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票是不是只要肯等就不会亏呢?
这是典型的认知偏差。
如果买股票等就能赚钱,等就不会吃亏,那我想所有股民都会赚钱了。

有时候你的等待,根本等不到赚钱,等到的反而是退市,亏的底裤都不剩。

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点,可以直接击穿这个幼稚的想法。

大盘指数如今仅有3200点,最高是6124点,说明很多个股离历史最高点,还有很远的距离,高点买入肯定不能赚到钱。

如果你非要理解为,从2007到2022年,15年的等待还是不足够漫长,再等几年,十几年,一定会重回6124,等待就能赚钱,那也只能是一个很傻的假设而已。

更重要的是,有一部分的股票,已经没有机会去等待新高了,因为已经退市了。

还有一些,已经跌去了90%以上,基本上也是很难翻盘了。

漫长的等待,不仅需要机会成本,还会损失更多的时间成本。

2007年,你投入了100万,等到2022年,终于通过等待回本了,还是100万,你觉得自己不亏吗?

2007年,把100万放入银行做长期的大额定存,年化收益4%的话,15年单利都有60%。

也就是说,100万,变成160万才是正常的。

另外,2007年的货币购买力,对比2022年,起码也差了3-4倍之多。

所以说,你等到的回本,等到的赚钱,其实从时间上来看,早就亏不少了。

止损,其实是一种高级的智慧,等待,其实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而被动的等待,其实是一种认知的偏差,因为已经把选择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接下来,围绕着坚决止损和坚定持有,做一个简单的情况分析。

从大逻辑来看。

坚决止损的原因,是认为股票还会进一步下跌。

坚定持有的原因,是认定股票早晚会继续上涨。

也就是说,认为只要等就可以赚钱的,属于后者,也就是第二种。

但是我们要明白,一只股票是否出现上涨,并不会根据一个散户的意志而决定,而是真金白银的资金去做出来的。

所以,买股票之后,如果出现下跌,到底是止损,还是坚定持有,一定要有判断依据。

从止损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明白这三点。

1、上涨逻辑生变,要坚决止损。

第一种要坚决止损的情况,其实就算上涨逻辑出现问题了。

如果你觉得它是题材炒作,现在题材受冷了,那就是上涨逻辑变了。

如果你认为是资金推动的上涨,现在资金大幅度出逃了,上涨逻辑也变了。

如果你是冲着业绩增长去的,那么业绩出现变化了,上涨逻辑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你是单纯的根据K线去判断的,那么当K线组合变化了,上涨逻辑也就不在了。

当上涨逻辑出现变化了,就代表原来的判断都有问题了,就要止损了。

这个时候不止损,即便股价上涨了,和你当初判断的上涨,也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有很多时候,误打误撞的运气,迷惑了你的双眼,让你沉浸在侥幸心理中,最终沦陷。

而当你缓过神来的时候,很有可能股价已经出现30%,甚至更大的跌幅。

这时候,可能连止损的勇气都没有了。

2、业绩突发爆雷,要坚决止损。

第二种情况,要坚决止损的,就是业绩爆雷。

别小看业绩爆雷,问题真的很严重。

业绩的问题,会影响一只股票的根基,影响资金的情绪。

业绩的爆雷,代表着这家上市公司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该止损一定得止损。

一个没有未来的股票,至少从对于资金吸引的方面来看,就无法吸引长线资金了。

这时候,仅有一些短线博傻的资金,愿意去在股票出现大幅度下跌后,去炒作。

这个大逻辑出现问题,就代表了大概率不会有炒作的机会,尽量选择止损出局,才是明智的选择。

况且现如今,全市场有4000多家个股,资金为什么要放弃绩优股,题材股,去选择爆雷个股呢?

