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类经一卷】

摄生类(一)


上古之人春秋百岁今时人半百而衰(《素问.上古天真论》O 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史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继神农氏而有天下,都轩辕之丘,以土德王,故号黄帝。神灵,聪明之至也,以质言。徇,顺也。齐,中正也。敦,厚大也。敏,感而遂通,不疾而速也。此节乃群臣纪圣德禀之异,发言之早。其方幼也,能顺而正;及其长也,既敦且敏。故其垂拱致治,教化大行。其于广制度以利天下,垂法象以教后世,自古帝王,无出其右者。成而登天,谓治功成,天年尽,在位百年,寿百十一岁而升遐也。凡人之死,魂归于天,今人云死为升天者,盖本诸此。世传黄帝后铸鼎于鼎湖之山,鼎成而白日升天者,似涉于诞。O徇,徐俊切。长,上声。)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内经》一书,乃黄帝与岐伯、鬼臾区、伯高、少师、少俞、雷公等六臣,平素讲求而成。六臣之中,惟岐伯之功独多,而爵位隆重,故尊称之为天师。)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上古,太古也。道,造化之名也,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者是也。法,取法也。天以阴阳而化生万物,人以阴阳荣养一身,阴阳之道,顺之则生,逆之则死,故知道者,必法于天地,和调于术数也。)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节饮食以养内,慎起居以养外,不妄作劳以保其天真,则形神俱全,故得尽其天年。天年者,天畀之全。百岁者,天年之概。去者,五脏俱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今时之人不然也,(不同于古也。)以酒为浆,(甘于酒也。)以妄为常,(肆乎行也。)醉以入房,(酒色并行也。)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生能生神,营卫一身,莫大乎此。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广成子曰: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已此之谓。)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持,执持也。御,统御也。不知持满,满必倾复。不时御神,神必外驰。)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快心事过,终必为殃,是逆于生乐也。起居无节,半百而衰,皆以斫丧精神,事事违道,故不能如上古之尽其天年也。老子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其今人之谓欤。O乐音洛。)

上古圣人之教下(《素问.上右天真论》O二)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此上古圣人之教民远害也。虚邪,谓风从冲后来者,主杀主害。故圣人之畏虚邪,如避矢石然,此治外之道也。O虚邪义详运气类三十五、六及疾病类四。O夫音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安静也。憺,朴素也。虚,湛然无物也。无,窅然莫测也。恬憺者,泊然不愿乎其外;虚无者,漠然无所动于中也。所以真气无不从,精神无不守,又何病之足虑哉?此治内之道也。又无为恬憺详义见阴阳类二。O恬音甜。憺音淡。窅音杳。)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志闲而无贪,何欲之有?心安而无虑,何惧之有?形劳而神逸,何倦之有?)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气得所养,则必从顺。惟其少欲,乃能从欲,故无所往而不遂。)故美其食,(精粗皆甘也。)任其服,(美恶随便也。)乐其俗,(与天和者,乐天之时;与人和者,乐人之俗也。)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高忘其贵,下安其分,两无相慕,皆归于朴,知止所以不殆也。)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嗜欲,人欲也。目者,精神之所注也。心神既朴,则嗜欲不能劳其目;目视不妄,则淫邪焉能感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无论愚智贤不肖,但有养于中,则无惧于物,故皆合养生之道矣。)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物不哀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圣人之道也,又何危焉?)

古有真人至人圣贤人(《素问.上古天真论》O三)

佛教名词浅释[蜡烛]南无阿弥陀佛[蜡烛]

