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世界博览会全纪录】0002
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
【恳谈沟通】
1851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在筹办期间,共有三件大事非常棘手,但都在耐心与细心的恳谈沟通后,排除了万难,而得能继续向前推进!
上述这三件棘手的大事,分别是:
(1) 博览会举办地点-海德公园附近居民的反对声浪;
(2) 临时性展览馆设计图样的遴选标准;
(3) 集资募款的重重障碍。

就拿「临时性展览馆设计图样的遴选标准」来说,245件参与竞标的设计图,竟然全部落选!无一可用!
其遴选标准究竟如何?
必须事先做好专业的恳谈与沟通,否则容易引起轩然大波!

【组织运作】

由英国亲王Albert亲自领军筹组「皇家委员会」,并邀集皇家艺术协会、英国国家展览会等专业机构共襄盛举。
皇家委员会下,另行设置专业委员会(譬如建筑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等),专业分工,分头并进。

【执行程序】

1849年6月30日,Albert亲王在白金汉宫召开筹备会议,出席的包括皇家艺术协会、国家展览会、及公民营建筑设计公司等单位代表。
会中作成七项决议:
(1) 展品分成四大类: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和雕塑;
(2) 兴建一幢超大型的特别临时建筑作为展览馆;
(3) 展场设在海德公园南侧;
(4) 展览会是国际性的,由国家发出正式参展邀请;
(5) 国家展览会负责提供奖金以鼓励参展;
(6) 另行成立皇家委员会(Royal Commission)来负责相关之筹办作业;
(7) 皇家艺术协会负责筹措举办经费。

1849年10月17日,宣布亨利•科尔(Henry Cole)为筹备作业实际负责人,同时兼任Albert亲王发言人,开始向伦敦的大企业家和大银行家简报基本计划的规划内容。
1849年底,成立「建筑委员会」,向国际间发出展览馆设计竞图邀请。
由于时间紧迫,从竞图邀请到截稿,总共只能开放三周时间。
时间虽然急迫,但仍然收到245家厂商的设计图样,其中有179家是英国厂商,27家是法国厂商,剩下的是他国厂商。
经「建筑委员会」审慎评选,结果竟然无一可用!

理由是,所有设计图都是朝向「传统的、古典的、永久建筑」来规划,但算算日子,距离开展只剩一年半左右,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永久性建筑!
再加上,之前与海德公园附近居民恳谈沟通的承诺是,展览馆于会后必须拆除,永久性建筑是不被允许的!
因此,虽然突然涌进245件设计图样,状似乐观,但随之发现无一可用时,一切又骤然回归到原点!
Albert亲王对于此一剧变,实在是忧心不已!

1850年1月3日,「皇家委员会」正式成立。
维多利亚女王即刻以英国国家名义向世界各国正式发出参展邀请。
(参展邀请已经发出,但展览馆设计图却仍处难产阶段!此时的英国皇室,真可说是15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坐立难安!)

1850年6月,英国皇家御用园艺师Joseph Paxton向皇家艺术协会毛遂自荐,认为他在园艺领域中所设计的玻璃屋(Glass House)及温室(Greenhouse)概念,可能可以用来规划设计急需赶工的展览馆。
Joseph Paxton是一位资深的园艺专家(有许多文献误以为Joseph Paxton是建筑师,其实是错误的推论),具有20年设计、兴建园艺用玻璃屋及温室的专业经验,曾经将亲手栽培的「王莲花」赠送给维多利亚女王,并因而结识Albert亲王成为挚友。

Paxton认为,园艺用的温室具有透明感与现代感,再加上,温室的结构单纯、稳固、耐用,如果向前、后、左、右重复延伸,便可快速连结、扩大成一个巨型的透明展览馆。
由于Albert亲王及皇家艺术协会正在为展览馆一事伤透脑筋,听到Joseph Paxton的建言,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立即同意Paxton赶紧绘制设计图样,但要求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 展览馆之建筑结构必须能承受一万人同时进场;
(2) 展览馆空间必须够大,足以展示来自世界各国的众多展览品;
(3) 展览馆必须是临时性建筑,展后必须拆除;
(4) 两星期内必须呈交设计图(否则便来不及)。