从这个角度来讲,爆雷股就更不能碰了,一定要远离。

3、历史高位接盘,要坚决止损。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严格止损,叫做高位接盘。

如果你买股票的方式是追高,股价又在历史的顶点上,这时候一定要有止损的觉悟。

因为很简单,很多时候个股会出现超涨的情况。

超涨就是股价比起业绩,比起题材等,跑得太快了。

再好的股票,炒作得太贵了以后,都会面临风险。

资金不是傻子,愿意就在高位继续炒作,继续击鼓传花。

当资金开始倒戈,股价开始下跌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止损。

千万不要总想着短线做成长线,投机变成投资,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高位接盘,一旦发现顶部信号明显,也是要坚决止损离场的。

这就好像是一个深坑,而高位就是坑的顶部,还有深不见底的往下之路。

这三条大逻辑,是止损最主要的三大核心,一定要尽量想明白。

从持有的角度来看,我们同样要明白三点。

1、上涨逻辑仍在,要坚决持有。

与止损刚好相反,当你发现股票的上涨逻辑仍然在的时候,一定要坚定持有。

很多时候,主力资金在拉升之前,会进行一次洗盘,目标就是把散户的筹码洗干净。

这个时候,坚决持有就很重要了。

很多散户对于自己持有的股票,持有逻辑非常的不明确,也就无法坚定持有。

当股价出现短期的连续波动时,就会有恐惧,有抛售的冲动。

我们买入股票,一定是存在一个原因的,为什么买入。

当你想要卖出的时候,一定要问问,那个买入的原因还在不在,持有的理由还在不在。

但凡上涨逻辑依然存在,那么股价上涨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短期内资金可以影响一时,但长期来看,资金不可能一直胡乱地炒作股价。

根据上涨逻辑来持有股票,其实是那么多持有股票理由中,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2、上升通道仍在,要坚决持有。

第二种持股逻辑,其实是根据资金逻辑来的。

那就是股价如果长期处于上涨通道,或者是上涨趋势中,要坚决持有。

很多人不理解,所谓的上涨通道,并不是什么业绩决定的,而是资金决定的。

资金通过炒作,抛售,洗盘,再买入,这种方式周而复始地操控着股价的走势。

那每一次洗盘的低点,就成了上升通道的标志。

因为资金不会去放太多筹码给别的资金,会自己去抢回这部分的筹码,完成一个优秀的差价。

很多散户其实就是被短期利益迷惑了双眼,从而忘记了放长线钓大鱼。

上涨通道本身,可能会和一家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有关,因为业绩吸引资金。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庄股,刻意画图形,形成上升通道。

不过不论是哪一种,上升通道本身不容易被跌穿,因为资金要考虑长期的行情走势。

当股价还在上升通道中时,就应该坚定地持有。

如果上升通道确实出现破位,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止损。

3、估值区间合理,要坚决持有。

最后一条,其实最简单,就是根据估值区间,去判断个股是否值得持有。

把个股的历史动态市盈率作为一个衡量基准,找到该股票的市盈率区间。

可以这么理解,平均值以下的部分,可以理解为相对估值的合理区间。

而平均值上方,可以理解为炒作后的高估值风险区间。

如果你买的股票,本身估值区间就偏低,同时没有实质性的利空因素,那就应该坚定持有。

持有估值相对合理的股票,其实才有机会赚到钱。

估值较高的那部分,大部分都是被市场炒作起来的。

股票市场里有一句话,叫做”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一只股票的股价,最终都要回归到合理估值区间的。

止损和持有的三要素,其实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其实是决策权。

很多人不理解什么叫决策权,其实就是主动持有和被动持有。

在股市行情里,你主动持有股票的,叫做坚定看涨。

如果你是被动持有股票的,叫做厌恶损失,只想赚钱。

两者本身完全不一样。

前者可能在炒股中属于理智派,后者则是一窍不通的冤大头。

因为亏钱,被动持有股票的结果,其实就是漫长的等待,比拼的就是运气。

这种做法其实真的不好,会慢慢迷失自我。

因为你不知道当初自己为什么持有这只股票,你只知道在股票亏钱的情况下,不卖出就行了。

这种相对比较片面的被动持股,一旦通过运气解套了,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帮助。

买银行股能赚钱吗?

