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驼图》:三个驼背一台戏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三驼图》,是一幅极有意思的画,初看哈哈大笑,再细看知晓它的背景后却陷入深思。

明 李士达《三驼图》纸本 水墨 尺寸:78.8X30.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自跋:万历丁巳(1617年)冬写,李士达。



图绘三位驼背老人相聚的情景。三位老人一提篮侧顾,一向提篮者作揖,一拍手大笑,三人形象滑稽,笑态可掬。画作上方有钱允治题诗:世上无直人,暗讽虚伪的社会现象。李士达,字通甫,号仰槐,明代画家,其所画山石、人物造型多为圆形,线条柔韧,神态极生动。

画中描绘的是三个行走着的驼背老人。前边一个提盒持杖,正回首而顾,中间一个拱手向前,似在问候,最后一个紧紧跟来,拍手大笑。三人虽谦恭低调,相互顾盼,但却个性张扬,栩栩如生。三驼肉团团站立呈倒品字形,与上部的题诗相映生辉。

画家惜墨如金,不借助任何背景的勾勒,五百年来竟然没有受到任何刁难,真乃上品也。

从左下角落款获悉,画家名叫李士达,不是大咖仇英、文征明之辈,只是一个草根画家,关于他的史料记载也不多。

李士达,字通甫,号仰槐,江苏苏州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工画人物、山水,曾经论述画有五美:“苍、逸、奇、远、韵。”又有五恶:“嫩、板、刻、生、痴。”擅用洗练简洁的线描给人物造型、勾勒衣纹,人物须发笔墨圆润,可见其深厚的绘画功力。

《三驼图》中人物排列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氛围紧凑,虽然没有背景衬托,却耐人寻味。李士达的成功,是明代商品经济的产物。市民阶层强大了,他们更愿意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生活中丑恶,这为《三驼图》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三驼图》的上端留了大片的空白,有明代画家、藏书家的题诗三首:

题诗一

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
赵驼拍手哈哈笑,世上原来无直人。
(钱允治)

三首题诗中,钱允治是题诗的第一人。他是明代书画大腕文徵明的高足钱谷之子。前三句还原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乡里乡亲寒暄的场景,而最后一句迅速拔高诗的定位,一针见血,点明了此幅图的讽世主题。

“世上原来无直人”,出自《增广闲文》,原句为“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意思是:世界上长得笔直的树木多得是,可是正直的人、没有心计的人却是很少有的。

人人都是驼背,旨在讽刺什么?我们得结合历史背景来理解,请注意角落里的时间信息。

“万历丁巳冬”也就是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冬,正处于明末的万历朝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绘画行业也得此沾染变得世俗化:有人靠卖画发了财,有人靠剽窃致了富,趋炎附势的风气盛行……

于是,点头哈腰的人多了,刚正不阿的人少了,这激起了画家的诘问:“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天底下竟没有一个挺直腰杆做人的?” 便将民间歌谣形之于画图,通俗而又诙谐地讽刺了当下。

题诗二

为怜同病转相亲,一笑风前薄世因。
莫道此翁无傲骨,素心清澈胜他人。
(陆士仁)

居中是陆士仁的诗,他字文近,苏州人,为文徵明学生陆师道之子,曾补博士弟子员,善画山水。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敢发“杂音”:驼背仅是生理残疾,但他们的傲骨仍在,其心灵也比“他人”清纯,陆老人家教导我们说,一定要透过现象去寻求本质。他认为驼背人善良正直,较之那些体格健全、却一身软骨的家伙,不可同日而语。

题诗三

形模相肖更相亲,会聚三驼似有因。
却羡渊明归思早,世涂只见折腰人。
(文谦光)

左上是文谦光的诗,文先生字去盈,也是苏州人,善长书法,行楷有晋唐风骨。他引用陶渊明愤恨世俗而辞官归隐的典故,明确地指出“腰板倍儿挺的好人”全都上山下乡去了,他们去山乡采东菊,见南山去了。城里的人,心理性格都有缺陷,坏得很。

