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稱念藥王藥上二菩薩名號功德

一、佛語寶積:未來眾生具五因緣,得聞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何謂為五?

一者慈心不殺,具佛禁戒,威儀不缺。

二者孝養父母,行世十善。

三者身心安寂,繫念不亂。

四者聞方等經,心不驚疑,不沒不退。

五者信佛不滅,於第一義,心如流水,念念不絕。

二、佛告寶積:若有眾生,具此五緣,生生之處,常得聞此二菩薩名,及聞十方諸佛菩薩名,聞方等經,心無疑慮。以得聞此二菩薩名,威神力故,生生之處,五百阿僧祇劫不墮惡道。

三、藥王菩薩承佛威神即說咒曰:

阿目佉 摩訶目佉 痤隸 摩訶痤隸 柁翅 摩訶柁翅
嘗求利 摩訶嘗求利 烏摩致 摩訶烏摩致柁翅柁翅
摩訶柁翅 兜帝兜帝 摩訶兜帝 阿偷阿偷 摩訶阿偷
樓遮迦 摩訶樓遮迦 陀賒寐摩訶陀賒寐 多兜多兜
摩訶多兜 迦留尼迦 陀奢羅莎呵 阿竹丘阿竹丘 摩瞪祇 波登雌 遮梯 遮樓迦梯 佛馱遮犁 迦留尼迦 莎呵

四、佛滅度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此咒者、誦此咒者、持此咒者,淨諸業障、報障、煩惱障,速得除滅。

五、於現在身修諸三昧,念念之中見佛色身,終不忘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六、若夜叉、若富單那、若羅剎、鳩槃茶、若吉遮、若毘舍闍、噉人精氣一切惡鬼,能侵害者無有是處。命欲終時,十方諸佛皆悉來迎,隨意往生他方淨國。

七、爾時藥上菩薩亦於佛前而說咒曰:降煩惱海灌頂陀羅尼

難那牟 浮致浮 留浮丘留浮丘迦留尼迦
蠡牟蠡牟迦留尼迦 鞞梯鞞梯 迦留尼迦 阿毘梯他
阿便他阿便他 迦留尼迦 珊遮羅莎呵

八、此陀羅尼咒三世諸佛之所宣說,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此咒者、誦此咒者、持此咒者,得十功德利。何等為十?

一者,此咒威神力故。殺生之罪疾得清淨。

二者,毀禁惡名皆悉除滅。

三者,人若非人不得其便。

四者,凡所誦念憶持不忘,猶如阿難。

五者,釋梵護世諸天所敬。

六者,國王大臣之所敬重。

七者,九十五種諸邪論師不能屈伏。

八者,心遊禪定不樂世樂。

九者,十方諸佛及諸菩薩之所護念。及諸聲聞皆來諮受。

十者,臨命終時淨除業障,十方諸佛放金色光,皆來迎接為說妙法,隨意往生清淨佛國。

九、佛告阿難:佛滅度後若有四眾能如是觀藥王菩薩者、能持藥王菩薩名者,除卻八十萬劫生死之罪;若能稱是藥王菩薩名字,一心禮拜不遇禍對,終不橫死。

十、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餘一切眾生,得聞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於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墮惡道。

十一、若復有人能稱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處常得值遇十方諸佛。

十二、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三佛者,除滅四重五逆及謗方等皆悉清淨,以是諸佛本誓願故,於念念中即得除滅如上諸罪。

十三、尸棄如來、毘舍浮如來、拘留孫如來、拘那含牟尼如來、迦葉如來,亦讚是五十三佛名,亦復讚歎善男子善女人,能聞是五十三佛名者、能稱名者、能敬禮者,除滅罪障如上所說。

