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冷知识# 古人真的可以娶多个老婆嘛?】
每当谈及古代的婚姻制度时,许多男同胞都会心生羡慕,侃侃而谈古时男人们都是三妻四妾,老婆成群,云云。当然,这样的心花怒放状态一定是在老婆不在场的时候。那么古人真的能娶多个老婆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代的婚姻形式。

近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多是按照西方理论来研究,特别是受美国原始社会史学家摩尔根婚姻阶段理论的影响较大,认为婚姻形式是逐渐阶段性进化的。我国古代学者研究婚姻制度时,没有接触到西方理论,但许多研究结果却和摩尔根的理论高度契合,这说明人类社会确实存在许多普遍性。

在这一篇里,我们就根据摩尔根的理论,并结合中国历史实际情况,将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化进程重现给大家,看看古人到底能娶几个老婆。最初,人类没有婚姻,或者说是“杂婚”,就是随便。你行动范围之内能看见的女人,都可以是你的老婆,只要你能hold得住。

《列子·汤问篇》说那时候是“男女杂游,不聘不媒”。“杂游”二字用得非常有画面感,就是两性之间随便欢愉。普天之下,皆可为夫妻。慢慢地,人们认识到这种“杂游”太过草率了,也不文明,和兽类没有区别。特别是和自己的长辈“杂游”,想想都是很恶心的事。

于是人类就进化到了婚姻制度的第一阶段——血族群婚。所谓血族群婚,就是一个血缘群体,按照辈分区分,平辈之间可以婚配。这种婚姻形式的出现,杜绝了和长辈婚配的情况发生,是人类最初伦理观念的体现。在这个阶段,你的姐姐妹妹、姑表亲戚,都可以是你的老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近亲结婚。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就是兄妹关系,两人的婚姻关系就是血族群婚在传说中的印证。总在一个血缘圈子里婚配,时间久了也会腻。另外,有的血缘群体会出现女少男多的情况。比如说部落里总生男孩,搞得整个大家族的一个辈分里“僧多粥少”,婚姻关系极不和谐。

于是,古人就想到了补充新鲜女性的办法——到族外去抢,这就是“抢婚”制度的由来。抢婚时,选个黄昏朦胧之时,到邻近的氏族,见到女性扛起来就跑。扛到家就是你的老婆了,确切地说是兄弟们共同的老婆,因为抢婚是血族群婚的补充形式,大家还是多夫多妻。

严谨地说,抢婚并不是婚姻制度中一个单独的发展阶段,只是一种补充形式,用来调剂血族群婚的。有的朋友会认为抢婚很野蛮,是人类社会的倒退。不尽其然,有的“野蛮”也能使人类有意外的发现从而加速进步。抢婚的野蛮就让人类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抢婚得来的老婆生下的孩子都比较健康,而族内群婚生的孩子要么脑残要么身残。

这就让人类认识到了近亲结婚可能导致后代畸形的遗传学害处,推动了人类的婚姻形式进化到第二个阶段——族外群婚,摩尔根称之为“普纳路亚婚”。族外群婚杜绝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想婚配就得去别的血缘氏族找异性。那是让男的出去找还是让女的出去找呢?让男的出去找,因为女性能生孩子,得留在自己的氏族,以保证人丁兴旺。

说白了,族外群婚,就是男的倒插门去另一个氏族婚配,婚配完了回到自己的氏族生活,因为“丈母娘家”不管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婚配关系也不是一对一固定的。打个比方,今天生活在山的东面的氏族里来了一个男子,和我家女儿婚配;过几天,生活在山的西面氏族的另一个男子也来了我的氏族,也可以和我家女儿婚配,可谓“有男子自远方来,皆女婿也”。

然而问题出现了,过一段日子女儿怀孕了,生下了孩子,却不知道父亲到底是山东面来的还是山西面来的,孩子只知道母亲是谁。这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人们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生活在一起的社会,叫作母系氏族社会。也就是说,族外群婚时代,不是你有多个老婆,而是你老婆有多个老公,并且生的孩子都不管你叫爸爸。族外群婚之下,一个女子可以和多个男子婚配。