[蜡烛]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统指一切时间。
[蜡烛]三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蜡烛]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为证入解脱境界所必须具备的三种宗教智慧。分别是由听闻、思惟、修禅定所形成的。)
[蜡烛]六度: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就是六个从烦恼此岸到觉悟彼岸的方法。)
[蜡烛]十二因缘: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也称十二缘起支,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其指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
[蜡烛]四圣谛:苦、集、灭、道。
(释迦牟尼佛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蜡烛]三毒:贪、瞋、痴。
(指一切痛苦的根源——贪为饿鬼之源,瞋为地狱之源,痴为畜生之源。)
[蜡烛]五毒心(五毒):贪、瞋、痴、慢、疑。
(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
[蜡烛]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佛教称人生八苦。)
[蜡烛]三皈依:也作皈依三宝。一皈依佛,二皈依法,三皈依僧。
(也可说为皈依:觉、正、净。一皈依觉,觉而不迷;二皈依正,正而不邪;三皈依净,净而不染。)
[蜡烛]三宝:在佛教中,称“佛、法、僧”为三宝。
信、愿、行:净土法门之宗要。
[蜡烛]四大:佛教所讲的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蜡烛]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蜡烛]三善道:佛教认为六道中,天道、阿修罗道、人道为三善道。
[蜡烛]三恶道:佛教认为六道中,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为三恶道。
[蜡烛]五行:金、木、水、火、土。
(是中国自古以来道学的一种系统观,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
[蜡烛]三学:戒、定、慧。
(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
[蜡烛]四圣道:即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佛道。
[蜡烛]十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
(佛教术语,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法界。分别是前六项称为六凡,后四项称为四圣,合称为六凡四圣。)
[蜡烛]五欲:佛教中指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欲望。
[蜡烛]六尘:佛教中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境界。
[蜡烛]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蜡烛]六触: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
[蜡烛]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其与六根、六尘,合称为十八界。)
[蜡烛]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
[蜡烛]十善业: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
[蜡烛]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蜡烛]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佛教四种广大的利他心。即为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起的四种心,又称四无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无量心解脱。)
[蜡烛]佛学四德:常、乐、我、净。
(指大涅槃的果德,又称涅槃四德。)
[蜡烛]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蜡烛]四念住:又称四念处。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二、受念处,观受是苦;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四、法念处,观法无我。
(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
[蜡烛]五种观想法:一、不净观;二、慈悲观;三、因缘观;四、界分别观;五、数息观。
[蜡烛]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中间是阿弥陀佛,左边观世音菩萨,右边大势至菩萨。
(此处的左和右是按照阿弥陀佛的左手边和右手边。)
[蜡烛]佛教中四大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蜡烛]三世诸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一切诸佛。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一般以燃灯佛代表过去诸佛,释迦牟尼佛代表现在诸佛,弥勒尊佛代表未来诸佛。
[蜡烛]六通:佛教名词,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蜡烛]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蜡烛]五浊:劫浊、众生浊、命浊、烦恼浊、见浊。
[蜡烛]三业:身业、口业、意业。(①身之孽业,杀、盗、淫;②口之孽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③意之孽业,贪、瞋、痴。)
[蜡烛]如来十号:佛有十种名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蜡烛]正法、像法、末法:佛虽然已不在这世间了,但是佛的法运还没有结束。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从佛入灭算起,佛灭度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第二个一千年是“像法”;第三个一千年以后,共有一万年的时间叫“末法”。现在是属于末法时期的第一个一千年,往后还有九千年。
[蜡烛]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蜡烛]带业往生:修行改变之后,带业往生讲的是这个人曾经造过业障,或者犯过罪。现在修行忏悔罪业,还有留下的业障痕迹,是一些很轻的业,而不是带着重业往生。
带业往生带的是你过去的已经抹去的旧业的痕迹,不是带新业,如果带新业能够到天上、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话,那就是乱因果。
[蜡烛]四种觉:始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
[蜡烛]无我:无我,就是没有我自己。无我有两种:人无我、法无我。
[蜡烛]念佛的四种方法: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1)持名:念佛的时候先要持名,在念经之前,一定要先讲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如何如何。
(2)观像:看着观世音菩萨的像念经,心里会纯洁。
(3)观想:脑子里观想观世音菩萨,但是观想很难,刚开始学佛念经的人,稍不留神很容易走火入魔。
(4)实相:实实在在看到的东西,也就是实实在在的,我不想任何东西,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什么都不往脑子想。实相的意思就是自然的,不往心里去的东西,不要用心去执著地想,我要看到观世音菩萨。
[蜡烛]十大行愿:①礼敬诸佛;②称赞如来;③广修供养;④忏悔业障;⑤随喜功德;⑥法物常转;⑦请佛住世;⑧常随佛学;⑨恒顺众生;⑩普皆回向。
[蜡烛]执著:我执、他执、法执。
[蜡烛]三身:法身、化身、报身。#大乘佛教[超话]#

佛教名词浅释[蜡烛]南无阿弥陀佛[蜡烛]

