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3条宇宙法则会让你明白:世间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机缘巧合

一、因果定律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运也遵循这个定律。

认同因果定律的不仅是佛教,还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几大宗教。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大科学家牛顿等人,也认为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

人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是“因”,

会产生相应的“果”。

如果“因”是好的,那么“果”也是好的;

如果“因”是坏的,那么“果”也是坏的。

人只要有思想,

就必然会不断“种因”,

种“善因”还是“恶因”由人自己决定。

所以欲修造命运者,必须先注意和明了自己的每一个想法(起心动念)会引发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由这些语言和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二、吸引定律

人的心念(思想)总是与和其一致的现实相互吸引。

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人生道路充满陷阱,出门怕摔倒,坐车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当,那这个人所处的现实就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现实,稍有不慎,就真的会惹祸。

这是为什么呢?

宇宙本身就是由能量构成的,万物都是同频相吸。你发出什么样的频率,就会吸引什么样频率的人、事、物来到自己的身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什么就来什么,越怕什么就越发生什么。

人所处的现实是人的心念吸引而来的,人也被与自己心念一致的现实吸引过去。这种相互吸引无时无刻不在以一种人难以察觉的,下意识的方式进行着。

一个人的心念是消极丑恶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消极的,他身边的人也是同类的;一个人的心念是积极善良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积极善良的、他也会吸引积极善良的人来到身边。

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专注于有利自己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这个人就会把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会把这个人吸引过去。

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运修造的基本思路。

做事之前先学做人,做人谨记时刻修心。

三、深信定律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会发生,那不管这件事是善是恶、是好是坏,这件事就一定能会发生在这个人身上。

比如一个人深信积极的事物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积极的事物就一定会发生。又如果一个人深信自己命不久矣,那这个人很快就会死去。

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运修造的原则。

好的信念是一种福报,想给自己积攒福报,也需要先建立好的信念。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生活就会越来越和顺。

四、放松定律

人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态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将带来不良结果。

什么心态是最佳心态呢?答案是越清明无念越好!

把目标瞄准在

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

理想人际关系和理想生活上;

不要老惦记着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到来,

放松心态、全力努力、做好你该做的,

这些东西就会一个个的来到你的身边。

相反,你如果越执着,越焦虑

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举个例子:大热天晚上停电,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着觉得备受煎熬,老在想着这该死的电什么时候才来。电总是在你着急的时候偏偏不来,但当你最后受够了,人清静安定自然凉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时候,电就来了,突然间你的房里灯火通明,电风扇转起来了。

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这是定律,这是放松定律。《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要了凡先生念准提咒要达到无念无想的地步,就是这个道理。

值得注意的还有:所谓的无念并不是心里一个念头也没有,而是有念头但不驻留,“无所住而生其心”。

五、当下定律

人不能改变过去,也无法预知将来。我们只活再现在,我们能决定、能改变的只有此时此刻的自己。自己的心念、语言和行为。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只有当下此刻是真实的。

所以修造命运的专注点、着手处只能是“当下”,舍此别无他途。

根据吸引定律,如果人总是悼念过去,就会被内疚和后悔牢牢套在想改变的旧现实中无法解脱;如果人总是担心将来,人的担心就会把不想发生的情况吸引进现实中来。

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不管命运好也罢坏也罢,只积极专注于调整好当前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命运会在不知不觉中向好处发展。

六、80/20定律

为了达成某个目标,我们需要付出100%的努力。

其中20%的结果会在我们的努力中或者结果中显现。其余的80%是不可见的,或者暂时不会立刻见到,但它会在后续的生命中持续影响着我们、回报着我们。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标的时候,由于久久不能见到明显的成果于是失去信心而放弃。

须知命运修造是长久的事,要有足够的耐心。

不要期待付出100%的努力就立刻得到100%的回报。只要我们做的方向正确、心念正确、足够的坚定,我们就会收到所有的回报。

宇宙的时间与智慧,不是当下的我们所能完全看见的。量的积累,持续的努力,才能达到质的转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以各种形式回报反馈到我们的身上,这也是宇宙的法则之一。

七、应得定律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到应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

这个“应得”的,就是我们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发送了什么样的信念出去,我们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所说的拥千金者值千金,应饿死者必饿死,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不是白白得来的,都是应该得来的。同样,如果我们没能得到,那证明我们想要的并不是我们应得的。

