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在楞严经讲座(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参“谁为爱乐”的谁。谁就是那个拖着必坏的死尸的充满妄心爱得死去活来的“谁”。将爱乐之心当作真心,其实是缘于外尘的六识妄心。

经文: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释义: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最初“发心”出家,是“缘于如来”的“三十二相”,那时,你是以(“将”)“何”而能有“所见”?(】意思是说:【你是用什么来见的?)又,你在见了之后,“谁为”能生“爱”与“乐”者?“阿难白佛言:世尊”,我“如是”之“爱乐”的产生,是“用我”的“心”与“目”:】心与目。【“由”于用我的“目”而得“观见如来胜”妙之 “相”,因此我“心”才“生”出“爱乐”;由此之 “故我”即“发心愿舍”弃“生死”,而从佛学道。】

讲解:
【“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就是【以如来三十二相为】攀【缘。】所以,阿难因为看到佛的相好出家。因此,比丘如果现庄严相,也可以度众生;现威仪相也能度众生,因此,比丘要重视威仪。
【“将何所见”:“将”,】就是【用,以。你是以什么来看,而能有所见?换言之,即】(也就是说)【是问“谁见”?这个“谁”与】(跟)我们平常参禅的人说【“念佛】的人【是谁?”“拖】着【死尸的是谁?”相同。】这个都是禅宗的。为什么要这样问呢?念佛的人是谁?最重要就是打破那个无始无明,禅宗最重要的,就是要打破无始无明,也就是卡到一层深层的执着意识,所以,就要参:念佛的人是谁?本来无可念,也无所念,为什么我们现在在念佛?所以,这一句话其实就是要检视你是用什么心?是用真心?真心无所念,无所不念。还是用妄心 ?妄心虽然也是能念,但是,变成有能念跟所念,这个变成一种虚妄,不实在的意识型态。拖着死尸的是谁?也就是说:你每天跟着这个色身,我们每天跟着这个色身在一起;可是,我们有没有很清楚的认识这个色身?这个色身死了,会烂、会长虫、会发臭、会流这个尸臭,我们一直这样执着、贪婪、愤怒、攻击、伤害、排斥,都存在!那么,我们参参看,每天拖着这个一定会死的,现在活得等同尸体,我们现在活得等同尸体!为什么?因为万法都是败坏之相。简单讲:换另外一个角度说,你就明明知道,你这个色身会死,为什么我们这么烦恼?我们到底在忙什么?在苦恼什么?在贪婪和执着什么?到底为什么?好!研究到最后就是无知;探讨到最后就是无明。所以,禅宗的每一个公案,都是叫你见性;每一个公案,都是叫你破无始无明。所以,拖着死尸的是谁?你为什么那么爱乐这个假相、这个色身?而难割难舍,是为什么?这个就是苦的来源了,苦!
【“谁为爱乐”:谁为能生爱乐?亦即】(也就是)【:谁爱?谁乐?这个“谁”,亦与上条同。】跟上面参是一样的。
【“如是爱乐用我心目”:“如是”,】就是【这样。这样的爱乐之产生,是用我的心和眼。

......
【这一节最主要的,就是在问一个“谁?”这是一切参究中最深最难的课题之一。】因为佛法不是符号、不是观念,落入一个我执,符号、观念就会产生。【这个“谁”,就是“能所”的“能”。又,于】(在)【此节中,阿难过在何处?阿难错将肉眼当作是“能见者”,而将爱乐之心当作真是他的心,而不知那是缘于外尘的六识妄心;】而一切众生都是如此。所以,诸法如幻的意思是说:你不要被境界牵着走,那不是实在的,众生爱得死去活来,大悟的人一看,就是一堆骨灰啊!