1850年6月20日,Joseph Paxton只花了九天时间就完成设计图样。
1850年6月22日,建筑委员会初审通过Paxton的设计图,并立即呈报皇家委员会。
1850年7月15日,建筑委员会要求Paxton增加建筑物高度,以便让海德公园的一些大树可以不须被砍、直接就可以罩在屋顶下。
经Paxton实际量测大树高度后,在设计图加盖一个圆顶(Dome),便可满足建筑委员会的要求。
于是建筑委员会宣布正式通过Paxton的设计图,并照单核可79,800英镑的建筑报价,一毛未删。

1850年9月26日,展览馆正式动土、开工、上梁。
1851年1月,完成展览馆主结构体。
1851年3月,不到6个月的时间,展览馆竟然顺利完工!
英国朝野为之振奋!
(英国人的建筑效率让世人震惊!)

英国媒体记者Douglas Jerrold,目睹完工的展览馆后,特别撰文称颂此一伟大的展览馆为「水晶宫」(Crystal Palace)。
后世也就一直沿用「水晶宫」这个称号。(虽然它根本不是用水晶所建造!)
博览会闭幕后,主办单位-皇家委员会进行财务精算,发现获利高达18万6,437英镑,大喜之余,特颁发5,000英镑奖金给大功臣Joseph Paxton,以资鼓励!

(待续…请继续收看…)

(作者:丁锡镛博士(丁子)( Dr. Martin Ting),曾任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总制作人 / 台北市杰出市民 / 台湾大学工学院副教授(科技管理学) / 政治大学企管所兼任副教授(科技政策学) / 牛顿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 中国时报关系企业总管理处副总经理 / 台视「大家谈」电视节目主持人 / 台视「新科技大观」电视节目主持人)

#丁锡镛 #丁子 #世界博览会 #世博会 #国际博览会 #博览会 #花卉博览会 #花博会 #园艺博览会 #园博会 #世园会
#MartinTing #Exposition #EXPO #WorldExpositions #WorldEXPO #InternationalExpositions #InternationalEXPO #FloralExpositions

《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18)》细致刻画科技人才队伍全貌,系统介绍中国科技人才发展全局,集中反映我国科技人才发展现状和未来形势。报告指出,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均居世界首位。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对人才吸引力逐渐加强,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已达数十万。科技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有力推动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R&D人员总量(全时当量)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科技部《2017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分析》],2017年达到8705万人,比上年增长4.9%。2017年,我国R&D人员总量达到621.4万人,折合全时工作量人员为403.4万人年,这也是我国R&D人员总量(全时当量)在2013年超过美国之后,连续5年一直居世界第1位。R&D研究人员总量持续增长,2017年达到174.0万人年,其中近 2/3 都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从科技人才分布执行部门来看,R&D人员主要分布在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三大类部门,其中企业所占比重最大。近几年,企业R&D人员所占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从科技人才行业分布来看,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总量(全时当量)为273.6万人年,比2016年增加了3.4万人年。2017年,全国共有30个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超过1万人年,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高新技术行业。

科技人才队伍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2017年中国科学院增选61位院士,平均年龄54岁,60岁(含)以下的院士占91.8%;中国工程院增选67位院士,平均年龄56岁,60岁(含)以下的院士占85.1%。2016年国家科技“三大奖”最年轻第一完成人年龄均已降至39岁以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冒尖”。2013-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累计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分别为81578项、1998项和990项,从各层次、各阶段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2017年,全国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8万人,有1.1万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完成研究工作顺利出站。截至2017年年底,在站博士后人数为6.2万人。2017年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为300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为3329家,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近19万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理、工、医、农等13个学科门类的全部110个一级学科,全国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数为494家,其中高校有350家,占70.9%。