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一个女子的众多老公之中,可能有一个老公因某方面的优势会更吸引该女子。所以,女子就会慢慢产生“和其一同看日出日落”的固定同居想法。这样,人类婚姻就进化到了第三个阶段——对偶婚。对偶婚下,女子还是有多个外氏族的婚配对象,但会有一个固定的主夫;男子还是可以去多个氏族婚配,但会在一个氏族有一个固定的主妻。

主夫和主妻之间可以相对长时间地同居在女性的氏族,生活个十天半个月的,“丈母娘”不会赶你走。这种对偶婚的出现,是人类固定婚姻的萌芽,是家庭产生的基础。但这种对偶婚也不是十分稳定,可以自由离异,哪天不喜欢你了就好生分别,各寻新欢,随聚随散。

今天云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这种对偶婚的形式,比如摩梭人的“走婚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性的作用越发重要,其地位也越来越高。农耕社会的到来,让男性逐渐成为人类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这一变革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之一。

人类逐渐产生了私有财产观念,也逐渐产生了不需要大氏族一起生活的想法,都渴望组成自己的小家庭。于是,财产逐渐集中到以男子为中心的家庭之中,而不再属于整个氏族社会。我的东西就是我的,别人不许动。我死后,我东西给我的孩子。

在对偶婚下,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样不方便遗产继承。所以为了传承财产,人类就进入了婚姻制度的最后一个阶段——一夫一妻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中国从先秦时代开始的数千年里,一直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度。

即使是贵为天子的皇帝,在同一时间段内也只能有一位皇后。有人说不对啊,乾隆那个“大猪蹄子”有仨皇后啊!注意,那不是同一时间段,都是一个皇后死了之后又立了一个,前后一共是三个。有的男同胞们看到此处会失望至极,怎么没有三妻四妾阶段啊?说好的古代社会好呢!不要急,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和今天的一夫一妻制还有个很大的区别,古代的一夫一妻制有个重要补充形式,那就是纳妾,而且可以纳多个。

所以,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完整的表述应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有人会觉得妻妾都一样,都是老婆,所以三妻四妾的表述也是没问题的。这是大错特错!妻妾的区别是很大的,具体有多大?咱们下一篇继续讲。

《假如王一博穿越成百里二郎》44:

夫子虽然早已退隐,不问世事,但听说是故人百里虎的孙辈求见,还是破例见了百里家的二郎。

王一博叉手行礼:“多谢夫子前来相见。”夫子抚着胡须点头道:“ 昔日我与令祖父相交莫逆,你是故人之后,又有事找到我,我自然是要见一见的。不知你所为何事?”

“家祖曾多次提及夫子学识,赞佩不已,在下也十分仰慕。在下今日前来,是听闻夫子与在下的祖父曾同在春秋学宫共事,想多了解一些关于春秋学宫的事。”王一博在长辈面前向来规矩知礼,对夫子也是礼数周到的提出问题。夫子果然喜欢这样的年轻人,他呵呵一笑道:“你们这些小辈不知道,当年的春秋学宫是前太子愚效仿稷下学宫所建,意在拢聚人才。前太子拢聚人才不拘一格,文人雅士、渊博大儒都有,也有像你祖父这样的精通百工之术的人才。”

“在下听闻家祖在春秋学宫受人排挤,想来也并不得前太子青眼?”王一博试探着又问。夫子连连摇头:“不知你听了何处传播的谣言?令祖父当年极受前太子看重!前太子是皇室难得的学者,但他成立春秋学宫之后的那些年,却更喜好钻研百工与术士之术……令祖父与河东柳家的柳适都是当年前太子看重的人。只可惜,前太子被贬至巴州,又身故之后,春秋学宫也没落了,改名叫北溟书院没多久,后来也不了了之,那些学者才人也都散了……”

“河东柳氏?”王一博心中一动,“柳家这样的名门望族,向来高傲超然,竟也会让子弟去那种掺杂着寒门学子的春秋学宫供职吗?”夫子微微皱起眉头回忆着过去,良久才道:“柳适当年虽年纪轻轻,却耽于炼丹修道,在名门望族的柳家,也属于离经叛道的子弟,并不受家族宠爱,反倒与春秋学宫中的寒门才子们相交甚好。”

