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陵动态# 我县举办燃气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6月28日,在全国第21个#安全生产月# 来临之际,县住建局联合县应急局、消防救援大队、新奥燃气公司、大桥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在全椒县太平文化广场举办“全椒县安全生产月燃气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观摩会”。全县燃气企业代表、物业企业代表、送气工代表等60多人参加观摩会。

会上,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吴自忠通报了近期全国发生的燃气事故,作了安全生产讲话,县住建局党组成员张家桂就安全生产对各企业负责人提出了具体要求。

活动现场,燃气企业向参会代表们介绍了燃气报警器的种类、性能和使用方法,让大家认识到安装使用燃气报警器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消防救援大队的同志向参会人员普及了消防安全知识,通过现场示范演练的方式,讲解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灭火技巧,加深了参会人员印象。

这次身临其境的演练让大家感受深刻,受益颇深,不仅提高了大家安全意识,还为处置以后可能遇到险情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应急演练#

#陕耀•网络公益我行动# 【夏日送清凉!价值4.2万余元爱心物资捐给200余位环卫工】近日持续高温,6月21日,陕建十一建集团联合咸阳经开区管委会为承建的秦创原临空智港项目周边一线200余名环卫工、保安等送上降温防暑物品。

咸阳经开区秦创原临空智港项目是咸阳市重点项目,突出临空经济首位产业地位,着眼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引进和培育总部经济、“专精特新”、航空制造等主导产业,精心打造集生产研发、路演展示、商务办公、生活配套为一体的双碳型、智能化、数字化产业园区。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过20亿元,税收1.6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将助推临空经济带发展。

该项目总投资15.82亿元,建设周期24个月,亩均投资729万元,总建筑面积25.6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综合服务中心、高端研发中心、科技转化中心、路演展示中心、企业孵化中心等‘五个中心’科创载体。

慰问现场,志愿者嘱咐一线环卫工、安保人员做好高温防范,注意休息。为他们送上大米、食用油、饮料、洗漱包、防暑降温药品等物资,希望他们度过安全、健康、清凉的夏季。此次慰问,共为经开区一线环卫工、安保人员送去米、油、冰红茶、洗漱用品共计200余份价值约4.2万余元,9名志愿者参与送清凉活动。

#甘肃身边事# 【唤醒500万亩“休眠地”——甘肃撂荒地整治调查】

受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想办法破解难题。在甘肃,这也不是件小事。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这些“休眠”的土地该如何被唤醒?怎样挖掘耕地保供潜力?经济日报记者深入甘肃多地田间地头,走访了解整治复耕情况。

  近年来,耕地撂荒现象在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出现,引发关注。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推动将统筹利用撂荒地情况纳入考核指标,层层压实责任,有效遏制耕地撂荒。

  该指导意见实施一年多来,成效如何?经济日报记者日前深入甘肃采访了解到,根据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共有耕地7814.21万亩,其中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2020年到2021年,全省已整治撂荒地350万亩,目前还有约200万亩需要整治。“我们把统筹利用好撂荒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剩余200万亩撂荒地全部整治到位。”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说。

  综合改造建高标准农田

  沿着一条平整的机耕道,开车盘旋而上到山顶,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百页村党支部书记陈明放眼望着周边层层梯田,感慨地说:“以前要是有这么好的地,咱也不会把地撂荒了。”

  陈明站的这块地方,以前只有“几处坨坨地”。即便是村里一些整修好的梯田,也因面积狭窄,被当地群众称为“皮条田”。在百页村7800多亩耕地中,由于基础条件不好,一度产生了2100亩撂荒地。陈明告诉记者,“以前田间道路不好走,大机器上不来,全靠人种人收,还要看天吃饭,没多少收益,很多人就出门打工了”。

  去年9月份,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百页村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建成了4750亩高标准农田,2100亩撂荒地也全部得以整治。5月份,正是陇中旱作农业区种植荞麦、马铃薯的季节,在百页村新修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户操作农业机械正在抢抓农时种植。