十四、若有眾生欲得除滅四重禁罪、欲得懺悔五逆十惡、欲得除滅無根謗法極重之罪,當勤誦上藥王藥上二菩薩咒,亦當敬禮上十方佛。

十五、復當敬禮過去七佛,復當敬禮五十三佛,亦當敬禮賢劫千佛,復當敬禮三十五佛,然後遍禮十方無量一切諸佛。

十六、藥王藥上二菩薩者乃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世尊灌頂法子。若有眾生聞此二菩薩名者,永度苦海不墮生死,恒得值遇諸佛菩薩,何況具足如說修行。

十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二菩薩所說神咒,若觀此二菩薩身相者,於現在世必得見藥王藥上及見於我賢劫千佛,於未來世見無數佛,一一世尊為其說法,生淨佛土其心堅固,終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十八、佛告大眾:佛滅度後若有眾生繫念思惟觀藥王菩薩者,當作五想:

一者,繫念數息想;
二者,安定心想;
三者,不出息想;
四者,念實相想;
五者,安住三昧想。

十九、佛告彌勒: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修此五想者,於一念中即便得見藥王菩薩。是藥王菩薩身長十二由旬,隨應眾生或十八丈或現八尺,身紫金色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如佛無異。

廿十、佛告彌勒:我滅度後若天、若神、若龍,若比丘、比丘尼、若優婆塞、若優婆夷,若欲見藥王菩薩、欲念藥王菩薩者,當修二種清淨之行。
一者:發菩提心,具菩薩戒威儀不缺,以得具足菩薩戒故,十方世界諸菩薩伴,一時來集住其人前,藥王菩薩為其和上,藥王菩薩為於行者,即說百千萬億旋陀羅尼門,以得聞此陀羅尼故,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二者:佛滅度後一切凡夫具煩惱縛,若有欲見藥王菩薩,當修四法:

1、慈心不殺不犯十惡,常念大乘心不忘失,勤修精進如救頭然。

2、於師父母四事供養,蘇燈、油燈、須曼那華油燈,及竹木火以為照明。復以蘇燈、油燈、須曼那華油燈及諸照明,以供養佛及法、僧寶并說法者。

3、深修禪定樂遠離行,常樂塚間樹下阿練若處,獨處閑靜勤修甚深十二頭陀。

4、於身命財一切放捨不生戀著。

廿一、行此法者念念之中,得見藥王菩薩為其說法,或於夢中見藥王菩薩授其法藥。

廿二、寤已尋自憶識過去無量百生、千生宿命之事心大歡喜,即應入塔觀像禮拜,於像前得觀佛三昧海,及見無量諸菩薩眾,唯見藥王菩薩為其說法。

#大道给人间的叮嘱#:消灾避难法门及治病良药
道教九行
一者可从于善,
二者闭塞于恶,
三者广生济物,
四者劝助良善,
五者布施财力,
六者大愿利人,
七者身慈,不害于物;
八者口慈,言不害物;
九者心慈,常念于善。

道教十善
一念孝顺父母,
二念忠事君师,
三念慈心万物,
四念忍性容非,
五念谏争解恶,
六念损己救穷,
七念放生养物,种诸果林,
八念道边舍井,种树立桥,
九念为人兴利除害,教化未悟,
十念读三宝经律,恒奉香花供养之具。

灾难的成因
太平经教承袭汉代“天人感应”思想,把灾变原因归诸天地万物人神鬼的相互“承负”责任。六朝道教与此有所不同,更多地从自然本身去寻求原由。

自然与灾难
《洞真八素真经》:“亏盈则天震地动,列宿不守则日月薄蚀,五星乱度则二象失光。天地交泰则五星映清,天精合则五星光明,上照太虚,下朗万兆。”由于气的问题,导致天地人亏盈、万物枯滞,随后引起各种灾难,比如气亏盈就引起地震,天上星宿乱度越位显示出凶兆;反之,天地之气交泰,则五星光明,便显示出吉兆。

《洞真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夫天地交运,二象合真,阴阳降炁,上应于九天流丹,九转结气为精,精化成神,神变成人,故人象天地,炁法自然。……其结胎受化,有吉有凶,有寿有夭,有短有长,皆禀宿根,结炁不纯,藏胃积滞,六府败伤,形神不固,体不受灵,死炁入孔,何由得存。”