“可柳适后来却做了柳家家主……”王一博若有所思。夫子却道:“春秋学宫即已不复存在,柳适年岁渐长,不再随性妄为,再回归柳家继承家主之位,也不是不可。”

“那家祖何时离开的春秋学宫呢?”王一博又问。夫子捻须回想:“昔日我被朝廷调去了弘文馆,令祖父具体何时离开的春秋学宫,我也不太清楚了……不过你可以回去问问家中的老仆,这些往事,他们总会有记得的。”

从夫子处离开,王一博打发申非去联络五叔找机会相见,而他自己边思考着手头上已有的线索,边回百里府。走着走着,王一博直觉被人跟踪了,他警惕地四下看了看,并没发现什么人,但他却不敢大意,加快了脚步拐入一条深巷。

巷子中有些拐角可供藏身,王一博疾走几步闪到一处隐蔽的拐角处,没多久传来脚步声,跟踪他而来的竟然是内卫北斗君。“北斗君是在找我吗?”王一博从拐角处现身,李北七猝不及防,来不及躲避,只得道:“百里二郎误会了,我只是查案子误入这条巷子,迷路了。”他边说着,边打量这条巷子,观察到这里即僻静又脏乱时,眼中逐渐露出凶光。

王一博也察觉到了李北七的眼神不善,虽然不确定此人到底是不是奉御郎派来对付自己的,但王一博还是决定诈他一下,再伺机脱身,他望向李北七身后忽然道:“月华君!”

李北七闻言猛地回头,却发现身后空无一人。王一博趁此机会转身就跑,李北七发觉上当后手中刀鞘飞出,直接打在王一博的膝弯处,“啊……”王一博腿上一痛,踉跄着扑倒在地上。

他翻身坐在地上,看着李北七在他面前举起了佩刀。“月华君!”王一博再次唤了一声月华君,李北七冷笑一声:“你以为我还会上你的当吗?”手起刀落……

“铮”的一声,李北七手中的刀被人用刀格挡开,月华君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李北七?果然是你!你为何跟踪二郎?还要害他?”

“阿月……你、你怎么来了……”李北七大吃一惊,明明……他得到的消息是阿月不在百里二郎身边,他才跟踪他,想趁机除掉他!月华君眉头紧锁的走到二郎身边,俯身搀扶他起来:“二郎可无碍?”

王一博把全身上下拍了拍才道:“无碍,就是腿软摔了一跤……不过你若晚来片刻,就不好说了。”月华君看向李北七:“我回百里府的路上看到了你,想找你问问兄长近来如何,却见你跟踪二郎……李北七,回答我,为何要害二郎?”

“阿月!奉御郎被百里二郎气到吐血,我…我只是……”李北七脸色难看的瞪着百里二郎。

“兄长被二郎气吐血?兄长何时见了二郎?为何会吐血?”月华君听闻兄长吐血,脸色也不好看。王一博无奈叹息:“今日你出门后,奉御郎就闯入百里府,大概有所误会,说要让我给你偿命……我急着入宫面圣,先一步离开,并不知奉御郎为何会吐血,北斗君说是被我气的,更是不知从何说起?”

“百里二郎,你莫要推卸责任!”李北七怒喝一声,“阿月,奉御郎就是被他气吐血了!”

王一博淡然开口:“哦?那北斗君不妨说说,今早奉御郎擅闯百里府,我如实解释月华君并没被困春秋道别院后山,亦未曾受伤,请问我哪句话说得重了,能令奉御郎气到吐血?”“我……”李北七本性老实,并不会编造谎言,今日奉御郎在百里府中,百里二郎的确未曾说过一句重话,可偏偏百里二郎一走,奉御郎就吐血了……

月华君听着二人的对话,心中反复掂量。兄长擅闯他人府第,而二郎并未说一句重话……她了解李北七,若是此刻二郎有一句不实,李北七都不会哑口无言。而二郎已经告知兄长自己并未受伤,安然无恙,兄长应该也不是担忧自己的安危,那么,兄长为何还是吐血了呢?是什么让兄长急怒攻心?

“阿月……”李北七见阿月沉默不语,心中不免担忧。月华君看向他:“别说兄长吐血之事与二郎无关,就算与二郎有关,你也不该滥用私刑,私自跟踪二郎意图伤害他!李北七,咱们是内卫,职责是奉天承御、护卫神都,你怎可无视法度以泄私愤?”

