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要解23

慧律法师主讲

【三行实性即是空。】福无福的真实相,罪性本空,不动是指短暂的定,所以,还是空性,【空则无福行无罪行无不动行。于此三行而不起者.是为入不二法门。】不起就是不起心动念的执着,放下!放下!说这样人家会误会,这样谁要做善,做福也没有做福的实在性,造罪也没有造罪的实在性,修禅定也没有禅定的实在性,修这做啥?这样叫做断灭见。所以,佛是说,福行当体就是空性,你不要以福为骄傲,罪行就是一般所说的十恶业,感应到不好的果报,你也不要太自卑,只要一念悟到空性,当下就是福。比如说,你现在很穷,或是很陋劣、很卑微,有的人长得很丑,个子矮又坏脾气,很丑,接着,又没读书,自卑感很重,他看到人就觉得很自卑,那就是所谓罪行的果报,我们不用这样,学佛的人没差别,心中若拥有智慧、解脱,比外表穿西装的更好看,为什么?他这辈子穿西装好看,结束之后就不好看了,三涂在等他。

我们的心若拥有智慧,罪性本来就是空,了解这就是我们的业报,所以,也不要觉得有什么看不开、自卑感,我上次,以前在南星注射时,有一个驼背的,每天,我常常遇到,我常常去,她也每天去,遇到,常遇到她,听说她生十几个,十几个,哇!很糟糕!也生十几个,个子小又瘦,瘦又黑又丑,每天都要注射,去都驼背,驼背,注射没多久,往生了,她不学佛,不学佛时,对这不了解,所以,我们是学佛的人,就不会瞧不起她,知道一切福行、罪行、不动行全都是平等法。因此,我们不要落入断灭见,福也没,罪也没,不动行也没,这样就落入断灭,断灭就是罪很重。

【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从我就是从我的主观意识,产生彼、我对立的二元的对立观念,所以说,从我起二,对于有一个我起对立性观念。【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你若看到我当下就是空性,你就不会起彼此,有我就有你,有你就有我,对不对?有此故有彼,有彼故有此,这是中观常常讲的,所以,你若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二法就是彼、我对立二法,有我就有彼;彼此,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你若无分别心,哪有彼此的观念?彼此的观念?【是为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

【德藏菩萨曰。有所得相为二。】得失相;有所得相,有所得当然有所失。【若无所得.则无取舍。】有取就有得,有舍就有失,所以说,你若以无所得,无所得就是毕竟空性,则没有取舍,没有取舍,心就平静了。【无取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上次,我有一次在讲经,我就讲:我们要行菩萨道、要发菩提心,乃至青春、生命都要施舍。一个外道的跑来,讲到快结束了,跑来,人家还没解散就跑来,慧律法师!您不是说要施舍?我说:是!对!要施舍。您的表给我。我的表拿下来,我拿在手上,他的手要伸过来拿,我说:我为了怕增加你的执着,为了破你的我见,所以,我要收回来。幸好没有拿走,这算是比头脑的,增加你的恶业,我不可以造这种恶业,给你,就增加你的执着,手表是我讲经时在看、在用,可以度众生,你拿表做啥?对不对?所以,估价..,站在度众生的角度来讲,手表还是由我戴比较有功德,戴在你那里,只是好看而已。

【月上菩萨曰。闇与明为二。无闇无明.则无有二。所以者何。如入灭受想定.】受就是乐受、苦受、忧受、喜受,想就是我们的念头,这就是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这就是所谓圣者的定,【无闇无明。】像入灭受想定无闇也没有明的对立。【一切法相.亦复如是。】所以,亦复如是,【于其中平等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美丽的痛苦(代后记)

曹文轩
《青铜葵花》在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无疑是另一种声音。它进行的是一种逆向的思考。它是对苦难与痛苦的确定,也是对苦难与痛苦的诠释。

苦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了自然的突然袭击、人类野蛮本性*的发作、个人心灵世界的急风暴雨等。我们每天都在目睹与耳闻这些苦难。当非洲难民在尘土飞扬的荒原上一路倒毙一路迁徙的时候;当东南亚的海啸在人们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以十分短暂的时间吞噬了那么多的生命,将一个好端端的世界弄得面目全非的时候;当阿尔卑斯山发生大雪崩将人的一片欢笑顿时掩埋于雪下的时候;当中国煤矿连连发生瓦斯爆炸,一团团生命之火消灭于数万年的黑暗之中的时候……我们难道还会以为这个世界就只有欢乐与幸福吗?其实,这一切又算得了什么?那些零星的、琐碎的却又是无边无际、无所不在的心灵痛苦,更是深入而持久的。坎坷、跌落、失落、波折、破灭、沦陷、被抛弃、被扼杀、雪上加霜、漏船偏遇顶风浪……这差不多是每一个人的一生写照。

