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法法》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审而不行,则赏罚轻也;重而不行,则赏罚不信也;信而不行,则不以身先之也。故曰: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

  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能而不使,殆;亲人而不固,殆;同谋而离,殆;危人而不能,殆;废人而复起,殆;可而不为,殆;足而不施,殆;几而不密,殆。人主不周密,则正言直行之士危;正言直行之士危,则人主孤而毋内;人主孤而毋内,则人臣党而成群。使人主孤而毋内、人臣党而成群者,此非人臣之罪也,人主之过也。

  民毋重罪,过不大也,民毋大过,上毋赦也。上赦小过,则民多重罪,积之所生也。故曰:赦出则民不敬,惠行则过日益。惠赦加于民,而囹圄虽实,杀戮虽繁,奸不胜矣。故曰:邪莫如蚤禁之。赦过遗善,则民不励。有过不赦,有善不遗,励民之道,于此乎用之矣。故曰:明君者,事断者也。

  君有三欲于民,三欲不节,则上位危。三欲者何也?一曰求,二曰禁,三曰令。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求多者,其得寡;禁多者,其止寡;令多者,其行寡。求而不得,则威日损;禁而不止,则刑罚侮;令而不行,则下凌上。故未有能多求而多得者也,未有能多禁而多止者也,未有能多令而多行者也。故曰:上苛则下不听,下不听而强以刑罚,则为人上者众谋矣。为人上而众谋之,虽欲毋危,不可得也。号令已出又易之,礼义已行又止之;度量已制又迁之,刑法已错又移之。如是,则庆赏虽重,民不劝也;杀戮虽繁,民不畏也。故曰:上无固植,下有疑心。国无常经,民力必竭,数也。

  明君在上位,民毋敢立私议自贵者,国毋怪严,毋杂俗,毋异礼,士毋私议。倨傲易令,错仪画制,作议者尽诛。故强者折,锐者挫,坚者破。引之以绳墨,绳之以诛僇,故万民之心皆服而从上,推之而往,引之而来。彼下有立其私议自贵,分争而退者,则令自此不行矣。故曰:私议立则主道卑矣。况主倨傲易令,错仪画制,变易风俗,诡服殊说犹立。上不行君令,下不合于乡里,变更自为,易国之成俗者,命之曰不牧之民。不牧之民,绳之外也;绳之外诛。使贤者食于能,斗士食于功。贤者食于能,则上尊而民从;斗士食于功,则卒轻患而傲敌。上尊而民从,卒轻患而傲敌。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而主安矣。

  凡赦者,小利而大害者也,故久而不胜其祸。毋赦者,小害而大利者也,故久而不胜其福。故赦者,奔马之委辔;毋赦者,痤雎之矿石也。爵不尊、禄不重者,不与图难犯危,以其道为未可以求之也。是故先王制轩冕所以著贵贱,不求其美;设爵禄所以守其服,不求其观也。使君子食于道,小人食于力。君子食于道,则上尊而民顺;小人食于力,则财厚而养足。上尊而民顺,财厚而养足,四者备体,则胥足上尊时而王不难矣。文有三侑,武毋一赦。惠者,多赦者也,先易而后难,久而不胜其祸:法者,先难而后易,久而不胜其福。故惠者,民之仇雠也;法者,民之父母也。太上以制制度,其次失而能追之,虽有过,亦不甚矣。

  明君制宗庙,足以设宾祀,不求其美;为宫室台榭,足以避燥湿寒暑,不求其大;为雕文刻镂,足以辨贵贱,不求其观。故农夫不失其时,百工不失其功,商无废利,民无游日,财无砥墆。故曰:俭其道乎!

  令未布而民或为之,而赏从之,则是上妄予也。上妄予,则功臣怨;功臣怨,而愚民操事于妄作;愚民操事于妄作,则大乱之本也。令未布而罚及之,则是上妄诛也。上妄诛,则民轻生;民轻生,则暴人兴、曹党起而乱贼作矣。令已布而赏不从,则是使民不劝勉、不行制、不死节。民不劝勉、不行制、不死节,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矣。令已布而罚不及,则是教民不听。民不听,则强者立;强者立,则主位危矣。故曰: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

