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里亏的钱,到底去哪了?
如果你到现在还不明白,股市里亏的钱到底去哪里了,那奉劝你尽量远离股市吧。

你把股市当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参与的人需要往市场里投钱,赚钱后可以把钱都拿走。

但市场还有另一派,他们则是拼命地从市场里取钱。

有人往市场里投钱,有人从市场里抽水,这一进一出,最终形成了股市,这样一个平衡的巨大蓄水池。

我们先看看资金的投入者,都有哪些。

所有的资金投入方,可以理解为扩大这个资金池的参与者。

这个市场之所以能越做越大,其实是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在往市场里冲。

如果笼统地做个归类,资金投入方式分为三种。

1、散户等个人投资者。

这里指的散户,就是个人投资者。

小到几千块,大到几千万,我们都把他笼统地称为散户投资者,专业术语叫做自然人投资者。

A股市场之所以那么的“繁荣“,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把功劳归给活跃市场的散户投资者。

如果单纯的按开户数来看,A股的散户投资者上亿,虽说活跃账户只有几千万,有一部分已经离开市场了,但大部分都曾经往市场里投入过资金。

A股的散户持仓比,2021年末,25.6万亿,占比市场36%。

要知道散户的筹码可都是真金白银从市场上买来的,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原始股。

也就是说,大众百姓对市场的投入已经高达25.6万亿,这个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这还不包括通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进入市场的散户资金。

这样的比例,与美股市场,仅有10%不到的散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正是因为散户的存在,A股市场的活跃度非常高,仙股很少。

当然,韭菜也是割了一茬又来一茬,导致很多专业的投资机构,都赚得盆满钵满。

2、专业投资机构。

专业的投资机构,这个相对比较宽泛一些。

可以这么理解,比如市场上我们熟知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社保基金,险资,游资,国家队等等,都可以归类到专业投资机构。

从席位上来看,有机构席位,还有固定的交易席位。

但是,专业投资机构的钱,其实也是散户的钱。

只有一部分的专业投资机构,才会用自有资金去做投资,其他的还是募集的投资者的钱。

比如公募基金,是大众的资金,私募基金,是高净值投资者的钱。

包括社保基金这种政府资金,本质上还都是大众的资金。

只不过这些散户的资金,已经机构化了,也就是把钱交给专业的人去管理,而不是杂乱无章地进行着操作。

专业的投资机构,优势在于资金体量足够大,可以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动向。

部分资金集中去介入一些个股,或者板块,还会对这些股票有决定性的影响。

专业机构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在往市场里投钱的,但如果遭遇到了市场危机,他们也会从市场里抽离,选择其他市场继续做投资。

3、上市公司分红。

可能绝大多数散户不太理解,或者说从来没想过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分红。

这个市场里,每年能够生钱的地方,其实不是股价的上涨,而是分红。

对于散户来说,似乎觉得每次分红就是自掏腰包的数字游戏。

但对于市场而言,分红是上市公司真金白银的付出,最终流入了投资者的账户里的。

而账户里的数字,其实都是“虚拟”的,因为你要抛售的时候,如果没人接盘,这个数字就没法变现。

每年数万亿的分红,是这个市场最真实的水分流入。

也正因为有分红,才让整个市场的资金会变得更充裕一些。

当然,相比较市场的抽水功能,这些分红有时候也会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或者说是杯水车薪。

4、大股东的回购和增持。

最后一种,补充市场资金流动性的方式,就是大股东的增持和回购。

相比大量的股东套现,这种情况其实不常见,也就是一些大体量的上市公司,容易抛出回购股份,增持股份的戏码,而用的钱大部分都是集团公司的钱。

真正愿意自掏腰包在股票市场上增持的企业控制人、高管,真的是寥寥无几。

但不可否认,大股东的回购是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去补充市场的流动性。

也是真真切切的往市场里砸了钱,虽说股价不一定会出现上涨。

接下来,我们看看市场里到底有哪些吸血鬼,在不断抽血。

所谓的抽血,其实就是不断地从市场里把资金剥离,让市场里的钱越来越少。

即便市场里的股票,市值都很高,但如果遭遇集体抛售,这部分市值也会因为接盘资金不足,而直接蒸发,被打回原形。

所以,这个市场如果没有资金接盘,再大的市值,再高的股价,也只是空中楼阁。

或许在散户眼里,资金的资金体量小,似乎每天都能成交。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散户的占比其实很高,远超我们自己想象中每天都能随意进出的体量。