画家画得好,三位诗人立意也好,静思后还会觉得三首诗的内涵不尽相同。要是《三驼图》有画没诗,能否传到现在都是个问题。画与诗的珠联壁合如锦上添花,给人带来了极大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惊奇。

若让李士达自题诗一首,不知会如何下笔。也许他会莞尔一笑:“嘻!尔等见仁见智,各引一端,正合吾意也”。[good][作揖]#文物代言人##历史那些事##绘画##遇见艺术#

以美丽城镇建设为总抓手——让“苏溪诗路”金名片越来越靓丽

苏溪镇位于义乌市东北部,总面积一百○九点一平方公里,紧依国际商贸城,交通发达,是浙江省省级中心镇,省级高新园区的核心区,是义乌市一体两翼义东北高新产业带的主要功能区。

翁界村水上乐园。祝旭伟 摄
今年以来,苏溪镇党委政府以美丽城镇建设为总抓手,咬定“孝义苏溪、光明之都”定位,紧扣“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五美”要求,在纵深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智慧治理、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突出“诗意苏溪”主题,打造“苏溪诗路”,张开磅礴激昂的气势,迈开铿锵激越的步伐,营造“有诗有远方”的生活环境,描绘理想的壮丽画卷,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需求。
绿水青山 诗情深深
苏溪镇拥有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它们营造成了苏溪浓浓的诗情画意。苏溪镇有双溪、齐庐山、五古山等风景区。西部的齐庐山山体自然,风光峻秀,集雄、夸、秀、峻、幽、险于一体,自然人文景观众多。齐福寺、百态济公院、东青进士祠、禅升化家、藏龙洞、神龟盗丹岩等,与景区内的奇山、奇水、奇岩共同构成了别具特色的风景;五条山岗汇聚一处的五古山,为东青溪源头,流向自北向南,流至东青村,最终汇入义乌江,为义乌江17条支流之一。
东部的龙祈山山势挺拔巍峨,山下溪流与从清潭山而来的溪流汇合,自东往西、折而向北流入浦江,旱时居民祈雨,故名龙祈山。在宋代,龙祈山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设置巡检司。在元代,龙祈山增设龙祈驿。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龙祈山升格设龙祈乡巡检司,并载入国史。清代,升格为龙祈镇。《清史稿·地理志》载:“(义乌)镇四:龙祈、苏溪、佛堂、廿三里。”龙祈名列义乌四镇之首。崇祯皇帝对明工部侍郎金世俊(公元1573—1658年)封地于龙祈山,并赐立下马坊,题诗赞颂:“清执断案事明祥,诚忠报国天下英。”

颜坞孝义活动。胡木水 摄
清潭山,风光秀丽,其最高处曰“春冈雪顶”,有石如鸟喙突出,称“鹰嘴岩”,古人曾命此景为“春潭鹰啄”,名列古代“义乌八景”之一。自清潭山奔泻而下的溪流,是大陈江苏溪镇内最重要的水脉。大陈江苏溪段,古时叫做“酥溪”。苏溪原名“酥溪”,“苏”字原来写作“酥”。古人常用“酥”来形容水,一个“酥”字,尽显内涵气质。唐代韩愈就曾写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旧志书记载说:“其水甘而腴,有类于酥。”
“苏溪”这两个字,本身既是地名,更蕴含着浓浓的诗意。这条以往称为苏溪、现在叫做大陈江的溪流自清潭山自东往西奔泻而来,带来浓浓的诗情画意。这溪流直冲苏溪镇西金华山余脉的小山滴水岩山,一番激荡之后北折汇向浦阳江,蜿蜒曲折,越诸暨、过萧山,最终汇合到钱塘江,滚滚注入大海。自古以来,苏溪沿岸的山水令无数文人墨客驻足留恋。尤其以唐朝诗人戴叔伦的《苏溪亭》最为著名:
苏溪亭上草漫漫,
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这首诗把绵绵的乡愁,融合到料峭的春风、迷蒙的烟雨、漫漫的春草、静美的杏花中。如此诗韵人情,实在隽永醇厚,为广大市民寻找“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营造无限意境。诗意,是一种环境优美的最高级形态。
千年文脉 诗意悠悠
苏溪镇孝义文化源远流长。义乌古称乌伤。据义乌县志记载:“秦颜孝子氏,事亲丧,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后旌其邑曰乌伤,曰义乌,皆以孝子故。”此孝子即是颜乌。后来,颜乌后裔聚居地,就选择在苏溪镇颜村。孝义成为苏溪镇根脉文化。苏溪镇因孝义而增添浓郁的地方特色。