  凡大国之君尊,小国之君卑。大国之君所以尊者,何也?曰:为之用者众也。小国之君所以卑者,何也?曰:为之用者寡也。然则为之用者众则尊,为之用者寡则卑,则人主安能不欲民之众为己用也?使民众为己用,奈何?曰:法立令行,则民之用者众矣;法不立,令不行,则民之用者寡矣。故法之所立、令之所行者多,而所废者寡,则民不诽议;民不诽议,则听从矣。法之所立,令之所行,与其所废者钧,则国毋常经;国毋常经,则民妄行矣。法之所立、令之所行者寡,而所废者多,则民不听;民不听,则暴人起而奸邪作矣。

  计上之所以爱民者,为用之爱之也。为爱民之故,不难毁法亏令,则是失所谓爱民矣。夫以爱民用民,则民之不用明矣。夫至用民者,杀之危之,劳之苦之,饥之渴之;用民者将致之此极也,而民毋可与虑害己者,明王在上,道法行于国,民皆舍所好而行所恶。故善用民者,轩冕不下拟,而斧钺不上因。如是,则贤者劝而暴人止。贤者劝而暴人止,则功名立其后矣。蹈白刃,受矢石,入水火,以听上令;上令尽行,禁尽止。引而使之,民不敢转其力;推而战之,民不敢爱其死。不敢转其力,然后有功;不敢爱其死,然后无敌。进无敌,退有功,是以三军之众皆得保其首领,父母妻子完安于内。故民未尝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功。是故仁者、知者、有道者,不与大虑始。

  国无以小与不幸而削亡者,必主与大臣之德行失于身也,官职、法制、政教失于国也,诸侯之谋虑失于外也,故地削而国危矣。国无以大与幸而有功名者,必主与大臣之德行得于身也。官职、法制、政教得于国也,诸侯之谋虑得于外也。然后功立而名成。然则国何可无道?人何可无求?得道而导之,得贤而使之,将有所大期于兴利除害。期于兴利除害莫急于身,而君独甚。伤也,必先令之失。人主失令而蔽,已蔽而劫,已劫而弑。

  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故人君失势,则臣制之矣。势在下,则君制于臣矣;势在上,则臣制于君矣。故君臣之易位,势在下也。在臣期年,臣虽不忠,君不能夺也;在子期年,子虽不孝,父不能服也。故《春秋》之记,臣有弑其君、子有弑其父者矣。故曰:堂上远于百里,堂下远于千里,门庭远于万里。今步者一日,百里之情通矣;堂上有事,十日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百里也。步者十日,千里之情通矣;堂下有事,一月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千里也。步者百日,万里之情通矣,门庭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万里也。故请入而不出谓之灭,出而不入谓之绝,入而不至谓之侵,出而道止谓之壅。灭绝侵壅之君者,非杜其门而守其户也、为政之有所不行也。故曰: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于爵禄。故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故曰:势非所以予人也。

  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非正,则伤国一也。勇而不义伤兵,仁而不法伤正。故军之败也,生于不义;法之侵也,生于不正。故言有辨而非务者,行有难而非善者。故言必中务,不苟为辩;行必思善,不苟为难。

  规矩者,方圜之正也。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圜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圜。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故虽有明智高行,倍法而治,是废规矩而正方圜也。

  一曰:凡人君之德行威严,非独能尽贤于人也;曰人君也,故从而贵之,不敢论其德行之高卑有故。为其杀生,急于司命也;富人贫人,使人相畜也;良人贱人,使人相臣也。人主操此六者以畜其臣,人臣亦望此六者以事其君,君臣之会,六者谓之谋。六者在臣期年,臣不忠,君不能夺;在子期年,子不孝,父不能夺。故《春秋》之记,臣有弑其君,子有弑其父者,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六位在臣,则主蔽矣;主蔽者,失其令也。故曰:令入而不出谓之蔽,令出而不入谓之壅,令出而不行谓之牵,令入而不至谓之瑕。牵瑕蔽壅之事君者,非敢杜其门而守其户也,为令之有所不行也。此其所以然者,在贤人不至而忠臣不用也。故人主不可以不慎其令。令者,人主之大宝也。

  一曰:贤人不至谓之蔽,忠臣不用谓之塞,令而不行谓之障,禁而不止谓之逆。蔽塞障逆之君者,不敢杜其门而守其户也,为贤者之不至、令之不行也。

  凡民从上也,不从口之所言,从情之所好者也;上好勇,则民轻死;上好仁,则民轻财。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是故明君知民之必以上为心也,故置法以自治,立仪以自正也。故上不行,则民不从;彼民不服法死制,则国必乱矣。是以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彼矜者,满也;满者,虚也。满虚在物,在物为制也。矜者,细之属也。凡论人而远古者,无高士焉。既不知古而易其功者,无智土焉。德行成于身而远古,卑人也。事无资,遇时而简其业者,愚士也。钓名之人,无贤士焉。钓利之君,无王主焉。贤人之行其身也,忘其有名也;王主之行其道也,忘其成功也。贤人之行,王主之道,其所不能已也。