这里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里加以理解,天地交运,阴阳降炁,结精成神,随后生成人,所以人象天地,法则自然。人的吉凶是由于所禀赋的宿根结炁的纯与不纯而造成的。如此,人事意义上的灾难也可以归为“自然”的原因。

身心与灾难
灾难的另一个成因——身心导致灾难。
《洞玄诸天内音经》:“天尊言曰:炁炁相续,种种生缘,善恶祸福,各有命根,非天非地,亦又非人,正由心也。心则神也。形非我有,我所以得生者,从虚无自然中来,因缘寄胎,受化而生。”
我们的“真父母”乃是无形的道,道在我们中化显为心神,我们的善恶祸福正由心神的活动而导致。我们能控制将来的善恶行为,因此导致祸福吉凶的不同结果,所以“有身则百恶生”是说我们所不能控制的过往种种生缘之事,“有身则百恶生”也即是说有形则善恶祸福生,有身形则灾难生,而心神却可以超越种种生缘,可以起到避免灾难的能动作用。

《皇人经》:“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而不守神,以却众恶耳。知之者则不求佑于天神,止于其身则足矣。故云一人之身,一国之象。……所以全其身。”

“阳九百六”与劫难
阳九、百六与劫难,东晋中叶以后南方上清、灵宝二系经书均有较多论述。“阳九百六”作为灾难的术语出自汉代,造立于东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发现于四川雅安芦山县的《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其末尾“乱曰”就有感叹樊敏“遭遇阳九,百六会兮”。

《道迹经》:“天地有大阳九、大百六、小阳九、小百六。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此二灾是天地之否泰、阴阳之勃蚀。大期九千九百年,小期三千三百年。而此运所钟,圣主不能禳,至于灭凶遗吉,自后快耳。夫阳九者,天旱海涌而陆焦;百六者,海竭而陵渊。”

《洞真三天正法经》:“阴阳勃蚀,天地气反,天地气反谓之小劫”。

《洞真三天正法经》:“阴阳蚀勃,则天地改易,谓之大劫交。大劫交,天翻地覆,海涌河决,人沦山没,金玉化消,六合冥一。”

道教认为宇宙经历了许多劫。《洞玄灵宝灵书度命经》详细叙述了龙汉、延康、赤明、开皇、上皇等“五劫”。

如何禳灾度厄
在这样的自然规律中,我们要如何才能禳灾度厄呢?道经中记载了有多种方法:
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法
《洞玄明真科经》太上道君问天尊:“天有重灾……何法以禳其灾,拔度厄难,解诸不祥”?天尊回答是:用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法,为帝王国土灾疾兵寇,危急厄难,当用丹书《灵宝真文五篇》于中庭,五案置五方,一案请一篇真文。以此,消除劫难对人类的影响。

符咒法
正一道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气所生成,气有道气、鬼气之别,灾难是鬼气作祟,可使用符咒祛除。《洞神经》记载,天文可召神去病灾,无论是天皇文第一法、地皇文第二法、人皇文第三法,还是神仙升天大券文、三皇传文、三皇内书秘文、五岳阴符,抑或是文中提到的正一道千二百章,都是用以招神劾鬼,“除削死籍,救度长存”。
《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每一篇首先是神仙图箓,其次有去灾功能,其中提到符命可以免除天地大灾。按照书中的方法,埋于各方,可致“天灾自消,星宿复位”。三皇经教也认为,斋醮亦可消除灾祸疾病。

礼诵经文
《洞真三元玉检经》说:“天无此文,则三光昏翳,五帝错位,九运翻度,七宿奔精。地无此文,则九土沦渊,五岳崩溃,山河倒倾。”经书本身的神圣性可以帮助虔心诵读经书的人,超越世间的毁坏,避免劫难。