#禅海蠡测#《楞严经》开始“七处征心,八还辨见”,佛与阿难的对话,问“心”在哪里?往返讨论了七点,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然后佛告诉阿难,心在哪里。…… 至于“八还辨见”,还是讲见地,到后面才讲到修证功夫的路子,佛把最高的秘密都讲出来了。所以,我们天天带着《楞严经》,没把它看懂,修行不上路,很可惜的,也辜负了佛恩。 现在举一个“八还辨见”的例子,《楞严经》卷二: “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有一天,波斯匿王出来问佛说:“这样很容易,但关于心的不生灭性我有疑问。”佛说:“你几岁看到恒河?”国王说:“小时候与我母亲经过时看到的。”佛问:“你那时几岁?”“三岁”,“现在你几岁?”“六十二岁”,“现在你眼睛都花了,你再经过恒河时,你看得见吗?”,“当然看得见”,佛说:“你的年龄有衰老、生灭、死亡,而你那个能见的性,不跟着年龄在变,没有动过。”你睡着时,虽然闭着眼睛,但是眼识还是在看,在看里面,这个见性没有变。有关这一节,我作了一首诗: 生死无端别恨深,浪花流到去来今。白头雾里观河见,犹是童年过后心。 人,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对人类来说,最可怕了。我们生了、死了,再投胎,分段生死像一股流水般,永远随着浪头,一起一灭,没有休止。上面那首诗就引用了波斯匿王的典故,“白头雾里观河见”,年龄大了,看东西眼花了,但是这个能见的性,还是没有两样,还是童年的那个样子——“犹是童年过后心”。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眼见还给眼神经,光明还给太阳,一切可还的都还了,剩下一个还不掉的,无处还的,那个不是“你”又是谁啊? 当然,你可以说:“佛不是说无我吗?”是的,佛说的无我,是无四大,无假我。自性的我没有抛掉。有一位天目礼禅师悟道时,作了一首诗: 不汝还兮复是谁?残红落满钓鱼矶。日斜风动无人扫,燕子衔将水际飞。
落花掉在地上,归于本位。好似打坐时,妄想来就来,你知道时它就走掉了,不必去管它,就是这个境界。“残红落满钓鱼矶”,他把当时自然界的景象,很自然地摆在那里,很现成的。就好比你的心境,自自然然的,慢慢地静下去。太阳下山,风微微地动,就是比喻还有一点轻微的妄念。“无人扫”,不要去管它,扫不得,你不要管。“燕子衔将水际飞”,轻微的一点妄念,毫不相干。下面我自己加两句:“啧!啧!是无上咒,无等等咒。”告诉你,这不是诗,你懂了这一首,你就悟到了一点了。 现在我们解释了八还辨见,明心见性这一面,我们懂了。那个还不掉的,就是我的见,对不对?可是我要提一个问题,如果释迦牟尼佛来了,我一定要问问他:“师父啊!你讲了半天,那个还不掉的就是我,可是要有我这个肉体存在啊!我的肉体死掉时,那个东西会掉到哪里去?我还是找不到。”所以假如用功夫,仍然找不到这点来路与去路,你纵然证到心中真空,一“定”三百六十天,也是没有用的,还是不行,这也是个秘密。 现在你们那些功夫作得好的人会认为“好啊!很有进步”。老实讲,那是靠你身体这个赤肉团,红彤彤的一块肉,肉坏了的时候,你到哪里去?怎么走?“我有一宝,秘在形山”,怎么跑出来?又怎么跑进去?怎么把它找出来?所以《楞严经》前面谈见地,后面一路下去,修证的秘密都告诉你了。这个作功夫的秘密,都在后面一两卷当中,大家平常最不注意的地方,尤其是五十种阴魔——五阴解脱。
——南怀瑾先生《如何修证佛法》 https://t.cn/RyhQzte

悟公上人:
“文殊师利法王子”,就是文殊师利菩萨。“阿逸多菩萨”,大家都知道的,就是供奉在寺院山门口的布袋和尚。“乾陀诃提菩萨”,就是不休息菩萨。“常精进菩萨”,这位菩萨长劫昼夜修行,从不休息。

我依次解释一下这四位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智慧第一,“阿逸多菩萨”慈悲第一,“乾陀诃提菩萨”就是不休息菩萨,勇猛精进,“常精进菩萨”同于不休息菩萨。