买得好就能赚钱,但买不好照样血亏。

那些质疑买银行股不赚钱的,我觉得完全有道理,因为事实上很多人买银行股确实没赚到钱。

这就好像,绝大多数的股民,炒股好多年,最后即便指数上涨了,自己最终还是没赚到钱。

之所以买银行股赚钱比较难,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最近几年不在行情的周期上。

先说大环境,最近几年确实不在银行股的投资周期上。

从2017年开始,整个银行股就一直没有在行情周期上,压根没有大资金青睐。

最近几年,银行股的总体估值每况愈下,主要原因是市场对于银行总体的未来情况,并不乐观。

虽说银行是最赚钱的企业,又是稳定的基石,大到不能倒。

但是银行股未来的增长,市场的地位等等,似乎都没有特别乐观的预期。

至少在当下的周期里,资金更乐意去追逐成长性更好的行业投资标的,而对于这些传统金融企业,并不感冒。

产业升级成了主旋律,而银行股就成了垫脚石。

行情糟糕的时候,银行股起到了维稳的作用,而行业不错的时候,银行股反而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严重地拖了后腿。

在市场资金的大周期没有变化之前,在大资金的投资逻辑没有明显改变之前,银行股真正意义上的行情,还要等很久。

第二,投资银行股的时间成本很高。

投资银行股的时间成本,其实是很高的。

很多投资者不懂什么叫投资的时间成本,其实就是投资的时间成本,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

比如,十年前我买了银行股,经过了10年,我一共赚了30%,这到底算不算挣到钱了。

很明显,这其实是没挣到钱,或者说是亏钱了。

因为你把钱存在银行里,选择5年期定存,存两次,十年后的收益,也是妥妥地超过30%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每年给到一部分的分红,真的是很值当的,也是很应该的。

否则,银行股的投资时间成本,真的是非常高的。

最近几年,连续的画心电图的四大行,三五年都在一个价格区间,即便看上去不亏钱,时间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作为一个相对长投资周期的股票品种,银行股肯定是不适合追求短期收益的投资者的。

而从长期投资的角度,也必须得考虑时间成本的因素,进行实际的收益测算。

第三,银行股的行情分化情况明显。

如果你研究过最近几年银行股的实际行情,你会发现冰天雪地,或者说是两极分化很明显。

处于金字塔顶层的银行,是最近几年崛起的部分商业银行。

诸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等等。

这部分银行最近几年收益很可观,复合的投资回报都超过20%,甚至有30%-40%。

处于金字塔中间的银行,是中规中矩的那些银行,诸如宇宙第一行的工商银行,其他几家四大行情况也是差不多少。

这部分银行股最近几年的收益很低,但好歹是正向的,徘徊在0-5%,可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处于金字塔底部的银行,最近几年投资者基本都是亏钱的,部分银行甚至出现了腰斩。

诸如无锡银行,青农商行,沪农商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等等,走势都不太乐观。

2017年后的5年时间内,这部分的银行给到投资者的回报,几乎都是负数。

这种行情分化的原因,其实也就是这部分的银行的业绩,分化得非常厉害。

一部分银行靠着互联网数字化和财富管理零售化的时代契机,脱颖而出,一部分银行靠着地方的扶持政策,突然奋起,而一部分则在上市后,无法兑现业绩的预期,还有一部分始终中规中矩的走着老路。