然而,我们却要忘却。

我们陷入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先乐呵乐呵再说的轻薄的享乐主义。

这种享乐主义,是我们在面对苦难、痛苦时的怯懦表现,是一种对生命缺乏深刻体验与理解的必然选择。而我们对此却没有丝毫的反思。不仅如此,我们还为这种享乐主义寻找到了许多借口。当下中国,在一片“苦啊”的叹息声中,开始了对快乐的疯狂吮吸。我们看到的景象,大概是那个宣扬享乐主义的西方都望尘莫及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世界沉沦于一派轻飘的、浮泛的、没有任何精神境界的欢愉之中。欢乐,欢乐,再欢乐,欢乐到死。

追求快乐,是无可非议的,更是无罪的。问题是:这种忘却苦难的快乐,在苦难突然降临之际,究竟有多大的对抗力量?它只是一种享乐主义,而不是一种乐观主义——乐观主义,是一种深刻认识苦难之后的快乐,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有质量的快乐。

由于我们忽视了苦难的必然性*,忽视了苦难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忽视了我们在面对苦难时的风度,忽视了我们对苦难的哲理性*的理解,因此,当苦难来临时,我们只能毫无风度地叫苦连天,我们只能手足无措、不堪一击。有些苦难,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就像美丽的宝石必经熔岩的冶炼与物质的爆炸一样。

在这样一个语境中,当一个孩子因为某种压力而选择轻生时,我们看到,这个看上去很深刻、很人性*化的社会,急急忙忙地、毫不犹豫地从各个方面开始对造成这个孩子悲剧的社会进行检讨,甚至是谴责。我们从没有看到过有一个人站出来对这个孩子承受苦难的能力进行哪怕一点点的反思。我们无意为这个社会辩护,无意为这个教育制度辩护——这个社会、这个教育制度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甚至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但将任何问题往社会身上一推,往教育制度上一推,难道就是完全合理的吗?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教育制度,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检讨,不也应包括对这个孩子对苦难的理解与承受能力的培养的检讨吗?

由于我们对民主、自由、快乐的偏狭理解,我们喜欢不分是非地充当“快乐人生”代言人的角色*。我们为那些不能承担正常苦难的孩子鸣冤叫屈,然后一味地为他们制造快乐的天堂。当谈到儿童文学时,我们说:儿童文学就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文学。十多年前,我就纠正过这个显然不怎么可靠的定义,我说:儿童文学是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这里的快感包括喜剧快感,也包括悲剧快感——后者在有些时候甚至比前者还要重要。安徒生的作品,大部分是悲剧性*的,是忧伤的,苦难的,痛苦的,但也是美的。由于一种不可靠的理念传播于整个社会,导致了我们对安徒生当下意义的否定,甚至发展到有人要往安徒生的脸上吐口水。我在想:在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今天,我实在不知道全世界到底还有多少人要向安徒生的脸上吐口水?看样子,这事情大概也就是发生在中国——一个享乐主义风行的世界。殊不知,这正是我们对苦难缺乏认识而对快乐又抱了一种浮浅见解的有力证据。

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苦难绝非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今天的孩子,用不着为自己的苦难大惊小怪,更不要以为只是从你们这里开始才有苦难与痛苦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将继续延伸下去。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

就在我写完《青铜葵花》后不久,我读到了罗曼·罗兰的一段文字:

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姊妹,而且都是圣者。她们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魂。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味她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青铜葵花》要告诉孩子们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不是佛教说轮迴无常,
而是世事本就无常 ──
四法印义释殊胜心要 ( 二 )

甲二 、有漏皆为苦:

有漏业是由烦恼所造,
业也有共业和不共业二。

除了清净世界,
其余世界皆是由共同有漏业所生,
故含于苦。

由不共有漏业,
成立内在有情,
彼乃八苦所痛苦。

何谓八?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
求不得苦、
取恶趣苦
( 五蕴炽盛苦 ),

彼等也摄于苦苦、
坏苦和行苦的三苦。

有漏业是由烦恼所造,
业也有共业和不共业二。

意思是所谓的业可以分为有漏的业和无漏的业两种。

共业和不共业,
共业就是和其它的有情共同造的,
不共业是指只属于自己的业,

除了清静世界,
其余世界皆是由共同有漏的业所生。

八苦,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
求不得苦、
取恶趣苦
( 五蕴炽盛苦 ),

彼等也摄于苦苦、
坏苦和行苦的三苦。

取恶趣苦,
五蕴炽盛苦,

取恶趣指的是近取蕴,
也是心和身体所摄的蕴。

用五蕴也不是很恰当,
因为有些众生是没有五蕴的,

就如无色界的有情众生,
只有四蕴,
没有五蕴,

总之,
蕴本身是一种苦。

轮迴是有痛苦的蕴,
所以蕴本身就是痛苦。

这些八苦可以含在苦苦、
变苦、
行苦当中。

若问 :
不是有有漏的乐受等?

