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永中和遭证监会警示#,年内屡见“Top级”事务所 “翻车”】近日,中国证监会四川监管局披露对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及两名注册会计师出具警示函的信息。此次警示函是证监局针对该事务所及相关人员在四川新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510.SZ,以下简称新金路)2020年年报审计项目执业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采取的监管措施。据悉,信永中和在为新金路提供审计服务时,在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中,存在筹资与投资穿行测试不到位,部分子公司无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循环穿行测试或穿行、控制测试不到位,未对子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结算与验收相关内控实施穿行、控制测试等缺陷;在实质性程序中,货币资金审计存在开户清单核对、银行存款函证、银行流水核对、抽凭及截止测试不到位等问题,对业务存在的异常情形未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此外还存在底稿记录不充分或底稿缺失等诸多问题。

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中,2020年度信永中和以849.10的评分排名第7,其主要客户名单中有超过195家中央企业、上市公司、金融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等。然而,作为会计师事务所“TOP100”中的佼佼者,信永中和这样的“翻车”案例并不罕见。自新《证券法》施行,财政部、证监会对审计机构行业的执业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严格监管,今年以来就有正中珠江、中准、瑞华、中兴财光华等多家业界名声显赫的“TOP级”会计师事务所因违规操作遭到严厉处罚。

榜首事务所亦有“翻车”案例

信永中和并非“翻车”事务所中排名最高。

10月15日,香港特区财务汇报局发布公报,就中国恒大2020年年度账目、2021年中期账目的财务报表展开查讯,同时对普华永道为中国恒大(03333.hk)出具的2020年年度账目进行的审计展开调查。

普华永道在过去多年里都处于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榜首的位置,在业界颇负盛名,自2009年恒大上市时就与其开展合作,直至接受调查时已有11年。

据特区财务汇报局公报信息,“通过监察市场活动,在中国恒大2020年年度账目、2021年中期账目及罗兵咸永道(即普华永道)2020年年度审计的核数师报告(即审计报告,香港称审计报告为核数师报告)中,发现该集团在有关持续经营汇报的充分性方面存在问题。香港财汇局还接获一宗与2020年年度账目及2020年年度审计相关事项的公众投诉。”

此消息一出,普华永道与恒大一齐被冲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结合恒大今年以来重重经营困境,业界对此事件议论纷纷。其实在普华永道遭遇调查之前,今年已有Top10级别的会计师事务所“出事”。

3月21日,四川省高院对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立信”)、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28.SZ,以下简称“金亚科技”)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做出二审民事判决。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在综合评价排名中排名第6,是排名前十的事务所中注册会计师数量最多的,拥有2216名注册会计师,其中执业超过5年且年龄在60岁以下的注册会计师有1163名。

据证监会处罚决定书披露的信息显示,立信在对金亚科技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未勤勉尽责,出具了存在虚假记载的审计报告。违法行为包括未按要求执行货币资金的函证程序、销售与收款循环函证程序不当、未关注重大合同的异常情况、采购与付款函证程序不当等。

此举造成金亚科技披露的2014年合并财务报表存在多项虚假信息,包括虚增银行存款2.18亿元,虚增营业收入7364万元,虚增营业成本193万元,虚列预付工程款3.1亿元。法院认为,立信作为专业的审计机构,如果按照审计执业规则、勤勉尽责,尽到适当的注意义务,金亚科技虚假陈述行为即应当被发现,即其过失并非一般疏失,而应系重大过错,最终判决立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千万级的“天价”罚单

在11月落下法槌的“康美案”中,涉案的广东正中珠江事务所(以下简称正中珠江)被判承担高达24.59亿元的巨额连带赔偿责任,而在此之前,证监会已向该事务所开具了4275万元的罚单。