[蜡烛]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统指一切时间。
[蜡烛]三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蜡烛]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为证入解脱境界所必须具备的三种宗教智慧。分别是由听闻、思惟、修禅定所形成的。)
[蜡烛]六度: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就是六个从烦恼此岸到觉悟彼岸的方法。)
[蜡烛]十二因缘: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也称十二缘起支,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其指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
[蜡烛]四圣谛:苦、集、灭、道。
(释迦牟尼佛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蜡烛]三毒:贪、瞋、痴。
(指一切痛苦的根源——贪为饿鬼之源,瞋为地狱之源,痴为畜生之源。)
[蜡烛]五毒心(五毒):贪、瞋、痴、慢、疑。
(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
[蜡烛]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佛教称人生八苦。)
[蜡烛]三皈依:也作皈依三宝。一皈依佛,二皈依法,三皈依僧。
(也可说为皈依:觉、正、净。一皈依觉,觉而不迷;二皈依正,正而不邪;三皈依净,净而不染。)
[蜡烛]三宝:在佛教中,称“佛、法、僧”为三宝。
信、愿、行:净土法门之宗要。
[蜡烛]四大:佛教所讲的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蜡烛]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蜡烛]三善道:佛教认为六道中,天道、阿修罗道、人道为三善道。
[蜡烛]三恶道:佛教认为六道中,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为三恶道。
[蜡烛]五行:金、木、水、火、土。
(是中国自古以来道学的一种系统观,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
[蜡烛]三学:戒、定、慧。
(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
[蜡烛]四圣道:即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佛道。
[蜡烛]十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
(佛教术语,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法界。分别是前六项称为六凡,后四项称为四圣,合称为六凡四圣。)
[蜡烛]五欲:佛教中指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欲望。
[蜡烛]六尘:佛教中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境界。
[蜡烛]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蜡烛]六触: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
[蜡烛]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其与六根、六尘,合称为十八界。)
[蜡烛]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
[蜡烛]十善业: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
[蜡烛]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蜡烛]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佛教四种广大的利他心。即为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起的四种心,又称四无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无量心解脱。)
[蜡烛]佛学四德:常、乐、我、净。
(指大涅槃的果德,又称涅槃四德。)
[蜡烛]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蜡烛]四念住:又称四念处。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二、受念处,观受是苦;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四、法念处,观法无我。
(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
[蜡烛]五种观想法:一、不净观;二、慈悲观;三、因缘观;四、界分别观;五、数息观。
[蜡烛]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中间是阿弥陀佛,左边观世音菩萨,右边大势至菩萨。
(此处的左和右是按照阿弥陀佛的左手边和右手边。)
[蜡烛]佛教中四大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蜡烛]三世诸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一切诸佛。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一般以燃灯佛代表过去诸佛,释迦牟尼佛代表现在诸佛,弥勒尊佛代表未来诸佛。
[蜡烛]六通:佛教名词,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蜡烛]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蜡烛]五浊:劫浊、众生浊、命浊、烦恼浊、见浊。
[蜡烛]三业:身业、口业、意业。(①身之孽业,杀、盗、淫;②口之孽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③意之孽业,贪、瞋、痴。)