“月华君教训的是!”李北七叉手行礼,“可是奉御郎吐血,阿月你该回去看看兄长。”

“你先回去替我照看兄长,”月华君摆了摆手,“我奉圣人谕旨护卫百里二郎,当以他的安危为首任!我现护送二郎回去,还有些事要向他禀报,等晚上我再回去看望兄长。”

“月华君,不然你还是先回去……”王一博知道月华君跟兄长感情深,虽然奉御郎不是什么好人,可月华君的面子他还是要给的。

月华君横了他一眼:“我怕我走了,你再被别的什么人按在地上揍!”说完,率先向巷子外走去。

“喂!别造谣污蔑!我可没有你说的那样没用……”王一博不服气的回了句嘴,但他也知道在这里自己武力值不行,也只得忍气吞声的跟着月华君走出巷子。

李北七望着他们远远离去,眼神晦暗不明……

中医名家樊正伦访谈(全十二集)(6-7)

谈系列之六

西方人用两只手吃饭,我们中国人用一只手吃饭。筷子给你的时候,叫一双,这叫“道生一”,用的时候必须一分为二,这是“一生二”,“二生三”,什么是“三”?动者为阳,静者为阴,一阴一阳为之道,两根筷子这么一动,什么芹菜、韮菜、花生米……,你全夹捡起来,这就叫“三生万物”。

田 原:现在有很多成年人是“塑料体质”,女生林黛玉,男生肾虚,临床上这样的病人也不少吧?

樊正伦:经常有。你比如说现在到了秋天了,有很多人感冒以后就反复的咳嗽,甚至三、四个月都好不了,而且极易感冒。中医讲肺主皮毛,就是当我们一呼一吸时,我们的毛孔也在一张一合,也要呼吸。所以在感冒的时候,不管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实际上是毛孔的呼吸受影响了。

毛孔一张一合的时候,也把体内的热量散出去了,把水分散出去了;当你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也就是毛孔合多于开的时候,体内的热能就散不出去,水分也散不出去,都壅滞在里边了。当它散不出去的时候,你打了抗生素,它不能解决毛孔的开合啊,它只能解决你是细菌还是病毒,而且是病毒的话,你打抗生素也没有用。

中药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中药是恢复毛孔开合,让毛孔的开合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这就是中医说的肺主皮毛。有很多病人,感冒之后打了抗生素就不发烧了,各项检查都很正常了,就是咳嗽不止,为什么?因为他的毛孔开合还没恢复,热邪和水分都壅滞在肺里面了,中医把它叫做肺热喘咳。我们用中药的时候,其实我们常常用的“止嗽散”,里面百部、桔梗等几位药,恢复的就是毛孔的开合。

田 原:每年入秋以后有很多这样的病人,您用的都是这个方子?

樊正伦:对呀。 就是“止嗽散”原方,它是清代名医程钟龄的方子。

田 原:原方上还要做一些加减?

樊正伦:我是用“止嗽散”加上小柴胡汤,效果非常好。小柴胡是什么?是调畅气机的。小柴胡汤里面有柴胡的升与黄芩的降,咳嗽的时候,实际上是气血壅滞,那么首先得让气机活动起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蠧”对吧?它通畅起来了,再让肺的升降正常了,肺本来就是主宣发与肃降的,要让它的升降正常。如果肺里面已经有痰了,再加一点栝蒌、半夏这些去痰的药,就是去有形之邪的药,那他就好了。而且都用不着吃七付,五付就好。

田 原:是根除吗?

樊正伦:去根儿,两、三个月咳嗽不好的病人用了这个方子就好。

田 原:和您对话,越发觉得中医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难,那么复杂。真如您所说,中医治病,治的是人,是人的状态,而非一症一病。说到状态,咱们看现在肿瘤患者越来越多,我觉得与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有关。压力大、欲求多,可以说状态已经偏颇了。曾经有一位专家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他说得病了,就像走在平衡木上的人,失去了平衡,一条腿已经掉下来了……樊教授能不能给大家开个方子,或者告诫什么的,能让人们重新回到一种正常的、平衡的状态?

