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货涨停,创上市以来新高,商品市场全面上涨。每吨突破50万元,电池级碳酸锂一年涨超500%,业绩高增概念股出炉

国内商品市场全线飘红

3月2日早盘,国内商品市场全线飘红,能源化工期货领涨,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涨停,创上市以来新高,年初至今已累计上涨33.66%,燃油、沥青一度上涨7%以上。

农产品方面,棕榈油午间收盘涨7.41%,自12月中旬以来最高涨幅超过60%,棉花、大豆等期货均有一定的涨幅。

金属方面,白银上涨2.55%,黄金上涨超1%,年初至今贵金属全线均上涨4%以上。基本金属方面,铁矿石涨幅早盘一度上涨近6%,锡、铝、镍、硅铁等今年涨幅均超过10%。

国内商品市场全线大涨或受到海外市场影响。昨日晚间,外盘大宗商品现货指数周二涨幅曾达4.1%,创2009年以来最大盘中涨幅。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海外原油市场已连续走强多日,NYMEX原油近一个月已上涨20%以上。

在商品市场的带动下,相关概念股早盘表现强势。能源设备概念指数大涨5%以上,通源石油、仁智股份、淮油股份等涨停,贵金属概念股全线上涨,紫金矿业、西部黄金、贵研铂业等涨幅居前,基本金属、农产品等概念表现好于大盘。

东海证券研报认为,商品长期资产价格仍取决于供需基本面,短期的事件因素预计仍将推高能源及农产品价格,黄金价格仍有望提升,债券的波动性将会加大。中金公司认为,对俄制裁的细节目前尚不明朗,实际供应影响存疑,但仍要关注欧美对俄制裁全面升级,以及可能俄罗斯反制裁可能带来的风险溢价。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突破50万元/吨

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3月1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较前一日上涨1.01%至50.04万元/吨,较去年同期涨幅达510.37%。分地区看,山东和江西地区电池级碳酸锂最高报价达50.6万元/吨。

日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1月为汽车行业的传统淡季,多个数据仍保持同比高速增长。全国乘联会此前公布了1月乘用车产销数据,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1.2万辆,同比增长141.4%,环比下降18.5%。环比下滑因1月为传统淡季,销量有所降低。动力电池方面继续保持同比增长,2022年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6.2GW,同比增长86.9%,环比下降38.3%。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1月份市场仍然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季节性因素对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下游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下,部分车企已经开始酝酿产品涨价,后续仍需要密切关注涨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以及缺芯对车企供给端的影响。

锂电池概念股业绩大增

在去年新能源汽车的强势表现下,锂电池板块个股盈利持续攀升。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70只锂电池概念股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告或快报,其中59只预增,诺德股份、天际股份、盛新锂能等7股预计增幅超过1000%,

诺德股份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1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7409.93%,主要原因为下游企业新能源动力电池订单需求同比大幅增加,锂电铜箔需求量随之大幅增加。

天际股份已公布2021年年报,实现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7011.34%,公司表示,目前新泰材料总产能达到8160吨,六氟磷酸锂生产产能位于行业前列。

年初以来,28只锂电池概念股获得北上资金持股量增加,杉杉股份、格林美、先导智能持股量增加3000万股以上。杉杉股份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1-33.9亿元,同比增长2146%至2356%。公司锂电材料业务整体销量和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升。 #俄乌局势对中国有何启示# #涨姿势# #股票# [赞]