劫有定数,即不可避免的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诚如《洞玄灵宝本相运度劫期经》记载:“天地一成,乃至终尽,其中有三元九厄、大灾小灾,其运不可移。”《道迹经》也说“此运所钟,圣主不能禳”,所以消灾只能理解为消除灾难对人的影响。

大劫来时,也无法影响到在大罗天宫七宝玄台上的经书。《洞玄经》说大罗天宫七宝玄台在大罗天中玉京山上。“大劫周时,三洞神经并在其中,灾所不及。”

劫运虽不可避免,经法却灾不能伤,历亿劫而长存。《洞玄灵书度命经》“天尊言:……斯经尊妙,度人无量。大劫交周,天崩地沦,四海溟合,金玉化消,万道势讫,而此经独存,其法不绝。”

礼诵经文,可以帮助人度过劫难。《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炁)后至龙汉开图,化生灵宝君。经一劫至赤明元年,出书度人,时号上清玄都七宝紫微宫……分为玄、元、始三炁,而治三宝,皆三炁之尊神。”三宝君每至劫运,便出书度人。这一时期道教认为,拥有经书或诵经礼神可以安度劫难。所以,《洞玄空洞灵章经》:“礼诵灵章,与劫同年。……出入法门,万劫何忧!”

成为种民或神仙
成为种民或神仙,可以安度劫难。
《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九天玉真长安神飞符朱书白素,上以佩身,履大阳九、大百六大劫之交,洪灾四会。佩之,千毒不加身,过水火之难,得见太平,为圣君种民。

三天真生飞神符墨书黄缯,上以佩身,履小阳九、小百六小劫之交,万灾四充。佩之,千害不加身,过万疠之中,得见太平,为圣君种民。

大劫交,天地改易,金玉、山海、人民、鸟兽一时消灭,天地溟涬,无复光明。以此文固天元始之炁,佩之……以禳此灾……”
种民是修道而摆脱了生死轮回的特殊选民,升入种民天,将安度劫难。
《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凡为学者,能修斋奉戒,思仙念道,太一所举,言名仙簿,得为种民。”又说“万帝众神,诸天诸地,普集校算,大劫、小劫、大小百六天地运度,料别善恶、学道应得神仙人名”。

愿力消灾
《太真上元斋品》:“归身、归神、归命九天高上众真玉虚天尊,愿以是功德,一切济度之恩,咸得免离十苦八难、五灾六害、九厄七伤,各保福禄,长居自然”。虔心归身、归神、归命九天高上众真玉虚天尊,可得天尊神力护佑,得以免离十苦八难、五灾六害、九厄七伤,长居自然之福地。

自然无为
《妙真经》:“尹生曰:学自然奈何?道曰:无取正气自居,无去邪气自除,此非祷祠鬼神之道。”不借助人为尤其是祷祠鬼神的方式对待灾难,以“不消除”(超越消除)来消除之。
祖师悲悯众生,为世人开出良方八副,以求根治此类顽疾,只要对症立方、按病下药,勤而行之,则必能扭转乾坤。

一者,孝也
其味甘,性温和,能填骨髓,固本培元,适合事业不顺者,且可延年益寿。

二者,悌也
其味甘咸,性带温,能调血气,滋补心神,适合兄弟不和者,上能济火、下可滋阴。

三者,忠信
其味微辛,能通肺腑,强壮精神,可止咳消痰、生津益气,更能治疗虚证。

四者,仁义
其味甘,性温和,可宽胸益气,治疗虚症,可化腹内毒虫,强筋健骨,生精益寿。

五者,读书
其味苦,性微温,能通心窍,可治眼昏之症,若感腹中空虚,宜早服用,可消鄙气,健脑益智。

六者,家教
其味苦辛,性微寒,久服则馨香悠久,可祛风邪,除外感,四肢血脉畅通,气息调匀,满面红光。

七者,积善
其味甘,性缓温,可宽中益气,亦可通神明,老少皆宜,无禁忌,可延年益寿,强筋健骨,固本培元。

八者,知命
其为淡,能定心,可祛除燥气,消除烦忧,平定心火,虚热难眠者其效甚佳,可安魂魄,令人气定神闲。

此八味神药源于自身,可顺手拈来,持而行之,各种病灾俱除。这些药物无需成本,但以诚字为先,不仅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仙方,亦可调理身体阴阳,虽大病亦可解。何不试试?

