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善[超话]#[太阳]#阳光信用#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王阳明心学精髓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的人之一,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心学思想对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影响深远,蕴含着无数的精髓。

 一、格物就是有担当

   1、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2、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3、且于动处加工,勿使间断。动无不和,即静无不中。

   4、《大学》之所谓“格物致知”,即《中庸》之所谓“明善”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皆所谓明善而为诚身之功也,非明善之外别有所谓诚身之功也。

   5、修齐治平,就是格物。

   6、知行合一之学,吾侪但口说耳,何尝知行合一邪?

   7、入而问圣人之学,则语以格致之说焉;求格致之要,则语之以良知之说焉。

   8、致知在实事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

   9、格物即“慎独”,即“戒惧”。至于“集义”“博约”,功夫只一般,不是以那数件都做“格物”底事。

  10、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11、猝临盘错,盖非独以别利器,正以精吾格致之功耳。

  12、凡作事不能谋始与有轻忽苟且之弊者,亦皆致知之心未能诚一,亦是见得良知未透彻。

  13、夫志于为利,虽欲其政之善,不可得也。志于行道,虽欲其政之不善,亦不可得也。

  14、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15、赏及微劳,则有功者益劝;罚行亲昵,则有罪者益警。

  16、御外之策,必以治内为先。

  17、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18、量力可行即行,可止即止。

  19、惟恐吾侪尚有一善成名之意,未肯专心致志于此耳。

  2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二、直面内心的恐惧

  1、患难忧苦,莫非实学。

  2、修己治人,本无二道;政事虽剧,亦皆学问之地。

  3、但人存政举,使奉行不至;则革弊之法,反为流弊之源。

  4、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

  5、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也。

  6、哲士营四海,细人聊自谋。

  7、严霜大冻之中,岂无些小风和日暖意思?

  8、君子之正气,其亦不幸而有所激也。

  9、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

  10、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

  11、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凡今作事,贵在谋始。

  12、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13、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14、君子悔以迁于善,小人悔以不敢肆其恶。

  15、惟圣人而后能无悔,无不善也,无不诚也。

  16、役者以力,仕者以道;力可屈也,道不可屈也。

  17、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

  18、良知在我,操得其要,譬犹舟之在舵。

  19、虽惊风巨浪颠沛不无,尚犹得免于倾覆者也。

  20、要在深信弗疑,力田而不顾,乃克有成耳。

 

三、管理就是修心

  1、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

  2、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3、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

  4、贫汉作事大难,富人岂知之!

  5、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

  6、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7、唯国是谋,与人为善。

  8、亲民之学不明,而天下无善治矣。

  9、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

  10、木之生,风霆之鼓舞,炎暑之酷烈,阴寒冰雪之严沍剥落,俾坚其质而完其气,非独雨露之沾濡生成之也。

  11、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

  12、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

  13、夫知其不安而不处,过慝之惧而淹薄是甘焉,是古君子之心也。、

  14、圣贤之学,心学也。

  15、天道不翕张,则不能发聚,况人乎?

  16、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

  17、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

  18、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19、所谓天下本无事,在人自扰之耳。

  20、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

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给她妈妈的建议,女孩子在结婚前最好多试试,因为一旦结了婚,有了孩子,有很长时间心思时间都在孩子身上,如果在过的不如意,会很难受的。我刚好看到微信里这个小妹妹的
  • 市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协会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希望通过政府、协会、企业、金融机构,组成一个良性的“智能制造”综合服务体系,解决江门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的难题。强化产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认为,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围绕制造业中小企业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短期看,将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改善企业现
  • [悲伤]而且还哭的这么伤心,这么漂亮迷人的周雨彤怎么叫人不喜欢,大家说说是不是更加喜欢周雨彤?这要是给我也就三杯就倒了 ,演员演戏也拼啊!
  • 浮生若梦浮生若梦之2022年6月7日我在房间里,几个朋友正在聊天,一个人在吃泡面,一个人在嗑瓜子,一个人在玩电脑,我则拿着一本书再看,我的书拿倒了,但我还是看的
  • 遗憾吗,可能真的会有的吧,不过"对人不对事"这句话很戳人,我也一直反复寻找答案,直到看到这句话,我想我知道自己想要追寻的答案啦,"
  • 横溝正史シリーズ 金田一耕助「黒猫亭事件」 (1978) 全2话【导演】渡边祐介【主演】金田一耕助(古谷一行饰) 阿繁(太地喜和子饰) 风间俊六(近藤洋介饰)
  •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 另一方面,邓隆需要证明自己有本事,比如一个人解决了彭宠造反,就是最好的路数。如果说邓隆是邓禹或南阳邓氏的族人,或许将来还有机会,但这事之后邓隆也彻底消失,就说明
  • 爱是人生境界中最美的情感!爱在风里,爱就有了旋律,如歌一样的美丽;爱在雪里,爱就有了主题,如诗一般的悠意;爱在冬里,爱就有了期许,如枫一样的寄寓。爱的追求,爱的
  • 此外,奖金项目中还设置父母培育奖,大会还向优秀员工的父母赠送了免费旅游。可以有效缓解痛风,科学配比,本产品不可替代药品来上一杯果粉茶,一身轻松。
  • 【赛道深耕,君乐宝奶粉产品矩阵添高含量乳铁蛋白单品】  随着精细化育儿理念的深入人心,很多家庭在宝宝口粮的选择上普遍显现更为精准且细化的高标营养需求,尤其在后疫
  • 官宣‼️兰博基尼Squadra Corse确认与Ligier Automotive 合作开发 LMDh 赛车,从2024 年开始在#WEC# Hypercar组
  • 6月4日,湖南移动党委第一时间委派网优中心、网络部及长沙分公司应急专家团队,携卫星车和应急通信高空基站,风雨兼程,疾驰千里,赶到泸溪县双溪村,另调度张家界大型应
  • 上次入了不仅我家娃反响热烈,很多麻麻反馈自己也喜欢吃,没吃过的可以试试,他家配料很简单,条斑紫菜+干酪粉,真正的无添加!芝士焗红薯红薯切片蒸10分钟压碎后放上芝
  • 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能知止则泰定安。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能知止则泰定安。
  • 夏天不想做饭,可是有想吃到好吃的美食~不光有外卖,还有它,我在最近入的zhaifood~可以说吃了一次就会无限回购吗~哈哈哈……它家主打吃饭不将就,高端精致快捷
  • 既然我们知道了葛明希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说了这些话,说明我们有足够的证据,所以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让世界人民都知道美国的丑恶嘴脸。好的伴侣不是从天而降
  • 【匯融拍賣】[给力][给力]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将于2022年6月16日10时至2022年6月17日10时止(延时的除外)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进行第二次
  • 那些,她曾经不信,后来却相信,或者过去和现在都信、都不信的理和事,让我看到了真实、看到了善良、看到了勇敢……记录:《走在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百岁时写的,有点深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