越来越多的女性科技人员投入研发活动。我国R&D人员中女性比例在逐年提高,2017年,我国R&D人员数量达到621.4万人,其中女性R&D人员为166.0万人,占比26.7%,比2010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从四大区域R&D人员性别比例看,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女性R&D人员总数所占比例要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1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R&D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26.3%、24.5%、29.3%和32.5%,与2015年占比基本持平,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在三大执行部门中,企业女性R&D人员所占比例最低。2017年,企业女性R&D人员为103.1万人,仅占企业全部R&D人员数量的22.3%。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女性占各自执行部门R&D人员的比例分别为33.4%和43.0%,比2015年分别提高0.7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1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从国际上性别比例来看,2017年中国女性R&D研究人员所占比重与2015年的德国(28%)、法国(27%)基本相当,高于2017年日本(16.2%)、韩国(20.1%)女性R&D研究人员占比。

三类研究类型的R&D人员数量均持续增加。2017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为403.4万人年,其中从事试验发展的人员有325.4万人年,占80.7%;从事应用研究的人员为49.0万人年,占12.1%;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为29.0万人年,占7.2%。2010-2017年,三类研究类型的R&D人员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从事基础研究的R&D人员增速最快。

全球人才吸引力排名上升四个位次。根据《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各国对人才吸引力排行中,中国居第23位,比2014—2015年的第27名前进了4名。我国留学生回流加速,对外国留学生吸引力增大。2017年出国留学人数增加6.39万人,增长了11.7%;留学回国人数增加了4.84万人,增长了11.2%。从2011年开始,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数量占出国留学人员数量的比例超过半数,更多的出国留学人员选择了回国发展。2010—2017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3.97万人,年均增长19.9%,高于出国留学人员11.5%的年均增长率。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生源层次显著提升,2016年在华留学生中硕博研究生人数达6.4万人,占总人数的14.4%。“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数量增长明显,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中共207746人在华留学,同比增幅达13.6%。

从国际比较来看,2017年,中国 R&D 人员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中国 R&D 研究人员总数(全时当量)超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远超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但是,同时也要看到,我国R&D人员投入强度虽然不断上升,但是与国际上部分发达国家相比,我国R&D人员投入强度还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2017年,我国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仅为德国、韩国的1/3左右,日本、俄罗斯、英国的1/2以下;从国际获奖情况来看,我国科学家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王贻芳研究员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潘建伟团队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位列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榜首。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登上国际奖的舞台,但是总量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二、科技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2017年,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消费贡献率达到到58.8%[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服务业比重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升至第 17 位。涌现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培育出一些引领世界潮流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结构出现的重大变化,意味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形成传统产业生机焕发、新兴产业茁壮成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017年,国际科技论文总量比2012年增长70%,居世界第2位, 国际科技论文被引量首次超过德国、英国,跃居世界第2位。专利申请和授权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产出大国。2017年,我国专利申请数为369.8万件,我国专利授权数为183.6万件,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7年居世界第1位,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3位。

人才引领创新发展作用显著增强。在基础研究领域,量子调控、铁基超导、合成生物学领域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深地探测、干细胞、基因编辑领域取得重要原创性突破,还将在脑科学、再生医学等领域加速突破;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历练了一批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天宫、神舟、天舟、嫦娥、长征系列成果举世瞩目,深海装备形成功能化、谱系化布局;在重大工程领域,造就了一批既懂得科学技术原理,又敢于创新实践运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高层次专家。

高技术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在哈尔滨再展联合体智库高端智慧

2019-07-03 10:57:08 来源: 科技日报-中国科技网

作者: 罗江浇

作为第21届中国科协年会“聚力振兴”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29日至6月3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的“高技术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在哈尔滨举办。

本次论坛以“技术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主题,来自国际、国内的专业人士,包括国内外的院士、装备制造业专家、青年托举人才代表、企业代表、科研人员、学生以及外国嘉宾近300人参会。

重量级嘉宾参会奠定行业高度

本次高技术协同创新发展论坛邀请到众多高技术领域的顶级专家,其中院士9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蒋士成、王兴治、贲德、刘尚合、杨士莪;国际院士杨俊华、Susan X.Ying、TAN CHEE FAI。与此同时,中船重工集团原副总经理、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主席团成员李国安,中国原总装备部中心副主任、中国航空学会首席军民融合专家杨立保,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主席团成员、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小虎,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主席团成员、执行秘书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金向军,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姚俊臣,中国核学会秘书长于鉴夫,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韩端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叶金蕊,中国航海学会副秘书长顾维国等参会。会议由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常务副秘书长杨俊华主持。