正中珠江在前述榜单中排名第53,2020年度事务所本身业务收入达1.76亿元,此前曾为市值千亿规模的康美药业(600518.SH)提供审计服务。

据证监会调查,康美药业在2016—2018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增收入、虚增货币资金等虚假记载行为。其中仅货币资金一项,三年就累计虚增近900亿,该案也被业界称作是A股最大财务造假案。

证监会查明,正中珠江为康美药业进行审计时,存在未对其业务管理系统实施相应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在存在诸多舞弊风险的情况下依然对相关风险做出错误的评估结果、实质性程序存在重大缺陷等诸多问题。

证监会认为,正中珠江对康美药业的审计中,未能勤勉尽责,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违反了2005年《证券法》的相关规定。除对该会计师事务所处以罚没收入及巨额罚款外,还对4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罚款,其中3名主要责任人被采取了一定期限的市场禁入处罚。

同样是在11月,证监会对另一家榜单上排名靠前的事务所开具巨额罚单。

排名第18位的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中天运)对胜通集团2013年至2017年连续5年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中未勤勉尽责、审计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虚增主营业务收入615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19亿元。

经调查审理,证监会对中天运做出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575万元,并处以1150万元罚款的处罚。

受事务所牵连,客户遭殃

2021年8月,三天之内,上交所、深交所中止了42家企业的IPO项目,原因是中介机构被立案调查,包括投行、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

该事件中,涉事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中兴财光华),受其影响,创业板、科创板各有一家企业被中止上市。由于中兴财光华与其他被调查的中介机构同涉此前蓝山科技“暴雷”事件,外界推测此次被立案调查导致拟上市客户遭殃也是缘于此。

中兴财光华在前述榜单中排名第15,在A股上市公司中,有68家企业的审计机构是中兴财光华(东方choice数据终端统计数据)。

蓝山科技(830815.NQ)挂牌上市以来,在中兴财光华的审计之下,年报均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一直到2020年11月27日,蓝山科技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调查。

而在42家企业IPO中止事件之前,2021年7月,中兴财光华已经收到过一份证监会的处罚决定书。据证监会调查,中兴财光华在为斯太尔动力股份有限公司(000760.SZ,以下简称斯太尔)出具的2016年年度审计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斯太尔该年度的财报中虚增营业收入1.8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88亿元,虚增净利润1.41亿元。该案件中,证监会决定对中兴财光华处以没收业务收入及罚款180万元的处罚。

近日,中兴财光华再度官司缠身。该会计师事务所对中丝集团海南公司(下称中丝海南)破产清算案执行审计时,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被债权人指称有重大缺陷,对于审计报告的解释也未被部分债权人认可。之后,该公司最大的个人债权人以“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严重侵害原告合法权益”为由,将中兴财光华诉至法院。

公开信息显示,中丝海南于2020年6月因资不抵债启动破产清算,此前该公司陷入多宗合同纠纷案件中,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定其中多宗贸易事项属于虚假贸易,且中丝海南此前接受母公司向其注资1.8亿元然后又将款项转回母公司的行为属于虚假注资。

在中兴财光华出具的(琼)审专字(2021)第03032号审计报告中,中丝海南的母公司中丝集团被确认为其最大的债主,债务确认高达13亿。此举引发其他债权人极大不满,多位债权人表示,在之前法院已有明确判决的情况下,中兴财光华出具的这份审计报告有悖于法院终审判决,严重损害其他债权人合法权益。沟通无果后,个人债权人中债权额最大的董某将中兴财光华告上法庭,目前该案已立案。该案原告董某在诉状中要求撤销中兴财光华此前出具的审计报告,并更换其他事务所重新审计。最终处理结果,有待法院判决。(《中国经济周刊》)