樊正伦:如果要找回一种正常的状态,那就是咱们平心堂外面写的那四条——顺四时、调情志、节饮食、慎医药。您只要把这四条弄明白了,你就绝对没问题。为什么?人在天、地气交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实际上人也一样啊——春天,你的气血从内向外走,夏天,气血全到外面来了,一入秋,气血就从外面向里面走了,冬天的时候,气血都到了里面,外面就相对不足。所以夏天的时候为什么容易闹肚子?不是因为细菌多了,是你的气血全跑外边来了,里面是空的。我们的气血就跟外边儿的树是一样的,夏天你看那树上的所有营养都在枝叶上,根上就什么营养也没有了;到冬天的时候,所有气血都到里面去了,您外面就相对的不足了,这时候人就容易感冒。
人就生存在这样一个自然界里面,你不能违背它。

老百姓有句话,说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作病。什么意思?就是当夏天气血都到外面的时候,它有一个作用,通过汗液把你体内多余的东西排出去。冬天的时候,我们中国人都讲冬天要进补,这时候你吃点涮羊肉啊,吃点儿有营养的东西,为什么?因为这时候气血都到里边的时候,你吃了好东西,它能够充分的运化,为明年春天的生发再做准备。看看我们的树,到了冬天都要进行冬灌,为什么?就是因为冬天的时候,要营养他的根部,冬灌以后,它就储存了足够的营养,为明年春天做准备了。

冬天储存了营养的同时,会产生很多多余的产物,到了夏天,发汗的时候,正好把这些多余的产物排出来。

但是我们现在是怎么过冬、过夏的?冬天唯恐暖气烧得不热,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你违背了四时的规律。《黄帝内经》讲“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道理不是很清楚吗?所以你要想少得病,第一点就要做到顺四时,也就是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田 原:曾经有句老话叫人定胜天,这四个字甚至被当成很多人的座右铭,其实人还是要有所畏惧的。

樊正伦:当然。因为人是天地的产物,人不可能逃得出天地,这是祖先早已经告诉我们的。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还要非常注意饮食,我们的祖先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就是说五谷是养命的,人的生命不仅仅靠脂肪、蛋白质来维持,要靠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不论什么民族,哪怕是以肉食为主,他也必须吃粮食,不吃粮食是活不了的。为什么?种子是什么?种子是生命的延续呀。您看我们从马王堆里挖出来的那个种子,已经上千年了,还能发芽,说明种子是有极强生命力的东西。现代很多人说我天天不吃五谷,我光吃菜,我就为了减肥,那就面有菜色了(笑)。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是以纤维食物为主的民族,这和外国人不一样。你看外国人吃饭,一手拿刀子,一手拿叉子,大叉子叉上羊肉一烤,刀子一割,小叉子一叉就吃了。这是外国人的生活对吧?因为他以游牧为主,他们几千年的遗传基因,对肉类的消化能力要比中国人强得多,几千年来他们就是这么吃出来的。
田 原:为什么咱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身体素质反而越来越差,什么心脑血管、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看来多数是吃出来的。

樊正伦:因为很多人都忘记了咱们的祖先是怎么活过来的。外国人吃饭用刀叉,中国人吃饭就是两根棍儿。吃饭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儿,任何民族都一样。西方人用两只手吃饭,我们中国人用一只手吃饭。筷子给你的时候,叫一双,这叫“道生一”,用的时候必须一分为二,这是“一生二”,“二生三”,什么是“三”?动者为阳,静者为阴,一阴一阳为之道,这就是“三”。两根筷子这么一动,什么芹菜、韮菜、花生米……,你全夹捡起来,这就叫“三生万物”。你要两根筷子都不动,什么也叉不起来,两根筷子都动,什么也夹不起来。我们祖先把用筷子的传统延续下来就已经告诉你了,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这就是老子说的“道”。

再看今天,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天天去消化什么牛排啦、鸡腿儿啦……(笑),或者不是天天吃菜就是天天吃肉,结果不是糖尿病就是血压高。

饮食结构不是一代人能改变的,我想这是我们国人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访谈系列之七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以我治病从肝入手,尤其是慢性病,因为慢性病的形成,首先是一个气机不通畅,尤其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疾病,包括肿瘤。你看有的人很瘦,但是他不受补。因为什么呢?如果这个水不动了,你往里面扔的营养越多,它沤得越快!你首先得让它的水流动起来,当水流动起来了,哪儿不足,哪儿有余就看得非常明白了。

田 原:真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生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恩赐,中医是解读这个万物之灵的智慧,而现在,我们需要传道者。樊教授当之无愧。

可我却听说您总在骄傲的“标榜”自己是一山野村夫?而无意做传道学者?