我们说到“文殊师利菩萨”,在每一部经里面,不管《楞严经》、《法华经》,还是《华严经》,皆居众菩萨之首,故亦名智首,亦名妙德,亦名妙吉祥,都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名称。

“法王子”,因文殊菩萨在众菩萨中为佛的长子,所以称文殊师利法王子。“法王”就是佛,大乘经典里,以文殊师利菩萨为法王子,小乘经典以舍利弗为法王子。

“阿逸多菩萨”,祂的应身就是唐朝的布袋和尚,“手拿布袋,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祂出生在奉化长汀,那里的人一到春天都喜欢请布袋和尚帮忙种地。祂种过的地杂草不生、水流不断、稻谷丰收。一天,一位姓张的村民请布袋和尚去种地,他以为只有他请了布袋和尚来种地;另一位姓李的村民,也去请布袋和尚来他家里种地,布袋和尚也答应了,他也以为布袋和尚只被他请来了,殊不知每一家的田地都有一个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每次插六株秧,两脚踩下去的地方插两株,左右两边各插两株,共六株。祂口里还要念念:“手把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后原来却向前。”种过地的人知道,插秧插六株是布袋和尚发明的,过去插秧像插香一样乱插的。

布袋和尚的这个发明,有事有理:事相上是种稻,种稻的确是退后的—— “退后原来却向前。”我们人能学会退一步,千真万确的是逍遥自在。就像我们过独步桥总要有人让一步,大家都不让,那都掉河里去了,所以让一让有好处。“让三分又何妨,退一步又何妨”,就是讲忍辱—— “忍耐、忍耐、更要忍耐,娑婆诃!”阿逸多菩萨最慈悲、最忍耐,就是这位布袋和尚。

“六根清净方为道”,六株秧苗要插得干净整齐,稻谷才能长得壮实。从修行上怎么说呢?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若是清净了,真正是修道、真正是念佛、真正是相应了;我们若有一根不清净,佛也念不好、行也修不成了。这个道理,有事相、有理性。

在奉化岳林寺中塔,祂要涅槃的时候,坐在山门口说了四句话:“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后来方丈和尚问香灯师父,“布袋和尚临终时讲了什么?”祂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啊呀!在世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不认识,原来祂是弥勒菩萨再来。”所以后来每个寺院在山门口都供了一尊弥勒佛,笑颜常开,很是欢喜。

什么道理呢?因为弥勒佛处处跟人结缘,“面带笑容结善缘”,这个缘最要紧了。“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如果没缘,就像我在讲经,别人听了头摇摇,就不乐意听。缘没有,你讲的别人就生不起欢喜心。

弥勒菩萨自己早就修行成就了,比释迦牟尼佛还要早。但弥勒菩萨众生缘还没有成熟,所以释迦牟尼佛先成道。当时有一尊弗沙佛跟释迦牟尼佛说,“如果你想早成道,就要发真正的大心。”释迦牟尼佛就在弗沙佛座下,一脚翘着,一脚落地—— “翘足赞佛”,共作了八千万偈赞佛。“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也是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时,在弗沙佛时代所说的偈。这样的偈有多少呢,共说了八千万偈。整整翘足七天以偈赞佛,这个功德超过弥勒菩萨,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弥勒菩萨之前成佛。

释迦牟尼佛成佛后,将来第一个成佛的就是弥勒菩萨。若是讲到弥勒菩萨的本像,就是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一样的。

“乾陀诃提菩萨”,就是不休息菩萨,他不晓得经过了几千万万年一直修行,从来不休息,所以得了这个名字。 

“常精进菩萨”,照《大宝积经》里说:这位菩萨为了一个众生,不晓得费了多少年代去劝化他,但还是不肯信受,这位菩萨却仍旧跟着这位众生,用种种的方法教化他,不生一点厌倦之心。所以《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里面常常就是,“……无有疲厌,……无有疲厌”,就是不退初心,没有疲劳心,没有讨厌心,没有一点厌倦之心。

佛说法的时候,来听法的菩萨很多很多,无法一一举例,那么现在就以这几位菩萨来举例。确知修净土法门要智慧,修净土法门要慈悲,修净土法门要像不休息菩萨这样子,修净土法门要像常精进菩萨这样子,这样子来修净土法门,我们一定修得好,一定能够信受奉行。