高技术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从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优势出发,深入探讨高新技术在推动航空航天、新材料、动力装备、重型装备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论证新时期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提出应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的有关建议,发挥联合体智库作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韩端峰教授、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执行秘书长金向军分别在大会上致辞,介绍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的有关情况,表达了对参会者的欢迎,并对中国科协及联合体各位领导和同仁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作为论坛承办单位,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智库联合体,是由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1家中国科协所属学会组成的非法人学会联合体。

精彩演讲论及产业融合的前沿探索

本次论坛包括1场主论坛和2场研讨会,各行业专家以报告的形式,给大家分享了高端制造业的前沿技术,专家们以专业的视角和自主的观点介绍了他们在不同领域的科研状况、发展态势,面临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判。

在研讨会之一的高技术协同创新研讨会上,众位国际专家包括国际院士各自介绍了本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在研讨会之二的创新驱动·振兴龙江院士沙龙上,中国工程院王兴治、杨士莪、贲德、杜善义、蒋士成等5位院士以及国际宇航科学院的杨俊华院士与青年托举人才就科技创新、培养人才、振兴龙江等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侃侃而谈、妙语连珠、精彩观点不断,充分发挥了联合体智库作用、交流平台作用、培养人才作用。

在谈及产业融合创新及未来产业发展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方书甲表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需要先有认识,要加强相关方面的跟踪研究、掌握世界先进的研究设计方法,又要开展基础海洋的学科研究和海洋基础理论应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副部长高祥武认为,未来行业整个产业化公司的发展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参与国内的相关示范工程,来推广系统产品;第二步要把国内相关从事E航海领域研究的团队进行充分的合作,来打造国内的整个产业的一个生态链;最后一步是不断积累行业数据,实现产品向服务模式的转型。

在谈及复合材料在行业中的应用时,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许家忠表示,在复合材料行业应用当中,装备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国内的装备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较大,对此要专门来研发面向复合材料的自动化的装备。对于已经批量化的大规模生产的复合材料的制品,要提供从厂房设计、工艺配方、重新装备到产品应用的整个交钥匙工程的解决方案。

在题为《大数据技术及其创新应用》的演讲中,美国华盛顿国际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余文华介绍了他们在做的面向中国高校对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高校、知名学者的旺盛需求而建设的数据平台产品“引智在线”。通过这一平台产品,可以看到一个城市、一所大学的引智活力,利用大数据得到一个评价高校和城市发展的纬度。

在谈及微纳传感器及其制造的机遇与挑战时,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研究员Kishor Adhikari博士表示,微纳传感器首先是个无线传感,是一个智能的介质,然后是微传感器,希望它在市场上能够取得成功,能够被市场所接纳。国际航空科学理事会(ICAS)前任主席Susan X.Ying介绍了航空技术方面的前沿。他表示,行业里设计了一个新的飞机模型,它是环境友好型的,可以降低80%的噪音。辉瑞公司任临床影像副主任陈建清博士向业界介绍了肿瘤治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这个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技术。他表示,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是环境友好的可以减少放射量的技术。

另外,丹麦技术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邵炎林,重点介绍了从水动力学角度看可持续海洋水产养殖及其挑战。南京理工大学钱林方副校长、西班牙塔拉戈纳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Dr.Joan J.Carvajal对所涉及的领域也作了精彩的演讲。

高技术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会议现场(图一)

高技术协同创新发展论坛重要嘉宾合影(图二)

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执行秘书长金向军致辞(图三)

创新驱动·振兴龙江院士沙龙现场(图四)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方书甲作报告(图五)