樊正伦:(笑)我以看病为主,我给他们讲课说,我不是教授,我也不是专门研究学问的人,我今天所回答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在看病过程中,患者要问到的问题。你就得考虑,中医可以治病,治好病,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怎么治好的?很多人说不明白。

田 原:所以您就得多开坛,多讲解,听说百家讲坛正在邀请您讲中医文化和养生。

樊正伦:就是。其实说不讲,这些年也没有断了讲,但我是医生,我的患者太多,对我来说,能给患者看好病才是大事。

田 原:您在临床上的治 疗理念是什么?

樊正伦:我基本上是调肝入手。人法天地而生,肺呢,主一生之气,就是人和天的通道,所以肺在五脏中属天。你所有的营养来源于脾,脾是地,心是火,肾是水,天、地、水、火之间,运动着的是什么?是肝,是风。因为只有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它才能够正常的运转,水气上升,火气下降,才能够水火既济。
所以在治病的过程中,地气不上升,天气不下降,肾水不上升,心火不下降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调理它的气机,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以我治病从肝入手,尤其是慢性病,因为慢性病的形成,首先是一个气机不通畅,尤其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疾病,包括肿瘤。你看有的人很瘦,但是他不受补。因为什么呢?如果这个水不动了,你往里面扔的营养越多,它沤得越快!你首先得让它的水流动起来,当水流动起来了,哪儿不足,哪儿有余就看得非常明白了。

田 原:看来任何难题,首先要解决的一定是思路问题,思路决定出路。

樊正伦:我读了这么多中医古籍,我发现找不到什么是中医学的定义,没有一本书明确地告诉你。中医学是什么,它是以天人相应、天人同构的思想为指导,运用了《周易》的阴阳五行的象数理论,研究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一门学问。

中医学就是这么一门学问。这是我给中医学下的定义。

最深刻的道理一定在最简单的地方产生,我们有很多医生啊,他给别人看病都可以,自己有病了,他赶快去打点滴,(笑),所以我就说了,不知道您是相信中医,还是不相信中医。
田 原:这事儿不足为奇,也难怪老百姓对中医的疗效产生信任危机。

樊正伦:有些老医生,像岳美中等一些老大夫,其实他的思维过程,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过程,他什么病都能看好,随手拈来都是药,但是由于他所处的那个历史阶段,就是西方文化进来的时候,不让他畅所欲言。就是说有些老医生他不是不明白,他今儿说完这个治则,明儿就成了右派,他怎么办?他只能用辩证法这个圈去套,所以我们的中医理论,后来就变成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什么叫朴素的?就是不科学的。(笑)其实,它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科学。所以他在治疗疾病的时候,疗效才那么好。

现在很多中医已经不知道中医为何物了,他学的是术,他在术上做文章,不在道上求根本。中医是什么?是执形而上之道,用形而下之术的学问。道是什么?道是规律,生命的规律。生长的过程,有它生命的规律,当它外受风寒的时候,就是生命规律受到影响的时候,医生的责任就是要把它调整过来,不管是针灸,还是中药,说到底就是:以药性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把人体被破坏的状态调整过来。
田 原:的确,比如我们用“筷子文化”去解读中国人的思维,就很简单,明了。

樊正伦:对啊。“知其雄,守其雌。”我们的祖先本来就这么智慧,要不五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怎么这么多人呢。(笑)