  明君公国一民以听于世,忠臣直进以论其能。明君不以禄爵私所爱,忠臣不诬能以干爵禄。君不私国,臣不诬能,行此道者,虽未大治,正民之经也。今以诬能之臣事私国之君,而能济功名者,古今无之。诬能之人易知也。臣度之先王者,舜之有天下也,禹为司空,契为司徒,皋陶为李,后稷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犹尚精一德以事其君。今诬能之人,服事任官,皆兼四贤之能。自此观之,功名之不立,亦易知也。故列尊禄重,无以不受也;势利官大,无以不从也;以此事君,此所谓诬能篡利之臣者也。世无公国之君,则无直进之士;无论能之主,则无成功之臣。昔者三代之相授也,安得二天下而杀之。

  贫民伤财,莫大于兵;危国忧主,莫速于兵。此四患者明矣,古今莫之能废也。兵当废而不废,则古今惑也;此二者不废而欲废之,则亦惑也。此二者伤国一也。黄帝唐虞,帝之隆也,资有天下,制在一人。当此之时也,兵不废。今德不及三帝,天下不顺,而求废兵,不亦难乎?故明君知所擅,知所患。国治而民务积,此所谓擅也。动与静,此所患也。是故明君审其所擅,以备其所患也。

  猛毅之君,不免于外难;懦弱之君,不免于内乱。猛毅之君者轻诛,轻诛之流,道正者不安;道正者不安、则材能之臣去亡矣。彼智者知吾情伪,为敌谋我,则外难自是至矣。故曰:猛毅之君,不免于外难。懦弱之君者重诛,重诛之过,行邪者不革;行邪者久而不革,则群臣比周;群臣比周,则蔽美扬恶;蔽美扬恶,则内乱自是起。故曰:懦弱之君,不免于内乱。

  明君不为亲戚危其社稷,社稷戚于亲;不为君欲变其令、令尊于君;不为重宝分其威,威贵于宝;不为爱民亏其法,法爱于民。

若愚之人并不愚

我们都知道那句“大智若愚”的成语,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一个人修炼到极佳境界时,就懂得藏锋守拙。古人曰: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外智者,工于计巧,惯于矫饰,常好张扬,事事计较,精明干练,吃不得半点亏。内智者,外为糊涂之状,上善斤斤计较,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智愚之别,实力内外之别,虚实之分。

大智若愚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达到的最高水平,若愚之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大智若愚是一种大智慧,它不是昏庸,不是傻冒,不是愚昧;相反,它是一种气度,一种修养,一种大雅。

若愚是一种踏实。善良的人,不是懵懂无知,只是更懂得包容,更懂得理解。不是看不穿,只是不说破;不是愿吃亏,只是懂人情。善良不是人傻,吃亏不是愚昧,而是他们心里装着别人,懂得真心实意地站在对方角度着想,说话做事让人感到舒服,这正是一个人难得的修养。生活里总有些人,看到别人比较单纯善良,就忍不住去利用。他们觉得别人很傻,看不出自己的小聪明、小心思。其实,只是善良的人,不揭露人短、不制造难堪,以自己的洞察力、玲珑心,温暖和成全他人。人心柔软,所以讲情分,因为一旦计较,就会生分;情牵长久,所以去包容,因为一旦冷漠,就会疏远。“你对别人的好和善良,最后成全的都会是你自己。”帮助就会被帮助,相信就会被相信,一个人积攒的人品和善意,都会在不经意间还你惊喜与好运。不要把别人的善良当作傻,更不要任意去伤害或者无尽索取别人的善意。别人对你好,记得要好好地珍惜别人;别人照顾你的感受,也要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别人为你付出,也请学会回报。

若愚是一种善良。曾国藩说:“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别人对你使心眼,你也要假装不知道。一直以拙诚来应对他,时间长了,他也不好意思再跟你耍心眼了。如果你也和他勾心斗角,两个人你来我往,那互相报复会没完没了。生活里总有些人,看到别人比较单纯善良,就忍不住去利用。需知帮你的人不欠你,让你的人不怕你。愚人只是善良,不是懵懂无知;只是更懂得包容,不是软弱可欺。不是看不穿,只是不说破;不是想不通,只是不计较。他们心里装着别人,懂得真心实意替别人着想。说话办事让人感到舒服,是最难得的善良。

