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虚陵[超话]##探虚陵##君sola# Day9之喜欢的经典台词:
——“若别离那日到来,你会伤心么?”“会。”
——“我偷的也是自己的香,窃的也是自己的玉。”
——“我来了……你再也不会是一个人了。”
——“我是最能吃苦,也是最能等待的人。”
——“欢喜你,爱你,永远不再离开你。”
——“以我为聘,双鲤为誓,永以为好,两不相离。”
——“洛神。”“清漪。”

其实这是一句暗语,
怎么样,
开悟了吗?

惠能回答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米已经舂好了,
但是还有点不干净,
需要筛。

什么意思呢?

见道了,
但是还不透彻。
  
惠能大师没有广学经教,
到了
“ 本来无一物 ”的境界,

也就是教下所讲的法我空境界,
类似的说法,

还有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 虚空粉碎,
大地平沉 ”

“ 泥牛入海无消息 ”,

讲的都是禅宗的重关境界,
这时能够泯一切相,

一切现象不再是障碍,
但是还有无相的执著,
所谓还有微细的能所。

惠能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知道那还不成熟、
不透彻,

完全不以为意。
  
《 坛经 》的后面,
惠能大师针对大通和尚给智常禅师的开示,
有一首偈颂,

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局限性 :

“ 不见一法存无见,
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
自己灵光常显现。”

不见一法,
还有无相境,

就好比还有一层薄云,
遮住了本有的智慧,
不得透彻。
  
“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不知一法,
住于这样的空知当中,
就好比太虚中有闪电一样,

有极微细、
极迅猛的妄念流注。
  
如果认此为了义的佛之境界,
认为这就是到家了,

那就会错认路头,
错失提升机会,
不会再有更透彻的境界。

所以叫
“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用功呢?

“ 汝当一念自知非 ”,

这时应该反观己心的过患,
就能够破除无明,

打开本有的灵光,
让它念念现前。

这是六祖大师彻悟以后对智常禅师的开示。
  
当时六祖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以他自己的能力,
不能够马上进一步突破。

但是他以自己的宿慧,
知道这个境界还不行,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六祖大师彻悟此心的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用锡杖拄地板三下,
就离开了。

惠能大师心知这是一个信号,
于是晚上三更,
他悄悄来到丈室,
这时五祖大师正在等着他,

然后
“ 以袈裟遮围,
不令人见 ”。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传法因缘,
直接涉及到释迦牟尼佛教法下,

三大语系佛法中受众最广的汉传佛教的高度,
直接涉及到整个汉地众生的法身慧命。
  
五祖大师
“ 为说《 金刚经 》,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讲到《 金刚经 》的三分之一,

第十品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的时候,

惠能大师
“ 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这时自性与万法才彻底统一,
打开了佛智,
真正地彻悟。
  
于是他就向五祖大师汇报,
来表达他的悟境 :

“ 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
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
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
能生万法!”

何期,
就是
“ 原来 ”或
“ 谁曾想 ”的意思,

原来自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自具足,
本无动摇,
能生万法!

这时惠能大师,
全身揽入法界,
法界即自身,
自身即法界。

《 楞严经 》中讲
此时的境界,
用了一个比喻,

“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
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

若存若亡,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起灭无从。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是对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的

“ 此心 ”
最好的注解。
  
“ 祖知悟本性,
谓惠能曰 :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师、
佛。’”

五祖大师这时知道卢行者彻悟了,
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 ——
到家的境界。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不识本心,
学法没有真实利益。

这是站在成佛第一义的高度来说。

因为佛性本自具足,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关键在于打开本心,
其他的都是因缘法。

但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
对于我们来说,
一瞻一礼都有功德,

所以
“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

哪怕我们以妄想心到了寺院,
称诵一句佛号,
都是成佛的因。

这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
不可偏废。

《 坛经 》里面讲的
很多都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知识、
概念、
结论,

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种种的邪见,
非常活泼,
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执于一端。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发明
“ 此心 ”、

彻悟
“ 菩提自性 ” 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相当于禅宗三关 ——
初关、
重关、
牢关。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也经常引起误解,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如何开示。
  
六祖开示智通禅师说 :

“ 三身者,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听吾偈曰 :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
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
终日说菩提。’”
  
法报化三身,
是我们修行总的目标,

那么六祖大师如何来开示禅宗所成就的三身佛的内涵呢?
  
“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我们本有的菩提自性就是清净法身;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打开菩提自性,
彻悟自性的智慧,
即圆满报身;

“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一切身口意的运作都是我们的化身。
  
那么本性与三身的关系呢?