  陈明告诉记者,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他们打破原有村社界线、地埂界线,将原先的“皮条田”采取“二合一”“三合一”的办法进行合并,建成了田面宽度在11米以上的“大块田”。部分“大块田”最宽田面达到30米,最大面积达到30亩,并且鼓励实施高标准农田后群众就近兑换,基本实现了“一户一台地”的目标,让产业集约发展有了基础支撑。

  同时,百页村还通过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配套5.5米宽的生产路9.4公里,在每块田间地头新修3.5米宽的机耕路18.6公里,将“畜力田”变成了“机耕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为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从甘肃各地区撂荒地摸排情况及调研情况看,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是撂荒重要原因之一,全省中低产田比例超过70%,受自然因素、资金等约束,设施不完善、资源利用率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此外,甘肃省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也造成一些耕地被动撂荒。

  为此,甘肃把具备条件的撂荒地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推动撂荒地开发利用。定西市安定区、白银市会宁县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粮食基地建设结合,建成玉米、小麦、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标准化基地。

  西巩驿镇干部马利民告诉记者,他们按照“田路渠统筹规划、梁沟坡综合治理”的原则,整流域、整山系、整乡镇推进,配套建设了砂化生产路、田间机耕路和排水边沟、涵管等设施,并在高标准农田流域栽植行道树10公里,通过挖反坡和鱼鳞坑等办法防治水土流失,既增强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也提升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会宁县河畔镇任半岔村属于典型的干旱山区,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21年当地引进了一家企业,对全村3.2万亩耕地一次性流转,并承揽建设上水工程,打造“旱变水”水肥一体化高标准梯田项目。

  “通过对现有山坡地进行平整改造,平均宽度达到30米以上,符合机械化耕作需要,并全部配套高效节水田间管网,采用滴灌方式。”河畔镇党委书记王卓见说,坡改梯、旱变水,玉米、马铃薯两类粮食作物亩均产量由原来的800斤、2000斤增长至2000斤、8000斤,原来的单户种植变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发展模式也由传统农业变为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真金白银鼓励复垦种粮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种地积极性,是造成土地撂荒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区农民每种1亩小麦,用于种子、化肥、耕地、收割等方面的成本约需265元,人工投入约需300元,一般仅能产出小麦500斤,亩均纯收益不到200元;种植1亩玉米,除去农资、人工成本,亩均收益也只有500多元。

  为此,甘肃省将撂荒地整治与建设粮食基地相结合,通过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耕地轮作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粮食生产,使撂荒地整治逐步成为拓展粮食生产空间的有效途径。

  5月中旬,在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肖川村,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从土地平整、深松到覆膜、播种、施肥一气呵成。

  “如今,大多数撂荒地都分布在丘陵山地。这些机械都是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机型,可以更好地解放劳动力,用机械种植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在耕种现场,甘肃省农机推广总站技术人员白利杰指着一台机器告诉记者,这是旋耕施肥起垄喷药铺管铺膜联合作业机,1个小时就能完成人工近两个月的工作。

  “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确保粮食安全加快撂荒地整治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整治原则、整治措施和激励政策,对复耕后种植马铃薯1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元;对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兜底复耕的,每亩补助80元。目前,在安定区摸排出的4.71万亩撂荒地中,已完成整治3.6万亩。”安定区区长贾文举说。

  针对种粮比较效益低,以及今年化肥、柴油等农资大幅涨价等不利因素,甘肃各级部门加大了补贴力度。春播前,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下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购置补贴等到户扶持粮食生产资金34.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近期又安排下达地膜回收利用、耕地轮作和小麦“一喷三防”等扶持粮食生产发展资金4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

  记者还了解到,甘肃各市县也结合实际制定了鼓励粮食生产的激励办法,调动了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其中,酒泉市财政拿出1500万元扶持小麦种植,白银市财政拿出750万元支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会宁县、凉州区、环县、秦安县、成县等县区财政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安排资金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行累加补贴,确保每亩补贴资金达到300元以上……

  在政策补贴引导下,甘肃各地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形成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让“荒地变良田、良田变粮田”。