若愚是一种平和。老子曰:“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并非真正的蠢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有些事上难得糊涂,只需随波逐流,随境而转。却又不能迷失本心,把这世间纷扰看得一清二楚。无论境遇好坏,内心一切坦然。愚人涉世不深,沾染的俗事计较越少,离天道就越近;聪明人涉世太深,心机和算计也就深,离天道就更远。愚人既没有功利之心,也没有算计之意。像一个傻子一样,尽力在往外抛。抛掉一切私心杂念,不为物累。在世人的眼中,似乎就是一个愚蠢透顶的人。不懂计较、不讲得失,因此心态平和、与世无争。

若愚是一种豁达。有人说,聪明是天赋,善良是选择,大智若愚是一种本领,更是一门和自己相处的学问。苏轼曾赋词一首聊作自述: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这“一味愚”,实为历经世事沧桑而磨练出的豁然与旷达。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以愚修身,韬光养晦,不盛气凌人,不急功近利,不夸夸其谈,反而使得诗人自带超凡脱俗之气。生活中,难免遇到不讲理之人,不去较真才是明智的选择。与不讲理的人计较,争赢争输,又有什么价值和成就感?只是徒伤感情,浪费时间精力,消磨自己的涵养。不如“难得糊涂”,不多理会,为自己求一分内心的自在与舒坦。人无完人,苛责自己抑或苛求他人,都是在剥夺一个人生命的乐趣。倒不如“揣着明白装糊涂”,笨一点,拙一点,愚一点。愚一点,也许一时占了下风,但赢了尊重与人心。愚一点,也许一时受了委屈,但赢了大把心平气和的时间。既往不咎,当下不杂,未来不忧,愚一点,笑着看淡,心才不会那么累。

郑板桥说,人生“难得糊涂”,大智若愚亦然,古人偶导做人当守愚,盖因为做到很难,但却不失为我们应该为之去修炼毕生。

读《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一个远离家乡的人回归故土,已经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楼台亭阁、昔日的人流涌动、歌舞升平不再,看到却是茫茫庄稼地,心中是怎样的感慨,漫步缓行、心情郁闷,没有一个知音可以理解我,苍天啊、大地啊,这是什么事儿啊!!我们常说“巧者劳而智者忧”,这一位就是智者、志向高远,看到此情此景、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无人能感同身受。
读《采葛》很有名也是很喜欢的一首诗。“一日三秋”出处。“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对爱最深切表述,一辈子应该至少有一次刻骨铭心、如醉如痴、如痴似颠的爱,一日不见思之如狂,当时可能觉得很痛苦,但是多年过后你会觉得那是最美好的!当然如果有几次就更幸运了。 https://t.cn/z8Ujgxw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亚洲杯菲律宾叫板国足,能威胁到中国小组出线的只有韩国
  • 表演艺术家张连文因病去世,曾饰演过“铁人”,网友:一路走好
  • 高峰再次吸毒,网友:国足还有希望吗?
  • 大张伟承认结婚:她也不管我,我愿意跟她在一起
  • 吴昕回忆节目被砍痛哭,哭完继续前行,坚强的小姐姐时尚功力也不容小觑~
  • 【关注】在海底捞吃着火锅,电视突然播不雅画面!回应来了
  • 住客申请租金抵扣个税!房东威胁涨房租!房租是否提升?
  • 首个5G地铁站即将开通
  • 扶老人被撞成重伤
  • 喜欢张东健,最粉迈克尔·杰克逊 说了一辈子传统评书, 却是个爱看韩剧,喜欢写博客的“潮”老头
  • 临港重磅消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今天举行动工仪式!
  • 艺术升,为什么我们对系统崩溃零容忍
  • 昔日“冤家”握手言和,苹果三星达成合作
  • 阎肃妻女起诉阎肃之子,要求对财产权进行析产
  • 广西6岁男童吃花生被噎窒息,送医路上家长不停急救,但仍停止了呼吸……
  • 袁巴元回应点赞,说买热搜是张雨绮的惯用伎俩,网友:这个瓜真大
  • 送别糖丸爷爷顾方舟!他用一颗小糖丸消灭了小儿麻痹症!
  • 锤子科技再被冻结1578万元,谁来拯救罗永浩?
  • 池子退出吐槽大会, 网友: 自己作的
  • 女子面试前出车祸,请求抬她去完成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