八、利他定律

“利他”就是,成全别人,让他人得好处。如果你事事处处为他人着想,为别人造福,最后最受益的人,就是自己。

利他不是牺牲自己或者忽视自己,利他是经由生命的关系,付出与收获的能量循环,建立自身更大的价值。

例如:你让身边的人都幸福快乐,那最后最幸福快乐的人,一定是你自己。你成全他人的成就与成功,那最后获得最大成就的人,也是你自己。

又例如:有些公司创立的目的只是赤裸裸地追求最大利润,这些公司往往昙花一现,一两年内就消失;而那些致力于为客户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质产品的公司往往长盛不衰,越做越大。

这就是不利他,则损己的定律。

值得一提的是,利他定律中提高自我价值和提高他人价值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当你在提高别人价值的时候,你的自我价值马上就提高。

九、施与受定律

施与受的定律就是能量守恒的定律:你布施出去的任何东西,终将成倍地回报到你身上。

例如:你布施金钱或物质,你将会成倍地获得金钱或物质回报;你布施欢喜心,让他人衷心愉悦,你将会成倍地得到他人回报给你的欢喜;你布施安定,让他人心安,你将会成倍地得到安乐。

同样,如果你施加于别人的是不安、憎恨、怒气、忧愁,你将成倍地得到这些回馈。

十、不图报原则

这个原则是说:你给与的时候越不图回报,你的回报越大。

宇宙是一台无比精密的精算器。你给与出去的任何东西,最后都会以各种形式回到你的身边。当你带着一颗纯洁纯正的心去给与,完全没有私欲和妄念,那回到你身边的,也会是最纯正丰厚的回报。

就如本文开头所举的例子,所以请记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无需从受者处获得回报。

十一、爱自己原则

学会真正的爱自己

爱自己:不是自恋,不是自私自利

是无论贫穷富有

疾病或健康都依然爱自己

接纳自己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那么他没有办法去爱任何人。

你只有先学会爱自己,拥有爱的能力,才能去爱别人,才能去爱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欢喜、安定和无畏,才可能有广阔的胸襟。

你如果连自己都不爱,那么你是无法真正去爱任何人的。这点非常重要。

有些人把爱自己等同于自私自利,这是误解。如果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你如果对自己不喜欢、不满意,就会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自己也是众生中的一员,爱众生的同时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

所以请先好好认识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谈爱其他众生。

十二、宽恕原则

如果把消极思想比作一棵树,那么其树根就是“嗔心”,把这个树根砍掉,则这棵树就活不长。要砍掉这个树根,必须懂得如何宽恕。

第一个需要宽恕和原谅的对象是父母,不管你的父母对你做过或正在做什么不好的事,都必须完全、彻底地原谅他们。

第二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所有以任何方式伤害过或正在伤害你的人,记住你无需与他们勾肩搭背嘻皮笑脸,你无需与他们成为好朋友,你只要简单地、完全地宽恕他们,就可以砍掉消极之树的树根。

第三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你自己。不管你过去做过什么不好的事, 都要去原谅自己,诚心的忏悔和悔悟即可,犯错需要的是修正而非惩罚。

宽恕和原谅不是为其他任何人。而是为我们自己。为让我们自己在生命中,不要时刻背负着痛苦与怨恨的包袱;为让我们自己获得真正的解脱;为我们自己,不会时时刻刻被怨恨和负面所吞噬、所负累。

十三、负责原则

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一切负责。

我们需要明白,我们的生命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他人任何人的。我们需要为我们的生命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话语、心思意念负责。

当人对自己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时,人就会充满力量,会不断的向着更好的方向去前行。也只有为自己负责,才能活出真正的生命,不会事事出处依赖他人、不会总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等待拯救、不会总停在原地怨天尤人。

请时刻提醒自己:我对自己的一切言行、境遇和生活负完全的责任 https://t.cn/Ryh9pgF

有导航真好,不会迷路。今晨到奥林匹克公园散步10km。
听《透过佛法看世界》,本书的作者希阿荣博堪布是我特别敬仰的大师,他能够用幽默、生活化的语言把佛法阐述的特别清晰生动。这本书是问答体,我删掉了关于如何实修的部分,那些对于非佛教徒的受众来讲太过艰深。只保留了和每个人都有关系的问题。无论您的宗教信仰为何,关注心灵建设的人,都可以看看这本书。
听《解压全书,压力管理》,本书就是帮助你了解压力,采用适合你的方法管理你的压力,逐步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让你每一天都能看到自己小小的改善,脸上更多一抹微笑。 https://t.cn/Rp7ei1g