高新区的晨雾。祝旭伟 摄
同样,苏溪诗意文化历史悠久。700多年前,一代大儒石一鳌来到苏溪讲岩山,在山脚创办了一所不同寻常的书院。据《嘉庆义乌县志》记载:“讲岩,县西北三十里苏溪,石氏一鳌讲学处。”讲岩山与溪流、滴水岩、睡魔岩等应该相互毗邻。在宋元时代,讲岩书院在金华地区乃至浙江范围,一直名闻遐迩,享有较高的声誉,远近求学者纷至沓来,从学者最多的时候达到数百人,一时间名声大震。这里诞生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学者大咖。其中有义乌唯一的状元王龙泽以及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的黄溍等。而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名震域中的文史学家、名动天下的一代忠烈王袆,历任翰林编修、监察御史等职的杜门书院开创者傅藻,还有义乌元明两朝史上名人傅烁、金涓、朱廉等都是石一鳌的再传弟子。
值得书上一笔的还有苏溪的“水竹洞天”,那里曾经举办过名闻遐迩的“文学沙龙”。元末明初,苏溪胡宅村胡琏(字伯器),洪武十三年(1380),胡伯器被授予户部郎中,后任户部侍郎。胡伯器晚年退休后,在家乡苏溪讲岩山旁,精选清凉之地,起屋建亭,遍邀名士,优游其中,吟诗作赋,创办“文学沙龙”,俨然是追慕古风的文人雅集之诗词大会,谈诗论文。此后,一批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许多精美诗文。如,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宋濂,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兴致勃勃地写下了一篇美文《水竹洞天记》,后面还余兴未尽地附录了一首诗:
菉竹兮青青,晨冰泮兮水气清;日杲杲兮在牖,翠蕤翘翘兮鸟和鸣。
菉竹兮如幄,清飚兴兮动新箨;挹微波兮坐嘉荫,神周游兮澹泊。
竹被兮庭中,水流兮阶下;揽明月兮吹参差,望美人兮延伫。
白石兮如雪,风冷冷兮相轧;岁云暮兮何心,聊逍遥兮安节。
湛清酤兮金樽,操鸣弦兮吹篪与埙;流光去兮如水,胥为乐兮无谖。
清代诗人范干(金华人)在一次宴饮时即兴赋诗《水竹洞天》:
苏溪溪上亭还好,水竹清幽胜倍加;
万千修篁领风月,一泓寒玉浸烟霞。
讵知洞府神仙窟,便在山林处士家;
安得携朋并载酒,烂题诗句发英华。
光明之都 诗路坦坦
中央领导曾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苏溪镇与义乌市信息光电高新区通力合作“招大引强”,以浙商回归为突破口,产业链招商为重点,引进培育了17家国家高新企业和10家上市公司,其中全世界光伏光电前五强中有3家在苏溪落地,形成了以华灿光电、瑞丰光电、木林森为主导的光电产业链和以爱旭太阳能、天合光能、东方日升为主导的光伏产业链。高新企业的培育落地带来高层次人才的集聚,苏溪越来越成为产业集聚打造人才高地。