市场中的资金,在不断地抽水过程中,流动性降低,引发了股价的下跌。

市场的抽水,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交易税收以及手续费佣金。

第一层抽水的,一定是平台,这一点毋庸置疑。

维持整个市场运转的证交所,会收取一定程度的印花税、过户费等手续费。

开户的券商也需要从整个交易过程中抽水,以养活自己。

大大小小的券商,每年数百亿的利润,都是从这个市场的交易中而来。

这部分的市场抽水看似不多,但实际上也并不少。

一年200万亿左右的成交量,即便只有万二左右的成本,一年下来也有四五百亿了。

当然,这些都是维持这个市场运作的必须,这就好像赌场里的庄家需要抽水,道理是一样的。

2、市场的IPO以及增发募集。

市场的第一大抽水机,其实是IPO,然后是各式各样的募集。

IPO我想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就是发新股。

新股的增发,会从市场中大量的抽水,单只新股少则数十亿,多则数百亿。

2020年,4800亿,2021年5400亿,IPO的抽水机不断的在整个市场里抽水。

但是IPO本身是健康的,因为没有IPO就代表新崛起的企业没有了募集通道,优秀的公司无法上市,市场就没法健康的发展。

除了IPO以外,定增、配股等,也都是市场抽水的主要方式。

有些人认为定增是定向募集,不存在直接向市场抽水,但定增解禁之后,市场还是要接盘这部分资金的。

所以,一个圈子绕回来,最终市场还是需要承接这些增发的股票对应的市值。

这是市场的功能,不接受也得接受,没有任何的办法,曾经股市一跌就停止IPO,来呵护市场的非常规做法,以后是不会再存在了。

3、大股东减持套现。

第三个市场抽水的主要来源,是那些套现离场的大股东们。

我们也别去骂这些大股东,因为人家也是遵循了游戏的规则,辛辛苦苦把公司拉扯大,然后转手卖掉,功成身退。

不是每个股东都热爱自己的公司,都希望长久地把事情做好的。

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是投资机构的股东,要套现离场,无可厚非。

市场本身也是给了这样的一个功能,公开发行,公开的退出,退出之前公开告知。

大股东的那些原始股,成本是相对较低的,有些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减持套现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

只能说每个人的追求完全不一样,有一些追求的就是套现走人。

但是套现的股份,总要有人接盘。

如果上市公司的质地不错,那么大宗交易让机构接盘的比较多,但如果没人愿意接盘,那只能让市场上的交易资金,也就是大部分的散户资金去接盘了。

每年大股东减持的总规模,至少也是数百亿起步,完全不容小觑。

但只要游戏规则允许,股东的减持无可厚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有不少个股在股东减持后,一路攀升的。

4、投机资金的撤离。

第四个从市场抽水的资金,是那些投机取巧的资金。

也就是短炒的资金,甚至是杠杆的资金。

有一些资金,就是趁着一波行情,入市捞块钱的,这部分资金就会顺势撤离。

即便是没有赚到钱,这部分资金也会按照自己定下的规矩,在该撤退的时候,按时撤退。

投机资金,是市场的助推器,或者说是席卷而来的热钱。

有人把他们当成市场的搅屎棍,但其实他们都是聪明的资金。

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危险,懂得顺势来打劫,也懂得及时撤退。

我们都曾经坐过电梯,但这部分资金几乎不会。

5、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还有一部分资金,其实是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这个可能新股民不懂,但是老股民都是懂的。

这个市场既然是一个财富的蓄水池,也就可能是一部分资金的提款机。

只不过这部分资金,乘风而来,踏浪而去,背后都是不可描述的利益关系。

具体的就不多说了,懂得自然懂。

每年数百亿,甚至是上千亿被这部分资金给抽走,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这个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大的资金池,浮盈浮亏只是个表面现象。