【双创活动周∣蓄势储能起高峰】
创新洪流奔腾,英才各路汇集,绿城大地正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推动“双创”不断迈上新台阶,汇聚推动经济发展的澎湃力量。10月19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正式启动。作为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首次“花落”中部地区城市的郑州,迎来高光时刻!一场创意与智慧的饕餮盛宴,令万众瞩目聚焦于“出彩中原龙子湖”。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强大牵引下,绿城大地上“重彩”连连:
  10月20日,继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接连挂牌后,总部确定入驻郑州中原科技城智慧岛的河南省第三家省级实验室黄河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该实验室将聚焦全面提升黄河流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与国家接轨的高水平、开放性、充满活力的新型研发机构,争创黄河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黄河国家实验室。
  与此同时,新近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中,郑州在黄河流域各城市中排名第一,成功跻身全国20强。
  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郑州要聚焦聚力科技创新,加快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发展,打造高水平的科创平台,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高能级创新主体,营造最优创新生态。
  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根本。郑州正为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进位蓄势储能起高峰!
  创新洪流波澜起
  进入10月,在位于郑州市白沙园区的黄河云谷小微企业园内,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白沙工厂里一直人机并行,运转未停。
  “攻克了‘减速器+电机+电机驱动器+传感器一体化’的关节模组,解决了智能机器人‘中国芯’的‘卡脖子’难题,我们生产的城市管养机器人、智能巡检安防机器人和智能代步车的订单不断。”中原动力CEO林杰深有体会:“看准创新,一定能赢!”

  如何让创新的春风吹拂,令绿城勃发生机?
  郑州拿出了:孵化、真金、舞台“三板斧”!
  近年,郑州通过强化政策支持、提升载体孵化能力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斗孵化器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正在运营的是一期工程,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目前企业已入驻完毕。”北斗孵化器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孵化器的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中。
  北斗孵化器仅是一个缩影,在郑州各类孵化载体如雨后春笋。统计显示:目前郑州市已建成各类孵化载体255家,5年载体数量增长17.2倍,从业人数超过20万。
  同时,在形成孵化载体的过程中,郑州也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路径:构建起了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全链条孵化体系。5年来,众创空间达到160家、孵化器73家,孵化载体总面积超过8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超过12800家。
  天迈科技、捷安高科等一批上市企业横空出世;中悦科技、飞轮威尔等一批优质创新创业项目递次涌现。同时,孵化载体的“高质量”,还让郑州进了“国家队”。
  2020年推荐获批1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1年6月,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实现郑州市学校国家级平台建设新突破。
  2020年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评价结果,在评为优秀的235家国家级孵化器中,郑州市获评优秀有9家,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后第5位,这是对郑州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充分肯定。
  “要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郑州核心竞争力来打造,举全市之力推进科技创新。”这段写进第十二次郑州党代会报告中的话语,明确标识出郑州面向未来投掷目标的发力点。
  用“真金”,看“真心”。
  2020年度,郑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276.7亿元,全省占比30.7%,比上年增长16.9%,增速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
  郑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8年度1.74%、2019年度2.04%到2020年度2.31%,两年增长0.57个百分点,增幅预计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居第2位。

  2020年度新增入孵企业(团队)2322个,培育科技型企业1262家,高新技术企业281家,新增知识产权授权量4483件,获得投资企业数497个,共获得融资资金6.04亿元。
  收获是付出的“果实”。仅在2020年,郑州市就新增高企870家,有效高企2922家。2021年前三批新增入库郑州市科技型企业1797家,总数达到9643家。
  刚刚过去的9月,因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郑创汇”,而令郑州再上“热搜”。
  为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自2015年起,郑州市倾力打造“郑创汇”大赛品牌,连办7年,赛目过万,孵化了UU跑腿、泛锐熠辉等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带动200多万人就业、服务4000多万商户,形成了涵盖创业辅导、资本对接等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
  2021年举办4月、6月、9月三场月赛,吸引了来自美国以及我国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国内外的280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其中,郑州市以外项目118个,占比超40%。
  除此之外,郑州还高标准举办了“世界智能传感器大会”、“强网杯”、中国创客领袖大会等系列赛事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郑州每天有30多场“双创”活动举行。
  通过多种措施,打造创新“生态”环境,使郑州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国家创新高地的进程中快马加鞭。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创新创业环境的人才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国位居前列。
  各路英才聚绿城
  新近,郑州又迎来了一批高端人才团队项目。
  他们中包括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古迪纳夫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建涛领衔的低温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文学军领衔的国际生物材料研究院、数字地图智能化编辑及印前处理工作站、智能无线光通信项目、功能性CVD金刚石材料制备技术研究中心、Hawkeye视频芯片项目等6家人才团队项目。

