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禅如何能够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顿悟法,就是“祖师禅”。

  从“祖师禅”这个角度,我想我们今天作一个说明,我想说以“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作为一个基础。当然,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五大法则是什么呢?就是六祖大师见性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这五句是对自性的赞叹,就是我们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第一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佛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说自性本自清净。

  我们修禅首先就一定要有一个绝对的自信,要完整地接纳自己。只要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完美,自己不够好,自己有好的部分有不好的部分,那个时候你就活在大脑思惟里面。我们的教育把我们由一个自然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人,所以像古人所说的“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为什么说“圣人不仁”呢?因为他教化人,他另外有一个什么?他会建立这个世间的秩序,他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而你一旦接受教育以后,你一定会展现你好的一面,隐藏你不好的一面,而一旦你一直隐藏你不好的一面的时候,你的能量一直在流失,去维持那个二元分裂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凡夫不能觉悟的根源。因为我们的能量水平一直很低,一直在流失。所以,首先一定要有绝对的自信,深信自己本自完美。从灵性生命来说,一切都是灵性生命的游戏,从这个角度来呈现。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见五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明白,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说,弟子来,“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看,这个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就求作佛。我们如果见师父的话,一定是说:“哎呀,我求我身体好,我事业遇到困境。”有没有谁敢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啊?有没有这样的担当?当然你现在鹦鹉学舌,那么说就已经不是了,那已经是知识的碎片,而不是当下的智慧了。所以一定要有这个样的顶天立地的心胸,这个是我们禅修的基础。

  第二句是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这是“八不中道”,科学进步了,我们更容易理解了,实质上也就是指物质和能量互相转化,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我们都知道了。微小微小的物质如果把它彻底转化为能量的时候,核能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无形的能量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物质生起来了,实际上它并没有新生;当有形的物质转变成无形的能量的时候,我们认为灭了,灭实不曾灭。

  这个“本不生灭”,我们其实可以借助一些简易的禅法来修,比如说,我们可以修一个“幻变三摩地”。她的修法就是三句窍诀:昼修幻身,夜修梦幻,后修光明。“昼修幻身”就是你要自己独处一个静室,沐浴焚香以后,对着一面大镜子来坐好;第二步就是你仔细地观察,不停地赞美这个镜子里面的自己每一处的优点,一直到你能够假戏真做,你真正地喜欢自己,而一旦你生起这个喜欢的心就马上要停止。又开始批评自己,挑这个镜子里面的这个影像自己的每一处的毛病,一直到真的讨厌这个我。那么在这个赞叹与批评之间,你一直这样去修的时候,你就会醒悟:实际上镜中的我只是一个影像。同样的,我们这个身体也只是一个影像,只是我们的灵性生命所幻现出来的、自显现出来的一个影像而已。这个时候可以契入到“身如幻”,一切外境皆如幻。

  实际上她的修行可以包含现分、明分、空分这三部分。我们是讲前面的现分这么一点点。打个比方,像我们在看电视,电视里面种种人物,我们看到他是幻,是虚幻的,对不对?种种人物都是虚幻的。如果我们融入到,我们以为自己就是镜中的人物的时候,我们会起实执心,会有种种的忧悲喜乐。我们在外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些都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电视机外面的自己也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实际上内外都是没有差异的,都是如幻显现的。如果深入地说的话,就是大圆满“三自解脱法”里面的“心性自解脱、法性自解脱和平等性自解脱”。

  第三句就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佛性中本自具足无量的光明,无量的福德。我们这个法界和宇宙是本自具足的,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当我们切断跟灵性生命的联系的时候,跟我们存在的本源的联系被切断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不足,我们会觉得匮乏。所以,大脑思惟就会使我们跟本自具足的灵性能量切断了。因此我们开始担忧自己的生存,因此成为掠夺者。

  其实宇宙之中从来不缺乏能量,缺乏的只是有效的关注和运用。我们如果开启灵性智慧的时候,我们当然知道整个法界的能量不可以被灭,也不可以被创造,本自具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其实本质上都是能量。能量是不灭的,不过是形式在转化而已,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个我们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就已经是经过印证的事实了。但是同时,能量是可以转换的。我们的修行从法相上来说,就是从振动频率低的,密度大的能量,能够升华到振动频率高的,密度小的能量,这样就能够超越凡夫身和心的束缚,一直到彻见本来面目,亲见本来面目。