因为80万亿的市值背后,可能只有30-40万亿的资金来支撑,甚至是每天1万亿就能影响市场的走势。

这就好像楼市市值400多万亿,货币总量才200多万亿,是一个道理。

市场本身,是一场基于“价值”的资金博弈,至于价值到底是业绩,还是题材,还是仅仅是一个股票代码,并不重要。

作为普通的散户,如果能够看透市场的本质,搞懂市场的游戏规则,那么距离赚钱,就会更近一步。

但如果你始终弄不懂市场的底层逻辑,看不透市场的规律,那学费就还要交很多。

有哪些30岁才明白的人生真相[摊手]

社交:

1.成年人维持友情这种关系要付出的情绪成本,是很高的。(浮笙姑娘呐)

2.周国平说,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和错的人纠缠,只会把你拖入污浊的泥淖。不要与烂人烂事纠缠,因为你的好时光值得浪费在一切美好的事情上。(像天空一样)

3.人世间的常态并不是互相理解,而是相互误会。有坏的误会,亦有美好的误会。不仅误会别人,有时自己也误会自己。所以,他人对我们的错误看法,真的不必在意。 (寂地)

4.要善良。善良是不主动伤害别人。适宜的礼貌是善良,适时的看破不说破也是善良。聪明人很多,看透的人很多,不在乎别人的人很多,但是善良的人没有那么多。每个人都有需要安慰需要帮助需要鼓励的时候,热心比冷眼难很多。(刘晓猫)

5.不管以前多亲密,当分开之后,彼此的生活不再有交集,必然慢慢陌生,直到淡出生活。既然已无客观条件支持,如果分开之后仍保持为朋友,那确实很难得,“珍惜”和“在乎”是唯一的缘由。 (柳下风)

6.一位好人也可能失控做出千夫所指的事,一个人的行为可能基于当时的形势产生。勿去考验人性,对关系和事件的管理,应重在方法和预防。(柳下风)

7.在长者面前,不要以为能隐瞒一些东西,比如虚伪、卖弄和谎言,他们只是不想拆穿而已。每个人都在长大,都会长大,都会看清以前没看清的很多东西。(柳下风)

爱情:

1.相信爱情,相信婚姻。这和你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有些人运气好,很早就遇到相知相惜的人。就算你还未遇到,也不要气馁,要相信好事多磨。但你必须内心明白,你需要怎样的爱情与婚姻。也可以一边寻找,一边给自己定位,人活着需要不断尝试,那是生命意义的一部分。(easy容易的)

2.适合什么工作,什么样的伴侣,都是需要思考和规划的。最重要的不是对方优秀,而是与你的匹配度。最想要安安稳稳变化不大的生活,就进体制;最看重伴侣带的出去,拿得出手,就找帅的。确定了这些,今后就不要看到别人有而你没有的东西就眼红,因为每个人最需要的东西是不同的。(兔子军团主唱)

3.在情感中要耐心,大家都是孩子,都是第一次面对生活,不要把生活的不如意,怪罪在另一半身上。自己的生活,大多数问题还是出在自己。有问题就解决它,不好解决就慢慢解决,或者学会与之共存。生活就是像旧衣服,不要怕打补丁,也不要有思想洁癖,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即使是原则问题,也有把对方解决掉的方法。不用担心。(刘晓猫)

4.婚姻的本质是实现自我成长,互相照顾互相取悦很有必要,和你是男是女没关系,归根到底你得先是个人,是人就要合乎人性。别得到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理所应当,付出的时候就不说女性能抵半边天了。(吾行)

家庭:

1.当一个人要为更多人负责,承担更多责任,甚至为此要牺牲自己原有的权利时,是很难保持年轻感的。(浮笙姑娘呐)

2.放下那些心里的偏执和理想化,去以更柔软的方式,爱我所爱的人,过我想过的生活。(嘉倩)

3.每个人都有为了生活抛弃自尊的时候。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有一句台词:人真正变强大,不是因为守护着自尊心,而是为了爱的人抛开自尊心的时候。(案板上的鱼)