【笔记20220301— 冬奥限产没咋地,基建托底真给力(-2月PMI超预期+资金面宽松=中上)】
资金面平衡转松,长债利率明显上行。
央行:公开市场开展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0%,今日1000亿元逆回购到期。
刚刚跨月,早盘融出略显犹豫,不久,大行盘完头寸,供给增加,价格也逐渐回落,午后继续宽松,尾盘甚至减点至1.45%。
虽然资金面在跨月后松了,但市场对于央妈持续进一步宽松的态度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毕竟如果央妈想让资金松的话,即使是跨年,也会百般呵护,生怕你有不好的体验。而在刚刚过去2月,这样一个既非跨季,也非季度缴税的小月份,本应躺平度过,但却竟然有了一丝紧的感觉。当然,在稳增长的大政策方针下,中短期内也不会出现真正紧缩的政策。但却有可能不会再进一步边际放松了。此前,市场对于3月降准/降息的预期,也有可能会落空。对于央妈来说,货币政策可能也要进入一个观察期,或许维持当下的资金面水平,为宽信用、稳增长提供宽松但不泛滥的必要流动性即可。
在早盘公布PMI数据之前,路透调查显示:因为生产淡季叠加冬奥会限产,市场预期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PMI将降至49.9。然而,9点半公布的官方制造业PMI竟然好于预期,且较上个月还要更好一点。这让债市感觉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威力,真不像去年年初那样,积极半天,玩了个消极,让我A债众多债狗踏空无数。
虽然地产确实在去年被加码执行的三道红线和资金监管伤的不轻,一时半会还缓不过来,但是政府主导的基建,那可是说干就干的。今天交通运输部再次强调: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
环保被地方层层加码,防疫被地方层层加码,稳增长为什么就不会被层层加码呢?!
今天央视财经报道:春节后一般是水泥行业的传统淡季,因为建筑工地还没开工,下游需求不多,因此价格会处在较低水平。但是今年与往常不同,春节后华东地区的熟料价格却是持续上涨。一家水泥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以来,熟料市场价格已经有过三轮上涨,每吨大概涨80元。
由此可见,稳增长正在形成实物工作量,真的不是喊喊口号就完事大吉的。
上周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报告指出:到第二季度,中国地产开发商融资状况最糟糕的阶段或将结束。所以,地产也有可能在二三季度慢慢缓过来。虽然不至于再现2016年的盛况,但边际回升托底的作用应该会出现。不要怀疑当前地方政府的执行力,以及对地产天然的亲和力。
今天郑州出台新政:引导在郑金融机构加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这完全就是2015年放松地产时政策的重演,只不过当时是央行统一出台的类似政策,而当前是“因城施策”。
同样也是今天,证券时报称:在信贷宽松及地方支持性政策影响下,春节过后,多地二手房市场成交活跃度快速提升。业内人士预计,后期信贷支持力度保持,地方“稳楼市”政策跟进,潜在供需均增长叠加市场预期改善下,市场很可能在3~4月份出现一次“小阳春”。
那真是:
冬奥限产没咋地,基建托底真给力。
怀疑央妈松货币,确认财爸在用力。
地产缓刑未归西,二三季度恐发力。

--------------------------

【今日盘面】
210017 2.7850/2.8175/2.7800/2.8175 +3.00
210215 3.0850/3.1120/3.0800/3.1075 +2.00

--------------------------

【重点关注】
一、宏观
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PMI 50.2,预期49.9,前值50.1。
中国2月官方非制造业PMI 51.6,预期50.7,前值51.1。
中国2月官方综合PMI 51.2,前值51.0。
中国2月财新制造业PMI 50.4,预期49.1,前值49.1。
水泥熟料价格三连涨,华东地区水泥熟料每吨涨80元。

二、政策
中国央行:引导信贷结构稳步优化,促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交通运输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
发改委:上周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将立即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郑州:引导在郑金融机构加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三、市场
俄乌危机提振了对避险公债的需求。对俄罗斯制裁措施可能影响市场流动性的担忧,提振了对美债的需求,10年期公债收益率跌15个基点,至1.835%,为2月4日以来最低。
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跌,日内下跌18个基点。
布伦特原油日内大涨4%,现报101.93美元/桶;WTI原油现涨3.24%,报98.95美元/桶。​​​​
国内商品期货收盘,油脂油料领涨,棕榈油涨超7%,郑煤涨超6%,豆油、铁矿石等涨超5%,热卷、豆二等涨超4%,菜粕、螺纹等涨超3%。
两位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周一午后中资大行在6.31元附近买入美元,避免人民币升值过快;最终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小幅收升至6.3111元,创近四年新高。 ​​​​
碧桂园首次在银行间债市注册50亿中期票据。美的置业3月1日完成2022年度第一期15亿元中期票据发行,发行利率为4.5%。

四、观点
高盛上调美国通胀预期,预计今明两年加息11次!
西部证券:预计在稳增长政策持续作用下 经济有望步入渐进修复态势。
台积电资深副总经理:半导体缺货或延续两到三年。
中国银河:猪周期依旧处于二次探底过程中 静待反转。
在信贷宽松及地方支持性政策影响下,春节过后,多地二手房市场成交活跃度快速提升。(证券时报)

五、其它
克里姆林宫:乌克兰申请加入欧盟不是一个战略安全问题,因为欧盟不是一个军事集团。

蜂巢能源的短刀片电芯生产和发展路线

#微博新知博主##车圈新星驾到#

蜂巢能源近日举办了一次小规模的金坛工厂参观活动,主要介绍短刀电池的智能制造过程,我整理分享一下我看到的内容。

蜂巢能源的短刀电芯产品,首次出现是在2019年4月上海汽车展上,然后在2021年底蜂巢能源发布“领蜂600”全域短刀化后占据了产品序列的C位,这次在蜂巢能源二期短刀电池工厂,“短刀”电池量产线落地,年产能为2.5GWh。