  所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我们跟灵性智慧、跟灵性生命重新连接以后,我们就知道,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只是大脑思惟所产生的幻相。由于这种幻相我们信以为真,就产生了恐惧,因此成为一个掠夺者,成为一个永不满足者,就不能够知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觉醒的标志之一,就是心彻底满足了,不再去追寻了,不再去向外追寻,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解脱。

  第四句就是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八不中道”里面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对我们树立见地是非常好的,但是其实除了《中观宝鬘论》比较容易入之外,其他都不是容易的。尤其是在《七十空性论》里面,她怎么样来透过缘起来层层显空,是有完整的修证次第在其中的。有完整的显空,空不可以被证,而只是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有一个入手的方便,就是像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论》,像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都是我们能够入中观的方便。

  我们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自性的“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这一些。我们且说一个“不常不断”好了,现在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领悟了,不代表我们证得了。我们领悟了,我们听明白了,这个只是一种知识而已,是大脑的识性运作。那么,什么是“不常不断”呢?比方说,我们过去做了一件事,无论是善事还是恶事,这个事情的现象都消失了,对不对?为什么到后面,我们还会招感恶果呢?为什么?因为虽然现象消失了,但是它的作用力还在,它的作用力还会留下来。现行熏种子,熏在阿赖耶识里面,熏在含藏识里面。所以的话,从现象消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是“不常”;从它的作用力留下来这个角度,我们说它“不断”。所以其实觉醒的人就是洞见了诸法实相,这个时候他的心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能够深刻地洞见到:灵性生命是永恒的,没有出生没有死亡,不经创造而存在,不受小我的身体的束缚,也不受小我的人格结构的束缚。

  第五句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我们修行是要怎么样?是要证得我们佛性的“体、相、用”。实际上“体”是空,“相”是明,“用”就是觉,空、觉、明。所以不要错误地认为,听到空性智慧就总是偏到“空”的这一边,那么你在禅修实修的时候一定会产生障碍的,“空、觉、明”都应该要去修持。从“觉”这个角度来说,在佛就称之为大悲德、悲德,其实就是指万事万物的生机,万事万物的生命力。当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大脑思惟模式的局限、行为模式的局限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开始契入到心性自解脱的阶段。

  所以说,如何去展现我们的勃勃生机,展现像万事万物一样的勃勃生机,这个实际上就是开启我们内在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那当然就是灵性的智慧。所以说,心性自解脱契入法性,法性自解脱契入平等性,平等性自解脱成佛。这样的修持,她的次第先是从心性的解脱开始,不被我们自身的人格结构、人格的局限性、大脑思惟方式的局限性所限制,能够契入万事万物的法性。

  像禅宗里面的青原惟信禅师上堂的时候所说的:老僧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前面的第一个阶段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是被他的思惟方式所局限,只看到万事万物的相,看不到法性;后来能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候,是看万事万物都是看到法性,但是还有一个法性在,所以会被这个法性束缚住,所以要超越这个;更进一步是契入到平等性,契入平等性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清净,不是那个清净和染污相对的清净,而是绝待圆融的清净,这个时候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道”。在教理上面来说的话就是清净地菩萨,八、九、十地菩萨,但是仍然还是要修持平等性自解脱。

  这是我们略说祖师禅如何能够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大愿法师《亲见本来面目》

祖师禅——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从“祖师禅”这个角度,我想我们今天作一个说明,我想说以“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作为一个基础。当然,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五大法则是什么呢?就是六祖大师见性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这五句是对自性的赞叹,就是我们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第一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佛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说自性本自清净。

  我们修禅首先就一定要有一个绝对的自信,要完整地接纳自己。只要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完美,自己不够好,自己有好的部分有不好的部分,那个时候你就活在大脑思惟里面。我们的教育把我们由一个自然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人,所以像古人所说的“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为什么说“圣人不仁”呢?因为他教化人,他另外有一个什么?他会建立这个世间的秩序,他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而你一旦接受教育以后,你一定会展现你好的一面,隐藏你不好的一面,而一旦你一直隐藏你不好的一面的时候,你的能量一直在流失,去维持那个二元分裂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凡夫不能觉悟的根源。因为我们的能量水平一直很低,一直在流失。所以,首先一定要有绝对的自信,深信自己本自完美。从灵性生命来说,一切都是灵性生命的游戏,从这个角度来呈现。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见五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明白,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说,弟子来,“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看,这个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就求作佛。我们如果见师父的话,一定是说:“哎呀,我求我身体好,我事业遇到困境。”有没有谁敢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啊?有没有这样的担当?当然你现在鹦鹉学舌,那么说就已经不是了,那已经是知识的碎片,而不是当下的智慧了。所以一定要有这个样的顶天立地的心胸,这个是我们禅修的基础。