工作:

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行业工作是一种幸运,要好好珍惜。不在的话是一种常态,生存下去才能生活。不用太纠结于是否要即刻改变转行,可以考虑发展副业。然后凭借本领、坚持和爱,让它成为主业。没成为也没关系,很多真爱的事也确实适合做副业。(刘晓猫)

自我:

1.要对自己有要求,不要让自己放纵下去。放纵永远没有尽头,只会越来越“爽”,很容易就陷入了越来越难以挽回的局面。但对自己有要求,并不等于苛求。(浮笙姑娘呐)

2.之后,你越会发现,年轻时特别在意的很多优势,比如智商,口才,长相,学历等,越来越让位于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自律,耐心,持久的付出。

3.阅读是摆脱中年油腻的最好办法。中年油腻是烟火市井气息的具体表现。我是俗人,无法免俗,市井味道总会沾染,那也要一些其他的东西去中和,那就是阅读。什么都可以读,什么也都要读,不要只盯着小说看,散文、诗词、随笔、科普、哲学、美术都读一点。 (♫eric™)

4.运动是塑造自己健康心理的良方。

5.对一切事物保持好奇心。

6.一次把事情做对。30岁之后,时间就愈发显得珍贵了。你很少有机会让一切推翻重来。那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效率,这就叫一次把事情做对。

人生 :

1.相比于生死相隔的痛,一切失去但有办法失而复得的事情,都是能够承受的。(爱打盹的猫)

2.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换言之,倘若你做错1件事,你就可能需要做9件事去弥补它,追着错误跑你会越错越远。(像天空一样)

3.存在主义哲学家保罗.萨特曾经说过一句至理名言:他人即地狱。这话真的是一针见血,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失败,但却无法忍受别人的成功,因为那对于我们来说,才真正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如烟尘)

4.真正的长大,不是海啸狂风来势汹汹,不是地裂天崩措手不及,而是平凡世界里的琐事过后,无风无雨的一天,你突然抬头那一下忽然发现,爸爸的花儿落了,而你终于明白你的人生要怎么过,你的未来该怎么做,你该把你宝贵的温柔给谁的时候。(案板上的鱼)

5.完全不必惧怕30岁的到来,这个年龄阶段拥有的智慧和力量,超越之前的总和。而且心态向上的人,由于善于自我管理。相貌一定是比20几岁更好看的。无论你什么出身,更智慧的30几岁看少年的自己永远是“土气”的。

古人说“三十而立”,这个“立”就是立身之本,说白了就是“三观”。追求,想法,未来的能力,全写在脸上。跟是否妆容精致皮肤是否紧致头发多少一点关系也没有,有经验的人看眼神就知道一个人的状态,这种东西掩饰不了,也表演不出。

于是,30之后,我放下了所有自欺欺人的想法,就像王菲说的那句,“你要恍惚地面对这个世界,笔直地面对自己”。(裁缝阿普)#情感##青春恋一夏#

如果你到现在还不明白,股市里亏的钱到底去哪里了,那奉劝你尽量远离股市吧。

你把股市当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参与的人需要往市场里投钱,赚钱后可以把钱都拿走。

但市场还有另一派,他们则是拼命地从市场里取钱。

有人往市场里投钱,有人从市场里抽水,这一进一出,最终形成了股市,这样一个平衡的巨大蓄水池。

我们先看看资金的投入者,都有哪些。

所有的资金投入方,可以理解为扩大这个资金池的参与者。

这个市场之所以能越做越大,其实是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在往市场里冲。

如果笼统地做个归类,资金投入方式分为三种。

1、散户等个人投资者。

这里指的散户,就是个人投资者。

小到几千块,大到几千万,我们都把他笼统地称为散户投资者,专业术语叫做自然人投资者。

A股市场之所以那么的“繁荣“,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把功劳归给活跃市场的散户投资者。