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佛教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作为社会教育来广泛传播的,佛教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而非宗教(“宗教”一词借用于日本,用来翻译英文的“religion”一词,意为“信仰”)。作为教育的佛教为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民风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的佛教寺院也不是偶像崇拜的场所,而是社会教育的机构,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和讲经说法的形式承担着劝导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育功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种在用平价版双萃的感觉!主打的是抗氧温和提亮 我连着用了很多天 而且只用了这个产品确实脸部能够达到维稳并且不暗沉!
  • 其实这里,大家已经陷进了编剧的叙事逻辑中,大家已经跟着编剧的思维在想该如何处理和威尔福德中间的矛盾,却往往会忽视还有另一个选择,即能不能从列车上下去。即使现在的
  • 人生犹如大海中的一叶方舟,有了指南针,方向就不会迷失,无论环境多么复杂,方向明确,就不会走错路走弯路,失意时带给妳希望与曙光,得意时指引妳向更高更远前行,人生进
  • 今天给九熙投票,我爸看见我的手机界面以为是什么市场的走势图,我跟他说是一个微博的投票不过说的也没错,尚九熙可不就是我的一份小投资吗从九号到十二号,每天都在投票转
  • 现在偶尔想起以前想要画画或者拍照的心情,大概就是想记下这美好的世界吧(*˘︶˘*).。.:*♡一些被美食治愈的瞬间~学校附近最好吃的有云创的泡芙~南门的红枣豆浆
  • 希望这十场演唱会 我会在某一场到现场见到你 听你唱歌 我将永远爱你 我将永远感谢你陪伴我的时刻 永远永远[泪][泪][泪][泪][泪][泪][泪]#阿派验证发布
  • #日本工作留学情报站[超话]# 【东京·租赁物件推荐】多线可利用 直达池袋/新宿 ⭕️礼⭕️押 不需要❌保证人 宠物相谈❗️ ·~~~~~~· 【交通位置】
  • 【青岛地铁三期首批开工线路全速推进:2号线二期、5号线、7号线二期有新进展】2号线二期、5号线、7号线二期多个车站展开主体施工,绿迁、管迁、调流路等前期工作提速
  •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在提前设置好的缓冲区域及时救治,同时对患者进行核酸检测,不得以无核酸检测结果等为由拒诊;会议培训、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团
  • #凝聚v力量# 期待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 期待刘宇宁白愁飞五月就要来了充满快乐的五月有新剧要来了就能看到期待已久的飞飞了啊啊啊啊,啊啊啊有点激动了呢@摩登兄弟
  • 10、最好的处世观念: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心11、最惹人敬佩的傲骨: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13、最能体现将士离别之愁: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彼时慕容炎还在查侍卫向栖凤宫通风报信的事,听见这消息,微蹙眉,问:“她去哪里?他们只在乎自己手里的钱, 他们以为打了疫苗就算阳性也不会死,可他们也不想想看病毒还
  • 并且这个故事其实是有现实原型的,普加乔夫就是现实人物,但是格里尼奥夫只取了现实原型的一半(原型的军官是顺从了普加乔夫成为了一个背叛者),所以这样现实和小说互相照
  • ️【库five亲子旅拍~只为品味者而作】#刺猬体验##东南亚国际志愿者##体验官日记## 微博旅行# 加都第一天0721来到尼泊尔之前我把这次旅行当作一场治愈之
  • 白纸黑字早写下的他也能再修改(详见证据 13对赵宇航的询问笔录 )还有…… 5,和证据10、11、12、16、17相互印证 公安又做跑题的鉴定,专门修改无异议
  • 12. 到了美国的“80后”这概率就低多了:如果父母是穷人(收入最低的40%)子女超越的概率还不到六成;若父母是中产(收入居中的40%)子女超越的概率仅四成。2
  • 或曰,气上升者,皆用黑锡丹,养正丹,养气丹等药,以为镇坠,然服之者,随手得效,吾子以为热甚之病,亦将有误耶。 予曰:上升之气,自肝而出,中挟相火,自下而出,
  • #朱婷[超话]##荷兰女排##中国女排##朱婷# 【黛珂玛说奥运对阵朱婷是她的噩梦,在她对面自己就头脑混乱】在栏目《over de top》中,黛珂玛与德克鲁伊
  • 谢谢你的出现让我那么喜欢,希望你往后的一切都好,在不相见的日子里请你万分保重,我对你的心动不只存在于你陪我走过的那段路,你在它就在,我用真心待你,却不执着于你,
  • 你一定要努力,当你接触优秀的人时你会发现别人不仅有钱,还穿的好看,打扮时尚,阳光且温柔,自律且上进,更方面都很优秀。你一定要努力不要懒惰当你接触优秀人时你会发现