苏溪夜景。祝旭伟 摄
2020年10月12日,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暨浙东唐诗之路启动大会在天台召开。省委书记袁家军作出批示,省长郑栅洁出席大会并按下浙东唐诗之路启动键。袁家军在批示中指出,高水平建设诗路文化带是全面展示浙江诗画山水、推进美丽浙江和文化浙江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举措。郑栅洁说,要努力把诗路文化带建设成为魅力人文带、黄金旅游带、美丽生态带、富民经济带、合作开放带,打造成为“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把浙江大花园建设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之地。
为此,苏溪镇党委、政府一届接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打造着苏溪一流的环境,让人民群众能够诗意地栖息……
苏溪镇把“诗路苏溪”切入到大陈江开展美丽河湖建设中。2020年6月9日,苏溪镇党委、政府邀请专家进行了一场研讨活动。思想火花碰撞的结果是,苏溪镇建设“诗路”的建议获得了广泛认可,大家提议将“诗路苏溪”表达方式改为“苏溪诗路”,并就如何建设“苏溪诗路”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于是,苏溪镇组织了诗人采风、诗歌大赛等一系列活动。一方山水谱写无数诗篇,一首诗歌展现一处魅力。《浙江诗人》编辑部主任吴群燕,她作为苏溪诗路采风策划人,创作了《苏溪四题》,其中那首《苏溪》写道:
在神的视角,苏溪是一种浸润
在人的视角,苏溪是一种倾注
……
杭州诗人吴红霞,创作了《乌伤之翼》一诗,写出了特有的情感:
颜乌并不是你唯一的名字
那传说中的乌鸦,展开寓言的翅膀
遮蔽了很多另外更美的颜色
就像永恒的标志
使我们看见
什么才是父母的恩泽
又是谁,给了我们青春与往事
……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邱高兴教授,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浙江唐诗之路研究所所长、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理事兼秘书处办公室主任房瑞丽副教授等认为,“苏溪诗路”应该说是钱塘诗路的“上游末端”,好比人体神经系统的“神经末梢”。“苏溪诗路”可以纳入钱塘诗路的大体系之中。
苏溪镇加快启动“一路一线”“苏溪诗路”建设——“一路”,即以大陈江(苏溪段)为主轴,“一线”即以慢养龙祈美丽乡村精品线为主轴,围绕这两条主轴,挖掘现有资源基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步实施,提升“苏溪诗路”建设内涵,扩大“苏溪诗路”建设外延,通过“苏溪诗路”的打造,从而树立苏溪品牌形象,提高苏溪环境质量,全域打造富裕而美丽诗意浓浓的环境。
经过美丽城镇建设,苏溪镇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蜕变:这里的基层党组织,担当引领;这里的老百姓,和睦相处;这里的工商业,繁荣兴旺;这里的居民区,秀美洁净;这里的街巷弄,秩序井然;这里的溪堤岸,水清柳绿……
新老苏溪人,生活在现代化高楼大厦与山水田园和谐的画卷里:校园里有莘莘学子的书声琅琅,田园里有游客们的轻歌曼舞,大街上有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梦幻美景……如今的苏溪,似乎已有了“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理想社会的雏形,人们可以过着近乎理想的诗意幸福生活。
诗意苏溪,发展煌煌赫赫!
(原标题《以美丽城镇建设为总抓手——让“苏溪诗路”金名片越来越靓丽》,原作者方星梁。)

崔颢,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崔颢的《黄鹤楼》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
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地而建。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黄鹤楼约翰•汤姆逊于1871年在汉阳门城门瓮城墙上摄

黄鹤楼
黄鹤楼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全真晚坛课功经》中称其黄鹤楼头留圣迹。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他的《述异记》中的“驾鹤之宾”,后被鲁迅辑录在《古小说钩沉》里:还有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黄鹤楼的风景

《江夏县志》所引的《报应录》也有同样的说法。据它所说,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所画鹤也呈黄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
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1985年落成的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24层的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黄鹤楼

一楼

黄鹤楼古图

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2至5层的大厅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成为武汉的一个标志。
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像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二楼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以及节日。

三楼

黄鹤楼俯瞰武汉长江大桥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成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黄鹤楼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其他两大名楼分别是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