  走进会宁县韩家集镇云台山村复耕后的撂荒地,在采用“两膜4行玉米+两膜6行大豆”种植模式的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里,玉米和大豆已经冒出嫩芽。

  “我们按照村庄附近、土地上等的原则,对片区内规模养殖户和有种地需求农户未流转形成的插花地,通过置换调整集中连片,既保证了农户有地种、种好地,又使企业能连片、好发展。”韩家集镇党委书记南小强说,目前,已在云台山村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00亩,玉米一穴双株,每亩约3500株;大豆一穴2粒至4粒,每亩约1万株,通过发挥边行效应,可以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的目标。

  利益联结实现规模经营

  会宁县柴家门镇樊郭村有户籍人口1700多人,但常住在村里的只有500多人,由于缺少劳动力,多年来形成了8200亩撂荒地。

  “我们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了8200亩撂荒地的整治,新修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耕作条件显著改善,农业机械化率可以达到100%。”樊郭村党支部书记田旭东此前曾有顾虑,“如果不想办法找到种植主体,这些高标准农田虽然条件好,但是也会面临‘谁来种’的问题。”

  为彻底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樊郭村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复耕土地。今年春耕,1万亩高标准农田里种上了小麦、全膜玉米、大豆、马铃薯和荞麦各2000亩,全部由合作社负责种植。

  调查显示,当前甘肃省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水平仍然较低,流转土地占农户承包地的2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折射出,小而散的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为此,甘肃一些县区通过撂荒地整治,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的路径。

  在甘肃崇信县,通过“农户自主复耕、实施项目整治、公司大户流转、远程托管种植、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种”等多种形式,当地唤醒了沉睡的耕地资源,推动了农业高效化、产业化发展。

  “我们村两委通过对全村土地撂荒情况全面摸排发现,全村共有398亩撂荒地。”崇信县新窑镇宰相村党支部书记赵孝魁说,“今年我们动员大家复垦撂荒地86亩,同时村合作社又以‘基本租金+收益分红’的方式租赁群众撂荒地312亩,种植了玉米、高丹草、万寿菊等经济作物,仅撂荒地治理一项,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卜拉村则将撂荒地整治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将农户无力耕种的撂荒地,流转后由村集体统耕统种。“3000亩撂荒地,村集体就流转了2600亩,全程机械化作业,并创建了1500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标准示范基地。”毛卜拉村党支部书记许顺强说,村集体流转撂荒地每亩给农民100元,还有几十名村民到村集体务工,每人每天100多元。这样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村集体也壮大了。

  今年以来,甘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对未耕种耕地边排查边整治,继续通过农户自种和亲友代种、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经营主体代耕代种等多种途径推进撂荒地整治。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撂荒地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导农户将撂荒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集中整治,盘活弃耕土地、实现荒地变良田,同时有效满足了经营主体生产用地需求。”会宁县委书记刘正祥认为,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对辖区内的撂荒地实施统一整治,规模化开发利用,不仅解决了撂荒地整治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等问题,还实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

  会宁县会师镇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利用千头养猪场堆沤的粪肥,集中流转撂荒地种植马铃薯、小麦和小杂粮,在7个村完成撂荒地整治8326亩,探索形成了合作社与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我们对全镇所有撂荒地集中翻耕整治,整治后农户自愿种植的每亩收取机耕费30元,不愿种植的全部由合作社流转种植。”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德明说,合作社流转后,第一年免费种植;第二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40元,其中农户30元、村集体10元;第三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50元,其中农户40元、村集体仍为10元,既完成了撂荒地的整治,又增加了农民、村集体和合作社收入,实现了多赢。