文:田原

原载于《中华中医名流》杂志2007年冬之卷,授权环球中医网转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将其与“远”字搭配来给男孩起名,则暗喻志存高远,又自带幽然之境,余音袅袅,给人以温文尔雅的印象。因此,“瑾之”两者相连以作名,符合两个字温文尔雅的古风男孩名字的
  • 尽在公众号:股友笔记 ​​​1、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你,是我今生无法忘记的梦,无法诠释的情缘点击链接可进入杉木契憩公众号 一日一生晨曦唤醒清晨,清风
  • #迪丽热巴[超话]##迪丽热巴漫游全世界#我喜欢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还有你温柔的笑[太阳]。 , , - ,
  • 不好的消息是又受伤了…上周很舒服地跑完半马又立马很不舒服左踝内侧刺痛 一瘸一拐了两天跟腱炎也有所加重前天白天在医院打了冲击波 好很多可昨晚跑起来左踝内侧还是发出
  • 爱上一个人,是需要彼此拿出一定的分寸感,互相治愈,互相弥补,互相打通心灵的开关,看似没有那么亲近, 却离了这个人就不行。02:保持欣赏,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或许
  • 【#哈尔滨疫情防控# 关于调整哈尔滨市香坊区风险等级的通告】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专家综合研判,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决定,自2022年
  • 书院创办伊始,就有一个相当明确的定位,所招学子并不仅限于芜湖本地人,“安徽宁池太广悉属治所五府一州二十八县,凡士民之俊秀而愿来学者,皆吾弟子……”这就是胸怀,这
  • 做忏悔的好处,消除累生累世业障,消除心魔,积累福报,养财养德,子孙喜乐,父母康宁,吉祥如意,开启智慧……每个人都是带着业而来,也是带着业而走,所以,活着的每一天
  • #陈德修[超话]#[兔子]#陈德修for you# 到了凌晨啦 发个小长文emo一下陈德修从14年到现在,他永远是我的白月光,就在几个月前,东城卫有一首歌叫《够
  • 现在这个季节 骑小绵羊出去感受暖呼呼的太阳 刚刚好 幸福也刚刚好 最近的天空也是很蓝 蓝蓝爱你我的标配 每天俩个鸡蛋 希望每个被我干掉的鸡蛋仔 都能开心[哆啦A
  • TOP4一座城pve/跑团/立意2男2女(最好别反串)长沙壹辩体验角色:奚勇剧本品质:5星(满分5星)总推荐指数:7星2男2女的跑团pve,一听配置就够另类了,
  • 从去年到今年的谷应该都有,小热门音乐会、中婚、婚纱、浓情、狩猎禁区、爱的阿尔法都是原价五月份听说你想买一双鞋,RICK OWENS对我来说贵太多,咬咬牙我就用妈
  • ”前两句,秋风将山林梳理成清朗,秋容淡泊,也就是秋高云淡,粉墙乌瓦从变成清丽的林隙间跳跃出来,秋阳温软。一是汉武帝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横落兮雁南飞”很硬朗干
  • 一位前员工指出“大家的焦点总是在关于Ellen太mean的传闻上,但这不是问题所在,而是三位执行制片人负责管理这些人,是他们创作了这样的工作氛围,让人感到备受欺
  • 22年预计出栏占比约70%(包含自繁自养及公司+农户);因无高成本仔猪叠加效率提升等因素,美神完全成本有较大幅度下行预期。22年3月公司公告将继续支持龙华新增产
  • 执着有时候是种美德,但是如果太纠结“长久”你就容易患得患失,看不清脚下的路;太纠结“是非”你就容易钻牛角尖,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绝对是、或者绝对非的东西;
  • 双①①超级红包: 双①①预售清单: -------#聪明女人会省钱#------- 甩脂机抖抖瘦腿神器瘦腰肚子懒人运动震动塑身燃脂减肥机瘦身腰带 原¥4
  • 感谢小五遇见了檬檬,让她变坚强,才有现在的她。有不少宝子问应该选哪一个,而作为「夏混油冬混干」我实在太有发言权了,毕竟两个都亲测过且已经用到快空瓶,所以放一起对
  • ”少女娇俏笑起来:“哎呀呀,果然还是师尊最明白徒儿的心呀……”“那么,师尊可甘心,再遂徒儿心愿吗?”少女挑眉,复又笑出声来,甜腻着音调说道:“你等我,能做什么呢
  • [给你小心心]#锦鲤拿趣[超话]# 拒绝影视作品中的“傻白甜”万达电影创新经营破局行业寒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出众的能力,有时犯傻迷糊却运气爆棚的“傻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