这种情况,预期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是银行股还会持续地分化。

第四,高位接盘银行的投资者众多。

最后一点,也是投资者自身的问题,对于股票的买点把握,往往存在问题。

即便是买入银行股,也是经常在高位进行接盘的。

因为在银行股没有任何动作的时候,市场是忽略银行股的,散户投资者也不会注意到银行股。

而当市场对于银行的关注度不断增加的时候,往往是行情已经起来了。

银行出现大行情的概率很低,所以上涨个20%,其实已经从低风险区域,进入高风险区域了。

很多投资者是看着银行好像是要启动了,然后进入了银行股做投资,结果都站在了阶段性的顶部。

再然后,就是漫长的时间换空间的旅程了。

银行股长期来看,除非踩雷了,否则套人的还真不多,但这个长周期,也就真的很长了。

所以,银行股不是不赚钱,而是买银行股的很多散户投资者,因为择时的问题,最终没赚到钱。
很多人好奇,国内最赚钱的企业,银行为什么越来越不值钱了?

市场不愿意给银行一个更高的估值,肯定是存在问题的,或者是深层次的原因。

其实,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以下几个原因。

1、银行的增长问题路在何方。

银行最近几年的增长,总体上来看,是非常乏力的。

业绩增长乏力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问题是整体的经济增速正在放缓。

最近几年,居民的消费力在疫情的影响下,明显下降,加上钱不好赚,存款的人就变多了,贷款的人反而变少了。

同时,不良贷款的比例,正在逐步地升高,这让银行还要计提大量的准备金来应对。

这些都是制约银行更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让银行在业绩上迟迟没有突破。

这个从业绩报表上,也会有所体现,部分的银行出现了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其实,银行也比较迫切地想要处理这个问题,但整个经济大环境,导致这个问题短期之内,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2、银行的社会定位终点在哪里。

其次,银行的定位决定了银行的地位,而银行的地位,也影响着银行的估值。

在经济发展初期,银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银行决定了整个经济的运转。

而到了经济发展的平缓期,银行的地位就从拉动经济发展,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慢慢地转向了稳定民生,保证总体民生经济的平稳。

如果说从前银行的定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而现在和未来的银行的定位,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支柱和基石都很重要,但是扮演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

支柱产业的估值,一定会比基石产业的要高很多。

当然,有一些言论说银行可能会是夕阳产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银行的地位本身,依然摆在那里,这一点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就可以预见。

银行是国家的金库,是人民的金库,是资金流转的重要场所,也就是整体经济的基石。

3、银行的房产贷款绑架问题如何减负。

银行的贷款问题,其实是资金不太愿意入场选择银行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其中,房地产的贷款,是银行最重要的隐患之一。

虽说这两年已经开始让房地产企业去降低负债杠杆了,但房地产的贷款风险,肯定不是短期内能够化解的。

银行其实在绞尽脑汁去解决这个问题,但问题在于银行如果不给房地产放贷,可能贷款都放不出去。

当你经常收到很多银行给额度放贷短信的时候,就会明白,当下的银行根本不愁揽储,想的就是怎么把钱给借出去,让钱流通起来。

这两年居民的总存款已经突破100万亿,但优质的贷款却越来越少。

随意的放贷,可能会导致坏账的滋生,可能进一步会拉低银行的业绩。

所以,当下的银行其实也是陷入两难的一个局面之中。

再加上接二连三的地产商爆雷,银行也只能勒紧裤腰带先平稳地度过这两年再说。

4、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如何解决。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到底如何解决。

其实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只不过银行的不良资产正越来越多,如果处置不好,很明显会影响银行的利润。

银行的不良资产有很多种,其中房地产是影响最大的,这个上一条已经说过了。

其次,银行对于企业的商业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即便是大到已经上市的企业,同样也会有风险,更别说那些小微企业了。

企业一旦无法还贷,结果就是一个双输的局面,银行打包抵押的资产,进入不良资产处置的流程,最终2-3折的价格出售,并且周期还会特别的长。

至于底层的个人信用贷,银行采取的方式也只能是拉黑征信,但这本质上解决不了贷款的坏账问题,最终还是得回到一个双输的局面。

不能说银行当下面临困境,但想要在短期内破局,进入新的增长阶段,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这也就决定了大资金不会大举进入银行股,因为没有一个炒作的理由。