~佛教慧日 https://t.cn/z8bMDKi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 #任嘉伦[超话]# rjl#任嘉伦代言周大生#rjl#任嘉伦etro品牌代言人# rjl#costa家居品牌代言人任嘉伦# rjl#任嘉伦411生日快乐# 凌晨
  • p7 新街口买的 那么大一整个地铁站都是他的香味 也不腻 超香甜 好好吃!但是要带个耳塞 不然有点吵 有呼噜声p2 市中心的大大大大花坛p3 我们本来打算买茶颜
  • 其实人总要经历一些事,事大事小都会成为组成自我的一部分,都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其实这个坎并不是要跨过去,不是要克服,不是要遗忘,而是把它融化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 !!
  • 射手座都知道射手座的人是很外向的,喜欢热闹,喜欢刺激,也喜欢自由,凡事都按自己的心意活着,活得很通透,不会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中,因此射手也是很多人的人生导师,当
  • 无论是从大自然获得力量,还是从沙发的凹陷里得到慰藉,女孩们都是自由的,希望她们都在这个盒子里畅快地、横冲直撞地去追求所有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它也同时是自洽的:如
  • ”看着诺激动的说出来了并抓住了他的手诺微笑表示同意(我造谣的,他只是笑了)下一个抬眼看到柴卡蒙的眼神瞬间被帅到失语的程度我什么都没说只说了再见下来突然能理解诺说
  • 也好,这样的风景可能会让寞落消尽,让思念萌生,至少在她回家的路上背影是那么的明亮,清晰的路她心中再也没有了害怕。20.你是藏在云层里的月亮,也是我穷极一生寻找的
  • 你必须先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愿你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里像个大人【¥69】【UODO】粉底液控油持久遮瑕保湿 [酷] [太开心] [挤眼] [烟花] [雪
  • #正能量语录[超话]#人,不怕渺小,只怕卑微,生活都是公平的,你要活出精彩,也就需要一颗奋进的心。亲们,愿你们努力后的明天更精彩,早安在我平凡又简单的人生中没有
  • 常发生于久坐人群,腰部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腰椎周围的组织也保持不动,当突然运动时,有时这些组织不能很快的反应过来配合动作,就很容易出现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拉伤。由
  • 现在,跟今日头条一样,抖音也成了我认识世界,丰富生活,增长见识不可或缺的一个平台,玩着玩着就停不下来了。不得不承认,现代科技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诸多便利,
  • 美洲区Imperial 2-1逆转淘汰coL,inferno上floppy、hallzerk联手发挥赢下图一。美洲区EG.CD 2-1逆转淘汰FURIA,ver
  • #国际创新药闻# 杨森GPRC5D × CD3双抗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3月31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强生(Johnson &
  • (扑倒)(上本垒)俩人之前查案在青楼听过别人墙角,男主这个骚东西说他当时就想有这一天了[污][污][污]其实五年前男主还不会武功全靠女主护送,五年后男主武功却不
  • 盛宁挽顾祁川盛宁挽顾祁川(极限招惹小说)(已完结小说全集大结局)全文阅读笔趣阁 ❗书名:《极限招惹》 ❗ 主角:盛宁挽,顾祁川 全文请到公『众』号【小小文楼】回
  • 真的了解你,在的,就是时光亲自挑选的“家人”了,这部分才是值得珍惜和经营的。消逝的人或物,它好好的在这个世界上,只是死在了你的生活里罢了。
  • 偏头,低下头,完全回避他高高的视线,故意笑,说他笨,他也笑得很开心——“因为NPC是永远不会退出游戏的。(他眼睛突然亮起来,用眼神光跟我对话)意思是,不管是以什
  • #鹿依心飞,茸光相随[超话]#[打call]#白鹿长月烬明# [爱你]#白鹿奔跑吧# ☁️✨⭐️星尘是宇宙的披风,而你是宇宙中最美好的生命体以爱为营白鹿|白鹿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