主持人石碰赠送国际航空科学理事会前任主席Susan X.Ying礼物(图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愿你有前进一寸的勇气,亦有后退一尺的从容,即使这个世界越来越坏,也希望你越来越好꙳⋆✨”²⁰²⁴/₀₄.₁₃♥️ ᥫᩣ໌້ᮨ ​“时间比眼睛,更容易让人看清一些
  • 這不是,白髮贏了,皺紋贏了,自然贏了,但她當然不會用輸贏來思考這一切,她只會像她多少年來一樣,從青絲到白髮,她只用少數不是角色身份的時間,告訴大家:是啊,我是葉
  • 在英国拥有智能手机的4100万16-75岁的人中,91%的人每天都在使用他们的设备。.超过三分之一的英国成年人在醒来后5分钟内看手机,超过一半的人在15分钟内看
  • 俄罗斯的青年生活挺有乐子的,不过也看你住在哪个城市。俄罗斯的青年生活挺有乐子的,不过也看你住在哪个城市。
  • 欢迎投稿夜市照片给阿文,共享羊城繁华夜景[哇]信息、图片来源 | 中国广州发布#文旅消费如何从开门红走向长红##广州一公园免费摘青梅##我打扮自己的时候#⏲️
  • 水城三天两夜[耶]微博存个档-出发前一晚设置好的闹铃唤醒失败 多亏有妈妈般的室友叫醒 然后弹射起来下床匆忙洗漱 行李都是出发当天早上收拾完的(铁p永远这样)因为
  • 根本不是那些吐槽里说得“关键时刻还要男主来救的女主”洪白好适合虐虐的歌,好多歌词都好贴[可怜]其实不是要不要戒指的问题,当时的场景男主的意思是复合嘛,但是海仁如
  • ' | ..姐姐问我看得怎么样,我结结巴巴地说,是一个好孤独的故事啊...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太执着于找到生活的秩序性或者说执着于一种有秩序的生活,所以
  • 既然太阳也有黑点,那么,人生也免不了瑕疵,懂得努力锻造完美的人,便是智者。想要通透过好此生,就得好好修炼自我,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淡定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险阻。
  • 赶快把这款可爱到爆表的动物体毛绒玩偶带回家,让它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吧!赶快入手这款动物体毛绒玩偶,让可爱的它们陪伴你度过每一天吧!
  • 中國人親切地稱陶華碧為“中國最辣的女人”因為她開創了濃烈的辣味,特別是迎合了在海外生活的人們。老乾媽由陶華碧在中國貴州省創立,因其獨特濃烈的口味和標誌性包裝而在
  • 半夜又在听TTPD 这张专辑远比rep更戳中我的心,能听出来TTPD里的霉 比rep更加深刻地剖白了自己的内心 不再是rep时期满怀恨意地复仇反击和内心破碎的小
  • 她的合伙人Michel Suas是SF baking institute的founder,专教法式甜点,我估计这也是为啥旧金山有这么多法式甜点店的原因。”b.p
  • 今天上午的两件趣事:1.sad看见路边的爆米花小摊问我:sad:你要不要一个便便?(此时我心里的os他要买新的衣服sad:买!
  • GBR002保持了最为纯粹的保时捷传统设计,车身覆盖件全部换成了碳纤维材料(除了车门,车门仍是钢制,以提供足够的侧面碰撞保护)让这辆GBR002的湿重仅1169
  • #橘梨工作室[超话]#喜欢拍照喜欢‮购网‬的宝看我我必须给大家‮利安‬一个我‮入加‬的副业平台❗去年‮识认‬了我的推荐‮花人‬了249加入了一‮网个‬拍平台名字
  • #mma# #UFC# #格斗# #拳击# ​​​真有猛的——这边厢在克莱莎·希尔兹/Claressa Shields和“机械婆”贾斯蒂诺/Cris Cybor
  • 宝藏小说‼《宋槿仪段策》[ok][鼓掌]&OPT*f1m ‼书名:《宋槿仪段策》 ‼主角:宋槿仪段策 我双手无力攀在他腰际,男人滚烫的气息在她耳畔流连:“今日的
  • 华为Pura70Ultra和vivoX100Pro对比各焦段意外了意外了,强如vivoX100Pro这么强大的拍照手机,竟然如光污染一般的不纯净,都是自己买的,
  • 大哥昨天发的视频又准确啦 大饼目前已经减半完成咯 大哥又发新点啦 你们只要是有在玩或者了解Gmt puppies Base Bch ygg gala ba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