“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如果离开本性说三身,
那么三身就没有智,
此时就谈不上什么三身。
  
“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如果了悟三身并非实有,
也就是没有遍计所执自性,
那么就证得了四智。

对于报身无有自性可以这样理解 :

报身有两种,
一个是他受用,
一个是自受用。

前面讲的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

是自受用报身,
是证悟法身的智慧;

菩萨的色身,
是他受用报身,
不同的福德因缘,
感得不同,

与众生的缘不同,
众生看到的也不一样。

千百亿化身,
指的是我们利益众生的身口意三业的运作。
  
能够了知三身无有自性,
就能够打开法身所具备的四智菩提,

所以叫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

禅宗所成就的三身,
是自性三身。

直接发明自性,
然后打开四智。

诸佛所具有的四智,

就是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它对应我们凡夫的八识。

以肉身直入佛智,
这叫
“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
这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法门。
  
对于四智的内涵,
六祖大师接下来又开示说 :

“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大圆镜智是指我们清净的本心;

“ 平等性智心无病 ”,
这时第七末那识已经转变了,

不再有一切凡夫所共有的根本心病 ——
我执;

那么妙观察智呢?

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
它清净无染,
观察一切事物没有执取,
见一切法而不起分别想;

前五识则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利益众生的悲用。
  
一定要打开大圆镜智,
“ 在千人万人中,
不背一人,
不向一人 ”,

这才能称为禅师。

如何成就四智?
  
“ 五八六七果因转 ”,

“ 六七因中转,
五八果上圆 ”。

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在因地转成智慧以后,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在果地才能圆满。
  
若依教下唯识宗的教理,
第六意识第一次转智是在初地;

第二次转智是在七地末八地初,
证得无生法忍;

第六意识彻底转成妙观察智是在佛智境界。

那么第六意识一转,
末那识跟着转,

第六意识转变成妙观察智,
第七末那识同时跟着转变成平等性智。

此时,
阿赖耶识才转成大圆镜智;

前五识,
跟着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八识转智的次第,
是基本规律。
  
那么禅宗的祖师,
于转处不留情,

念念亲见本性,
不管动静,

都恒与法身相应,
处于那伽大定之中,

这时八识同时圆成四智,
这是禅宗不共的修行路线。

菩提自性在何处?
  
《 坛经 》中六祖大师这样开示 :

“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我们生命的真性是本有的觉知之性,
菩提妙心我们本有。

但是,
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它,
所以
“ 起心即是妄 ”,

起心动念都是妄念。

“ 净心在妄中 ”,
我们清净的本心就在我们的妄念中。

那么如何来把它发明呢?

“ 但正无三障 ”,

只要把我们的种种妄心、
邪见都止息,

就能够打开我们本有的觉性,
破除三障。
  
《 坛经 》中还开示 :

“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正是因为有真如妙心,
所以我们才能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 ——

我们的根身世界当时即坏。

我们之所以有
“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

这样的生命基本特征和能力,

正是由于我们有无限自由、
无限广大的觉性。

这是不可复制的,
不是进化而来的,
不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也不会死去。

人工智能再发达,
也不可能有佛性,
这是我们学禅之人应该特别明确的一个认知。
  
《 坛经 》中还开示 :

“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如果能在我们的妄心中见真心,
打开了真心,
也就是发明了此心,

“ 有真即是成佛因 ”,
这才是成佛的正因,
直了成佛。

#电影##梵高#
梵高,困于世俗的疯子艺术家

影片的镜头捕捉着这个充满生命气息的法国南部小城,阳光麦田芦苇树木花草,还有小酒馆和他画作中的人物原型。多变的镜头也一直捕捉着他情感的波动,内心的敏感脆弱疯魔,以及竭尽全力在不停的创作中忘却自我,倔强执着坚持,如他自己所说“花会枯萎褪色,所有的花都一样,但我的画会永存。”可那时世人却待他太残酷,他是世上最孤独的人。

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在画着树根,在他眼里,“上帝是自然,自然就是美丽。”可是路人的鄙夷与嘲讽,孩子们的捣乱,他无措又生气。他的朋友高更的背叛与离开,他自己割掉了左耳。
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每次看见的只有他在不断奔跑,流浪。