六个道教方法教你如何消灾避难

灾难的成因

太平经教承袭汉代“天人感应”思想,把灾变原因归诸天地万物人神鬼的相互“承负”责任。六朝道教与此有所不同,更多地从自然本身去寻求原由。

自然与灾难

《洞真八素真经》:“亏盈则天震地动,列宿不守则日月薄蚀,五星乱度则二象失光。天地交泰则五星映清,天精合则五星光明,上照太虚,下朗万兆。”由于气的问题,导致天地人亏盈、万物枯滞,随后引起各种灾难,比如气亏盈就引起地震,天上星宿乱度越位显示出凶兆;反之,天地之气交泰,则五星光明,便显示出吉兆。

《洞真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夫天地交运,二象合真,阴阳降炁,上应于九天流丹,九转结气为精,精化成神,神变成人,故人象天地,炁法自然。……其结胎受化,有吉有凶,有寿有夭,有短有长,皆禀宿根,结炁不纯,藏胃积滞,六府败伤,形神不固,体不受灵,死炁入孔,何由得存。”

这里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里加以理解,天地交运,阴阳降炁,结精成神,随后生成人,所以人象天地,法则自然。人的吉凶是由于所禀赋的宿根结炁的纯与不纯而造成的。如此,人事意义上的灾难也可以归为“自然”的原因。

身心与灾难

灾难的另一个成因——身心导致灾难。

《洞玄诸天内音经》:“天尊言曰:炁炁相续,种种生缘,善恶祸福,各有命根,非天非地,亦又非人,正由心也。心则神也。形非我有,我所以得生者,从虚无自然中来,因缘寄胎,受化而生。”

我们的“真父母”乃是无形的道,道在我们中化显为心神,我们的善恶祸福正由心神的活动而导致。我们能控制将来的善恶行为,因此导致祸福吉凶的不同结果,所以“有身则百恶生”是说我们所不能控制的过往种种生缘之事,“有身则百恶生”也即是说有形则善恶祸福生,有身形则灾难生,而心神却可以超越种种生缘,可以起到避免灾难的能动作用。

《皇人经》:“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而不守神,以却众恶耳。知之者则不求佑于天神,止于其身则足矣。故云一人之身,一国之象。……所以全其身。”

“阳九百六”与劫难

阳九、百六与劫难,东晋中叶以后南方上清、灵宝二系经书均有较多论述。“阳九百六”作为灾难的术语出自汉代,造立于东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发现于四川雅安芦山县的《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其末尾“乱曰”就有感叹樊敏“遭遇阳九,百六会兮”。

《道迹经》:“天地有大阳九、大百六、小阳九、小百六。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此二灾是天地之否泰、阴阳之勃蚀。大期九千九百年,小期三千三百年。而此运所钟,圣主不能禳,至于灭凶遗吉,自后快耳。夫阳九者,天旱海涌而陆焦;百六者,海竭而陵渊。”

《洞真三天正法经》:“阴阳勃蚀,天地气反,天地气反谓之小劫”。《洞真三天正法经》:“阴阳蚀勃,则天地改易,谓之大劫交。大劫交,天翻地覆,海涌河决,人沦山没,金玉化消,六合冥一。”

道教认为宇宙经历了许多劫。《洞玄灵宝灵书度命经》详细叙述了龙汉、延康、赤明、开皇、上皇等“五劫”。

如何禳灾度厄

在这样的自然规律中,我们要如何才能禳灾度厄呢?道经中记载了有多种方法:

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法

《洞玄明真科经》太上道君问天尊:“天有重灾……何法以禳其灾,拔度厄难,解诸不祥”?天尊回答是:用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法,为帝王国土灾疾兵寇,危急厄难,当用丹书《灵宝真文五篇》于中庭,五案置五方,一案请一篇真文。以此,消除劫难对人类的影响。