#每日一道# 〖《度人经》与宋元道教〗

两宋时期,道教的斋醮科仪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斋醮科仪在北宋的变化主要是醮祭代替斋法成为科仪活动的主流,而南宋则鲜明地体现在各种新道法对传统道教斋醮科仪的影响。从共时性的角度来考察,伴随着斋醮仪式的变化,道教内部就“恪守古法”与“随俗行事”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并由此而形成了崇尚古典与随顺世法的两大流派。

以道教传世的经典来看,蒋叔舆、金允中可以说是维护经典与传统的代表,天心正法与天台东华派则有着强烈的征用世法的一面。新符箓派对斋醮科仪的创新,遭到了灵宝派中以维护经典与“古科”为己任者的批判。对于受箓与行法的关系,以恪守古法、维护经典为己任的灵宝派有自己的看法。

他们认为,道教的斋醮仪式历来是灵宝派之所长,按照传统的“三洞”学说,要行灵宝斋法必须受洞玄灵宝中盟箓,否则即为“不法”,即为“僭妄”,即为“越阶行事”,即所谓“灵宝为中乘之极品,正一而下诸法不得跨越灵宝”。然而,宋元时期,灵宝斋法的兴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一、《度人经》在道教仪式中的广泛使用

灵宝斋法是道教仪式传统的主流,灵宝斋法重《度人经》。两宋时期的新符箓派大都推崇《度人经》,称颂《度人经》在道法中的灵验。宋元之际盛行的混元法,始创于武昌的雷时中。混元法奉晋人路大安为祖师,其法即重《度人经》:

路祖师当晋时亲遇太上老君,授以此法,而是教专以《度人经》为主。师每化导世人及开度弟子,皆先令其精心诵经,各获果报。且尝论度人经旨,以开后学。其要在十回度人,非惟十遍可以度人,乃在平日修炼自己,以究返还之妙。

宋元之际蜀人廖守真所创的天心地司雷法亦推崇《度人经》。《道法会元》卷二四六《大心地司大法·法序》称:昔宗师廖真人(廖守真)修大洞法,诵《度人经》后真人得道,遍历江湖。

不仅如此,《度人经》的盛行与推崇甚至变革了大洞法。原本以存思身神为务的《大洞真经》也出现与《度人经》相互融合的现象。南宋之际,大洞法已经风行一时。南宋时期的《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和元朝卫琪的《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即是该法流传于世的体现。所谓《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即《大洞仙经》)乃是《大洞真经》的南宋传本,亦称梓潼文昌经本或者蜀本。此经据称是“更生永命天尊”(即文昌帝君)于南宋孝宗乾道戊子年(1168)初次降笔于鸾坛,宋理宗景定甲子年(1264)上德真君降坛校正。

《大洞真经》本为炼养之书,以诵咒思神为主,而《大洞仙经》却是除去《大洞真经》中的存真之法,效仿《度人经》,以济生度死、消灾延寿为归旨,强调设斋诵经,行斋醮仪式。卫琪在注释《大洞仙经》时,即时时强调要修诵《度人经》,方可受度飞升;同时,更结合新出仪式(如炼度仪)的宗旨来诠释《大洞仙经》。其认为作为“受炼司”的“南昌上宫”即为文昌,即所谓“《度人经》、南宫、南昌皆与此同”。

上清派本重《大洞真经》、《黄庭经》等经,以存神、服气等为内修之法,因此,在斋法上,六朝时期的上清斋乃是一种主要以个人内修为内容的斋仪。相对于“外斋”的灵宝斋法,上清斋被称为“内斋”,是“三箓七品”斋法之一种。显然,南宋之际出现的大洞法不仅与《大洞真经》的主旨相去甚远,更与六朝时期的上清斋法迥然有别,金允中所说的“将《度人经》中章句指为洞经者也”乃是十分精辟的断语。