如果单纯的按开户数来看,A股的散户投资者上亿,虽说活跃账户只有几千万,有一部分已经离开市场了,但大部分都曾经往市场里投入过资金。

A股的散户持仓比,2021年末,25.6万亿,占比市场36%。

要知道散户的筹码可都是真金白银从市场上买来的,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原始股。

也就是说,大众百姓对市场的投入已经高达25.6万亿,这个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这还不包括通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进入市场的散户资金。

这样的比例,与美股市场,仅有10%不到的散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正是因为散户的存在,A股市场的活跃度非常高,仙股很少。

当然,韭菜也是割了一茬又来一茬,导致很多专业的投资机构,都赚得盆满钵满。

2、专业投资机构。

专业的投资机构,这个相对比较宽泛一些。

可以这么理解,比如市场上我们熟知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社保基金,险资,游资,国家队等等,都可以归类到专业投资机构。

从席位上来看,有机构席位,还有固定的交易席位。

但是,专业投资机构的钱,其实也是散户的钱。

只有一部分的专业投资机构,才会用自有资金去做投资,其他的还是募集的投资者的钱。

比如公募基金,是大众的资金,私募基金,是高净值投资者的钱。

包括社保基金这种政府资金,本质上还都是大众的资金。

只不过这些散户的资金,已经机构化了,也就是把钱交给专业的人去管理,而不是杂乱无章地进行着操作。

专业的投资机构,优势在于资金体量足够大,可以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动向。

部分资金集中去介入一些个股,或者板块,还会对这些股票有决定性的影响。

专业机构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在往市场里投钱的,但如果遭遇到了市场危机,他们也会从市场里抽离,选择其他市场继续做投资。

3、上市公司分红。

可能绝大多数散户不太理解,或者说从来没想过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分红。

这个市场里,每年能够生钱的地方,其实不是股价的上涨,而是分红。

对于散户来说,似乎觉得每次分红就是自掏腰包的数字游戏。

但对于市场而言,分红是上市公司真金白银的付出,最终流入了投资者的账户里的。

而账户里的数字,其实都是“虚拟”的,因为你要抛售的时候,如果没人接盘,这个数字就没法变现。

每年数万亿的分红,是这个市场最真实的水分流入。

也正因为有分红,才让整个市场的资金会变得更充裕一些。

当然,相比较市场的抽水功能,这些分红有时候也会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或者说是杯水车薪。

4、大股东的回购和增持。

最后一种,补充市场资金流动性的方式,就是大股东的增持和回购。

相比大量的股东套现,这种情况其实不常见,也就是一些大体量的上市公司,容易抛出回购股份,增持股份的戏码,而用的钱大部分都是集团公司的钱。

真正愿意自掏腰包在股票市场上增持的企业控制人、高管,真的是寥寥无几。

但不可否认,大股东的回购是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去补充市场的流动性。

也是真真切切的往市场里砸了钱,虽说股价不一定会出现上涨。

接下来,我们看看市场里到底有哪些吸血鬼,在不断抽血。

所谓的抽血,其实就是不断地从市场里把资金剥离,让市场里的钱越来越少。

即便市场里的股票,市值都很高,但如果遭遇集体抛售,这部分市值也会因为接盘资金不足,而直接蒸发,被打回原形。

所以,这个市场如果没有资金接盘,再大的市值,再高的股价,也只是空中楼阁。

或许在散户眼里,资金的资金体量小,似乎每天都能成交。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散户的占比其实很高,远超我们自己想象中每天都能随意进出的体量。