符咒法

正一道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气所生成,气有道气、鬼气之别,灾难是鬼气作祟,可使用符咒祛除。《洞神经》记载,天文可召神去病灾,无论是天皇文第一法、地皇文第二法、人皇文第三法,还是神仙升天大券文、三皇传文、三皇内书秘文、五岳阴符,抑或是文中提到的正一道千二百章,都是用以招神劾鬼,“除削死籍,救度长存”。《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每一篇首先是神仙图箓,其次有去灾功能,其中提到符命可以免除天地大灾。按照书中的方法,埋于各方,可致“天灾自消,星宿复位”。三皇经教也认为,斋醮亦可消除灾祸疾病。

礼诵经文

《洞真三元玉检经》说:“天无此文,则三光昏翳,五帝错位,九运翻度,七宿奔精。地无此文,则九土沦渊,五岳崩溃,山河倒倾。”经书本身的神圣性可以帮助虔心诵读经书的人,超越世间的毁坏,避免劫难。

劫有定数,即不可避免的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诚如《洞玄灵宝本相运度劫期经》记载:“天地一成,乃至终尽,其中有三元九厄、大灾小灾,其运不可移。”《道迹经》也说“此运所钟,圣主不能禳”,所以消灾只能理解为消除灾难对人的影响。大劫来时,也无法影响到在大罗天宫七宝玄台上的经书。《洞玄经》说大罗天宫七宝玄台在大罗天中玉京山上。“大劫周时,三洞神经并在其中,灾所不及。”劫运虽不可避免,经法却灾不能伤,历亿劫而长存。《洞玄灵书度命经》“天尊言:……斯经尊妙,度人无量。大劫交周,天崩地沦,四海溟合,金玉化消,万道势讫,而此经独存,其法不绝。”礼诵经文,可以帮助人度过劫难。《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炁)后至龙汉开图,化生灵宝君。经一劫至赤明元年,出书度人,时号上清玄都七宝紫微宫……分为玄、元、始三炁,而治三宝,皆三炁之尊神。”三宝君每至劫运,便出书度人。这一时期道教认为,拥有经书或诵经礼神可以安度劫难。所以,《洞玄空洞灵章经》:“礼诵灵章,与劫同年。……出入法门,万劫何忧!”

成为种民或神仙

成为种民或神仙,可以安度劫难。《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九天玉真长安神飞符朱书白素,上以佩身,履大阳九、大百六大劫之交,洪灾四会。佩之,千毒不加身,过水火之难,得见太平,为圣君种民。三天真生飞神符墨书黄缯,上以佩身,履小阳九、小百六小劫之交,万灾四充。佩之,千害不加身,过万疠之中,得见太平,为圣君种民。大劫交,天地改易,金玉、山海、人民、鸟兽一时消灭,天地溟涬,无复光明。以此文固天元始之炁,佩之……以禳此灾……”

种民是修道而摆脱了生死轮回的特殊选民,升入种民天,将安度劫难。《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凡为学者,能修斋奉戒,思仙念道,太一所举,言名仙簿,得为种民。”又说“万帝众神,诸天诸地,普集校算,大劫、小劫、大小百六天地运度,料别善恶、学道应得神仙人名”。

愿力消灾

《太真上元斋品》:“归身、归神、归命九天高上众真玉虚天尊,愿以是功德,一切济度之恩,咸得免离十苦八难、五灾六害、九厄七伤,各保福禄,长居自然”。虔心归身、归神、归命九天高上众真玉虚天尊,可得天尊神力护佑,得以免离十苦八难、五灾六害、九厄七伤,长居自然之福地。