  广纳人才的视野投向全球,收揽才俊的手臂伸向世界,郑州牵住“人才”带动发展的牛鼻子,加快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发展。
  人才强,城市兴。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努力打造国家人才高地。打好人才“王牌”,已然成为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进位、在中原出彩中出重彩、在河南崛起中成高峰的必有之选。
  靠什么吸引人才?拿什么留住人才?3.0版的郑州系列人才新政,以“一城、一策、一事”给予了充分的诠释。
  种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2020年9月15日,中原科技城步入全面建设阶段。郑州市拿出城市东部的“黄金”地块64平方公里,着力打造为中部地区重要创新基地、人才高地。
  依托河南省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平台优势和辖区23所高校50万高等人才基础优势,围绕国内高科技头部企业、省内外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大院名所、创新团队等创新要素,和建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公共实验室、智联网数据实验室等公共实验室的快马加鞭,一批批科创人才向郑州源源不断地汇集而来。
  不久前举行的中原科技城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华为河南区域总部、阿里云中原研发交付中心、百度自动驾驶基地、嵩山实验室、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等30个高质量重点产业项目正式签约入驻中原科技城。
  此次签约后,中原科技城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统计显示,自2020年9月15日揭牌以来,中原科技城以“一城”之力已引进项目达143个,认定各类高层次人才900余名,计划总投资超1600亿元。
  郑州人才集聚平台作用愈加明显。以中原科技城为重点,省市区三级联动、“一廊、两翼、四区、多点”人才引进大平台出炉。
  在二七区,“人才+平台”互动孵化,“产业+技能”搭建基地,依托黄河科技学院“U创港”、马寨产业集聚区科创中心、双创中心等重点平台载体建设,量身定制人才引育“菜单”;
  在经开区,力争五年内引进培育10个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集聚100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1000名精英骨干人才,引培10000名专业技术人才;
  在上街区,通过开展产学研对接、“双招双引”及“百千万”工程,引导企业采取成果转换、“候鸟式”聘任、技术合作等方式,丰富引才引智渠道。
  引来人才,还要能够留住人才、成就人才。郑州铆足劲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开启人才工作“一件事”,打造优质生态,提升人才的获得感、满意度。
  据介绍,郑州人才工作“一件事”围绕人才补贴、人才认定奖励、人才发展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生活服务、平台奖补六大主题,涵盖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等领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联为各类人才提供便捷高效、舒心顺心的“全链条”服务。
  “打开手机‘郑好办’APP,来郑如何落户、子女如何上学、住房就医如何保障……只要进入人才‘一件事’专区,就能线上办理补贴、认定、奖励、服务等各种事项。”第三批郑州市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创远科技团队带头人赵章红感叹,这些便捷的保障措施,让来郑人才感到贴心,能够专心研创。
  创新绘重彩,英才树砥柱。发展的道路上“选择”与“努力”是乘法倍增效应。
  郑州,蓄势储能,高质量发展勇攀高峰。
来源:河南日报

超15省市放开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未来不间断接种疫苗会成新常态吗?专家解读#新冠#
#新冠疫苗加强针多地开打# [太开心]

自9月以来,我国已陆续开展疫苗加强针的注射工作。据红星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5个省市启动了此项工作,但各地对接种人群限制、年龄限制等规定则各有不同。如安徽芜湖、福建厦门等地接种加强针的年龄限制,放宽到了12周岁以上。