  第二句是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这是“八不中道”,科学进步了,我们更容易理解了,实质上也就是指物质和能量互相转化,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我们都知道了。微小微小的物质如果把它彻底转化为能量的时候,核能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无形的能量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物质生起来了,实际上它并没有新生;当有形的物质转变成无形的能量的时候,我们认为灭了,灭实不曾灭。

  这个“本不生灭”,我们其实可以借助一些简易的禅法来修,比如说,我们可以修一个“幻变三摩地”。她的修法就是三句窍诀:昼修幻身,夜修梦幻,后修光明。“昼修幻身”就是你要自己独处一个静室,沐浴焚香以后,对着一面大镜子来坐好;第二步就是你仔细地观察,不停地赞美这个镜子里面的自己每一处的优点,一直到你能够假戏真做,你真正地喜欢自己,而一旦你生起这个喜欢的心就马上要停止。又开始批评自己,挑这个镜子里面的这个影像自己的每一处的毛病,一直到真的讨厌这个我。那么在这个赞叹与批评之间,你一直这样去修的时候,你就会醒悟:实际上镜中的我只是一个影像。同样的,我们这个身体也只是一个影像,只是我们的灵性生命所幻现出来的、自显现出来的一个影像而已。这个时候可以契入到“身如幻”,一切外境皆如幻。

  实际上她的修行可以包含现分、明分、空分这三部分。我们是讲前面的现分这么一点点。打个比方,像我们在看电视,电视里面种种人物,我们看到他是幻,是虚幻的,对不对?种种人物都是虚幻的。如果我们融入到,我们以为自己就是镜中的人物的时候,我们会起实执心,会有种种的忧悲喜乐。我们在外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些都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电视机外面的自己也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实际上内外都是没有差异的,都是如幻显现的。

  第三句就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佛性中本自具足无量的光明,无量的福德。我们这个法界和宇宙是本自具足的,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当我们切断跟灵性生命的联系的时候,跟我们存在的本源的联系被切断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不足,我们会觉得匮乏。所以,大脑思惟就会使我们跟本自具足的灵性能量切断了。因此我们开始担忧自己的生存,因此成为掠夺者。

  其实宇宙之中从来不缺乏能量,缺乏的只是有效的关注和运用。我们如果开启灵性智慧的时候,我们当然知道整个法界的能量不可以被灭,也不可以被创造,本自具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其实本质上都是能量。能量是不灭的,不过是形式在转化而已,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个我们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就已经是经过印证的事实了。但是同时,能量是可以转换的。我们的修行从法相上来说,就是从振动频率低的,密度大的能量,能够升华到振动频率高的,密度小的能量,这样就能够超越凡夫身和心的束缚,一直到彻见本来面目,亲见本来面目。

所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我们跟灵性智慧、跟灵性生命重新连接以后,我们就知道,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只是大脑思惟所产生的幻相。由于这种幻相我们信以为真,就产生了恐惧,因此成为一个掠夺者,成为一个永不满足者,就不能够知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觉醒的标志之一,就是心彻底满足了,不再去追寻了,不再去向外追寻,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解脱。

  第四句就是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八不中道”里面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对我们树立见地是非常好的,但是其实除了《中观宝粑论》比较容易入之外,其他都不是容易的。尤其是在《七十空性论》里面,她怎么样来透过缘起来层层显空,是有完整的修证次第在其中的。有完整的显空,空不可以被证,而只是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有一个入手的方便,就是像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论》,像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都是我们能够入中观的方便。