自然无为

《妙真经》:“尹生曰:学自然奈何?道曰:无取正气自居,无去邪气自除,此非祷祠鬼神之道。”不借助人为尤其是祷祠鬼神的方式对待灾难,以“不消除”(超越消除)来消除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千变万化,呼风唤雨,永恒也涅槃重生;磐涅重生只为了更强盛的生命与力量与精进、凝练;看似衰老走向死亡的历史,其实是我们为了要迈入这个真正的时代,真正属于我们的时代
  • "回味了下缥缈录,老贼年轻的时候还是写过不少好故事和好文字的,摆烂害人啊我永远怀念那些在桌子底下偷偷看缥缈录和九州志的日子1、《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
  • 【商品】【丽悦】暖贴宝宝贴暖身30片 【原价】12.8元 【券后价】7.8元 【下单】: 【推荐】全网销量第一,买20系统默认送10片,2亿人民的选择,
  • 拈花之旨 禅宗一脉,源自昔日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而来。其时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付嘱于汝”。传的是什么法?叫无相法,也就
  • 截至3月2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8163例(其中重症病例6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14636例,累计死亡
  • 「一田日本食品祭-食欲之秋·自煮鲜味」推广期:即日至 11 月 11 日一田超市 (北角) :北角汇 2 期地库 1 层#广元旅游# 【“十一”黄金周 青川揽金
  • 大夫在给我缝合的时候,我内心一直在想这件事,加上我打了宫缩素可能会吐,我没忍住一下子吐了……(主要在想为什么我的崽那么黑) 做完手术,回到病房,我的意识一直是清
  • 根据2000年6月董集村委会会计邵某征出具的董某民、杨某侠婚姻登记申请资料,公安机关获取了杨某侠来自“云南省福贡县亚谷村”的线索,随即组织警力赶赴云南,会同当地
  • 但是俄罗斯国力有限呀,他们必须尽快作出决定了,否则还真的是一害无穷呀,经过苏联时期列宁之后的那一场折腾,俄罗斯应该也不怎么在经得起折腾了。但是谁也没想到京阿尼会
  • 答案应该是:得念念都是纯净纯善,才能修到佛菩萨的境界,又怎么会起恶念邪念呢?最后,你想,菩萨要动个恶念,地球毁灭,是不是立马毁了?
  • 再比如,有一次接球的时候,我的拍直接飞了出去(尴尬死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大喊对不起对不起,他说,我的错我的错。其次我不是福瑞控,但是沸羊羊真的胸大皮股大肌肉大
  • 【鹤壁公安致敬藏蓝英雄(五)】《你看,这是你守过的人间》鹤壁市公安局 史曼青晨光穿过新叶洒下丝丝温暖偶有微风拂面站在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看追梦的少年迈开大步看晨练
  • 卢伟冰上演双标,称IP68没用被喷后立马改口,这速度堪称京剧变脸 有句话叫做言多必失;话说满,易打脸。所以在网上叫嚣的越厉害,自己打脸自己的次数就越多。卢伟冰加
  • #肖战顾魏# #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想告诉20年的你,未来不远的时间有一场红海在等你,无论何时,总有一束光追随你。行走江湖几十年,我发现受人喜欢的,都是有点「傻
  • 这是我的前任K 因为他长相跟我的前任G极其相似 所以我第一眼很喜欢他 我们是在电音节认识的 当时为了找到他我还骑在了我朋友的肩膀上 后来好不容易挤到他身边了 找
  • 3. Sun-star 太阳星三用圆角器可以圆三个尺寸:S M L大一点的本子如Personal,A6喜欢用M,小一点的如M5喜欢用S按起来不是很省力,但效果
  • 以上面所举例的套餐来说,如果想要举办一场规模还不错的告别仪式,至少要是第三档的尊贵套餐才可以,因为简朴套餐是没有告别仪式的,而温馨套餐承办的是小规模的告别仪式,
  • 领先海外品牌8年,中国品牌就是这么硬气!
  • 一箱油快500元!两个95号车主吵了起来 究竟换什么车更划算?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北京探店|彝席之地藏在四合院里的茶馆Hi,我是小同学,坐标北京,带你逛遍城市里有意思的地方-在北京最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