  随着疫苗加强针的注射工作不断开展,未来不断注射疫苗,又是否会成为一种新常态?对此,红星新闻记者对话了多名专家,以求进一步还原加强针的注射原理和后期影响。

  接种人群咋规定?多大年龄可接种、哪些疫苗可供选择?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10月1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2550.4万剂次。随着秋冬季来临,加之此前国内部分城市的疫情波动,近期已有多地宣布开打新冠疫苗加强针。

  实际上,自今年9月起,诸如浙江、河南等地就已提出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据红星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河南、广州、安徽、福建、河南、黑龙江、湖北、云南、天津等超15个省市已明确启动加强针接种。

  所谓加强针,即完成疫苗接种后,根据抗体消退的情况进行补充接种,保持人体对病毒免疫力的疫苗剂次。如在乙肝、流感、狂犬病等传染病疫苗接种中,使用加强针的做法并不罕见。

  加强针接种工作自9月逐步放开以来,已有不少人完成了接种。如在湖北,根据当地疾控中心统计数据,包括武汉、襄阳、宜昌等多地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后,截至10月10日,湖北已有4.071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


接种加强针注射记录图据受访者

  而从现有公布的疫苗加强针接种方案来看,开放加强针接种的人群规定,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全面向满足条件的公众开放,另一种类型则是优先重点人群。如河南郑州,便采取了全面开放的措施:

  据河南日报10月13日报道,河南郑州已从10月13日开放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现阶段可用于实施的加强免疫接种疫苗包括: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的灭活疫苗和天津康希诺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

  按照上述加强针接种要求,需在全程接种上述疫苗期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中实施加强免疫接种。而本次郑州开放的加强针接种将优先供给感染高风险人群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同时,也建议加强针接种使用已接种过的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同样在10月13日宣布开放加强针接种的,还有福建漳州,但当地接种主要优先重点人群。据闽南网报道,根据当地疾控中心发布的消息,漳州为全市范围内,距全程完成新冠疫苗接种6个月以上的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第三针”接种。根据工作安排,漳州“第三针”重点人群接种为148万剂次,预计明年4月完成。

  另据据红星新闻不完全梳理,在开放接种的地区,如湖北、广西、福建等地都明确优先开展重点人群接种,而山东济南、安徽合肥、黑龙江绥化、河南郑州等部分地区则未明确划定重点人群的限制。

  此外,在接种年龄线之上,各地政策也有所不同。其中,大多数地区规定本次加强针的接种对象主要是已经完成疫苗接种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但在安徽芜湖、福建厦门等部分地区也开放了12周岁以上灭活疫苗加强针接种。

  加强针接种者说:

  接种完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增强了抵御病毒的信心

  “刚刚经历了广州的疫情,我觉得接种加强针还是很有必要。”家住广州增城区石滩镇的郭女士告诉红星新闻,10月7日那天,村委会就在群里发了通知,告知大家在10月13日后,增城开放了第三针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而此前,郭女士收到的关于接种加强针的通知,其接种人群仅局限在“高危人群”中。


受访者提供的接到加强针注射通知

  今年5月,广州当地发生了持续一段时间的本地疫情,这对郭女士一家来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虽然增城距离市中心较远,但我们居住的村镇还是有封控措施。”不过,因为在今年4月下旬郭女士已完成了前两针的疫苗接种,所以她对于抵御疫情有着相当的信心。“打了疫苗,即便是被感染,也不至于演变成重症。”

  同样在今年接种了疫苗的还有郭女士的父母。但最开始,郭女士一家也同样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所担心。于是,郭女士便决定自己先接种,如果反映良好再陪父母接种。而事实上,疫苗接种后无论是郭女士还是其父母,均未出现任何影响,反而让他们更加希望能尽快接种加强针。