  我们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自性的“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这一些。我们且说一个“不常不断”好了,现在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领悟了,不代表我们证得了。我们领悟了,我们听明白了,这个只是一种知识而已,是大脑的识性运作。那么,什么是“不常不断”呢?比方说,我们过去做了一件事,无论是善事还是恶事,这个事情的现象都消失了,对不对?为什么到后面,我们还会招感恶果呢?为什么?因为虽然现象消失了,但是它的作用力还在,它的作用力还会留下来。现行熏种子,熏在阿赖耶识里面,熏在含藏识里面。所以的话,从现象消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是“不常”;从它的作用力留下来这个角度,我们说它“不断”。所以其实觉醒的人就是洞见了诸法实相,这个时候他的心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能够深刻地洞见到:灵性生命是永恒的,没有出生没有死亡,不经创造而存在,不受小我的身体的束缚,也不受小我的人格结构的束缚。

  第五句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我们修行是要怎么样?是要证得我们佛性的“体、相、用”。实际上“体”是空,“相”是明,“用”就是觉,空、觉、明。所以不要错误地认为,听到空性智慧就总是偏到“空”的这一边,那么你在禅修实修的时候一定会产生障碍的,“空、觉、明”都应该要去修持。从“觉”这个角度来说,在佛就称之为大悲德、悲德,其实就是指万事万物的生机,万事万物的生命力。当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大脑思惟模式的局限、行为模式的局限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开始契入到心性自解脱的阶段。

所以说,如何去展现我们的勃勃生机,展现像万事万物一样的勃勃生机,这个实际上就是开启我们内在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那当然就是灵性的智慧。所以说,心性自解脱契入法性,法性自解脱契入平等性,平等性自解脱成佛。这样的修持,她的次第先是从心性的解脱开始,不被我们自身的人格结构、人格的局限性、大脑思惟方式的局限性所限制,能够契入万事万物的法性。

  像禅宗里面的青原惟信禅师上堂的时候所说的:老僧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前面的第一个阶段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是被他的思惟方式所局限,只看到万事万物的相,看不到法性;后来能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候,是看万事万物都是看到法性,但是还有一个法性在,所以会被这个法性束缚住,所以要超越这个;更进一步是契入到平等性,契入平等性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清净,不是那个清净和染污相对的清净,而是绝待圆融的清净,这个时候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道”。在教理上面来说的话就是清净地菩萨,八、九、十地菩萨,但是仍然还是要修持平等性自解脱。

  这是我们略说祖师禅如何能够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选自大愿法师《亲见本来面目》

【践行两山论 巴河千里行之六|一湾碧水映巴城】
巴中的建制始于东汉,距今近2000年。汉和帝永元三年(91年),划宕渠之北,置汉昌县,北魏设巴州。新中国成立后,属川北行署达县专区(治今达州)管辖,一直延续到1993年上半年。

1993年7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四县从达县地区划出,设立巴中地区,于当年10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2000年6月14日,巴中撤地建立巴中市(地级),于当年12月27日正式挂牌成立,辖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2013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巴中市恩阳区。至此,巴中行政区划变更为巴州区、恩阳区、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

起于米仓群山之间的巴河,沿着国道G244线一路由北向南流淌而下,历经140公里的长途跋涉后抵达巴中城,从最初的涓涓细流演变成了约150米宽的大河。巴河用她博大的胸怀拥抱着这座“红色之城”,养育着一方儿女。

12月上旬,当达州日报、巴中日报全媒体联合采访组重新走进这座城市发现,好山、好水、好空气是对这座城市最好的形容。韵味十足的巴河,美得像一幅画。

昔日

文化璀璨 历史厚重

玉带绕城、碧波点缀。河道旁,一条条舒适的休闲步道成为巴河动人的风景。和美景一样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巴城厚重的历史文化。

巴中,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辛亥革命先驱董修武、“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故里。南龛摩崖造像、水宁盛唐彩雕等石窟艺术举世闻名。

以南龛摩崖造像为例,不仅有形式多样的窟楣和边饰雕刻,而且还饰以五颜六色的集束贯珠,帷幕流苏,在雕刻技法和艺术处理上,打破了以前那种神秘化和程式化的束缚,雕刻精美,巧妙绝伦,栩栩如生。1992年,中国敦煌艺术研究院教授段文杰先生考察巴州石刻造像后题词赞美: “水宁盛唐彩雕全国第一”“巴中石窟、国之瑰宝”。