二、《度人经》的符咒化与灵宝大法的兴盛

两宋时期,民间社会盛行念诵《度人经》的礼俗,在民众的信仰世界中,《度人经》具有奇异的效用。此外,《度人经》的符咒化,也是两宋时期道教斋醮仪式兴盛的重要表现。隋唐道教,呈现出了重义理的旨趣。两宋道教则大兴符咒法术。以《度人经》而言,唐代道士薛幽栖、李少微、成玄英等皆以重玄义理来注解此经。约成书于两宋之际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共六十一卷,仅卷一为《度人经》本文,余下的六十卷则是由本经衍生出的符箓咒术。其中,以《度人经》经文为根本,编造大量的神将吏兵、道法职司是当时新兴符箓派的惯常做法。

灵宝大法本以《度人经》为其本经,天台东华派据经文为编造道法符书,“以经中一句作一司”,“断章破句”编造出了二百多种的道法职司:切闻天真司于上境,鬼神主于幽冥,固非世人所可测。然而行持之士,亦须少达天地之正理,粗晓教法之源流,既不通古今,又不考经典,妄以己见测度,迷误后世,可不哀哉!台山灵宝法中又立修用仙曹品,以经中一句作一司,且如“不得拘留逼合鬼群”。

经中本意自谓应度之鬼,出离幽境,不得复行拘留,而逼合于鬼群之中,是承上文之义尔。却取以为《不得拘留司》、《逼合鬼群司》。乃断章破句,悉以为司。且有修用仙曹、施用仙曹、赫奕仙曹、三界所向仙曹等例。牵合诞妄,无所不至。而台山排联补缀,碍理极甚。

究道法职司之实质,乃是在明“尊卑等第”的基础上,用人世间的礼法来奉事天地神祇:

斋法之设,必有奏申关牒,悉如阳世之官府者。以事人之道事天地神祇也。所以寓诚也。是假我之有,以感通寂然不动之无也。然后见其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以明其不敢以上下神祇为无也。所以尽事人之道以事天地神祇也。故阐事之先,必请命于上天之主宰,与夫三界分治之真灵,曰府,曰司,曰宫,曰院,凡有关世人生死罪福之所,必一一月誊诚以闻,或奏或申或关或牒,又当随其尊卑等第为之。

随着道法职司的出现,道教斋醮仪式中也出现了大量借以“感通”神真“以达其忱”的“奏、申、关、牒”等文书。

显然,东华派所造之职司,以《度人经》经文为主要依据,以“经中一句为一司”,其目的仅仅是为道教斋醮仪式提供可以召请的神真与将吏,而《度人经》经文本身的“深机奥义”却处于次要的位置。通观两宋时期出现的派别不同的灵宝大法,以“经中一句为一司”编造仪式中使用的职司、将吏,比比皆是。其中,王升卿一系也属此列:“王升卿所编《灵宝大法》,考证甚多,其以经句为司处,亦有数条,失于删去,已为不当。”

随着天心正法、东华派等新道法对道教斋醮仪式中神将吏兵的改造,斋醮仪式中的用印制度也发生了变化。以道教的理念,法印是三界神灵职司威权的象征,行法用印,犹人间官署施行必用之官印:印者,信也。用者封物相什,亦执政者所持信也。《汉官仪》云:王侯曰玺,列侯至中二千石曰章,其余皆曰印,此世印也。隆古盛时,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故道之用,惟见于修真练本,以至轻举飞升。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凋晦,邪伪交驰,上下反复,于是出法,以救其敝,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故用印之义,近同世格,亦道运因时损益者也。

从东汉张天师开始,道教即有使用法印的传统,但是其数量不多,仅止乎“阳平治都功印”等少数几枚。晋宋之末,斋修方盛,文檄渐繁,于是在斋醮仪式中,印篆亦即法印便日见增多。以至于在后世的法师中,时常出现“玄奥不逮于古人,印篆百倍于前辈”的现象。撰造印记,增改旧法,为图利之端者,更是不胜枚举。天台东华派所增印篆尤甚。