在他的画中,是让人眼花缭乱的天空,像蓝宝石,又像绿松石,在光怪陆离的光线流动之下,在沉重激昂燃烧的环境之中,所显示的大自然,令人不安,令人奇怪,既完全现实又超自然,超越了自然本身,生命和事物,阴影和光线,形式和颜色,用最激昂的高音,用愤怒的意志,呼喊出了一曲生命之歌,其含义和自然疯狂扭曲着,它正变成噩梦,色彩变成了火焰,光变成了大火,生命变成了燃烧的热潮,这是对视觉的冲击。当第一次看到奇怪的激烈的文森特·梵高的狂热作品,我们已经远离了美丽而伟大的传统艺术,从未有哪个画家其艺术直接吸引着人们的感官,来自于他画作坚实而新鲜的气息,这位坚强而真实的艺术家文森特·梵高超越了所有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悠扬的马头琴声,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
  • !图片当场就把杨迪吓出了残影。
  • 亮点推荐:1.很适合男生送给女生的礼物,当女生肚子不舒服,手脚冰凉时,送这种可爱的暖宝宝贴我相信肯定会赢得女生的好感!22年流年定制出货.人间的烟火喜乐.于洪荒
  • 女孩:现在又没胜利……奶奶:早晚会胜利哒,你爸妈小时候有非典的疫情,奶奶小时候有疟子,再往前你都不知道,像那个黑死、霍乱,我们人都胜利啦。捏妈的破防了,刚才随便
  • 除了不用手洗拖布,就连垃圾都不需要我手动倒了,配备了自动集尘的功能,集尘袋一个月换一次,节省了不少倒垃圾的时间!还有一个贴心的app实时视频功能,上班时也可以观
  • 怎么看都是人生赢家,然而没想到高考却成为了他一生的高光时刻。有人说怪专业怪工作怪运气,其实我认为根源就在父母的软实力,也就是眼界和格局。
  • ”而更多的网友则质疑,这是上海迪士尼刻意制造的“饥饿营销”策略,因为如果发售的玩偶数量能多一些,就不会引起网友疯抢,也就不会被黄牛盯上了。遇到这样的情况,粉丝们
  • -小孩子真的是越大越懒一出门就让抱短一点的路程还是可以接受的逛街一出来好几个小时真的是累个半死我想同款娃一定很多吧最近出门多亏这个出行神器了ibelieve 爱
  • 今天中午给我和我弟用火锅底料做了这个,剩的油汤我就直接倒厨房水池里了,碗还没刷完下水道就漏水了[挖鼻]这跟我没关系,我心安理得的放下了一切等我爸回来收拾。哇塞,
  • 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落拉康殿中有大型铜制坛城,坛城是佛教教义中
  • 亚洲金属网:2021年2、3季度,一些日本的汽车生产商停产或减产,您认为这将在未来两年打压氧化镨钕需求吗?总而言之,我们及及多数业内人士,包括多数主要的钕铁硼磁
  • 这些书信起初更多是师弟子间生活、内心的倾吐、诗词的唱和与探讨,但从五十年代初开始,两人的交流“忽然进入了一个奇迹般的发展阶段”周汝昌说:“此阶段中,先生因书札往
  • ”中年人的梦,总是漫无边际的,或许,对于美好的追求,只是在一条老去的小路上,走向远方。前半生鲜衣怒马,后半生要追随内心的声音,把自己还给自己。
  • 不过,只隔了一天,我已经想不起梦里是怎样的情景,想了半天,也没有一丝头绪,这一段时间你有些有些频繁的出现在我的梦里,终究是我对你不起。黄玫瑰的三段感情每次都付出
  • 曾在北京人和踢球的刘健就因为把自己的年龄改大了一岁,结果因此遗憾错过北京奥运会。曾在绍兴柯桥越甲踢球的阿布都沙拉木外力改年龄更厉害,从94改到96,导致前一个赛
  •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合肥如日中天。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合肥最鲜明的标签。
  • 亿里挑一的神颜卖的了萌 耍的了酷 可盐可甜 可狼可奶细心温柔有教养 低调谦逊有礼貌不奢侈不浪费 一件衣服穿几年舞台上努力敬业 舞台下清醒自律 要腹肌有腹肌 要胸
  • #时间管理# 分享7个时间管理的精华[嘻嘻][嘻嘻]1.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让自己有被打扰的机会,你会发现,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事情能完成的更快,且完成的质量更好
  • 记录下我写的些许感悟: ①当你发现等不到的时候,就微笑着说一句:再见。也许上天看你太累了,同情你受的委屈,希望你转过身,然后奔赴更美的风景。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坏事
  • 以前总觉得人好像应该是发生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或者有个标记再进入这个看起来像人生分水岭一样的年纪,但真到了这一天这一刻,反而觉得跟过去的每一天没什么不一样,也没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