[蜡烛]如来十号:佛有十种名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蜡烛]正法、像法、末法:佛虽然已不在这世间了,但是佛的法运还没有结束。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从佛入灭算起,佛灭度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第二个一千年是“像法”;第三个一千年以后,共有一万年的时间叫“末法”。现在是属于末法时期的第一个一千年,往后还有九千年。
[蜡烛]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蜡烛]带业往生:修行改变之后,带业往生讲的是这个人曾经造过业障,或者犯过罪。现在修行忏悔罪业,还有留下的业障痕迹,是一些很轻的业,而不是带着重业往生。
带业往生带的是你过去的已经抹去的旧业的痕迹,不是带新业,如果带新业能够到天上、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话,那就是乱因果。
[蜡烛]四种觉:始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
[蜡烛]无我:无我,就是没有我自己。无我有两种:人无我、法无我。
[蜡烛]念佛的四种方法: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1)持名:念佛的时候先要持名,在念经之前,一定要先讲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如何如何。
(2)观像:看着观世音菩萨的像念经,心里会纯洁。
(3)观想:脑子里观想观世音菩萨,但是观想很难,刚开始学佛念经的人,稍不留神很容易走火入魔。
(4)实相:实实在在看到的东西,也就是实实在在的,我不想任何东西,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什么都不往脑子想。实相的意思就是自然的,不往心里去的东西,不要用心去执著地想,我要看到观世音菩萨。
[蜡烛]十大行愿:①礼敬诸佛;②称赞如来;③广修供养;④忏悔业障;⑤随喜功德;⑥法物常转;⑦请佛住世;⑧常随佛学;⑨恒顺众生;⑩普皆回向。
[蜡烛]执著:我执、他执、法执。
[蜡烛]三身:法身、化身、报身。[蜡烛][蜡烛][蜡烛]#大乘佛教[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电影结局往往和现实生活有着云泥之别,如今,大部分美国民众就算对拜登的执政能力有多不满,那也是仅仅停留在吐槽和抱怨上,不会对拜登及其政府造成任何实际性的伤害[摊
  • 我认为如果你在曼城踢那个位置,那么你会得到很多球,所以我会说左翼或八号位是我的首选位置。”“像我这样的进攻球员,哈兰德,福登,阿尔瓦雷斯和马赫雷斯,我认为我们都
  • #心灵# 对的人总要留到最后才能出现那样 太早遇见的都会因为年轻不懂事而弄丢吧 那就迟些遇见吧 你刚好成熟 而我刚好学会温柔吧 情窦初开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都有
  •   可惜,地上那货似乎没读懂空气,拱手恳求到:“既然如此,我对令妹一见倾心,还望殿下成全。  就在此时,突然有人蹦跶了出来,向李隆基请教到:“殿下,不知令妹可有
  • ”七月第一天,愿大家开心~[微笑][微风]#鹿晗# 阿拉伯数字7,是6与8之间的自然数,是奇数,是质数,汉字小写为七,大写为柒,英文则是seven。一周有7天,
  • 养肤隔离,底妆救星来了! 娜涟NALY光感隔离妆前乳提亮抗氧化水润,上过CCTV国货优品,对于这支隔离只能说始于颜值忠于才华,对混油皮又敏感的皮肤来说挑选底妆产
  • ——北川《城市如我》这是我的秘密后花园,希望你或许能看见,但也没奢望你能看见,大概率,你也看不见,想念一起吃过的大碗牛肉面,想念一起看过的每一场电影,想念和你跑
  • 你坚持贴,我是你身体骨病的克星。你坚持贴,我是你身体骨病的克星。
  • 但是也千万不要低情商的说致命伤,比如我这个人不正直啦,这个也是非常下头的!当你觉得自己又丑又穷,一无是处时,别绝望,因为至少你的判断还是对的。
  •   ▶️故友情深高适救急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秋,因裴冕被调离成都,杜甫一家的生活又难以为继了。在浔阳狱中,李白曾托人带信给高适,后来他虽保住了性命,但晚
  • 其实,根据《 佛像图鉴 》一书记载,历来大德高僧手持佛珠的姿势皆无定法,左手、右手、单手、双手、提高、垂下、平胸、齐膝,各种动作都有,但求其“ 方便 ”而已,所
  • 写俩字记录一下这两天先说一下这俩天天气吧,真是阳光明媚,万里超级大风,感觉一出门快要被刮飞的感觉,所以我很机智的就出去了一天,而且把这仅有的一天出门时间全都奉献
  • 我们这样一个现状,有的富豪却要给我们的敌人美国人捐款!老秦选择了儿女情长,他想要也就是儿女情长罢了比起生同寝死不同穴这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了吧堂主凯旋回京,凯旋却
  • 那么,处于人间的每个人,就肯定不是完美到冷漠的人,而是有烟火味在身的有思想的人。 27、总有些惊喜的际遇,比方说当我遇见你。
  • #新春打卡圣地#今天小朋友陪我去打了新冠疫苗第二剂中午去七彩吃了饭,小朋友全程超嗨,不断和隔壁桌的哥哥姐姐互动[笑cry](其实豆妈表示很尴尬,一天要拿自己的东
  • ——七律·但随缘今天又围观了那个淘里里和伊安彦的破店撕逼,就是有个人买个淡斑精华说是假的然后反正乱七八糟的去检测。让卖家分别喷在两张纸上对比味道(这招挺好用的,
  • 在这个可以点一首《好日子》的夜晚,再次感叹,百里屠苏和方兰生,木头脸少侠和聒噪小少爷在山寨的初遇[抱一抱]永远心动永远怀恋[赢牛奶]我先干了这杯屠苏酒。枯木逢春
  • 【白羊,狮子,射手】他们联系前任的时候并不会联系前任,原因很简单,他们太要面子了,哪怕思念到了极致,他们也要忍住不联系。【巨蟹,天蝎,双鱼】他们就算没那么账面前
  • 生活不会一直无忧无虑,苦难的日子也许会很长,但通通会熬过去的,所以请行动起来,为了理想去努力,勇敢点,去冒险,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因为你还年轻,遇到挫折、失败也
  • 等我老了我去看你,余生我陪你走,因为我想知道你过的好不好。 有缘无分的爱最无奈,你我明明相爱,却偏偏相遇太晚,碍于现实的残酷,生生错过了彼此,真的好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