸,也获得,几次命运和人生的采风
  • 据了解,Terminal 21 Rama 3商场是泰国Terminal 21旗下继曼谷Asok、芭提雅、呵叻商场之后的第4个新商场。是市中心的尚泰购物中心,BT
  •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小经历,我不太在意孩子看不看手机玩不玩游戏,我觉得这些也是他们了解外界获取信息的一个途径,不能将它们原罪化,关键是通过它们得到啥。有个老师估计
  • 该股强势的概念有:包装印刷+口罩+烟草三、新宏泽(002836)该股近期炒作的逻辑有哪些呢?1、近期市场上烟草个股出现异动,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从事烟标的设计、生产
  • 店里主营:美甲,美睫,半永久,脱毛,面护等历史经营6年多时间,现有优质会员1200个左右,顾客质量高,消费能力强。店里主营:美甲,美睫,半永久,脱毛,面护等历史
  • 之前说申通老板的朋友欠他钱还不上,叫他一起去厦门开奶茶店然后他的7万短短半年就亏完了。希望开个好头3.吵架我就是最厉害的4.如果有时间我真的想好好玩玩明日之后5
  • #观课记录# 2022.11.20第二十课三上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执教人:丁素芬其实口语交际一直是我的弱项,不知道怎么上,如果这堂课让我上的话可
  • 日记。 今天读完佛经,就很绝望。前两天那一瞬间的仿佛“得道成仙”的感觉只是错觉。那时可以精准的预测未来。像海绵一样疯狂的想读佛经。 今天却特别难受。整个人把我好
  • “润”就是滋润的意思,《神农本草经》称赞石斛为“滋阴圣品”可清热去火。【出处】: 《太乙仙魔录之灵飞纪》石斛——“灭火”滋阴圣品,补虚清热石斛喜好生长在山地半阴
  • 附,大石《析城山》诗:析城,字出《禹贡》传说,山中乃女娲补天处,有商汤祷雨旧迹,山上平顶,有火山湖颇美。附,大石《析城山》诗:析城,字出《禹贡》传说,山中乃女娲
  • 其实早起十分钟就可以准备一顿高质量的早餐,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叫“高质量”而已。没时间做午餐,就吃冰柜里现成的:菜包子,红油抄手;Housekeeper一点不
  • 明天的事明天再说,而且,明天我买的键盘应该就到啦[彩虹屁]﹉﹉﹉热衷于拍一些路口配电箱上各种各样的绘画,好有意思﹉﹉﹉开心点,生活总会越来越好的[举手]去汉中游
  • 每个人的故事线都让人心疼 虐点不是在男女主之间的感情 邓瑛和杨婉一直都是双向奔赴  是救赎 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坚定选择对方 难过的点是 邓瑛并未做错什么 却受腐刑
  • ”#IU##苏醒口才#苏醒的言粉在这里无论是比赛时从容不迫的每一次高情商发言还是这些年在自己歌里直抒胸臆的表达包括每一次老歌手的日常都能看到苏醒心中有理言之有物
  • #我们读书吧# 樊登读书《第七期百师训练营》D4重点总结来喽:演讲是一种必须经过专业、系统训练的能力,不单单是一种知识❗️1️⃣初学者如何更好的演讲避免紧张:1
  • 每天要安排替补、巡堂、期中考试……领导很可爱而又无奈的对我说:“我们的兵在慢慢消失” ▲亲力亲为的原因:掌控感很重要虽说有些事可以丢给别人,但是我始终觉得只有自
  • 说是爱人,但是如果自己连爸妈、身边的人的无法做出爱的真实举动,那从何说爱呢?”“你说的那些感觉是超自然的事情(可是s本来就是超自然的存在)”感觉自己现在挺“重男
  • 了以前我的眼睛近视 540°,根据你的使用方法一段时间后,度数慢慢下降,现在5000了,整个过程不痛苦、也不做手术,真心爱了。了以前我的眼睛近视 540°,根据
  • 实际上你身旺喜财,可惜原局无财,更无偏财,过了申金偏财运也就基本没有偏财了(偏财可代表生意之财)好比昙花一现,运过则无。从你原局看,年支子水正官为你夫星,逢牛年
  • ぜひご覧ください↓https:// youtu.be/7RKrpUMuhSY *~*~*~*~*~*~*~*~*~*~*~* 暑い日が続きますが、お水たくさん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