市场中的资金,在不断地抽水过程中,流动性降低,引发了股价的下跌。

市场的抽水,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交易税收以及手续费佣金。

第一层抽水的,一定是平台,这一点毋庸置疑。

维持整个市场运转的证交所,会收取一定程度的印花税、过户费等手续费。

开户的券商也需要从整个交易过程中抽水,以养活自己。

大大小小的券商,每年数百亿的利润,都是从这个市场的交易中而来。

这部分的市场抽水看似不多,但实际上也并不少。

一年200万亿左右的成交量,即便只有万二左右的成本,一年下来也有四五百亿了。

当然,这些都是维持这个市场运作的必须,这就好像赌场里的庄家需要抽水,道理是一样的。

2、市场的IPO以及增发募集。

市场的第一大抽水机,其实是IPO,然后是各式各样的募集。

IPO我想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就是发新股。

新股的增发,会从市场中大量的抽水,单只新股少则数十亿,多则数百亿。

2020年,4800亿,2021年5400亿,IPO的抽水机不断的在整个市场里抽水。

但是IPO本身是健康的,因为没有IPO就代表新崛起的企业没有了募集通道,优秀的公司无法上市,市场就没法健康的发展。

除了IPO以外,定增、配股等,也都是市场抽水的主要方式。

有些人认为定增是定向募集,不存在直接向市场抽水,但定增解禁之后,市场还是要接盘这部分资金的。

所以,一个圈子绕回来,最终市场还是需要承接这些增发的股票对应的市值。

这是市场的功能,不接受也得接受,没有任何的办法,曾经股市一跌就停止IPO,来呵护市场的非常规做法,以后是不会再存在了。

3、大股东减持套现。

第三个市场抽水的主要来源,是那些套现离场的大股东们。

我们也别去骂这些大股东,因为人家也是遵循了游戏的规则,辛辛苦苦把公司拉扯大,然后转手卖掉,功成身退。

不是每个股东都热爱自己的公司,都希望长久地把事情做好的。

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是投资机构的股东,要套现离场,无可厚非。

市场本身也是给了这样的一个功能,公开发行,公开的退出,退出之前公开告知。

大股东的那些原始股,成本是相对较低的,有些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减持套现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

只能说每个人的追求完全不一样,有一些追求的就是套现走人。

但是套现的股份,总要有人接盘。

如果上市公司的质地不错,那么大宗交易让机构接盘的比较多,但如果没人愿意接盘,那只能让市场上的交易资金,也就是大部分的散户资金去接盘了。

每年大股东减持的总规模,至少也是数百亿起步,完全不容小觑。

但只要游戏规则允许,股东的减持无可厚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有不少个股在股东减持后,一路攀升的。

4、投机资金的撤离。

第四个从市场抽水的资金,是那些投机取巧的资金。

也就是短炒的资金,甚至是杠杆的资金。

有一些资金,就是趁着一波行情,入市捞块钱的,这部分资金就会顺势撤离。

即便是没有赚到钱,这部分资金也会按照自己定下的规矩,在该撤退的时候,按时撤退。

投机资金,是市场的助推器,或者说是席卷而来的热钱。

有人把他们当成市场的搅屎棍,但其实他们都是聪明的资金。

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危险,懂得顺势来打劫,也懂得及时撤退。

我们都曾经坐过电梯,但这部分资金几乎不会。

5、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还有一部分资金,其实是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这个可能新股民不懂,但是老股民都是懂的。

这个市场既然是一个财富的蓄水池,也就可能是一部分资金的提款机。

只不过这部分资金,乘风而来,踏浪而去,背后都是不可描述的利益关系。

具体的就不多说了,懂得自然懂。

每年数百亿,甚至是上千亿被这部分资金给抽走,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这个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大的资金池,浮盈浮亏只是个表面现象。