  “疫情发生时,接种了疫苗的邻里会明显更放心些。”郭女士说,在收到广州开放加强针接种的通知后,她便决定在度过第二针6个月接种期限后,就和父母一起前往当地社区中心进行加强针的接种。“要筑牢疫情防控的城墙,就需要我们有疫苗的保护,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我们一家人都打算接种加强针。”

  上海某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陈医生,也在10月13日这天完成了加强针的接种工作。“和前两针一样,没有什么特殊反应。”

  陈医生告诉红星新闻,前几天医院的院感科就发出了通知,告知职工目前已开放了加强针的注射,前提是距离上一次疫苗接种需时隔6个月及以上。而早在去年12月,陈医生便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后在今年1月完成了第二针接种。对于陈医生而言,接种疫苗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医院的同事和患者负责。

  10月13日当天,陈医生便前往了当地社区卫生中心接种了疫苗加强针。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上海接种加强针并不需要预约,现场接种的人也并不多。“但是的确有不少人在现场咨询,了解加强针接种的意义和安全性,现场医护人员也都会一一作答。”

  据陈医生描述,在接种前,工作人员会确认其是否距离上次接种已过去了6个月时间,并提供一份说明,以提醒接种者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在接种完成后,需原地观察半个小时,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在陈医生的记忆里,疫苗的确对自己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保护作用。此前在今年9月,上海松江一家医院的医护人员便出现了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而这所医院距离陈医生工作的医院距离并不遥远。“我们属于高危人群,所以几乎所有同事都接种了疫苗,除了医院院感工作到位,我想疫苗也在抵御病毒上起到了一定作用。”陈医生说。

  在陈医生的家里,大部分亲属也都接种了疫苗,并且大多也打算在近期接种加强针。在陈医生看来,接种疫苗未来会成为抵御新冠病毒的一道有利防线,且经验来看并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她对加强针的接种也同样保有信心。

  为啥要鼓励接种加强针,过去的疫苗难道“白打”了?

  专家:此前疫苗已形成免疫记忆,第三针会诱导强烈免疫反应

  多地区放开疫苗加强针接种后,不少网友也提出疑问,为何前期接种了疫苗,还是需要再接种加强针?难道前面的疫苗“白打”了吗?

  对此,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指出,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特别需要接种加强针的目前是部分重点人群。但从全局来看,未来可能所有人都需要接种加强针。

  “如果世卫组织没有相应的证据,就不会提出接种加强针的建议。”金冬雁解释称,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说明之前接种的两剂灭活疫苗,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免疫效果确已下降。但对于疫苗免疫效果具体下降的数值,目前仍不可确定。因此,在金冬雁看来,在免疫效果下降的现实下,进一步接种加强针,是筑牢病毒防御较为明智的选择。

  那么,接种第三针疫苗,前面打过的疫苗是否仍有效呢?红星新闻记者查阅发现,科兴近期发表在健康科学预印本论文平台Medrxiv的一项新冠灭活疫苗Ⅱ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表明,尽管6个月后中和抗体水平下降,但两剂疫苗免疫程序产生了良好的免疫记忆。

  同时,上述文章也指出,在接种第三剂后,能够迅速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中和抗体滴度显著提高,接种第三剂后28天中和抗体滴度比第二剂后28天中和抗体滴度增加了3-5倍,且第三剂与第二剂间隔时间越长,增长倍数越高。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大健康产业论坛暨第三届“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大会上也指出,灭活疫苗或mRNA疫苗接种之后半年,免疫功能都有明显下降。而根据国内最新研究,接种疫苗第二剂后6个月再接种一剂,抗体水平增幅达到十多倍,且接种后再过6个月还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他表示,这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增强免疫的办法。

  “接种新冠疫苗的加强针,肯定对提高疫苗的防疫效果有一定帮助,所以我建议相关人群尽快接种加强针。”金冬雁指出,加强针接种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轻重缓急。因此,他认为,目前老年人、患有基础病的体弱多病者、从事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保障人员,是急需尽快接种加强针的群体。

  在此前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也曾强调,加强免疫产生的抗体持久力更强。加强免疫半年之后,虽然抗体水平也有下降,但依然高于两剂或一剂接种后的峰值。这些都提示,加强免疫之后会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接种疫苗后仍有少数感染现象,加强针能规避这一现象吗?