  “在工作实践中,甘肃探索出了以村级集体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的做法,真正起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整治撂荒地、保粮食生产‘一石三鸟’的作用。”李旺泽说。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回家速度烧饭,半小时洗菜到烧好两个菜‍周二去见academic advisor的时候,已经是坦然了,他建议我late drop,no one will care
  • 这对夫妻的故事告诉我们,婚姻之路并不平坦,但只要互相尊重、包容,就一定能走向幸福的彼岸。倘若一个女人做不到宽容、尊重和共同努力,即使离婚,她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
  • 桂瑞➕奇文➕熙铭我都磕但❗CP数据只做桂瑞单人数据只做张函瑞 张桂源 会端水(不多但尽力)关于【杨桂】。#小飞侠互粉[超话]#诚意互粉,只牵唯虾剧虾,会查主页(
  • 其实我现在还是不怎么爱看be,这篇文如果要he也不算强行,然而作者手下不肯留情,作为读者也只能扼腕叹息了[泪]另外还关注到一个小细节,文里说练成芙蓉心经后会变成
  • 我明显感觉到我呼吸加促 一下很紧张 拉着狗就跑了 一边跑一边回头看她 看着像四五十岁 是来旅游的事后想想还是很害怕1.当时走在路上也还有两三个人 她为什么偏偏
  • ——《东邪西毒》#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日行一善# 生命中总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面对选择,总是会有犹豫也会有彷徨,但是无论是做
  • #任嘉伦[超话]#我爱你忍辱负重,我敬你内心的纯净,爱就爱了,当你笑了,我随你一起,当你恨了,我止不住的心疼,当你累了,多想小慈就能出现,当你独自在桃花林下昏死
  • 讲好法院故事、传播法治声音。2024年4月12日,我院法官助理赵鹏在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准格尔旗人民法院承办的2024年第一季度“听我断案”故事汇决赛中
  • (呷哺以前也有的,后来偏偏没了蘑菇酱啊啊啊啊啊啊心痛)又去ktv了,我这人唱歌纯靠感情,但就是愿意嗷嗷,感觉很解压,这个ktv没有立麦,但是它真的好大!最后一天
  • 周三,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没有周末的喧嚣,没有周一的忙碌,它就像是一段静谧的插曲,让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感悟生活的美好。不要总是把每一个人都想成那种势利
  • 备忘录:商络转债:最后交易日4月19日贵轮转债:最后交易日4月19日本文仅为本人复盘记录,不作操作建议。在网上面大家给他定义差不多就是“喝白茶的老大哥”虽然我个
  • 又到什么殿,走不动步行登山道了,看到全是梯坎,就走马路,结果这个烂导航,一直说离南天门只有一公里,每次重新定位都是一公里,而且雾气大,又很湿,好不容易到南天门,
  • 宋国强那天说的话,宋澄琳就知道,宋家是靠不住的了,她的未来,只有靠自己,把身体养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哪怕孩子哭得再厉害,她也不为所动,她知道,只要她动了一次
  • 当然了,现在我是痛并快乐着,我不知道你给的答案是什么,我尊重你的决定,如果不接受还是会有点可惜,我也从来不相信天意或者什么,你应该看了我几年前在网易发的,世间哪
  • 起因是他知道漫画家的报酬在当时非常高 每份原稿能达到一万日元 加上有一次他乘坐电车 看到车上有份漫画家遗落的手稿 看了眼想着这什么水平 我也能画一开始,鸟
  • #种地吧[超话]#近期ch内出现了多条关于对线下公开或者✈️、等人流密集地出现一些不理智行为的声讨和谴责,在此大超想再次声明:超话内一直对✈️、等接送图频和推搡
  • 其次,信访负责人满勇在处理意见中将我合理合法的上访行为定性为:“无理取闹,无视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没有事实依据恶意上访”满勇此举明显是在打击报复信访职工、公开截
  • 由于我的身体还在恢复过程中,现在的状况依旧无法支持我长时间久坐画画,《难哄》漫画是我非常喜欢也付出过心血的作品,一直以来很感谢大家的喜欢和支持,但因为身体原因,
  • 晚上和姐姐说了考试,姐姐让我上一个很高很高的高度,和姐姐说了考试睡着了,抄别人的全错了(早知道不该抄)姐姐直接拉我谈谈,低气压压得我题做不下去一个,姐姐和我说了
  • 这几天可以完整拉出大白心了这个dirty不太好喝奶不够厚日本姐天天在这利用上班时间煮饭…其实味道蛮大的这个贵货什么猪扒挺好吃的但是巨贵有点德不配位的感觉 而且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