则答 :
一般凡夫面前虽现为快乐,
但实际上是苦因,
能引苦故说变苦。

说执净、
执乐及执常同是颠倒;

说有漏皆苦,
能起对轮迴的出离心。

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无常,
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说有漏皆苦,
能起对轮迴的出离心。

为甚麽佛教那么爱说苦呢?

因为许许多多的有情众生不知道有出离心,
不知道有解脱,

所以必须要告诉他们有漏皆苦等的痛苦,
并让修行者必须要去做观苦的禅修。

为甚麽呢?

因为只有理解了苦,
三界轮迴都是苦的时候,
才会想到从轮迴得出离的心。

有些人觉得人生很好啊,

有好吃的、
好玩的,

但这些都是短暂的,
是在拥有健康的环境与健康的身体前提下成立的,
但这世界是无常。

举例,
两年前,
在未有新冠病毒时,

出门无碍,
随意玩乐,
没有畏惧,
没有害怕,

但突然世界被病毒改变了,
这就是非常清楚的一个无常现状,

因此不是佛教说轮迴无常,
而是世事本就无常,

佛陀只是将它描绘、
陈述出来而已。

世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可以选择在轮迴中继续,
也可以选择脱离轮迴,

佛陀自然不会硬是让未有初离心的人,
脱离轮迴而送去凈土。

佛陀只会告诉你事实,
然后由你自己选择,

如果要求解脱,
就教你解脱之法。

甲三 、诸法皆无我 :
分二 ,

一 、说人无我

二 、说法无我

乙一 、说人无我 :

缘于近取蕴生起俱生我执,
我执取式的所取名为士夫和我。

由各自分辨的智慧,
观或研究蕴时,

其无有、
不得,

故说士夫非以体性有。

在未经如理观察,
在世间共许前提下,
有所谓的士夫和我,

也做了士夫的分类
( 如佛、
菩萨、
声独、
凡夫等 ),

谓 「 吾皈依三宝 」 以及
「 自己所造业果自己受 」 等。

虽是如此,
但以正理观,
实相中无,
故说人无我。

修行时主要是修人无我,
一切过患的主要因是我执,
故以精勤观修无我来断除我执。

说人无我,
缘于近取蕴生起俱生我执,
我执取式的所取名为士夫和我。

意思是诸法皆无我,

分人、
法二无我。

先说人无我。

人是甚麽呢?

看着我们自己与别人的近取蕴,
在这执着于
「 我 」
这样的执着,

俱生之天性,
不是后来学会的,
刚出生的婴儿就有了我执。

有我这个概念叫作我执。

「 人无我 」 或
「 人我 」 人和我分开的,
人是真实的意思,

如果将
「 我 」
执着的时候,

不是说真实,
是说人的意思。

所以说人,
也不一定说是六道当中的人,
包含一切有情众生。

你、我、他的概念就是所谓的士夫、人、我。

我们看着五蕴,
执着我,

五蕴当中真的有我们所执着的那样子的我吗?

用智慧来分析的时候找不到那样子的我,
未得所谓的我,

故说士夫非以体性有,
简单来讲,
人无我。

人和士夫是一样的,
无跟非是一样的,

这时候的我是自性、
真实、
体性的意思,

所以人无我是这样讲的。

在未经如理观察,
在世间共许前提下,
有所谓的士夫和我,

也做了士夫的分类
( 如佛、
菩萨、
声独、
凡夫等 ),

谓 「 吾皈依三宝 」 以及
「 自己所造业果自己受 」 等。

意是说世间共许的前提是未经以正理观察,

然后有情的共许,
有情的心面前,
就可以浮现出所谓的士夫与我的理念,

在这当中,
作了士夫的分类,

意思是说,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就可以做出士夫有多少个种类,

比方说有凡夫的士夫,
有圣者的士夫,

圣人的士夫可以有声闻的士夫,
独觉的士夫,
菩萨的士夫,
佛陀的士夫等等。

谓 「 吾皈依三宝 」 以及
「 自己所造业果自己受 」 等。

意思是在世间民人而言,
我皈依三宝了,

自己所造的业要自己接受的,
自己指的是我的意思。

虽是如此,
但以正理观察,
实相中无,

没有所谓的我,
故说人无我。

修行的时候主要修人无我,
因为轮迴的过患,

所有的痛苦的来源是因为业,
业的主因是烦恼,
烦恼的主因是分别妄念,

甚麽样的分别妄念呢?