  专家:接种加强针后,该现象会有所缓解

  在此前的哈尔滨、南京疫情反弹过程中,出现了接种疫苗后仍被感染的情况。那么,未来接种了加强针,这一现象能否被规避?

  “相比于之前疫苗接种后发生的并不少见的聚集性感染状况,接种加强针后这种情况会有一定的缓解。”金东雁回应称,目前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加之冬季病毒活跃性有所提高,因此普遍接种疫苗,特殊人群接种加强针仍具有相当必要性。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从前期南京、扬州、郑州等地发生的疫情来看,在重症病例当中,完成了两剂新冠疫苗接种的,占重症的比例小于5%。也就是说,95%以上的是没有接种或者没有完成免疫程序的人员。第二,在60岁以上重症人群当中,超过90%以上是没有接种或者没有完成接种疫苗的。在扬州出现的危重症患者,也均未接种疫苗。

  另据金冬雁透露,相关调查数据已经显示,在确诊病例中,没有接种疫苗或者只接种了一剂疫苗的人,其病毒载量会比接种完疫苗的人成倍增长。换言之,接种完疫苗的人群,再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就会降低。因此,在金冬雁看来,接种加强针后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体自身抵御病毒的风险,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降低传染的概率。

  10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我们和病毒的持久战仍处于相持阶段,疫苗应该抓紧打,尤其是强化疫苗,可以唤醒人体免疫力。在面对疫苗对变异病毒作用的质疑上,张伯礼表示:“疫苗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甚至对确诊病例防止转重和死亡都很有效果。”

  另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近期接受的采访中提出,如果2022年初疫苗接种率超过85%,中国就将考虑开放边境。高福指出,疫苗接种率能达到85%以上感染者将变得很少。

  未来,不断接种疫苗是否会成常态?

  专家:受多重因素影响,但不排除这一可能性

  既然当下疫苗的免疫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那么在未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代里,不断接种疫苗又是否会成为一种新常态?

  “具体是否会常态化接种目前还不能够明确,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原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管医师、疫苗专家陶黎纳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疫苗发展的历史来讲,因为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疫苗的研制和使用进程也随之加快。“我们最初要求接种两针灭活疫苗,但当时并不能确定这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程序。”陶黎纳表示,从现实来看,打两针灭活疫苗或许未必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现在只是把第三针定义成加强针,实际上也可能整个完整的接种程序本身就需要完成三针注射。

  同时,金冬雁也指出:“新冠疫苗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病毒,未来是否要定期接受新冠疫苗注射,其影响因素是多样的。”他解释称,目前世界范围内一些地区呈现的疫情发展趋势表明,在注射完加强针后,新冠病毒有可能向“普通感冒”的方向转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长期接种疫苗就不会成为一种刚需。

  另一方面,金冬雁表示,随着人们对新冠疫情的控制,终身接种疫苗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们还不能确定未来是否要定期接受新冠疫苗注射。这更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根据疫情的变化来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金东雁说。