因为80万亿的市值背后,可能只有30-40万亿的资金来支撑,甚至是每天1万亿就能影响市场的走势。

这就好像楼市市值400多万亿,货币总量才200多万亿,是一个道理。

市场本身,是一场基于“价值”的资金博弈,至于价值到底是业绩,还是题材,还是仅仅是一个股票代码,并不重要。

作为普通的散户,如果能够看透市场的本质,搞懂市场的游戏规则,那么距离赚钱,就会更近一步。

但如果你始终弄不懂市场的底层逻辑,看不透市场的规律,那学费就还要交很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球迷又把希望寄托在带各省球王,消费孩子一刻不得闲的只肥其一家上都是太蠢2,赛前分析胜平负,赛后马后炮针对结果选择之前的一种分析,按他“大明白”的逻辑各国都会赢,
  • 家里出了事,我一下子明白人更重要,现在想起来之前因为成绩不好而大哭,和朋友吵架而伤心一切看来都很可笑,也没必要,大三了,还没看懂自己的规划和偏好,不喜欢的东西也
  • #U先试用[超话]# 就没有见过如此ex得cg售后[怒]我真是醉了,第一次遇到这种售后,昨晚发现漏了,还弄脏家里的地砖,然后找售后,说在吃饭,然后今早问售后,一
  • 天蝎♏️,其实很明白自身的优势,并且很会利用自己的优势,ta们堕入爱河的时候很清楚如何才能更好的hold你,分开的时候,ta们也很清楚你到底对ta有什么想法。与
  • 风景图完都存了编辑发朋友圈啦就不发这拉~纪念一下这段crush~#王心凌[超话]#虽然身在广州,但我心已经是在福建了[老师好]抢不到演唱会门票我真的会哭[苦涩]
  • སྟོན་པ་བླ་་མའི་སངས་རྒྱས་རིན་པོ་ཆེ། སྤྱོད་པ་བླ་མའི་དམ་ཞོས་རིན་པོ་ཆེ། འདྲེན་པ་བླ
  • #赵丽颖[超话]#zly#与赵丽颖同行十七载# zly#风雨敲窗十七载,红樱凤凰踏梦来# 追随光 我对你的爱意永远热烈真诚 #赵
  • 我不知道女孩子喜欢一个人是怎么样的,像我这样的,就是很想很想一直偷偷的看她,她和别的男生接触会很生气等等等,我被感动到时候记得最清的有三次,第一次喝白酒的时候,
  • 我真的很喜欢看他不戴耳饰的时候空出来的耳洞,有一种隐匿起来的叛逆,在现实生活中,总有老一辈觉得小孩子打耳洞是错的,但正是如此,作为爱豆身份的他,经常戴耳饰的他,
  • I enjoyed GUCCI EVENT w/ wearing a new itemsSmall shoulder bag is really in this
  •   “铁皮石斛成熟期大概需要三年,城固当地农户有丰富的药材种植经验,技术上我们会全力给予支持,但前期资金得先解决好。  ——机制保障促落地  漫步在新元村铁皮石
  • 我的后半生: 花儿开了(长篇自传体小小说第二十七部)第六十八章(珍惜每一个当下)作者/宝性如来光明能让黑暗开出圣洁的花一如黑暗中走来的我们我们珍惜光明赋予我们的
  • 重庆最美的Hello White瑜伽馆本以为如咖啡馆般的大露台、法式玻璃窗、精致的冷餐、带着香气的酒…已经让运动后的心情美不胜收了没想到 我又在此处邂逅了被海水
  • “静中,藏了一个争字,稳中,藏了一个急字,忍中,藏了一个刀字,忙中,藏了一个亡字,越想争,心越要静,越急,心越要稳,越忍,越要看清事态,越忙,越要照顾自己。 “
  • 抓住这个机会,带上您的团队,来象山一场充满活力和欢乐的团建之旅吧!在大海中感受风和浪的呼唤,团队成员们共同合作,掌握捕鱼技巧,期待丰收的时刻。
  • 踩着夕阳回家,散出了一背薄汗,虽然生活还是有很多烦烦与不安的事情,但是每周限定的观察人间环节,都能让我心情能够更轻松一些也很好啊#读书[超话]# 《人间烟火皆是
  • 好好学阅读理解看明白我写的是什么再说话确实你是要给我钱,也是我要请你的所以,就是我对你的善意,接受了从始至终我对你保持着对朋友的友好但是2月,截图我也发了你在我
  • 这妈妈的三观可真够正的,建议不要挽回了,你男朋友也根本没把你当回事,都已经跟你谈了还要去相亲,说明心里并不是那么爱你,就你这个条件,指定也能找到更好的,你们怎么
  •   无论是从各大平台铺天盖地的《爱你》还是那句魔性的“你一票,我一票,心凌80还唱跳”都预示着这位初代“甜心教主”迎来了她的事业转折点。”  自此,宁静成功Ho
  • 兵兵兵荒马乱的一个月,从一个校园出来,迈入另外一个校园,以后就不再是学生了…不能恣意而为,一言一行都要像个老师……可是上岸了也没那么开心,很惆怅诶[悲伤]做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