东华派的“飞玄三气玉章印”、“三天太上印”、“道君玉印”、“九灵飞步章奏司”、“九灵飞步章奏印”都是古灵宝法中所没有的。按照灵宝古法,灵宝章奏之事,止用四印即可奏效:一切奏申符檄均用“灵宝大法司印”,“通章印”专以拜章,“黄神越章印”以备急切奏告,“神虎印”用于招魂旛,“或朱篆七玉女名于旛身,不用亦可”。仅此四印即可应世间行持之用,修二十七品之斋,设四十二等之醮,以祈天告地,设醮修斋,祷雨请晴,招魂摄鬼,治病考祟,拔亡救存。然而,东华派科仪大肆增加的法印,早已突破了古灵宝法的陈规,成为两宋时期灵宝派仪式颇为值得注意的现象。

天台东华派所编造的印章被金允中称为“名称失格”,东华派也被视为“科教中为异”者。这充分显示出了东华派灵宝大法与灵宝古法的差异,也显示出两宋时期诸家灵宝大法极强的创造力。

倘若仔细考之,东华派所增加的印篆却是有其内在逻辑的。新法箓的出现是法印大量产生的重要因素。杜达真所创的“玄灵璇玑府印”是吸收神霄派法箓的产物。行北斗醮受“北斗箓”是道教斋法的典式,宋宣和年间,宝箓宫开始传授“高上神霄元一六阳璇玑秘箓”这一阶新道法。所谓璇玑指的是中斗星宫,此法箓一出,即出现了行北斗醮受“高上神霄元一六阳璇玑秘箓”的状况。与之相应的,“玄灵璇玑府印”也取代了“灵宝大法司印”。

而混洞赤文印、灵书中篇印、八威龙文印、元始符命印、自然灵章印、敕制地祇印、历关诸天印、招集群仙印、普告三界印、严摄北鄷印、明检鬼营印等法印皆以《度人经》中四字为一印,“添一印字,凑分三行”。虽然灵宝古斋法本无以上印文,但是这亦不失为天台东华派对灵宝斋法的一种创新。

究其实,神霄雷法、天心正法等新出道法对灵宝斋法的影响是两宋时期道教大量编造职司、法印的根本原因。天心正法重“北极驱邪院印”。世间法师以“北极驱邪院”为仿效的对象,编造了“考召院”、“灵官院”等职司,并制成“考召院印”和“灵官院印”等印章。雷法盛行于世,也成为道教法印频繁增加的诱因:

天台续编灵宝法,新起“璇玑法”、“青玄左府法”,其类不一。前后所撰印篆,不计其数,难以备言。如天心法用“(北极)驱邪院印”,乃正一之枢要也。考召诸术,千途万派,莫不总乎驱邪院也。世乃厌其称名,常俗多易。“考召院”、“灵官院”之类极多,亦以其额为印。若雷法名称、印篆,迩来又其繁冗。殊不知,运雷霆于掌上,致风雨于目前,亦不必印多,而后可行也。