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它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正好迎合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登黄鹤楼,不仅仅获得愉快,更能使心灵与宇宙意象互渗互融,从而使心灵净化。这大约就是黄鹤楼美的魅力经风雨而不衰,与日月共长存原因之所在。与滕王阁、岳阳楼并列江南三大名楼。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二、八字父母坐喜用神的是孝顺父母长辈的八字八字中的父母宫也就是年柱如果坐的是日元的喜用神,就代表跟父母感情好,感情深,小时候受益与父母长辈,长大成家后也孝顺父母
  • 这些生活在收容所的动物现在急需食物、玩具和兽药,所有的这些都将是喀山红宝石 ❤️ 球迷可以提供给它们的一份很棒的新年礼物!这些生活在收容所的动物现在急需食物、玩
  •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不喜欢把大家当做粉丝,大家是因为作品而聚在一起的朋友,不存在谁高谁低~有人喜欢作品甚至因为作品而关注到我,我会很开心,有人不喜欢也完全无可厚
  • 就是在这段最青涩的年华里,陈奕迅和徐濠萦谈起了恋爱,当时他还没有现在的名气和资产。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段暗淡无光的日子,大多数的人是自己挨过。
  • ‭‮式模‬‬们都有它的所谓「能力范围」和该做的事情,就像‭‮弹炸‬‬或者犒赏,它们的‭‮力威‬‬强度‭‮在摆‬‬那,金星不‭‮能可‬‬是火星,阴不是阳,却又错纵
  • ? 网红鼻: 额头、山根、鼻梁过于高挺,基本处于同一高度甚至山根比眉头更高(现实生活中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做过的假鼻子)。
  • 今年有了戏剧新生活,觉得可能会抢不到晓晔老师的票了,但是八月份的时候一看到开了立马抢到哈哈哈哈!但是蛋糕我不爱 有点苦3⃣️东教楼是社恐猫猫聚集地:好多好多喵子
  • 只有这样的气派,小姐,才配你,我如沐的爱的代价也不应比这还低#轻氧轻燕燕窝白藜芦醇股东[超话]# 你真‮以的‬为团购​‎ ͏ 只能是几‮几十‬百的小生意❓可口可
  • 此月出生属狗人,能得父辈帮助,又有不少朋友贵人扶持,兄弟姐妹夫妻儿孙个个都出人头地,所以此月生的狗人,一生不需劳碌,都会获得锦衣美食,但是,此月生的属狗人,一生
  • #圆圆圆减肥饮食打卡# 10:20因为知道今天私家的瓶子蛋糕会收到,我从昨天下午吃完之后就没有进食了,吃了图1⃣️的量,最喜欢吃抹茶的,其次是生芝士凤梨。这里聚
  • 32.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美好,都是你努力后的惊喜33.不能输给月亮,我也要一直发光发亮6. 你会度过无数个寒冬 但你也会迎来种满小树的明媚春天7. 你总不能被预设
  • 众人平庸,你是人间星光。 万事浮沉,你是人间归途。
  • 通过方鸿渐身边遇到的4个女人,讲述了那个年代婚姻的现实,其实现代又何尝不是,自己喜欢的不一定是跟自己进入婚姻的那个人,经历过情商后结婚不过是过日子,爱不爱的不重
  • 而我自己通过演员培训后,现在会一点点分析和代入角色内心的潜台词了,看电影也会比之前舒服多了。三:林允现在不如刚开始演(美人鱼)那样漂亮了。
  • 让 1+1+1>3 泸州宜宾乐山“三港”整合走出上扬线 为整合港口资源,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外向型经济,2019年9月,四川省港投集团
  • 如果你觉得安于现状是你想要的,那选择安于现状的生活就会让你幸福和满足;如果不甘于平庸,那就选择一条改变、进取和奋斗的道路,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你一样会感到快乐。
  • 她当然清楚ssy存在的阴暗面,要不然不会在每次争吵负气时都能准确地打到那个痛点:高中吵架她说“我看错你了 我们不再是朋友了”(这里还有一个点,ssy一直以为是
  •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不喜欢把大家当做粉丝,大家是因为作品而聚在一起的朋友,不存在谁高谁低~有人喜欢作品甚至因为作品而关注到我,我会很开心,有人不喜欢也完全无可厚
  • 赴华人员增加1次核酸检测+7天自我闭环监测...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发布通知,调整了赴华人员检测的最新要求。为加强疫情防控,确保赴华旅客健康安全,根据国内有关规定
  • 贵州茅台酒(珍品)选择在此发布,首开茅台先河,成为第一个在“茅酒之源”发布的产品,体现了茅台对于“珍品”的重视,也让茅台的工业遗产群“文物活化”契合茅台紫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