我执的分别妄念。

故以精勤观修无我来断除我执。

是说,
一个修行者想要彻底得到解脱的话,
必须要修好人无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推文[超话]# 刷旧文中&分享帅哥(图文无关)1️⃣《控制欲》作者:总攻大人,还没看过的,可以去看看, 挺不错的,控制欲指女主对男主的,女主搁我心里是
  • 」  佛陀告诉大众:「当时那位仙人就是我的前身,因为以至诚恭敬心礼敬三宝的缘故,感得今日出言令人信受的善报,不仅让如愿免离死刑,并令其出家修行、得证道果。供养完
  • 坦然面对经历的一切,平和对待得与失,让内心永远充满憧憬和梦想,学会感受那些微小但真实的满足,那么,我们就可以让每一天都充满快乐!从今天开始,给自己更多崭新的可能
  • 正是恪守正道,君子才能够做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小人却“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一、2个淹积水点临时断交  度假区:悦海路同仁医院路段,老海埂路南绕城下穿隧道。  一、2个淹积水点临时断交  度假区:悦海路同仁医院路段,老海埂路南绕城下
  • 最喜欢读信环节,因为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之间的了解与羁绊,是看得到 感受得到的,是真诚 有爱的,是各有特色 却殊途同归的真心[心]我永远爱哥哥弟弟,永远爱家属感
  • 在追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道路上,会随着“自己是谁”的变化而获得不同的感受。在追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道路上,会随着“自己是谁”的变化而获得不同的感受。
  • “春节前,他拉着我和文艺队的一块商量元宵节的文艺活动,当时我坐不住了,找借口说去忙别的,但他一直笑眯眯的,耐心跟大家商量……可还没有过年,疫情来了,他走了……”
  • ”信息维度来说,他就是在夸你,甚至通过贬低自己来夸你;但从关系维度来说,其实他说这话的意义在于跟你保持距离,推开你;从自我暴露的角度来说,他想让你觉得“我就是一
  • 受其影响,8月9日晚至11日,北部湾海面和桂南、桂西有较明显降雨、大风天气。受其影响,8月9日晚到11日,北部湾海面和桂南、桂西有较明显降雨、大风天气。
  • 而当我们有一颗谦卑的心,你不知道多了多少双眼睛帮你看路,多了多少双耳朵帮你听很多的讯息,很多你的缺点。其实,我很想听他唱。
  • 假如把犯得起的错能错的都错过应该还来得及去悔过假如没把一切说破那一场小风波将一笑带过在感情面前讲什么自我要得过且过才好过全都怪我不该沉默时沉默该勇敢时软弱如果不
  • #为动物发声[超话]#人类拥有的选择这么多,我们短暂的快乐,不必建立在其他生命的痛苦之上。吃素,正是带我们的身心走向平和、喜悦、光明,因为我们的生存不是别的生命
  • 不会太久的[心]#我的青春有张杰#从北斗星的爱这首歌开始我就喜欢你,不多不少正好12年~那一年我13岁,你23岁…我很满足在我最失意的时候有你陪着我我很开心在我
  • PS:这哥们的这两张专辑有个共同点,就是听起来还好,但是真的好难唱啊,经常找不到调[doge]为了演唱会,好好练歌[打call][打call][打call]#罗
  • ——《自然的恩典》 #城市味蕾战# #临沂美食#我们以健康饮食舒适就餐为经营理念精心制作的美食,舒心到位的服务白天的暖阳,夜晚的星月,全都倾洒在这里落地窗前的朋
  • 在这个小城市(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造就精英无数,历年沧桑,培育满园,用时间换回千千万万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们,在这里度过最美的时光。 这里的知识的海洋,可爱的
  • #金钟仁舞台王者##金钟仁##金钟仁全能ace# 金钟仁❤️Rap舞蹈Vocal全能的官方唯一ACE❤️舞蹈天才C位主舞金钟仁❤️拥有生图绝杀的名品身材❤️综艺
  • 一丢丢微醺喜欢来这里一个多月的状态可我也很无力,没法改变我身边亲近的人的状态,他们都被婚姻儿女所羁绊,我无力改变,也无力改变他们的思想他们没法体验我的满足和快乐
  • 敏感肌也可以用哒!敏感肌也可以用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