原文地址:红星网络电视台https://t.cn/A6MpUPT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聚焦人防# #世界地球日#【今天,为地球母亲转发】2019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值;#2015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5年#;2019年末异常
  • #BBBuild[超话]##biblebuild# 浅浅水一下《我们的关系》“我和金建成是很好的发小,简单来说我们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 对他来说我们只是拜了靶子的
  • [鲜花][微风][男孩儿]以前也有瓜,而且还很多,只不过信息不发达,也没有人在乎这个,毕竟是别人女朋友,他人儿女,但是现在不同了,总感觉事情发生了不发生在自己身
  • 又是很久远的一句话,一些烂大街的营销号呻吟烂了的话:拍照,为了在人生微凉的时候取暖。想哭,用那么就了,超话等级也挺中等的,真的想哭,如图的微博也就是我,好气人,
  • 哪怕再好的感受,若是不常常晤面,就会一点点冷下来,这就是为何两地分家的恋和家庭轻易出不测的紧张缘由。真实的情绪交换,更要有度,这个度是甚么,一个词就是惬意,只要
  • 做完这所有一切之后,他才缓缓回过头来,问我,“我没听清,你刚才都问了些神马?你如果喜欢水里游的鱼,就不要去追寻天上飞的大雁,如果你选择了大雁,那么请你保护好它的
  • 前脸部分,虽然新车卸下了位于机舱盖上的伪装,不过可以看到,该部位设计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更值得关注的似乎是前脸部分,新车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设计,前包围导流槽的轮廓
  • 有好久都没有记录我的感情小生活啦~有人说 甜蜜期是有保质期的,我不反驳,但是我们还是像当初一样 离不开 离开了他睡不好,我吃不好 他感情上依赖我,我生活上依赖他
  • 走贪狼的流年[虎爪比心]:(1)会有一些没有预知的应酬[干杯]。(8)既喜欢占卜,但不会照单全收,选择性很强[星星]。
  • 全球款✨270♂️范思哲2197专柜经典款式 高端男包皮包手包【配送全套包装➕圆珠笔】专注简约风格✈️包身休闲稳重ིི适合各种场合..定制五金搭配头层牛皮,独
  • 若以宏观来看十方世界,实有无数的佛菩萨,早已了断「 两种生死 」并为了完成其普度众生的总愿,他们还为十方众生积植无量无边的功德,无条件地迴施给我等罪恶凡夫,救度
  • 就像之前我们在处理孩子打人,被打等等这些情况的时候,首先要教给孩子用语言表达,比如说我们刚才说的例子,这个小女孩被另一个小男孩推了一下,这个时候家长你不要过去很
  • 问题3:母亲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是扁桃体,CR后,复发转移到脑了,医生用的是美罗华+甲氨蝶呤+出院后服用替莫唑胺,可是甲氨蝶呤的量才1.6g,这是保守治疗
  • 跑了幾家燈飾店 比較價錢 看了差不多四五家 跑到 Jawi,Parit Buntar那邊去 兩點二姐約了那個仲介讓我們看店 她還跟那個人說這次帶著設計師一起去看
  • Epstein这事也太那啥了,90%以上的人都认为这是被灭口的,即使是憨憨的白左这次也不信新闻了,他们宁愿相信是川魔干得,如果川魔要干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劲把他抓
  • 荔枝微课思涵创业平台直播间于1月7日周六20:40推出微课《如何让微信群和朋友圈持续出单》快来抢座,教你吸粉又赚钱!荔枝微课思涵创业平台直播间于1月7日周六20
  • #全子宫切除#仁济医院:附件来源恶性肿瘤性病变,全子宫切除后是否存在尿瘘患者资料:女性,45岁主诉:巧克力囊肿左侧附件切除术后22年,发现盆腔包块3年,先天性腹
  • 2020年年底刚考完研,出成绩很不理想,然后马上准备出国读研,我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中介,我自己也在微博上,知乎上找了很多,后来发现了一个小众的,指南者留学,于是
  • 为什么对她不够有耐心了,不像从前哄她了,为什么不爱她了...争吵的最后只有三个字:睡觉吧。刚子女友给他发的最后一条微信是:“我和你在一起三年了,我真的一点安全感
  • “深刻感受到北京经开区的前沿创新和年轻化,整个经开区的创业氛围非常棒,特别适合我们这种需要有新的应用场景的创业团队追梦圆梦。水曜日定休 : “将复杂的穿搭日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