“好景留何处?遥知在巴州。五门三面水,九寨绕城楼。万年灯不灭,八景望江流。古迹今犹在,游人常泛舟。”《巴州文化志》收录的这首诗作,描绘出一幅古色古香的巴州城垣图……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川东北首屈一指的大县,巴城最著名的是“九井十八街”。

《巴中县文化志》称,古巴州“九井十八街”的“九井”含化龙井(县委招待所)、虎井(巴中中学)、狮子井(巴师附小)、鸳鸯井(巴中电影公司)、鼓楼井(巴中钟表社)、土井(城关一小)、桂花井(县百货公司仓库)、南泉寺井(巴中旅馆)、长寿井(巴中新华书店旁)。其中城南的桂花井,传说桂花倒映入井水,水含桂花浓香,而城西的白马井,传说有白马出于井中,预示喜气祥瑞;而书院街的虎井,传说井内每有雷鸣,州城必出科第。“十八街”主街九条,次街九条,纵横交错,组合成古巴州城内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

如今,走在巴城的大街小巷,还能找到“九井十八街”的影踪。草坝街的白马雕像立于白马井上,扬鬓奋蹄、仰天嘶鸣。

巴中同时也是一块红色的热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过战斗的足迹。红色遗址、红色遗迹、红色文化随处可见,被称为“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南龛山上有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和全国最大的红军将帅碑林——川陕苏区将帅碑林。

今日

巴河美似一幅画

河流是城市之脉,城市因水而兴、因河而美。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巴河城区段河床增高,防洪能力大大降低,过去鱼虾成群、河水清澈见底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还巴河以清流成为巴中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城市建设工作中的重点。

2011年5月16日,宁静多年的巴河沸腾了:20多台挖掘机、10多辆弃土运输车昼夜清理河道淤泥,河岸的刨冰摊席卷而退……一场声势浩大的巴河综合治理工程由此拉开序幕。

麻柳湾至大佛寺河道清淤平整(江北)、低水坝至大佛寺河道清淤平整(江南)、枣林至大佛寺河道清淤平整,南池河、檬子河清淤,张家河、后河清淤,巴河流域7条河道的清淤平整被列入了首要整治目标。

与此同时,对已建堤防局部进行加固、加高,把原来3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特别是对污水处理厂段河堤防洪标准由原来的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在2011年“9.18”洪灾和2012年7月的大暴雨中,巴河顺利行洪,大大减少了洪灾损失。

改建直排口,开工建设截污干管、配套管网完善工程,杜绝河道内“乱建、乱倒、乱堆、乱采、乱摆摊点”等行为,加大巴河上游各类污染治理力度。经过治理,市民惊喜地发现,这条几乎沦落为“污水沟”的城区河道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2012年底,投资2亿余元的巴河治理一期堤防工程全面竣工,成为巴城靓丽一景;

2014年9月28日,巴河二期堤防建设工程如期开工;

2016年5月29日,巴城堤防工程主体全面完工,比预计工期提前了一个月。同时完工的还有位于杨家坝下游的景观闸门。巴河李家湾至大佛寺段形成了14公里长、2至12米深的水景观。

6年,14亿元,14公里,大一型水利工程……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对母亲河的最好保护。加上近年来巴中市河长制工作的积极推进,加大治污力度、提高生态补水循环效率等措施,促进巴河水体自净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了“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巴城河道水景。

除了巴河,改变的还有津桥湖。这个位于巴州大道旁的巴城首个人工湖,“脏、乱、差、黑、臭”曾是它的代名词。经过4年时间的整治,如今柳枝如帘湖如镜,一个“洁、净、美”的崭新形象已呈现在巴城市民眼前,成为城市的又一张全新名片。2018年12月,依托柳津湖以及巴河段河道两岸堤防工程形成的柳津湖水利风景区,被水利部评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是我省第二个国家级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

“柳津湖水利风景区将以水为突破口,以柳津湖、南龛山、望王山形成的两条城市景观轴线为载体,以运动康养为特色,以‘巴文化’为灵魂,打造集运动康养、文化体验、生态休闲、水上娱乐、商务度假、科普寓教于一体的全国知名城市河湖型、文化主题式的水利风景区。”柳津湖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局局长冉琨全说。