▲图1.短刀磷酸铁锂的生产落地

Part 1

短刀的生产过程

在二期工厂的8GWh产能里,铁锂和三元(含无钴)大概占了一半。预计2022年,在各个电池企业里面铁锂估计占比都在50%以上。

现场可以看到,锂电池的第一道生产工序匀浆也是按这个比例安排的,单个2300L大容量双行星搅拌设备,每罐浆料对应600KWh(纯电动车10辆左右)——这部分其实和电池的最终形态没直接的关系。

▲图2.现场看到的化学体系的比例

比较明显的是第二道的涂布工艺,短刀电池的长度(近600mm)比普通电芯(148mm或者220mm)更长,涂布的宽幅、速度、精度决定了电池极片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在现场能看到1400mm超宽幅涂布机,一次出两列,涂布速度也非常高(80m/min)。幅度宽了,为了保证涂布精度,需要在涂布设备上设置三套β射线在线面密度检测系统和两套CCD实时涂宽检测系统,来实现数据实时检测和控制,保证涂布的自动闭环管控(面密度控制在±1.5%以内,正反面错位≤0.5mm)。

▲图3.短刀相比之前的宽幅涂布有很大的变化

在辊压工序中,整体工艺没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幅度比较宽,通过正极热辊压,负极双辊连续滚轧,在辊压机上进行电磁加热、红外线在线烘烤、在线激光测厚、废料边去除等技术集成,效率还是有很大的提升。

在模切工序,蜂巢能源应用了激光模切,节省模具投入和设备维护的费用,模切效率也得到40%的提升(30m/min提升至40-50m/min)。

在这里的最大挑战是激光过程产生的毛刺,需要检测层面非常精细化的算法。下一步产线的提升,主要依靠卷对卷模切+切叠一体设备,在工艺层面进行集成。

对于刀片系列的电池而言,某种意义上是从软包进化过来的(叠片工艺的电池生产),叠片速度一直是行业痛点,在这里看到的是双工位叠片效率高达0.4s/片,已研发完成的下一代超高速刀片式电芯极组成型设备,叠片效率可以做到0.125s/片,配合电芯的设计可以在电芯封装层面,对于卷绕极组成形效率形成实质性的挑战。

▲图4.高速叠片机

软包的电芯厚度瓶颈,在刀片设计的理念下,其实突破了。所以这颗磷酸铁锂的电芯,在21mm的厚度下达到了184Ah,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图5.双卷芯的设计9mm合成21mm的厚度电芯

从生产的过程来看,二期工厂相比于之前看到的一期,在细节上有很多的改进,主要是兼容性方面:二期兼容了VDA、短刀两种不同的设备,在细节方面诸如传输设备方面作了改进,特别是导入了卷芯磁悬浮的物流体系,加上改进的AGV运输物流,极大的提高了节拍和效率。在参观过程中,工厂配置的人员又少了很多,而加入了更多的检测手段,通过强大的软件系统和数据分析来提高工艺直通率,变得更加智能化了。

走低成本,高体积利用率的路线,从VDA电芯一路演化到刀片,整体的卷芯到Pack效率还是非常靠前的。从目前来看,围绕电芯层面的革新,比围绕Pack结构的设计,能够使得电芯在制造层面的成本的降低,在Pack层面也会提高成组效率,降低电池系统的重量(能量密度提高),而且Pack内部的零部件数量减少,特别是相关结构件的减少,有效实现电池系统的成本目标。最终,电池安全性能也会进一步提升——对于方壳而言,薄的电池相对更安全。如果不往宽度方向做文章,往厚度扩展,对于电池安全的影响是很大的(散热面小,热导不出来,内外部的温差大)。

▲图6.刀片电芯的成组率,真的是非常高效的

Part 2

技术发展方向

●围绕全域短刀电芯的迭代

在技术交流环节,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围绕短刀电池的进化。

由于目前磷酸铁锂材料技术的进展,可以在工艺环节和材料环节做进一步迭代。对于电池企业来说,最喜欢的进化方向就是这样:在电池生产线,电芯尺寸、电池系统和整车接口,什么都不需要变,直接能通过多迭代实现能量密度上5%、10%的升级。