显而易见,“北极驱邪院印”可以总括诸阶考召法,行诸阶考召法只用“北极驱邪院印”即可,不必无端增衍“考召院”、“灵官院”诸印。金允中力图为道教的职司、法印制度正本清源,这一举动着实有维护道教斋醮仪式主流传统之义。然而,道教斋醮仪式主流传统的维护,并不是通过扼杀新法这一简单的途径能达到的,终究还必须借助“古典”与“世法”二者的辩证统一来实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听到哪里‮佛造‬塔,就‮用引‬佛经说造塔没‮功有‬德等,但他‮的们‬追随者还特‮多别‬,这‮是就‬众生的可怜‮以!现‮网在‬络上‮一有‬群人,对他人做好事一‮否
  • 【#北影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海霞周涛等参与北影播音专业招生#近日,北京电影学院2022年艺术类本科、高职招生考试顺利结束。【#北影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海
  • 【留言抽奖】3月28日,在大金成都体验厅的活动中,老师、嘉宾积极互动,讲述了非常多关于熊猫的故事,在老师的精彩讲述下,参加活动的大朋友小朋友们,都收获了满满的知
  • 我想与你许是有着前世的约定,不然今世万万人中就与你遇见了,这一遇,我想将会系着我们以后生生世世的情,那抹来自内心的情愫,穿越红尘的烟雨秋霜,风雪冬寒,无论在哪一
  • 即使每个病例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都更低,但当你将这个风险乘以一个非常大的感染数字时,你会得到一个相当大的死亡数字。当我们要看一个病在一定时期内对于全人群的影响、或者
  • 生活中有许多痛苦,我们无法回避,只有正确的,理智的去面对,这样烦恼也会少很多,生活中也要学会放弃,学会选择,学会理解,坦然的去面对生活,快乐自然多起来。我自己都
  • 恒力石化表示,在双碳政策允许的空间内,希望能适当放开对上游相关炼化、乙烯、煤化等节能优质项目和行业先进产能建设的审批,以进一步增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合理调整产业
  • 有啥用[笑cry][笑cry][笑cry][笑cry][笑cry][笑cry]可能是因为很久没有这样这么多人一起出去玩了玩的非常开心 但是同时又非常失落 其实我
  • #永远会怀念2018年的夏天#当然怀念啊,那年在大学参加了梦寐以求的省赛而且拿了第一名,也拿了很多奖学金。在近日的节目里,他自曝和女朋友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始谈恋爱
  • [送花花][小白菊]鹅黄绿和浅轻绿为春天带来了第一抹颜色,亲近欧亚湖畔的垂柳,仿佛置身大自然。让我们跟随欧亚色卡指南,在春日盛宴中,吟欢歌,赏春景。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即使遭遇了人间最大的不幸,能够解决一切困难的前提是--活着。承受是需要阅历和沉实的,参与也有需要勇气和激情。
  • 炼虚歌 [元]李道纯  为仙为佛与为儒,三教单传一个虚, 亘古亘今超越者,悉由虚里做工夫。  学仙虚静为丹旨,学佛潜虚禅已矣, 扣予学圣事如何?虚中无我明天
  • 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當地時間4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大家都知道俄方會如何回應:它將是對等的,會對雙邊關係造成毀滅性打擊。俄外交部副部長格魯什科5日回應
  • #世界一流#早前大阪的道路中少有南北走向的道路,1926年,大阪参考巴黎等欧洲城市,启动了御堂筋拓宽工程,将其打造为大阪最重要的一条南北向大街。如今,御堂筋沿线
  • 中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乌克兰公开承认了,实力摆在这里果然非同凡响!
  • #舆情快调查#【学苑广场雕塑因锈蚀严重被拆除,将重新设计景观】学苑广场中央的雕塑,见证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学子茁壮成长。“早些年,学苑广场的雕
  • 她声称,“我们认为,为了惩罚俄罗斯在乌行为,这是一个重要的代价。把个脉【病案分享】情绪致病,杀人无形#把个脉中医诊所# ​因为情绪低落抑郁,带来的身体内、外的变
  • 所以很多人都是筑基未固,便求还丹;形质未化,便求养胎,从而导致了种种的偏失:比如,有为功夫不够,根基不牢,基础不固,处处有漏(此处专言身漏)证量难以升华;还丹后
  • ”我相信我们都能努力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微光在宇宙中呼唤你的声音,能否被遥远的你听见。”我相信我们都能努力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微光在宇宙中呼唤你的声音,能否被遥远的
  • 说生活资料略较平常丰富,也许使一部分劳动者偷闲,那是无可置疑的,但若说大多数劳动者,都会因此怠于作业,或者说,一般人在吃得不好时,比吃得好时工作更好,在意志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