如今,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在河边散步、观景的市民络绎不绝。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云雾迷蒙,巴河都韵味十足,美得像一幅画。一湾碧水绕着日新月异的城市静静流淌,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崛起、发展与辉煌。

 来源:达州日报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醒来,恍如隔世,那阴暗的柴房,那一块块木头,那一缕缕阳光,还有那小人阴险的笑容,可憎的丑脸,都一清二楚的在眼前摇晃……  带着麻目的心情,望着眼前这个因孽缘
  • 如果时光机能带我回到过去,那么727应该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吧[微风] 21年的今天因为咚咚我又重回了胖球圈,虽然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是好像就是会有莫
  • 小马也许是娄烨导演最喜欢的角色了,以至于他不吝惜的让小马“复明”了,小马这个人物写满了渴望,他青春悸动的内心,无限放大着感官功能,这是不是每个看不见的人年轻时都
  • 当大家欢聚一堂时,忘却所有,开心一刻,举杯共饮,此时此刻,有的人可以不为所动,你们推杯换盏,我自笑拒不动;有的人则觉得此情难却,就适当饮一点意思意思吧;还有人再
  • 痘痘肌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多多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肌肤,在选择面膜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以上三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去除痘痘,恢复美丽的肌肤,同时选择正确的祛痘产品也很关键哦
  • 哈哈,但是好像从没有告诉过别人,我爱死自己现在的生活了,他有很多挑战,让我看到很多目标。我相信,能写出来的情绪都是能过得去的情绪。
  •   处女座  处女座是一个天生就追求完美的人,运势上他们的表现也算挺理想的,尤其是在8月上旬,他们变得很容易赚到钱,而且,身边会有贵人的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之下,
  • 原著中宁毅的 ​目前剧版《赘婿》更新已过大半,按照目前的进度,估计第一季结束也只能播放到霖安城解放,第二季是无需存疑了。相比较原著,剧版的改动还是比较大的。
  • 有人因为这个原因放弃,因为觉得如果医生太佛系,且对于自己的技术很自信的话,他是不会把客户的“满足度”放在第一位的,万一做完审美上觉得不满意,医生又觉得技术上没问
  • 患难亲情,情比金坚 原本两个人的关系一直很僵硬,就在姚安濂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的时候,他的女儿站了出来,声称“自己的父亲不是那样的人,粉丝误会了他,希望大家
  • 棒子六月底有个挺大规模的小朋友比赛,之前小有名气的신지아(Jia Shin,申智雅?)小学三年级,似乎比小申妹妹还小一岁,已经有足周的2A,3S,还跳了3Lo,
  • 岁在已亥,芍月恭书重108吨的世界第一整玉卧佛重72吨的整玉立观音重260吨的十一面观音皆出自三仙山景区看字面还以为是爬山的景区其实是集众多古代建筑艺术于一身
  • 參加婚禮課程顯現出你愛的深(心)意:希望更了解不凋花,修讀日本AUBE不凋花花藝師文憑課程,可以參考以下連接:~清之里~門市花藝精品銷售點:D-Barn尖沙咀
  • 射手座男女检验真爱的方法:正儿八经的探讨一件事以超级害怕麻烦而闻名的射手座,你跟他们说一百件事,至少有九十九件事,他们是不会真的当回事的。处女座男女检验真爱的方
  • 因为佛告诉过我们,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在累积,未来就是现在,所作所为的结果❤️[月亮][月亮]嗯,今天和老婆一起去买了 iPhone 8 plus,我说下我的感受:
  • 这里是#杭州#斜杠青年最爱的潮流聚集地[酷],我们是全新概念的文创教育空间,位于@杭州来福士中心 6楼EDUMALL,集结有趣、有料的新奇#课程体验#[憧憬]美
  • 《小脚女人》是由我市民间作家石春林、曹肇宏历时两年零八个月时间潜心创作出的长篇小说。全书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在山东农村因父母包办婚姻引发的一系列情
  • 对于车位配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一个小区规划了多少户数和多少车位,这些数据都是确定的,交房后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动。和房子一样,买车位也需要关注产权问题,不过在
  • 实操是技术问题,这里省略,如果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每个人都能过着理想的生活,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去建立不批判的中性的支持关系(咨询师)面试官谁都可以当,但有面试
  • 艺鸣传媒历届学员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等顶尖名校过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