蜂巢能源在短刀电池升级的路径上,不管是磷酸铁锂混磷酸锰铁锂,还是磷酸锰铁锂混三元,都在同时进行开发。今年底到明年还会陆续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能量密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从研发逻辑上来看,原材料的来源非常广泛,是更好的解决方案,为整个行业的进步和电动汽车的竞争力的增强,提供非常大的贡献和价值。磷酸铁锂和铁锰锂的下一步,是开发快充能力,目前的高性价比产品是配置1.6C快充能力,下一步开发2C-2.2C的铁锂,然后往4C方向上开发磷酸铁锂。

●高镍电芯开发

围绕低成本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出现,会逼着三元进一步向上,也会逼着无钴进一步向上,通过提高高镍的克容量和提中镍的电压,2022年上半年量产4.4V高电压产品和2022年年底(或者2023年初)无钴4.4的产品也会推出。这个技术方向上面,首先可以配合快充的设计,实现高性能电池的路线。

▲图7.围绕短刀的设计,主要迭代的是性能

做电池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产品一直在进化:产线通过不断的升级,改进效率和良品率。平台化可以适应多数客户的Pack设计,这是产品灵活性所带来的。

随着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狂飙突进,2022年电池成本受到上游原材料上涨不断提升,这需要电池厂家和车企一起来承担,而2022年能看到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结构可能会有所调整。

目前每个电池公司面临的成本压力都是非常大的,但是这种压力是阶段性的压力,随着天气变暖,上游供给包括盐湖生产供给和矿山的锂的供给会增加,在国内外的共同努力下会得到逐渐的缓解。

在从材料端来看,蜂巢能源从2021年年中开始做了大量的行动,包括上游的一些原材料的锁定(锁量、包销、预付),有铺垫以后,整体材料供应能满足2022年全年的需求量。在成本的控制上要多重并举:除了提早地锁定一些原材料买进之外,还要做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国产原材料的替代,新化学体系的使用,通过调整结构吸收一些成本的上涨。

预计在2022年,相比去年,蜂巢能源的磷酸铁锂比重会增加(超过50%),短刀电芯的比例也会增加。现在全球规模(300GWh)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供应链都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供应风险和挑战,未来成几倍,十倍的增长,到TWh时代电池材料的供应挑战会更大。从长远来看,蜂巢能源会自制一部分核心的原材料,并对上游原材料端进行一些投资,会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原材料进行一些投资。

从设备端来看,电池公司80%的投资是设备,需要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智能化的,少人化的产线的设计,来规避未来人工成本上涨,来规避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做了柔性化的高效产线设计,短刀产线兼容300-500多毫米。电池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如何利用起来,对提升产品质量,缩短制成周期都有非常大的好处。蜂巢能源专门做AI智能制造的落地,在电芯制造精益上做文章。

另外,蜂巢能源很有意思的是人才战略,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规模扩大,本身公司开放,具有新势力思维的企业文化,在人才招引说是比较成功的。对于员工的激励,不只是围绕薪水,包括合伙人制度的推进、员工持股等措施其实都能让企业的发展更稳定。

小结:电池做到现在,对一个企业从技术、设备、上游材料和人才全方面提出了要求,随着车企的入局,整个电池产业会呈现出我们之前看不到的多元化色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黄子韬再度胜诉!SM主张“专属经纪权”被驳回
  • 舌尖3回应质疑,但观众并不买账:别把观众当傻子
  • “万人迷”陈好任中戏考官低调现身 皮肤姣好依旧美丽动人
  • 美国宣布对朝史上最大规模制裁 特朗普急眼放狠话
  • 葛优躺侵权案落判,艺龙网被判赔偿7.5万元
  • 长沙卡式炉爆炸 正在吃饭的食客们多人被炸伤送院正在治疗
  • 男人大新闻:蓝军旅训练猛照/中国首条超级公路即将开通/冬奥闭幕日看北京8分钟
  • “精日曝光者被人肉”,究竟孰是孰非?
  • 网红狗的幸福旅行,爱对了人你也可以
  • 错峰出游,这里竟如此惬意!
  • 帕楚里亚,NBA不允许有你这么脏的人存在!
  • 中国奥运代表团闭幕式旗手——丁宁!
  • 《声临其境》声音大秀重现《让子弹飞》 黄志忠郭涛王劲松郭京飞实力诠释“声而优则演”
  • 破历史纪录!北京普通小客车1907人"抢"一个指标!
  • 金博洋 冰上英雄,自天命不凡
  • 快本玩出新高度,连嘉宾谭松韵和翟天临都开始啃盘子、咬冰箱了
  • 范丞丞拒绝队友和姐姐演戏 范冰冰:菜又被偷了?
  • 听说你要成为百万富翁?请和湖南人交朋友啊!
  • 腾格尔撞衫杨幂,网友却说是大幂幂在捆绑炒作!
  • 热血街舞团Street 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